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第十八愿是我们这个法门的根源,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资粮。也可以说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是我们念佛人的生命,是净土宗得以称为净土宗的根源,也就是说,净土宗的开宗立派,净土宗的法脉传承,都根源于第十八愿。

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在其著述《五部九卷》当中,对第十八愿的解释也特别多。我们所出版的《善导大师语录》,最前面的「本愿篇」就收录了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解释的十六条法语,可知第十八愿的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尽量的熟读或背诵。

这份「第十八愿善导释」的讲义,只引用大师本愿释的三条法语做为代表,并将这三条法语用表格与本愿文的文字做对比。一看表格,则第十八愿的意涵,便可一目了然。

在「第十八愿善导释」的「补充讲义」当中,也引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除了让大家晓得本宗祖师对第十八愿的重视之外,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清楚善导大师的法脉传承。

解释到「十念正义」的地方,一开始是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对第十八愿解释的法语: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以及天亲菩萨对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解释的法语: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接下来,要引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里面对于「乃至十念」的解释,在此我引用三段文: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昙鸾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当然不只是这三条。比如在《往生论注》最前面玄义的地方,开宗明义就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的「难易二道」作为解释《往生论》的一种提示。什么提示呢?显明天亲菩萨于《往生论》所述的内容不只是圣者所修的,而是通于圣、凡、善、恶,任何人都做得来、修得起。因为它是易行的法门,所以,一开始就定义《往生论》是一部解释「易行道」的书。

那么关于「易行道」的解释,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是引用第十八愿的内涵来说明,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中解释易行道,也是以第十八愿的内涵来解释说明,只是跟龙树菩萨稍有不同。

昙鸾大师说:

  易行道者,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点出信佛因缘,然后乘佛愿力,显明所谓「易行道」是「信受弥陀救度」,而「专称弥陀佛名」,乘彼弥陀愿力,必生弥陀净土。显明所谓「易行道」是「专信、专称弥陀佛名」,专靠弥陀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丝毫非假借自己的功德功夫,丝毫非假借自己的修行能力。

即使《往生论》所说的「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尽管它的教理非常玄奥,修起来似乎非常的困难,但是追根究本,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是依靠我们的愿力。如果依靠我们自己的愿力或功夫,我们就无法往生了,可是如果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则无论是圣、凡、善、恶都能够往生。

所以《往生论注》开宗明义就以易行道来定义《往生论》,让我们知道《往生论》,是为包括我这样的凡夫所说的,是人人可学,人人可行,人人可证的。又在「下卷」开始旳地方,举出「二身三信」,说明之所以专念弥陀佛名就能够往生弥陀净土,是因为阿弥陀佛他不只是「实相身」,也是「为物身」。

所谓「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的佛,我们念念称名当中都具足「纯心、一心、相续心」,如果不晓得阿弥陀佛是一位救度众生的佛,即使日夜念几万声佛号,恐怕都还会担心自己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所谓的「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可是这一句名号是能够破除我们怀疑的无明之心,也能够满足我们愿生极乐之愿,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是救度十方众生的佛。

如果不晓得阿弥陀佛是救度众生的佛,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而认为净土法门也是跟其他法门一样,是必须靠自己修行来断除贪瞋痴,或者必须要伏惑、断惑才能够往生的话,那就是对净土法门的教理不了解。真正的净土法门是讲弥陀的救度,是要众生随顺弥陀的救度的,那要如何随顺呢?只要专念弥陀名号,就是随顺弥陀的救度了。


(补充讲义文)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亦言:「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

这是在解释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称名念佛」。

为什么要一层一层的引用祖师的法语来证明「乃至十念」是称名念佛?一是为了显明净土法门的易行,唯有称名是人人做得到的;二是因为古来对「乃至十念」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后面讲到「十念他义」的地方,就会举出两种代表性的不同说法。因此,「乃至十念」的正义如果不彻底加以彰显的话,一方面不能显出我们这个法门「易」的特色;一方面也会让念佛者对往生没有信心。

