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晚上我们还是接续上一次的讲题──第十八愿善导释:


(讲义)

四十八字愿成释──此文非常有名,备受珍重赞叹。

「四十八字愿成释」我们合掌念一遍: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这一段文,有四十八个字,叫做「愿成释」,是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以及第十八愿成就文的简明扼要的解释。因为法然上人时常引用,对这段文非常的强调与重视,因此是非常有名。

「备受珍重赞叹」:如何的备受珍重赞叹呢?后面有引用法然上人的一段法语说:「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应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又有一段文说:「此宗极大事也,应善习之。」由此可见其受重视与赞叹的程度,可以说是赞叹到了极点。

善导大师的四十八字愿成释在日本非常有名,那在中国的影响是如何呢?这一段文是出自《往生礼赞》,虽然一千多年来,诸多净土经典在中国佚失,但《往生礼赞》并没有消失于中国,因此有一些学者、高僧大德都有看到。譬如北宋时代的慈云大师、元照大师都有看过《往生礼赞》,也必定会受到这一段文的启发,而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是既简单又容易,像善导大师在这段文所讲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慈云大师虽然是天台宗的大德,所谓「教演天台,行归净土」,在教理上是研究天台的一心三观,不过最后的归宿还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他也晓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在于「称名」,因此慈云大师赞叹善导大师说,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同时赞叹「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本愿称名是了义中了义,圆顿中圆顿。

佛陀说法主要是针对根机,因此所说的法有方便、有真实。方便就是不了义,真实就是了义,而「称名必生弥陀净土」这个教理是了义的教理,而且是了义中了义,圆顿中圆顿。

佛陀的的教法,天台智者大师分为「藏、通、别、圆」四个教门,又依众生不同根机,分「渐、顿、秘密、不定」四种教化;或者也分为「大、小、渐、顿」,小乘,再来大乘,大乘之中有渐教与圆教。念佛往生于佛教法中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可说净土法门之念佛往生是一代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高的、登峰造极的,因此这里以「了义中了义、圆顿中圆顿」来赞叹。就好像太阳一出,所有的灯光都消失了一样,只要净土法门高高在举的话,几乎所有的宗派、所有的法门都失色了。即使天台、华严、禅宗、密宗,也说是圆教、是顿教,可是如果跟净土法门相比的话,这一些也成为渐教,也不圆满,也不了义,等于是方便之说了。

北宋时代的元照律师,也因为《往生礼赞》这一部书的关系,因此也戒净兼修,最后以净土为他的归宿。元照大师对于《观经》还有《阿弥陀经》都有做注解,其中一部《弥陀经义疏》就非常赞叹称名往生这一个法,他怎么样赞叹呢?他说:

具缚凡夫,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

意思是说,贪、瞋、痴烦恼一点都没有降伏、没有减少的具缚凡夫,以及杀猪、杀牛、杀鸡、杀鸭、卖鱼、卖肉以及卖酒等,这一种为了生活而天天在造杀生之业的的屠沽下类众生,只是靠念佛──下至十声乃至三声、一声、一念之间就往生极乐世界,不受三恶道杀业的报应;不但离开恶道,而且超出三界,同时超越三贤、十圣,快速成佛。

这一种教法既不是禅宗、密宗、天台、华严的教理,也不是一般教理所能够相比较的,因此让所有学佛者难以相信,因为它容易又殊胜,即使具缚凡夫,根机非常的低劣,既没有深入经藏,也没有修行,对烦恼也没有丝毫降伏,乃至天天都在杀生的造业之类,只要依靠念佛,不管上尽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五声、三声、一声,乃至一念,都能够超越三界六道、往生极乐成佛,这一种「刹那超越成佛之法」的教理是除了净土三经、净土法门之外,其他经教、其他宗派都没有谈到。圆中之圆,顿中之顿,超越华天禅密,叵思叵议,难说难信。此教法之所以不可思议、令人难信,主要还是因为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在支持推动。

因此「愿成誓」这一段文在日本也好,在中国也好,都受高僧大德们的重视,启发着古今以来净土法门的行者。


(讲义)

