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悲五要点

`──慧净师父2016年10月27日于净土宗协会开示

佛教讲缘起,今天大家远地而来具会一处,主要是「缘」,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当然我们这个缘,不是世俗的缘,是佛法的缘,是阿弥陀佛的缘。因为,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我们现在不可能会在这里聚会。而且我们也是以法相见,不以世俗相见。大家难得来一趟,我想就跟大家分享佛法,尤其是有关阿弥陀佛慈悲、平等、无条件救度的法。

大家手上都有一份讲义,讲义的内容都是经文,对大家来讲可能会比较生涩;不过如果对法义有兴趣,尤其是站在布教线上的弘法者,会觉得很可贵。这一些法语都有纳入我们出版的丛书当中,布教执事讲经说法都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所以这一些法语大部分都会引用到。

这份讲义的标题是「大慈悲五要点」。「大慈悲」不是就菩萨,当然更不是就我们凡夫众生来说的,是就佛的慈悲──佛心来讲的。

「慈悲」有三种:大慈悲、中慈悲、小慈悲。大慈悲就是「无缘大慈」,中慈悲叫做「法缘慈」,小慈悲叫做「众生缘慈」。

「众生缘慈」,是我们这样还有贪瞋痴烦恼的凡夫多少能够做得到的。什么是「众生缘慈」呢?就是说必须以其他众生的困难处境作为因缘,才能够产生的爱心,所以叫做「众生缘慈」,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那样的境缘,就不可能产生爱心。

「法缘慈」,是菩萨的境界。菩萨证悟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看一切众生就是他自己。为什么?因为菩萨证悟了空性,了解到众生的苦乐祸福跟他有绝对的关系;本来没有生死轮回,可是众生却被烦恼业障所盖,徒受生死轮回之苦,因此就产生悲愍之心而要救度众生,救度众生也等同救度自己,因自他不二。这样的境界是证悟到法的空性才会生起。

「无缘慈」,到了佛的境界就是「无缘慈」,也就是说,不是透过「法缘慈」,也不用以其他苦难众生作为缘起对象,他本身来讲就是慈悲,就是爱心,天性自然的,全身心、内外上下都是慈悲;他是自自然然、不假功用的,不需造作的,这个就是佛的「无缘慈」。

如同太阳本身就是光,天性自然的,全体、内外都是光,他的光是自自然然,不假功用的,不需造作的。太阳一出,自然无所分别地光照十方,不会选择性地照一方不照另一方,照某物不照另一物。

体会到佛的无缘慈之后,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不会有所顾虑,就能真正的「无疑无虑」;因为晓得佛是无缘慈,知道他肯定对我不会分别、不会选择、不会排斥,佛一定不会舍弃我们。

接下来请大家看讲义:

  佛之大慈大悲加以分析,约有五个要点:
  一、平等普救,二、特怜罪苦,三、代众生苦,四、全力以赴,五、清净无染。

这五点是就佛的大慈大悲来讲的,这五点如果缺了一点,那就不是佛的大慈大悲。

一、平等普救

「平等普救」就是平等性地、普遍性地的救度众生。也就是说,佛是救度众生的,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众生,而且他的救度是平等地、普遍性地包含所有一切众生。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何谓信佛?何谓念佛?也让我们知道有救度、而且是完全的被救度。

一般对佛教的修行概念,首先就是要三皈依,然后要受戒,进一步持戒。这只不过是一个基础,往上的话还有定,还有慧,要达到成佛,还要圆满六度万行。认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佛陀如同老师,我们如同学生,老师教导学生,学生理解之后依照老师所教导的去做,即是所谓「依教奉行」。一般对佛教的概念是这样。

这是正确的,因为就八大宗派来讲,除了净土宗之外,其他各宗都是以个人的力量修行,行持上,必须先断除自己贪瞋痴的烦恼,进一步广修六度万行,才能向佛的境界迈进。

但以净土宗来讲,却完全不是这样,净土宗是讲救度的,佛与众生的关系就好像父子一样,父亲疼爱儿子,但晓得儿子没有能力,父亲却有这个能力,所以预先为孩子做好一切准备,然后全部无偿赠送给孩子。

佛的存在,就是要救度众生,佛教有一个救度的法门,我们不信这个法门便罢,如果信受这个法门的话,今生今世就能够被救。净土宗本身是救度的宗教,修学净土宗首先要有一个概念──这个法门是讲救度的。

