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六)(上)

──《观无量寿经》大意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二十三次的佛一,目前是讲解《观无量寿经》概说之《观无量寿经》大意,这几次讲到“要弘二门判”,也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一开始宗旨《序题门》的地方,对《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提出解释。

《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是在讲“要门”与“弘愿”,“要门”就是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也就是“定善”跟“散善”;“弘愿”是专指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念佛。“要门”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而“弘愿”的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

如果从“要门”与“弘愿”来看,就有“二尊二教”的教理。“二尊”就是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二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定善、散善”,以及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弘愿念佛”。

但是释迦牟尼佛讲“要门”,目的不在“要门”本身,而是要引导原本修学“要门”的定善与散善这些根机的人,进入弘愿门的专一念佛,因为专一念佛是合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往生的正因,必定往生、自然往生,不必假借回向,同时它是容易的法门,是所有根机都能做得到,是最容易又是最殊胜的。

所以《观经》最后“流通分付嘱文”的地方,释迦牟尼佛特别付嘱阿难尊者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把在这之前释迦牟尼佛讲的定善与散善搁置一边,不付嘱流通,而专一付嘱流通弘愿的念佛,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了引导“定善”、 “散善”的根机,进入弘愿念佛的明确指向。

所以到最后的《观经》就是“二尊一教”,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同样都在讲一个教理──“弘愿念佛”。

“弘愿念佛”就是“本愿念佛”,“本愿念佛”就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当中的根本愿,也就是第十八大愿,四十八愿讲到念佛的愿,就只有第十八愿,所以最后就是“二尊一教”,二尊的心意是一致的。因此《观经》到最后就没有所谓“要门”(定善”跟“散善”),而只有念佛。念佛就是本愿的念佛,所以到最后就是“弘愿念佛”,本来是要弘二门,最后就只有“弘愿”一门。

因此,善导大师对于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付嘱文”所流通付嘱的这段经文特别的重视,这一段是整部《观经》的核心,《观经》的根本,是《观经》千里来龙,在此结穴的地方,也就是精华、经眼。

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也就是说《观经》一开始讲“三福”,接着讲“十三种定观”,之后又把“三福”分开为九品详细解释。这一些“散善”、“定善”,所有修行的法门,都是有功德、有利益的,可是从阿弥陀佛根本愿念佛来看,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不在这一些“定善”跟“散善”修学的功德利益,而是在于念佛,所以说“望佛本愿”,从阿弥陀佛本愿来看;“意在众生”,释迦牟尼佛讲解《观无量寿经》的目的、心意是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唯一的、专一的、从始至终、一心无二的去专称这句弥陀佛名,所以说“一向”,尤其“专称”。“一向”就不是二向,“专称”就不是杂修,最后就是归结在念佛。

因此,以《观经》的大意来讲,是在讲“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以及“本愿念佛”,但最后回归到“本愿念佛”,也就没有“定善十三观”及“散善三福九品”了。

当然修学“定善十三观”有它的功德利益,实践“三福”的内涵,也是一个学佛者应该尽的本分,但就往生极乐世界来讲,都不在“定善”、 “散善”,功德、正因、正定业都在这句名号。因为这一句名号是“万德洪名”,阿弥陀佛因地所修的万善万行,以及果地所获得的所有万德,统统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所以玄奘大师翻译这句名号,就说“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所以这句名号是包含阿弥陀佛因地所修万行,果地所成万德,所有善根功德统统具足在这一句名号当中;这一句名号具足这些功德,是圆融的、圆满的、完全的、没有缺陷的。因为圆满,所以没有缺陷,具足所有功德;因为圆融,圆融就自在无碍,能够很轻松的、自在的救度十方所有世界一切善恶凡夫,不受善恶凡夫的业障或魔障烦恼所障碍。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所有这些佛法当中──小乘的善、大乘的善、菩萨的善、佛的功德,统统圆满无缺的在这句名号当中。

这句名号也是阿弥陀佛为众生所成就的,是送给所有众生的,因此众生只要称念,就拥有了这些万善、万德;称念名号的众生,完全具足这些功德,无所缺少。

因此释迦牟尼佛最后才要付嘱流通“专称弥陀佛名”,而不是观想弥陀佛像。就好像我们肚子饿了好几天,现前餐桌上摆满一大桌的珍肴,我们只要当下去吃,这一桌珍肴就是我们的,就成为我们身体里面的养分。

