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爱(一)

`──2015年12月23. 27日于净土宗弘愿念佛会开示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世界大大小小的宗教很多,其中最大的宗教有三种:佛教、耶教(包含基督教与天主教)、回教(伊斯兰教)

我们是佛教,「佛教」的定义是什么呢?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释:

  • 第一,佛教,「佛」是指释迦牟尼佛,「教」是指释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说的教理,教法。
  • 第二,「佛」是「觉」的意思,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佛教就是觉悟之教,真理之教。
  • 第三,佛教就是成佛之教。学问、哲学都不是宗教的最终目的,宗教的最终的目的是要成为宗教者──也就是证悟宗教所说的内涵。我们念佛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要念佛,所谓「念佛成佛是佛教」。

前面讲,「佛」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觉」是觉悟,可是觉悟也好,真理也好,对我们来讲都是模糊的概念。到底觉悟是什么内涵?什么境界?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是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境界?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了解的。

接下来,就以今天的讲义主题:「说爱」,来为大家解释。

  何谓真理?以通俗之一个字为诠,何字?即是「爱」。
  人类本性,爱恨兼有。
  发扬爱者,爱上加爱,和乐相处,和乐相处,天下太平。
  发扬恨者,恨上加恨,斗争不已,斗争不已,天下大乱。
  生而为人,谁不愿天下太平?又有谁愿天下大乱?
  故所有善道,无不崇爱;只有恶道,才制造恨。

「何谓真理?以通俗之一个字为诠,何字?即是爱」:「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觉或真理,都必须要透过善知识的解说,我们才能了解。现在适逢岁末年终,很多团体都会选一个汉字,以这一个汉字来代表这一年国家政治或经济社会的状况,那如果我们也以一个字,通俗的,容易理解的来诠释佛、诠释觉、诠释真理的话,应该是以哪一个字呢?──应该以「爱」字。

「佛」是印度话,叫Buddha,释译成中文就是觉悟的「觉」,它的内涵就是空性与慈悲。空性、慈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每一个众生的本来面目。

空性的慈悲唯有证悟才能真实了解,所谓「唯证方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解释、理解只是头脑中的一个概念,但总要透过解释、理解,有了概念之后才能依照这个概念去实践,这也就是所谓「知行合一」,又叫做「目足双运」。「知」就是智慧,「行」就是修行,智慧如同眼睛,修行如同双脚的走路,没有眼睛不能看清前途,盲目前进恐怕就会落坑堕堑。

以「爱」来诠释真理,当然必须诠释这个「爱」的范畴。

人类本性,爱恨兼有」:就人类的本性来讲,爱恨皆有,也就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充满了慈悲,可是佛性被我们的贪、瞋、痴、烦恼、业障、分别执着盖住而难以显现。从佛性来讲有爱,从贪瞋痴来讲又有瞋恨,所以人类本性爱恨兼有。

发扬爱者,爱上加爱,和乐相处,和乐相处,天下太平」:既然有爱有恨,那我们要发扬爱,还是要发扬恨呢?当然要发扬爱。有了爱,加上提倡、发扬、鼓励、互相薰习,就能爱上加爱。有爱,就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会给人们、社会带来了安全;有了安全才谈得上和谐、和乐。所以能够提倡爱,爱上加爱,这个社会就是和乐的社会;能够和乐相处,天下就会太平。

发扬恨者,恨上加恨,斗争不已;斗争不已,天下大乱」:如果提倡恨,发扬恨,大家以恨对待,岂不是恨上加恨,彼此对立、斗争?对立斗争就会恐怖、不安、痛苦,就不能快乐,如此则斗争不已,天下大乱。

生而为人,谁不愿天下太平?又有谁愿天下大乱」:我们生而为人,有父母、有儿女、有家庭,有六亲眷属,如果能够太平,那么家人安全,家庭和乐,我们的内心也会很安慰。所以生而为人,人人都希望天下太平,太平之世,太平之人,一辈子永远都过着安乐的日子。凡是人,凡是有生之物,都希望安全,都希望安乐,因此都希望太平,不希望天下大乱。

故所有善道,无不崇爱」:所有慈爱的团体,尤其是宗教,都尊崇爱,推崇爱,重视爱,以爱为根本,以爱为出发点。有了爱的根本,自然展现在我们的三业,言语、举止都会是平和地、愉悦地、谦逊地,不会暴力、对立、批评、责备,甚至打骂杀害对方。

只有恶道,才制造恨」:所有善道无不谈爱,只有恶道才制造恨。不良的团体,唯恐天下不乱,所以制造恨,当然它并不是真的邪恶,是因为知见偏差,观念极端,所以以恨来报恨,以牙来还牙,这样就永远不能太平。佛陀说以恨不能止恨,唯有以爱以德才能止恨。唯有以爱心、以宽恕、以德行才能彻底的、永远的化解冤结。