古来讲净土宗一向强调「信愿行」,但往往都是着眼在「自力」上,「信愿」之后就是要自力「修行」,所以,这个「行」虽然也是指「念佛」,但是却不是着眼在弥陀的救度,而是着眼在自己的功夫。认为念佛要有功夫,甚至觉得只有念佛不够,还要加上其他的善行功德来插助。这样就不是讲救度,是讲自己的功德回向,和阿弥陀佛作条件交换;如果是讲救度的话,必须是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门槛,是白白送给对方的。

其实,以我们凡夫来讲,念佛根本没有功夫,修行也没有功德。为什么?因为以我们的根机根本达不到;既然达不到,只有全凭救度──完全依靠弥陀的救度而已。

所以,即使我们念佛,也是着眼在「弥陀的救度」上来念佛的。

因此,所谓「信愿行」,「信」什么?一方面信有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进一步信极乐世界是我们的;阿弥陀佛是要救度我们的佛,而不是高高在上,让我们匍伏在大地哀求救拔的佛,不是这样的。
因为阿弥陀佛是一位救度的佛,所以他是非常亲切、平易近人的,而且是主动的来到我们面前,呼唤我们,要这样的信。

「愿」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力的愿,一种是他力的愿。

「自力的愿」是一种愿求、盼望,希望能够得到,盼望将来能到某个地方,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物、得到什么样的成就⋯⋯而且这些愿望未来能不能实现,目前还不晓得。

「他力的愿」是一种预约,也就是说,别人东西要给我们,我们愿不愿接受?「愿」的话,就能够得到,因为本来就是要给你的,所以,重点只在你愿意与不愿意而已。

净土法门的「愿」是他力的愿,是接受的愿──愿意接受。所以,就「信」来讲,就「愿」来讲,都是他力的。

「行」,也是「他力的行」。为什么是「他力的行」?因为是随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我们念佛,我们就念佛。

这一句弥陀名号如同大愿船,我们念佛就等同坐上了弥陀的大愿船。我们相信弥陀是救度的佛,他愿意救我们,我们愿意给他救;然后依照他所说方式──就是念佛,只是念佛。

所以,对我们来讲,不是以这一句名号为工具来累积自己念佛的功德,或累积自己念佛的功夫,而是随顺弥陀。因此,每一个人就依各自不一样的根机来念这句弥陀名号。「依各自的根机」意思是,一天能念多少就念多少;念佛的时候,心是清净或不清净,杂念是多还是少也各个不一样,总之,就是依每一个人的情况来念佛。也就是说,虽然根机彼此不一样,但都已是坐在同一条船上了。就好像坐在船上的有皇帝的身分,也有乞丐的身分,也有一般百姓的身分。身分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坐在同一条船上,时间一到,也就是到了彼岸的时候,大家统统舍掉原来的身分,穿上了「一生补处、三十二相」的衣服,成为同样的内心与同样的相貌。

所以,虽然因地时的根机各有不同,可是往生净土之道,所依靠的不是以我们各自不同的根机,各个不同的自我功德、功夫,而是共同都依靠这一句相同的万德洪名;因此,虽然根机千差万别,但都因为同样的念佛,而得到同样的果报。

  佛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一切众生为其自己,自他一体不二,无亲疏人我爱憎,同体同心,同感同受,同苦同乐,一视同仁,平等救度。
  佛是不分亲疏,不论对象,不讲条件,只有付出,不求报酬。佛本心本性本质即是慈悲,即是大爱。

到了佛的境界,不仅把所有众生──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善人还是恶人,都看成他自己。以譬喻来讲,就好像十方众生跟佛都是同一个身体,都是佛的手、脚、眼、耳、鼻、舌、脑髓、五脏六腑。进一步更关系到「天性自然」,佛的天性自然就是慈悲、大爱;要佛不慈悲、不大爱,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佛的本质,如果没有此种本质,那就不是佛了。所以佛的慈悲、大爱是不勉强、不需假借其他因缘的,因此,当然就不分对象、不讲条件,不用祈求拜托,也没有彼此条件交换的。

  于佛而言:亲人,爱;非亲非故,亦爱。

对佛来讲,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固然爱;不是亲人、没有血缘关系的路人、陌生人也爱,而且不分亲疏,都是一样的、平等的爱。

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了,凡夫对自己的亲身骨肉疼爱有加,对别人的儿女就不可能那样,甚至对仇人儿女,还会心怀排斥、恨意。

