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晚上很高兴有大陆湖南的法师以及莲友们过来参访,和大家相聚一起,共同研讨净土宗的教理,请大家以掌声热烈欢迎。在热烈欢迎之余,我也感到十分的歉意,没能到机场去迎接大家,也没能做周全的接待,不过,大家都是为法而来,所以今天晚上大家就来共参法会。很惭愧,我不是一个善于演讲的人,但是因为我们所研讨的都是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多方深入,多做各方面的理解,都是有益的。
有关研讨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今天已进入第十七次。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非常丰富,林林总总大约有二、三十条,今晚我们就以「三段取意文」为轴心来研读,同时以补充讲义来解释。三段取意文的第一段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的二十八个字的解释: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第二段是《观念法门》三十二字的解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第三段是《往生礼赞》的四十八字愿成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讲义)
略唯除文,有何意乎──大师三段取意文,皆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
善导大师这三段取意文的每一段都略掉了第十八愿原文中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善导大师不只在这三段取意文略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以说,凡是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都略掉了这八个字。为什么会略掉这八个字呢?略掉了这八个字在意义上会不会不完整?或者变动阿弥陀佛的愿文本意呢?善导大师的用意是什么?
(讲义)
盖引《观经》下下品文解释愿文,以彰摄取深意;故虽略文,其意甚广。
就这三段文来讲,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是引用《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来诠释的,这一种解说方式叫作「以经解经」──以经文解释经文,以经典的整体教理来解释经典中的各文句。如果经文在这里释意不明显,但在别处有解释,那就以别处的解释来显明这个地方的经文。对净土宗来讲,要保证净土宗的纯粹度、纯正性,就要以纯粹的净土经论来解释净土的经文,若是以其他的经典来解释,或者是以其他宗派的思想来解释,那就会变成圣净混杂,净土宗也就不是纯粹的净土宗了。
善导大师,或者是传承的祖师──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等祖师,他们讲解弥陀净土法门,都是以净土的经典──净土三经来阐释。所以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也是以净土的经典之一──《观经》下下品的经文来解释,这样教理就不会差错。
以经解经,是净土宗纲格,保证「纯、正」,不使偏杂。
本愿文短,下品文长,以下下品解释本愿,则本愿文中的机法益,一目了然。
譬如第十八愿所讲的「机、法、益」:「机」就是「十方众生」;「法」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益」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再者,若就其中「乃至十念」的「十念」来讲,如果不是以净土的经典来解释的话,就会各有不同。在《第十八愿讲话》这本书中我也有举出这种现象。
有关「十念」这个名相,在其他的经典也出现很多,譬如小乘佛教所注重的《杂阿含经》也常常提到十念;《弥勒菩萨所问经》也有提到「十念」;在时间的比喻形容上也有所谓的十念。那这些「十念」和第十八愿的「十念」同或不同呢?完全不同。
《杂阿含经》所讲的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而第十八愿所讲的十念,无论是以《无量寿经》的经文来解释,或以《观无量寿经》来解释,都跟《杂阿含经》所讲的十念完全不同,乃至跟《弥勒菩萨所问经》的十念,或者时间上所讲的十念,也完全不同。就此问题,善导大师以下品下生的经文来解释「十念」就很吻合第十八愿的文意,不但正确,也纯粹,可说天衣无缝。
虽然历代有很多大德讲述净土法门,可是往往以其他的经典、宗派主张来解释净土,这样净土就混杂了,圣净、难易、自他的分辨就模糊了。将各宗教义混杂会有什么情况呢?就会教理不明确,导致修习净土法门的人,他念佛同样是愿生极乐世界的,但是在教理混杂的情况下,他忐忑不安,不确定自己是否真能如愿往生。