可谓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字字金玉」:每一字、每一字如金、如玉。所谓「物以稀为贵」,难得的东西往往显得比较贵重,善导大师以这四十八个字既解释弥陀的本愿,也解释弥陀的愿成就,这么样的简要、明了的解释,自古以来是很少的,因此字字如金如玉。

有一句偈说:「能令瓦砾变成金」,又说:「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我们罪恶生死凡夫,一直在三界六道轮回,以自己的力量连三界六道都没办法超越了,更何况往生成佛呢?可是只要依照善导大师的教理,我们就能够超越六道,能够往生成佛,刹那之间令瓦砾变成金玉。

所以,不是教理的深与浅,也不是修行的难与易,也不在根机是上是下,是在于──有没有遇到净土这个法缘。如没有遇到缘的话,瓦砾还是瓦砾,铁就是铁;能够遇到的话,瓦砾也能够成金玉,铁也能够变黄金。善导大师就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所以缘很重要。遇到上品的缘,就成为上品的行者;遇到下品的缘,就变为下品的罪人。我们所遇到的是这如金如玉的缘,也就是弥陀名号,因此我们超越上上之品,这个都在遇缘有异之内。

「句句放光」:每一句、每一句都有光明,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有光明就能够将事物的真正形状清楚明白地显示,就像明灯,灯光明亮可以让我们看清事物的正确相貌;又好像灯塔,可以指引我们目标与路线。这四十八个字总共十二句,每一句本身就是光明,照出目标,也照出路线,所以说句句都有光明,都绽放着真理之光辉。

世间上光明是很重要的,黑暗代表无知,若用佛学名相来说,无知就是「无明」,也叫做「愚痴」。愚痴或无明并不是指心理学上提到的智商高低,这与智商高低无关,而是指对真理、对生命真相的根本无知。

「愚痴」也叫「无明」,也叫「惑」。所谓「惑、业、苦」,起惑、造业、受苦。由于愚痴,因此造罪业,受六道轮回之苦──尤其三恶道的苦果,可以说愚痴、无明、惑是罪恶的根本,一切罪恶都从愚痴而生,也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三界六道轮回之苦都是从愚痴而起。

然而,虽然修净土法门,但如果不知道弥陀的誓愿,不知道只要称念就必定往生,这就是所谓「修法上的无知」,这种修法上的无知,也是一种无明惑业,由于对这个法门没有正确的了解,因此肯定不能专心、专修,一定会杂心、杂修,忐忑不安,到最后恐怕还是难免退转。

所谓「大道至简」,真理是单纯的、专一的、不杂、不难的,修行之人如果好玄奇、好异端,好别人所不知、所不能的,这就是无知、浅学之人。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就是要令众生脱离轮回,成就佛道;而众生这一辈子的学佛成佛必须靠弥陀的救度,因此推演而言,所谓佛法就是弥陀的救度,就是弥陀的本愿,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样的解释,诚然是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讲义)

大师此释,如日耀天;余师诸释,自然失照。

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如阳光耀天。善导大师是传承于龙树、天亲、昙鸾、道绰,所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一定涵盖这几位祖师的思想在里面。「余师诸释」是指净土宗其他大德的解释,其他的大德由于没有这个法脉的传承,所解释的难免不正确,或者不那么干净俐落。因此,善导大师「念佛必定往生」这样的解释,简要明了、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干净俐落,不繁琐、不啰嗦,让人一看就懂,不觉得艰难。诸师与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一比较,就好像烛光遇到了灯光,好像灯光遇到了阳光,好像阳光遇到了佛光一样,所以这里说「如日耀天」

《无量寿经》说:「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佛光一出,日光、月光、摩尼珠的光⋯⋯,它们的光明当下就被遮盖住了,不只看不到它们的光明,而且就像聚墨一样,显现不出光明了;其实并非它们没有光明,而是因为佛光太广大炽盛了。《无量寿经》又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虽然用这样的经文来比喻善导大师四十八个字的「如日耀天」好像是夸大了,不过重点是要显示这四十八个字备受珍重、赞叹与难得、可贵。