  对我好,爱;对我不好,亦爱。

凡夫都是:对我们好就感恩戴德,对我们不好,就恨之入骨。佛则超越这种分别,一律平等慈爱。

  美丽可爱,爱;丑陋不可爱,亦爱。

对于美丽可爱的,一般人都会喜欢,可是对于丑陋、卑贱的也能够爱,那才是真正的爱。

  善人,爱;恶人,亦爱。

凡夫众生都有是非善恶之心,不仅是非分明,善恶也划分得很清楚,更有人是嫉恶如仇。这从社会或者道德观念来说的话是好的,可是会有带来瞋恨的负作用。

佛教的领域就不同,对佛来讲,佛本身就是爱,所以他的心中、眼中只有爱,没有众生那种善恶分别之心。毕竟,众生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恶也不是真正的恶。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众生的善恶行为,究实而言,都是因缘促成的。在某个因缘之下,我们行善,是个善人;如果换了另一个环境、另一个因缘,可能我们就会行恶,变成一个恶人。佛法是综观过去、现在、未来整体性看待的。所以凡夫的善不是真正的善,只是因缘和合,暂时呈现而已,是会改变的,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反之,恶也是这样,只是暂时的表现,它也是会改变的,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

所以,对我们好,我们固然爱他;对我们不好,我们也要爱他。为什么?他现在对我们不好,可是在过去世当中未必也对我们不好,有可能对我们很好,甚至可能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儿女。而且,未来也不一定永远对我们不好。所以现在的不好,只是现在因缘的和合而已。

如果能够这样看待的话,固然我们对亲人会有爱心,对一般非亲非故者,也会有爱心;更进一步,对妨碍我们、得罪我们、恨我们、伤害我们的人,我们也就能心存爱心。

何况,一个人如果贪瞋痴未断的话,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恶也不是真正的恶。

  此爱无我而救度众生,为救众生,损己舍己亦所不惜。

这一种爱是大慈大悲的大爱,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具有这种爱的人,他不只是悟入空性,其实是直入涅槃的。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他的爱心是自自然然的,不因为某种情况而生,也不因为某种情况而灭。一般佛都如此了,何况佛中之王、光中极尊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而存在的,他以五劫的时间为我们发下了四十八个大愿,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圆满这四十八个大愿。这四十八个大愿的圆满完成,完成了三个层面:

  • 第一,完成阿弥陀佛本身;
  • 第二,完成我们的极乐世界;
  • 第三,完成救度众生的功德力量。

总的来说,就是完成了这一句名号。

阿弥陀佛本身在哪里?就在这一句名号;极乐世界在哪里?也不离开这一句名号。
阿弥陀佛就是要以名号度众生,如果把名号拿掉,阿弥陀佛就不能救度众生,我们众生也不晓得要怎么跟阿弥陀佛接上关系了。
接下来引用经文来说明佛的平等普救。

  《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观经疏》解说:「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

《观经》这段经文,善导大师分成三个层面来解释:第一慈悲,第二平等,第三普救一切众生。
佛心的本体就是慈悲。这个慈悲是平等性,所以说「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普摄」就是普遍性地救度一切众生,不论善,不论恶,不论根机高低,都平等救度。
所以第一个要点就说「平等普救」。
「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悲就是大爱心;「无缘慈摄诸众生」就是以没有条件的爱心救度众生。

由此我们可以晓得,佛教当中有救度的法门,而且这个救度法门是不讲条件的,《观无量寿经》的经文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过因为写的是古文,如果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佛就是大爱心,以无条件的爱心救度众生。」

接下来:

  《大经》说:「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阿弥陀佛把一切众生看成他自己,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本质,救度之所在。

  《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这里所说的「法」是指佛性,佛性平等,没有高下之别。一个证悟到佛性的人,他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善恶、上下、高低、好坏、贵贱的差别。也就是说,没有男女老幼、贵贱智愚贤不肖这些差别;同时,进一步是把众生看成他自己的。

接下来:

  《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佛看一切众生都是冤亲平等的,无所谓恶,无所谓善。菩萨布施都已经如此了,何况是佛呢?

