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2017年3月12日讲于台南佛一法会
(第十五次)`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十五次的佛一,最近几次的佛一,都是以《无量寿经》中五段核心的经文来显明《无量寿经》的大意。哪五段经文呢?第一段是「如来出世本怀文」,第二段是「第十八愿愿文」,第三段是「第十八愿成就文」,第四段是「《无量寿经》流通文」,第五段是「特留此经之文」。
上次法会已经讲到了「第十八愿成就文」。第十八愿成就文是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佛对佛的解释是最正确,也是最有权威的。
现在,我们以恭敬之心,共同将「第十八愿愿文」,以及「第十八愿成就文」念一遍:
(第十八愿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愿文共三十六字,第十八愿成就文共四十字;第十八愿和成就文的文字可说是两两相对,意思当然也是两相一致的。
上一次是讲解到「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也就是说「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本身是包含着「至心回向,愿生彼国」的意念在里面。所以,无论是当时的一念也好,「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也好,都是同时性的,只不过就文字的展现以及解释上,有前和后的次第而已,同一个念头、同一个时间,是没有前没有后的。也就是说,我们念佛,念念当中都包含回向之心,都是向着极乐世界,愿生极乐世界。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两句非常好,非常殊胜,令我们感激、感恩,让我们有信心、有安心、有欢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即」字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即时即」,一种是「异时即」。
我们先就前后文来了解。这段文的意思是说,我们凡夫众生(「诸有众生」就是指凡夫)
听到十方诸佛赞叹「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要以名号度尽一切众生,使任何人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在尚未往生的时候,就预先拥有了极乐世界菩萨的身分了。听到这样的道理及名号的含义,就产生愿生极乐世界的心,因此就欢喜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具足往生极乐以及成佛的功德在里面,而且,我们的心就是「至心回向」「愿生彼国」的,这样当下就已得到往生的身分。若当下这口气断了,他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还有一日的时间,或者七日、一年、十年、几十年的时间,他继续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未来也一样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上述各种情况,虽活在世间的时间长短不同,但将来都百分之百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涵义。
所以就时间上来说,念佛当下就得到往生的身分,已具备了往生的资格。因此,这个「即」就是「即时即」。意思是说,念佛者若是「信受弥陀救度,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当下就已经具足往生的身分、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能量了。
这个念佛人,若是临终之机,将要断气的时候,他当下念佛,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若是平生的根机,现在人还健康,因为也已得到往生的身分,不管他什么时候命终,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即得往生」的涵义。就好像按电灯的开关,开关一按,不用经过一秒,或者一分、一时、一日,电灯当下就亮。
如果是「异时即」就不是当下。譬如说「坐船即过海」,虽然坐船就能过海,但并不是当下坐当下就到,它是有时间性的,可能要经过几个钟头,甚至几日才会到。意思是说,虽然坐船会到达对岸,但在时间上仍有快慢的差别。所以如果是「异时即」,这个念佛人就要等到临终正念念佛,看到佛来迎接的时候,他才会安心、才肯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其实不管是专修念佛也好,或者是杂行回向极乐世界也好,只要他愿生极乐世界的心不变,「愿生弥陀净土」的心是真实、决定性的,不论专修、杂修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决定性是在当下,不是在未来,除非平生「愿生弥陀净土」的心不太肯定、犹豫不决,这样就不是「即时即」,是「异时即」,因为要到临终的时候才知道心是否肯定、没有进退、没有改变。
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已经成佛成正觉,因此,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解释为「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因为,对一个「愿生彼国」「乃至十念」「乃至一念」的众生是决定往生的,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这个决定往生是在当下,不是在未来,因此,以第十八愿来说,「即得往生」的「即」是指当下,是「即时即」。
所以,当我们声声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声声句句都具足往生,不是等到临终的时候才具足往生的,不是等到临终正念的时候念这句名号,阿弥陀佛才示现,才感觉往生有分,那个时候才开始得到安心,并不是这样。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即使我们临终躺在病床上,身有病痛无法念佛,但是当下也是大安心的。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永远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之中,不会因为身心病苦念不出佛号,就不安、怀疑、着急,就不会这样。因为,在这以前我们已经听闻到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已经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有信心、没有怀疑,所以不可能在临终身有病痛,没有办法念佛就惊慌不安,不会这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解释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意思。
假使「闻其名号」但是不了解这个道理,这样就是「闻不具足」,也就是听不完整、听不正确、不完全了解;假若「闻具足」,也就是正确的听闻,完全的听闻的话,就会有信心,而且没有怀疑。
所以「闻」有分「闻具足」和「闻不具足」。「闻具足」是「闻」和「信」在一起的,听到就起相信之心、没有怀疑,是「闻信一体」的;若是「闻不具足」,就会产生怀疑,就不是「闻信一体」。
前面提到,释迦牟尼佛解释只要念佛愿生,当下就得到往生的身分,所以叫做「平生业成」。虽然经文上并没有「平生业成」这四字,但是有这个涵义。
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
」,这里所说的「十念」,就是十念业成;也就是说,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之中,往生之业已经成就。
昙鸾大师所说的「经言十念
」的《经》,就是指《无量寿经》之中第十八愿所说的「乃至十念」,以及《观无量寿经》所说的「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不论十念或者十声,并非表示只有念十句而已,是表示往生的业因在当下已经成就,往生之业成办,已经决定往生的身分了。
所以,这十念是显明往生成就的意思,并不是说固定在十念里;如果固定在十念,少一念,只念九念,就不能往生,那念十一念,多一念,也是多余的,并不是这样;是涵盖着往生的身分道理在里面,不是在数目上。所以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十念也好,一念也好,是显明往生的业因已经成就,已经得到往生的功德,已经是往生的身分,这个人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决定离开六道轮回。
这种涵义,就好像证得阿罗汉果的阿罗汉所说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
- 「我生已尽」,就是说他生死轮回的苦已经断尽了,不会再生死轮回了。