这句名号我们如果接受的话,贫穷困苦、没有功德的烦恼罪恶凡夫,也就马上拥有佛的功德;没有善根福德偿还生生世世以来的罪障、债务,也立即具有充足的功德能够偿还这些债务,因此释迦牟尼佛付嘱流通这句名号,善导大师就解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接下来解释“三种念佛”。

《观经》在最后付嘱流通“专称无量寿佛名”,也就是称名念佛,但如果对于《观经》的道理没有融会贯通的话,可能就会落入“定善”的念佛,或者是“散善”的念佛,因此在这里分别说明“三种念佛”。

第一,万行同一的念佛。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是属于“散善”的念佛。

有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想往生极乐世界,可是由于不了解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本愿救度,同时也不了解这一句弥陀佛名有超越一切、绝对圆满的功德,而误把这一句佛号跟其他的佛名,或者是咒语,或者法门等同并论,以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只不过是跟念其他佛号、菩萨号,或念其他的咒语、诵其他的经典、修其他的法门功德相同而已,没有什么超越特殊的地方。

同时,也误认往生极乐世界,除了念佛以外,还要修其他的法门功德来辅助、回向,才能够往生,这就是所谓的“杂修杂行”。虽然也念佛,可是心中同时认为需另外依靠这个咒、那个咒,这部经、那部经,这个法门、那个法门。这种念佛的观念,叫做“万行同一”的念佛,这是属于“自力的杂行”,以《观无量寿经》来讲,就是《观经》当中“散善”念佛。

第二,万行超越的念佛。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是属于“定善”的念佛。

也就是虽然晓得这句名号有特殊的功德,知道这一句名号胜过其他的法门,不依靠种种杂行,因此专门依靠这句名号,专念这句名号。可是由于他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心──什么愿心?阿弥陀佛是积极的、主动的、平等的、无条件的要救度众生,同时把救度的功能、功德,容纳在他的名号当中,把名号白白的送给我们,做为我们离开六道轮回,往生到极乐世界,同时在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资粮。因为不了解弥陀这样的愿心,所以以为往生极乐世界,纵然念佛,可是没有达致某一种功夫,就不能往生。因为他误解了《阿弥陀经》所说的“一心不乱”,以为“一心不乱”是功夫上的、禅定上的心一境性,就是进入定的境界,进入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杂念的境界。他不晓得《阿弥陀经》所说的,“一心”就是无二心,无二就是专,“不乱”也是不杂乱,不杂乱也是专。只要专念这句名号,跟我们有没有其他功德没有关系,有没有其他功夫没有关系,跟我们的品性、学问、智慧、修为,也统统没有关系。往生极乐世界不看自己的身分,也不看自己修为,就只看这句名号──看您有没有念这句名号,有没有信受弥陀救度。就这样而已。

他误解了“一心不乱”,以为即使念佛,也要念到“定善”的一心不乱,达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或者“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所谓“事一心不乱”就是已经断了贪瞋痴,断了见惑跟思惑,进入了阿罗汉的境界,离开了六道轮回,这就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不但断了见惑、思惑的烦恼,也破了无明。没有到达“事一心不乱”,也就是还没有断烦恼、断见惑、思惑,可是至少要“功夫成片”。所谓“功夫成片”,就起心动念都是在这句佛号上,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就是这句佛号在我们心中一直一直相续下去,没有间断,这个就叫“功夫成片”。

什么是“梦寐一如”?就是清醒的时候念这句佛号,睡觉的时候,梦中也是在念这一句佛号。睡觉跟白天时功夫都一样,都是相续的念这句佛号,这就是万行超越的念佛。也就是晓得这一句弥陀名号胜过所有法门,可是却把这一句弥陀名号当做工具,以这个工具使自己达到心一境性的定的境界。这一种观念也是错误的。

当然,这比前面所讲的“万行同一”更超越,所以称之为“万行超越”的法门。但由于他不晓得往生是信受弥陀救度之后,只要依自己的根机去念这句名号,就具足了阿弥陀佛所有的万德;所以把这一句名号当做累积功夫的一种工具,以自己的功夫作为往生的标准,认为念佛有足够功夫就能往生,没具足功夫就不能往生,这个叫做“万行超越”的念佛。

