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慧净法师2015年8月19日讲于高雄永明寺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我们净土宗的宗风包含「真谛」跟「俗谛」。如果能掌握「真谛」,往生就已经确定了,所谓「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如果能掌握「俗谛」,一生中,个人能够安乐,团体能够和谐,不管在任何的环境,都能过着安心念佛与欢喜无忧的和乐生活。

因此,对于净土宗的宗风,大家要时时加以温习。

真谛第一条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阿弥陀佛的佛名具有宇宙的能量,具有佛性的全部功德,能够救度一切众生。以佛陀教法而言,佛以四种法来教化众生,所谓「身业、口业、意业及愿力」。

  • 「身业」,是以相好度众生;
  • 「口业」,是以说法度众生;
  • 「意业」,是以神通度众生;
  • 「愿力」,是以名号度众生。

  • 「相好度众生」,佛相好光明无等伦,佛有无量相、无量好、无量光明,能够让人观想、思维而消业障,增福慧,甚至断除烦恼。

  • 「说法度众生」,佛陀一生说法,集结成为三藏十二部,能让后世人依教奉行而修行成佛。
  • 「神通度众生」,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或显现男众、女众、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乃至显现山河大地、桥梁、树木等来度众生。
  • 「名号度众生」,每尊佛都有本体与名号,本体也好,名号也好,对佛本身来讲都是一体的,也就是佛体的本身跟他的佛名是一如不二的。因此,佛本身所有的功德、能力,在他的名号中全部具足,毫无欠缺。而佛的慈悲、智慧、愿力也在这句名号里完全具足圆满。

所以,佛的名号,有佛的心、佛的眼、佛的耳、佛的神通变化在里面。一称佛名,佛的本身就会应声而现,闻声救苦。尤其「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它本身与念佛人是结合在一起的,所谓「与佛同在」。念佛之人永远在阿弥陀佛光明的摄护当中,阿弥陀佛也永远在念佛人的身心之内,所谓佛入我心,我入佛心,佛生相融,一体不离。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都与佛同在,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甚至不会受到冤家债主的讨债,也不会受到鬼神、天魔、外道的障碍与妨难。为什么?因为念佛人蒙佛光明摄取,又仰仗佛号功德,就容易与冤家债主化解冤结,乃至超度无形的冤家债主;同时念佛人时时沐浴在佛光当中,不可能会受鬼神或天魔外道的妨难障碍。

佛的名号与本体合而为一,这对我们来讲是难以想像的。

因为就凡夫的有限思维,认为名号只是用来称呼本体的方便施设,它不是真实的。名称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哪能像本体这样有实质的内涵与功德作用呢?这是一般的想法。

当然,以世间法来讲,任何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不只是有形的文字、符号,乃至无形的声音、思想、认知等,都只是因缘的聚合,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虽然如此,就世间人而言,我们还是需要以各种语言、文字、符号来做为彼此沟通的桥梁或学习认知的一种方便施设。

但是,就佛而言,他的名号与我们在世间所认知的声音、符号是不一样的。佛的名号是「以名召德」,佛本身有什么样的德能、功德,就以什么样的名号来形容、称呼。佛所展现的种种现象种种境界,与其本体是一体的,即所谓「四无碍」的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只有佛本身才能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

「事法界」,所谓「事」是指有形的事相,这是由本体所起的宇宙森罗万象的作用,是生灭纷纭,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属于凡夫俗子的境界。可以看到、听到、摸到,可以想像的,这是事法界。

「理法界」,这是就本体、真理来讲的。是指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本体界,已超出凡夫的思虑和言诠。「理」的本身我们凡夫也都具备,而且是不会消失的。旷劫以来我们在六道轮回,即使堕落地狱、饿鬼、畜生、或者是生而为人,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可是我们的真我、本性、自性、佛性(理)永远都不会消失、不会改变。只因被烦恼业障盖住,所以「理」的功能显现不出来而已。

「理事无碍法界」,是指差别事相与本体界之间,相即相入的关系。

「事事无碍法界」,是指本体界显现的诸法融通无碍。

对佛来说,「理法界」与「事法界」是一体的,融通无碍的。佛本身是理,名号是事,十法界对佛来讲,都是融通无碍。因此我们人道的凡夫,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为什么?因为佛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此外,念佛方法很单纯、很简单、很容易,不论任何根机,都能够念佛,乃至动物,譬如会说话的鸟,它模仿人依样画葫芦的念佛,也都具有同样的功德。因此念佛本身有二种特色:

  • 一、简单。称念这句名号最容易、最方便;一般人都能做到。
  • 二、殊胜。佛的名号即是佛的本体,因此,只要念佛就可以具足这句名号佛所有的功德。

阿弥陀佛发愿以名号救度众生,这样的经证文句充分显现于净土三经之中。虽然经有三部,但它们的宗旨都一致地在讲佛的本愿是以名号来救度众生,称念名号之人必定往生。所以说,念佛人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因此,净土宗的宗旨是: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特色是: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净土宗只讲念佛是往生的正因,离开念佛就不是净土宗的法门,不讲专称阿弥陀佛佛名,就不是纯粹的净土宗。

此外,净土宗的祖师,像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五部九卷》,都传承于净土三经,也都在讲念佛才是往生正因,念佛必定往生。尤其善导大师,他是弥陀化身,着疏楷定古今,集净土宗之大成,开创净土宗。善导大师通达弥陀本怀,他将净土三经做一总结,而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因此,「本愿称名」不只是净土三经的核心,也是三经一致的结论,更是整个佛教的归宗结顶之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现在世间,目的就是要广度十方众生,要以什么法才能广度十方众生呢?就是让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因此,善导大师才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学佛之人,即便不能了解整部《大藏经》的意涵,而达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境界,甚至因为不认识字,也无法诵经。但是只要明白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的目的,就是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并且依教奉行的话,那三藏十二部的核心可以说就已经掌握到了,也达到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更圆满了我们生而为人的目的。

我们学佛也好,修行也好,乃至出家也好,无非都是为了解决人生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解脱六道生死轮回。而要解脱六道轮回,必须假借人身,因为不能生而为人,就无法修学佛法,就不能了解弥陀的慈悲,那要如何依靠佛法、仰仗阿弥陀佛来救度呢?所以,生而为人的最高目标、最终极的目的,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七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不成佛则已,只要成佛,一定要让十方世界恒沙诸佛,通通都来赞叹他、称扬他。因而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再重发三个愿,其中第三愿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他成佛的时候,希望他的名声能让全宇宙所有的众生都能听闻到,都来赞叹他,并且时时刻刻称念他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功德已经到达极点才能发这种愿,我们敢发这样愿吗?(不敢)

阿弥陀佛广发希望十方世界、恒沙诸佛都来称扬赞叹他名号的愿,这完全不是为了好名。因为阿罗汉以上就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了,也就是说没有我、人、众生、寿者 ,这种对立差别的观念,怎么还会希望十方诸佛都来赞叹他,为他歌功颂德呢?而且还要十方众生都了解有阿弥陀佛,而自愿去想他、念他呢?阿弥陀佛这样做,完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要救度十方众生。

刚才说过,佛以四种因缘、四种方便法来度众生。

  • 第一种,相好光明度众生;
  • 第二种,说法度众生;
  • 第三种,神通度众生;
  • 第四种,名号度众生。

前面三种,佛是以他的身、口、意三业来度众生;而名号度众生,则是以功德愿力来度众生。在这四种法之中,阿弥陀佛如果用身业的相好来度众生的话,我们凡夫想像不来。因为我们妄念纷飞,而且佛的相好又极其微妙庄严,我们根本想像不来。此外,阿弥陀佛如果以说法度众生,我们也难以依教奉行。为什么?譬如持戒,即使佛以最基本的五戒十善来规范我们,我们做得到吗?做不到。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了,更何况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的内容第一项就是「四念处」,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做得来吗?三十七道品我们也做不来,其他的三福、六度、十念法呢?我们同样也做不好。再者,阿弥陀佛如果以意业救度众生,其他外道也有种种神通,因此,若不是在很特殊稀有的情况下,佛不会随便运用神通来度众生的。

