往生极乐的条件

`──2017年5月15日讲于圆光佛学院

教务长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我们学院不时都会邀请外面的专家或学者来跟大家上课,让大家增广见闻,这是很好、很难得的机会。我去年第一次来的时候,院长就交代,希望我能够跟大家讲讲有关念佛的方法与要领,并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提问题。当时,我就隐约的体会到院长对大家的慈悲与关爱。为什么?

各位都知道,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之苦,不论小乘、大乘,都要走向解脱之道、成佛之道,所以发出离心是最根本的。只不过小乘是以个人的解脱为主,大乘则是帮助所有众生同样走向解脱之道,乃至得证涅槃的佛果。所以,大乘就是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但是大、小乘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目标,就是解脱生死轮回。凡是众生,都有一个根本的苦,就是生死轮回的苦,生死是苦的根本;生死没有解决,苦就永远没有解决。在浩瀚无涯的佛法当中,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还是净土宗最方便、最简易、也最究竟。因此院长就希望我利用机会跟大家谈一谈有关念佛的要领,这是院长慈悲、关爱的地方。

学佛修行讲「解行并重」,「解」就像眼睛,「行」就像双脚,有眼睛、有双脚才能达到正确的目的地,有眼睛没有双脚,即使有目标,也达不到目标;有双脚没有眼睛,则茫茫然,不知所往,甚至走错路。所以解行并重是很重要的,是不可偏废的,可是到最后,还是要落实于行,也就是「实践」。

有一句话说「行由解起,行起解绝」,修行从了解理论开始,可是进入修行的时候,就要放下理论了。也就是说,不了解没办法起行,一旦起行的话,就可以将理论搁在一边了。因为理论预先已经懂、融会贯通了,所以最后落实在实践上。因此,学佛不能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如果一直停留在理论思维阶段的话,那就不是学佛了,而是等同哲学性或文学性的探讨了。

今天,我还是讲净土法门,因为我本身是学净土的,我们也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净土方面的丛书。今天要跟大家研讨的,是我们出版的一本随身书《净土宗教章》里面的一篇附录文章–〈往生极乐的条件〉。

〈往生极乐的条件〉都是白话文,大家细细地看个一两遍,即使没有解说,也都能够理解。今天是就里面一些比较微细的地方稍作解释。

「往生」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听到往生就联想到死亡,好像「往生」这两个字是死亡的代名词,也兼着联想到阴森、恐怖,不吉利,让人害怕、忌讳,甚至连「往生」这两个字也忌讳。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往生」这两个字其实是很美好的、很神圣的,很让人家赞叹向往的。为什么?这个往生不是来自于世俗的语言,而是来自于经典,好多部经典都谈到往生这两个字。

那「往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往」就是舍此往彼,「生」就是莲花化生,「舍此」就是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因为三界如火宅,六道似苦海,我们当然必须尽快离开这个火宅,才不会永远在火宅当中被烧烤;当然必须尽快离开这个苦海,不然的话在汹涌大海中就会被灭顶。

所以经典上,佛陀很多地方要我们「舍此往彼」,「舍此」是舍离目前这个火宅、苦海。「往彼」,「彼」是哪里呢?就是彼国,就是极乐世界、弥陀的净土。「生」是莲花化生,意谓着是解脱生死轮回,超凡入圣,必定成佛。

既然往生的涵义这么神圣、美好,我们对往生这两个字就应该以正面的心态来看待它、向往它。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学佛的人不想超凡入圣,不想解脱自己的贪瞋痴烦恼跟无穷尽的轮回,往生之日,就是成佛之时,直捷的讲,往生就是成佛。所以「往生」这两个字自然是我们所向往的。

尤其净土宗,净土宗的究竟目标在哪里?就是以往生弥陀净土为宗旨、为目标。当然经典上提到的「净土」有很多种,有弥陀净土、弥勒净土、东方净土、灵山净土、众香净土⋯⋯等等十方净土,可是现在「净土」这两个字就只有志求往生弥陀净土的这个念佛法门在使用。为什么呢?因为其他的净土法门在理论上大都不很完备,在提倡上又不如弥陀净土这么广泛,所以自古以来,凡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大部分都是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为主。因此提到净土宗,现在大都就是专指定义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来讲。

