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的大共修,整整有半年。不过我们这套书还有CD也很丰富,至于还没有出书的资料大部份也都已经铺上净土宗网站,同时也有发给大家,如果大家能够利用时间去阅读、听闻,那么即使现在没有在这里听讲也没有缺陷。
人的心识是无常的,我们第六意识虽有记忆、分辨与思考、判断的功能,但是随着我们生理的老化,就是因年龄的增长,它也会退化,所记所忆的东西很容易忘失,今天听了,到了明天或者是几天之后,听什么就完全回忆不起来了,所以要常利用时间持续阅读我们这个法门中已经形成文字的资料。
不论我们在这里怎么讲,横说竖说也都万变不离其宗,也都没有离开我们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都离不开这个大根大本。
上次解释到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对第十八愿的解释,也就是:
¹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² 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
上一次对这张讲稿已讲了一半,今天晚上就接着讲另一半。
我在这里跟大家所研讨的几乎都有讲义,讲义是把我要跟大家讲的纲要形之于文字,让大家回去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若要温习就可以有一个具体的内容可以温习。所以大家如果看这份讲稿,思惟它的道理,即使我没有在这里讲解,应该也大多能够体会,因为我所要讲的就已经写在这一张纸了,在这里只不过是跟随大家把它念一遍,顺便稍微消文而已。请大家看讲义:
弥陀以此光号,广度十方众生。
善导大师言:「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弥陀以此光号,广度十方众生」,就是阿弥陀佛是以这句光明名号来广度十方一切圣凡善恶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光号」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光明名号」,也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虽然是白纸黑字,是一句声音,可是它的内容是具足阿弥陀佛的光明,而阿弥陀佛的光明又是阿弥陀佛的智慧,阿弥陀的智慧又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慈悲,所以这一句名号本身就已含盖了阿弥陀佛的慈悲以及智慧,因此这一句名号,就会发光发亮,凡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众生,乃至不管他知与不知、信与不信、愿与不愿,他只要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身上也同样会显现佛光,也同样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也就是光明的保护,这个就是「弥陀以此光号,广度十方众生」。
当然,阿弥陀佛不只是要我们念佛获得现生的利益而已,更要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临终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因为现生再怎么样的幸福安乐毕竟都是短暂的,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是究竟的。一般人学佛,无非是为了消业障、增福慧、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家庭和乐、所求如意,但林林总总的这一些,只要他虔诚念佛,无形之中都会得到他所祈求的。
而一个念佛人,尽管怎么样求,他都有任凭弥陀安排的观念。也由于阿弥陀佛是佛,他最晓得我们的需要,所以他也会斟酌我们所求的来处理,但基本上可许则许,都会让我们事后觉得一切很顺,似乎冥冥之中有某种安排,这就是阿弥陀佛光明的摄护不舍。善导大师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这一段文也叫做「光号摄化文」,以下是它在《往生礼赞》中的全文: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段法语主要也是在解释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背后的涵意显发出来。不久之前我有编一张讲稿,就是〈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也就是把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等这几位净土宗祖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都列出来,总共有二十几条法语。希望我们之中比较年轻的、记忆力还比较好的人能够把它背下来。
刚刚所念的这一条「光号摄化文」也是其中一条法语。「光号摄化」这一段法语其实内涵很深,非常的好,我在这里只是引用其中的两句十五个字──「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面还有两句是「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对比其他十方诸佛,无论是通愿也好、别愿也好都是较为深重的,为什么呢?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如同《悲华经》所讲的,贪瞋痴特别的强盛、罪业也特别深重,所以被千佛所舍弃。
千佛代表着什么呢?代表其他诸佛,所以被千佛舍弃就等同被其他诸佛所舍弃。千佛为什么会舍弃我们呢?因为我们的罪业太深重了,要救度深重罪业的众生,他的誓愿也必须要深重才可以。对于有两百公斤的重担,想挑起的人如果没有承担两百公斤以上的力量的话,他就担不起来。同样道理,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如果他不发深重的誓愿,怎么能够救度我们罪业深重的凡夫呢?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就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也就是《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自己所说的「超发无上殊胜之愿」、「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要广度十方众生,他是怎样来广度十方众生呢?就是这里所讲的,以光明跟名号为因缘来摄化十方众生。
法然上人在他所写的《三部经释》,对《观经》的解释就有谈到,诸佛都是为了救度众生,可是无缘的众生无法蒙受救度,为了跟无缘的众生结缘,所以阿弥陀佛就发了光明无量愿,也就是第十二愿,以无碍遍照的光明来跟众生结缘,使众生能够因为跟阿弥陀佛结了缘,而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个就是以光明为缘、名号为因。阿弥陀佛为了使十方众生都能够称名念佛往生极乐,因此他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七愿就发愿,要请十方诸佛都来称扬赞叹这句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使十方众生普遍都能够听闻、称念,这就是第十七愿的功能。
接着第十八愿,也就是十方众生听闻了十方诸佛所称扬赞叹的这句名号之后,能够发起「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之心,之后就「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法然上人说:以光明为缘、以名号为因来摄化十方众生。这相应于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说的「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第十八愿有说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对于「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善导大师在这里就解释为「信心求念」,信心就是至心信乐的意思;求念,范围就很广,不管你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当来利益也好,或者为了求现世的种种福报也好,你都可以用念佛来求,所以叫做「但使信心求念」。简而言之,这个「信心」就是信,「念」就是行,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
