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跟大家聚会,一方面是没什么事,一方面也是看大家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安分守己、尽心尽力地做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可以说,大家都做得很辛苦,令人很感动。
一、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净土宗教团是只讲付出、奉献而不求回报的教团,所谓「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所以,我们为大众所做的,都不是要人家来添油香,也不讲价钱,更不暗示人家捐献,跟一般经忏道场论工、论价是不一样的。不过,凡是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人,当他体会到弥陀的慈悲爱心,就会自自然然这样去做。所以,我们虽然是小小的教团,没有什么名气,但所做的一切却是真正对大众有利益的。
生而为人,如果不学佛,便失去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佛如果没有获得解脱,也只不过是结一个佛缘,往后还有生死轮回,那就太可惜了。而在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中,只有我们这个法门、这个宗派,能够让所有遇到的人都能在今生获得解脱,而达到为人与学佛的目的。所以,我们不论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一切所做的都是最值得的,再怎么辛苦都值得,都不是白做工,都功不唐捐。
当然,也很惭愧,我真的是无德无能,没能把这个法门普遍地宣扬出去。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我们这个法门。而有人的地方很广,地球五大洲,七十亿人口,都需要我们这个法门。但这个法门却很少有人知道,所以,我们知道了如果还不能弘传,扪心自问是非常惭愧、非常歉疚的。
二、真谛与俗谛
我们是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我们修行的是真谛与俗谛。
(一)真谛
真谛,大家都在深入掌握。真谛,归根究底就在于我们《宗风》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及净土宗的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所谓「真传几句话,假传万卷书」「大道不过三两句,说破不值一文钱」,净土宗念佛法门,正依经典是净土三经,旁依经典很多,谈到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相关经典就有两百多部。净土行持,古来各宗行人各有解读,且往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为轻,以世间福善、自我修行为贵,这是由于没有找到净土宗传承的缘故。
净土宗祖师的传承就是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五部九卷,这是最根本的净土宗法脉传承。
对于法脉传承的佛说祖论,我们只能老实地、毫无条件地信受。祖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信。如果我们心中疑惑,「祖师所讲的,我认为不对哦,我觉得应该要怎么样」,当这种念头产生时,我们就要立刻把它舍弃掉。也就是说,要依净土三经,同时要站在祖师的传承上来解释净土三经,来解释这个法门。绝对不在祖师解释的范围之外去作自我发挥。我们要用这种谦卑、谦逊的态度来研究、探讨。
有关真谛方面,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认知。
(二)俗谛
1.时刻反观自省
俗谛方面,我们要时刻温习《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反观自省。为什么?因为真谛是不变的,它就在那里,只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了解,去深入;而俗谛方面是规范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相对比较繁复。
人其实是很复杂的,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习性、个性,可以说十个人就有十种个性。我们尽管现出家相,被尊称为「人天师范」,但毕竟还是凡夫,充满贪瞋痴妄想烦恼,习气也很深重。因此,我们要常常在俗谛方面加强学习,要时刻观照自己,所谓「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就像《触光柔软》附录《修心八诵》第三所讲的:
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
其实也不是什么观照,对我们来讲,无事就念佛,不管是在大众共修当中的出声念佛,还是自己独处时的出声或默念,都是以佛号存心,倒不是另外再以什么来观心。
若以圣道法门来讲,观心主要就是「观空」。也就是把这个心处在空相中,就像《金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因此就必须: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就圣道门来讲,就是要「无住生心」。
那既然无住了,还再生心,岂不是有住?所谓「心」,是什么?心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就不讲心不心了。「生心」是要生什么心?生无住心。「无住」是指空性。所以,凡是起心动念都是为众生,无我地为众生,这叫「无住生心」。
如果不是为众生之时,心是处于清净、无念的状态,没有六根可以跟六尘相对待。因为心不起则已,一旦起了,就一定有一个境来相对待。所以,有心必然有境,没有境就没有心,没有心也就没有境。
《金刚经》又说: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无住」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生心」就是修一切善法。以无住相修善法,即是「无住生心」。
这是圣道门的观心。
以净土门来讲,就是念念称念这句弥陀名号。可是,我们即使寂静地念佛,都会有妄想杂念,何况面对问题、面对人事?我们遇事逢缘往往会起情绪,以往的习气、情绪就会浮现出来。如果没有面对人事,处在寂静无事的状态,这颗心会感觉是平和的,即使有妄想杂念,也不会那么激动或激烈。
因此,我们为人处世,也就是俗谛方面,必须警惕自己,无事的时候就念佛,有事的时候不论对人、对事,都要稳当得体。
四书《中庸》第一章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也就是不起心动念之时,就是中。中的状态是很平稳的,是处于寂然不动念、寂静、清净的状态,如果超过或不及,那就不是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的发露都合乎节度,都很得体,这样就能带来和谐,不会因喜怒哀乐的发露而起对立、争端乃至结怨结仇、相互伤害。
2.俗谛规范
人生在世,在生活、言语、威仪乃至外表的容貌、内在的心态上,我们《宗风·俗谛》都有规范。
(1)
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宗风·俗谛》说:
生活──简单,朴素。
在生活上要简单、朴素。譬如饮食,我们要怎么饮食呢?就是清淡不重味,只要能吃得饱就可以了,并不是要吃得巧,也不是要吃得好,更不是吃高档筵席。在吃的方面要简单朴实、清淡不重味。
怎么清淡不重味呢?因为这里有时会吃水饺,就以吃水饺来说,其实水饺里调味料都已经调好,这样吃起来就很有味道了,可是有的人会觉得味道不够,吃水饺还要再蘸酱料。还有,水饺里就有菜了,可是有人也会认为水饺里的菜只是那几样,不够丰富,还要另外加其他的菜;其实吃水饺可不用另外加菜了。
所以,吃要尽量清淡不重味,这就是饮食上的简单朴实。
说到饮食,《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也就是说五谷杂粮是主要的营养,是真正养生的,而五蔬、五果是辅助性的。我们尽量要以主食为主。
蔬菜、瓜果大多是虚寒的。很多人一辈子吃素,营养不平衡,久而久之会导致身体虚寒。所以,十个出家人往往有七八个是虚寒的。
尤其现代人,强调一天要喝多少水,一大早眼睛一睁开,要空腹喝多少水,白天、晚上要喝多少水。水是阴的,这样一来,身体就更加虚寒。身体的病一般是从寒气而来的,阳气充足、血液循环好的话,是不会有病的,所谓「万病生于寒」。
当然,病跟心情、业力也有关系,并不是单纯只是由饮食而来;但所谓「病从口入」,饮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要尽量少吃保健品、营养品,因为一天吃三餐,在饮食方面又能均衡的话,基本上就能保持身体健康。
何况我们是修行人,这颗心是比较平和的,所谓「病生于情」,病跟情绪有绝对的关系。所以,心情平和、饮食均衡,就不必假借什么保健营养品,因为吃那些未必对健康有帮助。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若真的吃健康营养品对身体有帮助,那也未尝不可。
我偶尔会在水槽里看到微细的菜渣或面线之类的。我们不管吃饭、吃面还是吃菜,都要吃得一干二净,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在用物方面,譬如说,往往我们吃饱了饭,就会随手抓起卫生纸,嘴巴一擦,然后揉一揉就丢。我在《触光柔软》中也谈到用卫生纸要尽量节省。现在有卫生纸太方便了,古代没有卫生纸,根本没有这种现象。当然,有时候吃完东西嘴巴油油的,或者没照镜子万一嘴巴沾到什么没有擦掉就外出,那就不得体了,所以需要擦一擦,那也未尝不可。但要节省一点,卫生纸一抓起来就有两张,我们可以把它拆开,留下一张,使用另外一张,甚至另外一张也可以把它折半。