佛陀一生说法之中,谈论到有关阿弥陀佛以及弥陀净土的经典很多,有两百多部,其中净土三部经的根本经典《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当中有一个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慈悲呼唤,呼唤十方众生要往生我的极乐世界。

十方众生涵盖怎样的众生呢?是上含等觉菩萨,下含阿鼻地狱的众生。十法界的众生,除了佛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之外,其他的众生都还必须前进、升华,尤其是六道的众生,更需要解脱六道的轮回。也就是不分三圣(声闻、缘觉、菩萨)或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都必须要往生极乐世界。

以六凡来讲,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生死轮回就脱离了,而且很快就能够证悟佛果;以三圣来讲,一旦往生极乐世界不仅声闻、缘觉能回小向大,同时也能与菩萨众同步快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面向十方世界九法界的众生呼唤「欲生我国」;另一方面,阿弥陀佛的成佛跟我们的往生又是绑在一起的,而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是一体性的,即所谓的「生命共同体」。十方诸佛当中,跟十方众生有生命共同体这种密切关系的佛只有一个──就是阿弥陀佛。

以凡夫众生来讲,我们彼此之间是没有生命共同体这种关系的,为什么?因为大家相互间,彼此都是因缘和合,所谓「缘生则聚,缘尽则散」,就像《地藏经》所讲的: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又如《无量寿经》所讲的: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现在父子母女、夫妻家眷恩爱的在一起,可是总有一天都会各自分开。所谓「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所以人世间并没有真正的生命共同体。当然菩萨如果证悟空性,也会生起大悲心,但是不完整,必须达到佛的境界才真正的圆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一切众生看成他身体的一部分──将众生看成他的手、脚、眼睛、耳朵、鼻子、五脏六腑,跟他是一体、没有分开的。

虽然十方都有佛,可是十方诸佛当中,唯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了一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其他诸佛并没有。所以进一步讲,唯有阿弥陀佛跟我们十方众生才是真正的生命共同体。为什么呢?在经文上、在他的第十八愿当中,就很具体的说出这样一个愿的内涵。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就会觉得跟阿弥陀佛很亲近──既亲又近,既近又亲。

「亲」是指心灵上的心心相印、融通一体;「近」是指身体上的如影随形,没有分开,没有距离。我们跟阿弥陀佛是这样的既亲又近。

在世间上,有亲而不近,有近而不亲,有既亲又近,有不亲不近。父母儿女是既亲又近,但如果儿女长大各自分开,就亲而不近;同事之间天天坐在同一个空间内办公,可以说是近而不亲;如果一般人的话,是不亲也不近。

所以,永远跟我们既亲又近的,就是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心中时时刻刻都想着我们十方众生,念佛人的心中也是时时刻刻存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心之中有我(念佛人),我(念佛人)心之中也有阿弥陀佛;佛跟我、我跟佛一体不离;佛入我心,我入佛心。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已经不是说亲、说近所能够形容的了。

从经典上了解,阿弥陀佛内心不断地呼唤、要求、拜托着我们让他救到极乐世界,否则他的存在就几乎没有意义了。因为他的成佛、他之所以辛勤建设极乐世界,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十方众生的往生,他把十方众生看成他自己。所以在《无量寿经》就说: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现在阿弥陀佛还在呼唤着我们: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一直呼唤,呼唤到娑婆世界,呼唤到我们圆光佛学院,大家有没有听到?

阿弥陀佛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显示我们的往生是他成佛的条件。能够使我们往生他就能够成佛,不能够使我们往生,他就不能够成佛。显示:他如果成佛的话,我们也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报土,是涅槃的境界,受用是跟佛相等,这样说来,岂不在十劫以前我们十方众生都应该往生成佛呢?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

确实是如此啊!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轮回呢?在《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就已经给我们答案了。