接下来:

  《维摩经》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取意)

`

这岂不是众生就是他自己,众生的苦乐就是他的苦乐?因此他有责任去达成拔众生之苦,给与众生喜乐。

  《华严经》说:「世间所有广大慈,不及如来一分毫。」

世间所有的善人、声闻、缘觉、菩萨,他们的爱心与慈悲,如果跟佛的慈悲来相比的话,是分毫都无法比的。因为佛的慈悲,彻入骨髓,佛的慈悲,深广无边,佛的慈悲,超绝无比。

  《观经疏》说:「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平等施一切」,十方众生不分亲疏、内外、善恶、圣凡、缘与无缘,都如同一体而平等无条件的回向与布施。

  《法事赞》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这几段经文都是在说明佛的慈悲是平等的、没有分别的;进一步把我们凡夫都看成他自己。所以净土法门是平等的──因平等,果也是平等的。

所以昙鸾大师就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法界的菩萨跟念佛的众生都是兄弟。

二、特怜罪苦。

慈悲的特色不只是平等,在平等当中对于罪苦的众生却是特别的加以怜悯。

  佛之大悲救度,以愚恶罪苦之人为正机(主要目标,直接对象)。
  怜愍恶人更甚于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于顺己者。

「正机」就是主要目标,直接的对象。

下面引用几段法语,更能一眼看出佛特别怜愍罪苦之人,佛的救度是以愚人、恶人、罪人、苦人为直接的对象。

  《观经疏》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这一段法语是使用譬喻。佛就好像是水中的救生人员,救生人员最首先要救的对象是谁?是溺水的苦者。不是溺水的苦者,就不是他职责的首要目标。所谓「溺水之人」是指谁呢?是指「常没众生」。「常没众生」就是会堕落三恶道的众生,而且常常堕落三恶道。

以我们来讲,现在是在人道,人道是「浮」三恶道是「没」。虽然我们这辈子是「浮」──得人身,可是佛陀说人身难得,若失去人身的话,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因此善导大师警惕我们,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凡夫众生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众生固然有佛性,但因被我们的烦恼与业障盖住,我们自己没有力量能够掀开这个业障烦恼,因此,我们要警惕自己的「本来面目」是「常没常流转的罪恶生死凡夫」,是这样的众生。

这样的众生,就是阿弥陀佛第一、首先要直接救度的对象。
善导大师又说:

  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

我们众生是踏在什么地板上呢?是三恶火坑的地板上。而且人生无常,一旦一气不来,就要面对三恶道了,可以说千钧一发,危急之至,如果现在不救的话,就来不及了,因此现在是升沉的一个重要关键。这也显示佛特别以凡夫众生为他救度的目标,而且随时摆好姿势要救度我们,才能于危急之际,立撮即行,唯恐稍有延迟就来不及了。

  《菩萨地持经》说:「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

这一段经文说得很明白、很直接。
菩萨对于恶人所起的慈悲心比善人还要深澈,为什么呢?因为善人一时还不至于堕落三恶道,他还有缓冲的时间;恶人就来不及了,如果不马上救度,立刻就堕落了。所以说菩萨对恶人的慈悲爱心,比善人还要深、还要急迫。

  《观经》说:「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

从《观经》这一段救护文就能了解,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不是为定善的凡夫,也不是为散善的凡夫,是为连定善、散善都做不到的烦恼凡夫。烦恼就是苦恼,为苦恼众生所说的法当然不是定善的法,也不是散善的法,是什么法呢?是「妙法」。

什么是「妙法」呢?「妙」就是「不可思议」;什么是不可思议呢?能够起死回生的,叫做「不可思议」,否则都不是不可思议,这样的法就叫做「妙法」。

因此,使我们能够死而复生,使堕落三恶道的能够离开三恶道,使六道轮回的能够离开轮回,使不能成佛的能够往生成佛,这个法叫做「妙法」。

这个妙法在哪里呢?就在「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六字名号里。六字名号就是讲阿弥陀佛的救度,因此《观经》的重点意趣不是讲定善、散善,而是以定善、散善为方便来引导所有的众生归入念佛;同时也以定善、散善与念佛相互比较,来突显这一句名号功能的不可思议。因此,《观无量寿经》把念佛人譬喻为「芬陀利华」,也就是「妙莲花」。

《法华经》的经名就是《妙法莲华经》。佛,就是芬陀利华,所以妙法就是佛的法。因此用莲花譬喻妙法的经,称为《妙法莲华经》。使本来不能成佛的声闻、缘觉也能够成佛的法,就是《法华经》的妙法。

以净土三经来讲,更是妙法中的妙法。因为不只能令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快速平等成佛,更能让五乘──包括凡夫之中的天界众生以及人道的众生,统统能够平等成佛的法。真正是妙中之妙!