一个对往生没有信心的念佛人,会有两种现象:一是内心一直忐忑不安,忧虑重重;二是有可能会退转,不再修净土,而去学其他的法门。那就辜负了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以五劫的思惟而建立四十八大愿,以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的无量德行,岂不是辜负了弥陀的悲心?辜负了弥陀的愿行?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乃至十念到底是何含意?要引经据论的、正确的把它显示出来。

昙鸾大师这一段法语,其实也是引述自《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下品下生说: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现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也就是只要念念称名,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业。所以昙鸾大师也说所谓的「乃至十念」,就是「令声不绝、称念佛名」的乃至十念,而不是实相念佛的念,或观想念佛的念,或观相念佛的念,或是心中忆念佛功德的念,或是忆念佛的法身、光明,都不是。这「令声不绝」就是使我们嘴巴念出这一句佛号的声音,而相续不断的下去,叫做「令声不绝」,这个也叫做「具足十念」。这样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业,只要这样往生的功德资粮就具备,所谓「业事成办」。然而,这里所讲的「十念」不是一个固定数目的十念,这部分后面会解释。

「如是至心」,「至心」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至」就是「到达」的意思,到达哪里?到达我们的内心。它不是有口无心嘴巴念念而已,是出自内心的,所以叫做至心,因此至心就是所谓的「真心、诚心、深心」,也就是「至诚恳切」的心。

《四书·中庸》有一句话说:「不诚无物」,人在世间,起心动念,言语举止,与人交往,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诚心、真心,这样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宗风·俗谛」就说「凡事真心」。为人都要真心了,何况是脱离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一件大事,怎么可以不真心呢?因此,不论真谛或俗谛,至心是永远都摆在最前面的,因为真心也是最根本的。

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下品下生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人跟人会互相欺骗,但是佛是不可能被欺骗的,因为我们起心动念,有心无心,佛都知道,所以说:「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反过来说,人无诚心,则佛无感应。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要我们发自内心念他的名号,发自内心愿生他的国土,所以,我们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必需是出自内心、真心的来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不是念给人家听听而已;也是真心的愿生极乐世界,而不是跟随人家念念回向偈而已。

俚语中,也有相关「如是至心」的比喻。有一句话说「哑巴烧香,心到佛知」。哑巴虽然不能讲话,声音出不来,可是他在内心却是虔诚的向佛述说他的愿望,能如此,自然就心到佛知。也有一个比喻说「娶媳妇卖地,诚心诚意」。平常可以省吃俭用,但是现在要娶媳妇了,即使卖一块地,也要风风光光地把媳妇娶进门,表示娶这个媳妇是实实在在、诚心诚意,不是勉勉强强,可有可无的。

下品下生的人在生命交关之际,呼唤这一句弥陀名号,可以说是忘记了一切,唯出自内心,全心就是佛,全佛就是心。他也不晓得念了几句,当下断气时,当下就坐着莲华往生极乐世界,因此释迦牟尼佛才说:「如一念顷,往生极乐世界。」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这个「声」就是声音,什么样的声音呢?是呼唤之声,有呼必有应,令声不绝的这个声音,是佛跟我们众生的互相呼唤。阿弥陀佛呼唤「欲生我国」,我们就回应「愿生彼国」,所以我们呼唤「南无阿弥陀佛」,就等同随顺阿弥陀佛的愿望、蒙受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就会回应:「临终的时候『我来迎汝』」,现生之时就回应『摄取不舍』,简而言之,即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所以这个声音是弥陀跟念佛人、念佛人跟弥陀,佛心跟凡心的心心交流,心心相互感应。