我们要惜福、培福而不折福,对于万物都要爱惜,要惜福不浪费。卫生纸虽是很平常的东西,也很便宜,但积少成多。
因此,微物要爱惜,凡事要节省。
还有,我们生活上不要随便买东西,所谓「可用则用,能省则省」,有一样够用就不买两样,有旧的可以用就不添新的。当然,有必要就要买,但绝对不买高档货。
所谓「知足常乐」,怎么知足呢?一个人其实只要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有医疗,这样就可以维持一辈子的生存。除非他觉得有吃的还不够,有穿的、有住的还不满足,要多买几件衣服,要住更好的房子,要使用更新奇的东西,如果不满足的话,将永远不会快乐。所以,幸福指数来自满足。没有满足,幸福指数不可能提高,因为他会因为不满足而苦恼。
我们修行人如果能够安贫乐道,能够「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就没有不知足的苦恼。《菜根谭》说:
身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身安、性定,身心能够安定,那么吃的、穿的、住的也就会觉得很满足。
后面两句也很好,第三句是讲心境方面,心静的话,万事万物,甚至宇宙的真理也都能显现出来。
(2)
言语方面
在言语方面,《宗风》说:
语言──诚恳,和蔼。
最重要的就是讲真实的话。不拐弯抹角,不过分客套,不要给人家虚与委蛇的感觉,所谓真心、直心、朴心。修行的人就是不戏论,不戏论就是没事不讲话、不攀缘,也不讲一些毫无意义的、闲聊的、空泛的或者风花雪月、对他人毫无利益的话,这些都是戏论。稳重的人不随便发言,不随便表达意见,他会先有所准备,等适当的时机才做重点性的表达。
所以,在语言上要少讲话;一定要讲,那就要言不繁、长话短说,重要的话重点性地讲,甚至结论性、点到为止地讲,只要一听就可以理解。枝枝节节的不要讲,也不要多加前言后语,内容上的解释、敍述都不必要。更不要滔滔不绝、絮絮不休讲得没完没了,话匣子一打开就不晓得停下来。
我个性比较内向、木讷,缺乏口才,跟人家谈论事情也不过是几句话而已。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避免养成一种杂想的惯性。因为话讲多了,难免都是一种妄念杂想,而且容易引起一种静不下来的惯性,一打坐就妄想纷飞,念头像瀑流,永不停歇。
总之,我们没事就不要讲话,有事就只讲重点的话,所谓简要明了、要言不繁。
此外,讲电话如果超过二十分钟,我就感觉讲太多、太长了。但往往有人打电话过来,如果对方是一位讲经的法师,口才很好,话筒一拿起来,不知不觉好像他已经站在台上,正在跟信众讲法一样,忘了我,滔滔不绝一直讲、一直讲。所以,几位讲师跟我讲电话的时候,我都会静静地只有听的份儿。因为对方的口才很好,讲惯了,不知不觉以为他是站在台上,好像我是他的听众、是他的信徒一样。
所以,我们要讲重点的话,没事就不要讲话。
《宗风》说「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如果牵涉到个人的事情,根本就不可以讲。即使我们知道了,或者对方跟我们讲了,也不可以再讲给别人听,尤其在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更不可以讲。
我们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是《出家众外出弘法注意事项》,其中讲到几个「不」。譬如说「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不情绪、不脾气、不生气」,这「六个不」一定要时刻记在脑海中。
「不情绪、不脾气」,如果没有反观自照,当事情来的时候,我们会流露情绪与脾气,甚至生气了我们当下都不知道,等到事后发觉才后悔,那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尽量不情绪、不脾气。
个人身体的健康和团体的和谐,是来自大家能心平气和。健康受损,团体不和,往往都在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对于自己的情绪、心念、习气与烦恼,要常常注意,情绪来自烦恼,而我们的烦恼是很坚硬、很难降伏的。我们所懂得的道理,往往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可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学问而已,未必所讲、所写的就是我们的东西,所以有句话说「若文如其人,古来诗人皆神仙」。为什么?文章、学问、知识、道理,都属于第六意识,是我们从书上看来、课堂上听来的,或者是自己的心得,可是习性却是旷劫以来就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人。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破我执、破见惑,往往习性都是很坚固的,所以要时刻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
