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誓偈」略解

`──慧净法师2017年1月21日讲于净土宗台北弘愿念佛会

各位法师、各位志工、莲友们: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这几次都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心,也就是净土宗的根源,来和大家研讨。

前两次引用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的时候对世自在王佛的赞叹,也就是《无量寿经》「赞佛偈」。在赞佛偈当中,法藏菩萨吐露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上求佛道的目的是为了下化众生,但下化众生并不是像学校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老师教导之后学生自己回去做功课;佛与众生的关系较像父母跟儿女的关系。虽然儿女比较愚笨,不能够在社会上功成名就,或者难以靠自己的力量而在生活上衣食无缺,不过父母是既有人品道德,又有智慧才能的一国的长者,因此纵然儿女愚痴,可是只因可以承受着父荫也能够荣华富贵。所以父母跟儿女的关系,与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是不同的。

佛法可分八大宗派,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简要归纳起来就是圣道门跟净土门,也就是难行道的「自力」与易行道的「他力」。教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以圣道门来讲,就如老师跟学生;净土门则如父母跟儿女。

也就是说,法藏菩萨的下化众生,是建立在父亲跟儿子的关系上的「救度、给予、回向」。因此,众生之离苦得乐、超越三界六道的轮回,甚至往生净土能够快速成佛,都不是靠众生自己本身的力量,完全都是靠法藏菩萨的弘广大愿、无尽悲心与无量的功德。

因为就众生来说,一方面既没有自行解脱的能力,但有了法藏菩萨为众生所发的愿行,我们即使没有能力也如同有能力一般。

以上这些叙述是属于「赞佛偈」的轴心内涵。

有了愿心,接下来必须要有具体的内容。因此「赞佛偈」之后接着就是法藏菩萨具体性四十八大愿的内容。有关「赞佛偈」以及四十八愿,我们前两次已大略研讨过。接下来要谈的是我们手中的讲稿──「三誓偈」

「三誓偈」也是净土宗的根源之一,也是阿弥陀佛愿心的核心之处,是发于四十八愿之后。

  《无量寿经》说,法藏菩萨在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发了「重誓愿」,四句一行,共十一行偈文,以这重誓,解除众生的疑虑。此重誓愿又名「三誓偈」,此十一行中,三誓偈只是前三行,这三行统摄四十八愿的纲要,由于这三誓偈的重要性,故后八行跟随于前面的三行都叫做三誓偈。

「重誓偈」总共有十一行,「三誓偈」只是前三行。由于这三行是统摄四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纲要,因此总的来讲,这十一行的重誓愿也叫做「三誓偈」。

  概要而言,四十八愿中,每愿都有「不取正觉」之誓约,今又重说,理由有五:

有五点理由,涵盖前面所讲的纲要性,以及解除众生的疑虑。

  一、为显示「统摄诸愿」
  四十八愿甚广,约之即是因地愿行与果上名号,今以此三誓偈统摄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愿之纲要,亦是净土宗之根本。

四十八愿非常的广,涵盖阿弥陀佛成佛本身,涵盖极乐净土,涵盖广度众生,涵盖众生往生之后的成佛,以及成佛之后的度众生,可以说无尽无边的深广。如果把他约之来讲的话,从因地的「愿」跟「行」,也就是因地发四十八大愿之后,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愿行圆满之后就成佛了,也就是得「果」;果上的名号,乃至成就的极乐净土,要而言之就是因地的愿行跟果上的名号。

因地的愿行、果上的名号虽然如此深广,但都可以统统统摄包含在「三誓偈」。也就是法藏菩萨为了统摄这四十八大愿,所以又重新发了「三誓偈」,重点就是前面三行的偈文,所以说「三誓偈」是四十八愿的纲要。

有一句话说「提纲挈领」,掌握了纲要就是掌握了全部;所以处理事情时要能掌握要领,化繁为简,以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如果还觉得很广大磅礴、深奥无边,无从下手的话,就还没有掌握到要领;就是好像看一颗树,只看到繁茂的枝叶花果,可是没有看到根本一般。