(讲义)

故法然上人感泪哽咽赞叹而言。

法然上人这么有智慧的高僧也感泪哽咽而赞叹。

在我们看来,或许觉得只是白纸黑字,就这四十八个字而已,毫不起眼,有什么特别?有什么可以感动的呢?那是因为我们是无眼人,没有眼光,法然上人他有眼光,英雄识英雄,所以他感动得流泪,并且哽咽赞叹说:


(讲义)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应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只有真理才必须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的;只有真理才是我们的眼,我们的肝,我们的神。因为只有真理才是「真」,其他非真理的就是「假」。

所谓「眼」,看经必须要有看经眼,读经要有读经眼。如果没有读经眼,例如一部《阿弥陀经》,我们从「如是我闻」到「作礼而去」,经文句句都读了、都背了,可是却不知道经文是在讲什么,这样有看、有读、有背诵,等于没有,这就是缺乏读经眼。

所以眼睛很重要,如果没有眼睛,是非黑白不辨,东西方位不明,举步不晓得要往哪里去,落坑、落堑,堕落恶道,都是因为没有眼睛能够看出是非善恶,明白何者当行,何者当止之故,若有眼睛就能够看清楚事物的真跟假,而不致于迈向险途了。

法然上人说这四十八字是眼睛,等于是能够看出四十八愿当中的根本核心。背诵四十八大愿的人,若没有眼睛,就不晓得根本愿是在哪一愿?是什么意思?因此看四十八愿必须要有看四十八愿的眼睛。

「肝」就是心肝的意思,以肝字代表身体最重要的器官部位,有这个器官,人就能够生存,没有这器官就会死亡,不能够存活。表示这四十八个字是四十八愿,尤其是第十八根本愿的正确解释,有这个解释,四十八愿尤其是第十八愿就活起来了。如果没有透过善导大师这一段文的解释,恐怕就不能掌握四十八愿的根本愿──第十八愿的真正意思,那岂不是四十八愿,尤其是第十八愿就被埋没了吗?就如同虽然有身体,但却无「神」,这个身体就是「行尸走肉」,徒具躯壳,可是没有生命。

法然上人说这四十八个字是四十八愿的生命,四十八愿的神。这是无比的赞叹,也表示最重要的核心都在这里了,因此又说:「应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称于口」:经文、法语要能够记住不忘的话,就是要透过嘴巴去读诵;虽然默记也可以,但总不如张开嘴巴念出声音,才容易记得。所以背诵经文的时候,要张开嘴巴念出来,所谓「心若无力,以口来扶」,尤其是意业又加上口业的话,全身的力量才能够显透出来,所以在这里说要「称于口」。

「浮于心」:要记在心中,常常去回忆它。

「寓于目」:要常以眼睛来看,显示它很重要要时刻不离开我们念佛人之身。

法然上人在那个时代,被称赞为大势至再来,智慧被称赞是文殊菩萨示现,这样的一位人物所讲的语言,肯定有他的道理。有关法然上人这一段的完整文字是这样的:

  善导和尚《往生礼赞》引本愿文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这一段法语虽然很短,但是内容非常精要明确,让念佛人一看就很安慰、很有法喜,发自内心的、主动的想念佛;而不会觉得念佛很勉强、很枯燥,不晓得为什么要念佛。

阿弥陀佛成佛之后,他的愿就有了力量。阿弥陀佛为什么成佛?阿弥陀佛成佛只有一个原因──要救度十方众生。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就是我若取正觉,十方众生就必定往生。因此,阿弥陀佛是在已完成了十方众生的往生之后,他才成佛的,如果他还没能完成十方众生的往生,肯定永远不能成佛,即使有佛的资格了,他也要舍掉。而如今阿弥陀佛成佛了,自然也成就了十方众生的往生。