所以修持净土法门一开始就必须清楚「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区隔,了解「难行道」跟「易行道」的不同,分辨「自力」跟「他力」的差别。对于这些必须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划分清楚方不会无所适从、混淆不清。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注重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原因,因为善导大师这个法脉都是以净土的经论解释净土的经文,同时对于圣净、难易、自他之别,分辨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十八愿文字很短,只有三十六个字,因为本愿文是属于原则性、纲领性的揭示;下品下生之文就比较长,比较详细具体。以下我们就本愿文和下品下生文比对一下。
第十八愿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下品下生文: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第十八愿文中的「至心信乐(ㄌㄜˋ)
」也有人读成「至心信乐(一ㄠˋ)
」。乐(ㄧㄠˋ)
跟乐(ㄌㄜˋ)
读法不同,意义也因此各别。那这里是读「乐(ㄧㄠˋ)
」还是「乐(ㄌㄜˋ)
」呢?如果以经解经的话是读「乐(ㄌㄜˋ)
」。
我们看《无量寿经》卷下第一段对第十八愿的解释,这一段经文称为「本愿成就文」,也称为「第十八愿成就文」,共有四十个字: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一段经文有就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ㄌㄜˋ)
」作解释。在这里解释为「信心欢喜」,可知「乐」就是「欢喜」的意思,所以应该读乐(ㄌㄜˋ)
。如果读「乐(ㄧㄠˋ)
」的话,是「好乐(ㄧㄠˋ)
、喜欢」,意即对某个境界、某个东西很向往,希望到达、希望获得,叫作「乐(ㄧㄠˋ)
」;如果能够到达那个境界、获得那个东西就没有遗憾,而且满怀欢喜,叫作「乐(ㄌㄜˋ)
」,假设很盼望却迟迟不能达到、不能拥有,心中就遗憾,就不乐(ㄌㄜˋ)
。
对我们来讲,欣慕极乐世界,盼望往生这一件事情,它不是困难的,因为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则乐」;同时它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未来式」,而是目前垂手可得,可以说是「现在式」。为什么?因为是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也为我们完成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功德(往生的正因正业)
。阿弥陀佛为我们发这个愿,同时也为我们修行来完成这个愿,并将功德都聚在六字名号当中而回赐给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就接受到阿弥陀佛完整的功德,当下就获得往生弥陀净土的身份。所以第十八愿成就文就说「即得往生」,而且「住不退转」。「即」有「同时即」与「异时即」之别,即得往生的「即」,是「同时即」之意,也就是当下,不隔念、不隔时、不隔日,当我们确定往生弥陀净土,此后专称弥陀佛名,在那个当下,就已经获得往生的身分了。
既然能够获得往生,我们就无所恐惧,就心生欢喜,所以第十八愿文的「至心信乐」我们就读「ㄌㄜˋ」。如果不了解这个教理,一般人就会读「ㄧㄠˋ」,这个「ㄧㄠˋ」是未来式,是好乐、盼望的意思,希望将来能够拥有、能够达到,可是至于能不能达到、能不能拥有,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样心中就没有安心,没有乐心,不喜乐。
下品下生往生经文一开始说「或有众生」,这里指的「众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是就「机」来讲的;「应称无量寿佛」的「称」则是就法来讲的。
「十方众生」范围比较宽广,「十方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是圣人、凡夫?是善人、恶人?而罪恶当中也有重罪的,也有中罪的,也有轻罪的,到底何所指?到底指哪一种众生呢?若就经文的解释,「十方众生」是指「十法界」的众生,上包佛,下至地狱的众生,可是佛已经是究竟圆满的解脱者,所以他不需要弥陀的救度,其他九法界的众生都需要。所以,可以说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罪人,都是弥陀净土所要摄受的对象,都是阿弥陀佛所要接引的根类。
但此中有三种阶位的圣者──菩萨、声闻、缘觉,如果要快速成佛的话,当然必须蒙受弥陀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但因他们如不往生极乐世界,也不会轮回六道。因此,一定需要往生极乐世界,蒙受弥陀救度的就是六种凡夫。
不过,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主要是针对着哪一种众生呢?以下品下生来解释是最贴切的。下品文就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表示十方众生之中是包含五逆十恶的众生,经典说五逆、谤法、阐提这三种病,不是菩萨、声闻、缘觉的法能够医治的,这三种人最难救度。若连五逆十恶的众生也能被救而往生,所谓「举恶摄善」,何况其他的众生呢!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以「临命终时」来解释「乃至十念」的「乃至」是很贴切的,也就是说,「乃至」长至一辈子的平生之机,「乃至」短在临命终时的命终之机,这就是所谓的「举下摄上」。既然临命终才遇到净土法门,临命终才称念弥陀名号也都能往生的话,那有谁不能往生?何况我们从现在就已经开始归命弥陀,专称佛名的念佛人呢。「应称无量寿佛」,以这个来解释「乃至十念」的「念」是最贴切的,可以说是契理、契机。
