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法门

`──2017年2月6日慧净法师于台北象山为僧众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很久没有和住众相聚谈话了,虽然七八天前道场有举办围炉,但也只是齐聚用餐,增加一些美好、和谐、温馨的气氛。

出家众聚会,主要是以讲俗谛为主;因为真谛的部分,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讲述,以及出版的丛书、网站、月刊,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只是俗谛方面,虽然有出版一本《触光柔软》,以及多篇还有没出版的文章,方便大家可以长时、反复温习,但因为人性的关系,还是必须一段时间就相互提醒。

今天主要跟大家研讨的是主题是「慈心法门」,发给大家的讲义,内容都是从经典上引用出来的。以圣道门来讲,这些内容都是必要修的,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但以净土法门来讲,这些内容就是属于俗谛的范围。

也就是说,圣道门的「正行」,譬如三学六度、三十七道品等,在净土法门来说是属于俗谛。

因为净土宗的真谛只有一个,始终都是以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功德力作为我们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以及在极乐世界成佛的正因。

出家众都受过戒,譬如: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中,第六、第七就提到「不说四众过」「不自赞毁他」,因此僧团的事情,或者师兄弟之间的事情,不管是摩擦或隐私,甚至是非,都不应对外流露,否则就是犯了这两条大戒。这两条戒是波罗夷罪,很严重的,若有所犯,几乎失去僧格。在家众,因为没有受这个戒,所以没有这样的警惕心。不过既然学佛,不管有受戒、没受戒,该守的都要去守。因为守这两条戒不困难,只是一种习气、习惯──守口如瓶。

「守口如瓶」很重要,尤其学佛的人要尽量观照内心,守住这张嘴巴,俗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既然重要,就要尽量不批评、不讲是非。

讲话不容易,听话也不容易。听人家谈论某件事情,至少必须掌握四个面向才不会出差错:

  • 第一,要去了解这个人的人品、人格;
  • 第二,要知道这个人的气质、气度;
  • 第三,要了解这个人讲这些话的目的、用意何在;
  • 第四,要晓得这个人的见识如何。

了解这些之后,再进一步判断,才不会偏差出错。

尤其是听话,如果牵涉到其他方面,譬如有牵涉到甲,或牵涉到乙,这样我们还要去向甲了解,向乙了解。所以听话不容易。

有句话说:「兼听者明,偏信者暗。」听话一定要「兼听」,若有牵涉到第三边,也要了解第三边的。

又有一句话说:「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足深信。」如果有人在背后说是非、毁谤,我们未必要当真。为什么?有时候亲自看到的都未必真实了,何况是传言。所以不要随便把看到的当成一回事,甚至断定、把他讲出去,这些都不可以。

讲一个「眼见未必真」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遇军队围困,师生多人接连七天都没有饭吃。孔子还是谈笑自若,不以为意,可是其他的弟子有的已经饿的受不得了。好不容易子贡带着身边的货物,逃出重围,和当地的村民交换一石米。回来后,交给颜渊和子路炊煮。煮饭时,突然吹来一坨黑色沙土掉入白饭里,颜渊赶紧抓起这团脏饭吃了。

当时在远处井边的子贡看见了,误以为颜渊挨不住饥饿,偷吃了饭,非常不高兴,进到屋内向孔子禀告。子贡问:「仁人廉士遇到穷困,就改变了节操吗?」孔子说:「节操会改变,怎么称得上是有仁有义的仁人廉士呢?」子贡又问:「像颜渊这样的人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我相信颜渊是不会的。」

子贡就将颜渊偷吃饭的情形,禀告了孔子。孔子对子贡说:「颜渊长期切实履行仁德,我不会怀疑他会偷吃饭而改变节操。这其中必有原因,先让我来问问他吧!」

随后找来了颜渊,孔子对他说:「最近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有何指示吗?颜回你去把煮熟的饭端上来祭拜吧!」颜渊回答:「刚才煮饭时,有一坨黑色沙土染污了饭,我怕整锅饭都脏掉了,赶紧将它抓起来,心想如果丢掉实在可惜,就把它吃了。如今这锅饭已动用过,用来祭祀就不恭敬了!」孔子看看其他弟子,说:「如果换成是我,也会这样做啊!」