第三,自然法尔的念佛,也就是本愿救度的念佛。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既不属于“定善”的念佛,也不是属于“散善”的念佛。

本愿救度的念佛,叫做“非定非散”的念佛。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全凭弥陀慈悲、平等、无条件的救度,这是阿弥陀佛根本的愿心,阿弥陀佛的功德都在他的名号中,这一句名号具足离开六道轮回的功德,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因此只要依据每一个人自己的根机任运念佛,自然法尔念佛。

每个人的根机各不一样,以《无量寿经》来讲,简略说是三辈:上辈、中辈、下辈;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更开展出九品,此即所谓“三辈九品”。“三辈九品”则又含盖无量的根机。十方众生有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出家、在家、心清净、不清净、会修行、不会修行,而且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林林总总,可以说根机是无量无边、千差万别的。可是只要依据个人的根机来念这一句弥陀的名号,就已经与阿弥陀佛的救度、与阿弥陀佛的愿心“感应道交”了──与阿弥陀佛的愿心完全相应。这样,都必定蒙受弥陀愿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

不管他念佛有没有功夫,功夫是深是浅,也不管他有没有累积功德,功德是多是少,往生与否都和这些没有关系。因为,往生跟我们本身的功夫、功德、智慧、学问没有关系,跟我们的人格、道德、修为、修行也统统没有关系。往生不是看我们,是看阿弥陀佛。

所以这种法门更超越前面二种,这就是所谓“非定非散”,既不属于“定善”,也不属于“散善”,这个就是“本愿念佛”。

前面第一种所讲的是“散善”的念佛,第二种是属于“定善”的念佛,而这一种已经超越了前面二种,所以叫做“非定非散”的念佛。这种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何不可思议?菩萨念阿弥陀佛能往生极乐世界,凡夫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凡夫有善人、有恶人,不管善或恶,念佛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平生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临终一念才晓得念佛,一念就断气了,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不可思议的地方。不讲条件,也不讲根机,只讲这句名号,什么时候遇到这句名号而称念这句名号,什么时候就是往生的开始,而且那个时候就往生决定了。

以大家来说,就是平生的根机往生。有两种往生,一种是平生“心”的往生,一种临终“身”的往生。“心”的往生是心灵的往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这就是心灵的新生,心灵的往生,因为从此他向往着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希望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他看轻世间的五欲、荣华富贵,看重往生极乐世界的成佛,看重将来的广度众生,这种心灵的转化,就是第一次的往生。可是肉体的果报还没有尽,一旦果报尽了,进入临终,这就是第二次的往生,也就是身体的往生,身体死了,整个神识就到极乐世界。

所以真正纯粹的净土法门,他的往生是两种往生:心的往生,平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身的往生,临终业报已经尽了,而进入命终就到极乐世界。

以上是对三种念佛的说明。

刚刚讲,《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引导所有“定善、散善”的根机进入“弘愿念佛”,也就是“本愿念佛”;释迦牟尼佛对所有众生的引导,也等于是对所有众生的“发遣”。“发遣”是善导大师的用辞,意思是鼓励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乃至十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显而易见的是,以《流通分》付嘱文这段经文所说的内容为基础,来看《观经》“正宗分”的下品生所讲的称名往生,也都一样是释迦牟尼佛的发遣,发遣下三品的众生,专称弥陀名号才能消除现生所造的罪业,避免堕落地狱,乃至能够离开三恶道,出离六道轮回。

重点来讲,“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直接根据《观经》的意涵而做出的解释。一方面是对《观经》大意的解释,一方面是对净土教的根本教判──引导含括八万四千法门的“要门”归入“弘愿”;“弘愿”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要弘二门判”也是净土宗根本教判。

如果将“要”、“弘”二门对待来看的话,刚刚有讲到,释迦牟尼佛是以“要门”,也就是以“定善、散善”来成熟我们的根机,好让我们能够顺利、没有踌躇顾虑的进入“弘愿门”。因为一下子要让我们凡夫专一念佛,专靠这句名号,我们不敢,一定会认为到极乐世界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就只靠六字而已?所以释迦牟尼佛就用各种善巧方便来调熟我们。就好像瓜果受太阳的照耀,慢慢就会由青转红,成熟之后,也不必费事用手去摘,风一吹,它也自然就落下了。