就「念」来讲,若以其他经典来解释,未必是称名念佛的「念」;传统净土所讲的四种念佛也未必是称名念佛,因为四种念佛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还有持名念佛,甚至是心中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功德也是。善导大师以下品下生所讲的「应称无量寿佛」来解释「乃至十念」,念佛名号,下至十声,十分契理、契机。
「如是至心」:这里的「至心」相应于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的「至心」。
「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这里的「具足十念」相当于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具足乃至十念。因为「乃至」是弹性的用词,表示它在数目上可多、可少。因此,「具足十念」未必就是十念,因为这个临命终的人,他有可能念到十一念以上,或几十几百念才断气往生,也有可能还没满十念,只念到九念、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往生了,所以说「具足十念」就是「具足乃至十念」。
「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岂不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称名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称名念佛。善导大师这三段取意文都说是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下至十念,这就是善导大师以《观经》下品来解释本愿文。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几句经文是在解释第十八愿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显示阿弥陀佛已经取得正觉,所以我们念佛必定往生,同时念念之中都能消除我们六道轮回的生死之罪。
这样大家就清楚为什么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的这三段取意文都略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了。善导大师以经解经,以下品下生经文解释第十八愿,既然称名念佛能使五逆谤法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因此就省略掉后面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当然,这当中还有更深广的意义。
既然五逆谤法的众生都能够往生,那为什么法藏菩萨在这么重要的第十八愿文,却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也就是说,将五逆谤法众生排除于他要救度的范围之外?其实不是的。善导大师在解释下品下生的时候,就以问答的方式来正确说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涵意。善导大师说: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
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意思是说,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众生不能往生,可是《观无量寿经》里面却说谤法不能往生,但五逆能往生。这岂不是彼此矛盾吗?如果第十八愿正确的话,那《观经》下品下生岂不是有错?如果《观经》正确的话,那第十八愿中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要怎么说?到底应如何理解、会通呢?善导大师回答:
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愿,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善导大师说,因为五逆、谤法这两种行为是大逆不道、违反人伦、违反恩义的,果报很重,会直接堕落阿鼻地狱,而且来来回回难以得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怕众生依靠「只要念佛就能往生」,然后就胡作非为、为所欲为、纵欲为非,因此就预先赫阻而说,如果造了这两种罪的话就不能往生。善导大师说这是权宜方便而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因为这两种罪很重的关系,怕众生去造作,并不是不救度这两种众生。意思很明确──十方众生统统救度,不分圣凡善恶。
善导大师又说:**「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因为还没有造五逆谤法的业,所以才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如果因为烦恼的缘故,在某种因缘之下而造了这样的罪,最后晓得错误而回头忏悔,然后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样阿弥陀佛照样伸出双手来接纳他、包容他。
