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晚上台风过境,外面有点风雨,大家冒着风雨来听课,可说是为法的虔诚,诸佛菩萨都感动、都赞叹。
净土宗的核心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愿生弥陀净土的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能够往生,现生就可以脱离三界六道的轮回,下辈子在极乐世界快速证悟佛果。
我们出版的书不少,光碟也很多,但是,我们这个法门讲得再多、听得再多,都离不开「专称弥陀佛名」。只要能够专称弥陀佛名,即使不听讲,不懂得教理,甚至不识字的阿公、阿婆,也只要专称弥陀佛名都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反而是老老实实的念佛,才是真正的平生业成,必生弥陀净土。
有一句话说:「愚夫愚妇,颛蒙念佛,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既然是「愚夫愚妇」,就显示他既不懂教理,甚至大字也不认得几个,但是他「颛蒙念佛」。「颛蒙」就是老实的,甚至是愚昧无知的,只晓得念佛,除此之外,其他一概不知。人家问:「念佛就能往生吗?」他也不晓得;人家问:「念佛必定往生吗?」他也不晓得。他成天只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无形之中就「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就跟阿弥陀佛的悲愿感应道交了。
当然,一个人能够专一的、老实的、守愚的、无诤的念佛,必定是对净土核心教理有认识与掌握;若是完全不懂教理,可是行持上却那么专纯,肯定是前辈子的宿善。
今天晚上是「第十八愿善导释」的第二十讲,也是这个主题最后一次的演讲,这最后一次要以「一一愿言」作为「第十八愿善导释」的总结。请大家看讲义:
一一愿言──大师于〈玄义分〉(善全51页·圣教集484页)言: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段法语是第十八愿善导释,引用三段善导解释第十八愿法语的第一段。
这段法语的内涵,在前面的十九堂都陆续有解释了,现在要解释的是前面的四个字「一一愿言」。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共分四卷,所以叫做「四帖疏」。第一卷是〈玄义分〉,第二卷〈序分义〉,第三卷〈定善义〉,第四卷〈散善义〉,这一段法语是出自第一卷〈玄义分〉的地方。〈玄义分〉总共分为七门,也就是七个科目,所谓「七门料简」,这一段文在第六门之「和会门」。「和会门」又分六科,此文再第六科,这第六科当中分为四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善导大师自己设立问答来做为说明解释,这一段法语是在这第六科当中的第一个问答。
第一个问答叫做「佛土报化问答」,在这个问答当中,善导大师举出三部大乘经典来证明极乐世界是报土,而不是化土。答中,先定义,次引证。首先,善导大师从结论上就极乐世界下了一个定义说「是报非化」,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报土,不是化土,接着就引用三部经典来作为证明:第一部经典是《大乘同性经》,第二部是引用《无量寿经》,第三部是《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所引用的就是这一段法语: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愿的每一愿、每一愿都有念佛往生的内涵,这叫作「一一愿言」。
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内容都是「以经解经」、「以经证经」,都是引用经典来解释证明,来融会贯通,很少引用菩萨的论,就像这个问答当中所引用的《大乘同性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典。
以经来解释经典,以经来证明经文,这是最可靠的,也是最权威的,同时让人一目了然,无所辩解,因为同样都是佛说的,这一部经典不明了的地方,用另一部经典所讲的来解释,解释相融通的话,就没有怀疑的余地,因为都是佛所讲的。而「以经解经,以经证经」是善导大师解释经文的特色。
「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乍见此文,往往生疑,何故?既然发了四十八愿,肯定每一愿每一愿的文字不一样,内容不一样,愿的名称也不一样。譬如第一愿是「无三恶道愿」,第十八愿是「念佛往生愿」,显然彼此愿名是不一样的。每个愿的用字也就不一样,譬如第一愿说:「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这跟第十八愿的三十六个字,字数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肯定是愿愿不同的,怎么是一一愿都相同的在说念佛往生呢?如果是相同的话,那只要一个愿就够了,怎么需要发四十八个愿呢?这样的思维似乎很有道理,不过这是一般的见解。