「声」有有声的声音,有无声的声音,譬如在这里,大家专一的开怀畅念这一句弥陀名号,这是有声的跟阿弥陀佛互相呼应;那睡觉的时候,没有出声念佛,或者做事情、动脑筋的时候,不能够专心念佛,甚至妄想来的时候,也没有在念佛,可是一个念佛人,睡醒了之后就会念佛,动完脑筋、做完事情之后也会念佛,乃至妄想杂念过了就会念佛,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念佛人。乃至睡觉、打妄想、或是做事情、动脑筋的时候没有念佛,可是念佛之心、愿生之心,有没有?有!是存在内心之底,那就是无声之声,在跟阿弥陀佛互相呼应。这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念念不舍、念念相续」的意思,也是「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的内涵。

我们在这里呼唤某某人过来,某某人就会过来,呼唤某某人请你把那一本书请过来,他就会请过来,这是因为这个名称就是他本身,如果不是他本身的名称,你念某某人,某某人不在场,他就不能感应而来。就好像我们按电灯开关,电灯开关一按,电灯立刻就亮起来,这是因为开关跟电灯线路是衔接的,它的接触是无障碍的。

阿弥陀佛也是一样,这个声音──南无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是名体一如,阿弥陀佛跟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不能分开的,是一体不二、一体不离的,可说阿弥陀佛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没有障碍的,因此念佛人不管何时、不管何处,只要当下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无有障碍的应声而现,闻声救苦。这种道理,如果看《念佛放光》的事例,便容易体会。不管何人,只要念佛,身便放光,这光是佛光,能消灾障,能增福慧。

如果说阿弥陀佛不是无有障碍的,他不是遍满整个大宇宙的,他不是随时都存在的,这样我们呼唤他,他就未必知道了。好像某某人远在外地,我们在这里再怎样的呼唤,他都不知道,因为我们与他之间有障碍,也就是接触不良。那阿弥陀佛与我们是无有丝毫障碍的,他的接触很好,就如电源开关,一按立刻就有感应,电灯就亮、屏幕就立刻出现。所以「令声不绝」这个声音存在着的是阿弥陀佛跟念佛人之间,圆满无间,感应道交的呼应关系。

《易经》有一句话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鹤就是白鹤,白鹤在树荫底下呼叫它的孩子,鹤子在别的地方听到,也跟着叫、跟着互相应和,这是一种自然、不勉强的,为什么呢?所谓母子连心、天性自然。

同样道理,阿弥陀佛跟我们念佛人,我们念佛人跟阿弥陀佛,也等同是母子连心一般,是天性自然。阿弥陀佛感动我们来归命他,把他当为我们的救主,把他当作我们的父母,然后以念佛作为我们的生命,以念佛作为我们的生活。所以阿弥陀佛念我们,使得我们来念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同样来念我们,这个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的呼应关系。

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这个就是「南无」,而我们呼唤阿弥陀佛,也同样在「南无」里面,所以善导大师说: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

归命,是我们把生命归投于阿弥陀佛命令的救度,也是阿弥陀佛要我们归回极乐世界的命令。所以「南无」当中有佛的招唤,也有我们的回应。善导大师又说:「亦是发愿回向之意。」我们为什么归命?就是为了要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我们归命?因为阿弥陀佛把他成佛的功德,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资粮的功德,回向给我们。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人就与阿弥陀佛永远都在一起,亦即,我们跟阿弥陀佛都永不分离。所以这一句「令声不绝」是有呼应关系,而这呼唤关系是「念念不舍,念念相续,毕命为期」的。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这「具足十念」是什么意思呢?第十八愿说是「乃至十念」。他就在念念的当中,就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是「乘念往生」。


(补充讲义文)

