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六不四平》讲记(下)

七、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7.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第七条是“四平”,就是甘于平凡,甘于平常,甘于平淡,甘于平实。“甘”就是心甘情愿,以此为喜悦。

这“四平”当中,四个都是“平”,从字义来讲也都相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其中,“平凡”是“总”;“平凡”的表现就是后面三个,叫“别”,就是“平常、平淡、平实”。

这“四平”总结得特别好,对我们真的是护身铠甲。前面“六不”是把一些可能引起障碍的缘切断,这“四平”是让我们从正面了解该怎么做。

“平凡”,我们是平常人、凡人,这就是具有机深信,这是对治一般人的自命不凡。一般人就愿意追求惊天动地、自命不凡、高人一等,让他做平凡人,他不愿意,人都想出人头地。所以,“平凡”两个字就消除了我们的野心。

“平常”,念佛就平平常常的。就像我们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平平常常的。不可好奇玄巧,装神弄鬼。不甘于平常的人,总喜欢搞些奇奇妙妙的,觉得跟别人不一样,如果跟别人一样,就觉得羞耻。念佛,大家怎么念我也怎么念,像老太太一样念佛就行了,人人都是这样念佛的,从早到晚就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平平常常,没什么奇妙、玄妙的。如果听到有人自夸,说“我念佛这样那样”,就知道这个人不甘于平常,很危险。

“平淡”,一般人不喜欢淡,吃饭都要找点口味。但是,淡才能常。喝水,不能天天喝可乐、雪碧,总之水是淡淡的;吃饭,米饭也是淡淡的。所以,平淡就是不浓妆艳抹,不炫人耳目。

“平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实”是真实、老实、实在,一句一句地念,不偷奸耍滑,不投机取巧。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真实功德,念一句得一句,虽然说是“一句”,其实是无上功德大宝。所以,念佛并没有什么诀窍,念佛就是作笨功夫,念佛就要老实,就是一句一句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定心这样念,散心也这样念;欢喜这样念,悲伤也这样念;人前这样念,人后也这样念。

“平凡”是破除我们的骄慢心,“平常”是破除我们的好奇心,“平淡”是破除我们的懈怠心。一般人不甘于平淡,太平淡了觉得没味道,就懈怠了,“就念这句佛啊?从早到晚就念这句?我都念好长时间了,还念这一句,我没毕业吗?我学点新鲜玩意儿”,这就是不甘平淡,总要追求一些神妙的东西。念一句佛,他觉得淡而无味,觉得没有力量,就懈怠了。所以,我们甘于平淡就破除懈怠心。

“平实”是破造作心或虚妄心,破除虚妄造作。自己要搞花样,另外弄点动静,不是那样的。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地念。讲到修行,凡人有什么修行呢?能够做到这“四平”,就是大修行人。

我们看一个人,不是看他多会入定、多有神通、多了不起、多有智慧、多有辩才,那些都谈不上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老实实念佛。如果能甘于这样,可以讲这个人没有修行也有点修行。

修行是“为学日增,为道日减”。本来我们的佛性一切具足,只是我们身上虚假的东西太多了,把虚假的东西拿掉,真实就显露出来了。可是我们总给自己贴金,总把虚假的东西往自己身上堆砌。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内心空虚,需要靠外表来装饰,给自己壮胆;如果内心实在,就不需要在外表壮胆了。

念佛人为什么能老老实实做到这“四平”?因为内在有这句名号摩尼宝珠,有信心,所以自自然然可以平凡做人,不需要装神弄鬼,显示自己是贤圣,或者自己超过别人、不一般,让别人夸奖,竖大拇指,点赞,这些通通不需要,就是很平淡无奇的。

可以讲,这就是做平凡人,行平常事,持平淡心,得平实果。我们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事也是平平常常的,心也是很平淡的,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

果然能够平凡,就有机深信,就很谦卑;当然也有法深信,如果没有法深信,我们也做不到机深信。如果没有弥陀救度,就想作怪,就不甘于平凡,也不敢平凡,也不愿意平凡,也不晓得怎么平凡。阿弥陀佛给我们智慧,给了什么智慧?让我们甘于平凡,愿意平凡,也晓得怎样才是平凡,也敢平凡,勇气有了,智慧也有了。