释迦牟尼佛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显示:十劫以前,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我们如果晓得他已经成佛而接受他的呼唤,同意他的救度,这样,十劫前我们早就已往生成佛去了,可是十劫以来我们都不知道。那现在知道了,如果现在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点头同意他的救度,愿意接受他的救度,那么我们就「若今生」──今生今世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现在不了解,不晓得愿生,将来才知道、才接受弥陀的救度,那将来发愿,就「若当生」,将来往生。

这样看起来,「往生极乐的条件」就很简单。为什么?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而阿弥陀佛成佛的目的,建设极乐世界的目的等同于要给我们,白白的给我们的。为什么?因为他呼唤,呼唤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接受他的救度。他的呼唤,从十劫以来一直呼唤到现在,其实不只呼唤了十劫,当他发愿的时候,乃至五劫思惟四十八愿之后的兆载永劫,积植无量无上德行的那一段期间,无时无刻的在呼唤我们,拜托我们,要求我们、等待我们点头答应接受他的救度。

所以,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作一个解释。释迦牟尼佛说: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意思就是说,不论任何众生──圣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恶人也好,只要愿生彼国,就「即得往生」。「即」就是当下,当下就获得了往生的身分,同时就「不退转」,当下就拥有了、获得了不退转的身分。所以说:「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由佛来解释另一佛所说是最正确的,比其他菩萨、祖师大德们的解说更有权威性。

以上是就《无量寿经》来讲的。

《观无量寿经》也强调往生。《观无量寿经》的缘起是韦提希夫人感受到宫廷政变的苦恼,因此请佛来为她说法,由兹开启了这一部经的开序幕。这显示什么呢?显示「舍此往彼,莲花化生」──厌此娑婆苦海,欣慕清净的极乐世界。

经文中说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十方各种净土,以佛力加持让韦提希夫人选择。韦提希夫人看了佛为她所示现的十方净土之后说,十方净土都是清净的,都是光明的,但是第一的、最殊胜美好的是极乐世界,因此「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所以《观无量寿经》开宗明义就点出了两个问题:

  • 一是舍娑婆,取净土。
  • 二是舍十方净土,取弥陀净土,也就是取极乐世界。

这种选择与选取是很巧妙的,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虽没直接马上往生十方净土但也等同往生十方净土,这在《阿弥陀经》里面就讲的很清楚。

到了《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更是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的一再殷勤劝导,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在《阿弥陀经》就有所谓的「三劝」,哪三劝呢?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释迦牟尼佛的「三劝」就是「无量劝」,只怕我们不往生弥陀净土,不怕我们统统往生弥陀净土。因为往生弥陀净土就统统离开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统统能够成佛,这样就圆满了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出现在这世间的目的了。

佛,不是随便出现在世间的,也不是随便开金口的;佛之所以出现在世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使十方众生了解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苦;同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够成佛,都应该走向成佛之道而成佛。

佛出现在世间,就是要让众生了解这两点:有生死,应脱离;有佛性,能成佛。我们如果都往生极乐世界,那佛出现在世间的这两个目的就一起达成了。因此释迦牟尼佛才会在《阿弥陀经》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愿生,就能够往生,所以《阿弥陀经》就说: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也就是说,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之下,能够使念佛愿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所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是因阿弥陀佛的加持。怎么说呢?在这段经文之前就预先说: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所以是阿弥陀佛先率领了菩萨圣众显现在这个临终人的面前,才使得临终之人能够心不颠倒;之所以这个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会现在其前,是因为这个人一生当中是念佛、愿生极乐世界的,所以在他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现前。这都是有因果关系的。要得果,先求其因。因就是念佛、愿生弥陀净土。

但是,念佛的人不是等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才会现在其前,是现在、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就跟我们在一起了。《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遍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的光明,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对于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所谓「摄取」,就是保护与接引──平生的时候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与我们同在;临终的时候就立即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因此,阿弥陀佛跟念佛人是没有一时一刻分开的,都是同在一起的。有人可能会想:「既然同在一起,我怎么看不到呢?」这是因为我们凡夫的肉眼被烦恼的业障障住,所以看不到,可是阿弥陀佛并不因为我们看不到就不存在,还是时刻跟我们在一起,以比喻来说,「盲子不见父,父母常见子」,同样的道理「众生虽不见,实在弥陀前」,这就所谓的「一体不离、同体相即」。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说: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也就是说,到了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的眷属,都是从阿弥陀佛正觉的莲花所化生的。从阿弥陀佛正觉莲花所化生的,当然也必定成正觉,就好像国王的独子,怎么可能不成为太子而将来登基呢?由于同样的DNA基因,所以一出生就具有相同的本质──正觉的本质,身心内外都是正觉的。

到了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为什么说化生呢?