释迦牟尼佛主要是以“要门”(定散二善)调熟我们的根机而进入“弘愿门”,那阿弥陀佛就以弘愿,以念佛来救度我们。所以从“要门”、“弘愿”二门对待来说,就是“二尊二教”,但释迦牟尼佛的目的不在“要门”,而是在“弘愿”,所以最后就劝我们要专一要念佛,不劝我们依靠“散善”,或修“定善”,因此最后就是“二尊一教”。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所讲的是一个教法、一个法门,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是一样的,并非有所不同的。所以《观经》到了“流通分”的时候,我们才看出二尊为了要救度我们,使我们能够顺利的、决定性的往生极乐世界,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劝化我们、引导我们。我们看《观无量寿经》到了最后,就能够体会出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悲愍,对我们的呵护引导。

接下来谈,《观无量寿经》中有关“念佛往生”的经文:

善导大师已经提出,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中亲自显现弘愿的救度法门;八百年前,法然上人在日本开创净土宗,也有写一部注解的书叫做《观经释》,里面就说:

  此经虽说定散二善,明诸行往生;论其正意,则唯在念佛往生而已。

意思是说,这一部《观无量寿经》从“正宗分”表面的文字来看是在讲“定善”跟“散善”这两种善法的修行,可是论《观经》本意,唯有在念佛往生而已。

法然上人这么说之后,就举出七段《观无量寿经》当中讲弘愿念佛往生的经文,来做为他的理论的证明。

第一段,“定善”中第九观有一段经文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一段经文证明,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现生就蒙受弥陀的光明摄取、护佑,临终弥陀亲自接引往生。这是念佛往生的第一个证据。

第二段,“定善”第十二观所讲的: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以及二位胁侍──观音世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时常来他的面前跟他在一起。显明念佛人时刻与佛同在,一直到临终接引往生。这个是第二段念佛往生的经证。

第三段,“散善”中的下品上生有一段经文说: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下品上生罪业深重,其他的法门也学不来,即便想学也来不及,这时候什么办法都没有,可是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罪业消除,好像千年的黑暗遇到了光明,刹那间黑暗完全消除,当下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一段经文也是念佛往生的经证。

第四段,同样在下品上生有一段经文说:

  化佛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也就是说,他本来是一个无恶不做、无做不恶的罪人,可说是一个罪人中的罪人,恶人中的恶魁,一点善行都没有。但因为临终的时候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主动的、欢喜的来称赞他,说他是“善男子”。显示只要念佛就是善,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就不是这里所谓的善。为什么?因为念佛不但能够离开六道,更进而能够成佛,这一种善根,这一种功德,这一种福报,是超越任何修行法门的。所以经文说:善男子,因为你念佛的缘故,所有的罪都没有了、消除了,我亲自来引接你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吧!这是第四段证明念佛往生的经文。

第五段,是在“散善”下品中生的地方,经文说:

  善知识广赞彼佛光明神力,闻已即生。

下品中生这个人也是恶人中的恶人,罪人中的罪魁。他临命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燃烧到他的脚底,遇到善知识去为他开示弥陀无条件的救度,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这个人听了来不及念佛就断气了,当下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念佛往生的证明。

第六段,是在“散善”中的下品下生的地方。经文说:

  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下品下生在所有罪当中,是最至极之罪,也是罪人中的罪魁,恶中之恶,罪中之罪。他还没有断气的时候,就看到地狱之火来到他面前,身心万分的恐惧,感受到没办法形容的痛苦。虽然遇到善知识来为他开示,可是因为他当下身心遭受极度痛苦,听也听不清楚,想也想不来。这个时候善知识就跟他说:“某某人,我念一句佛号,你能念就跟着我念,不能念就耳朵听,心中默念;心中不能默念,你就听,听清楚就好。”善知识为他念了十声佛号,他也跟着听、念十声佛号,之后就断气了。这样,当下阿弥陀佛金莲花现前来接引,随着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念佛往生的经文。