平常就能稳当,平平常常才能千稳万当,寻奇觅怪就容易受骗上当。

果然平淡,就能持久,淡才能久,肥甘厚腻不能久。生活当中的常识也告诉我们是这样的,不论是饮食的味道还是人情交往的感情,都是平平淡淡见真常。

平实就能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不会受欺骗,不会唐丧无功。

所以,这“四平”可以说是四宝。一般人不甘平凡,要打破常规;也不愿意平常;平淡,嫌淡而无味,不愿意淡;平实,实实在在念佛也做不到,要投机取巧。

所以,“四平”是从正面来说的,也有对治的功能;“六不”是对治而说的,但是也有正面的功能,因为翻过来就是正面的。

 印光大师论魔事(摘自《印光大师文钞》)
下面我们学习《印光大师论魔事》。

  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勿存”就是不可以存这样的心,也就是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见境界”,不仅是见光见花,也包括一切灵异境界。所以,对这句“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上人就把它展开为“六不”。

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着。

我们自己没有求见境界,但是正念佛的时候,突然出现这个境界了。有人有这种情形,忽然看见佛菩萨的形象显现了,怎么办呢?心存正念,还是一句一句老老实实念下去,平平常常,不觉得稀奇古怪,心仍然很平常,这就是功力。不会见到之后马上狂喜起来,不会那样,心里仍然平淡如常,仍然看作是平常境界,仍然实实在在念佛。不论见到什么,还是做到“四平”,这就是看家本领。

如果生了取着,那就不平了,“哎呦,太好了,我欢喜”,就粘着在这里,觉得神异,这样就离开了这句名号本身,离开了弥陀本愿。还有什么神异能超过弥陀本愿?这才是不可思议之至。十方如来都称赞弥陀的名号,以此为宝贵。得到摩尼宝珠了不可能羡慕一个易拉罐,那些境界就是被扔到旁边的易拉罐。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

“修净业人”,就是求生净土的念佛之人。他的目标是什么?是以往生净土成佛为目标,不是以见种种境界为目标。所以,这个大根大本、大原则不能放弃,不能搞错了。不以种种境界为事,心中不这么求,跟这种境界当然就不发生交接。所以,真正稳当、知见正确、行持踏实的净业行人,不会有什么境界发生。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见到境界?

  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

这就是心不老实,也偏离了初心。念佛了还专门想见境界,一个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就是要炫耀,另外是心中不老实,也不踏实,“光念佛能行吗?是不是见了境界往生更有把握?”总之,前面分析过了,这里有很多微细的不老实的念头。一切都是自心招感,如果心里不把它当回事,这些境界也不会来;如果心里专门以此为主要目标,专门想见境界,境界就会像云一样,那就多了。

境界多了,又不能正确判断。“不善用心”,就是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不知道用“四平”来保护自己,然后取着它,这叫“不善用心”。善于用心,就是很平常地看待,平淡地处置,平实地念佛,还是一句接一句,这叫“善于用心”。不善用心会怎么样?会招致损害。

  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

“常有境界”,有人念佛经常看见境界,“我经常听到阿弥陀佛跟我讲话,经常有观音菩萨来教导我”,经常这样,一定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当是未曾真实摄心”,这是从行持来讲的。如果真实摄心,就是念一句听一句,心里稳稳定定的,不动摇,不动荡,不动乱。从根本来讲,就是没有真实归命,不了解弥陀本愿救度,不了解自己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

“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就是浮在表面。或者想被别人夸赞,这就是“场面”,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持佛名号,不是在根本紧要关头切切实实念佛。“别人说念佛,我也念;别人有境界,我也要有”,简单讲,就是凑热闹,讲排场,求好看,满足一种虚荣心。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

念佛也是一种修行。对世间人来讲,我们求往生极乐,这是大修行,叫“如实修行”。这种修行是靠他力的,如同乘船,坐在船上,自己没有步行,船行即是己行,所以说“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念佛的修行是大修行,所谓“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自己没有什么修行,就念这句名号还讲什么修行呢?没有修行就是大修行,为什么?仰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说“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没有修行的人归命阿弥陀佛了,“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就是大修行。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躁”是急躁,“妄”是妄想,非分所求叫“躁妄”,急切所求叫“躁妄”。为什么会有躁妄心呢?没有得到才会有躁妄心。如果我们真实归命阿弥陀佛,“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内心全部充满了,“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自然安心定意生极乐,当然就不会有躁妄心了。

有躁妄心,一个是没得到,再就是沉不住气,想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突然拿到。就像发财一样,不是通过勤劳致富,不是慢慢积累,修福报,积功德,就想一晚上发财,这样的话,没发财还好,真发财就离坐牢不远了。