又有一句话说「大道至简」,「大道」是什么?大道就是真理,真理很深奥,没有智慧体悟不到;可是深奥就一定很广博吗?倒也不是。真理很简要,因此说「大道至简」。所以一个证悟的人会说「佛法无多子」,明明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深广无边,可是他却说「佛法无多子」,这表示佛法真理本身其实是很简要的。

同样,净土法门很深奥,很广博,但是对我们来讲,如果掌握到根本,就能够掌握到全部。因此,我们这几次所研讨的净土宗法义都是从根本上去掌握了解。

  二、为显示「超世大愿」
  第一偈: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这「三誓偈」也希望大家尽量背起来,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心,阿弥陀佛的精神,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生命之所在。

  超世:四十八愿皆超胜二百一十亿诸佛之本愿,是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之精华。

法藏菩萨发这四十八大愿之前,世自在王佛以佛力显现法界之中的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让法藏菩萨观察、选择──选择善的,舍掉未尽善的;选择微妙的,舍掉较粗劣的,之后又加上法藏菩萨的理想,由兹而构建出净土精华蓝图及成就此精华净土的本愿。《无量寿经》说:「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因此,四十八愿就成为「超世愿」。

所以「超世」并不只是超越世间,或者超越菩萨的十地,或者超越等觉,而是超越十方诸佛;因为是超越二百一十亿诸佛的本愿,是超越二百一十亿诸佛的净土,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本身,成就的极乐净土,以及使众生能够往生成佛,都远远超越十方诸佛,因此说「超世愿」。

  愿:总指四十八愿,别指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以第十八愿统摄诸愿。

净土三经的根本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根本在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的根本在第十八愿,那么第十八愿的根本在哪里?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换句话说,第十八愿的的根本就是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众生念佛必得往生。

  等觉:等正觉,即成佛。四十八愿不成就,虽成佛亦不取。

这里的等觉并不是成佛之道中五十二阶位内的等觉菩萨,是「等正觉」。所以,「等」是平等,与诸佛平等;「觉」就是正觉,成佛的意思。

「四十八愿不成就,虽成佛亦不取」,即使福慧圆满可以成佛了,可是只要四十八愿当中有一愿未成就,那法藏菩萨也还不想成佛,一直到四十八愿愿愿都圆满成就了,他才要取正觉。

  初偈承上重誓,可见弥陀愿心之殷重。

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这些愿已经很深重了,接下来又重发这「三誓偈」,表示阿弥陀佛愿心是无比的殷重。

  第一偈直接显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都超越二百一十亿诸佛的本愿,即是超越十方诸佛,是诸佛之所无。
  如「光明成就文」说:「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既然,余德亦尔。故《弥陀偈经》说:「发愿逾诸佛」。

「光明成就文」是指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二愿「光明无量愿」。亦即,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表示四十八愿愿愿成就,释迦牟尼佛就解释第十二愿而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是其他十方诸佛的光明所达不到的,这不就是表明远远超过十方诸佛了吗?所以这「超世愿」就是超诸佛。

光明是智慧的外相,光明代表智慧;那谈到智慧就会谈到慈悲、愿力、神通、度生的能力,所以说「余德亦尔」。

《弥陀偈经》是有关阿弥陀佛发愿的一部经,《弥陀偈经》一开始就说「发愿逾诸佛」,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

  四十八愿虽然都是出自弥陀大悲誓约,然而并未明白显示乃「超世无上」之本愿,是弥陀独有,不共诸佛。因为四十八愿若就一一愿分开来看,于诸佛誓愿中亦非没有,而看不出阿弥陀佛独有殊胜之处。所以在这三誓偈首先就说「我建超世愿」,显示四十八愿看来与诸佛誓愿并无差别,而实际上其深意是大不相同的「超世之大愿」,是不共诸佛的誓愿。

这个大家看文字就能够理解

  三、为显示「他力救度」
  第二偈: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唐译言: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唐译」是指唐朝时代所翻译的一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无量寿如来会》与《无量寿经》是同样的内容,只是翻译的时代不同、翻译的人不同,所以在文字的表达上也有所不同。把两个不同翻译的版本互相比较,就可以互相补充解释,意思就更加的充分显明。