- 「梵行已立」,因为他清净持戒,清净修行已经成功了。
- 「所作已办」,他所修行的已经圆满,已经断除了贪、瞋、痴的烦恼,已经业尽情空,解脱生死轮回,进入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生命境界。
- 「不受后有」,不会再受到未来无穷尽生生世世的轮回之苦。
我们凡夫众生根机下劣、烦恼炽盛、业障深重,就好像善导大师警策我们的,要自觉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罪恶生死凡夫和阿罗汉根本无法相比,但是因为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不会再受六道的轮回,将来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也和阿罗汉一样「不受后有」;而且我们的身分及资格,也就是将来的境界,是远远超越过阿罗汉的。
我们虽然现在有贪、瞋、痴,但是并不障碍往生,因为不是靠我们自己降伏或者断除贪、瞋、痴的烦恼,完全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佛力,一到极乐世界,我们的贪、瞋、痴就即刻转为清净的佛心。
所以,这完全不是因为我们的力量,都是阿弥陀佛的力量,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所以他的愿,愿愿都已成就;我们只要念佛,蒙受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追根究本,它的根源在哪里?都在阿弥陀佛那里,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对我们布施的功德,全都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恩赐。所以,净土法门是本于阿弥陀佛的意愿、恩救。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不退转」的梵语是「阿鞞跋致」,译成中文叫做「不退转」,也叫做「正定聚」。《阿弥陀经》有一句经文就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不管任何众生他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都进入「阿鞞跋致」,也就是「不退转」的境界。
以圣道门来说,「不退转」有三种;若以净土门来说,只有一种而已,就是不从佛的境界退转下来。所以「阿鞞跋致」就是成佛「不退转」的意思。
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我们到极乐世界都能够成佛,不可能又退转为菩萨或者声闻、缘觉,当然更不可能又退转而轮回六道。所以「住不退转」就是安住在佛的境界,不会再退转为比佛还低的阶次。
「一生补处」也是佛的身分,但因为阿弥陀佛已经在极乐世界成佛,其他的大菩萨虽然有成佛的资格,也必须要等待现在的佛退位涅槃才继承佛位,或者去没有佛的地方示现成佛。
「不退转」也叫做「正定聚」,「聚」就是类、群类的意思。
「聚」有三种涵义: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正定聚」,就是说决定永远不会从佛的境界退转下来。
「邪定聚」,这个「邪」并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和正定聚相对比的,意思是说决定流转叫做「邪定聚」,就是永远在六道轮回。
正定聚是决定不退转,决定成佛;邪定聚是决定轮回,不能成佛。意思就是说,正定聚是学佛有成就的;邪定聚或者根本就没有学佛,或者学佛没有成就,因此继续在六道轮回。
「不定聚」,则是随缘不定,或者得到前进不退转,或者会退转,这叫做不定聚。
所以若就六道生死轮回的凡夫来说,就是邪定聚;若是就一般的修行人来说,就是不定聚。也就是说,一般的修行人若有不退的缘,就得到不退转;若没有遇到不退的缘,照样会退转。
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正定聚。为什么?因为只要往生极乐世界,不论圣人也好、凡夫也好,都同样进入佛的境界、进入涅槃。所以,极乐世界只有正定聚,没有其他,没有二、没有三,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者全部都是不退转,这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诠释。
这种道理,蕴含于经文之中,很清楚、明白,但若根机不足,就看不出这种道理。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比如说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或者昙鸾、道绰、善导大师等,他们了解这个道理,在他们的著作之中,就清清楚楚的说明出来。
比如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经》言」是指哪一部经呢?当然不离开净土三经。比如《无量寿经》中,我们现在所研讨的「第十八愿成就文」,以及《阿弥陀经》都有说到极乐世界清净安乐及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若有人听到这么好的真理,心生欢喜向往,因此「克念愿生」,这样都能够往生,而且当下就进入正定聚。「克」就是决定,决定愿生极乐世界。
昙鸾大师另外有一段法语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业系,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意思是说,我们凡夫的本质就是烦恼,因为烦恼成就才成为凡夫,这样的烦恼凡夫本来只能在六道轮回,不可能往生佛的净土;但是,也有这种烦恼凡夫可以往生净土,那就是念佛,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再继续受到三界六道这条绳子所绑。这样的凡夫烦恼的绳子并没有断,但是他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将来能够进入涅槃的境界,所以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像这样的道理,这样的现象,以我们凡夫众生来说,怎么可能思考得来呢?
昙鸾大师这段法语主要是在说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可以使烦恼的众生在烦恼还没有断除的当下,也能够往生他的净土。论佛的净土,不但凡夫不能往生,即使阿罗汉,乃至小圣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阶位的菩萨)
也不能往生,要大圣的菩萨(初地到十地的菩萨)
才能够往生。初地以上,地地分破无明证法身,而我们凡夫不但无明一丝丝都没有断除,连尘沙惑、思惑、见惑也没有降伏与断除,这样也能够往生,而且所往生的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么殊胜的净土,这样的道理实在是不可思议!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段经文主要在显明只要念佛,当下就能得到往生的身分,而且进入不退转的阶位。说明一个愿往生、不退转的念佛人,现在虽然还未往生极乐,但已经预先拥有了不退转的身分,不但是「平生业成」,而且是「现生不退」。
善导大师说:
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从因中来讲果,既然「无有退转」,岂不就是必定往生?也就是正定聚?所以从决定不退转来说,我们现在就都已经得到不退转的身分了。由此可知,「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只不过二句八个字,但是不论对我们这个法门来说,或是对念佛人来说,是非常有特色的。
一般的法门若没有断除烦恼就不能离开轮回,如果没有进入初地以上,也是不可能不退转的;而我们烦恼也没有断除,现在还在娑婆世界,却不但能够离开轮回,而且就已经得到不退转的身分。所以净土宗这个法门,真的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是超越任何宗派、任何法门、任何修行的。因此昙鸾大师就说「焉可思议
」。
当然,这也是依据经文而说的。「第十八愿成就文」的前面就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有什么样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呢?就是可以使我们凡夫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未断除烦恼的情形之下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在未往生极乐世界以前,就已经是不退转的身分。
第十八愿成就文中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背后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为念佛人授记,亦即授记念佛人未来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并且现在已具有不退转的身分;现在虽还没离开轮回,尚未往生极乐世界,就已经得到了决定往生与不退转,这就是佛为我们授记。