第七段,是在《流通分》,是一段很重要的经文: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段经文也是念佛往生的经文。这段经文说,如果念佛,就“当坐道场”,也就是成佛,就会“生诸佛家”,到哪里成佛?到极乐世界成佛,极乐世界是诸佛之家,所以说“生诸佛家”,往生到诸佛之家,也就是极乐世界。那现在,“当知此人”,释迦牟尼佛特别叮咛提醒说,你要知道啊!只管念佛,这个人就已经是人中芬陀利花了。诵其他经文,持其他咒语,修其他的功德,释迦牟尼佛没有特别叮咛说“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只有念佛才说“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就是白莲花,佛就是人中芬陀利花,所以,“人中芬陀利花”是唯一赞叹一个人──佛。莲花的特色就是在污泥之中也不受污泥污秽的污染,也就是说,佛陀跟我们一样是人,跟我们一样在五浊恶世,可是不受五浊的五欲、根尘识十八界的污染,也没有起烦恼污染的心,就好像污泥中的莲花,处在污泥之中,还是清净芬芳,不受污泥、污秽所染。

娑婆世间的念佛人,目前还是烦恼凡夫,可是释迦牟尼佛却赞叹这个念佛人等同佛,为什么?因为念佛人虽然还有烦恼,还会追求五欲,受世间红尘所污染,可是因为念佛的关系,他将不再生死轮回,这一辈子是生生世世轮回以来的最后一辈子,此生命终之时,就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从因地来说果报,预先赞叹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从以上七段经文,可以看出都是在讲“弘愿”的念佛。因此,《观经.正宗分》当中,一方面是讲“十三种定观”的“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同时也在讲“弘愿”的念佛,也就是“正宗分”同时讲“定善”、“散善”以及“念佛”三种法门。可是到了最后“流通分付嘱文”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不流通“十三种定观”,也不流通“三福九品”,只流通“弘愿”的念佛,而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释迦牟尼佛交代阿难尊者说,你要专一念这一句佛名,而不是去观无量寿佛像。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就是所谓的“废、立”。“废”的是“定善”跟“散善”,“立”的是“念佛一行”,搁置“定善”、“散善”,不付嘱、不流通,而建立念佛,付嘱流通念佛,鼓励要专一念佛,才能百分之百的往生,如果不是专一念佛,往生就不定;而且任何人只要念佛,任何人都能往生,万修万人去。如果不是念佛,就不一定能往生,因为“定善”我们做不来的,“散善”也修不完全。

虽然释迦牟尼佛没有付嘱流通“散善”,是不是“散善”的内容就就不要做呢?不是的。

“散善”包含世间的善、小乘的善、大乘的善。世间的善是我们本身的责任义务,是生而为人就应该做的。在《观经》三福当中,世善就举出四个内容:第一,孝养父母,第二,奉事师长,第三,慈心不杀,第四,修十善业。这个是为人的基本,也是学佛者的基础,本来就应该做的。

所以,我们说念佛是“正因”,这是对往生来讲;生而为人,不能不孝顺父母,身体是父母所生,没有这身体就不能学佛,就不能往生成佛,所以追根究本,首先要感父母的恩,而且所有善事也是从孝而产生的,所谓孝是万善的根基。

师长有世间的师长与出世间的师长,师长教导我们教理,使我们开展智慧,才能够念佛往生,所以要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是培养我们的本性,而且,累生累世以来,众生之间都互有眷属的因缘,所以不只不杀人,也不要杀动物,乃至小小的虫子,也不要杀它、害它,要保护它。

十善业是五戒的开展,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三种),不妄语开展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展开有三种:不贪、不瞋、不痴。这十善业是学佛人应该做的,虽然现在环境、根机都不一样,所做的程度有多寡、高低、深浅之别,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应做、能做的就要去做。

所以,就往生来讲,往生的正因是念佛,才说“废立”──建立念佛,搁置定善跟散善,并不是轻视定善、散善,更不是不要定善、散善,或违背定善、散善,不是这样。这一点要认知清楚,以免产生误解。有些初学这个法门的人,对净土宗法义与道风还没完全了解,会去排斥,甚至贬视别人,说别人是自力、杂修杂行,不应该学三福。这完全是错误的。为什么?世善,是做人最基本、本分,本来就该做,不应该排斥。只是说它不是往生的正因,如果要离开六道往生成佛,正因、依靠的是这句“万德洪名”,是在这一点上建立“废立”之义。(待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