在娑婆世界有四种生,所谓「胎、卵、湿、化」。比如:人、牛、马都是胎生;鸟是卵生;一些微细的虫是湿生;天上、地狱是化生。可是六道的「胎、卵、湿、化」都是烦恼的罪业果报,我们到极乐世界没有「胎、卵、湿」这三种生,只有化生,而且不是我们罪业所感的,是弥陀正觉的功德所感的。

据一般的了解,生跟死是相对待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又有生,因此生死无穷尽;而生死的本质是苦,这样岂不是苦无穷尽,怎么能够说是极乐呢?差别在于,往生极乐的化「生」是「无生」的生,所以「往生」就是证「无生」,那无生又现生(现有这个身),表示他所现的身是法身所显现的身。所以他看起来有形状,可是是真如实相所显现的,跟业力所显现的人身、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或者是天界天人之身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经典上就说:「色相庄严即是法身」。

极乐世界庄严的身相等同于法身,到了极乐世界就人人平等。在娑婆世界固然有圣人、凡夫、出家、在家,根机也有上中下的差别,可是到了极乐世界就一律平等了。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本来在娑婆世界就有三辈、有九品、有无量品,可是如果大家都念佛(因),到极乐世界(果)就都相同,是平等、无生、现生。现生,就是法身显现而生;所以往生就是「舍此往彼,莲花化生,无中生有」,不假借其他功行,法身立即显现。

这是有关「往生」这两个字的涵义。

再来,什么是「极乐」?

弥陀净土的名称有好几种,有称「极乐」,譬如《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称「极乐」;《无量寿经》称为「安乐」或「安养」;也有称为「妙乐」的,说明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的乐;在《大阿弥陀经》《平等性觉经》则说是「无量光明土」;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则说极乐世界是「莲花藏世界」;善导大师说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界」。「无为涅槃」就是佛,所以极乐世界就是佛的境界。

为什么会有这一些名称呢?因为极乐世界意义很广。因为意义很广,功德无量,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就有不同的名称。不过概括来讲就是这几种。

这一节课,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所讲的主题内容是「往生极乐的条件」,我先把这一篇念一遍:(《净土宗教章》第五七页)

往生极乐的条件

弥陀净土再怎么「极乐」「安乐」,如果不能令我们往生,等于画饼充饥,毫无意义。

往生极乐的条件,依据第十八愿所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乐」「欲生」「念佛」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要素、条件,具备这四项条件,就能够往生。

然而这四项条件,有学者解释得很繁琐、很驳杂,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领。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弥陀救度」(信乐),真正地「愿生弥陀净土」(欲生),真正地「专称弥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简单明了,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极乐净土既然那么美好,谁不向往,谁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既已「至心」的「信」,自然就有「乐」,并且至心「欲生」,此后只要专一「念佛」便可。这便已具足「信、愿、行」三资粮,而最后归结在「行」,如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简而言之,「至心信乐」是因真正相信,而心生欢喜;「欲生我国」是愿生弥陀净土,由于一旦往生,必至灭度,证入涅槃,这么殊胜美好的净土,当然令人喜乐愿生;「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夹余法,简单容易,故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被赞为「易行道」。

有信就有乐,有乐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发点在于信。

只要「信乐」「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弥陀大悲,一点都不为难任何众生。往生弥陀净土的条件,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有条件等于没条件;美好的极乐世界,白白地送给任何念佛众生,可见弥陀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

往生极乐的条件,再约而言之,只有二项,一是「欲生」,愿生极乐;二是「念佛」,上尽一形,下至临终之十声、五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