  爱有三种,广狭深浅有别:
  一、慈悲之爱。
  二、博爱。
  三、仁爱。

爱分析起来有三种,合乎三种宗教,其中有广狭深浅之别。

  • 第一种慈悲之爱,这是指佛教。
  • 第二种博爱,是指耶教, 也就是基督教、天主教。
  • 第三种仁爱,是指儒家的学说。

一、慈悲,佛教之爱。

为什么「慈悲」用「爱」来诠释呢?爱能够代表慈悲吗?慈悲是真理吗?是佛所觉悟的内涵吗?是的。

  《观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无缘同体慈悲。

《观无量寿经》这一段经文,可说把佛的心,佛所觉悟的内涵,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彻底的开示出来。

「佛心」,佛的心也就是佛的内容,佛所觉悟的内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大慈悲」就是佛心,不只慈悲,而且是大慈悲。佛心既是大慈悲,可知,大慈悲就是真理。

什么是大慈悲呢?下面说「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大慈悲就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如果不是无缘慈摄诸众生,就不是大慈悲。无缘慈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意思。佛教讲「慈」,这一个字往往是含盖「悲」在里面,所以大慈也含盖着大悲,说大悲的时候同样也含盖着大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两句也是互相包含的,讲「无缘大慈」的时候,也含盖着「同体大悲」,如果没有「同体大悲」就不是「无缘大慈」,讲「同体大悲」的时候也含盖着「无缘大慈」,如果不含盖「无缘大慈」那也就不是「同体大悲」。

「无缘」就是不讲对象,不讲条件,不讲原因,不讲亲、疏关系,超越血缘,超越关系,超越一切,所以叫做「无缘」。简而言之「无缘」就是平等的、没有任何条件的,不讲任何因缘的,这叫做「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所谓「同体」就是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所谓「自他同体,人我一如,冤亲平等」,这个就是「同体大悲」。这无缘的大慈,同体的大悲,是佛所证悟到的内容,所发觉到的真理。那所谓「爱」──爱护他人,爱护一切众生,平等地,爱人如己地,清净无求地,这个爱也跟慈悲的内容一样。因为爱如果有所求,就是有条件的交换,就不是无缘,就不能平等,就不是真爱;有所求就表示彼此对立,就不是同一体的。

  《金刚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法平等」,意思就是说这个内容是平等的,也就是慈悲是平等的;慈悲的本身与慈悲的对象,没有高下阶级的差别,这样就离开了对立、分别的相对。有相对,必然有好坏、高下、优劣、亲疏、彼此,佛法是绝对的法门,是一真法界,是不二法门。有了二就不是佛法,因为有了二就不平等,就有了亲疏、善恶、高下、彼此的对待差别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前面有讲到,「佛」就是「觉」,觉分为三种:一种是「自觉」,再一种是「觉他」,另一种是「觉行圆满」。自觉是罗汉的证悟,觉他是菩萨实践的过程,觉行圆满是佛的境界,这一种觉行圆满是超越罗汉、菩萨,所以说是「无上正等正觉」。唯有平等之法,无有高下彼此能所对待的法,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所以接下来《金刚经》又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虽然知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觉、是真理,但要圆满,必须要实践。所以「爱」如果只藏在心中,讲在口中,那是不够的,必须要实践在行动上。怎么样实践行动上呢?《金刚经》这里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的同时,内心是无我的、无人的、无众生、无寿者的,这个就是离开了能所、彼此、冤亲、善恶这一些相对差别的观念,这样,心就是住于清净的、空性的境界。为什么?因为无所求,不讲对象,不讲条件,不讲目的,没有条件的交换。

《金刚经》又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讲到心一定有念头,尤其凡夫妄想杂念更多,充满了贪、瞋、痴欲望,哪能不生心呢?而慈悲所生的心是无所住的心,《金刚经》说「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也就是六根虽然对六尘,但是不执着六尘,不分别六尘的好坏、良窳而产生执着的爱,或者是恨。既然这样,所生起来的心都是清净的,而且对象是慈悲所有众生的,不然怎么会无所住而生心呢?当然一旦生心,一旦起心动念,都是为了爱众生,利益众生,救度众生。所以这里讲的爱就是慈悲,所讲的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因此,我们用「爱」这个字来诠释佛心,诠释宇宙的真理,必须要与世间所说的爱划分清楚,才不会混淆。世间的爱是污染的、无常的、痛苦的、罪恶的。

  《涅槃经》说:
  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
  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

《涅槃经》解释,爱有两种含义。

  • 一、「饿鬼爱」。饿鬼就是贪求不知足,或者是本身贫乏,却得不到满足。饿鬼执着身外之物,永远不能满足,因此堕落三恶道,而成为饿鬼。
  • 二、「法爱」。什么是法爱呢?这里说,离饿鬼爱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解脱。这种爱的内涵是怜愍众生的,不为自己感官或自我的满足,是完全站在众生的立场,怜愍众生,这一种爱就是「法爱」,这一种爱能够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解脱,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饿鬼爱(贪欲)