佛陀说「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方可信汝意。」即使是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我们认定的样子,所以对于我们所见所闻应该要小心求证。再者,对于所见所闻,也要尽量往正面去思维;同时要求自己不随便讲话,尤其只要牵涉到别人是非,不管这个人的身分是什么,都不可以讲。这是一种厚道的心态,是修行的德目,也是增长福慧、消除业障的好方法。

一个修行人,最注重的就是言语,也就是尽量「守默」──守默寂静。为什么?因为通常会与他人有冲突对立,往往都是语言。言为心声,觉得委屈、受伤、挫折很深,因此情绪就出来了。这些,其实都应该反观自照,要晓得这不是别人的问题,百分之百要检讨自己,一定都是自己的问题。

我曾经发给大家两篇资料:〈治心须求妙悟〉〈细行〉,这两篇出家众一定要详细的看。

譬如〈治心须求妙悟〉里面有讲:「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这一句很好,尽量大家把文字的内容融会在心;还说:「自古圣贤,都是心平气和,无一毫造作。」这心平气和,心气和平,这几个字是非常好。能够时刻心气和平,神和气静,容敬色庄,这样显示心始终是安详的、稳重的;任何人事都以这样的心来面对,肯定不会彼此有对立、纷争、冲突。

还有〈细行〉,大家也可以多看。行、住、坐、卧,言语、行持都尽量要安详、寂静,不要躁动,这个就是「细行」。「细」,是指微细方面的,当然我们无法做到所写的那样,但这一些都是我们所学习的项目。细行、细心,细而又细,达到心很宁静的话,就比较容易领悟道理。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理,那是因为他在菩提座上寂静的经过一段期间,因缘时节一到,仰头夜睹明星才大悟彻底。

「细行」来自于「细心」,细心是很重要的,必须平常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要培养晨起静坐念佛。

大家手上这份讲稿〈慈心法门〉,内容是出自鸠摩罗什翻译的《坐禅三昧经》,这一部经收录于《大正藏经》第十五册272页。《坐禅三昧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说明「五停心观」的内容。

如果是以自力法门来讲,「五停心观」是最基本的修行。譬如以三十七道品来讲,三十七道品是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而在这三十七道品之前要修的就是五停心观。

「五」是五种;「停」是停止,休息下来,也就是断除的意思。「心观」五种降伏心的观想,五种坐禅观想的方法叫做「五停心观」。五种内容分别为:

  • 第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心。
  • 第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以慈悲观对治瞋恚心。
  • 第三,「多痴众生因缘观」。以因缘观对治愚痴心,因缘观主要是十二因缘。
  • 第四,「多散众生数息观」。以数息观对治散乱心,妄想杂念比较多就静坐,然后数息。
  • 第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念佛对治我们的业障。

这「五停心观」任何一种都不容易,譬如「不净观」或者「白骨观」,观人体的不净,但能够观想成就是不容易的;即使观想成就了,贪欲心还是没有降伏。

在佛陀的时代,打坐大部分用「数息观」,数息观是最基本的。数息主要是数呼吸,譬如静坐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然后数着自己的呼吸,吸进来数一,呼出去不数,再吸进来数二,一直到八、九、十,然后又恢复到一开始。那如果是数呼出去的,吸进来就不数。都是数到十,没有十一、十二⋯⋯二十、三十⋯⋯,只要数到十,还是从一开始。为什么不数到二十、三十呢?因为数多反而增加身心的疲累,数多不得当也会导致其他的病。

对于我们来讲,晨坐念佛、静坐念佛都用「十念计数」,十念计数功用等同数息观,又有念佛的功德。静坐念佛,除了十念计数以外,不做思维,也不做观想。

大家的这份资料,是「五停心观」的第二观,也就是「多瞋众生慈悲观」,以慈悲观对治我们瞋恨的心。

宗风俗谛第一条说:「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这样的内涵我们当然无法完全做到,但就是学习;「慈心法门」的内容,也是让我们学习「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的一个契入点。


(讲义)

  若瞋恚偏多,当学三种慈心法门。

以贪瞋痴来讲,如果瞋恚心比例比较多的话,那就是要学慈心法门。换言之,如果不是瞋恚心比较多,而是贪欲心比较重,那就不适合学这个方法,学这个又增加贪爱,贪欲心重反而要修学不净观。痴重、散乱重也是同样的意思。

但对娑婆世界的凡夫来讲,贪、瞋、痴没有所谓偏多或偏少,同样都很多,而且炽盛;散乱也是一样,妄想多、杂念多,妄想纷飞。所以我们的解脱,始终都要靠阿弥陀佛的救度。

了解我们是这样的根机,会让自己的心更加谦卑柔和、无争。

「若瞋恚偏多,当学三种慈心法门」,是哪三种呢?