「欲生」与「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弥陀救度,信受极乐殊胜,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则「念佛」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开口念佛,有谁不能?若是哑巴,或是病人,也可以心中念佛。念佛既不是问题,往生自然也就不是问题;既然都不是问题,即是简单、容易、浅显,不繁琐、不困难、不深奥,不论何人都能做到,都能达成,都能无碍往生。

至于犯「五逆诽谤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会不能往生。因为使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弥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观经》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临终至心念佛,当下众罪消灭,往生极乐净土。可见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弥陀净土。而诽谤正法者,也是如此。

诸经中释尊降伏外道的事迹比比皆是,外道多有谤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亦能入圣得果。何况五逆即含谤法,若不谤法,何来「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谤法者,除非至死不悔,否则回心皆往,不会因为一经犯逆犯谤,就永被舍弃,不蒙救度。因此《庄严经》言:「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善导大师《法事赞》亦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第十八愿成就文说:「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往生」多么容易,「住不退转」多么容易。「容易」是净土门之所以称为易行道的真义所在,这是弥陀威神功德的最高表现,致使十方诸佛皆共赞叹。如《大经》下卷言: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
  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威神功德」即是弥陀救度众生的力量,力量广大,致使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往生容易,证果容易。如此容易,诸佛怎能不赞叹、不劝往?然而众生仍然不信,可见罪业之深,业障之重。

有学者弘扬净土法门,往往将易行道与难行道混为一谈,把往生的条件讲得很高、很难,使念佛人望洋兴叹,半途而退;不免上违弥陀发愿的本怀,下误众生得救的机缘。其实,能使无力之人往生、绝望之人获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机,只靠念佛,亦能远离轮转之乡,还归涅槃之界,才是弥陀佛为众生发愿的本怀,也是易行道的真正精神之所在。

第十一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保证灭度,「灭度」是入涅槃,一入涅槃,则生死之苦消灭,而进入绝对安乐自在的境界,等于是成佛。

第三十九愿保证灭度之前身心快乐,无忧无苦,毫无烦恼(漏尽)

极乐圣众有这两项保证,这两项保证就够了,足够满足我们所能想像的最高希望。

四十八愿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第十一愿与第十八愿。

第十一愿保证,一旦往生极乐,全部都能成佛。

第十八愿保证,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只要愿生称名,必定往生。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极乐净土,都是化生。《大经》下卷说明「胎生」「化生」。

胎生是:「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信乐」当然没有「疑惑心」,也就是「明信佛智」,「佛智」即是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力量,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正是弥陀「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在。「乃至十念」之念佛就是「作诸功德」,因念佛是无上功德故,而「信乐欲生」就是「信心回向」。故相信念佛必得往生,而且念佛往生者都是化生而非胎生。

极乐世界的众生,其身心相状如何?以下三段经文,略可说明:
《大经》「依正涅槃」之文: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量寿如来会》「无差别相」之文:

  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天人名。

《大阿弥陀经》「同证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生阿弥陀佛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
  其身体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甚姝好无比。

这一篇文字很白话、很浅显。不过,有几个地方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譬如,我们说极乐世界都是化生,没有胎生,可是66页倒数第5行就说: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极乐净土,都是化生。
  《大经》下卷说明「胎生」「化生」。

这里所说的「胎生」只是譬喻,《无量寿经》下卷后面的「胎化段」,就有说明胎生与化生的因果。也就是说,如果是念佛──依第十八愿的专一念佛,往生就都是化生,因为等同对阿弥陀佛没有怀疑;如果不是专一念佛,而是要以自己所修的功德来回向往生的话,那就是胎生。这里所说的「胎生」并不是胎卵湿化的「胎」,而是譬喻。由于往生当下不能见佛、闻法、见诸菩萨,好像虽然已得人身,但是还留在母亲的胎子里面,还没有生下来,尚无缘亲见这个世间,因而形容为「胎」。所以「胎生」二字是一种譬喻,借此譬喻让念佛人能了解此中情境,进而导向专一念佛。总而言之,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要讲这一段,主要是要大家晓得有这样的不同,要我们专念弥陀的名号。

那专念弥陀名号跟「信、疑」有什么关系呢?「信」跟「专」是一体两面,内心对阿弥陀佛的佛智相信,就会专念弥陀名号。阿弥陀佛的佛智是什么意思呢?《无量寿经》有谈到五个智: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乘智。这五种智归纳起来就是佛智。