(3)
行为方面
在行为方面,《宗风》说:
威仪──安详,稳重。
安详,就是不急躁;稳重,就是不轻浮、不粗暴。我们威仪要安详稳重,大众相处时不笑闹,喧哗、嘻笑都不可以。尤其是出家众,在外面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不可以嘻嘻哈哈、动作粗鲁无礼,或轻佻放肆,浪荡不羁。当然,也不可以诈现威仪,也就是面对大众或有人的地方,就表现一副道貌岸然、很有修行的样子,这样就不老实、不实在。真有修行的人反而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谨慎行事,尤其是独处时,更要时时保持「慎独」。
所以,在威仪方面,大家尽量要安详、稳重,举止要得体,表现要谦逊、谦卑。所谓「不彰人之短,不炫己之长」,在大众当中要谦逊,掩藏自己的长处,当然也要掩盖别人的短处。
在容貌上,有一句话说「和气致祥,戾气致殃」。什么是和气?当然是平和、和谐,不偏不倚,没有过与不及,处于一种温和、无诤、无较,根本没有对立,也不会引起任何不平的状态,这就是和气。
「和气致祥」,和是因,可以带来吉祥的果,可以带来福报,带来好处、好运。因此,一个人能够和的话,相貌就会改变,命运也会改变。所以,想要改变命运,想要趋吉避凶,首先就是要培养心中的和。
「戾气致殃」,「戾」就是乖戾,跟人家不和谐、起对立,甚至是强势、霸道,不肯从善如流,不能与人为善。显现出来的是那种狰狞的面貌,或者激厉的言语,这都是戾气。戾气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带来祸殃、灾难。
戾气可以从容貌上看出来,即使不会看的,也会感觉得出来。我们出家众的相片,如果让人家静静一看,感觉有祥和之气,那就是有和在里面;如果被感觉「噢!怎么会这样?」就表示有戾气。当一个人福报来临时,就会让人感觉他的容貌有祥和之气,同时也让人觉得可以亲近,面对时不会有恐惧。我们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在心理上要平和,在容貌上要祥和,在言语上要温和,与人相处时,不要给人强势、凌厉的感觉。所以,在容貌上要尽量和气,不要有戾气,不要有狰狞之相。
「相由心生」,根源还是在于修心养性,不然再怎么化妆、打扮,再怎么表现,都不可能完全掩饰。没有那样的心,不可能有那样的相,因此说「诚于中,形于外」「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心转了,相貌就变了,业力也跟着变了,命运也跟着改了。所以,会看相的人,看对方的相貌,就可以断定他的前途。
那我们的心要抱着怎样的观念呢?在与人相处时,有一句话说「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能够委屈自己、顺从对方,就能和谐;如果各自坚持己见,必然会不和。尤其是好胜,凡事都要比人好,都要超越对方,那么有一天一定会遇到敌人,即使没有遇到敌人,大家也都会跟他对立。
3.无我的爱
凡事都有一个核心、根本。佛法的根本,净土法门的根本,也就是所谓大道、真理。有句话说「大道至简」,大道不复杂也不玄秘。大道是什么?大道就是爱心。前面引用《金刚经》「无住生心」,就是无我地为众生生起爱护、利益、牺牲、奉献的心。这种无我的爱心,就是佛法的根本。爱心就是慈悲,无我就是无我执、无法执,这些都是真理。
《宗风·俗谛》说:
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佛法就是一个:无我的爱,也就是慈悲。
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把「慈悲」两个字拿掉,就没有佛法;佛性如果没有慈悲,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性;佛如果没有慈悲,那肯定不是佛,也绝对不能成佛。所以,刚刚讲的言语要怎样,威仪要怎样,容貌要怎样,心性要怎样,其实根本就是一个「爱」字,只要有爱,就会有好的容貌、好的语言、好的命运。
我们曾经流通过一篇文章,是讲一位外国的医学博士,名叫亚历山大,他在文章中说他曾经昏迷七天。虽然昏迷七天,进入濒死状态,身体不能动,但他的心却是活泼、灵敏的。他到了一个很美好的境界,遇到一位很有爱心的人,跟他讲了三句话,我觉得这三句话非常好,能够体现佛心,而且和净土法门的根本思想很相应。这三句话是:
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
你不必有任何恐惧。
你不会做错任何事。
第一句「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是啊!我们每个众生都被阿弥陀佛视为独子,永远被阿弥陀佛所珍爱。虽然我们贪瞋强盛、业障深重、个性顽劣,尽管世间人会嫌弃我们,但是阿弥陀佛永远不会嫌弃我们,还把我们捧在手心呵护。阿弥陀佛永远会珍爱我们。
一个人如果由于挫折、苦恼而伤心,自暴自弃,甚至想自杀,那表示他还没有接触到弥陀的爱。如果接触到弥陀的爱,他的观念就会转变,就会在弥陀的爱中被释放、被包容、被接纳,他就会得到爱。
所谓「学佛大悲心」,如果不能先体会弥陀的大悲心,学佛将从何学起?