  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

这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习行,第二个阶段是已习行,第三个阶段是久习行。

  若初习行者 当教言「慈及亲爱

一开始学,要由近而远,而不是由远而近。近是从哪里开始?从亲人开始,从所爱的人开始。

  云何亲及愿与亲乐?
  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寒时得衣,热时得凉,
  饥渴得饮食,贫贱得富贵,行极时得止息。
  如是种种乐,愿亲爱得。

这里谈到怎样给亲人以及所爱的人得到身心的快乐。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有得吃、有得穿;自己得富贵,或者自己贫困得到救济或护佑,或者疲累能够得到休息,也希望自己的亲人、所爱的人也能够跟我一样拥有这一些。

这样的心情,可以说一般都是会有的。但要学习慈悲心,就是要把自己所有的、自己所安乐的,也希望亲人、爱人同样得到这些安乐,甚至比自己更多。

  系心在慈,不令异念;异念诸缘,摄之令还。

把心都绑在这一些内容、思维上,不要有其他的念头;一有其他念头,就收摄回来,还是安住在亲爱的人能够得到如同我得到的种种安乐。这是最初开始的学习。

接下来是第二阶段:

  若已习行,当教言「慈及中人」。

慈及亲爱已经修习有所成就了,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坐禅、深入思维「慈及中人」。

  云何及中人而与乐?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愿中人得。

跟我们非亲非故,也不是我们所爱的人,但是也要把他想成是我们的亲人及所爱的人,要跟我们的亲人、爱人一样,我们有什么安乐、好处,也希望这一些人能够得到、拥有。

对于非亲非故的一般人,一样──

  系心在慈,不令异念;异念诸缘,摄之令还。

这点修习有所成就了,就进一步到第三阶段:

  若久习行,当教言「慈及怨憎」。

进一步扩展到有结怨的人,也就是仇人或者在背后说坏话,毁谤、打击,暗中阻挡、捣乱,让我们生活、事业不顺利的人。

  云何及彼而与其乐?
  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愿怨憎得,得与亲同,同得一心,心大清净。

这三种:

  亲中怨等

接着又推广:

  广及世界无量众生,皆令得乐。

这就是由亲的人,到一般的人,到跟我们有怨的人;能够这样的话,就可以扩展到世界无量的众生,皆令得乐。

  周遍十方,靡不同等,大心清净。

遍满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跟亲人一样的,希望能让他们获得安乐──不论是自己亲自去做,或者是透过别人去做,或者是种种方便去做,使自己的亲人、所爱的人,以及一般的人,乃至怨家债主也平等地、同样地得到那些好处与安乐。

  见十方众生,皆如自见,在心目前,了了见之,受得快乐。

这几乎是禅定的境界。看十方众生好像就在面前,而且是清清楚楚的看到。

  是时即得慈心三昧。

如果能够到达这个地步,就能够得到「慈心三昧」。

「三昧」就是定慧一如,能够得到慈心三昧,他的爱心就不会退转。有慈心三昧就不会有瞋恚心,也不会情绪、生气、发脾气。

这一篇所讲的三种对象当中,是以「怨憎」为主要的对象。因为我们对亲人、所爱的人很容易为他设想,帮助对方得到如同自己拥有的安乐,可是对于有怨怼的人,就很难做到。有一句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要对怨憎的人起慈爱的心,进而让他得到如同自己所拥有的好处,那真的不容易。往往对于怨家债主都会幸灾乐祸,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假设对与有怨、有仇的人,他有灾难,我们不但不幸灾乐祸,反而他需要医疗费或生活费,也能够主动、无偿的帮忙他,这就跨越了抱怨的瞋心栅栏,反而是有了恩惠,但这个不容易。因此下面就强调,同时特别引用问答,来说明慈及怨憎的原因以及重要性。

  问曰:亲爱中人,愿令得乐;怨憎恶人,云何怜愍,复愿与乐?