佛的智慧就是般若,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这对我们凡夫来讲怎么理解?怎么接受?怎么相信呢?其实非常容易,我们只要相信阿弥陀佛能够救我们到极乐世界成佛就可以了;相信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众生──罪恶生死凡夫,即使出家学佛修行,没有一个能够断烦恼的,更不用说破见惑,就连伏惑都很难。自古以来修行人如牛毛,修行人很多,但是证悟者、解脱者如麟角;更何况现在是末法时代,佛陀入灭已两三千年了,随着距离佛陀入灭的时间愈遥远,世风如江河日下,人心愈加混浊复杂。以我们目前这样的根机,要靠自己修行离开生死轮回是不可能的,成佛更是遥遥无期。可是阿弥陀佛的佛智与力量,能够很轻易的让我们离开轮回、往生成佛,我们这样的相信就可以了。这就是阿弥陀佛的佛智所在。

所以,这个佛智显现在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能力上。佛有所谓「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对这三种智,也可归为根本智与后得智;一切智就是根本智,都是讲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一切法的自性本空,所以佛的根本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慈悲救度的力量叫做后得智(含括道种智与一切种智)

佛的智慧显在哪里?显现在慈悲的救度、光明的救度,佛的慈悲与光明都是佛智的显现。智慧也好,慈悲也好,都是一体之两面;而佛的智慧是体,佛的光明是佛智的外相,智慧也好,光明也好,体跟相也是一体的。所以佛智显现在弥陀救度众生的功能利用之上,我们相信佛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成佛,这样等同相信佛智;退一步说即使这样的道理理解不来,但只要能够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专念就等同相信,自然就「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了。

所以,信就不疑,信就会专;如果不完全靠阿弥陀佛,或者是一半靠阿弥陀佛,一半靠自己,那表示对阿弥陀佛还不够相信,认为阿弥陀佛力量不够,必须自己再加一把力,修这个、修那个来加以回向,阿弥陀佛才救得起我,这样就是等同疑惑佛智了。

如果真的相信阿弥陀佛,就会「全身靠倒,通身放下」,专念他的名号。为什么?这一句名号跟世间的名号是不一样的,世间都是「假名施设」的,但这一句名号跟阿弥陀佛是「名体一如」──名即是体,体即是名;阿弥陀佛的本体跟他的名号是一样的。所以这一句名号具有阿弥陀佛因地所有修行的功德,以及果地成佛正觉的所有力量,因此「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也叫做「万德洪名」。可以说,这六字是阿弥陀佛功德的结晶,名就是体,体就是名。

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呢?因为佛的境界能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有形无形一切万物融通无碍,不相阻隔,所以这一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

离开这一句名号,我们去哪里找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接触呢?

阿弥陀佛如果没有这一句名号,他怎么能够救度众生?让众生能够理解、让众生能够接触呢?

佛身是法身,法身无形象、不可思议、不可称说、不可形容;但是要救度众生必须要示现一个形象,以阿弥陀佛来讲,分为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他的本体,方便法身就是这一句名号。这里所说的「方便」与正直舍方便的「权巧方便」是不一样的内涵,这里所说的方便是就救度众生来讲的,所以这一句名号也是法身。因此,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接受弥陀的救度,等于接受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如果没有佛的功德,怎么能够往生?怎么能够成佛呢?如果靠我们自己,老实讲,我们会修行吗?我们所修的行都是有漏的、杂毒的,昙鸾大师说: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人跟天的善恶因果,从佛的立场来看都是颠倒、虚伪、杂毒、有漏的。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明土,是阿弥陀佛的智慧之土,也是无为涅槃的境界,要进入那种境界,靠我们有漏、虚假不真的功德的回向怎么进去?都必须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这个叫做「明信佛智」,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

那么第十八愿讲:「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四个是积极的条件,而「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消极的限制。条件虽说有四,但其实就是一个念佛。念佛很简单、很容易,有心就能够念佛,阿弥陀佛并没有规定我们要怎么样的念,也没有说要念到怎么样,如果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还有一个门槛标准的话,这样岂不显示阿弥陀慈悲不够,智慧不足?