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相当契理、契机,直接把弥陀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大愿心、大平等心彻底显露出来了。
一个真正信佛念佛的人会故意去造五逆谤法吗?不可能。为什么?他既然信佛念佛,表示他相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些学佛人最基本的知见,这样的人一定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说每个人的根机、精进度各不同,但是因为他有善恶报应的正知正见,所以是不会故意去为非作歹的。
再来,一个造五逆谤法的人,这样的人肯定没有因果观念,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不是学佛念佛的人。那假设他最先不了解佛法,不了解有善恶因果报应,或者说他没有遇到佛缘而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他一生所遇到的都是恶缘逆境,使得他在这样坏的因缘环境当中,造了种种的恶业,不以恶为恶,以致于无恶不作,无作不恶;到最后他晓得有善恶报应,知道不应该作恶,作恶会堕落恶道,于是忏悔回心念佛,想求生弥陀净土,这样的人,阿弥陀佛会拒绝或者接纳他呢?当然佛还是包容他、接纳他、救度他的。
因此,第十八愿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预先防范未然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等到对方犯了这样的重罪才来救度,在未犯之前就先警告他。未犯先警告,已犯还救度,这叫作「未作抑止,已作摄取」。
所以,第十八愿的前二十八个字叫作「摄取门」,后面八个字叫作「抑止门」。
我们学习净土法门首先应正确的了解第十八愿的内涵,同时要知道第十八愿有摄取义,有抑止义,这是最根本的。如果修持净土不了解第十八愿的话,那所修学的净土恐怕就会不纯粹。因此,第十八愿是净土宗的根本,等同是弥陀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也是十方诸佛出世的本怀──因为唯有弥陀不论圣凡善恶的救度才能救度十方众生。
所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段经文,是为了抑止、防范众生造作重大的恶业,不是真的排除这样的众生而不救度。
除了《观无量寿经》有五逆往生的证明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经典的证明呢?祖师是不是也是这样传承的呢?当然有,既有经典证明,也有祖师传承。譬如《观佛三昧经》以及《六波罗蜜经》,都有说到五逆、谤法的脱罪方法。
《观佛三昧经》说:**「诸凡夫及四部弟子,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如是等人,若是至心,一日一夜,系念在前,观佛如来一相好者,诸恶罪障皆悉尽灭。」**
经文说,如果有人诽谤正法,作五逆罪,若能一日一夜之间,专心观想佛三十二相的其中的一相,这样那些罪业都能够消灭。
《六波罗蜜经》说:**「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即解脱,顿入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这里说,若有人造作杀盗淫妄四种根本大罪,乃至五无间罪、谤法罪,成为一阐提,要使他种种重罪能够消灭,而且快速解脱、快速获得涅槃,就为这一种众生说诸陀罗尼藏。
由这两段经文可以晓得,五逆谤法的罪是最大、最重的,但在佛法之中是有方法可以消除的,当然我们专称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也自然能顿时消除。
以现在末法时代来讲,佛已经不在了,阿罗汉也可说没有了,所以五逆之中的「杀阿罗汉、破佛身血」已没有那种机缘;但「杀父、杀母、破和合僧」还有可能,不过这种事毕竟是少之又少。父母生养抚育我们,对我们的恩,儿女都会体念在心,除非是烦恼业障很重,才会因一念无明、气愤而犯了杀父杀母之罪,不然平常是不会的。至于破和合僧,譬如说对佛教抱着歧视或反感,那就有可能会去破和合僧,尤其像外国更有异教之间的互相仇视、报复。
就我们这一个法门的传承祖师──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尤其是善导大师,在他们的著作之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念佛而消除逆谤之罪的法语。
印光大师也说:「若先成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或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生,便完全失去修学准绳。」意思是说,如果在这之前曾经谤法,之后他悔改了,这样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印光大师举出两种例子,他说好像生病,他病好了就是健康的人了,就不是病人;他本来是叛徒,最后归降了,就是国家的良民了,不再是叛民。接着印光大师接着说,如果谤法的人后来悔改了也不能往生的话,那岂不是完全失去了修行的原则呢?