弥陀的大悲心显现在哪里?就在「你将永远被珍爱」,从今以后,直到临终,不管心性、三业如何,我们都永远被弥陀所包容、接纳、珍惜、珍爱。
因此,我们不必有任何恐惧。
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是在六道中不能解脱,甚至沉沦在三恶道,在地狱受苦,那是最大的恐惧。「呼天抢地、悲嚎哀鸣、声震大千、心片片裂、肠寸寸断」都不足以形容堕落地狱的剧苦与心境,因为这种剧苦是无法想像、不能述说的。如果想像得来、述说得来,那讲的人、听的人当下都会非常恐惧害怕,那种惧怕会让他们的心脏受不了而死去。光是想像都没办法接受了,何况亲自去接受那种苦?
六道轮回不能解脱是令人恐惧的,堕落地狱更是令人恐惧,自己的行为将来会接受阎罗王的审判、刑罚,也是令人恐惧的。
凡事有因必有果,因果业报是自然的。想到我们现在造的因及将来要承受的果,就会令人非常恐惧不安。
但是,在阿弥陀佛的救度、包容之下,我们就获得释放,就得到了庇佑,就不会再有恐惧。
而且,我们不会做错任何事。因为,在弥陀的保护之下,在弥陀的接纳当中,我们获得了「荷负群生,为之重担」的大礼,阿弥陀佛消除了我们的罪,揹负了我们的责任,我们有过有错,阿弥陀佛全部为我们承担,使得我们有其因而无其果,而且还能往生极乐成佛:这是就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来讲的。
如果就自然因果来说,那是不可能的。所谓「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哪有自己造了恶因而别人能够赦免、代替?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宗有「不昧因果」的公案。
但是,由于有阿弥陀佛五劫之思惟、永劫之苦行,他的功德、愿力能够消除我们的罪、承担我们的业,使得我们虽是有罪之人却不受罪的惩罚。这就是弥陀的救度、他力的因果。
所以,因果有自力因果与他力因果,自力因果自作自受,他力因果自作他受。
这是从因果来讲的。
从自性来讲,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虚假,弥陀独真」。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当然没有一样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哪里来的善?哪里来的恶?哪里来的过?哪里来的是非?虽然从现象界来讲,有善恶,有因果,但从本体自性来讲,它们是一种空性。不过,对没有证悟空性的人而言,就好像在睡梦之中,他永远都在做六道轮回、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梦。当他醒过来时,就会晓得,其实他从来没有做过恶,当然也没有做过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梦中,一切都是有为法,都是假,不是真。
所以,不论从弥陀的救度来讲,还是从空性来讲,我们不会做错任何事。
但这种道理比较微细,如果不是学我们这个法门,那就会误会,谴责说这是邪见邪说。只有学我们这个法门,了解阿弥陀佛悲心大愿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和肯定。
前面讲到「爱」,这种爱是无我、平等、纯净的爱。跟世间污染、罪恶、痛苦,背后是恨的那种爱是完全不一样的。
佛教讲戒定慧,修行人一出家就要受戒,戒有所谓「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所有的戒,全都包含在「爱人如己」这句话当中。想想看,如果我们有爱心的话,会去杀、盗、淫、妄、酒吗?如果我们有爱心的话,不会想去利益对方吗?所以,有爱心的人自然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聚净戒的内涵都在里面了。
三聚净戒我们能做的,其实都是表面功夫,但如果我们体会爱、培养爱、付出爱,多少就会体验到三聚净戒的内涵。
怎样爱呢?佛教讲要慈悲,所谓「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
「众生缘慈」对我们凡夫来讲,多少还能体会,也能做到一些。但「法缘慈、无缘慈」,我们体会不来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众生缘慈,也不是真正的爱、彻底的爱。真正的爱、彻底的爱,那是佛的境界。