  世俗之爱是无常而痛苦的。

「饿鬼爱」就是世俗的爱,就是没有理解佛教慈悲内涵的爱。世俗的爱本身是无常而又痛苦的。

  《大经》说: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人生在世都是追求五欲,为五欲而生,为五欲而死,以这五欲为世间的荣华富贵。但这些由五欲而构成的「荣华富贵」是不可能常保的,为什么?因为这爱欲荣华,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家当,如果是自己的家当,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永远不会离开的,既然会离开,表示不是自己的,表示是一时因缘和合的,所以它有一天会离开的;如果执着世间的爱欲荣华,那结果就是痛苦。因为执着的东西离开了,自己好不容易一辈子辛勤劳苦所追求来的,最后一时成空,永远不在,岂不是带来了不快乐。

现在很多人强调幸福感,分析幸福指数。其实幸福的来源在心,不是在感官。内心的宁静、平静、平和,才是真正的幸福。所谓波涛过后,大海归于平静;风雨过后,大地归于平静;忧喜过后,人心归于平静。所以平静是大地,平静是根本,我们如果能够时刻保持平静的心,不管有物质没物质,内心都是平静的,在平静的内心之中,会有愉悦的感受的,因为平静跟愉悦是一体的,是相同的内容,这就是「法喜」。在念佛当中,体会到寂静的内心,会生法喜,在静坐当中,进入了寂静,自然也会生安祥法喜。

  《大经》又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长阿含经》说:
  恩爱无常,会合有离。
  三界之中,独来独去。

人在世间有父母,有夫妻,有儿女,有眷属,有朋友,有人际交往,有社会相处,但这只是一时的,是暂时跟我们相亲相近;所有的物质,也是一时性的借我们使用,我们不可以执着,贪爱不舍,要以智慧来看待,因为最终会彼此离开的,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各自独生独死,独来独去,彼此不能相代。自己生病了,再怎样孝顺的儿女也替代不了;要去世了,再怎样亲近的人也一样替代不了。所以这种执着世间一切的爱,到最后就是痛苦的,因为世间之爱是无常的。

俗话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临头各自飞。

大限也好,大难也好,终有一天各自纷飞,永不相处,即使下辈子相遇了,也未必相识。

古德说: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爱不重不生娑婆」,意思就是说,因为众生贪爱深重,所以就生在娑婆,长久不尽的流转。执着的爱,世间的欲爱,即使仅有一点点没有断除,就离不开三界,必须业尽情空,才能断除轮回。所以并不是爱重才生娑婆,是只要有执着的爱,不管重与不重,都会生在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这是就圣道门的教理来解释。意思是说念佛要念到功夫上一心不乱,才能够生极乐。不过以净土门来讲,并不是这样,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必有弥陀摄取不舍,现生保护,临终接引。所以不管一不一,都必往生极乐世界。

《圆觉经》说: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爱欲也好,淫欲也好,都是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有了这个根,要它不生枝叶不开花结果,那是不可能的。因缘始终会来到,所以世间污染的爱,如果不断除的话,那就永在三界六道轮回,因为它是三界六道轮回的根。不断其根,只是从枝末上去修剪,那不是究竟的方法。也就是说,即使持五戒修十善,甚至禅定功高,但是贪、瞋、痴没有断除,那永远还是离不开三界六道。

当然,从净土法门来讲,断除烦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念佛。因为以我们的根机,要断除烦恼不可能,但念佛却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好像我们得了很严重的病,病入膏肓,但没关系,只要有对症之药,就能得救,所以药是否对症是很重要的大事。弥陀六字洪名,就是对治生死轮回的药,脱离三界六道轮回的药。

《楞严经》说: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这是从杀生上来讲的。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杀人就要还对方的命,欠债就要还对方的钱,这一辈子不还,下辈子,下下辈子,总有一辈子非还不可,而且到时候所还的是本金又加上利息,所以说:「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以这个杀生的因缘,偷盗的因缘,由于必须结清所有债务,才能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如有一丝一毫未结清,就还需一直轮回下去,不管百劫千劫千万劫,乃至大小僧祇恒沙劫,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一个修行人就是要「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要假借这辈子的人身,把所有的业债统统还清,好使自己在这一辈子究竟解脱,一世圆满,如果要等到下辈子那就希望渺茫。因为轮回没有脱出,难免堕落三恶道,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非常的危险。