一般修行首先就是要忏悔,所以圣道门的修行每天都要念「忏悔文」,所谓「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上天无不咎悔过之人」,罪业如同脏的衣服,用法水洗一洗就能够清净。如果这个谤法的人,他念阿弥陀佛却不能往生,那等于这一句佛号不能洗清他的罪业,他念佛忏悔不能消除他的罪,这样岂不是失去了修行的准则了吗?印光大师这个说法很贴切。
善导大师这方面的法语就更多了,譬如: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以阿弥陀佛深重的愿力、佛力,使得五逆十恶的念佛就能够往生;即使谤法阐提,只要回心转意,也能够往生。
又说: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谤法阐提是所有罪恶之中,最为严重的,只要念佛,当下都能够消除。
又说: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利剑跟钝刀是相对比的,名号跟其他法门是相对比的,有的罪这个法门能消除,有的罪这个法门不能消除。可是如果专称弥陀佛名的话,就没有不能消除的罪,因为这一句弥陀佛名在所有法门当中就像锐利的宝剑一样,无坚不摧。
又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这是「二河白道喻」中的宝贵法语,显示阿弥陀佛对十方罪苦众生呼唤与保证的大悲愿心。二河白道喻描绘一个念佛人,归投信顺弥陀救度的情景。念佛之人走在一条宽仅四、五吋的狭小白道上,左右两边的水火二河却是翻滚汹涌,一望无际,这显示:即使一个归顺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内心的贪瞋并不因此而淡化,乃至断除,可以说还是跟原来一样──贪水、瞋火还是非常凶猛。
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描述说,行走在白道上,双脚时刻都会被火烧伤,被水淹没,也就是我们还是会起贪欲瞋恨的心。但,可贵的在于弥陀的保证,阿弥陀佛说你不用怕,你尽管念佛,不要改变法门,不要退转,这样的话,我现在就已保护着你,临命终时就会马上来接引你。所以我们念佛人时刻都在阿弥陀佛的看顾之下、保护当中。
又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人界、天界,是善、是恶,统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善,乃至十善与四无量心,加上禅定功高,出生在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恶,乃至五逆谤法,阿鼻地狱的恶众生。以「人天善恶」四个字包含六道中的一切善恶凡夫;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极乐世界都平等平等,都进入成佛不退转的阶位。
又说:
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如果论我们众生的贪瞋,有可能会犯五逆谤法,这样垢障的众生怎么可能靠自己修行脱离三界轮回,甚而往生到阿弥陀佛的高妙报土呢?因为有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德,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取,使得「五乘齐入」。「五乘」:就是菩萨、声闻、缘觉、还有天跟人,当然当中也包含三恶道众生。「齐入」:平等的进入。就「因」来讲平等,都是依靠弥陀的愿力,依靠弥陀的名号;就「果」来讲也是平等,不是说菩萨或善人到那里位阶会比较高一些,成佛比较快速一点;若凡夫或者恶人到那里位阶就很低,要成佛证果时间要很漫长,不是这样。
法然上人曾做一个比喻,他说一大块黄金,并不因为用绸缎来包,这个黄金就价值增高,用老太婆的裹脚布来包,就减损了它的价值。这显示我们众生都有佛性,用菩萨的绸缎来包,佛性并没有增加;用五逆谤法的臭布来包,佛性也没有减少。一旦到了极乐世界,把绸缎、臭布搁在一边,将黄金拿出来,你说这黄金有差别吗?没有差别,一样一样,平等平等。
因为是完全靠弥陀的力量才能往生到弥陀的「报土」,如果不是完全靠弥陀的力量,而是靠自己有漏的功德作回向呢?《无量寿经》就说是在「胎宫五百岁」,《观经》则说「有品位差别」。不管是《观经》所讲的品位,或《无量寿经》的胎宫五百岁,内涵都是一样的。
还有,极乐世界只有一种,就是报土,没有化土,也不是一般讲的「四土」(凡圣同居、方便有余、实报庄严、常寂光)
。当然,所谓「报土」跟「常寂光」是一体的,既然极乐世界是报土,当然也是常寂光土。到了极乐世界都是化生,没有胎生。所谓胎宫五百岁,或说是胎生,那是一种比喻,比喻还不能见佛闻法,如同尚在母亲胞胎中,还不能出来见到世面,所以说是在胎宫,是一种形容、譬喻,并不是说到那里被关在一个宫殿里面,不是这样。即使是往生于胎宫中,也都同样在极乐世界,只差还不能见佛闻法而已,他一样非常地自在,一样有六种神通,要到娑婆世界看望亲人,都可以自由来去,他还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这点大家要了解。