以圣道修行来说,如果稳重踏实行去,等自己烦惑断尽,自然能感得圣境现前,有躁妄心也是不可以的。就像体育比赛,踢足球想拿冠军,就要靠平常的训练,平时不踏踏实实训练,上场就想得冠军,有躁妄心,那就要跟对方球员打架,那不可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不能有躁妄心,要踏踏实实用功。

以净土门来说,就是要具足机法深信,才不会妄求,也才会心满意足称念名号。

这句也是说,我们念佛之人不要求见佛见光,得种种神通感应、灵异之事,这些通通要抹杀。凡是抱有这样的心,都是小心小量,小伎俩、小算盘、小九九。念佛之人发了大菩提心,是求往生极乐成佛的,这些通通不在话下,这叫作大气、大心大量。这样就不会被别人随便收买了。别人贿赂你,“我给你点小神通、小境界”,一般人马上就被他收买了。

念佛人为什么大气?除了六字名号能把我们买去,别的东西来买我们,我们还不愿意呢,还买不到呢。所以,我们是归命,“言‘南无’者,即是归命”,六字名号一命换一命,要买我们得用六字名号。

不要说小鬼小神的邪灵邪通,就算是百千三昧,我们也不看重,因为阿弥陀佛出高价了。就像在拍卖市场上,有人都喊到五亿了,突然有人喊五百块,你就卖掉了,这不是傻吗?我们在十方诸佛面前拍卖,阿弥陀佛举牌了,举了六字名号,这是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无量光寿、无量神通功德的名号,来买我们小凡夫这条贱命,阿弥陀佛举牌了,“砰”的一声,拍卖槌就敲下去了。

我们的命是很贵的,在美国叫“黑命贵”,我们叫“凡命贵”,不随便给别人,别人说“我出五百块”,我们不卖。什么见圣境界,见种种神通,这些我们通通不羡慕,不会随便把自己卖掉。

  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

圣境界不容易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业尽情空。业障铲除干净了,情执与邪见荡空了,没有了,这时候自然得证圣果,圣境现前。

这谈何容易?我们一身业障,妄攀圣境,要出故障的,所以决定见不到,见到的都是魔境界。就算在某种因缘下见到圣境,也得不到利益,反而有大损失。因为你不认识,心态不正,心一邪,一切境都邪了。就像人的眼睛有问题,看什么都有花点,因为眼睛花了,不是外面的世界花了,所以看什么不都是花的吗?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即令是圣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着,便致误事。

不是得少为足,便是着魔发狂。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着魔发狂。”

“近人”是指近代的人。古人没有这种事吗?也有,但是相对少一些。因为古人心地比较朴实,那时候的环境因缘比较清净,与“道”比较近。近代的人更虚华,现代的人更是这样了。所以,上人提出这“六不”,对我们真的是顶门针。

近人多是这种情形,稍微一用功就有境界,好像自己是大根机的人了,得证了,见到什么了,其实这些境界大多半是魔境,不是圣境。

就算在某种因缘下见到的是圣境,也要怎样呢?心地要明,理路要清。所谓圣境,就是在修行的路上有重重显现,这时心要清楚,心地要明白,知道到哪个程度了。就像修禅,知道自己禅定到了哪个层次。《楞严经》里讲,有五十种阴魔,修到哪个程度会显现什么境界,所以心地要明。

心地要明,这是自己的证悟;理路要清,是对佛法的路数非常清晰,是佛经当中给我们的指导:这两点都是必须的。

一般人的心地是一片黑,对理路又不清楚,就很容易取着,所谓认贼作父、认假为真、认虚为实、认魔为佛。

“不是得少为足,便是着魔发狂”,哪有几个人见到境界不取着?一生取着就误事了。小误是得少为足,不能往前进步,这还是小失误;大误就是着魔发狂。

“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经”是指《楞严经》。就是心里不认为自己得证圣果了,不会说“我成圣人了,你看我的修行功夫多深,多了不起!我都已经得神通了,我见到什么了。你出家这么多年了,你不行”。即使见了种种境界,心里也淡然处之,知道“我还是个凡夫,这并没什么了不起,仍然是空花幻影一般”。如果这样的话,这些境界就是垫脚石,能让你更进一步,有善的助缘。所以这里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这样才能说它是好的,能帮助你修道成功,往上进步。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如果认为自己得证圣果了,有神通道力了,恰恰相反,这时候就被无穷无尽的邪知邪见所中,中箭落马,乃至着魔发狂。