总之,只有名号最方便,以名号救度众生最容易又没有副作用,而且大家都做得到。在整个大宇宙里有十方世界十方众生,而十方世界也各有十方诸佛显化说法,因此阿弥陀佛必需要让十方诸佛都来赞叹、宣扬他救度众生的慈悲愿力,方能使得十方众生都能经由十方诸佛的劝化、引导而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所以,才必须发这个让十方诸佛都来称扬赞叹他的第十七愿。第十七愿愿文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接着,又发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是诸佛称扬愿;第十八愿是念佛往生愿。也就是要十方众生对于诸佛所弘扬的弥陀救度法门,都能欢喜信受,然后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所以十七愿、十八愿是有前后次序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体不分的。

第十七愿成就之后,十方诸佛都来弘扬弥陀名号,而释迦牟尼佛是十方诸佛之一,所以他示现在这世间,当然就会以弘扬弥陀名号作为出世的目的,所谓「出世本怀」。因此,这部弘扬弥陀名号的《无量寿经》,又被称为「出世本怀经」。

因为有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弘扬弥陀名号,此界的我们才能够从经典中看到,或从善知识的说法中,听闻到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功德名号。从此,我们才能「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夹杂称念其他的诸佛的名号;也不夹杂修诸功德来回向往生,而会持续专一的来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都是佛的悲愿所致。

《无量寿经》下卷一开始,释迦牟尼佛就讲第十七愿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也就是说,在四十八愿中,第十七、十八愿不仅有前后关系;在解说成就文之时,第十七、十八愿,也是前后合在一起说的。第十七愿「成就文」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以讲「不可思议」,就是说这句名号的威神功德能够救度我们十方众生,这是超越凡夫、声闻、缘觉,乃至菩萨所能想像的境界。我们一般人对于日常生活经验中,想像不到的事情都会说「哎呀!真是不可思议!」其实那都不是不可思议。比如科学家、哲学家所发现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都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因为就凡夫来讲虽是不可思议,但对二乘菩萨而言就不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真正的不可思议在哪里?在阿弥陀佛的名号里。弥陀佛名能够救度像我们这样的罪恶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罪恶凡夫,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生生世世轮回六道无法出离,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也难以救度我们。像这样的众生,居然能够脱离三界,往生极乐,而且能快速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因此,我们所说的不可思议,是指阿弥陀佛的救度来讲的,所以「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是非常庄严、非常神圣、非常高超的。所以我们如果遇到事情随口就说「不可思议啊!不可思议啊!」那岂不是贬低了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了。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显现在能让我们这样的业障凡夫、地狱种子,只要称名就可以出离地狱、超脱三界、往生极乐,而且能在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其他的种种现象,再怎么神奇都不算不可思议,这是第十七愿成就文的意涵。

接着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所以,《无量寿经》在讲什么?在讲第十七愿的诸佛称扬名号,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因此讲完第十七与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之后,释迦牟尼佛就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以这三十二个字作为《无量寿经》的总结,也就是说《无量寿经》上、下两卷,虽然讲了四十八愿,又讲三辈机类,以及三毒五恶段,但是它最根本的核心在讲什么?在讲念佛的功德。念佛有什么功德?就是能让十方善恶凡夫「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也就是能「具足无上功德」,获得成佛的「大利」。释迦牟尼佛这么讲,就表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功德非常大,足以做《无量寿经》的结论。

其他像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所讲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或者是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这些内涵,为什么不被称扬赞叹呢?换言之,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凡夫所做的,有为有漏的善法,这跟名号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无论怎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都是虚假,不真实的,都是有漏的,祖师说这都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真实的功德,我们所修的是虚假的,虚假如何能跟真实比?假的钞票充满整间仓库,但是一张都不能用,真钞只要一张,尤其是金融卡的话,有了这张金融卡走到那里都通行无阻,所以最后《无量寿经》只说念佛功德,不说其他的功德。由此观之,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是四十八愿的根本、核心,有了这个根本愿,其他所有的愿自然就都涵盖在里面,所以第十八愿的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亲自所解说的,释迦牟尼佛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是最权威、最标准、最基础的解释。直接了当的说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就是念佛,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这闻名欲往生的愿,就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那岂不是说第十八愿就是根本愿,因为第十九愿、第二十愿都不是讲称名念佛。何况《无量寿经》的异译本《庄严经》就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不论是「以经解经」,以净土的经典来解释、印证净土的经典,或是以净土的释论来证明净土的经文,都可以看出用名号来救度众生,就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