一问:得以往生的主因和助缘有哪一些?

答:往生的主因是什么?在一句佛号中,主因、助缘统统包含在里面了,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为什么?根本愿──第十八愿只有讲到念佛,没有讲到其他;所以我们只要专一念佛,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因为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根本愿,是释迦牟尼佛保证的,也是祖师所肯定的,就结论来讲是这样。

至于背后的道理,可能大家要多了解一些净土教理,也就是所谓的「闻、思、修」。听「闻」了教理之后,进一步必须如理如法深入「思」维,这样经文才能入心,而成为信心;那「修」呢?在净土门很简单,就是念佛,而且没有标准。弥陀要救的是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怎么可以有一个相同的标准呢?只要有个什么标准,一定有的人达得到,有的人达不到;所以如果一定要有个标准,那佛就不能够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就不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了。

所以,主因与助缘,都在于「专称弥陀佛名」。

四十年前,我初学佛时看很多经书,那时候我学两门,一门是禅,早晚参禅打坐,一门是念佛。我当时是存着「偷心」,怎样的偷心呢?我想:不开悟也往生,能往生又能开悟那更好,心想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但最后,还是舍掉禅,专归净土。这就好像在山上要抓兔子,心里想两只都抓,也跑东、也跑西,这样到最后恐怕会连一只都抓不到。何况专修净土的话,禅就在里面了。

而且,老实说,开悟的人有几个?再者,即使大彻大悟了,烦恼全都断了吗?烦恼只要还没有完全断尽,就不可能离开轮回。所以历代以来,就有不少大彻大悟,修得很好,却又投胎转世,而且一世不如一世的例子很多。永明延寿禅师的《四料简》就说: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

不过,我当时的念佛还不是遵循善导大师的思想,而是一般所认为的,要有主修跟助缘,念佛是主修,但还是要兼带累积其他功德为助缘为辅助来回向。等于说念佛是正因,其他的功德是助业,而且这个正因还必须要有相当的禅定功夫,当初的理解都是这样,主持佛七为别人讲的时候也是强调这样。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解释。

往生的正因只有一个,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有往生的功德都在六字名号里面。因为如果念佛不能往生,弥陀他就不成正觉;弥陀十劫前已成正觉了,所以念佛就必定能往生,这是释迦牟尼佛出广长舌相保证的。

二问:有人说不可带业往生,必须消业方可往生。请问您怎么看?

答:消业往生或带业往生这个问题,大概是在1980年的时候所引起的论诤。当时陈健民居士组织了一批学生查经,查出一个结论说往生净土不是带业往生,必须消业往生,而且也出书。这个论点一提出来就引起佛教界的反弹,认为如果要消业才能往生的话,那有谁能往生?所以必须是带业往生。这个问题,当时异说纷纭,不过现在已没有人再谈这个问题了。

好,我们先就结论来回答,其实不是带业往生,是消业往生。那业谁来消?只要专称弥陀佛名,阿弥陀佛的佛智与悲愿就能消我们的业,如前面所引用善导大师《法事赞》所说:「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此外善导大师《般舟赞》也说:「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由结论来讲是这样。

差别在于,那个时候一般所谓的消业,是认为必须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力量消业,也就是靠自己的修行达到业尽情空,如此高不可及的条件,当然佛教界就反弹了,因为我们肯定消不了自己的业障,那这样都不能往生了。可是自古以来,譬如《净土圣贤录》所记载的往生事迹一千多件,另外没有记载的更多,他们难道没有往生吗?是消业往生,而不是带业往生,业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消的,而不是念佛人靠自力消自己业的。因为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境界,如果不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弘愿力与功德力消业,九法界一切众生是无法往生的。

再者,业是真的还是假的?世人作梦,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一醒过来,梦中无论是苦或乐,百年的梦、千年的梦,一刹那间就全没有了。那梦中的善业、恶业到哪里去了?它没有体性,本来就是空的嘛!其实时间也好,空间也好,都是我们凡夫的妄想;还有万物,我们看万物有差别相,那是因为我们凡夫的烦恼所显现的,以佛的眼光来看的话,哪有所谓的万物,一切都是一体的。

这个都有理论根据,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无法深入细谈这部分,大家多看净土宗的丛书就能明了。

三问:很多大德提倡持戒念佛,而且日本净土宗则认为念佛无须持戒。请问您怎么看?