对于亲爱的人,我们希望他能够得乐,这是理所当然,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对于怨憎的恶人,要怎么来怜愍?甚至希望为他带来快乐、安乐?这似乎是不近人情的。

  答曰:应与彼乐。所以者何?

回答说,应该还是希望他得到安乐;甚至亲自去做能给他带来种种安乐的事情。

为什么?下面说了七种原因:

第一:

  其人更有种种好清净法因,我今云何岂可以一怨故,而没其善。

第一,我们应该观想,他尽管与我是怨家,和我有瓜葛,可是并不因为这样,就表示他没有其他好的心、好的行为,认为他一无是处。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他有种种的善、种种的优点。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有过失反而是正常的,只要有惭愧心、忏悔心、改正的心,那就值得肯定,因为改进了就等同无过的人。所以有一句话说:「上天不咎悔过之人」,又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包容对方,不会全盘的否定对方。

第二:

  复次思惟:是人过去世时,或是我亲善,岂以今瞋,更生怨恶,我当忍彼,是我善利。

又再进一步思维、观照:从三世因果来看,现在对方和我有过节、有冤仇,可是他过去世曾经是我的亲人、我所爱的人、跟我有恩义的人,怎么可以因为这一辈子时节因缘和合之下所产生的怨怼就厌恶他?因此应该忍受这一个瞋恨的心、降伏瞋恨的心,这样的话可以给自己带来「善利」。善利就是消业障、增加功德等等。

第三:

  又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此不可失。

修习慈心法门这一种法,他内含的仁爱德行很广,可说慈力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应该假借对方来修慈心,把握这个机缘来获得慈心的功德。

第四:

  复思惟言:若无怨憎,何因生忍?生忍由怨,怨则我之亲善。

修行过程中,有一个一定要修的,就是六度当中的「安忍」,亦即面对各种顺逆境界都能够以平常心看待,既没有欢喜,也不悲伤忧愤。所以就假借环境、假借对方的行为来训练自己,磨练安忍的功夫;那如果没有那样的境界与人事的话,我们就没有机会学习,瓶颈就永远都存在。从这一点来讲,对方让我们生安忍、成就安忍,岂不是对方就是善知识,我们应该感恩对方。

所以,顺缘是善知识,逆缘也是善知识,而说来,成就我们的往往是逆缘,顺缘反而容易让我们安于现状,不仅不能进步,甚而退转沉沦。

第五:

  复次,瞋报最重,众恶中上,无有过是。
  以瞋加物,其毒难制,虽欲烧他,实是自害。

瞋心的果报是所有果报当中最重的,可以想想,世间惨案中最严重的,如杀人放火或者全家灭口,往往都是由于一念的瞋心;国家与国家会战争,也往往是彼此的瞋恨心增上,用瞋恨心以牙还牙,所以这一种瞋毒一定要节制。而且以瞋报瞋,是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的,为什么?好像火引,想烧对方,一定是自己先燃烧,所谓「自害害彼,彼此具害」。因此,要回报「瞋」的就是「慈」,唯有「慈」才能回报「瞋」。

而且,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所受的都是自己所造的业,是我们欠对方的,所以应该假借这个时候来偿还,甘心、欢喜心来偿还,这样这个业就没了,反而有消业障的功德。如果以牙还牙、针锋相对,那过去我们欠他的债不但没有偿还,今生又加了利息,又加了一个新的怨,这实在是自己害自己。

第六:

  复自念言:外被法服,内习忍行,是谓沙门。岂可恶声纵此,变色憋心。

我们外表穿这一件衣服,内心就应该修学忍辱行,这样才能够内外一如,成为沙门。不能身穿出家服可是不修忍辱行,那就不是真正的沙门。也就是说,既然是修行人、出家人就应该学习安忍,不可以放纵自己,使瞋心愈来愈变本加厉。

第七:

  复次,五受阴者,众苦林薮,受恶之的,苦恼恶来,何由可免?
  如刺刺身,苦刺无量,众怨甚多,不可得除。当自守护,着忍革屣。

「五受阴」是指身心,我们的身心承受生生世世的果报;以娑婆世界的果报来说,都是恶人多、恶事多,这一些恶人、恶事谁来承受?就是五受阴的身心在承受。

处在娑婆世界本来就有这些浊恶、污染,因此有一些苦恼是很自然的,怎么能够避免呢?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一定会有这些忧悲苦恼,应该要认清楚,然后守好自己、保护自己。守护好什么呢?──不要有瞋恨的心;要用什么来保护呢?用「忍」。

就好像双脚走路,有了鞋,脚掌就不会被刺到,或者碰到石头而受伤流血,因为有鞋子保护。又好像军人穿着战甲,打仗时能够保护全身而不受伤。

忍,就是修行人的战甲,不生瞋恨刺伤自己。

  如佛言曰:
  以瞋报瞋,瞋还着之。瞋恚不报,能破大军。
  能不瞋恚,是大人法。小人瞋恚,难动如山。
  瞋为重毒,多所残害。不得害彼,自害乃灭。
  瞋为大瞑,有目无睹。瞋为尘垢,染污净心。
  如是瞋恚,当急除灭。毒蛇在室,不除害人。
  如是种种,瞋毒无量。常习慈心,除灭瞋恚。
  是为慈三昧门。
  • 以瞋报瞋,瞋还着之」,用瞋来报瞋不能得到目的,反而增加自己瞋恨之苦与业障。
  • 瞋恚不报,能破大军」,如果有人对我们毁谤、侮辱、伤害,我们不以牙还牙,甚至进一步认为这个很平常,是我欠他的,这样就「能破大军」,破什么大军?业障的大军、魔的大军。
  • 能不瞋恚,是大人法」,「大人」就是菩萨。学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首先就要不瞋恚;要不瞋恚,就要学前面所讲的三种慈心法门
  • 小人瞋恚,难动如山」,「小人」是指一般的人。一般凡夫无心修行,不了解因果道理,不了解「瞋」「慈 」的利害关系。
  • 瞋为重毒,多所残害。不得害彼,自害乃灭」,瞋心犹如重毒,因此是三毒之一。若用瞋来报复对方,对方还没被害,反而自我先消灭了。
  • 瞋为大瞑,有目无睹。瞋为尘垢,染污净心」,一个瞋心的人就好像行走在黑暗当中,即使有眼睛也看不到;瞋恚好像污染的灰尘,能污染我们清净的心。
  • 如是瞋恚,当急除灭。毒蛇在室,不除害人」,这一些瞋恚不管大小,都要赶快消除,否则就好像有毒蛇在自己的家里,不赶出去的话,岂不是害了自己与家人。
  • 如是种种,瞋毒无量。常习慈心,除灭瞋恚。是为慈三昧门」,这段文非常的浅白。

从这一些内容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亲爱到一般的人,再进一步到与我们有怨的人。不论是亲人、一般的人、有怨的人都平等心的对待。

当然,这对一般的人来讲或许是不合理的,可是以佛法、修行来讲,这反而是真理,才是真正的顺法性,同时举出七个理由。其中第二个理由是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来看的。也就是说,以现在世来讲,这个时段我们有这样一个怨家,可是论过去世的话,他并不是我们的怨家,他是父母、儿女、兄弟、夫妻;而且在未来也未必是怨家,也有可能又是父母、儿女、夫妻、兄弟等六亲眷属,甚至是要好的朋友或有缘有恩的人。从这一点来推想,瞋恨的心就比较会降伏下来。

这也可以推想到,凡是存在的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暂时现象,并不是永远不变的真实。如果能够这样体会,对于现前的顺逆境、好与坏,就不会太执着。

后面又说「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意思是说慈悲心的功德很大,尤其现前的怨家、逆境,正好是我们拥有无量慈悲之功德的大好机缘;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去索取,不然白白失去,岂不可惜?