现在阿弥陀佛成佛了,因为他成就我们的往生了。

成就在哪里?在这句名号。

为什么在这句名号?因为弥陀是要以名号来度众生的。

为什么要以名号度众生?因为只要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很容易,所以阿弥陀佛才成就名号度众生。因此法然上人这里就说:「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阿弥陀佛以佛的眼光,时时刻刻观察十方世界,仔细地、巨细靡遗地详细看,有谁在念我?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竖起耳朵仔细的听,有谁在念我。

所以,一称一念的人,阿弥陀佛没有不看到的,没有不听到的,没有不知道的。因此我们念佛都是功不唐捐的,阿弥陀佛现在以光明来保护我们,临终以光明来摄取我们。所以,也只有法然上人能对这四十八个字这样的赞叹,我们都赞叹不出来。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赞叹说:「阿弥陀佛啊!你是诸佛中之王,你的光明是诸佛光明之中最尊第一的、无比的,十方诸佛都不及的。」这也只有释迦牟尼佛才赞叹的出来,连弥勒菩萨都还要低着头,仔细地听,说「是的,是的,我不敢怀疑。」何况我们呢!

接下来,我来说一个故事,也是相关于这四十八个字的,这则故事也辑录在《法然上人全集》五〇〇页的地方。全文是这样的:

  或时有镇西僧,行脚之次访吉水庐(法然上人住处),师适念佛在道场,侍者迎而相对。
  行者问曰:「称名之时,系心于佛相好,可乎?」
  侍者答曰:「此实可也。」
  师排道场户,言曰:「源空(法然上人)不然。唯思: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之文而已。顾以我分际,纵观佛相好,实非是如说观。不如深凭本愿,口称名号之为胜也,是则真实之行。」

古代的京都可说是佛学的重镇,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行脚僧。京都的东边有山,西边也有山,北边则有比叡山,是出家人最多地方。法然上人最早也是在比叡山出家修行,后来离开之后,从比叡山下来,最接近的就是东山。东山那里的寺院也很多,当时法然上人在东山吉水的一个道场引导大家学习净土。有一天,镇西有一位出家人来法然上人驻锡的这个道场参访,侍者出来迎接招待他时,对方就问了:

「当我们称名念佛的时候也兼观想佛的相好,可以吗?」
接待的侍者就说:「可以啊!」

法然上人在里面念佛听到了,立刻毫不迟疑、毫不苟且、毫不等待的立刻把门打开,说:「我法然不是这样,我只是想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一段文而已。」

也就是说,不必兼观想、观相,只要称念就可以了。法然上人又说:「顾以我分际,纵观佛相好,实非是如说观。」意思是说,就我本身的根机,即使要作十三种定观也好,或者是散乱心的观想也好,都不是实在的在观,都是观不出来的,都是混乱的、不能成就的,因此「不如深凭本愿,口称名号之为胜也,是者真实之行。」不如彻底的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专称弥陀的佛名,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这段话也是讲的铿锵有力。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作观想──观想佛相,观想莲花,观想佛的光明,或者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其实这一些都不需要,而且我们也观不来。

人不能一心两用,信要专一,行也要专一,念佛本身就直接跟佛的本体接触,一旦融入佛的本体当中,就直接跟弥陀的根本愿相应,合乎佛愿、佛心。所以,其他的法门或许要兼修,譬如密宗,需要三密相应── 一方面打坐、结印,一方面要专心持咒,同时要一心不乱的观想他的本尊。可是我们不需要,只要专一念佛。

那念佛要怎么样才能少杂念呢?就是自念自听──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清楚的念,清楚的听。要诀就是一个「清楚」,此外都是杂修杂行。

在《法然上人全集》291页也有一段法语很简短:

  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我只是依善导大师所开示的这一段法语(四十八字愿成誓)所讲的「本愿不虚,称念必生」,此外心中不存着其他的思想观念。刚刚讲「大道至简」,信仰就是这样,如果信仰很杂、很深、很玄,其实已经离开大道、离开真理了,大道其实是很平常的。

一般讲平常心是道,当然「平常心」通常是指不计较、不分别、无我的、纯净的境界。不过,我们这里所讲的平常心是说不用找玄妙的、艰难的,就老老实实念这句名号,就这样。


(讲义)