就「众生缘慈」来讲,四书之一的《大学》就有一句话很好。《大学》有所谓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治国》这一篇里就说: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如保赤子」让人感触良深,深有同感。把所有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小婴儿那样去呵护,去保护,去对待。如果能这样的话,这个团体肯定是和谐的,这个社会肯定也是和谐的,国与国之间也是和谐友爱、没有战争的。「如保赤子」四个字,我们要把它刻在脑海中。
《无量寿经》说: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种视人如己、爱人如己的心行,也要把它刻在我们脑海中。
如果时常薰陶这几句话,我们的心性会改变,容貌也会改变,命运也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也会改变。
「如保赤子」,赤子就是小婴儿,小婴儿是不懂事的,完全靠慈母扶养。想想看,当慈母在扶养这小婴儿的时候,会是什么态度呢?怕他饥,怕他寒,为他把屎把尿都无怨无悔,而且还甘之如饴。只要小婴儿能够吃得好、睡得好,能够平安健康,母亲就会很安慰,再大的辛苦她都觉得是值得的。为什么?因为她的心完全都在小婴儿身上,都在为了维护小婴儿的平安健康、幸福快乐而呵护他、保护他。
我们对于任何人,只要多少能像慈母对待小婴儿这样「如保赤子」,我们跟别人讲话的时候,会疾言厉色吗?会跟他起对立吗?会抱怨在心甚至跟他发脾气,批评他、责备他吗?都不会啊!
所以,「如保赤子」「于诸众生视若自己」「爱人如己」这些内涵都非常好。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大道至简」,简在哪里?在这个「爱」。无我的爱,纯净的爱,平等的爱。
我们学净土法门首先要知道,我们这个法门就是在讲弥陀的爱。假设弥陀不爱我们,我们会被包容、被接纳、被救度吗?我们只有到地狱、到阴间去向阎罗王报到,去接受阎罗王的惩罚。可是现在我们念佛就能往生,因为弥陀爱我们。否则,即使我们能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可以达到心止于一境的「一心不乱」,甚至进入了禅定,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这个法门的根本,在于弥陀的爱心,所以说「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弥陀如何爱我,我便如何爱人。
不过,我们所讲的、所写的、所看来的、所懂得的,都是第六意识。我们能做得到吗?丝毫都做不到。我们学这个法门,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只要有千万亿分之一,就能带来心境上的平和,就能带来团体的和合。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有一部书叫作《礼记》,《礼记》说: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有爱必有和气与愉色、婉容。爱存乎心,是内在的、无形的,但必有一种气显现在外面。爱的气必然是和蔼的、温和的、祥和的,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所谓「诚中形外」。有爱心就会永久地包容、忍耐而又有恩慈。有和气,容色自然就会愉悦、柔顺。若无爱,而存恨意,则必显戾气而疾言厉色,与人对立。
孝和爱也是一体的,真正孝顺、有孝心的人,他对兄弟也会爱。对兄弟的爱就是悌,这叫「亲亲」。有孝悌的人,对他人也会有爱,这叫「仁民」。对万物也会有爱,所谓「爱物」。这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它的根本都来自孝,所以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务本」,君子掌握根本,有了根本,其他的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所以说「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民爱物的根本,对父母有孝,对兄弟就会有悌,对他人就会有仁恕,对万物就会有爱心。
关于爱的内涵,在佛门当中,在传统文化里都讲得很多,我只是重点性地讲这些。我们看看这世间,有爱心的地方就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会使人感到平安,没有恐惧。平安、没有恐惧就是一种和乐。而从孝中就会产生爱,有爱就会去爱护万物。所以有爱心自然会带来和谐与安乐。
《梵网经》说:
孝顺,至道之法。
孝顺就是至道的内涵。至道是什么?就是佛性,就是佛的境界。