本来佛都是只为证果的圣者授记,授记未来多久、在什么地方成佛度众生。时间还未到,就预先为他记录、说明、肯定下来,这就是佛的授记。我们没有能力断除烦恼,还在六道轮回,但是现在佛就为我们授记决定往生极乐界,从现在开始不会再受六道的轮回,而且是进入「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身分,这同样也是佛的授记。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个经文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肯定,没有半点的模棱两可,是非常清楚的授记。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佛所说的就是真理,真理是永不改变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情形之下都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这句「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对我们来说,非常可贵、非常殊胜、稀有难得,凡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人,都已经受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这样的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就已经得到不退转的身分。
释迦牟尼佛为念佛人授记的经文,在净土三经中有几个地方,在《无量寿经》除了这段「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外,「成就偈」也是为我们授记,「第十八愿成就偈」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在《无量寿经》结论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这段文叫做「《大经》流通文」,也叫做「念佛流通文」,这段文也是为念佛人授记: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又说: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
以上是《大经》的经文。
在《观无量寿经》有一句经文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段经文也是为念佛人授记,授记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现在已经「现生不退」。
又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段经文,也是为念佛人授记。
在《阿弥陀经》说: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这也是预先授记。又说: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这段文也是预先为念佛人授记。
又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这段「愿生不退」的经文,也是释迦牟尼佛预先为念佛人授记,必定离开轮回,必定往生成佛。
净土宗的特色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就是依据上面所引用的这些经文,在文字上作简要的说明,这种说明其实在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中,处处都有显示。
念佛人现生不退转,若以譬喻来说明,就好像种子种下后成长为果,既然已成为果,要再恢复成种子,就不可能了。也好像米已经煮成饭,不可能再恢复成为原来的米了。意思就是说,念佛人已经是「不退转」的身分,不可能又成为原来的轮回的凡夫。也譬如说「木已成炭」,木头已经烧为木炭,要再恢复原来的木头,也不可能了。又好像豆子已经磨成粉,要再恢复原来的豆子,也是不可能的。又好像蛋已经孵化成鸡,要再恢复原来,也是不可能的。又好像子弹,已经打出,要再回转回来枪管里面,同样是不可能的。
古人就有一个譬喻说「如箭既离弦,直无回转势」,箭已经射出去,不可能又回到弓上。意思就是说,我们若是愿生极乐世界之心肯定不变,这样就已经不是凡夫,已经是圣者之俦,不可能再回复凡夫的身分。以上是借由譬喻来说明「不退转」的内涵与肯定性,来坚固我们念佛的信心。
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相信不怀疑,接受不拒绝,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所以这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经文是非常可贵的。
有一首偈说: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心决定时,净土莲花,现其色相;
譬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
这段偈文的意思是说,我们若愿生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愿生之心是决定的、不退转的,这样,极乐世界就有我们的莲花,而且这朵莲花有我们的名字,也有我们的影像;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拿着这朵莲花来迎接我们。
「譬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这有一段典故。
舍卫国有一位宰相叫做须达长者,「须达」是印度话,翻译作华语就是「给孤独」,「给」就是供给、布施的意思,「孤独」是鳏寡孤独、没有依靠的老人、小孩或是贫穷缺钱的人。也就是说,这位须达长者很富有,也很慈善,凡是看到孤单的老人,孤苦没有依靠的小孩,或者贫穷没钱的人,他都主动救济,使对方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甚至帮忙他使他接受教育,所以人都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天,这位宰相听过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后,非常感动敬仰,就恭敬邀请释迦牟尼佛到舍卫国来讲经说法,度化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释迦牟尼佛当时就答应,而且跟他说,你先回到你的舍卫国,找一个可以讲经说法的地方。
须达长者回到舍卫国后,很高兴的到处寻找适当的地方。因为这是要给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地方,而且释迦牟尼佛的跟随者往往都有一千多位,所谓「千二百五十人具」,都是修行人。因此,理想的地方除了场地要够宽广之外,必须同时兼具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平常没有蚊虫,又有很丰富的芬多精,而且肃静、不吵杂,也不离城市太远,使大众来听经可以方便等之条件。这种理想的地方本来就不易找,找来找去就只有祇陀太子的花园最适合,不仅场所宽,树木也多,虽离都市不远,却没有都市的愦闹。不过,这个地方是太子的,太子他有的是钱,这么好的地方他怎么肯卖呢?若不动一下脑筋,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位须达长者就亲自去拜见祇陀太子,他首先赞叹释迦牟尼佛是一位世间的觉者,他多么慈悲祥和,智慧是多么深广博大,多么能够讲经说法度众生,赞叹之后才说:因为要请佛来这里讲经,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环境,祇陀太子您的花园是不二选择,是最理想的地方,请祇陀太子能够成全这件美事,完成这个功德。
祇陀太子心想:这是我的地方,你竟然敢开口要我让渡,这哪有可能呢?不过对方又是堂堂的当朝宰相,也不能得罪到他,这样要如何呢?因此就设一个很为难的条件,想让对方能够知难而退。什么条件呢?他就说,「可以啊!这个地方是很难得,你若可以将黄金铺满祇园,我就将这个地方给你。」希望须达长者可以知难而退。但是没想到须达长者听到祇陀太子的条件,很高兴就答应下来。回到自己的府邸,打开仓库,将他所有的金条、金片全都搬出来,没有几天,就将祇陀太子的花园地面全都铺上了金光闪闪的黄金。
祇陀太子看了,非常感叹,敬佩须达长者有这么大的发心,而且内心也对释迦牟尼佛产生了敬仰,能使宰相愿意做这么大的付出与发心的人,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祇陀太子也很有慧根,他就对须达长者说:「这样吧!这个花园我们一起来做功德。」须达长者就说:「我已经依约定满地铺了黄金,这个花园应该属于我的了。」祇陀太子就说:「你虽然已用黄金铺满了园地,但是树木你铺不到,依然是我的,所以你奉献花园,我奉献树木,我们共同做功德。」。
须达长者一听也有道理,而且也欢喜祇陀太子能够肯定这件好事,共同来护持释迦牟尼佛。所以这个地方才叫做「祇树给孤独园」,祇陀太子所布施的树,以及给孤独长者布施的园。