圣光上人亦言:「此宗极大事也,应善习之。但相传有二义:一者料简经文之义,二者三昧发得后之证言。」

圣光上人是法然上人脉下非常优秀的弟子,法然上人的净土宗由他所继承,成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圣光上人很有智慧与德行,也很有学问、文笔、口才。他对善导大师这四十八个字也非常的强调与重视而说「此宗极大事也」:善导大师这四十八字本愿成就释是我们净土宗最重要的一个教理,是极大事;「应善习之」:不学净土则已,要学净土对这四十八个字就要好好的、正确的去理解它、实践它,就像法然上人所讲的「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因为它是四十八愿的眼、肝、神,所以应该善习之;「但相传有二义」:从法然上人那里所传承来的这一段文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料简经文之义」──所谓「料简」就是分别、判定,然后选择,也就是对第十八愿能够分别出在讲什么,简单来讲,就是对第十八愿的正确解释。「二者三昧发得后之证言」──这一段文是善导大师所写的,善导大师何等人呢?是一位发得三昧、现生证得三昧的人。证得三昧的人这样的解释,等于也是他所背书的,也是他三昧之中的证量所写出来的。所以说相传有二义,一方面是正确的解释经文,一方面不是普通人的解释,是从三昧的境界所解释出来的,因此才说这段文「备受珍重赞叹」。


(讲义)

三段取意加减文──〈玄义分〉二十八字以「称名愿生」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明信心在称名,称名必生故,以显至极之易行。

三段取意文的第一段是出自《观经疏》〈玄义分〉,总共二十八个字: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二十八个字是以「称我名号,愿生我国」来解释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显明第十八愿所谓的信乐在哪里?在于「称名」,因为「称名必定往生」。所以,我们要信什么?就是要信「称名必定往生」。因此善导大师就用「称我名号,愿生我国」来解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另一方面也显示这个法门很容易,是易行道,而且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了,所以说「至极之易行」。当然也显示信的内容,就是信「称我名号,必定往生」,同时也显示第十八愿之愿体即是「称我名号」之「专称弥陀佛名」。


(讲义)

《观念法门》三十二字加「乘我愿力」以显佛力为增上缘。

第二段是引用自《观念法门》,比前面多四个字,主要是加了「乘我愿力」,其他的文字大致一样: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由此显示我们念佛能够往生是靠什么?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如果没有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我们就无法往生。是因为这句名号本身有佛力,有佛德,因此称念名号自然能够被吸引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好像强大的磁铁,所有的铁都会被吸引过去。我们这个法门称为「他力」,原理就在这里。因此,这一段法语也在说明念佛之所以能够容易往生的原因。


(讲义)

《往生礼赞》四十八字明因果克成,以显「称念必生」。

这一段「愿成誓」文,共十二句四十八个字,前面六句是解释第十八愿,也显明第十八愿的本体就是称名;后面六句显明愿力已经成就,因此称名就必定能往生。所以前六句、后六句双双显明因跟果,让净土行人晓得弥陀本愿之因已经成就,所以它不是虚假、空虚、没有力量的,因为因已成果,因此只要称名就必定往生。

这一段文也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以及《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的归趋在哪里?在「称名」。三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净土行人「专称弥陀佛名」,只要能够专称弥陀佛名,就达到三心的目的。为了显示这个道理,所以这四十八个字就略掉「三心」没有解释。尤其是楷定古今的《观经四帖疏》总结论就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除了前面所引用的这三段文之外,《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也有两段文在解释第十八愿: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这一段文中,就包含了「信、愿、行」,同时显示念佛即是乘佛愿力,乘佛愿力必定往生。因此不论任何众生,只要念佛都能够往生。还有另一段文: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这一段文显示,不论何人,只要念佛,当下就已经依靠佛的愿力,因此容易往生,所以这一段文除了显示「他力」之外,也显示「易行」。「他力」与「易行」是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


(讲义)

大悲呼唤──此三段取意文,显露第十八愿是弥陀大悲救度的呼唤,呼唤十方众生要专称我名,愿生我国。

  • 我们这个法门另一个特色就是──阿弥陀佛的呼唤。
  • 有人会想:阿弥陀佛的呼唤在哪里呢?我怎么都没有听到?
  • 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呼唤。

这是阿弥陀佛悲心的呼唤,苦心的呼唤,焦急的呼唤,甚至无奈地呼唤,从成佛之前的十劫,到了十劫之后的今天,阿弥陀佛无时无刻不在呼唤!

