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
接续上一堂,今天我们从「补充讲义」的第廿九段开始探讨。
(讲义)
: 略安心者,有何意乎──《净土随闻记》(《法全》五〇〇页)以问答释言:
或人问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诸弟子问答》(《法全》六一二页)亦言:
问:善导和尚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答: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即安心也。
法然上人既有此释,简要明了,当下信受便是,后人异释,未见此文故,不必采用。
这两段文,内容一样。
《净土随闻记》收录于《大正藏》第23册239页;编于《法然上人全集》第489页到第506页,共有二十三条,是一位势观法师所记录的。势观法师就是法然上人晚年的侍者,长时陪伴在法然上人的身边,《随闻记》就是势观法师亲自听法然上人所讲的,或者从旁听闻,而将其简要明了,像格言一样,一条一条的记录下来,之后辑录名为《净土随闻记》。
第一段问答开始说:「或人问曰」,「或人」就是有个人,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应该是法然上人的弟子,也有可能是势观法师自己提问的,不过总之就是法然上人的弟子。他问说:「善导大师释本愿文,(「释本愿文」就是解释第十八愿的内容。)
略安心者,有何意乎?」略掉了安心的内容而没有解释,到底有什么原因?
善导大师最重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在《五部九卷》当中很多地方都在解释第十八愿,善导大师会「略安心」,当然一定是有原因的。
善导大师释本愿文有很多,这里所讲的是哪一段呢?是指四十八字「愿成释」。此释文不但解释「本愿」的内容,同时也解释「本愿成就文」的内容。这四十八个字刚好也显示四十八愿的根本、核心、精华,所以特别有名,也特别受赞叹。
四十八字「愿成释」可分成前后两段,各二十四个字,前面二十四个字是解释第十八愿,后面二十四个字是解释第十八愿成就文。前段解释第十八愿是略过了安心,「安心」是指第十八愿之「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称为「三心」,也叫作「三信」。我们将二文比照一下:
第十八愿本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四十八字本愿释文: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在这二十四个字当中,前面八个字解释第十八愿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可是接下来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善导大师并没有解释,只说「称我名号」,而「称我名号」是第十八愿所没有的,这就是加减文,减掉、省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而加上「称我名号」;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与第十八愿一样。第十八愿最后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也省略掉没有解释。其实不只这一段文,凡是解释第十八愿的法语,善导大师都略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为何省略这八个字,上一堂课我们已讲过,大家回去可以复习一下。
释文省略了「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三心」。「三心」也叫「三信」,总的来讲就是「安心」,对第十八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会省略掉呢?一定有其理由。
法然上人回答说:**「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
佛法所讲的「知」往往涵盖着「信」,甚至「如是我闻」的「闻」,也涵盖「信」在里面,所以法然上人就说,只要相信众生称念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样自然就具足三心,具足「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了。如果不晓得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话,再怎样解释三心,也得不到要领,而且都不是正确的解释。「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为了显示这个道理所以就省略这部分没有再另外解释。显示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反而让人家容易理解三心,当下能够让人一目了然,这是法然上人的回答。
所谓「学问」,要「学」必须要「问」,因为在学的过程中一定有不明了的地方,如果不问而自己加以揣测的话,那恐怕会不正确。一开始如果不正确,后面就有可能更加的偏离,所以真要学,有不明了之处一定要请问善知识。而问也要问的得体,不是随便想随便问,要会问,同时也要问对人。
比如有关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略安心一事,如果是问其他人,对方可能不会回答,或者回答的不正确,或者所答与善导大师本意是相反的,就有可能让人认为:「唉呀!善导大师断章取义」,或者是「善导大师自立私意。」这就偏离了。八百多年前,法然上人完全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教理来创立净土宗,研究善导大师净土教理最为正确深入的就是法然上人,所以这一问是问对人了。