因此《观无量寿经》就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也就是说,念佛就是芬陀利华的法门,念佛就是成佛的法门。

所以,《观经》主要不在讲定善,也不在讲散善,主要是在讲这句六字名号,回归这句名号。为什么?因为《观经》是「为烦恼贼之所害」的众生所讲的经典,因此不可能以定善或散善来要求他们,因为他们无能为力,根本做不到。对这样的人只有「救度」才能够让他们起死回生,否则他们为烦恼贼所害,必定要堕三恶道。

  《大经》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段经文也称为「如来出世本怀文」,如来为什么出现在这个三界呢?是因他的无尽大悲,悲哀怜愍三界火宅的众生,为了救度这些众生。

这段「本怀文」彰显了净土宗精神的真髓,指出净土宗的两个重点:一、弥陀救度的无尽大悲,二、众生念佛的真实之利。

「拯济」是古文,现代话的意思就是救度。
「群萌」是众生的意思,指一切善恶凡夫,同时更是针对罪恶生死凡夫来讲的。「萌」就是种子跟刚冒出的芽。大地上杂草最多,而且是最不起眼、最没有价值的,是随时可以给人踩踏的。这里是以杂草来譬喻广大、烦恼的众生。

「惠以真实之利」,特别悲愍、救度罪苦的众生,要给他们最高的「真实」利益,也就是念佛往生成佛的意思。

又说:「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我们最恐惧的就是堕落三恶道,因为我们这样的凡夫,烦恼特别强盛,业障特别深重,可是自己又没有力量摆脱,才会有这种恐惧。阿弥陀佛发愿,首先就说:凡是有恐惧的,要消除他的恐惧,要给他大安心、大满足,这个也是针对罪人、恶人、苦人来讲的。

又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无量寿经》中,这段偈语是在四十八愿之后,名为「三誓愿」。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再度发下三个愿来涵盖这四十八个大愿: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第一誓愿显示,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
第二誓愿显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都是要救度众生的、都是要给众生的,所以这一个法是救度的法门,完全是靠佛的愿力与功德,因此阿弥陀佛要做大施主,普济诸贫苦。「普济」就是普救──普遍救度的意思;「贫苦」是指愚痴烦恼,没有智慧、没有福报的罪恶生死凡夫。由此可知,这一首偈语也显示阿弥陀佛是以罪人、恶人、苦人为他的主要目标,直接的对象。

第三誓愿显示,阿弥陀佛这四十八大愿所完成的,就是完成这一句名号。「普济诸贫苦」就是以这一句名号来普救众生,也显示弥陀是以名号度生。

  《如来会》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这首偈点出阿弥陀佛是一位救度的法王。「法王」就是佛,是一位救度众生的佛。
那所救的对象是怎么样的对象呢?是「诸贫苦」;不但要救度这一些罪人、恶人、苦人,救度他们离开罪恶、离开轮回之苦,而且要让他们获得成佛之乐,假若不能成就这样的境界,他就不成为「救世之法王」,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现今既然已经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当然就表示已经达到这样的目标了,已经成为「救世之法王」「救世佛」了。

  《庄严经》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这一首偈语也显明:平等普救当中,以罪恶众生为正机。
接下来《涅槃经》与《维摩经》也很突显:

  《涅槃经》说:「佛见众生烦恼患,心苦如母念病子。」
  又说:「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
  《维摩经》说:「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佛看一切的烦恼众生,就如同慈爱的母亲看生病的儿子一般。父母对七个儿子的爱都平等,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可是,七个儿子中,如果有一个比较愚痴或生病的话,当然父母的心就会着重在这个儿子身上,为这个儿子所花费的时间、心力就比较多。这表示,在平等的爱心当中依不同情况会另有特别的关爱。

《观佛三昧经》说:「佛光所照,常照如此,无间无救,诸苦众生。佛心所缘,常缘此等,极恶众生。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无间无救」是指地狱众生,尤其阿鼻众生,这样的众生除了阿弥陀佛,其他法门是无法得救的。
「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慈母看待生病的儿子就是这样。几乎儿子的病就是他的病,儿子的苦就是他的苦;而且,可以说,母亲所感受的比儿子还要苦。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说:
  如来大悲不思议,二乘悲如割皮肤,
  菩萨悲如割脂肉,如来大悲彻骨髓。