再来,谈到「怨」是增上缘。对修行来讲,怨不是怨,怨是成就自己的增上缘,就好像《金刚经》提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佛陀那时候是忍辱仙人,他不但不瞋恨、痛恨、报复对方,反而起慈悲心,想到这个人这样的行为将来会堕地狱,我第一个要先救他。这样的境界我们当然是做不到,这几乎已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不过,我们了解有这样的道理、这样的人物,即使做不到,但心向往之,也就是「见贤思齐」,这样就不会「以瞋报瞋,瞋还着之」。

古德说: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百万障门都由于一念的瞋心,没有那一念的瞋心,百万障门就不开;也就是说,本来有百万个通畅的、成就道业的门路,由于一念的瞋心,这些门路就都没有了,堵住了成佛的大道。

《菩萨地持经》说:

  多瞋恚者,死当堕泥犁。

瞋恚心重的人,死了往往先到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因为瞋心如同火,是相应的。也就是说,若有身体,心中有瞋,身体就会生病;若没有了身体,他整个灵魂就都是火在燃烧,也就是地狱。想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又说:

  后虽复人身,面貌丑恶,人所憎恶。

离开了地狱的果报之后,假设再得到人身,也是容貌丑陋。别人看到自然会想远离,无法得到好因、好缘、好人、贵人。

《寒山大士诗》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这些都是在说瞋的祸害,以及修习慈悲忍辱的功德。

人,都会有情绪;但是要照顾好情绪,也就是「情绪控管」,控管情绪已成为现代的一门显学。一个人能力很强,办事也很积极,可是往往个性也跟着很急躁;有的人很感性,这也很容易有情绪;有的人比较有个性,同时见解比较偏激,思维也比较极端,反应往往比较激烈,言语也往往比较暴烈,一旦发起脾气来几乎如同狂人一样。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心病──因为有贪瞋痴就有心病,一切都是贪瞋痴引起的,只是太强烈、太明显了,就应该有所对治。有这样心理的疾病,如果能够虔诚、长时的念佛,疾病是会消除的。因为疾病无非是来自于自己的业障,业障在,疾病(身病、心病)就没办法消除;业障消除,不管是身病或心病自然也会消除。

所以,我常讲凡事都要理性、要冷静,修行人的心更要平静、平和;思维做事都要能够平和、平稳,也就是取中庸之道,不过与不及,不偏不倚。因此,个性比较强势、强悍、强硬、强烈的人,也要反观自省,因为不能谦卑、调柔、柔顺、柔和、温和,往往会自害害彼。

可能有人会想:师父是勉励而已,我们应该不至于有刚刚所讲的那么严重的现象吧?其实是有的,只是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差别而已。

所以,一个修行人要时刻观照自己的内心,如《修心八颂》所讲的:

  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

当然讲道容易行道难,因为道理是讲给人家听的,修是要求自己做的。所以我们对任何一个人──不管亲人、一般的人,乃至跟有怨的人,甚至是对立的人,都要抱着平等的慈悲心来利益他们。

宗风说「学佛大悲心」,佛有大悲心,我们比较能理解,阿弥陀佛大悲于我,所以要救我,因为佛有大悲心,不但不跟我们计较,还包容我们,接纳我们。如果我们也真能体会佛的悲心一二,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比较能够包容、不计较。所以,一个人对阿弥陀佛的悲心体会多少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从对别人的包容有多少、对别人不计较有多少来看。

当然,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用这一把尺来衡量是否能往生,要是这样的话,有机会能够往生的人就不多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娑婆世界特别顽劣的众生。虽然了解道理,可是境界一来,不满、情绪马上就冲出来了,等到静下心反省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只是,一个有体会到弥陀慈悲救度的人,个性会比较柔软;假若脾气爆发了,反省也会比较快,不会像以前无知无觉,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

有关第三点提到的「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接下来我引用《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的四段经文再度说明。

  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士夫,晨朝以三百釜食惠施众生,日中、日暮,亦复如是。
  第二士夫,时节须臾,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乃至如毂牛乳顷。
  比先士夫,惠施功德所不能及,百分、千分、巨亿万分、算数譬类不得为比。
  是故比丘!当作是学:时节须臾,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下至如毂牛乳顷

佛陀譬喻说,有一位有地位的富贵人家,早上布施三百个便当给需要的人,中午、晚上也同样供应三百个便当;另一个人,他在短暂的时间对一切众生修慈悲心。这两者相比较,修慈悲心的功德不是一般布施的功德所能相比的──甚至百分千分亿分都难以比较。可见慈悲心的功德多么广大,多么无量。