答:就往生来讲,往生的正因只有一个──念佛,不夹带持戒念佛,也不夹带禅修念佛或者教理念佛、定慧念佛、菩提念佛⋯⋯,如果必须夹带条件的话,阿弥陀佛如何平等救度十方众生呢?

只是,这里有一个误区,有人误解,认为:既然强调念佛,就表示不用持戒、不要禅定、不要深入经藏。怎么会做这样的解释呢?如此解释很离谱,好像除了念佛,其他都不用做了,如果这样,那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穿衣服?其实彼此是没有冲突的。

念佛是就往生来讲的,而持戒是就每一个人应尽的本分来讲的。譬如在家众,如果受五戒、菩萨戒,那就要守他已受的戒;出家众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也都应随个人的本分而持戒。而且学佛的人本身都必然有一种向上、向善、向净、去恶行善、修身养性的心,同时要净化社会、服务人群,要发菩提心、劝进行者,这些跟往生根本是两码事。

简而言之,念佛是就往生来讲的,其他这一些是做人的本分来讲的。所以不是强调念佛,就表示不持戒,甚至可以破戒,不是这样的。而且念佛者更能体会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如何爱我们,我们也就如何爱人;阿弥陀佛如何为我们,我们也如何为人。而且我们之所以求生极乐世界难道是因为逃避或者去那里享乐吗?都不是,是为了更有能力来救度众生,所以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有一句话说:「不怕不会说法度众生,只怕不成佛」,因为成佛就自然会说法度众生;进一步说,不怕不成佛,只怕不往生净土,因为一旦往生净土就一定成佛。

四问:既然往生都是化生,怎么解释「九品」呢?

答: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没有提到九品,第十八愿内也没有九品之说,但是《无量寿经》有说到「三辈」,《观无量寿经》也有说到「九品」,但不管是三辈或九品,都是一样的,约而言之是三辈,展开就是九品,再展开就是八十一品,再进一步展开就是无量品。

那为什么会说三辈九品呢?是就两方面:

一方面是就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根机来讲辈品。譬如出家众,以三辈来讲就是在上辈;那在家众分有能力跟没能力的,就是在中辈跟下辈;再展开的话就有善、恶,所以就有九品、八十一品、无量品。这一些辈品,如果以他们的身分(根机)所修而回向往生的话,就是胎生。所以三辈九品就是胎生。

那如果三辈九品这些种种身分,他们都专一念佛,就没有辈品、没有胎生,全部是化生了。也就是说,出家众、在家众,根机高、根机低,任何的人都专一念佛,都信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这样往生的话就像昙鸾大师所讲的: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在娑婆世界本来有三辈、九品、无量品,到了极乐世界统统没有这一些,连概念都没有,都是平等的进入法身了。既已进入法身,连一品都没有,哪还有什么三辈、九品呢?

另一方面,三辈九品跟胎生是相对的,那为什么说上品上生到那里就花开见佛?其实上辈也是化生,只是时间长短差别而已。胎生说五百岁不见佛闻法,五百是一个数目的概念,那九品就有详细的时间,有一宿花开,有一日一夜,有四十九天,有六劫、十二大劫⋯⋯,这些数目跟五百都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概念数目而已。在经典上也常常有五百、五百⋯⋯这一类叙述,「五」是一个数目,不多不少、大概的一个数目性,所以跟九品是一样的内涵。

佛无定法可说,都是随众生的根机而说的,所以,说五百、说九品也是随顺众生的根机,性质是都一样的,目的是要引导三辈九品、无量品的众生都来专念阿弥陀佛,这样就没有那一些辈品了;到了极乐世界统统化生,统统花开见佛,都能证无生。这是辈品所蕴含的深义。所以,所有都要回归到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

简单地讲是这样,但背后的理论根据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引经据论,这一节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