  • 白天呼唤、晚上呼唤,时时呼唤、刻刻呼唤,分分秒秒都在呼唤!
  • 从城市到乡村,翻山越岭,时时呼唤、处处呼唤!
  • 这就是「欲生我国」。

第十八愿只有三十六个字,它的呼唤之声只有四个字,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可是所谓「言为心声」,如果我们细细地体会阿弥陀佛这样的悲心,就好像做母亲的只有一个独儿宝贝,视他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可是小时候突然间遗失了,做母亲是怎么样的心境与心情?母亲内心的呼唤、盼望,不只是倚闾望切,而且是到处找,登报纸、贴海报,甚至上电视、电台,现在则是发e-mail、上网路⋯⋯阿弥陀佛的呼唤声,比这位做母亲还要恳切,还要真切。那我们有没有听到呢?

净土法门其实就是阿弥陀佛的呼唤声,听到了,你就安心了,听到了往生就决定了。因我们在此世界长劫受苦,求出无期,一旦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呼唤声,我们就不可能会放弃;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声,我们就专一踏在白道上了。

二河白道就是显示阿弥陀佛的呼唤: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我们的宗风说「和颜爱语,下心含笑」,阿弥陀佛的音声比这还要哀婉千百倍。

我们凡夫个性都很刚强,难调难伏,对人比较不会亲切的体贴、招呼,不会让人觉得温暖、安慰、无所顾忌。如果我们继续聆听弥陀的呼唤,我们的心就会愈来愈柔软。

「南无」,善导大师解释为「归命」。「归命」也解释为「命令」,是阿弥陀佛呼唤的命令;「归」是我们听到了弥陀的呼唤,很自然的归向、投入弥陀的怀抱,跟弥陀结为一体,永不分开,这叫做「机法一体」。归命的「南无」跟救度的阿弥陀佛从此父子相依,永不再离,永不分开。所以我们念佛,「南无」不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离「南无」,道理就在这里。

《无量寿经》说:

  如来音声,微妙最胜。

佛的声音很微妙、殊胜,那样的境界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也想像不到。不过,我们如果了解:再怎么样的殊胜微妙,都离不开阿弥陀佛的呼唤,都不离开「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这样的观念见解就对了。「如来音声,微妙最胜」就是阿弥陀佛的呼唤。

《无量寿经》又说:

  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正觉」就是指佛,佛宏大的音声响彻十方。这宏大、响彻十方的音声是在讲什么?讲「欲生我国」,讲「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所以「正觉大音,响流十方」就是在呼唤着我们要回归极乐世界,要专称弥陀佛名。

阿弥陀佛的「正觉大音,响流十方」也是一样的,处处在响、时时在响,响入你的心,响入我的心,响入念佛人的心。

《阿弥陀经》说:

  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

阿弥陀佛今现在说什么法?其实只在说:「我要救你」,「我无条件的要救你」,「你要信受我的救度」,「你是凡夫,你要专称弥陀佛名,你要愿生弥陀净土,我毕竟为你成佛的,我的存在只有为了你,没有第二个目的,不要辜负我,也不要辜负你的法身慧命。」

所以,「今现在说法」就是说「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必生弥陀净土」。「今现在说法」也显示弥陀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地、普遍地,竖穷横遍地一直在呼唤。

有一句话说:

  虽谓我称并我闻,实是大悲招唤声。

前面有提到,念佛要念得清楚,要听得清楚,清楚的念,清楚的听,可是根本上来讲,其实是阿弥陀佛在呼唤我们,是阿弥陀佛在念我们,不是我们在念阿弥陀佛。我们之所以念阿弥陀佛,是受阿弥陀佛的启发、感召,而且阿弥陀佛念我们在先,他十劫之前就开始念我们了。而且阿弥陀佛念我们是念念不舍,而我们众生念阿弥陀佛则常常是夹着妄想杂念。

因此,这三段取意文也显露阿弥陀佛大悲救度的呼唤,呼唤十方众生要专称我名,要愿生我国。


(讲义)

若能「信受弥陀救度」的呼唤,而「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者,即是随顺佛教、佛意、佛愿,是名「真佛弟子」。如大师「深心释」所言。

我们如果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话,就是有三个随顺──随顺释迦牟尼佛在《观经》所教导,最后就是舍定、散二善而专称弥陀佛名;也是随顺十方诸佛在《阿弥陀经》所证诚的只要念佛必定往生,这个就是随顺佛意;也是随顺《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中,第十八愿所讲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能够这样的话,才能成为真佛弟子,不是假佛弟子。善导大师有关于所谓真佛弟子,所谓深心,有这样的解释,说:


(讲义)

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这段话读起来很有味道,而且也很令人感动,让我们晓得要怎么样来面对阿弥陀佛,以及跟阿弥陀佛建立起怎么样的关系。

这一句「仰愿一切行者等」,「仰愿」,善导大师把我们看成是在上位的人,词意是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的一种盼望。是善导大师的悲心,也善导大师自信教人信的展露。

善导大师欣慕极乐世界,知道唯有舍离娑婆,往生极乐,才能快速成佛。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高妙报土,一般菩萨都不能以自己的力量进去了,何况我们是只有业力,毫无功德修行之力的凡夫?但是,善导大师知道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能够往生弥陀净土,他这样的愿望,也希望芸芸众生跟他一样,所以说「仰愿一切行者等」,这就是自心所慕,告有缘众,自信教人信。(台湾话叫做「吃好道相报」)

那「仰愿」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希望我们能够「一心唯信佛语」。

这一段可说是在解释「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中的「深心」。「一心」就是「至诚心」的意思,也就是很专、很纯,「专、纯、至」就是一心。「唯信」就是「深信」。

「唯」在佛语有三个意思──拣持,决定,显胜。

「拣持」就是分别高低,然后选择、持守高的,亦即拣去舍掉其他菩萨不了义的教导,持守佛所说的。因为佛至高无上,智慧跟大悲都到了极顶,他所讲的法一定是了义、可靠的,至于还在各阶级中的菩萨所讲的法尚未达究竟了义,所以菩萨所说若与佛所说相违,就不能相信,因此这里说「一心唯信佛语」,如此可以免去一切不必要的混淆干扰,决定信佛的话,唯一信佛的话,佛所讲的才是最高至圣的。

「佛语」,佛是指哪一尊佛呢?是指释迦牟尼佛,也是指十方诸佛,当然更是指阿弥陀佛。

「不顾身命,决定依行」,我们应该深信到什么地步呢?要信到连生命都可以舍掉,这才是真正的深信,「不顾身命,决定依行」,这是显示深信的相状。

人的存在离不了「财」,但是所谓「财不如身,身不如命」。为了生命的存在可以舍身,为了身体的存在可以舍财。譬如为了保存生命,必须要截肢,那就截肢,截掉双腿、截掉双手,甚至肝坏就割肝、胃坏就割胃,不然生命就危险了;如果能够花财消灾的话就花财消灾,不然就伤身了。所谓「为命舍身,为身舍财」。

那我们的身是什么?是造罪之身;我们的命是什么?是轮回之命,所以,更彻底来说,为了我们的法身慧命,即使赴汤蹈火也应该勇往不退,所谓「进则极乐,退则地狱」,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可是呢?──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又说: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意思就是说,即使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为听闻这样的法,我们也要越过这三千大千世界的火海,虽然辛苦,甚至牺牲性命,可是是值得的。它的含意是说,如果不越过这三千大火,将来必定会遇到比三千大火更猛烈的地狱之火,而且无穷无尽,何况越过三千大火能成佛,没有越过三千大火就永在比三千大火更猛烈的火炎之中。所以是值得的,因为舍掉了造罪之身、轮回之命,而成就了法身慧命。