  又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这里是解释「乃至十念」,就是「称名念佛」;而乃至十念便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的功德、功夫,完全是「缘佛愿力故」──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才使得乃至十念的念佛人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不管是圣人凡夫,不管是善人恶人,不管是平生临终,之所以能够念佛往生,不是靠念佛者本身的功行,完完全全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地藏经》说我们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不可能靠我们的业往生极乐世界,都必须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乃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要往生极乐世界,也不是靠他们等觉的功夫、功德,还是必须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功德力。所以文殊菩萨的发愿文就说: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普贤菩萨的发愿文也和文殊菩萨相同: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流露出的真情,与下品下生所流露的蒙佛救度的真情是一样的。因为要往生弥陀报土,都是同一种心情、同一个因──蒙佛救度的心,乘佛愿力的缘。就如善导大师所说的: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五乘」就是凡夫的「天乘」、「人乘」,以及超凡入圣的「声闻乘」、「缘觉乘」,以及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以上的「法身菩萨」,同样都是靠佛的愿力,而平等的进入佛的报土,同样的因,同样的果。而不是说因为天人还有贪瞋痴的烦惑未断,所以就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声闻缘觉就到方便有余土;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以上的菩萨,就到实报庄严土。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五乘分入,而不是齐入,那就不同因、不同果了。

我们法门的传承有别于其他的传承,我们完全依照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完全依据净土的经论,显出净土正确的内涵。什么样的内涵?就是「目标」跟「方法」。

目标──弥陀报土。

方法──专靠弥陀的愿力,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根机──十方众生。不论圣凡善恶,这样万机就是一个机,也就是第十八愿的根机,这样就是一因(念佛)一缘(佛力)一果(弥陀报土)

所以,昙鸾大师在这里建立了一种理论,什么样的理论?「他力」的理论,也就是佛力,佛的愿力的这个理论。不论圣凡善恶,他不往生则已,一旦往生弥陀报土,无不「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也就是都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是说我们凡夫固然要靠弥陀的愿力,可是菩萨就不用靠弥陀的愿力,不是的,通通都是靠弥陀的愿力,这个就是昙鸾大师建立的他力理论。

理论建立必须要有根据,而且这个根据必须是佛说,如果是菩萨说那还不行。所以昙鸾大师接着就依据佛在《无量寿经》所说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作为他力的理论依据。

(补充讲议文)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这句法语不过十个字而已,但却意义深长,而且价值非常高、非常重要。昙鸾大师说,所谓「乃至十念」,并不是数目字一二三四⋯⋯,或者百千万的这种数目字的十念,这个十念是显明「业事成办」。业事,业就是事,事就是业,往生的这一件事情,已经成办了,成就了,圆满了,这个叫做十念。所以「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这个「十念」,它是「乃至十念」,不是固定的十念,如果是固定十念的话,少一念不行,多一念就无可无不可,并不是这样。

「十念」显示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往上是包含一辈子,往下则包含十声、三声、乃至一声、一念的念佛。这种含义在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解说的法语中有很清楚的显明。例如: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观经疏》

我们都是凡夫,凡夫都有罪也都有福,也就是说凡夫都有善也都有恶。人生在世,不是恶多善少,就是善多恶少,或者善恶具多,或者善恶具少,但没有唯善无恶,除非是阿罗汉。在善恶当中,善导大师说不管善恶多少,也不管念佛是从年轻以来就一直念,或者最近才开始念,只要能够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那必定往生,不用怀疑。

又说: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观念法门》

这里也说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这样,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自然的、自动的率领极乐世界的圣众,欢欢喜喜的来迎接我们,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

又说:

  若有众生,但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往生礼赞》

这一段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是对《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七日的解释,也是对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解释。

又说: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观经疏》

从遇到这个法门开始,不管是几岁,从今之后就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直到临命终都不改变,这个就是「乃至十念」;这个就是「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所以善导大师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总之「乃至十念」就是「念念不舍」;「乃至十念」就是「正定业」,为什么呢?「乃至十念」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说「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乃至十念」就是「念念相续」,善导大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得十生,百即百生。