接下来:

  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当知是家易为盗贼之所劫夺。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当知是人易为诸恶鬼神所欺。
  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为盗贼数数劫夺。
  如是,善男子!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不为诸恶鬼神所欺。
  是故,诸比丘!常当随时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修习慈心。

佛陀又譬喻说,有一个大家庭,男人很少,女人、小孩子比较多,这样的家庭往往容易被强盗、小偷抢夺。如果不修慈悲心,就好像家里面没有男人,就会有种种的鬼神来欺压、恼害。这个譬喻的意思是说,能够修慈悲心,就好像家里面有男人,外人不敢欺负;没有修慈悲心,就像家没有男人,这样过去的怨家债主、其他鬼神就会伺机加害报复。

接下来:

  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有人有匕手剑,其刃广利。有健士夫言:「我能以手以拳椎打汝剑,令其摧碎。」
  诸比丘!彼健士夫当能以手以拳椎打彼剑,令摧碎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彼匕手剑其刃广利,非彼士夫能以手以拳椎打碎折,正足自困。」
  如是,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下至如毂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若有诸恶鬼神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间便,正可反自伤耳。
  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修习慈心。」

佛陀又譬喻说,有人有一把很锐利的刺刀,假设有一个勇士说:「他的刺刀再怎样的尖锐,我的拳头都可以把他打碎。」佛陀问比丘们:「你们想这样可能吗?」比丘们回答:「当然不可能。拳头再怎么样的大,都跟刺刀不能比,一碰上去,如同蛋碰到石头,立刻被刺伤了。」佛陀说:「我们为一切众生修慈悲心,其他的鬼神就不敢伤害我们,为什么?就好像拳头对刺刀一样,他们不敢;如果他们这样做的的话,反而会受伤。」

由此也可以延伸了解,假设有人被无形众生干扰,这样反而要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慈心不够。一个有爱心、有慈心的人,几乎是所行无阻,走到哪里天神就恭敬到哪里,怎么会被鬼神所害呢?可以说修慈心的人,他就是光明,光明所到之处是没有黑暗的,因为黑暗一碰到光明,黑暗也成为光明。

佛陀以这个故事来譬喻修慈心的利益。

接下来:

  世尊以爪抄土,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上土多,为大地土多?」
  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无量无数,不可为比。」
  佛告诸比丘:「如是,众生能数数下至弹指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者,如甲上土耳;其诸众生不能数数下至如弹指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者,如大地土。」
  是故,诸比丘:「常当数数,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

佛陀有一次用指甲挖一小撮土,然后问弟子们说:「我指甲上的土跟大地的土比较,谁多谁少啊?」比丘们回答:「大地的土多得不可计数,指甲上的土只是少少的一点,根本不能比。」佛陀说:「能够修慈心很稀有,世界上能够修慈心的人就好像指甲上的土,没能修慈心的人,就好像大地的土。」

佛陀以这个故事来譬喻修慈心的难能可贵。因此我们应该把握机缘去修慈心,要成为指甲上的土,而不是大地的土。

佛陀也曾用「爪上土、大地土」来譬喻「得人身、失人身」的数量。意思就是说,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与得到人身数量的,根本不能比。得到人身的只有像指甲上的土那么少,不能得到人身而堕三恶道的如大地的土那么多。

佛陀也曾以此来比喻,得人身能够听闻佛法的如爪上土,没能听闻佛法的好像大地的土。

又比喻,闻佛法能够得到解脱的如指甲上的土,没能得到解脱的如同大地的土。

这也可以用来比喻台湾的佛教,看起来很兴盛,可是所讲的大多是人天佛教,讲解脱的不多;因为讲解脱,不是圣道门就是净土门,以圣道门来说,也要从「五停心观」开始讲起,不是口讲修行就是修行。修行有修行的步骤,有从饮食上、起居上来调,也有从身上与心上来调,还有行法的修持,都是有次第内容的。大乘有大乘的内容,小乘有小乘的内容。如果是净土门,就是要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希望下一辈子不再轮回,而是倒驾慈航而来。