在《般舟三昧经》里就提到,有一位菩萨,他在入定中看到极乐世界,也看到阿弥陀佛,他就请示阿弥陀佛,我们十方众生要往生极乐世界,应该要如何修行,要怎么样做?阿弥陀佛跟他说,只要相续不断念他的名号,自然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只说要念佛,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其他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以专念故,易得往生」。因为专称弥陀佛名的缘故,就容易地、必定地往生极乐净土,因此,从净土宗最根本的核心,最重要的经典来看,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就是称名念佛。

此外,有关祖师的传承,譬如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也只说念佛而不说其他。

《易行品》说: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又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又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有关这方面的法语,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讲的非常多。

不仅《无量寿经》说念佛必定往生,《观无量寿经》也在说念佛必定往生,尤其第九观就斩钉截铁的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只有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心光才摄取不舍,如果没有念佛的众生,跟阿弥陀佛没有感应道交,不能受到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

此外,释迦牟尼佛对念佛人赞叹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是《观无量寿经》的宗旨。

而在经文的最后,释尊又以持名念佛做为结论: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因此,《观无量寿经》的结论也是在称名念佛,不是在散善的三福九品,也不是在定善的十三定观。

《阿弥陀经》也只讲念佛,不讲其他。《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又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
  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释迦牟尼佛说执持名号的本身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而一心不乱就是讲专称弥陀佛名,不动摇、不杂乱。所以净土三经以及祖师的传承论注,都是在讲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这不仅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也可说是我们的旗帜、标竿,更是我们义理的标准和保证。我们对外处理事务,只要亲自签名盖章,就表示一种承诺和保证;而我们净土宗,这颗印章所保证与承诺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特色,也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以任何人,他所讲的、所修的净土法门,如果跟净土宗的特色、义理不符合的话,那就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

净土宗的宗旨,第一是讲「信受弥陀救度」,也就是信受弥陀慈悲、爱心的救度,所以,净土法门是讲慈悲、讲爱心的法门,不是讲刻苦修行的法门。因此,我们的道场不是讲管理,不讲要求,不讲严格规范大家。那我们讲什么呢?讲爱心。住持、当家对常住众要有爱心,常住众彼此之间也都讲爱心,能够这样的话,团体就能够和乐。因为大众有爱心就不会有对立,团体就会和谐无诤,不会令人恐惧,不令人恐惧,就能给人安心,给人欢喜。所以我们这个团体是给人安心欢喜的团体。

阿弥陀佛以爱、以慈悲来救度众生,让我们具足往生的资粮,所谓「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学习我们这个法门的人,如有感受到弥陀的慈悲与爱心,也必然会将这慈悲、爱心分享出去。因此,这个团体也必然充满慈悲和爱的气氛,即所谓「香光庄严」。因为有这种气氛,所以在每个人的身、口、意中所展现、所流露出来的,就是有慈悲、有爱心的行为,所讲的话,就会有爱心的内涵,有慈悲的内涵,而不会讲对方的人我是非,也不会诽谤或分化对方,更不可能会对他人指指点点,或者去打骂别人。即使曾经听到或看到对方的不好或缺失,他也不会记挂在心。为什么?因为一方面它有爱心,一方面扪心自问,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恶,自己的劣根性比起对方来更还严重,只不过自己还没有遇到那样的缘,如果遇到那种缘,自己所展现的,恐怕比对方还更激烈。

所以,「信受弥陀救度」,就是宗风所讲的「学佛大悲心」,也就是「对弥陀恭敬信顺」。因为是学佛大悲心,所以我们念佛人的心,就比较容易心平气和,比较能够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与大众相处也比较能够敬爱和睦、包容接纳对方,同时也比较能够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为什么?因为我们触动到了阿弥陀佛的大悲,我们在学习弥陀的大悲。所以,念佛人在团体中应该以爱为本,不说对方的不好,不指责、不批评对方,要包容、接纳对方。尽管我们还是凡夫,也常有旷劫以来的习气会展现,但是很快的我们就会察觉到,而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忏悔。因此,宗风也讲「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阿弥陀佛的大悲,显现在他对我们的包容,包容我们的罪恶,包容我们的贪、瞋、痴,包容我们的烦恼习气。也显现在对我们的接纳,虽然我们是满身污垢之人,但阿弥陀佛从不嫌弃我们,也从不舍离我们。更进一步,还要救度我们,把极乐世界送给我们,让我们到极乐世界成佛。