因此,修行人都要辛勤地、殷重地、虔诚地忏悔自己的业障──可是,要忏悔清净自己的业障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我们没有真心忏悔,一方面即使真心忏悔了,以后还会再造,并不是从今以后就不二过了,因为凡夫的习性就是忏了又犯,犯了又忏,所以永远不能彻底,永远都在累积。那怎么办呢?唯有念佛,即使业障不能忏尽,烦恼无力断除,因为有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的救度,必定使我们脱离三界六道轮回。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这是就世人的欲爱来说。人都有爱欲,即使修行人也还有爱欲,甚至从出生一岁开始修行,修行到一百二十岁,爱欲也没有降伏,没有减淡。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自觉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从旷劫以来修行到今世,还没有出离之缘,从今世又开始修行尽未来际,也没有出离之缘,为什么?因为无力断除爱欲所以,唯有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若能如此,则难断的爱欲,难断的轮回,就能够断除而脱离三界六道的轮回,获得了身心永恒清净的安乐自在。

「缠缚」就是联结在一起,联结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爱恨交加。因为爱是无常的,是痛苦的,现在说山盟海誓,有可能转瞬间就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世间的爱是跟恨同体的,爱不到,爱不能满足,就不平不满,就怨恨了,甚至会泼对方硫酸,会灭对方的人口,这些恨恶劣行都是由爱欲所引生的。如果没有爱欲,怎么会有恨去伤害或杀害对方呢?

  世俗之爱跟恨同在,佛陀在《增支部》经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

佛陀说明世间的爱,是污染的爱。这个爱或者爱上加爱,也就是污染又加上污染。

「亦可生憎」,污染的爱欲,如果不能满足就起憎恨心。因此我们要扩大世间凡夫的爱,成为佛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爱。

因为,人生在世都有心,有心者没有不爱者,有心就有爱,首先从对家庭的爱,推广到附近邻居的爱,乃至扩展到所有众生的爱,这样的话就进入「法爱」。这里所说的「法爱」就是怜愍众生,不只是对某一对象的爱,或仅是全人类的爱,而是所有一切有生之类的众生都给予悲愍、同情、不忍的爱。因为不忍,所以同情,不敢对他不好,唯恐对方不安,在这样的心情下,就会想拔除他的痛苦不安,希望给予带来快乐。

所以,「饿鬼爱」也包含着属于「地狱的爱、畜生的爱」。这一种「爱」,无非出自于我执,也就是自私,它的根底是来自于贪、瞋、痴,所以这样的爱本身是污染的,罪恶的,最后就会导致痛苦的,甚至无尽的轮回。

那「法爱」呢?「法爱」是佛、菩萨的爱,超越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爱,乃至人天的爱,这种爱是广大的、清净的、纯善的、安乐的、解脱的,这一种爱也可以说是佛性之爱,是真理之爱。可以说,佛性的内容就是「法爱」,宇宙人生的真理也是这一种爱。这个「法爱」也是每一个人──乃至所有的众生,包括有形看得到的动物,或无形看不到的堕落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的本性、本质,这就是法爱。

人生无常,诸法无我,可是「法爱」是永恒的,不会变质的,所谓「放诸四海而皆准,俟之百代而不惑」,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我们学佛要了解佛的心,佛的境界,它的内容就是「法爱」,我们应当向着「法爱」这个目标来前进,因为它是我们的本来人,永不离开我们,常在我们面前,也常在我们心中,跟我们在一起,所谓「道在迩」。

「迩」是很近的意思,但很近还不足于形容道跟我们的关系,其实我们本身就是道,我们本身就是真理,我们本身就是「法爱」。「佛」就是「觉」,「觉」就是觉悟、证悟,证悟了什么?证悟了本来人,本来人是什么?就是法爱,无私的爱,平等的爱,清净的爱。一般讲博爱,但一般的博爱,它的范围只限于人,所谓爱人如己,爱你的邻人,爱你的敌人,这一种爱固然伟大,但还不是真正究竟的爱,真正究竟的爱它是遍及到所有众生,看得到的众生与看不得到的众生。

当然这心量很广大,虽然「道在迩」,可是我们远离道已经很远、很久,但可以循序渐进,由近的推广至远的,由自己推广到别人。

(二)法爱(慈悲)

  何谓慈悲?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有着「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本能;其次,不仅我们自己如此,身边的人也如此。不仅人类如此,一切生灵也如此。离苦得乐是每个生命的本能,也是其权利。

佛教讲慈悲,学佛就是学佛的慈悲。慈悲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点,应知:人都有「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本能。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希望幸福,没有一个人是希望痛苦、不安的。追求快乐、远离痛苦是人的自然本能,这种离苦得乐的心是本来的功能,是不用后天再教导培养的。

第二点,应知:不仅我自己想追求快乐远离痛苦,我们身边的人也是如此。我们身边的家人、邻居、社会大众,都有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本能,这是所有人的本能与需求,无关国家、种族或宗教信仰。只要是人,都具有这一种想离苦想得乐的本能。

第三点,应知:不仅人类如此,所有的动物也是如此。比如蚂蚁的身躯虽小,但一样有灵性,一样贪生怕死。一切动物都一样,都想追求快乐,想远离痛苦。

第四点,应知:所有的生灵,有生命之物都有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本能。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所有动物,甚至看不到的冥界众生,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乃至天界的天人──也就是说,除了佛以外的九法界众生,都在追求究竟的安乐,盼望脱离轮回的痛苦,所谓「分断生死」之苦;乃至于想脱离「变易生死」的不愉快盼望。