所谓一般的见解,就是凡夫的情见,而佛法是超越于凡夫境界的。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凡夫很难明白,甚至可说无法了解,必须要透过善知识──尤其是要依据佛经为主轴的善知识导引才能略明梗要。
「一一愿言」是善导大师所写的,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他做这样的言说,背后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会想到的疑问,善导大师怎么可能没想到呢?可是他还是做这样的解释,可见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因为我们根机下劣,没有智慧能够了解他的原因,但如果我们能彻底的相信遵从,就是对传承祖师的「深信」──祖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相信,这就是「法脉传承」。
学佛的人要回归佛陀的本怀,就要以经典为标准,可是经典我们看不懂,因此必须要依循传承祖师的解说才能正确了解法门主旨。以净土宗来讲,自古以来倡修净土的大德非常的多,但我们却必须有所选择,我们所选的法脉传承就是善导法脉,因此善导法脉是我们的法脉,法脉只有一个,传承就只有一条,就是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其他的大德我们未必依循。也就是说,他所讲的跟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相呼应的,我们就遵从,不相呼应的,就不遵从,而对于传承法脉祖师所讲的,我们都深信不疑。因此善导大师说「一一愿言」,我们也就毫不怀疑的认为四十八个愿都有在讲念佛往生的内涵。
有一句话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佛法如果没有透过善知识,即使我们有智慧也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了解,所以善知识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阿难尊者曾经问释迦牟尼佛说:「善知识是不是我们得道的一半因缘?」一般人都会想:经过我一半的努力,再经过善知识一半的指导才能够开悟证果。可是释迦牟尼佛说:「不是,善知识是成佛得道的全部因缘。」这样的回答,引生我们一个回想的空间──得道的全部因缘都是善知识,那我们的精进、智慧摆在哪里?
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大石头放入水中一定会沉下去,那一颗小石头放在水面会不会沉下去?也会。因为会沉是石头的自性,若无浮起的缘,石子在小也会沉下去。如果有让它浮起的缘,譬如说一艘坚固的大船,这样不只小石头不会下沉,再大的石头也不会下沉。
就如下品下生的众生,一生造罪造业,临终地狱之火烧来了,他却能够脱离地狱之火,甚至离开三界六道,乃至往生成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善知识。是善知识在他临终的时候来跟他讲说弥陀救度的妙法,告诉他: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念不出来没关系,只要跟随着我念,或者只要听我念佛的声音,就能够脱离地狱之火,往生极乐,快速成佛。
这个一生造作五逆恶业根机的人就跟随着善知识,善知识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也跟着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哪里晓得「南无」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维,为他发下四十八大愿,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建设清净的极乐世界在那里要送给他,他都不知道,他也不晓得他所念的是什么,结果呢?火焰化红莲,他就坐着莲花往生极乐世界了。
阿弥陀佛固然有救度众生的愿、行,这一句万德洪名也浩浩荡荡运行在宇宙当中,可是如果没有善知识引导的话,纵使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名号的存在,可是下品下生的人也照样堕落地狱。如果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名号的存在他就不会轮回的话,那十劫以前法藏菩萨成佛的时候,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跟着成佛,不应该再继续轮回;可是我们至今还是继续轮回,为什么?因为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由此可知,善知识非常的重要。