为什么?孝就是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梵网经》又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因此,不可以对众生杀害,不可以对众生不利,不可以让众生受苦恼。
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这就是一种戒。能做到,岂不是对众生起码的尽孝?这样自然就不会对众生不利。所以,孝就是戒。
如果没有戒或失去戒,那就是不孝,也就遮蔽了佛性。我们就会起情绪,跟人对立,甚至互相指责、谩骂,不能代替对方的苦恼,这些都是不孝。
《梵网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其中十条重戒中有一条就说:
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因为菩萨要成佛,就要去实践能够成佛的行为。能够成佛的行为在哪里?在于能替代众生的苦恼。就像《金刚经》所讲的被歌利王斩断四肢、全身被刀一片一片地切割,当下都不生怨恨之心。当然,这是以最高的标准来讲的,我们根本攀不上。但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理解这个道理,懂得这个道理,自然就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三、《小怪李群仙》
这本《小怪李群仙》大家都有看过吗?我觉得这本书蛮有「道气」的。什么叫「道气」呢?「道」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对世间五欲能够看淡,甚至不求世间五欲,凡事能够超越世间的看法去利益他人:这就属于道的气氛。
《小怪李群仙》后面还有两篇附录,就是「祝由科」和「神医失传」。这两篇附录几年前刊登在《人间福报》,当时我看到了,觉得里面的事迹很神奇,很不可思议,所以,出版这本书时就把它们编在后面。《小怪李群仙》的内容,其实我在二十几年前就看过,但忘记了,几个月前再发现时,觉得可以出书,因为这对我们修行人也有启发意义。当时觉得《人间福报》的两篇跟李群仙的事迹很相似,所以就把它们编在同一本书里。等到要出版,我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才晓得附在后面的这两篇,其实所写的主人翁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小怪李群仙。
这本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像第5页所讲的,他替人治病非常神效,也不索报酬。当然,李群仙是用法术为人治病,跟现代医学在观念上与做法上完全不同,真的很难以想像,但确实存在,确实能够治病,而且立竿见影,超越现代医学。尤其对于一般无法医治的疑难杂症,他也都能轻易治疗,甚至几天乃至当下就能立刻好起来。
这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他有这种法术,另一方面是他本身有德。如果没有那样的德,即使有这种法术,法术也是不灵的。所以,这里就讲了,他完全不索任何报酬,自己的钱用完了,开始卖田,几年之间,他把父亲留给他能打几十担谷子的田卖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他有德的地方。
谈到治病的神奇,像身体被子弹打中了,一般就是开刀把子弹拿出来,他不用开刀,只用斧头在门上连敲带喊,「出来,出来」,子弹即自动跳出来。
这就是他的法术,也是他有德。还有他给一个女孩颈部开刀,鲜血一直往外喷,他就用右手从右往左一抓,大吼一声「不流」,血当下就不流了,对方微微哼了一声,他又从左向右一抓,大喝一声「不痛」,当下就不痛了。而且在对方微微哼一声之时,李群仙就晓得有冤家债主来讨债,而且能够为他们化解彼此的冤债。这就是他的法术,也在于他的德。如果没有德,法术是不灵的。同时,他也能看到冥界众生,甚至也能让小孩看到冥界众生。
我们是出家众,也要为人做法事消灾免难,可是我们能像他那样立竿见影,当下解决问题吗?当然,一方面我们不是学那种法术,另一方面,我们的德也不如他。他有什么德呢?作者在后面所写的都是他的德,都是我们应该钦佩、效法的。譬如在53页说:
拜师的时候,向师父立誓,要不留私产,不贪钱财,要一生一世只是做好事、积善行。
这就是他的德。以我们来讲,虽然辞亲割爱出家了,但多多少少我们还会留私产,还会贪钱财。可是李群仙不留私产,不贪钱财,也不存钱,虽然身无分文,但为人治病时还会考虑对方的经济,顶多也只是吃他一盘蛋炒饭。
像54页讲到他跟师父学法时,是「不悔不退,对师父一片诚敬,然后准我学法」。真的,所谓「佛法在恭敬中求」。一般而言,如果是好的,就要尽量普传,为什么师父要求他不悔不退、一片诚敬才传法给他呢?的确是这样。因为师徒相传,如果不这样,就表示对方不是这种根器;既然不是这种根器,那要怎么传法呢?不是这种根器,即使想学也学不来;没有那种德,是学不来的,学了也不会有效果的。