所以,「慈悲」要从认识「追求快乐,远离痛苦」去深入、扩展,这种本能是一切有生命之物最基本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不容许被剥夺的。

  在了解到其他生命和我们自己一样,都有着离苦得乐的动机和权利的基础上,我们对所有的众生产生一种真正的关怀,并且勇于承担起给予他们幸福、拔除他们痛苦的责任,这种关怀和爱便是慈悲。

这就是慈悲的内容与定义。

  《大智度论》二十七: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智度论》是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的有名著作。龙树菩萨说,所谓「大慈」就是给一切众生带来安乐,让他获得现前的安乐,也给他永恒安乐之因。「大悲」就是拔一切众生的痛苦与不安,使一切轮回的众生离开当下轮回之苦,并获得离开六道轮回之因。

这是佛教。其施爱对象,遍及六道众生,一律平等,天神饿鬼,完全无别。

对佛菩萨而言,施爱的对象,不仅所有人类平等无分别,还包含天界的天神与三恶道中的地狱、畜生饿鬼,佛菩萨不仅有那样的心,而且也有那样的能力;但对我们凡夫来讲,那样的境界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凡夫因为还没有断除贪爱,没有断除贪爱自然具备追求着五欲(财、色、名、食、睡)的本能,这种为了众生的离苦而牺牲自己的愿心、耐力都还不够。不过我们既然学佛,虽然做不到,还是要学、要了解。

接下来引用几段说明慈悲的经文。

《观经》: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心者大慈悲是」,简明扼要的说明佛的心与宇宙人生的真理。佛心就是大慈悲,大慈悲就是大慈大悲,也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下面就说「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无缘的慈悲是不讲条件地、不讲关系地、平等地、无差别地「摄诸众生」。「摄」就是平生的时候爱护他、呵护他、保护他,不忍他受灾、受难、受苦,临终的时候就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不使他再度堕落轮回。「诸众生」就是六道轮回的众生。

《大经》: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就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不请之友──没有经过我们的邀请、祈求、拜托,他主动、欢喜地来作我们的朋友,乃至亲友,经典上说「如慈母护子」。

慈爱的母亲对她的婴儿的爱护是主动的、欢喜的,再怎样的为这个婴儿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甚至甘之如饴的。慈母来到婴儿的面前,是主动不须祈请的;阿弥陀佛对我们也是这样,爱护每一个众生,不管是住在哪一个国度,是哪一种种族,信哪一种宗教,是善人、恶人,是人间、三恶道,或是天上众神,阿弥陀佛都主动积极的来作他的至亲好友。

为什么要来当他的至亲好友呢?为了「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把一切众生的罪担,一肩独挑。众生旷劫以来的罪业重担,阿弥陀佛为我们一肩承担;众生旷劫以来所有的罪,阿弥陀佛全部为我们偿还,这是「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的目的,目的在于「荷护群生为之重担」。

所以,净土宗的念佛人首先要了解,虽然现在我们虔诚念佛,其实十劫之前,旷劫以来,阿弥陀佛就已经在念我们了,而且是来到我们面前,要承担我们的重担。我们众生的重担只有一个,就是无边的罪业,这个罪我们担不起,由于担不起,偿还不起,所以长劫以来一直在六道轮回,直到现在还没能偿还得了。阿弥陀佛来,就是为了承担我们的重担,这就是佛心。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以纯孝的孝子爱敬父母来比喻佛对众生的慈悲。纯孝的孝子对父母是不会忘记,不会舍弃,而且会很尊重恭敬的来照顾,这是比喻佛不舍弃众生,不忘记众生,常在众生的面前,同时以孝子之爱敬父母的深心来爱敬所有众生。而且,孝子不等待父母开口,预先体会父母的心意,而主动为父母极尽孝养效劳之责。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以上所说还不足以形容弥陀的深切心情,所以进一步又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阿弥陀佛将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看成是他自己的身体,意思是将我们十方众生看成是他自己的手,自己的脚,自己的身体之一。这样,十方众生等于是和阿弥陀佛一体,没有对待的关系,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等于是阿弥陀佛自己救度自己,自己救度自己,那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给自己快乐,为自己离苦,都是很天性自然,没有勉强,也都不讲条件的。

《庄严经》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众生的呼唤,阿弥陀佛对我们众生的呼唤是十劫以来一直呼唤到现在,是从极乐世界,十万亿国土的极乐世界呼唤到娑婆世界。而且十方诸佛也秉承着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无尽的悲愿,也在十方世界呼唤十方众生,要十方众生都想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十方众生都回归极乐世界,回归自性的故乡。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应知阿弥陀佛也在念我们,而且十劫以来,没有经过我们的祈请,就已主动地来呼唤我们,怀念我们,要我们「速生我刹受快乐」。