想想看,像我们这样的地狱种子、业障凡夫,罪业这么深,烦恼这么厚,习气这么重,下辈子一定是要堕入三恶道的。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不仅不嫌弃我们,还包容我们、接纳我们、救度我们。所以,我们看看四周所有的人,有哪一个是不能被包容的?有哪一个是不能被接纳的?能这样思维,就不会跟他对立、生气,也不会去嫌弃对方,排斥对方,批评对方,说对方的坏话了。

所以,我们往生的方法以及处世之道,都在于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爱心。能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爱心有多少,我们就会展现爱心多少。

一般而言,修行从哪里开始?就是从这个嘴巴开始,从不讲妄语开始,也就是不随便讲话。所谓「惜话如金」「守口如瓶」「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祸从口出」,这些都是在讲口业。个人的修行、要守住功德,从口业下手是最容易的。但是口业无门最难遮,要造罪业也是最容易的。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他不随便讲话,也不讲不实在的话,更不去讲四众过,不去讲自赞毁他的话,他都不会这样。

以圣道法门来讲,一个人要学佛修行,首先就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因此就要有戒律的规范,这个规范能够保护他,让他减少修行障碍。因此,出家人受三坛大戒时,一定会受菩萨戒,在家居士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必须先受菩萨戒,因为如果没有受戒,就没有那一股防非止恶的力量。

在《梵网经》菩萨戒中就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有十条根本的重戒,而其中第六条重戒,是「说四众过」的戒,第七条是「自赞毁他」的戒。因为这些戒,我们都很容易犯,所以佛陀不得不这样规范我们,让我们去注意、去避免,因为犯了这些戒,就会失去菩萨的资格。

「自赞毁他戒」是怎么讲呢?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

如果这样做的话,就犯了根本重戒,而失去了菩萨资格,进一步又说: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婆罗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断头,头断了就代表死,也就是说一旦犯这一条戒,就已经不是菩萨了,既然不是菩萨,那学佛成佛就永远没有希望了。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应该要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不但不去毁辱众生,而且当众生被人毁辱、毁谤、而感到苦恼的时候,我们都还要去安慰、去承担他所受的毁辱跟苦恼。当然我们就更不可以去毁谤对方,让对方受辱,让对方苦恼。反而要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如果能有这种存心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和合无诤的世界,也是一个安定和乐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就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所以要谨慎口业啊!像自赞毁他、说四众过等,这些都是我们修行人必需要严格防范的。

念佛人,阿弥陀佛会来呵护我们、保护我们,让我们离苦恼得安乐,就像父母,他深爱着他的儿女,保护他的儿女,为儿女来承受毁辱的苦恼,所以我们念佛人要信受、学习阿弥陀佛慈悲与爱心,而且要把阿弥陀佛的爱心,时常思维内化在自己的心中,所谓「融为骨髓,化成个性」,并且实践、落实在生活上。能够这样,团体是和乐的,不会有纷争的。

在四书的《大学》第九章里有一句话讲得很好: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这一句话非常好,要把它背下来。「如保赤子」,好像慈爱的母亲在保护他的婴儿一样,阿弥陀佛把我们十方众生看成是他的婴儿,这样来爱护我们、呵护我们,深怕我们有不快乐、有苦恼。所以我们也应该要以如保赤子之心来对待他人,乃至所有众生。母亲保护婴儿是多么贴心,怕他饥、怕他寒,为他把屎把尿都忍苦耐劳无怨无悔。如果我们对待任何人,都能以如保赤子之心,去对待他的话,就不忍心去批评他,去指责他,去说他的坏话,而让他受苦恼,受损伤,反而要去代替他苦恼。所以「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只要我们真心去做,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做到,但多多少少就能相应具备弥陀的爱心。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显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为什么呢?当一个母亲生下了孩子之后,自自然然就会有那一种爱心,去疼爱他的骨肉,这是天生自然,不用学习的。而我们的佛性里,每个人也都有这种天生自然的爱与慈悲,可以说这是众生固有的本性,所以我们要常常去培养开启它,这样就能带来心境上的平和,也能带来团体的和合无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