知识如针,莲友如线。针到哪里,线也到哪里;针直走,线也跟着直走;针绕路,线也跟着绕路。针能到的地方,线也能到;针所达不到的地方,线也绝对达不到。随往西的人走,就会往西;随往东的人走,就会往东。随无信的人走,会堕地狱;随善知识走,就会成佛。正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近智则贤,近愚则暗。
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善知识,必须是真的能够引导我们解脱、引导我们往生的,否则净土的大德那么多,难道每一个都是善知识吗?不一定。又如选择朋友,与朋友相处久了也会受影响,甲是怎样的人,有时候不用看甲,只要看甲所结交的朋友,大概就会晓得甲是什么样的人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智则贤,近愚则暗」。可知,善知识的必要性,以及选择善知识的重要性,是一个学佛修行人所必须认真正视的。
为什么善导大师会说「一一愿言」?原因在哪里?我们以法然上人的解释来作说明。法然上人也是我们这一个法脉的善知识,如果想容易了解善导大师的著作、思想,透过法然上人的著作是一条顺畅的捷径。
法然上人释言(法全三〇二页):
四十八愿一一皆有念佛往生义,故善导和尚释为「一一愿言」也。
如「无三恶道愿」,恐惧三恶重苦之众生闻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为正因也;自余诸愿准之。
这是法然上人对「一一愿言」的解释。
法然上人会对这四个字做解释,也有一段典故因缘。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当时有一位宰相藤原兼实,他虽贵为宰相,可是生活很朴实,因为他是一个学佛的人,而且是法然上人的忠实弟子,也就是说法然上人怎么讲,他就怎么相信。有一天,藤原兼实邀请四位高僧到他的官邸受供,法然上人当然也在邀请之列,其他三位,一位是法然上人的高徒圣觉法师,另外两位也是有名的大德,公胤法师与明禅法师。
在座谈当中,宰相就问:善导大师有一段法语说「一一愿言」,这「一一愿言」背后有何深层的含意呢?公胤法师先回答:这「一一愿言」应该是笔误,上面那个「一」应该是「云」,「云一愿言」,也就是说「四十八愿当中,有一愿这么讲」;不然就是「一一愿言」当中有一个「一」是多出来的,这是公胤法师的解释。
之后明禅法师也发表他的见解,他说:这一段法语前面有「若我得佛」,后面有「不取正觉」,四十八愿当中每一愿、每一愿的前后都有「若我得佛」跟「不取正觉」,应该是取前面的第一句跟最后的第一句,而说「一一愿言」。
最后法然上人就说了,法然上人所说的就是上述这一段法语。法然上人解释完之后,大家心中一时恍然大悟而很欢喜地接受,都一致认同法然上人的解释,认为就是这个涵意,很合乎佛愿。这是当时的经过。
法然上人解释说,虽然四十八愿每一愿愿名都不同,内容、文字也不同,可是都有念佛往生的涵义在里面,因此善导和尚才解释为「一一愿言」。接着法然上人就举例,为什么第一愿「无三恶道愿」蕴含有念佛往生的内涵呢?因为众生恐惧三恶道的痛苦,听到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就向往没有三恶道的极乐世界,此后就专以念佛为他的修行,为他往生的正因。
我们内心都有贪、瞋、痴,既然有贪瞋痴的因,将来必定会堕落三恶道,所以对一个恐惧三恶到的人来说,日夜所想的,就是要怎样才能脱离三恶道的果报,如果极乐世界也有三恶道,那我们还能往生到那里吗?不可以,否则无异自投罗网;若是没有三恶道,那我们正好选择没有三恶道的极乐世界。既然要求生,就要走直径,不能走叉路,直径就是「专称弥陀名号」。所以,第一愿虽然是「无三恶道愿」,但是它另外一个名称就是「念佛往生愿」,念佛往生愿就是「无三恶道愿」的别称。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推论的话,都有念佛往生的含意。
又如第三愿「身皆金色愿」,是说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身体的颜色就跟阿弥陀佛一样;第四愿「形色相同愿」,是说往生后,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相貌,我们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相貌,这也就是《庄严经》所讲的:「若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接下来「如佛金色身
」──跟阿弥陀佛一样的金色之身;「妙相悉圆满」──跟阿弥陀佛一样不可思议的相貌,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圆满,跟阿弥陀佛没有什么差别。「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外貌跟内心是相应的,所谓「相由心生」,同时相也由心转,有怎么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相,相是佛的相的话,他的心肯定就是佛的心。