「略安心者,有何意乎?」今天晚上我们就其来龙去脉稍微探讨一下。当然,所略之因,法然上人已经解答得很简要明了了,离开法然上人这样的解答,或者所解答的与法然上人不一样的话,也未必是正确的。不过,我们所要探讨的是此问答之来龙去脉,也离不开法然上人所解答的涵义。只是让大家从各方面更进一步来了解。
第十八愿的「三心」也叫作「三信」,就是「至心」、「信乐」跟「欲生我国」的「欲生」,总的来讲叫「安心」。第十八愿的三心跟《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三心,内涵是一样的。《观无量寿经》上品生的地方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意思就是说,只要念佛人发起三种心,就往生决定了。哪三种心呢?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三心时就说:「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意思就是说,修任何法门,只要具足这三心,不管是念佛也好,或是修诸功德也好,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过在这里是有分别的,也就是说念佛是正定业,其他的是属于杂行,不过因为他具备三心,有回向发愿心,因此就成为净土之行,所以说「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有愿、有行,那就必定往生,不可能不往生的。
《观经》里面所讲的三福也好,十三定观也好,都必须具备三心,如果没有三心就不能往生。
其实念佛是往生之行,是自自然然的。可是众生因有执着分别,譬如执着这个世间,念佛只是为了世间的利益而不想求生极乐世界,那就不能往生。不过,大部分的念佛人,都是有愿生之心的。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就说:**「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这里讲的很恳切,条件很明确,也就是说,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要全部具足这三心,即使少了一心,也不能往生,可知三心之重要。但即便如此,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时,大多仍是略掉。为什么呢?其实,虽然略掉,等同没有略掉,反而让人家容易掌握。
「三心」向来很被重视,所谓深信、切愿、笃行,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传统的净土法门所强调的。当然我们也强调,只是「信」的内涵不同,因为「信」不同,「行」也就不同,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还有这本愿的三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与《观经》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在身、口、意三业之中,都是属于意业,也就是第六意识。有一句话说「未发口业,意业先定」,如果对象是人,我们心中所想的如果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别人是不知道的,可是对于鬼神,尤其是佛菩萨,只要我们起心动念,他们就听到了──等同起「念」是有声音的。
所谓「业」有分「有表业」和「无表业」。「身业」是做出来大家眼睛看得到的,「口业」是讲出来大家耳朵听得到的,这叫作「有表业」。内心所想的因为没有表现在外面,叫作「无表业」。虽说无表业,人不知道,但鬼神、佛菩萨都知道的。
玄奘大师在《八识规矩颂》中对意业就解释说: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动身发语独为最」,身业的举动以及口业的语言,都是来自于第六意识意业,所以第六意识是最先的。「引满能招业力牵」,由于有这个起心动念,之后的言语、行为便能够导致生在六道之中的哪一道,这个叫做「引业」;出生在那一道之后,是好与不好,圆满不圆满,这叫做「满业」。因此,引业也好、满业也好,都是由我们的意业所引起、牵引的,这叫做「引满能招业力牵」。
佛教很重视「心」,经典上说:「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可见心的重要。不论圣道门或者净土门,都是以心为根本。根本是很重要的,所谓「本固枝荣」,有根本而且根本坚固的话,枝叶就能够繁荣茂盛;如果没有根就没有一切,一切就免谈了。因此,念佛如果没有愿生之心,乃至对阿弥陀佛没有必定救度的信心,那一切也免谈。
佛家是如此,儒家也一样很重视「心」这个根本。
《论语》共有二十篇,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二章就说: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宗旨在讲什么?讲「仁」,仁就是仁爱,仁爱的根本在哪里?在孝悌──奉事父母、友爱兄弟。一个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的人,他肯定不会冒犯长辈,进一步也不会做一些大逆不道,甚至五逆、或者违背常理的事情,所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所以儒家对「孝悌」是非常重视的。