精舍的蓝图设计好,要开始建筑了,佛陀嘱付舍利弗来做监工,当须达长者和舍利弗拉绳丈量地面的时候,舍利弗不知不觉内心欢喜就笑了出来。这时,须达长者觉得奇怪,就问:「尊者,你这么高兴,是在笑什么?」
舍利弗才说:「你发一个心,要建设祇园精舍,都还没有盖,才开始丈量而已,但是你的果报已经示现,欲界天每一层都有你的宫殿,你将来所得的果报,所出世的天界已经成就。」舍利弗就借着神通示现给须达长者亲自看他将来所要住的庄严清净的宫殿。
这个时候,须达长者就问舍利弗说:「六界天中哪一个天较安乐、较殊胜?」舍利弗尊者就说:「六界天之中,下三界(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
五欲的心较重;若是上二界(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较骄慢,又较放逸;其中第四天,就是兜率天,较知足、较无欲,而且有一生补处的菩萨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所以在兜率天都能够听闻经法,这个地方最理想。」。
须达长者一听就说:「如果这样,我将来要往生兜率天。」他这句话一说完的当下,其他各天的宫殿就都消失了,只有兜率天的宫殿存在。
这段典故显示,虽然只是刚起一念真实的善心,但是当下就已经得到那个果报;虽然工程还未开始进行,善事功德也还没有完成、圆满,不过他的果报就已经显现了,可以说就是「因中有果」。
本来因和果中间应有时间上的距离,也有空间与本质上的距离,但是,因为发心是真实的,所以当下的果报就预先成就。
同样的,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心念一浮起,决定不变,这样极乐世界就有我们的莲花,就有我们的名字,就有我们的身影在那里。这就是说明我们现在已经得到正定聚的身分了。
印光大师也有一段法语和这个内容很相同:
祇园始经营,天界宫殿已现。
佛念才发起,净土莲花即生。
也就是说,祇园精舍才开始要建设的时候,须达长者在天界的宫殿已经出现。那我们念佛,愿往生的念头才发起而已,净土的莲花当下就已经出现了,这同样是「因中有果」。
净土法门就是「因中有果」的法门,所以往往也以莲花来譬喻净土宗。莲花有一个特色就是「花果同时」,花一开时果就出现,这也表示因果是同时性的。
印光大师另有一段法语说明现生得正定聚的譬喻: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则虽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
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
这个譬喻很贴切。不管任何人,只要我们对这个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有很深的信心,又不改变(如果信心浮浅就好像一枝草,风一吹,草就会动摇而改变方向)
,虽然烦恼没有断,轮回未出,但是身分已经胜过阿罗汉。好比太子刚出世,虽然还没长大,也还没有学问,也没有成就,对国家也还没有任何的贡献,但是他的高贵,他的身分,已经超越宰相之上了。为什么?因为他是国王的儿子、未来的国王。
印光大师还有一段法语,也解释得很简捷: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惑业」就是贪、瞋、痴。贪、瞋、痴还未断除,但是预先得到一生补处的资格;就在我们几十年的此生之中,已经圆满菩提了。「菩提」就是「佛果」的意思,已经圆满成就佛的功德。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一生圆满、当生成就的法门,非常简单,非常殊胜,所谓「至简易、至直捷、至圆顿」,相当难得。
反之,若是通途法门,进入一生补处的阶位,就要降伏烦恼,断除见惑、断除思惑、尘沙惑,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开始,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初地到了七地,接下来是八地到十地,才能进入等觉一生补处的阶位。
论时间,要三大阿僧祇劫以上;论过程,要断除四十一品无明,经过五十一个阶层,可以说时间很长久,而且功夫要很高超。但是我们既没有降伏烦恼的功夫,也没有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五十一个阶位的艰苦修行,却也能够在今生短短几十年就圆满、成就菩提,所以印光大师在这里说「即此一生,圆满菩提」,菩提之果已经在我们这一生之中圆满成就。这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
有一句法语说「心行相续,业成不退
」,意思就是说,愿往生之心与念佛之行相续不间断,这样往生、成佛之业就已经成就不退转了。净土法门的容易和殊胜于此可见一斑。
人生是无常的,随时会离开人间,而且生死是轮回的,并不是死了以后未来世还永远都可以再度做人,且能永远都能继续学佛。我们来世再度投生人道做人是很不容易的,往往都堕入三恶道。我们光检讨今生口中所吃的肉就有多少?这些都是要还的;要如何来还?若不是堕入地狱或者饿鬼,就是转入畜生道偿还。这轻松吗?不轻松,很痛苦。因为是痛苦,所以是很严重的事情,因此叫做「生死事大」。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目的在哪里?就是说明这件生死大事,并说出解决的方法,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的目的。
所以讲经说法,若没有讲到生死事大的内涵,没有讲出解决生死大事的方法,这样就是没有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本怀讲出,是很可惜的,甚而若说错,就会误导众生。
生死是大事,我们长久以来学佛的心不变,求道的心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更加坚定,所以愿生心和信受净土法门的心也只有愈加深重不退转。就好像刚才所说的,箭已经射出去了,不可能再回转。虽说人生无常,心情难免进进退退,不过想到生死是大事,比任何世间的事还重大,甚至更加严重,面对这件生死轮回的解决,是不可以进进退退的,因此只可随着岁月的增长不断加深,所以是不可能退转的。
世间的五欲、荣华富贵是无常的,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如果一生有得吃、有得穿、有地方住,这样就已经满足了;世间任何大事都可以商量,只有解决生死轮回与往生极乐世界这件大事,是不可商量,不可妥协的。
净土法门有「当机众」与「结缘众」。
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就「当机众」来说的。凡是契合第十八愿所说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念佛人,他的愿生心坚决,念佛专一,这样的念佛人就是「当机众」,这样的人,他现在已经得到往生的身分(即得往生)
,而且现生就「住不退转」,他临终的时候,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若不是这样的根机,则叫做「结缘众」。也就是他虽然也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知道极乐世界,也浮出了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但这个心并不坚决,念佛也不专一,所以今生并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不过,他已经和阿弥陀佛结了缘,阿弥陀佛也没有放弃,必定要使他或者后世、或者后后世,让他很快就往生极乐世界,这类的众生叫做「结缘众」。
所以,「当机众」是对机的,契合第十八愿的;「结缘众」则不是对机,因为不契合第十八愿,但是阿弥陀佛并不放弃,将来也要使他往生。所以在四十八愿中的第二十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就是说,这类的众生已经「植诸德本」,植下了种子,只是结果要等待未来。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地方,只要有结过缘,阿弥陀佛就不放弃,会借这个缘,不久的未来将他救度到极乐世界。因此,第二十愿也叫做「三生果遂愿」,或叫做「系念定生愿」。这个愿,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就用一个譬喻说「吞钩之鱼,在水不久」,全文是:
吞钩之鱼,虽复游戏池中,当知出在不久。
鱼已经上钩,不可能会再游去别的地方,在水里也不久了,总是会很快就被人拉上岸来。若不是上钩之鱼,它在水里还会上上下下,来来去去,到处游走。
这是一种譬喻,譬喻和阿弥陀佛结过缘的众生,无论如何,待在六道苦海也不会太久了,总有一世会让阿弥陀佛救到极乐世界,这是属于第二十愿。总之,虽同是被救度者,但有「当机众」和「结缘众」的差别。
这样说起来,我们今生可以成为「当机众」都是因为过去世和阿弥陀佛结过缘,是因为过去是「结缘众」,现在才能够成为「当机众」。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一直在帮我们调熟,使我们可以早一世成熟,成为「当机众」。就好像日光照着果树,树上的水果本来是绿色的,因为还没成熟,如果强将它摘下来也不能吃,经过日光的调熟,慢慢变黄、转红,时间到了,成熟了,自动就会掉下来,这时候也才能吃。