所以,第十八愿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为了彰显「摄取」之意。善导大师为了显明摄取之义,所以把这八个字省略掉。
另外,这八个字也是在解释十方众生的机类,十方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呢?是有可能会五逆谤法的众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也像一面法镜,让众生以这一面法镜来照自己,看清自己真正的面貌,自觉我们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而且是无有出离之缘,靠自己只有造罪恶的黑业,不可能造清净、脱出轮回的白业。生生世世以来一直到现在都这样,推演下去,无穷的未来也仍然是这样。所以宗祖善导大师就说念佛的众生必须要有「机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这段法语涵盖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也说明众生的根性。
我们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贪瞋强盛,业障深重,起心动念无非是妄想杂念,乃至自私自利。旷劫以来许多修行者都已经解脱,乃至成佛了,可是我们还在常没常流转。
「没」就是堕落三恶道,「浮」就是出生在人天。善导大师不是说「常浮常流转」,而是说「常没常流转」。我们旷劫以来流转到今生今世,虽然今生今世幸而为人,但旷劫以来往往大多是在三恶道,只是因为隔胎之迷忘记了。
「无有出离之缘」,尽未来际都在生死轮回,没有解脱的缘,也没有解脱的力量。看到善导大师这一段法语,可说让人仰天伏地,欲哭无泪,悲痛至极。为什么?既然无有出离之缘,岂不是永远都在六道?永远在六道就非常的危险,因为一定会堕落三恶道,会堕落地狱的啊!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令人惊惧悲痛?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然而,幸好有阿弥陀佛,古佛出世,他就是发愿要救度这样的众生。所以善导大师又说: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我们这样的众生依靠弥陀那样的法,就不是无有出离之缘了,就变成「有出离之缘」了,而且「定得往生」,现在就确定能够出离,能够往生弥陀净土。
善导大师这种解释是有传承的。善导大师传承于道绰大师,道绰大师传承于昙鸾大师,昙鸾大师传承于龙树菩萨、天亲菩萨。
道绰大师对十八愿的解释也同样是以下品下生来解释。道绰大师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号,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法语很显然也是以下品下生的经文来解释第十八愿,就机、就法、就利益都很贴切。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这十个字是释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十方的众生是「纵令、可能」会「一生造恶」,犯五戒、作五恶,乃至十恶五逆谤法都有可能,都在一生造恶之内。这样的众生,临命终的时候,即使「乃至十念」也能够往生。这也显示,「临终之机」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了,何况「平生之机」,现在已经念佛,而且一辈子相续念佛的人呢!这就是所谓「举恶摄善,举下摄上,举少摄多」,给所有的众生都有希望,都有安慰,显示净土法门对一切众生广开接引之门,是充满着光明希望,绝无黑暗、绝望、不安。
如果是超凡入圣的圣人,不可能会「纵令一生造恶」,所以道绰大师解释的「纵令」这两个字,很能够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很能够令念佛之人无有恐惧,彻底的安心。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也可以说是「唯救五逆,诽谤正法」。这样讲,恐怕有很多人会怀疑、惊讶、难以理解。其实这是照着佛法来解释的,怎么说呢?大家想:谁才不会造五逆谤法的罪呢?除非是初果阿罗汉以上。因为只要还没有断见惑,贪瞋痴还具足,一遇到造五逆谤法环境的时候,还是会造下五逆谤法的罪。
这样讲,难道阿弥陀佛只救度五逆、诽谤正法的人?反而对行善积德的学佛修行之人就不救了?当然不是这样,真正说来,我们都是逆谤的众生。刚刚说的,如果他不会逆谤的话,肯定一定是阿罗汉,或者是断了见惑的初果罗汉;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的众生都是贪瞋痴具足的凡夫,都有可能犯下逆谤的罪业,这是阿弥陀佛首先要救度的对象。至于已经证果的罗汉、菩萨,即使还没往生极乐世界,他不会造这样的罪业,也不会受这样痛苦的果报,那岂不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另一面说法就是「唯救五逆,诽谤正法」?