  无量劫:此示未来无量无数劫,非唯当时;末法万年之后,犹独留此经,以广度众生。

「无量劫」,这是显示包含着未来的无量无数劫,并不只法藏菩萨的时代,或者十劫以来这一段期间。

《无量寿经·流通分》中,释迦牟尼佛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就表示这个无量劫是涵盖法灭的时期,乃至永恒的未来。

  施主:财法无畏三施。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供具,第三十八愿衣服,第十八愿念佛,第四十六愿闻法。下偈言「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下文言「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施主」也就是布施的主人。「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法藏菩萨发愿的时候,三种布施都涵盖在内了。

譬如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的供具随意,三十八愿的衣服随心,第十八愿的念佛必生,第四十六愿的闻法如意,这一些都显示阿弥陀佛要对众生布施财、法、无畏。

所以在《无量寿经》的「胜行、胜果段」,也就是法藏菩萨发了这一些愿之后就进入修行的阶段,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所获得的殊胜果报叫做「胜果」。经文就说:

  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

也就是说,凡是法藏菩萨所示现出生的地方,都可以随心所欲,即使是要无量的宝藏,也都能够立即出现。又说:

  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
  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显示法藏菩萨有这样的功德功能,而这样的功德都是要回向布施给十方众生的。

因此,法藏菩萨既然已经成佛了,那我们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就能够拥有财、法、无畏。

有一位莲友,他女儿所读的高中并不是特别好的高中,女儿的成绩也只是一般而已。自从她父母学了净土法门之后,晓得念佛可以消业障、增福报、开智慧、保平安、得救度,所以希望女儿可以常常念佛,尤其考试前更要虔诚念佛,能够获得阿弥陀佛的加持。

这个女儿也很乖巧,平时也多少念佛,考试之前也虔诚请阿弥陀佛加持。结果她大学联考就考上台大,大学毕业后也顺利考进台大研究所,同时很被教授器重。研究所毕业之后,不久就与乘龙佳婿结婚了。

这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布施,布施她物质的财富以及精神的聪慧,而能一切都顺利,没有任何障碍。

接下来:

  下偈言: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下文言:令诸众生 功德成就

这都显示他要成为一个普济诸贫苦的大施主,不然他不成佛。

  诸贫苦:通财法二贫。
  如《法华经》言:「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

「诸贫苦」通财、法二贫,这里的「诸贫苦」,指的不只是物质需求上的贫穷,同时也包括缺乏智慧,如《法华经》言「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

我们之所以轮回三界六道,就是贫穷无福慧;要离开六道轮回,除了福报,主要是要有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般若,也就是体会空性;体会空性才能够断烦恼、破我执,一旦烦恼断了,我执也没有了,自然能够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可是,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我们只有造业的力量,没有证悟的力量,但是阿弥陀佛有这个力量,又乐于布施给我们福跟慧。

  先与其物救其肉身,再与其法救其法身。

我们的肉身要生存在这个世间必须要有足够运用的生活必需物质,法身要解脱轮回必须要有般若智慧,这种种,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大布施。

  第二偈说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完成的超越十方诸佛的佛身,其本身及其功德、目的,是为了救度「诸贫苦」的众生,也就是贫苦无智慧,常在六道轮回的众生──就是我们。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所要救度的众生是谁呢?就是我们在座各位,就是一切众生。

  如果仅就四十八愿而言,他力救度与他力回向之义并不明显,所以更在此偈中,表明「为大施主」、「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的他力回向与慈悲救度的愿心,显示往生净土之因,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的救度。此救度之经证,唐译「成救度之法王」之语,直显无遗。

这「三誓偈」的第二偈是显明什么呢?显明「他力」,也就是显明四十八愿都是来自于弥陀的力量,这力量显现在于要救度我们,所以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的佛。

若只有《无量寿经》的经文,不易明显看出详述的救度意涵,但如果同时阅看唐朝的同本异译,就可以很清楚。唐译言:「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利益就是救度,救度世间轮回的凡夫,使凡夫们都能够安乐。