我们宿世以来就是受到阿弥陀佛光明的照耀,今生今世根机成熟而成为「当机众」,由照耀的光明之境转入摄取的光明之境,受到阿弥陀佛摄取不舍,所以今生今世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第十八愿的「当机众」。
第十八愿只有说念佛,念佛很简单,人人都做得到,因此成为「当机众」是容易的;虽然第十九愿也是「当机众」,但是第十九愿较困难。因为第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然后才「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毕竟真正能如实发菩提心的修行者很少,就修诸功德来说,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人能修得起。所以虽然十八愿、十九愿都属「当机众」,不过第十八愿较容易,所以度化的众生自然较多、较普遍;而且第十八愿也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
若是了解这个道理,就应该专靠阿弥陀佛的救度,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决定今生要往生极乐世界,不要只是结缘,等待来生,或者某一世才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生死轮回之苦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是不可商量的事情,是不能犹豫不决、进进退退的。
古人有一句话说:
除却生死真大事,其余皆是可商量。
意思是说,除了生死轮回是真正严重的大事以外,世间上无所谓真正的大事。
世间就是功名富贵、家庭的安乐、事业的发展、交际应酬,这说起来不算什么大事。因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几十年就过去了,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一般,而未来世的生生世世轮回却是无穷无尽的,不是只有几十年而已。况且轮回的过程就是一个「苦」字,因为它的本质就是「苦」,岂不就是严重的大事呢?因此这件严重的大事,是不可商量的,一定要解决。也就是说,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有丝毫的苟且的,也不可因循业习妥协。了解这个道理,自然就会成为「当机众」。
解释「第十八愿成就文」的同时,我们也来解释「第十八愿成就偈」。「第十八愿的成就偈」同样也是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偈文有四句,一句有五个字,总共二十字: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本愿力」,释迦牟尼佛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来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以才说「其佛」,「其佛」就是指阿弥陀佛。「本愿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也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因此他因地所发的愿已经成就了,已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说「其佛本愿力」。
他这个「本愿力」有什么力量、功德、功能呢?释迦牟尼佛解释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只要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佛名,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人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一个都不会漏掉,所以说「皆悉到彼国」。
当然,所谓「闻名」并不是掉以轻心,右耳听左耳出。就如前面所说的,「闻」是包含「信」在里面,也就是「闻具足」。
听到阿弥陀佛救度的内容,就「欲往生」,为什么呢?阿弥陀佛千求万求,求我们要让他救度,求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十劫以来一直如此,那我们愿意接受了吗?若不愿意,阿弥陀佛也无可奈何;若愿意,这样就满阿弥陀佛的愿,就和阿弥陀佛的愿相应──阿弥陀佛的愿和我们的愿,我们的愿和阿弥陀佛的愿,就愿愿相应,感应道交,就和阿弥陀佛一体不二。所以我们说「愿生、欲往生」,不是求,也不是愿望的愿,是愿意的愿。
愿望和愿意有什么不同呢?有很大的不同,有天差地别的不同。
我们学佛就是要成佛,但是学佛的人这么多,成佛的有几个?自古以来,自力修行者就好像牛毛那么的多,但是真能成就者就好像麟角。所以虽有那个成佛的愿望,却不一定能够达成,因为,他因地的功行若没有具足圆满,就无法得到那个愿望的果报。
唯有净土法门不是靠我们的愿望去追求,而是看我们愿意吗?答应吗?心中答应,口中念佛,这样自然就能够往生成佛。
所以,净土法门不是我们求往生的法门,是阿弥陀佛求我们让他救到极乐世界的法门,是我们被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
大家想想,十劫以来我们都在轮回,我们从来不曾有一世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十劫以来,生生世世都是阿弥陀佛在求我们,可惜由于机缘未到,我们仍一直在六道之中,还好,现在机缘已经到了,怎么说呢?我们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遇到佛法,虽然释迦牟尼佛涅槃已经二千五百余年了,但是他说的法现在还存在,尤其是遇「佛本愿力」,遇到阿弥陀佛本愿的救度功德力,所以只要「闻名欲往生」就都可以「到彼国」。
释迦牟尼佛又进一步解释说「自致不退转」,自自然然就成为不退转的菩萨。「自」就是天性自然、自自然然的。既是天然、自自然然,就不是我们凡夫、人为的造作。譬如一年四季,春天过了就是夏天,夏天过了就是秋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自然的,不是经过人为的力量或用种种科技来使它成为春夏秋冬;同样的,我们只要欲往生极乐世界,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在今生今世就得到不退转的身分。
所以释迦牟尼佛这首偈「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的解释,如画龙点晴,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感激,安心又欢喜,知道这个法门这么容易又殊胜,只要「闻名欲往生」就「皆悉到彼国」,而且自自然然进入不退转的菩萨的阶层,不用借着其他的功德力用,毫无勉强,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净土法门是自然往生成佛的法门,释迦牟尼佛已说得明明白白,经典上白纸黑字也写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模糊。
若论「自然」,归纳起来有三种:一种就是愿力自然,一种是业力自然,一种是虚空自然。
愿力自然,是指什么人的愿力呢?不是指我们凡夫的愿力,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凡夫的愿都很浮浅,没有力量。那阿弥陀佛有什么愿力呢?阿弥陀佛有经过五劫的时间思考出四十八大愿,再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去累积菩萨万行,才完成了这个愿,使这个愿有了功德力,使念佛的人自自然然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只要符合阿弥陀佛的愿,就自自然然随这个愿的运转而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愿力自然。
业力自然,是指我们凡夫。我们凡夫都有罪业,我们一生之中起心动念的业、开口说话的业、身体动作行为的业,以善和恶来比较的话,是恶多善少,就好像《地藏经》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我们死后,就自自然然随着今生今世乃至生生世世的业去投胎转世。不是上帝创造或者安排,或者审判,而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做的安排,自己的业在审判自己。如果这个业应该堕入三恶道,我们想不堕入,也是不可能,因为已经有那个业,业已经定下来了;除非回心转意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借由阿弥陀佛的强大力量转我们众生的业,使我们不堕入三恶道,甚至脱离六道,往生极乐世界。
「业力甚大」,大到什么地步?像《地藏经》说的「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因为他有一股自然的力量。因此不要以为起心动念没有人知道,或者说出去的话已经过去了,或者造作的行为也过去不存在了,其实它依然存在。存在什么地方呢?就存在于法界之中,那一股无形的力量,会使得时间一到,自然就会引起那个相应的果报。