这六字洪名是什么意思呢?「南无」就是归命,「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归」就是归回,归回自己的地方;「归」也是归入,进入自己的地方,得到彻底的休息与安乐,这就是「归」。「命」就是我们的生命,不是贪、瞋、痴轮回的生命,而是法身慧命。我们的法身慧命必须归回,归入无量光、无量寿的生命,这样的「归」才是真正的「归」。地面上所有的水流,最后都流到大海,以大海为归;众生轮回的生命,归入无量光寿的生命,归到永恒、安乐、不轮回的生命──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连阿鼻地狱最为极恶的众生,阿弥陀佛都包容他、接纳他、不嫌弃他、不舍弃他,同样平等的爱护他、救度他,这给我们绝对的安心。因为我们再怎样愚痴,再怎样造恶,都不至于造下阿鼻地狱的重业。不过,虽然我们恶不至于阿鼻地狱的众生,可是阿鼻地狱众生的罪性我们有没有?有。善导大师说,九品众生是因为「遇缘不同,致令九品差别」。也就是说,众生有的在上品,有的在中品,有的在下品,这并不是说上品的众生特别的优秀,下品众生特别的恶劣,众生之所以有不同的品别,是因为每个人遇缘而有差别。因为遇到那样的环境,所以导致那样的结果,若就本性上来讲都是一样,没有差别的。像上品的众生,因为他所遇的环境是上品的环境,所以他就成为上品的众生;如果上品的众生,他出生或者所遇到的环境是下品的那种恶劣环境,那他就是下品的众生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上品、中品、下品,善人、恶人,彼此间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上生天界的众生与堕阿鼻地狱的众生,他们的善恶是天差地别的,但是本质却没有差别,是一样的;因缘到了,天界的众生也会堕落地狱,地狱的众生也会上生天界。所以佛陀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佛没有差别观念,他对一切众生都是一视同仁,一体看待,是平等、无差别的,因为不论是天界或地狱的众生,都是轮回的众生,都是如善导大师所讲的「罪恶生死凡夫」。只要还没有断除烦恼,离开三界,没有一个不是凡夫,没有一个不是罪恶生死凡夫。

一切唯心造,我们学佛的慈悲也是从心开始,那要抱持着怎么样的心呢?首先要有正面思维的心,也就是说,不管任何人的言语举止,我们尽量往好的一面去想,这样就不会彼此对立,就不会产生矛盾,这样就会和谐,乃至安乐。

网路上有一则故事,标题是「化抱怨为祝福──别小看自己的一思一念」,内容是叙述美国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可是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听话,个性顽强,常跟父母顶嘴,忤逆父母,给父母带来很多烦恼,也使得家庭不和乐,最后这个孩子竟然离家出走了,三、四年来都没有音讯,连一通电话也没有,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知去向,这可说家庭的悲剧啊!

三、四年来,父母既挂念又痛苦。有一天,这位父亲就去找一位心理医师,这位父亲对着医师述说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种种不好。这位心理医师听完了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说:「你这样的诅咒儿子已经多久了?」

这位父亲一听不禁惊讶,也很疑惑,心想:我只是叙说我儿子的一些缺点,你怎么说我是在诅咒儿子呢?儿子是我的亲生骨肉,巴望他的幸福美好都来不及了,怎么说是在诅咒他呢?

其实,这位医师的话是有含意的,是这一位父亲当下体会不到。

这位医师就解释了,所谓「诅咒」的意思是说别人的不是,说别人的坏话,一开始你就滔滔不绝的叙说你儿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样其实就是在诅咒自己的儿子啊!

这个父亲一听就非常的震惊,想到如果这样是诅咒的话,那儿子从出生到现在岂不常被我诅咒了!所以他就老实地跟心理医师说:「是的,从他一出生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可说我是诅咒他一辈子了。」

医师就说:「这样诅咒的结果是怎么样?是家庭气氛很糟,父子之间常冲突,没有父子之情,是吧?」这个父亲当下承认。

既然找出了病因了,就要对症下药。

这位心理医师就开给这位父亲三个药方,而且要他以两个月的时间服用看看。

  • 第一个药方,只要你想到儿子,就要想他的好,不要想他的不好。
  • 第二个药方,只要你讲到儿子,就要讲他的好,不要讲他的不好。
  • 第三个药方,要常为儿子祷告,求上天祝福他。

这位父亲回家之后就把医师的话告诉太太,夫妻二人也很肯定这位心理医师所提的意见,也很愿意这样去做。从那天开始,夫妻就开始为儿子祷告,同时也想儿子正面的事情,讲到儿子也都讲儿子的优点,不讲他的缺点。