所谓「安」就是「不变」,所谓「乐」就是「没有苦」。「苦」有好几种,概括来讲就是「分段之苦」跟「变易之苦」。

「分段之苦」是三界六道的众生轮回之苦,「变易之苦」是指菩萨升华过程当中的一种迷悟迁移的盼望之苦,当然他的苦的本质跟六道轮回苦是不一样的。

  弥陀所发大愿所修大行,从因至果,皆回施众生。愿行成就,可以救度无福慧众生,如《大经》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所以阿弥陀佛不只是无量劫以来,同时也是无量劫的未来,都要成为一个大布施的主人,永远以超世愿的功德来赐予众生、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是布施者,我们是受施者。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全给众生。第二偈正显明「救度」,是佛力、他力的救度。

这个很浅显,不再另作说明。接下来:

  四、为显示「名号度生」
  第三偈: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宋译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宋译就是宋朝所翻译的,经名叫做《庄严经》,与《无量寿经》也是属于同本异译。

  四十八愿中摄生愿有三,真假并列,为了正直舍方便。

所谓四十八愿当中的「摄生三愿」是指哪三愿呢?亦即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

「真假并列」,「真」就是真实愿;「假」并不是一般说的虚假,而是指权假,也就是权巧方便引导。

这三愿当中真假并列,但一般人看不出哪一愿是真实愿,哪一愿是权假愿。到了「三誓偈」就正直舍方便,舍掉权假,直接标举出真实的。

  故第三偈说「名声超十方」,以显示弥陀回向本愿名号,令十方众生知道第十八愿是本愿中的根本愿,是本愿王,唯有第十八愿之念佛才是往生正因。

第三首偈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这个「名声超十方」的愿就是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七愿跟第十八愿。名声超十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十方众生闻知佛名之后,能够忆佛念佛而往生弥陀净土;这个忆佛念佛的愿就在第十八愿,所以十七愿、十八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第三首偈也点出,摄生三愿的真实愿就是第十八愿。

  第三偈也点出第一偈、第二偈的功德与功能,都成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都在这句名号之中,并且要将此名号传遍十方世界,使十方众生同称佛名,同生净土,同证佛果,同度众生。

也就是说,三誓偈中,第一说超世愿,这是指「愿」来讲的;第二愿的无量功德,是就「行」来讲的,一切的修行、德行全都精简化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第一个誓愿、第二个誓愿,都归入第三个誓愿,也就是归入这一句名号。

  此三偈,第一偈发愿,第二偈无量德行回施众生,第三偈将此愿行缩为一句名号。愿行结晶即是名号,以弥陀名号总摄弥陀愿行。名号由愿行而彰,愿行由名号而着,名号包含弥陀愿行,三誓唯一名号,故此弥陀名号,称为万德弘名。

「名号由愿行而彰」,名号从哪里来,从法藏菩萨因地的愿跟行,没有愿跟行就不会成就这一句名号。愿行由名号而着,因地的愿跟行,如果没有这句名号的话也显现不出来。

  虽名号能度十方众生,若不超闻十方,何能度十方众生?
  故发第十七愿之后,又在此重誓超十方。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要广度众生。

广度众生,最简要的方法就是以名号度众生;要以名号度十方众生,先必须能使在十方显现成佛说法的十方诸佛来称赞、弘扬他的名号。因此,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当中,必须发一个使十方诸佛来称赞的愿,也就是第十七愿。到了重誓愿的第三誓偈,就更进一步的说,名声要超越十方,使十方众生都能够听得到。

  两者有何不同?第十七愿但诸佛称扬,此文称扬之力,名闻十方,此是其异。

也就是说,第十七愿的内容只是十方诸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的伟大不可思议,而在重誓愿「三誓偈」的第三誓偈,更进一步达到使十方众生能够听闻。这是两者比较微细不同的地方。

  超有二义:

「名声超十方」的「超」,简要来讲有两个涵义:

  一、超远,名声闻遍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闻亦狭,德广大故名闻十方。

「闻遍十方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能够听到弥陀的名号;宇宙之中、法界之内,任何的国土、任何众生,最后都要让他能听到这句名号。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这一偈,其他的版本翻译为「究竟靡所闻」,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