有一首偈就说: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又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这都就在说善恶因果的报应。以上说的是众生业力的自然。
虚空自然,虚空之中自自然然有循环,如刚才说的,春夏秋冬四季这是自然性的,不是上帝安排造作,也不是人为使它有春夏秋冬的。当然有春夏秋冬是就某些地区来说,有些地方是没有冬天的,那也是一种自然。若进一步探究,虚空自然的来源是哪里呢?是在众生业力的自然。所以,我们若没有这样的业,宇宙虚空自然就没有那种现象。
为什么?佛法说「三界唯心所造」,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是众生共同的心力所形成的,这样的道理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说出。现代科学发达才证明释迦牟尼佛真的是一位觉者,所说的话是真理,这个宇宙确确实实,是众生的共业所形成的。
以上也是在说明「自致不退转」。我们若是念佛,自自然然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就现生不退转。这个自然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并不是我们凡夫的业力自然,我们的业力只有是堕入三恶道而已,只是继续轮回六道轮回而已,没有脱出轮回的力量。
这首「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破地狱偈」,这有一个典故。
唐朝时代有一位出家修行人叫做玄通律师,他是一位学戒律的人。这位律师到处行脚参访,有一天去一间寺院挂单过夜,那一晚他所住的房间隔壁有人在诵经,所诵的经文就有这首「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他可以说宿善已经成熟,听到这句偈文非常有感觉,就跟随念着念了二、三遍。
之后,他就没有再念这首偈,而且时间一久,也已经忘记了。后来,因为他犯了戒,死去的时候到了阎罗王的地方,阎罗王拿起惊堂木往桌上一拍,就向他问说:「你出世在佛法传播的地方,若有学过什么法门,现在就请你登台为我们宣讲。」
阎罗王这么说了,玄通律师就不得不上台了,他一方面上台,一方面回想一生在阳间所学的,有什么样的法门?可是这时怎么想也都想不起来,已经全部忘光了,就只有这首偈还记得起,他就顺口念这首偈「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偈一念完,阎罗王当下就起身向他敬礼说:「唉呀!这首偈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总功德的偈文,凭着这样的功德,你可以免除地狱的果报,可以再回去阳间继续修行。」
所以这首偈文,就是阿弥陀佛总功德之文,可以使堕入地狱的人离开地狱,因此叫做「破地狱偈」。
玄通律师他一生所学的法,堕入地狱的时候全都记不起来,却只有这首偈记得,而且又念得这么完整,这岂不是背后有阿弥陀佛的加持?因为他既已听到这首偈,就是和阿弥陀佛结了缘,所以阿弥陀佛就不放弃。
玄通律师是一位学戒、持戒的修行者,但最后也是会犯戒,何况一般的学佛者?由这件典故,我们知道学佛、修行是不容易的。
在座一定有受过五戒和菩萨戒的莲友,我们可以静静的思考、检讨:自受戒到现在,到底持戒是清净或不清净?假若不清净会有什么后果?检讨之后我们就会自觉:我就是凡夫,是罪恶生死凡夫,必须要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对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会答应,自然就会有这种觉醒;这样就会进入到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之中,坐着阿弥陀佛的本愿船,成为当机众,接受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已得「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件典故,让我们有这种启示。
可能有人会想:这样要好好将这首偈记在心中,等到将来若堕入地狱和阎罗王见面的时候,可以将这首偈念出来,让阎罗王又判我们回阳间。(众笑)
其实不用,为什么呢?大家既然已信受净土法门,是不会经过阎罗王殿的;若是还要到阎罗王殿,这样岂不是太危险了!
念佛人是要让阎罗王来恭敬,不是准备若堕入地狱要如何来应付。我们现在既已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所以不只是护法龙天保护我们、赞叹我们,而且十方诸佛也来围绕着我们、保护我们、赞叹我们,就好像《阿弥陀经》所说的「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所以,根本不要怕又会轮回,堕入三恶道、堕入地狱。如果说要应付,这个时候就要应付,等堕落时要应付就已经来不及了。那现在要如何应付呢?很简单──「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样就是应付轮回、应付地狱、应付阎罗王最简单的方法了。
其实,阿弥陀佛的总功德就在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中,所以不一定要将这首「破地狱偈」记在脑中,因为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即使学问高深,知识丰富,到了临终的时候,一生所学大部分都忘记了,记得来的就只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更加可以破地狱。玄通律师是在地狱念这首偈使他离开地狱,如果当时他在地狱中直接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仅他自己能离开地狱,更能借之往生极乐净土,同时也会救度地狱的众生一齐离苦。这也有一段典故,这件故事是发生在古代的印度。
古代印度有一位婆罗门,婆罗门是当时印度的一种阶层的人士。照说婆罗门也还是属修行者一类,应该有学问才对,但是这位婆罗门却很愚痴,不过他的太太则很聪明,而且是学佛念佛的人。
这个婆罗门愚痴而且又爱杀生、吃肉,他的太太劝他学佛念佛,他总是说:「唉!我没有智慧,了解不来,念不来。」但是这个婆罗门对他的太太非常疼爱,因此他太太就借这种机缘对他说:「我们每晚要睡觉前就先来念佛,念完再去休息。」又说:「我要你和我学佛,你都不答应,那么你所要求我的,我又怎么能够答应呢?夫妻就好像比翼鸟,要同心、同愿、同行才对。」所以这个婆罗门就和他的太太,每晚在睡前都敲引磬念佛。
三年之后,这个愚痴的婆罗门死了,因为造恶业的缘故,所以堕入地狱。地狱的鬼卒拿着铁棒、铁条要敲打地狱鬼魂的时候,无意中敲到油锅的锅边,「铿」的一声,好像引磬的声音,婆罗门一听到这个声音,不知不觉间就自然念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一念出来,附近的鬼魂一听到,当下就离开地狱,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惊动到阎罗王了,阎罗王就放他回阳间。婆罗门回到阳间之后,就将这件事讲给大家听,大家都非常惊异、赞叹念佛不可思议,所以,当地人很多人就开始念佛。
这个婆罗门返回到阳间之后,就将自己的经历托人写成一首偈,自己也常诵念:
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才称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阳间造了种种的罪业而堕入地狱,这时若有人在地狱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听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地狱的猛火,甚至刀山、剑树、油锅,这些种种的痛苦刑罚,当下就变为清凉的景象,而且当下就离开地狱,甚至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可以打破地狱,使地狱众生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第十八愿的核心道理,第十八愿所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甚至使地狱的众生也离开地狱,往生极乐世界。
在《无量寿经》中就有这样的经证: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就是说,在地狱看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地狱种种的极苦、剧苦,当下消除,寿终就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刚刚那首偈语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地狱的众生单单听到这句名号,就到极乐世界去了。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力量呢?因为佛的境界是:「名」就是「体」,也就是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阿弥陀佛的本体。