这样的效果真的很快,几乎是立竿见影⋯⋯

大约过了十天左右,这位父亲在房间看书,电话响了,他拿起了电话,电话的那头,竟然是已经离开家门三、四年,毫无音讯的儿子。

儿子说:「爸爸,我真的不确定为什么会打电话给你,我只是想告诉你,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我就突然想到你跟妈妈,还有我们的家人,所以我就巴不得打电话给你,问问你们好不好⋯⋯」

当下这位父亲心中是多么高兴与安慰。父亲也很高兴的跟儿子说:「我真的也很高兴你打电话来。」父子两人就在电话中聊了几分钟。之后,这位父亲就抓住机会说:「我不晓得你答应不答应,这个星期六要不要一起吃个午餐?」儿子也很高兴的答应了。

周末午餐时间,这一对父子见面了。这个儿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留着一头又乱又长的头发,如果以过去来讲,这个父亲肯定会严厉的斥责儿子,但此时父亲是以接纳的态度来迎接这个孩子,而且在心里祝福他。他问了儿子一些问题之后,就听儿子回答,儿子说到一些对的地方他也给予肯定赞美。

午餐约会快结束的时候。儿子就望着父亲说:「爸爸,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过,我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这段期间。」父亲也说:「儿子,我也很享受跟你在一起呀!」儿子就进一步说:「爸爸,今天晚上我想在家里过夜好吗?就今天晚上而已,我想看看妈妈和家人,还有我那张旧旧的床铺。」父亲说:「当然可以啊!这是你的家,本来你就是要回来的啊!而且我们是一家人,多高兴我们在一起啊!」

那一整天,这个父亲心里惊讶到,当他停止了诅咒他的儿子,情况就有了极大的改变,不只是一百八十度,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的大改变。

那天晚上,这个儿子躺在自己床上的时候,爸爸到了他的房间坐下来跟儿子说:「孩子,过去多年来我对你很不好,你愿意原谅爸爸吗?」儿子就说:「爸爸!我当然原谅你啊!」然后就抱着爸爸。他们的关系从此就开始和好了。

然而,这和好的关系真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这对父母开始为儿子祝福的时候开始的。

当我们祝福他人而不再诅咒他人时,上天也会看重我们的祝福,从因果律的轨则来讲,这也会祝福到我们,这是自然的因果律。我们起一个念头,讲一句话,散发出去,最后还是会再回到我们身上。宇宙是一体的,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最后所收的果实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我们种的是什么,最后所收成的就是什么,如果我们洒下诅咒的种子,所收成的就是诅咒的结果;如果洒下祝福的种子,所收成的就是祝福的果实。

所以,不要看轻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念头。

当我们祝福某一个人,或为某人祈祷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疑问,心中想,这会不会只是一个念头而已,这样有用吗?又当我们不喜欢某一个人,但又不好当面说,可是在心中对他诅咒,对他不满,甚至对他愤恨,虽然对方或许不知道,那我们也会自我安慰说,哎呀!这只不过是想想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方也不晓得,这是真的吗?不是的。

每一个人平常的念头,都是一个个宇宙的能量体,这能量体它有不同的形状跟颜色,还有不同的振动力。颜色的明暗程度,直接受到我们念头的影响,而且念头愈是强烈,感情愈是充沛,这个能量也就愈强。

我们的念头针对谁,我们念头的能量体就会飞向谁,就会挂靠在那个人的心中,就会跟他同体共震,要么很快与它内在相似的品质共鸣,要么等待机缘成熟时再促发,这就是一般所讲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的念头挂在他的身上,就是跟他共震,好的念头,就会产生好的共鸣;坏念头,就会跟他起冲突,有一天见面就会彼此对立,会彼此不喜欢,没有好感。

一念三千法界,微微的一个念头,没有声音,没有形状,但已遍满整个宇宙,在宇宙当中形成了一个能量体,有形体而且有颜色。所谓「爱在那里,人就会在那里──因为心会在那里」。我们凡夫因为有肉体,心跟肉体是分开的,因此即使心到那里,可是肉体并没有到那里。但如果离开这个肉体,所谓「意生身」的话,那我们心在那里,身体也就跟着在那里,是超越时间跟空间的。佛菩萨已经获证了三身,能量遍满虚空,不像我们凡夫是轮回的业报身,所以佛的心在那里,他的身,他的能量──也就是他的神通、愿力、功能就在那里。像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他的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想我们,所以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如果敞开心胸,想佛,念佛,佛就进我们心中,跟我们成为一体。

所以我们送出去的是什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别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就如孟子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管对方知道或不知道,我们心中爱念他,敬重他,有一天见面,他对我们就特别的有好感,感觉投缘,感觉亲切。

我们人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形色、影像,以科学家来讲是一种光谱的直射或反射,然后映到我们眼膜,再经过我们的「眼识」去识别它,因此不是因为我们有眼睛,就能够看见所有的东西,我们眼睛所看的是光谱,而且是某部分、某种的光谱而已。事实上有很多的光谱是我们的「肉眼」所看不到的,譬如说光度强到可以穿透墙壁的「X光」,我们肉眼看得到吗?看不到,可是「底片」却看得到,底片能够感受它的光,能够把它印出来,像我们到医院照X光,X光能够透视我们的五脏六腑。