  二、超胜,名德超胜十方诸佛之意。普济诸贫苦,使至无上道,诸佛所无故。又,诸经所赞,多在弥陀。世间称佛,弥陀唯多。

阿弥陀佛普济诸贫苦,目的是要使十方众生都跟他一样的「至无上道」。就这一点来讲,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

又「诸经所赞,多在弥陀;世间称佛,弥陀唯多」,显示释迦牟尼佛所赞叹的十方诸佛当中,赞叹阿弥陀佛是最多的;就众生的念佛来讲,所念的十方诸佛当中还是以念阿弥陀佛最多。

  故此三誓偈大意:
  第一偈,显示四十八愿是超世愿,且必定满足。
  第二偈,显示以此超世本愿普施众生,并示他力救度之义。
  第三偈,愿行结一名号,此名德超诸佛,此名声超十方。以此名号广度众生,如宋译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所以,显示四十八愿归结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接下来引用相关的几个愿与经文,加深我们对三誓偈的了解:

  《大经》第十七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大经》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大经》第十七愿成就文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大经》第十八愿成就偈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大经》流通文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可知,《大经》在说本愿念佛。因此,净土宗是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法门,也唯有弥陀超世的智慧慈悲愿力,才能度尽十方众生,满足诸佛的本怀,究竟彰显诸佛的智慧慈悲与愿力。

意思就是说,如果十方诸佛都能够弘扬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样岂不是十方诸佛的智慧慈悲愿力也通通圆满了吗?因为十方诸佛出现世间的目的就是要广度众生,而十方诸佛广度众生必须以他的智慧、慈悲、愿力,可是如果智慧慈悲愿力不够的话,就不能达成出现世间的目的;但如果每一位诸佛都能够弘扬弥陀的救度,岂不是等同自己的智慧、慈悲、愿力圆满究竟彰显吗?这是就十方诸佛来讲的。

就我们莲友来讲,也可以跟十方诸佛一样──自信教人信,虽未往生极乐世界倒驾慈航,但现在就可以预先做倒驾慈航的工作。

  五、为请求「现瑞证诚」
  最后一偈: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大经》说: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偈里面的「虚空诸天神」也有版本译为「虚空诸天人」;「佛语阿难」有版本译为「佛告阿难」。译文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

  四十八愿一一愿都有「不取正觉」的誓言,用意在于扫除众生疑虑。众生疑心很深,只是以四十八愿不能满足其心解除其疑,故再说偈,请求天地之奇瑞来证明其金刚不变之心。
  「斯愿」即第一偈所言「超世愿」。法藏愿心在于使众生至无上道,为成斯愿,重誓请瑞。以天感地动之瑞,证法藏菩萨之诚。
  
  「佛语阿难」四字,突显释尊殷重之心,为法藏菩萨之证诚,故特语阿难。

「佛语阿难」这四个字在这个地方另有突显的重要性,法藏菩萨请求天感地动的灵瑞来证明他的愿,释迦牟尼佛也非常感动,因此以殷重之心特别来提醒阿难尊者。

  普地」即十方诸佛世界之大地,超世愿心普遍十方故。
  「赞言」即十方诸佛证诚之赞叹,超世愿心唯佛能知故。

因为超世愿心唯佛能知,所以能够为法藏菩萨做证明的,除了十方诸佛以外还有谁呢?

  「决定必成」彰显十方众生必得往生成佛。

为什么?这里证明法藏菩萨「必定满愿,必定克果」,就是必定成就的意思。就是显示我们十方众生必定能够往生,必定能够成佛。也显示阿弥陀佛的愿就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的行就是我们的行,阿弥陀佛成就的果报就是我们成就的果报,阿弥陀佛的成佛也就是我们的成佛。

当然我们或有疑问:阿弥陀佛成佛都已经是十劫了,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轮回,还没有成佛呢?

这个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就若已生,今发愿就若今生,当发愿就若当生;意思就是说,十方众生什么时候遇到这一个法门,什么时候就往生。

我们是现在才遇到这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今生今世才能往生,才必定往生。

今天就讲到这里。但愿众生,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