目前台湾佛教看似兴盛,可是很少讲到这两个法门,那岂不是虽然学佛,也只结个缘而已?下一辈子既不能解脱,下下一辈子还能当人吗?未必。

自古以来,学道者如牛毛,开悟、证道、成就者如麟角。观察过去,检讨现在,就可以了解:如果不修学净土法门,真的难有解脱的希望;若是修学净土──善导大师的净土法门,就能万修万人去,当生得解脱,一世能圆满。

接下来,讲两个故事。


一、王永庆的一席话:

  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却可以摧毁一栋房子。
  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发作起来,其攻坚灭顶的力量,无物能御。
  要叠一百万张骨牌,需费时一个月,但倒骨牌却只消十几秒钟。
  要累积成功的实业,需耗时数十载,但要倒闭,却只需一个错误决策。
  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产却只需要做错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么东西呢?它就是下列四项:
  1.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
  2.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
  3.顽固不冥的个性
  4.狭隘无情的心胸

上述四点,尤其是第一点,是最根本的。能够控制情绪,就比较理性,不会冲动,也比较客观,不会冥顽不灵。不情绪,心中就比较平和、开阔,不会狭隘无情。

二、「呆若木鸡」的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做纪渻子,他很会驯养斗鸡,因此齐王找他来驯斗鸡。

过了十天,齐王问他:「鸡可以上场了吗?」纪渻子答:「不行,它现在骄傲气盛,没有什么胆量,也没有什么见识,可是却虚张声势,自狂、自傲,其实它是不堪一击的。」

又过了十天,齐王再问斗鸡情况如何?纪渻子答:「还不行,这一只鸡容易冲动,听到其他鸡叫,就冲动的不得了。」

又过了十天,纪渻子还是老话一句:「差不多了,但是还不可以。现在斗鸡眼露凶光,狠视其他敌鸡,气势还太盛,不具备大将之风。」

又过了十天,纪渻子向齐王报告:「可以了,现在这一只鸡听到其他的鸡叫,听而不闻,看到其他的鸡跳跃,视而不见,可说呆若木鸡,很沉稳、很沉着,既不惊怕,也不惊动,是具备斗鸡得胜的所有条件了。只要其他斗鸡一见到它,就会落荒而逃,不战而胜,这才算是真正的斗鸡了。」

所以修行人应该要像「呆若木鸡」典故的精神一样,要学习安忍,能忍自安。要沉着、沉稳、稳重,气定神闲,从容安详,不可冲动,不可情绪,不可躁急,不可逞匹夫之勇。

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忽略,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就是以冷静、平静、理性来看待,平常心就好。这样往往能够认清事相,也能够做最好的处理而不会有差错,或者与人有对立、积怨。

修行人在言语、行为上尽量不要与人冲突、对立,同时要让他人能够肯定自己、欢迎自己;若能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一位善知识,可以给他带来成就,这样就更好。

接下来说「生命中的三种人」:

每一个人生命之中都会遇到三种人:

  • 第一种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
  • 第二种人,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
  • 第三种人,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第一种人往往会是谁呢?都是母亲比较多。母亲对我们是无微不至的关爱,真的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敌人会幸灾乐祸,可是会为我们流眼泪的是谁?是母亲;当我们成功的时候,有些同事会嫉妒,但是会为我们高兴的是谁?也是母亲。所以人生当中,会有第一种人,也都有第二种人,第三种人更多;当然第三种人也可能成为第一种人或第二种人,就看怎样跟对方互动。

要怎样互动呢?就是要尽量化敌为友,化疏为亲。但这不容易。

如果是敌人,能先不把他认为是敌人,而是善知识,甚至过去世是最亲爱的人,这样心境就不一样。

幸福与成功的方程式:

离幸福的生活越来越近的方程式:第一种人的数量在你生命中呈几何倍数增长,达到「辉煌」,第二种人数目却逐渐接近于零时。

离成功的人生越来越近的方程式:当你出现在他人生命中的第一种人行列里的次数愈多,成为他人生命中的第二种人的次数愈少。

所以,人与人相处,尤其是师兄弟在一起,希望没有第二种人,有的话只有第一种人。

今天就讲到这里,愿我们慈心增长,彼此包容,互相接纳。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