佛家也一样,譬如净土三福第一就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是有很大福报的人。首先,他的事业会发达,同时子孙也会加倍的孝顺他。假设他孝顺,可是事业做得不好,那就要检讨他的孝顺有没有做到位,一个孝顺的人,他的事业肯定至少不会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也就是说,一切的人伦道德都是由孝悌产生的,儒家讲「亲亲而仁民」,「亲亲」就是「孝悌」,有孝悌就会进一步爱其他的人,甚至像基督教所讲的爱你的邻居,爱你的仇人。又说「仁民而爱物」,进一步爱护所有的大小动物,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乃至于成贤成圣都是由「孝悌」这个根本所产生的。
以上是就本愿的三心(三信)
,以及人心的重要先做说明,接着来解释「安心」这个「安」字。
「安」,如果依照辞典来看有多种意义,简要来讲,有安定、安稳、安全,或者安静、安宁、安平,或者安置、安放。如果从象形文字来看的话,上面有个「宀」,这个「宀」就是家的意思;宀下面有个「女」字,也就是说女人在家叫做「安」。女人有家可归就安,无家可归就不安,不安则危,所以女人不能随便在外面抛头露面。「安」跟「危」是相对的,安则不危,危则不安,所以凡事要先求安,学佛更是如此。
《法华经》说: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无量寿经》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阿弥陀经》说: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娑婆跟极乐是相对的,娑婆无安、无乐,有苦、有畏;极乐安稳、安乐,无苦、无畏,是「但受诸乐」。因此我们的心要安置、安放、安定在哪里呢?当然要安定、安置、安放于极乐世界而不动摇。
那这个「安」在这一些形容词当中,是属于哪一句呢?是属于「安定」的意思。善导大师《般舟赞》就说:
安心定意向西方。
也就是将我们的心安定于极乐世界不动摇、不改变,誓毕此生愿生极乐不退转。
「安心定意向西方」,这其实也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学佛修行的目的。
人的一生凡事都先求安,所谓「安身立命、安居乐业、安身办道、身安道隆」。「身」安了,「心」有皈依、归宿了,才能营办各种事业。《大学》一开始怎么说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对我们来讲,学佛即所谓「信、愿、行」,「信」是摆在最前面的,如果只信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这还不够。
要信──「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所建设的家园」「极乐世界就是我们本来的故乡,我们自性、真如的家乡」,要这样的信。
同时要信:阿弥陀佛是一位救度众生的佛,他的存在是为了救度我,因为能够救度我、愿意救度我。《无量寿经》就说「救世法王
」,我们如果能信受弥陀的救度,今生就获得了往生决定。净土法门要先这样的信,把我们的心安置、安放、安定在这样的内涵上,这才是真正的「安心」。
儒家说「知止而后有定」,止是止于至善,所谓真、善、美。其实「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是真善美的结晶,名号开展出来就是极乐世界,再开展就是十方诸佛。十方诸佛也好,极乐世界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的悲愿所成就的。阿弥陀佛的悲愿之心凝结成为至善的六字洪名,也凝结成为我们归宿的极乐世界,然后开展而成为十方诸佛,来劝导十方众生回归极乐世界的真如家乡。所以「止于至善」对我们来讲,就是「专一念佛」,以阿弥陀佛作为我们归命的对象,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归宿。「知止而后有定」,晓得阿弥陀佛已为我们建设好了依止的地方,我们就会安心,因为安定了。
所以凡事以安心为本,以安心为先;先有安心,然后依序渐进,才有所谓的起行、作业。归向极乐,止于极乐,将我们的心安住在极乐而不动,安定下来,不再六道轮回不止。就如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定善义》所说: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这段偈子读起来可说很悲叹,但也让我们晓得一个方向、归宿──「归去来,魔乡不可停!」往生极乐世界就等同回家,所以说「归去来」。
不往生极乐世界就一定在六道轮回,六道是魔乡,不是我们的家乡。病是魔,死是魔,烦恼是魔,造罪造业、受苦受难也是魔;既有内魔,还有外道的天魔,整个六道都是魔乡,其中,对弥陀救度的疑心、不信,更是魔中之魔。虽然今生我们得到人身,遇到佛法,可是千万不能想说:我下辈子再当人,甚至现出家身,一闻千悟,广度众生;也不可以想说:我只求生天之乐;也不能认为:成佛本来就要三大阿僧祇劫,不可以求一世速成,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生生世世,直到今生今世,我们可以说上天堂、下地狱,来来去去不晓得有多少次了,曾经当过出家人,也曾经当过高僧,当然也曾经当过寻常老百姓,也曾经当过五逆谤法的大恶人,所以天堂也去过,阿鼻地狱也堕落过,可说苦不堪言,因此善导大师说「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难得今生生而为人,又遇到佛法,更难得遇到净土法门,一定要把握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缘,将此心安定于极乐,即所谓「厌秽欣净」。这样心就有一个归宿,就安定了。
「安心」这两个字是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