我们想要跟阿弥陀佛同样的身心,那就要念佛了,念佛才能达到,所以念佛往生愿也是第三愿、第四愿的另外一个内涵与别称。以此推之,乃至第四十八愿说「得三法忍愿」,同样也是念佛往生愿。
这一段法语,净宗法师2005年六月在安徽佛林寺讲解法然上人法语时有用譬喻作解释,解释得非常贴切,我来引用复诵一遍。净宗法师说: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根本的目的,虽然我们分解出来,会有一些具体的小事情,一件、两件⋯⋯,但是根本目的是指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这里附近住着三峡移民,当初为了三峡移民,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划拨土地,要开辟道路,要建造房屋,要铺设自来水管,要建公园、建学校、建医院、建邮局⋯⋯,很多都要建。负责整体建设的官员,你问他说:「你是做什么的?」他不会跟你说「哎呀,我是建水管的」,「我是建公园的」⋯⋯他不会这样讲。干什么?「为三峡移民!」他会讲这件事情。分析起来很多,但是,其实是为一件事:为了让移民来这里住。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其实根本的目的就是第十八愿:把我们这样的众生从娑婆界苦恼的地方移民到极乐世界。唯此目的,才要有无三恶道愿、不更恶道愿、身皆金色愿、无有好丑愿等等。也像三峡移民一样,为了让你移民,所以要有公园,要有学校,要有邮局,要有商店⋯⋯等等方便居住的种种环境设施,让移民者欢喜前往。同样的,为了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法藏菩萨誓愿成就庄严的净土,等等四十七愿。所以,底下说:「故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第十八愿为生因愿也」。这一段也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看四十八愿的一个眼睛。
「欣慕愿」,「欣」是欣求,「慕」是羡慕。四十七愿是发起我们对极乐世界的欣求和羡慕之心,这个叫「欣慕愿」。但是,四十七愿的本身,并不是让我们就能往生的。比如第一条无三恶道愿,怎样往生?没有说明。第二条愿也没有,其他所有愿,包括第十九愿,也是欣慕愿,它不是往生的生因愿。以此观念来讲,生因愿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若以法然上人这一段法语来看,他是以善导大师思想──唯以念佛作为往生净土正因。善导大师说:「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而不认为靠诸行去往生;诸行在第十九愿当中,它是「欣慕愿」,不是「生因愿」。「生因」就是往生的正因,正因只有一个──专修念佛。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
所以第十八愿叫「生因愿」,往生的正因。其他四十七条愿,就是「欣慕愿」。打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到了杭州这座旅游城市,一出火车站,就来了很多搞旅游行销的,看你是来旅游的,就来拉你,拿着画册就来给你介绍:「哎呀!杭州西湖很美啊!苏堤春晓啦,花港观鱼啦⋯⋯」拿图片给你看,还告诉你路线怎么走,省时省力,价格优惠⋯⋯他讲这么多话,都是让你欣慕,让你愿意去看。最后要去旅游的时候,车在旁边,那部旅游车,就是第十八愿,你要坐上去才能达成旅游目的。其他的种种讲解,是四十七个愿。「那好啊!那个地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无有三恶道⋯⋯」这样,我们就产生欣慕之情。真正怎么去,还是要坐车。我们怎样到极乐净土?其他四十七个愿是帮我们建立一个目的──目的是在西方,让我们愿意去往生;方法是第十八愿。
若以台湾来说,很多城市都在搞开发建设,建设公司在土地要开发的时候,因为要吸引客户来购屋,都会先盖一个样品屋,旁边盖一个招待所,你来了他就招待,让你看样品屋,告诉你房子的种种优点:唉呀!我这个房子的设计夏天不热,冬天温暖,建材又是绿色建材,很环保。里面的隔间、规划都很人性化、现代化、方便化,甚至科技化、国际化,让你生起种种欣慕,让你感觉这是你所需要的,是非要不可的,同时价格没问题,再怎么样你都绝对付得起的,开价多少?一亿。但是现在推销期间半价五千万,如果是平民户的话,那就降为一千万;如果是残障人士的话,再折价五百万,也可以分期付款,再不方便的话,一百万就可以了,再不然,五十万。一直降、一直降,降到你只要签个字,身上有多少钱,付一个意思就可以了。阿弥陀佛要送给我们极乐世界,也是这样。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建设的,是要送给我们的,所以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也就是说一直降、一直降⋯⋯,降到最后,你只要签个字,付个意思意思的款项就可以了,这就是「乃至十念」。乃至十念不能再降了吧?还可以再降,「下至一声,乃至一念」。一念的话,还需要费什么功夫、修什么行吗?就不用了,那岂不是白白的送给我们?