下面举了几个例子: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

明朝有一个人叫虞淳熙,他在天目山高峰闭死关,就是静修,死也不出来,到死为期,在那里清净修行。

  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

闭关久了,心静久了,而且他也有这样的根机,所以他就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能力,能预知阴天下雨或天气晴朗。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几天以后的天气情况他都知道了,人的祸福他也清楚。

  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于魔羂(意为绳套),后遂不知矣。

这是他的福报,遇到了善知识。他的归依师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写了一封信寄给他,全力地破斥、呵斥他,说“你要入魔了”。被大师一呵斥,他才惊醒过来,病就好了,从此以后就见不到这些境界了。

古人有这种根器。我们现在的人,自己见了境界以后,也没有人指出来。如果徒弟见了境界,师父就说“哎呀,了不起,我印证你开悟了”,师徒两个都是糊涂蛋。就算有师父来破斥他,徒弟也未必能受教,“师父自己没见到,我见的都是亲眼所见,你还说我呢”。所以,既要求师父能够识破,也要求弟子能够受教。知见一端正,被破斥之后,魔境界就消失了,因为魔怕正。所以,莲池大师的信一到,魔境就退了。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

确实如此,学道之人“要识其大”,哪个利益大,以此为根本。如果不知道什么为大、什么为小,不知道轻重缓急,可能得了小利益,但一定受大损失。我们念佛人以什么为大?往生净土为大,一向专念为大,称佛名号为大。这样的大事、这样的摩尼宝珠丢掉了,忘记了,被小事牵动了心,不是得小失大吗?

对我们来讲,不要说五种神通、六种神通,一个是我们做不到,根机不堪,再就是六字名号里都有了,所以那些神通我们也看不中。听到别人入定、开悟了,就当故事听一听,道个喜,“好好好”,就行了。

闻城中有韩某者,神通广大,能知人宿因,又能令病人立即痊癒。倘一去亲近,必随彼魔力所诱,以致失正知见,增邪知见,反以一生能了生死之资用,轮转于长劫,无有出期也。

以此魔子,初则妄充悟道,人未归附。近则妄充得道,故得远近争赴。且自谓:“我所说法,令人易于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须有事实,人方肯信,故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净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间及三恶道……”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妇靡然从风,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为实属得道,而归依信奉者日见其多。纵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说入人深故,了不见信。

这种情形今天也不少。这里举了一个姓韩的人,他说自己神通广大,一般人就被吸引了,因为他能知道你的过去、未来,他看病能让你马上就好。刚开始他还谦虚一点,说“我悟道了”,这样来的人还不多;后来干脆就说大一点,“我得道了”。得道要有证据,他就胡乱说,来了一个人,他就说“你前世是谁家的媳妇……”,前世谁能考证啊?所以他就乱说。“某某人,我已经把他超度生天了;某某人,你家的什么人还在地狱里呢”,就说些空口无凭的话,但是他胆子大,嘴巴大,他敢说,别人也不知道。所以,愚夫愚妇之类的就被他骗得团团转,跟在他后面,蜂从相随。

按说读书明理的人能够辨别吧,但是在佛法方面,还真不是你读书读得多,你是教授、博士就能明辨的,主要还是靠过去的善根。

像中国的某某功,骗了多少人?他不就是嘴巴大、敢乱说吗?他说“我超过释迦牟尼佛几万倍,我都成佛了,自己都有世界了”,所以练那个功的人可不少,连一些大学教授、高级干部、政府官员都去学。懂得的人说他是虚假的,但是他的势力很大,邪说深入人心了,怎么破都难以破掉。

南昌一举人之门人,在省城扶乩看病,很灵。巡抚之母有病,医药不效,因请令看。开一方,药服后,人即死矣。急令医看方,则内有反药,因拿其人来问。其人言:“此吾师某教我者。”巡抚因令其师抵偿,谓汝诬世害人,遂杀其师。

这应该是清朝的事,也是通灵。“扶乩”就是通灵,看病很灵。但最后还是出问题了,不光他自己出问题,还连累他的师父也一起被杀了。

所以,大家要谨慎,念佛只贵老老实实念,要“六不四平”。

总 结

再来总结一下:

1、不可自期临终瑞相;

2、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3、不可夹杂观想念佛;

4、不可期盼见佛见光;

5、不可期盼灵异境界;

6、通灵属神鬼境界,物以类聚,牵引轮回,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亲近。

7、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实。
以后,我们所有念佛人都以此为标准,要“六不”,要“四平”。我们念佛,如果能够甘于这“四平”,就会渐入佳境,保证有好结果。
好,南无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