只要念念相续,十个人十个人往生,百个人百个人往生,也就是万修万人去。所以,真正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净土法门,就是指我们这个法脉而言的,他宗他派的净土教理,必然有条件,合乎条件就能够往生,不能合乎条件就不能够往生,未必能够万修万人去,因此必然不是易行道。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业事成办表示要获得的那个果的那个业因已经成就了,「因」已经成就,必然获得那个「果」。比如说,造五逆十恶的人,由于五逆十恶的业事已经成办了,因此下辈子就必定堕落阿鼻地狱;又譬如五戒十善的人,他五戒十善的业事已经成办了,因此下辈子就必定再生而为人,或者是上生天界。那念佛人呢?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业事已经成办了,因此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如阿罗汉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所以说「十念」者,是在于显明「业事成办」。


(补充讲义文)

  显明十者是圆满之数,十念者只要念佛,便得往生之谓。

这个「十」这个字,不是数目字的十,是表示「圆满成就」的意思。昙鸾大师这一句话出自于《往生论注》上卷最后,「八番问答」的第八问答,这一段文的意义很好,而且文字也很优美,我来念一遍: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如言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
  知者言之耳。
  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这一句话的意思主要在告诉我们,《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念」,是在显明往生极乐世界的业事成就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要念佛,往生的业因就已经成就,倒也不用去计数目,知道已经念了十句,或认为念十句可以往生,念九句就不能往生,倒也不一定这样。尤其是临命终的人,他哪里晓得念几句呢?临命终的人,他只有一心念佛,尤其是下品下生的人,受地狱之火的苦逼,怎么可能还会有闲暇来数念佛的数目呢?所以说:「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至于知道的话,另有知道的人,什么人呢?在还没有说出这个人之前,昙鸾大师就作一种比喻说,「如蟪蛄不识春秋」,蟪蛄就是蝉,蝉生在夏天,也死在夏天,它的生命顶多存活二十天,所以它没有经过春天,也没有经过秋天,所以说蟪蛄不识春秋,不晓得有春天、有秋天。「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朱阳指夏天,虽然蝉不晓得有春、有秋,那么难道它就晓得有夏天吗?也不知道,所以说:「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不知道的,因为它的生命很短,所知、所见识的很小,尤其它是动物不是人,人才晓得有春夏秋冬,春天过完了,就是夏天;夏天过完了,就是秋天、冬天,至于动物尤其是蝉,它更是不知道的,能够知道的就是人。

接下来,昙鸾大师就说了:「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对于十念,也就是对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那是佛才知道的。「通神者」是指释迦牟尼佛,至于我们凡夫当然不知道。

释迦牟尼佛在哪里说念佛就必定往生呢?《三经》里面处处皆说「念佛必定往生」。

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也就是说,乃至一念的念佛,就已是业事成办了。

又在《阿弥陀经》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现在在《观无量寿经》就说: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十念业成」。也就是说,能知道逆恶之人,由临终念佛,往生业事便已成办的人,是只有大圣释尊。所以说:「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也说:

  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

道绰大师这段法语,也是在转述昙鸾大师所说的「十念业成者,是通神者之言」。十念相续必得往生,这是圣者,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施设教导的一个法。

接下来:


(补充讲义文)

  道绰大师的「本愿取意文」言:「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的这段法语,短短三十个字,但是对第十八愿解释得非常清楚、非常明了,可说是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希望大家能够把它背下来。这段法语的解释非常的好,我也非常的重视,因此在很多的地方都有引用,譬如在解释〈下品下生之深义〉的时候有引用,在《第十八愿讲话》也有引用。这二段文,我来念一遍。首先在下品下下生之深意:

  此文亦名「本愿取意文」,是道绰大师的「本愿释」,也是本愿释中的楷模,非常有名,非常重要,凡是研修净土教理,尤其念佛之人,也尽可能的背诵在心,涵咏其义。
  道绰大师根据下品下生的佛说意涵,解释「十方众生」而言「纵令一生造恶」。此之解释,犹如平地一声雷,撼动人心;犹如长夜一道光,划破无明。令人兴奋,令人欢喜、令人踊跃、令人赞叹、令人仰天欢呼:「我已得救!我已得救!」正如《华严经》言:「我今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第十八愿」虽然没有「纵令一生造恶」这六个字,可是有这个含义;因为愿文的「十方众生」这一句话,粗看不知是何等众生,道绰大师透过《观经》,深知其义而说「纵令一生造恶」的根机。因为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之故;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众生」之中有凡有圣,以凡为本,圣人为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机为本,善机为旁;恶人之中,平生之机尚有遇法得救之缘,唯独临终之机,已无其他方便,若无弥陀愿力之救度,将见当下直入地狱,所以弥陀大悲,特怜「临终恶机」,无他方便之辈,故言「临命终时」。
  同时以「纵令」二字包含「一生行善」之机。如是则所有一切众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机,下至下下品之五逆恶机,皆不漏于弥陀救度。若无道绰大师的本愿取意之文,则弥陀悲愿有隐而不彰之憾,而造恶之机亦无回心皆往之道;今道绰大师为天下后世彰显弥陀愿王万机不漏、平等普济的本愿深义,令人感荷。
  又,「乃至十念」,时人多解释为「观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为易的本怀,违背了弥陀五劫思惟的本愿。道绰大师有感于此,起而纠正之,而解释为「十念相续称我名字」,以「称」解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经》意由之而始显明;到了善导大师则直以「下至十声称我名号」取意之。师资之释,可谓通彻佛意,朗照古今。
  短命临终十声称名之机既能往生,则长命平生相续念佛之机,往生更能决定。又地狱相现、必堕无间之临终恶机的十念往生,非此恶机本身之力,此恶机一生只知造恶,不知修行,乃是弥陀之功德力用,显现于临终恶机之上,此恶机即以十念流露其回心归命、殷切望救之心;当然假若命促一息,来不及十念,则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第十八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也解释说:「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因为往生之功在弥陀巍巍的本愿力,不在浊恶不善的凡夫身;故不问善机恶机、平生临终,但念佛名皆得往生。

这一段是在〈下品下生之深义〉里面所讲的,〈下品下生之深义〉这篇文章几乎把我们这个法门的教理行证、信解行果概要的显露在里面,希望大家不要等闲视之。

《第十八愿讲话》第十八页的地方,也有对道绰大师的这一段法语的解释:

  有人看了这一段法语会疑惑,甚至会指责,认为说:第十八愿里面,并没有「纵令一生造恶」这六个字啊!有了「纵令一生造恶」这六个字,恐怕让人家因为有了这一愿作为靠山,而肆无忌惮地去一生造恶。
  会有这样的批评──这是错解了道绰大师的用意。
  其实也因为有道绰大师这一段文,才使得第十八愿活跃起来,才使得阿弥陀佛大悲哀愍的愿心彻底流露出来,也使我们这五浊恶世的恶人有了得救的希望,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所谓「纵令一生造恶」,在第十八愿里面是没有这些文字,可是却有这些含义,而且含义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是为了救度众生,而真正需要被救度的,就是有罪而无力修行的人。
  就像医生立志行医济世,他所要医治的,是不是有病的人?也唯有生病的人才需要医生,健康的人倒不需要医生。
  同样的,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正是需要被救度的众生。
  众生中有圣人也有凡夫,圣人已经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即使没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也不至于去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唯有凡夫,因为会造业造罪、受苦受难、永远轮回,才需要救度。
  凡夫当中有善人、有恶人,善人会行善积德,还不至于堕落三恶道;而造恶之人,他将来必定堕入三恶道。
  佛的慈悲,对于造罪造恶、会堕入三恶道受无间之苦的众生特别怜愍。
  就好像两个儿子,一个聪明有为,不必父母操心;一个比较愚痴,往往会造无知之罪,使得父母对他特别地关爱、照顾。
  那么,佛的心是什么?大慈大悲是佛心,而大慈大悲的对象,就是慈悲于应该慈悲的。
  而造罪造业的众生,正是迫切需要慈悲的人。
  造恶众生当中有平时、有临终,如果他还没有临命终,或许还能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因为这个造恶的人,正要临命终了,他只有大概十口气的生命而已,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救度他,那他一定堕落。因此,即使一生造恶的众生,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才遇到了善知识,给他安慰,为他介绍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使得这个造恶之人,最后回心念佛,即使十念也能够蒙受救度、往生极乐世界,这更能显出阿弥陀佛悲心愿力之所在。
  因为往往一生造恶的人,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所显现在他眼前的,就是地狱的景象,牛头马面会来到他的面前。这个时候,正如《无量寿经》所讲的:「大命将终,悔惧交至」。这个人就会懊悔平生所做的恶事,想要改过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唯有恐惧会堕落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在他懊悔的时候,想要悔改,可是生命将尽,他有这个心可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唯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才能救度他,也唯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才能显出佛教真正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救无类、拔苦与乐之所在。假如这个人生命延长的话,他就会成为「乃至」一辈子的念佛,而不会只是十念而已。
  所以,唯有「纵令一生造恶」这六个字,才能彻底显出阿弥陀佛的悲心。
  同时,有了这一句,才使得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因为,谁敢说他一生都没有造恶?或许有人会说「我虽然有造恶,但是我更有行善」,其实,如果加加减减,我们都是善少恶多,因为我们都在五浊恶世,根本上我们都有见浊、烦恼浊。从思想上的混浊,以及根深蒂固贪瞋痴的烦恼所展现出来的心念、行为,当然就是恶多善少。
  所以,《地藏经》就直截了当地说:「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老实反省、检讨自己一生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是善多恶少。
  往往到阎罗王庭的时候,阎罗王第一句就会问:「某某人,你出生在人间佛法流传之世代,你行善多少、作恶多少?你有依佛法修行吗?」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回答?
  所以,愈是检讨自己,就会愈加惭愧,从而心地柔软,不会贡高我慢,认为自己很会修行、很会积德,就不敢这么说了,反而会低下头来,而惭愧地说:「唉!像我这一种恶人,到底有哪个法门可以救度我?使我将来能够脱离阎罗王的审判、能够远离地狱之火呢?」
  所以,一个学佛、修行的人,他到最后所得的感想、结论,最终的盼望、要求,就是:「有哪个法门能够救度我?」
  道绰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将弥陀的悲心彻底显示出来,使我们有罪的众生有了获救的希望。

我们这一个法门是讲救度的法门,我们是被救者,而阿弥陀佛是救度者;同时也是讲感恩的法门,被救度没有感恩,就不合乎人情。就像《大智度论》所说的:「不知恩者,甚于畜生。」又俗话说「施惠毋念,受恩莫忘」,所以宗风就说:「凡事感恩」。感恩是很可贵的,有困难的时候,获得贵人的协助,我们就会铭感五内;若是生命交关、危在旦夕的时候,突然被人家救起,我们会怎么样呢?感恩戴德,有钱就以钱来报答对方,没钱就以生命来报答对方,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他再造之恩。

有感恩心的人,对自己会知足无诤,对别人会容人助人。因此感恩心是非常可贵的情操,能够给四周带来温馨,给团体带来和谐,使自己更有幸福感、快乐感。因为曾经受过人家的帮助,必定会帮助别人,为什么?因为他体会到当时被帮助的温馨,当时被帮助的难得可贵。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自然然他也会想去帮助别人。

同时,因为他是被救者,他就会谦虚、谦卑下来。自己是一个走投无路、生命垂危的人,突然获救了,生命对他来讲是多加的。所以在他谦卑、知足、无诤的时候,他的心就会柔软,同时想回馈他人,帮助他人,因此就会彼此接纳,互相包容。所以有感恩心的人,这个团体必定是温馨的,这个团体必定是和谐的。

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1年2月20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