《往生礼赞》可说是净土法门最早的一部拜忏的书,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只有《往生礼赞》没有在中国消失,因为这一部《往生礼赞》被唐朝时代一位智升大师编辑在《集诸经礼忏仪》之中。《集诸经礼忏仪》有上、下两卷,上卷就是引用善导大师《往生礼赞》的礼赞偈,下卷就全部用《往生礼赞》,因此《往生礼赞》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譬如北宋时代的元照大师、慈云大师,以及几位大师都看过这一部《礼忏仪》的内容,深受启发,因此他们都提倡念佛。
《往生礼赞》分为「前序」「正赞」和「后序」三个部分。中间的「正赞」就是六时礼忏,也就是把白天、晚上各分为三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唱偈颂,然后礼拜,目的就是赞叹佛的圣德,希望由此而消业障、增福慧,同时也惕励自己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正赞」的部分可以说是《往生礼赞》的主体。
可是有关于净土宗的宗旨与核心教理却不在「正赞」的六时礼赞里面,而是在「前序」和「后序」中。为什么呢?因为六时礼赞偈文,主要是作为六时礼拜所称念,并没有开示有关愿生极乐世界的安心,同时偈文当中说到念佛的也很少,因此善导大师就特别在前面撰写序文,教导修六时礼忏愿生净土的人,能够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安心。
愿生极乐世界的人,如果心不安,即使常常做礼忏,还是会认为往生不定,心一定会忐忑不安。因此在六时礼赞的前面就先说明安心、起行、作业。
有关「序」,法然上人就说:「凡序者,略述一部大意。」一本书的前面序文,都先简略说明这一本书的重点、大意。善导大师《往生礼赞》的「前序」也是一样,「前序」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略述造意」,简略的说明写这一部《往生礼赞》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劝一切众生愿生极乐,而造六时礼赞偈」;又说:「唯欲相续系心,助成往意;亦愿晓悟未闻,远沾遐代耳。」意思就是说希望此心能够系念不断,使得往生确定,同时也让没有听到的人能够领悟,并把这个法门流传到未来。
第二个部分是以四个问答来开示净土法门的要义,其中第一个问答跟第四个问答是重点。
第一个问答所说的就是「安心、起行、作业」,「安心」中就谈到三心,三心中的「深心」是第一个问答的核心,也是整部礼忏的核心,而此核心也是整个净土宗之核心、宗旨,知此则知净土宗,不知此,则不知净土宗。「后序」则有「四十八字愿成释」,与「前序」的「深心释」前后遥相呼应。显示《往生礼赞》这一部书,有一贯的思想、宗旨,也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第一个问说:
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所谓「心、行、业」,意思就是说,现在要劝人家往生极乐世界,不晓得应该要怎么样才能安心、起行、作业,使得确定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就回答:
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
接下来就是解释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其中「深心」的内容,我来念一遍:
二者「深心」:
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这里说「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这样讲起来,不管是三心、四修、五念,或者是所有教理,都归结浓缩到这里──也就是「称佛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往生礼赞》的「深心」与《观经疏》的「深心」意思一样,都是两种深信。《观经疏》的两种深心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两种深信,可以说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有了这两种深信,就是真正的阿弥陀佛的弟子;没有这两种深信,就不是阿弥陀佛的弟子。为什么?因为没有真正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心。
第一个问答的「安心、起行、作业」,「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起行」就是「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忆念观察门、作愿门、回向门(之后善导大师将其归纳成为五正行)
。「作业」就是「四修法」──第一恭敬修,第二无余修,第三无间修,第四长时修。前三修都是毕命为期,誓不中止,贯穿而言即「长时修」,这就是四修法。
不管学圣道门也好,学净土门也好,安心、起行、作业,三心、五念、四修都是必要的。
这是就净土门来讲,若对圣道门来讲,安心就是要发菩提心,起行就是要行菩萨道,然后要修六度万行。
对净土门来讲,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起行就是五种正行,尤其是正定业;四修就是念念不舍、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这就是四修。
净土宗「安心」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三心」,「三心」其实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深心」;「深心」就是「真实信心」,真实信心之体就是「机法二种深信」,这个信就是安心,亦即「安心决定」「信心决定」;而这个信的体就是四十八字愿成释最后八个字的结论―「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对此无一念之疑,这就是安心。
那起行呢?