还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照彻法界,任何空间无所障碍,可是我们却也看不到。我们人也有「身光」,虽然我们看不到,但鬼神却看得到,而且人的光是随着心地的善恶而有所不同,心地善良的人就发出清明的祥光,鬼神看到就尊敬护佑,所以心地善良的人就能够逢凶化吉;心地恶毒的人所发出的是晦暗的霉光,鬼神一看就厌恶愤怒,所以俗话说「坏事做多必遇鬼」,就是这一种道理。

有一句话说:「心存善念,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心存恶念,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又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起一个好的念头,吉神看到了就来赞叹护佑;起一个不好的念头,凶神看到了,就厌恶降祸给他,这是说明起心动念的重要性与实在性。

所以,我们凡事要存着正面的心,常常思维佛的慈悲,思维宗风的内容,逐渐地理解、薰习、培养,自然就能增长爱心。

总之,心存慈悲,像宗风所讲的「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然后就能够「和言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就能够「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就能够「凡事让美归功,乃至分怨共过」。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逐渐逐渐去思维、薰习、实践,然后由近而远的来扩展。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讲义】说爱

  • 何谓真理?以通俗之一个字为诠,何字?即是「爱」。
  • 人类本性,爱恨兼有。
  • 发扬爱者,爱上加爱,和乐相处,和乐相处,天下太平。
  • 发扬恨者,恨上加恨,斗争不已,斗争不已,天下大乱。
  • 生而为人,谁不愿天下太平?又有谁愿天下大乱?
  • 故所有善道,无不崇爱;只有恶道,才制造恨。
  • 爱有三种,广狭深浅有别:一、慈悲之爱。二、博爱。三、仁爱。

一、慈悲,佛教之爱。

《涅槃经》说:「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

(一)饿鬼爱(贪欲)

意为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基督教向来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 而不直言「爱」字。

世俗之爱是无常、痛苦而怖畏的。

《大经》说:「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长阿含经》说:「恩爱无常,会合有离。」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古德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圆觉经》说:「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楞严经》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 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南传《法句经》二一二偈中有言:「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从「爱」转变为「亲爱、欲乐、爱欲、渴爱」等四种。

世俗之爱与恨同在。佛在《增支部》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二)法爱(慈悲)

《大智度论》二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观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经》:「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庄严经》:「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维摩经取意》:「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华严经》:「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梵网经》:「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更甚于善人。」

《杂譬喻经》:「积大善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弃舍。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
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你不必有任何恐惧。你不会做错任何事。(亚历山大《天堂的证据》)

《梵网经》:「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慈悲之极致为「无缘大慈」,即毫无条件、毫无意识下,予任何人安乐幸福,此亦称大爱,此爱无有污染。

二、博爱,耶教之爱。

《旧约‧利末记》第十九章:「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本国子民,却要爱人如己。」

《新约‧马可福音》第十二章:「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

《约翰一书》第四章:「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

《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马太福音》第五章:「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耶稣不高呼冤枉、也不想报仇,还说要饶恕他的敌人。

爱你的邻人,爱你的敌人。原谅他七十个七次。

这是耶教。其施爱对象,只及人类,不及其他众生。但对人类,人人平等,不分亲疏。

三、仁爱,儒家之爱。

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大学》:「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礼记》:「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告子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离娄篇下》:「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尽心篇》:「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这是孔孟之道,施爱对象遍及人类。但因亲疏不同,而有深浅差等。

孔孟二圣的仁爱主张,纲领虽同,范围则异。孟子在《尽心篇》中有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孔子在《中庸》和《论语》中则只说:「爱人」「泛爱众」「爱其所亲」,而不及物。且在《论语·乡党篇》中记载:「廐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可知孔圣爱的思想,纯为人本主义,到孟子时,才扩充到物。

结语

儒家的爱以血缘远近为依据,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爱。而宗教界的爱不同,宗教界的爱是基于共同信仰的神圣之爱,是超越了血缘与亲缘关系的普世之爱,是对陌生人给予帮助的无私之爱。

佛陀慈悲,普济众生;耶教博爱,遍爱世人。虽前广后狭,但都毫无差等。只有孔孟的仁爱,对亲孝,对兄悌,对众爱。亦即近者孝悌,远者泛爱。因对象不同,而有深浅之别。

以上所述,都是爱人之道。将三者粗略一比,就可知道:慈悲契合真理,是最伟大最究竟最圆满之爱,然境界太高,范围太广,非凡夫所能企及;博爱范围亦非浅狭,故非一蹴可及。只有仁爱,最近人之常情。实施起来,容易言行一致。果能以「如保赤子」之心,由亲亲而仁民爱物,推己及人,由近而远,自能驯致社会和谐,人民安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