再者,我们这个法门是易行道,也不需要越过三千大火,或者牺牲掉生命。何况以我们凡夫的分际真能够不顾生命吗?男人则贪儿、贪妻,女人则贪儿、贪夫,而且念念五欲,哪能不顾生命呢!所以真能够不顾生命,以生命来换取我们法身慧命的,这就是阿弥陀佛。

我们难以赴汤蹈火,阿弥陀佛为我们赴汤蹈火;我们无法不顾生命,阿弥陀佛为我们牺牲生命,以他的生命换回我们的解脱,换回我们成佛的法身慧命。

《无量寿经》就说: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华严经》也说: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佛菩萨要成佛就是这样,以他本身做人质,到地狱里面换地狱的众生出来,而自己在地狱里代替众生受苦。阿弥陀佛也是这样,为我们舍头目脑髓,舍身喂虎、割肉喂鹰⋯⋯为我们积植无量德行,等于是代替我们到地狱做人质,无条件交换让我们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甚至到极乐世界去享受无量光、无量寿,所以不是我们不顾生命,是阿弥陀佛不顾生命。

可以说,我们的生命是阿弥陀佛不是以重金所换,而是佛命所换,以他的佛命换我们的成佛。

  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

这个就是三佛三遣舍,三即。

佛不只是指释迦牟尼佛,也是指十方诸佛,更是指阿弥陀佛,这三尊佛都要我们「舍」,舍什么?舍杂修杂行,舍小善根福德。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所以,我们要舍小善根、福德。

《阿弥陀经》说我们要「执持名号」,所以我们要执持名号,佛遣行者就是「执持名号」。

这些经文虽然是在《小经》所讲,可是也是十方诸佛所证诚的,因此等同十方诸佛所讲;而根源是源自于阿弥陀佛的愿,所以也是阿弥陀佛所讲。

「佛遣去处即去」,去处指哪里呢?指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舍离娑婆,前往极乐。「去」就是前往的意思,极乐世界是我们前往之处,就好像《观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以神通使韦提希夫人选择极乐世界,韦提希夫人当下向世尊表白:

  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十方世界都有佛土,十方佛土都是佛的清净土,没有污秽相,没有罪恶相,而且充满着灿烂的光明,可是韦提希夫人为什么选择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地方呢?因为极乐世界清净、光明又超越十方世界。这即是「佛遣去处」。

  「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教、意、愿」有两种解释。

「教」──释尊在《观经》所教;「意」──诸佛在《小经》所证诚;「愿」──阿弥陀佛在《大经》所发愿,这是第一种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指阿弥陀佛的「教、意、愿」,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意、愿」,也是十方诸佛的「教、意、愿」。因为一佛一切佛,而且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七愿即是「诸佛咨嗟愿」,阿弥陀佛成佛了,释迦牟尼佛与十方诸佛自然异口同音的来遣使我们。

再者,十方诸佛都是华光出佛,他们必然是呼唤十方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回归极乐世界。

「是名真佛弟子」,「真」跟「假」是相对待的,什么是假佛弟子──假佛弟子就是,虽然愿生弥陀净土,可是不专称弥陀佛名,而以修定善或散善,或其他法门来回向;什么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专称弥陀佛名,不靠自力,全靠他力。

「弟子」也有两种:

一、通指诸佛,别指释尊。弟对兄,子对父。所谓「学在我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释尊诸佛已先成佛,如兄;念佛人作佛在后,如弟。释尊诸佛使众生起信念佛,如父;念佛人信行由佛生,如子。

二、念佛人与诸佛释尊是弟子关系,但是跟阿弥陀佛则是父子的关系,不只是弟子。如《般舟赞》所说:父子相迎入大会」

今天晚上讲到这里,祝「大家称念,必得往生」,谢谢大家。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