他说:
到了有一日夜半之时,忽然精神集中,发觉一个说不出来的境界。就在那一刹那,师父传了我的法。现在你们看见我画水,开始口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实际只是一个开场白。真正得力的时候,便是我一念回复到师父当年传法的景象,那时我的法水便无所不灵。我想不只是小小的开刀,便是将人头割下再接上,也照常可以无害。
有关这一段的内容,在附录中就谈到,第65页说,师父所用水到病除的那一瓶,换到他手里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一直到有一天,师徒俩连夜赶路,宿在一座林子里。那一晚徒弟躺在一块大石板上,月光如洗,洒照着他,忽然之间,他觉得「有了!」自此之后,他和师父一样,意念所至,水到病除。任何疾苦一经他心中祷念,手下用水使刀,无不风行草偃,指顾之间即能消除病毒,痊愈还原。
其实他写的这些代表什么呢?就是静定的心、寂静的心。像道家画符一样,要一笔而下,一气呵成,没有杂念,这一道符才会灵光、有效。如果没有一气呵成,当下有杂念的话,那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又像放焰口,我也曾经放过焰口,放焰口要持咒,要观想,这时心如果没静定,想到别的地方去,那所观想的就不完整,当下要施给饿鬼吃的东西也就不完整,饿鬼就会吃不到,这样一方面会损自己的福德,另一方面饿鬼会生气、不满,甚至会报复主法者。所以,李群仙说他念「急急如令」,只是一个开场白而已,真正得力的是他回复到他师父当年传法的景象,其实就是回复到心寂静、静定的那种境界上。
一般的超度法会,主法是最重要的。身为主法的人,一定要虔诚、恭敬,另一方面,心要清净。
心清净,倒也不是说要断除烦恼的那种清净,而是说很正派,不为名,不为利,纯粹是为解脱对方的苦难。像一般外面做法会,都要论价钱,如果能抱着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心态,而如理如法、尽心尽力去做的话,这样也会达到效果。可是,一个不拿钱、不论价的人,就更能显出他无私利人的真诚与德行。
所以,做法会除了要有恭敬心、要如理如法之外,就是要有那份静定的心。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入禅定的话,就已经有五种神通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来呢?当然就会更加有效了。
本书作者在57页提到「君子学道则爱人」。可见「道」是什么?就是「爱」。
君子学道则爱人,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四个「毋」很重要,就是要我们的心能客观、谦逊。
- 「毋意」,不预先臆测、认定。
- 「毋必」,不坚决肯定是那样。
- 「毋固」,不固执己见,不拘泥于自己。
- 「毋我」,不以自我为中心。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一种心性的修养,也是人事和谐的润滑剂。如果我们事事都先去预测「可能是那样」,甚至「必定是那样」,固执己见,一定要如何,不能客观接纳他人的意见,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仅不能与人和谐相处,而且会使自己更加孤立,个人修养也会停留在那里不能往上提升,甚至会导致灾难频仍,让自己陷入一种不好的命运。
这里说到「君子学道则爱人」,譬如基督教的耶稣,他被人陷害,可是他并不高呼冤枉,也不想报仇,甚至还说要饶恕他的敌人。这是真正的爱,爱你的邻人,爱你的敌人。人家得罪我们,不只要原谅他七次,而且要原谅他七十个七次,这岂不是真正爱心的展现?
58页说到:
绝欲,忘我,修苦行,积善德,尤为可贵。
道固不是德,然非立德则不足以入道。
李群仙所做的这些都是一种善德。像绝欲、忘我、苦行这些,都是善德,都是牺牲自己、不为自己、忘掉自己,完全是为利益对方,使对方离苦得乐。这就是德,德是入道的阶梯,道以德为本。
所以说,德圆满、完整的本身就是道。
四、总结
今天晚上我们从「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还有心性的爱心,容貌的祥和无戾气,谈到小怪李群仙,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九点二十分了。大家有什么心得或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提出来。如果没有,我们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