阿弥陀佛本身是涅槃的境界,是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的真理境界;由于这句名号和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光的本体是「一体不二」的,所以,这句名号同样有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威神力量在里面。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叫做有声音的光明。意思就是说,虽然名号就是光明,但是光明本身并没有声音,可是这句名号却是有声音,可以念出来听得到,可以写出来看得到,可以做佛牌来挂在胸前;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是没有声音的名号。
总之,阿弥陀佛的光明和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体的,致使在地狱之中只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火焰化作红莲」,使地狱的众生顿时可以坐着莲花进入极乐世界。这就譬如黑暗若是遇到光明,黑暗当下就消除,当下就变成光明的境界。
这句名号不只是阿弥陀佛的本身,也是极乐世界的本身。因为就佛的境界来说,不仅名体不二,依报、正报也是一体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本身属于正报,所住的极乐世界属于依报,正报的身体和所居住的环境依报,是一体的,不分开的,没有差别的。
我们凡夫在这个世间,正报的身体和所住的依报环境却是各自分开的,不是一体的,是互相有隔阂不能自由。譬如,房间如果没有门,四周都是墙壁,这样就无法出入,这是我们凡夫业力的障碍;但是,佛的境界是融通无碍的,正报的身体和所住环境的依报是融合一体,不相阻碍。
《华严经》中提到四种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佛的境界就是事理无碍以及事事无碍的境界,因此万物对他来说都是一体性的,是相即相入、融合一体的。
总之,只要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使闻名念佛的人,离开地狱、离开六道,自自然然进入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名号的功能。我们既然已听到、知道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此后就专一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就自自然然往生极乐世界。
就好像水,水的功能本来就可以止渴,也可以润湿东西;若是火,火的功能本来就是烧东西,这是火的自性,本来就是这样,你要说叫它不要烧,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我们嘴中说不要烧,心中思维不要烧,火一定还是会继续烧,因为这是它自然的本性与功能。同样的道理,我们既然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除非我们自己不想要往生,不然没有往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
阿弥陀佛的救度,对我们众生来说,我们只要心中领受、口中答应,则必然会表现在念佛,如此「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的念佛,就是随顺着阿弥陀佛的救度,自然必定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誓愿,是阿弥陀佛本愿力量的自然功能作用。我们只要依照着做,无形中就已经进入阿弥陀佛的愿海之中了。
所以,我们往生的功德力量不在我们本身,完全是在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已经成就,是现成的,而且是从十劫以前就开始完全回向给我们十方众生,因此十方众生不论是什么人,只要念佛愿生,将来就必定往生,而且现在就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这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涵意。
接下来讲《无量寿经》大意第四段经文。第四段的经文是在《无量寿经》结论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将称念弥陀名号的净土法门来咐嘱弥勒菩萨。现在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来恭诵一遍: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的经文若是包含前面的「佛告弥勒」四个字,总共是三十六字,若单就主要的经文来说,也就是从「其有得闻」开始,总共八句,一句四字,则总共三十二字。
现在分四点来解释这段经文:
- 第一,名称。就名称来解释;
- 第二,大意。就大意来解释;
- 第三,依文解释。依文字的意思来解释;
- 第四,显明深理。显出这段文背后真实的意义。
第一,名称。以各种角度来看这段经文的意思就会有好几种名称,可以说是「咐嘱弥勒文」,因为是佛陀交代弥勒菩萨的;也可以说是「大经流通文」,因为出自《无量寿经》最后流通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交代弥勒菩萨,要将《无量寿经》的大意、核心要旨流传下去;也可以说是「念佛利益文」,因为这段流通文完全是在说第十八愿念佛无上利益的经文;也可以说是「念佛流通文」,因为是流通念佛,不流通杂修杂行。
释迦牟尼佛咐嘱弥勒菩萨,有二种的涵义:
- 一,是为了要使念佛法门代代相传,使这个法门永不断绝,常住这个世间,救度任何时间的众生。
- 二,因为这个法门是诸佛出世的本怀,弥勒菩萨是将来会在娑婆世界下生成佛的菩萨,因此将这个诸佛的本怀传承给弥勒菩萨。
这段文也分为两门:一个是相对门,一个是绝对门。这两门是就解释上来说的。
「相对门」的意思是说,念佛和其他的法门比较,唯有说念佛一门的大利无上功德,来显示出其他法门是小利有上的功德。这就是相对性、比较性来看。
「绝对门」的意思是说,整部《无量寿经》也有讲到其他的法门,但是,最后释迦牟尼佛却单单只交代弥勒菩萨流通念佛,并没有咐嘱其他的法门,显示出念佛法门利益远超其他法门,其他法门不能比,故不与其他法门比较,而直接以念佛咐嘱弥勒菩萨。
第二,大意。这段文的大意在说什么呢?简要来说就是,无论任何人,只要「欢喜踊跃」来念这句名号,他当下就得到最大的利益,具足了无上的功德。所谓「无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因为没有比佛更上的了。我们若是念佛,这样佛的功德就和我们一体不二,这种「无上功德」和念佛的人永远相随在一起、不相离开,这是就大意来说。
第三,依文解释。依据经文,一字、一字,或者一句、一句来解释,先消文,然后才显明它背后的道理。
「佛告弥勒」,佛当然是指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就是当来下生成佛的弥勒菩萨,现在住在兜率天。
这段文是释迦牟尼佛咐嘱弥勒菩萨的,「咐嘱」就是交代的意思,因为弥勒菩萨是将来下生人间成佛的菩萨,所以将这个法交代下一位佛流通到未来世。佛出世的目的就是要讲经说法,要救度众生,要如何达成救度众生呢?唯有这个法门才能够普遍救度众生,才能够达成诸佛出现世间的目的,所以这段文称为「咐嘱文」或「大经咐嘱文」。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其」是指十方众生,十方众生之中有圣人、有凡夫,有善人、有恶人,任何人只要能够听到这句名号,他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当机众。「闻」就是耳朵听到,心中了解相信,所以「闻」就是「信」。这背后也是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众生要相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要相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救度,要愿生极乐世界,有这样的涵义在。
「得闻彼佛名号」,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名号。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相信、没有怀疑,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的意思。阿弥陀佛的名号,和阿弥陀佛的本身是一体不二的,所以这句名号是具足着阿弥陀佛本身所有的万德在里面,因此这句名号才叫做万德洪名。这句万德洪名可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弥陀净土,进而可以使十方众生在弥陀净土直接成佛。