由安心所起的行,并不是圣道门的起行修道,这里的起行之体就是「五念门」,在《观经疏》则重新组织成为「五正行」。
「作业」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四修」。这「四修」的体就是「三心、五念」,离开三心、五念,就没有作业的四修。所以善导大师接着就说:
劝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
「前序」第一个问答,一开始虽然提出了安心、起行、作业的三心、五念、四修来确定定得往生彼国,但是问答的最后却归结于一行三昧的「专称佛名」,显示三心、五念、四修就是专称佛名,以这名为「一行三昧」。问答引用《文殊般若经》(卷下意)
的意思说:
又如《文殊般若经》云:「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于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
本来所问的内容是「安心、起行、作业」,回答则有所谓「三」心、「五」念、「四」修,内容可说不少,但是最后却只有讲「一」── 专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行三昧。同时显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等同念佛三昧,而不是要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或者没有妄想杂念,获得清净心入定,才是念佛三昧。亦即:三心、五念、四修,就是「专称佛名」。这名为「一心三昧」,也名为「念佛三昧」。
还有,在「前序」的第四个问答,主要是提出阿弥陀佛以他的光明名号摄化众生,这就是有名的「光号摄化文」,并且强调「专杂得失」,亦即专修四得,杂修十三失: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这个问答,主要重点就是:一、提出光号摄化文;二、强调专念,就是所谓的「专修四得」。
《往生礼赞》的「后序」则是以「四十八字愿成誓」作为本书的结论,同时强调如果能够专念的话,就能获得十方诸佛、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以及二十五位菩萨等等,百重千重围绕护念。
由此可看出《往生礼赞》的前序、后序,彼此前后遥相呼应,不再提三心、五念、四修,而只强调「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专称弥陀佛名」的「一行三昧」,作为这一本书的结论。同时也显示:净土宗的宗旨就是「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
因此,所谓的「安心」,就是将心安定在「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八个字的意涵上,所以善导大师以这四十八个字解释本愿,就不另外解释三心,因为三心之意自然已在其中了。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而称念,则自然具足三心,反而容易掌握三心。可说简要明了,不会多歧。
五正行之中,也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为「正定业」,所谓「正定业」就是百分之百必定往生,自自然然的蒙受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为什么?顺彼佛愿故。这里的「顺」就是相应、契应、感应道交的意思。
《往生论注》说: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这里「体如而行」的「体」,是体达的意思,也就是契应、相应的意思。
阿弥陀佛本身就是真如,而且阿弥陀佛的名体不离、名体相即、名体不二,可说是名体一如,名外无体,体外无名,名体一体。
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跟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相应,也就是这里所讲的「体如而行」。体如而行,名为如实修行,也就是真实修行的意思,所以专称弥陀佛名才是「如实修行」,才是「真实修行」。善导大师就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全文是: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这是有名的「六字释」。念佛即是「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易行品》就说:「如水道乘船则乐」,好像我们坐在船上,跟船是一体的,虽然不是我们自己行,可是能够到达彼岸,为什么?船行,等于就是自己行,不管我们知不知道、相不相信,事实就是这样。所以有一句话说「愚夫愚妇,颛蒙念佛,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愚夫愚妇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老实虔诚的念佛,不知不觉就跟佛智感通相应、感应道交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所出版一本随身书叫做《盲眼老人预知时至》。这位盲眼老人她哪里晓得三心、五念、四修?哪里晓得信、愿、行?她什么都不晓得,只有专称弥陀佛名,结果呢?──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合乎了三心、五念、四修。反过来,如果讲得天花乱坠,可是不专称弥陀佛名,则等同说食不饱。
我有编辑一篇〈善导信愿行之侧重──以行立信,以行满愿〉,将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之文引用十九段,然后分辨出这十九段对于信、愿、行的侧重,一比较就可看出,大部分都侧重在「行」。
法然上人在也谈到非常多这类的法语,如:
所谓三心四修者,皆含于「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之想念中。(《法全》第278页,一枚起请文)
论三心四修者,为成一向专修也;若已成一向专修者,不别论三心四修也。
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人,唯相续念佛,直至临终往生也。(《法全》第282页,念佛决定往生文)
拜见善导和尚之释,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见南无阿弥陀佛也。(《法全》第289页)
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法全》第291页)
「三心具足行人,必往生净土」,经释共宣。下智愚钝之族、田夫野客之辈,犹暗三心名义;然而信「称弥陀名号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法全》第523页,大原谈义闻书钞)
最后一段法语,法然上人说,对于一些没有读书,没有文化,头脑不好的人,他连三心的名目记都记不下来,何况了解其义?这样怎么能够往生呢?可是如果相信「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那岂不是三心自自然然就具足在里面了呢!
净宗法师最近出版的《净土宗概论》,在最后193页的地方也说:
三心、四修、五念,三辈、九品诸行,不论定散,不择善恶,一切教说,终归六字,谓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则三心、四修、五念、定善、散善等所有法门,所有功德,通通包摄净尽,无欠无余。
这一段可说是《概论》的总结论,也是净土宗的总结论。
其实,念佛佛放光,念佛佛住顶,念佛佛相伴,念佛佛保护,念佛佛来迎,这是自然的功能,不假造作的。不论众生知不知、信不信、愿不愿、求不求。
如「鹦鹉念佛,往生极乐」「佛化大鱼,度捕鱼人」等例子,可作为这个道理的充分证明。
希望各位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将来广度十方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