其实,佛是冤亲平等,自他一体的,所谓「自他一体」,意思就是他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好像父母累积财产,甚至传下了最贵重的传家宝,是要给谁?当然是给亲生儿子啊!除非不是亲生的,才会讲条件。阿弥陀佛视我们十方众生如同他的亲生的儿子,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要送给我们的。所以第十八愿愿文的「乃至十念」,善导大师就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底价一直降,到最后才晓得,唉呀!原来是要送给我们的。一开始开价一亿,甚至说半价五千万,原来是一种观机逗教。
为什么说是「观机逗教」呢?世俗人都有一种买卖的观念,如果一开始就说要送给你,恐怕你会吓倒了,唉呀!这个恐怕不可靠,住下去恐怕不安稳,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是啊,天下是没有白吃的午餐,就只有阿弥陀佛那里才有。
四十八愿皆以念佛往生为其别意,故云「一一愿言」。
显示第十八愿念佛,涉入四十七愿中心,犹如水脉,潜通地下。
故知第十八愿统摄四十七愿,四十七愿功能皆归第十八愿念佛。
也就是说其他四十七愿,都有念佛往生的别意。
东西南北各有水井,可是所出来的水,都离不开底下的水脉。
这个就是前面所解释的,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第十八愿为生因愿,功能都归在第十八愿。四十七愿虽然都很殊胜,都很美妙,是我们非有不可的,但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的话,那一些我们看得到,吃不到,即使第十九愿也是一样。第十九愿所谓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我们哪里做得来?因此即使第十九愿,它的功能还是归向第十八念佛往生愿。
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以念佛往生这一愿来统摄、来涵盖其他四十七个愿。有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其他四十七个愿就活起来了,跟我们就有关系了;如果没有念佛往生愿,其他四十七个愿即使再美好,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为什么呢?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一一誓愿为众生」,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众生而发的,可是如果没有第十八愿,我们能拥有这一些吗?就不能拥有了。佛很尊贵,可是如果佛高高在上,我们只能仰望,不能亲近,那他的功德只能他拥有,或者大菩萨拥有,没有我们的份,这样的话,佛对我们来讲需要吗?就不需要了,因为佛虽然可钦可佩,可是他是另一个境界的人,对我们来讲就不重要了;反之,必须是佛虽然高高在上,很尊贵,但是他的慈悲、愿力能够利益我们让我们受用。好像太阳,太阳的光明与温暖如果不能达到地面上让我们感受到的话,太阳或者阳光跟我们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十方诸佛当中唯有阿弥陀佛,一方面是诸佛之王,一方面又是能够救度我们罪苦众生,因此阿弥陀佛是我们非要不可,而且也是我们非唯一依靠不可的。《悲华经》就说:「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
诸佛不是没有慈悲,而是因为十方世界当中,娑婆世界的众生贪瞋痴罪业是最深重的,所以娑婆世界叫做五浊恶世,这里的众生都是难以救度的众生;此五浊恶世的众生唯有阿弥陀佛要救我们,而且也唯有阿弥陀佛有能力救度我们。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有阿弥陀佛一佛,因此我们的本尊就只有阿弥陀佛一佛,所称念的、礼拜的、供养的、赞叹的,也都是阿弥陀佛一佛,跟其他圣道门不一样。圣道门是千佛、万佛、其他佛菩萨通通作为他的本尊,但我们就不是了,我们单独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本尊,这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一愿言」的内涵,证明善导大师所讲的「一一愿言」没有错。
〈定善义〉亦言:「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事赞》亦言:「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这两段法语都是显示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是涉入其他四十七愿当中,而且四十七愿都归结于第十八愿,所以说「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这也是「一一愿言」的含意。
这一种笔法的特色也是善导大师所独有的,如「机法两种深信」的「法深信」也是相同的笔法,文言:「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一段法语也显示,四十八愿是以念佛往生愿为根本,是被念佛往生愿所统摄的。一开始,善导大师就标举四十八愿,说「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四十八愿」愿愿为众生,愿愿都能够救度众生,所以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接下来怎么讲呢?「无疑无虑」。
「无疑无虑
」是指哪一愿呢?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能够从内心绝对的相信,就是无疑相、无虑相;不怀疑、深信,没有顾虑这个、顾虑那个,没有这些种种筹量、计度、顾虑不安,所以说「无疑无虑」。
「乘彼愿力
」是指什么呢?指「下至十念」,念佛本身就是乘彼愿力。如果靠十九愿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个是自力,必须要靠回向,不是乘彼愿力。
「定得往生