「彼佛名号」也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闻其名号」;「闻其名号」和《无量寿经》「胎化段」的经文所说的「明信佛智」是一样的。听到这句名号,信受这句名号,就等于是信受着阿弥陀佛的佛智。我们众生没有办法了解佛的智慧,因为我们并没有证悟到佛性,因此我们只有信受、不怀疑。直捷的说,「明信佛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道理,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明信佛智」。
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也是十方诸佛所赞叹的名号,第十七愿成就文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听到十方诸佛所赞叹的这句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名号,听到不怀疑,这样自然就和这句名号的法体感应道交,这样的心理状态就是真实的信心,这叫做「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可以度我们出离生死轮回,若听到、相信,心中自然就欢喜。欢喜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的欢喜表现于身体,就有踊跃的行为。「踊跃」是什么意思呢?「踊」就是踊于天,「跃」就是跃于地,这是形容欢喜到了极点,非常庆乐的状态。因为听到这个救度的法门,对往生有望,对脱离轮回有望,那种内心的感受和外显的现象,释迦牟尼佛用「欢喜踊跃」来做形容说明。
当然,这个「欢喜踊跃」是因为逢缘触境才表现在言行上,不可能说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这样「欢喜踊跃」,这是不可能的。念佛人逢缘触境,「欢喜踊跃」念佛的时候,就自然会发自内心、表现在外。在那个时候,他是尽情尽性、尽心尽力「欢喜踊跃」的念佛。因为是出自内心,尽我们对佛救度的感恩、欢喜的感情,流露出我们的本性,所以,念佛的时候,声音就很响亮,这就是尽情尽性、尽心尽力,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所形容的「欢喜踊跃」了。
所以在这里所说的「其有得闻」的「闻」,不是突然间听到这句名号而已,是听到这句名号以后,有一种「悲喜交集」的心理状态,因此才会有「欢喜踊跃」的显现。
「乃至一念」,这个「一念」是指,乃至临终一念也可以得到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乃至」就是「下至」,「包容一多」之语,显示称名遍数不定的意思,是一种包含性的,包含一念、包含多念、包含临终的念佛、包含平生的念佛。所以「乃至一念」就他本身来说,是显示只要念佛,不论数目,有时间就念佛,凡是修持就专一念佛,以念佛为修持,这叫做「遍数无定」,念多少?念多久?不固定。这样说来,这「一念」就是相续念佛的意思。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知」,念佛容易,利益功德殊胜,可说超情离见,难以相信,如能相信而念佛,可说稀有难得,因而特别以「当知」提醒弥勒菩萨,也是提醒十方众生,广泛引起注意。「此人」,信心念佛之人,如净土宗宗旨所说。
这个念佛的人已经得到涅槃的利益。因为在佛法之中,在法界之内,最大的利益就是涅槃的利益,就是成佛的境界。
极乐世界是无为无漏的阿弥陀佛果报的报土,是超越品位阶级的,念佛既然可以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进入「一生补处」,因此释迦牟尼佛才赞叹说得到这个大利。这是从究竟上来说的。
若从道理上来说,念佛不仅是自利、利他都包含在里面,而且是现在的利益、当来的利益也包含在里面;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可以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的利益也都在里面。所以虽然是在因地讲念佛,但是果地所有的功德也没有离开念佛,因为有因地的念佛,才有果地种种的功能力用。
因此,念佛所得的利益是不可思议的广大,这样的利益与《无量寿经》「发起序」中「如来出世本怀文」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是同样意思。这个真实之利在哪里呢?在念佛,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这个大利就是真实之利,就是成佛的利益。
这句「踊跃念佛,为得大利」和《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说的「生疑惑者,为失大利」,两句的经文是互相对应的。
「踊跃念佛,为得大利」,若是「生疑惑者,为失大利」;也就是说,信受的人就会踊跃念佛,这样就会得到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但若是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怀疑的人,就失去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则是」这二字是显明念佛功德的自然性。什么自然性呢?只要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虽然不知道此中理趣,或者没有去追求相关道理,还是自自然然就有大利无上的广大利益,所以用「则是」来表达。
「具足」,具足就是圆满,没有缺少。佛所有的功德,念佛的人全都得到、全都领取,圆圆满满没有半点缺少,这叫做「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无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也就是说一念之间就可以具足、圆满成佛的功德。
有了这段文,我们就知道念佛是佛教「大乘」,也叫做「一乘」;在教理上来说是「圆顿至极」的法门,很圆满、具足包含佛所有的功德,就功能与时间上来说,很快速、很容易,当下就已经得到。
第四,显明深理。这段「念佛流通文」或称「弥勒咐嘱文」,释迦牟尼佛要表达的涵义,在这里分为十点来解释。
(一)
来意。也就是说,这段文放在这个地方,有什么顺序的涵义;(二)
特呼弥勒。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特别呼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字,来给他交代;(三)
一念所指。这段文所说的「乃至一念」,这个一念是指什么样的一念呢?(四)
这里所说的大利,是和小利相对;(五)
这里所说的无上,是和有上相对;(六)
显明念念都具足无上功德;(七)
显明念念不舍;(八)
显明要专一念佛;(九)
举少况多。就是举出数目少的,来譬喻数目多的;(十)
深信不谤。要我们都深心相信,不要怀疑甚至不要毁谤。
第一点,来意。在《无量寿经》「正宗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对当时的大众说念佛往生的法门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既然有这么大的利益,就应该要一代一代弘扬流传,不使它断绝,并且可以使十方世界、十方众生普遍都能够听到,以之利益十方众生。因此到了「流通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就特别将这个道理、这个法门咐嘱弥勒菩萨,要他将这个念佛的法门流通到未来世,利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这是这段文在这个地方的涵义,这就是「来意」。
第二,特呼弥勒,特别呼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字。这段文一开始就说「佛告弥勒」,这四字含着一种慎重、殷重、郑重的心情,也就是说,这样的大利、无上功德的法门,对十方众生非常重要,可说是众生解脱成佛的唯一希望,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怀,所以对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
这个法门是众生解脱唯一的希望,这么重要的法门,等觉菩萨的弥勒不一定知道,所以释迦牟尼佛就特别呼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字,跟他说:弥勒啊!你要知道,如果若有人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欢喜踊跃」来念这句名号,你就应该要知道,这个人已经得到大利无上的功德。
释迦牟尼佛为了将这句弥陀的名号流通到未来世,也就是流通到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乃至灭法的时代,到弥勒菩萨「龙华三会」下生成佛的时代,都要使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使这个念佛的法门一直流传下去,所以经文一开始就说「佛告弥勒」,有这种慎重、殷重、郑重的涵义在里面。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其他的,下一次佛一再继续。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