经典说「九品」,其实九品的意思就是涵盖了一切众生。善导大师怎么解释「九品」呢?善导大师说「九品皆凡」「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意思是,九品都是善恶凡夫,之所以会有九品,会有高低、上下的不同差别,是因为「遇缘有异」。
也就是说,在大乘的环境当中遇到了大乘法门,修学大乘之法,所以他是属于大乘凡夫;在小乘的环境当中,或者遇到小乘的法门,所以他修学小乘之法,成为小乘的凡夫;因为没有遇到佛缘,学佛修行,他所遇到的是一般的人伦道德,因此他行孝、仁慈,所以是中下品的凡夫;因为他遇到了不好的环境,致使他成为恶的凡夫,所以是下品生的罪恶凡夫。
善导大师说这是因为遇缘有异,遇到的缘有差异、有不同。也就是说,原来修学大乘的凡夫,他最先如果遇到的是小乘的法,那他就是小乘的凡夫而不是大乘的凡夫。甚至他没遇到佛法,所遇到的是恶人,在恶的环境下造恶多端,那岂不是就是下品生的恶人了。下品生的众生,他如果不是遇到恶缘、恶环境,所遇到的是大乘的环境,而学大乘的法门,那他就不是恶人,而是大乘的善凡夫了。
在这里就显示出,只要是还没有脱离三界轮回,则都是凡夫,九品之中都一样,只是遇到的缘有所不同而已,但是他凡夫的本质,贪瞋痴的根性并没有改变。这是善导大师所建立的「九品皆凡」的理论。善导大师这样解释是有经文根据的,其他的经典也有这个论据。譬如《正法念处经》就说: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欲界天也好,色界天、无色界天也好,当天人寿尽,五衰相现的时候,由于过去世的恶业成熟了,该堕地狱就会堕地狱,所以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那岂不是天跟地狱、善跟恶,其实在一起,也可以说其实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涅槃经》也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之后,还堕三恶道中。
以凡夫来讲,非想非非想天可以说是修行最高的境界了,可是还是凡夫,还是跟造罪造业的人一样会堕落到三恶道中。所以说如果没有断除烦恼,还在三界六道,其实都是一样流来转去,都随着缘不同,或者行善而生天,或者作恶而堕落。
如果从凡夫的立场来看,虽然都是凡夫,还是有善的凡夫、有恶的凡夫,有好跟坏。可是我们是学佛人,所以应该以佛眼来看一切,我们的宇宙观、人生观、生活观都是依循佛的眼光。善导大师说的很清楚明白,在三界六道之中的众生要彻底的觉悟,清晰的认识自己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即使很会修行,很能行善积德,但如果贪瞋痴还没有断的话,即使生在天界,欲界、色界或者是无色界,都还离不开「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的身分。以佛的眼光来看众生,没有不是罪恶的,所以没有不是逆谤的凡夫,没有不是弥陀唯一要救度的对象,所以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是「唯救五逆,诽谤正法」。
善导大师劝我们要有「两种深信」:第一就是机的深信,深信自身现是罪恶凡夫;第二就是法的深信,乘彼愿力。如何乘彼愿力?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是乘彼愿力。
所以净土宗有一个纲格,就是「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又说「薄地凡夫」,所谓「薄」就是被烦恼、被罪苦所逼迫的。「薄」也作「博」,六道皆凡,三界皆苦,因此,也说「博地凡夫」。我们都是具足烦恼的凡夫,都是博地凡夫,这样的凡夫就是弥陀要救度的对象。
可知,这八个字若从依文解义来看,似乎是抑止;但若从依义不依语来看,这八个字含藏着更为弘深广大深慈大悲的救度,可谓「显存仰止深义,隐彰摄取极致」;若显若隐,弥陀本愿,于此究竟,行者受法,方得枢要。
可说本愿念佛,利济无边,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无机不摄,无人不生。因此,念佛人应该深体佛心,而「立信本愿,谨行抑止」。
今天就谈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