」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四十八愿当中唯有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两句话,如果不能让我们往生,法藏菩萨就不成佛,也就是说法藏菩萨的成佛与否,必须依据能不能让我们往生来决定。阿弥陀佛现已成佛,表示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必得往生。这个「必」字铿锵有力,显示「法深信」也是在显明第十八愿,结归在第十八愿。开头标明四十八愿,最后结归在第十八愿,所以这一段法语也显示第十八愿涉入其他四十七愿当中。
有关「一一愿言」,当前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有人把这四个字改为「有一愿言」,这样的改法可不可以?值得商榷。他的改法或许出自好意,可能认为古来经典都经过传抄,有一句话说「字经三写,乌焉为马。」也就是说一本书经过抄写三遍之后,本来「乌」或者「焉」有可能会被误写成「马」了,所以他认为上面说四十八愿,下面应该说「有一愿言」,而不应该是「一一愿言」。
这样的改法,问题是很严重的,等于把善导大师的头砍掉一样,怎么说呢?因为这种「一一愿言」的行笔风格与独特思想,正是善导大师的核心,如果离开这一些,善导大师的核心就被模糊了,甚至是被抹杀了。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因为经过历代传抄而有错误的话,一千多年来,早就被人纠正了。更何况,日本学者在考据、研究态度上是很用心、细腻的,一件事情未达理想就会一改再改,一定要到达完美。再者,现代文献很发达,学佛的修行人又是求真、求实,不会随随便便的,同时他们也知因果,不打妄语的;尤其古代的高僧大德更是如此,后来的人做学问,他们也会考据、勘正、训诂。如果版本互相有不同的文字,也会标示出来,互相并存,让后面的人去做勘误,让他们晓得这一本书在哪个版本曾经有不一样的文字存在,而不会随便擅自改成自以为正确的文字。
法然上人那个时代距离善导大师比我们近,他所看的版本就是「一一愿言」,所以他们才会讨论「一一愿言」的深义,他们的《观经四帖疏》版本早于善导大师往生后就传到日本了,接着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如果被改造的话,一定会让人指摘,而且会加以更正,不会随随便便盲从的。
「一一愿言」是善导大师独特、唯一的行笔风格,而且「一一愿言」的内涵也是善导大师教理核心的独特精髓之所在,我们只要熟读善导大师的著作,贯通《五部九卷》,就能对此很清楚的看清与了解,善导大师的教理核心一切都指归到第十八愿专称弥陀佛名的。
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净土三经》的本体,也就是《净土三经》都在讲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因为这一句名号的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寿命之所在,同时也是众生往生正因之所在。这一句名号,「信、愿、行」都具足了,不管知道、不知道,相信、不相信,只要专称这一句名号,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所谓「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除非因为众生执着、分别,不想往生极乐世界,否则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人也好,动物也好,最明显的就是鹦鹉,它学人随口念佛,依样画葫芦,它也会往生,死了之后舌头也会开出莲花,甚至埋葬的地方也会生出莲花。这就显示它虽然不懂得信、不懂得愿、也不懂得行,可是它的念佛就已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合乎往生的因果律。
所以《净土三经》在说什么?说这句名号,说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善导大师就是扣紧这三经的核心,开展出净土宗这个法脉,这是有文证跟理证的。我们先从经文,再来谈善导大师的著作。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三十六个字,成就文多四个字的解释。《无量寿经》流通文最后的结论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无量寿经》除了讲第十八愿之外,也有讲第十九愿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他的成就文就是三辈文的内容。三辈文就是三种根机,有出家众、在家众,有能修行累积功德的、不能修行累积功德的,约而言之,就是「三辈」,开展来就是「九品」,再开展来就是「八十一品」,甚至无量品。可是到最后的流通分,却完全没有流通十九愿的内容,也不讲三辈的高低,而只讲念佛──「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的念佛,要晓得这个人「为得大利」。什么是「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大利」就是「无上功德」。大利也好,无上功德也好,就是指「正觉」,指「成佛」,唯有成佛才是无上,才是大利,才是无上功德,才是真实之利。
《无量寿经》一开始的出世本怀文就讲佛之所以出现在世间,就是要讲弥陀的救度,惠赐众生成佛的真实利益,所以前后相呼应,扣得很紧,一点都不混乱、不模糊的,尤其是第十八愿成就偈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岂不是整部《无量寿经》都是在讲这句名号,都是在讲阿弥陀佛的佛名,都在讲众生的称名。
《观无量寿经》也是一样。虽然《观无量寿经》前面有很长的经文都在讲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可是在最后流通的地方就不再讲十三种定善,也不讲三福九品的散善,所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世尊直接付嘱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到了这里,释迦牟尼佛真正的本怀就显露出来了,是「持名」──「持无量寿佛名」,而不是观想或观像,当然更不是三福的内涵,到了这里就跟《无量寿经》的主旨一样了。