相互比较来说,「如来大悲彻骨髓」。悲彻骨髓的对象是谁?愈是罪苦的众生,愈让佛大悲彻骨髓,愈让佛如箭入心。

  《十住论》说:「深行大悲者,愍念众生,彻入骨髓,故名为深。」

《十住论》是龙树菩萨所写的,本段经文出自其中的《净行品》。什么叫做「深」?因为「愍念众生,彻入骨髓」,才叫做「深」,不然就是「浅」。

三、代众生苦

  众生苦恼由佛自己接受,佛自己承担众生苦恼,这是极深的悲愍心。
  罪苦众生无力断惑消业离苦,佛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代众生苦,拔苦与乐。

佛爱我们,佛要救我们,不可能说「某某人,你依照某某法去做,做到了,我才救你。」五戒做到了,十善圆满了,发四无量心,发四弘誓愿⋯⋯这些都要依教奉行。

不可能的,那一些我们都做不到。因此,我们没办法断我们的烦恼、消除我们的轮回罪业。但是佛爱我们,要救我们,为我们承担。所以《大经》说: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佛代替我们承担旷劫以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作的种种罪业。因为那些业,我们承担不了,所以才会一直在六道常没常流转,佛知道这个困难症结,所以发心要一肩为我们承担。这段经文充分流露出佛菩萨大悲救苦的精神。

  《八大人觉经》说: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佛代替我们的苦,佛要让我们获得成佛之乐。

  《梵网经》说:
  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梵网经》就是《菩萨戒经》。不管有受戒或没有受戒,学佛的人应该是「学佛所学、学佛所行」,所以应该「代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如果能够时常思维这一段法语,就比较不会去计较、与人对立;也比较不会起情绪、发脾气。但是那是菩萨的境界,在烦恼还没断之前,凡夫不可能做得到,不过还是要用心学习,做一分是一分,做二分是二分;再者,纵然我们做不到,但也尽量避免跟众生对立,不能代他的苦,至少不要跟他对立。

  《优婆塞戒经》说:
  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稳欢愉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
  自舍己事先营他事,营他事时不择时节,终不顾虑辛苦忧恼。

「优婆塞」就是居士之意,《优婆塞戒经》是讲居士应守的戒律。内容也是讲代众生之苦,给众生之乐。

因地的凡夫都要这样学习了,何况已经圆满、无学、大悲的佛当然更是已然如此。
《华严经》说的更直接: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又说:「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诸众生。」
  
  又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这一些法语都很珍贵、难得,非常珍贵、难得,极其珍贵、难得,永恒闪烁着救度的光辉。

四、全力以赴

  佛救众生,策划消除众生苦恼使众生安乐,是毫无保留,彻底地尽其全力。
  如慈母呼唤奔救窥井的幼儿,极尽身心性命,全力以赴。

想想看,假若一位母亲,她看着她的婴儿无知的爬呀爬、晃啊晃,晃到古井旁边,而且向古井探头,这时候做母亲的是怎么样的心情啊?是非常地焦急啊、惊慌啊、担忧啊,那个时候一定是全身心毫无保留的,又是呼唤,又是奔跑地过去,实是千钧一发,若不如此,就怕来不及了。真的是「全力以赴」。

  《法华经》说: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大集经》说:「唯佛独是众生父,于烦恼火而救拔。」
  
  《楞严经》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大经》说:「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大经》赞佛偈:「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大经》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杂譬喻经》说:「积大誓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说:
  此是世间尊重父,此是世间尊重母;
  此是世间救度者,此是世间大日光。

这几段经文都突显出佛是众生的慈父悲母,众生是佛的孤儿;现在慈父悲母迫切地要救度孤儿的众生,返回涅槃的家乡,享受永恒的安乐。

今天比较像是导读,因为时间的关系,也无法一一解释,后面第五点清净无染,文字很浅显,很容易了解,就请大家回去自行阅读,静心思维。

五、清净无染

  前所列举四项,非出于追求自己名誉功利之心,是从完全脱离名誉功利心之清净至诚心所流露的无缘大悲救度众生,无私无我,非为名闻、利养、胜他。佛已彻证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无人法二执,空三心,泯四相,无住生心,三轮体空,住空、无相、无愿三昧。
  
  《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金刚经》说:「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上五个条件具备无缺的心性作用即是大慈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