再说《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三经的结经,结论之经。《阿弥陀经》不讲四十八愿,也不讲十三种定观、三福九品,也不讲三学、六度万行,只讲执持名号。我们在此世所修的一切都是少善根、少福德,要以此因缘往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不是涅槃的因不能进入那个境界,涅槃的因就是这一句名号,所以善导大师说:「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槃
」「念佛即是涅槃门
」。
《阿弥陀经》就只讲执持名号,有一天的生命,这一天就执持名号;寿命延长两天、延长七天、延长七年,不假其他方便,也是执持弥陀名号,只一心,无二心,专心而不杂。善导大师如何解释「一心不乱」呢?《法事赞》说:「教念弥陀专复专
」,「一心不乱」就是「专复专」,专心不二,就是一心;专行不杂,就是不乱。
又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这都是善导大师的行笔风格,也是他独钟弥陀的独特精神之所在。
即使《无量寿经》的三辈之文,善导大师也这样解释,善导大师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本来三辈根机各自不同,因此所修的行也各自不同,这是很自然的,可是善导大师解释说,不管是上辈也好,中辈也好,下辈也好,无论是上品、中品、下品,都要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没有上中下三辈,也没有九品、八十一品,通通没有这些了,而是「万品归一」。无论是根机锐利或低劣,无论出家众或在家,通通一样,都是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就是「万机归一法」。阿弥陀佛以一法让所有的根机都平等的往生极乐世界,进入他的报土而成佛。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有一段法语说: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也是导四十七愿归入第十八愿。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四十八愿来讲,没有一愿不是深重的誓愿,可是接下来善导大师就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这很明显就是在指第十八愿,岂不是其他四十七愿都回归第十八愿。手掌展开是五个手指,收摄就是一个拳头;同理,展开是四十八愿,收摄回来就是第十八根本愿。
对《观无量寿经》的结论经文,善导大师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岂不是引导修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的行人,归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引导三学、六度万行归入专称弥陀一行。
不过,这并不是说其他的都不用做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顺父母,奉事师长这些照样都要做,因为这些是做人的本份。只是我们晓得,往生的正因不是靠这些,是靠专念弥陀名号。如果往生的正因是靠那些的话,我们都不可能往生,为什么?我们真的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吗?我们对于孝顺父母,奉事师长都已经做到位了吗?如果要以那个为正因,或者以其为辅助,那我们都没有希望。所以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尤其善导大师对于《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就有一首偈子解释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极乐无为涅槃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四十七愿来的,有了四十七愿才会能够愿行圆满,成就一个清净、不生不灭的涅槃极乐世界。可是往生靠什么?是靠第十八愿「念佛专复专」。所以四十七愿完成涅槃界,第十八愿的称名则是念佛达成往生涅槃界的功能。所以「一一愿言」是没有错的,而且它是很重要的,不可更动的。
尤其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的跋文就说了,这一部《观经疏》是「楷定古今」。楷定古今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经过「诸佛证诚
」,尤其〈玄义分〉又是每一天晚上都有一位圣僧来引导他做序文的内容以及科判,所以善导大师说:「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
。」一本书敢这么讲的,就只有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有这一种见地跟气魄,这是祖师的作略,迥出凡情。善导大师敢这么讲是因为他有三昧的证量,他想要到极乐世界就能够到极乐世界,所以他写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疏》是经过三昧到极乐世界,受诸佛所证明,同时又是圣僧,前来指授玄义、科文,这位圣僧就是阿弥陀佛的示现。所以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句、一字都不能加减,要把它看成是经典那样的尊重、贵重,是不能随意更动的。
一一愿言,显示第十八愿是根本,有其特殊性、超越性、统摄性、不共性。
法照大师《五会念佛偈》也说:
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
若改为「有一愿言」,则第十八愿失去特色,与一般无异。
若摄生愿各有不同,吾等凡夫无从依循,亦无能依循。
因为时间已到,今天就讲到这里。有关「第十八愿善导释」就讲到今天晚上圆满结束。祝大家一心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