接下来善导大师又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这几句话就是「乃至十念」的相状,所以乃至十念就是:平生之机就上尽一形的念佛,临终之机就乃至十念、乃至十声、一声、一念的念佛,因此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念念称名就是乘托弥陀的愿力、佛力、功德力,所以就容易往生极乐世界。总之,称名之所以容易往生,是由于这句名号有光明摄取的功能,有弥陀愿力、功德力的内涵,所以才容易往生。
因此,龙树菩萨说我们这个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则乐」。所以我们学这个法门、讲这个法门,横说竖说都必须契应这个「容易」,让人家听起来觉得这个法门的教理容易懂、修持容易行。如果所讲的或者所听的,觉得不容易、很困难,那就是讲错或者听错,所以如果有人行持虽然精进却很艰苦,我们就晓得对方的解与行可能有错误。因为这个法门有一个特色就是容易-—易。容易才能够安乐,能够安乐就表示它不艰苦。所以我们向人介绍或自我行持这个法门,都必须要能够显现出「易」这个特色才对。
十方众生往生的正业正因都离不开第十八愿所讲的信、愿、行,也就是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讲的,由于弥陀光明名号的摄化,使我们能够起信心,然后尽自己的根机、环境、因缘来念这一句名号。乃至你要求现生福报、求未来解脱生死轮回都可以,这个就是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同时也是天亲菩萨在这里所讲的「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的涵意。接下来:
又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彼佛光明无量」,彼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到什么程度呢?到达遍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障碍」有两种,有外障跟内障,外障就是有形的,譬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乃至铁围山、地狱等有形的障碍。内障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深重的罪业、冤家债主、天魔外道。阿弥陀佛光明的照射是无所障碍的,既不受有形所障,也不受无形所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的无碍光明,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观察、找寻念佛的众生而摄取不舍,那如果不是念佛,是杂修杂行的就不蒙受弥陀的摄取不舍。为什么呢?可以说有两点:第一点,从第十八愿来讲,第十八愿只有讲乃至十念的念佛,没有讲其他杂业杂行。第二点,从名号来讲,名号本身就含有光明在里面,所以你称念名号就跟光明有接触,如果不称念名号跟弥陀的光明就了不相干了。
至于「摄取不舍」,就是从现在开始都不离开我们、不舍弃我们、不嫌怨我们,到临终就会显现来迎。这一种念佛的众生如果他本身是有愿生之心的话,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若本身没有愿生之心那就不一定。不过他能够认定这一句名号功德的伟大,凡事都能够求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往往也会有愿生之心。如果说平生没有愿生之心,可是常常念佛,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临终显现来迎接他的时候,往往他一看到阿弥陀佛巍巍的佛相跟佛光,心中苦恼恐惧消除,对弥陀极乐的依正二报顿时产生向往之心,那个时候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接下来:
双取《观》《小》二经,彰显《大经》本愿密意。
刚刚所念的这一段法语是善导大师将《阿弥陀经》以及《观无量寿经》的法语融合做解释,解释的本身也在于彰显第十八愿的密意。《阿弥陀经》里面问说「舍利弗,彼佛何故,号阿弥陀?」接下来就回答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观经》的经文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大师就把这两段法语揉合,然后写成这样的文句。两段法语,几乎相同,所不同的是加了「唯观」两个字,由于有「唯观」两个字才能明白显露出第十八愿的涵意、密意,因为第十八愿只有讲念佛,而且这一句名号又是光明名号。接下来:
彰者,发露密意于外。
「彰」跟「显」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显」是表示于外面、大家都看得到、一看就一目了然的;「彰」是把背后的、一般看不出来的内涵发露出来。
善导大师刚刚那一段「光号摄化文」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如果以第十八愿来讲,第十八愿并没有谈到光明这两个字,可是善导大师在这里加上「光明」,以「光明摄取」来解释第十八愿,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把第十八愿隐密的内涵发露出来,让我们透过善导大师这一段法语来看第十八愿,就晓得第十八愿有这一层涵意。善导大师另外还有一首偈子说:「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这段法语也在说明「光明」跟第十八愿的关系。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所讲的「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也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同时也随顺阿弥陀佛本愿名号里面所含「光明摄取不舍」的功能。总之,一旦专称弥陀佛名的话,是随顺了名号之义、也随顺了光明的功能,这才是真实的修行。
接下来:
众生称名,契佛名义,光摄不舍,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众生称名,契佛名义,光摄不舍」,十方众生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契合这句佛名的意义内涵,这一句佛名它的内涵就是光明摄取不舍念佛人,所以就有「光摄不舍念佛人」的功能。
「应声即现,证得往生」,同时,光明既然是弥陀智慧的外相,而弥陀智慧不离弥陀慈悲,所以这个光明也等同阿弥陀佛本身,也就是说,我们只要称念这个光明的名号,阿弥陀佛就应声立刻显现在我们面前,以此证明凡是念佛的人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接下来:
又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但有专念」,这个「但」跟前面所讲的「唯观」的「唯」意义是一样的,也是专的意思。
「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阿弥陀佛的心光,佛心的光,佛的心是包含慈悲也包含智慧的。包含慈悲就是《观经》所讲的:「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所以佛心涵盖慈悲,也涵盖智慧,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佛光明是智慧相
」。阿弥陀佛的心光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所流露出来的光明。他有一个目的就是「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功能就是念佛众生就蒙光摄取不舍。
佛的心是怎样一种境界呢?《无量寿经》有说:「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又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这两首偈语的涵意是在说明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威神功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广大、微妙殊胜、无上的功德在里面。大乘的菩萨也好、小乘的声闻缘觉也好,是不可能了解佛心的境界跟佛光的功能的。如果大乘小乘圣者跟佛的境界相比的话,那就相差非常遥远了。好像一出生就瞎眼的人,他自己都不能够自由自在的走路了,何况能够引导人家走路呢?所以说「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因此,我们学这个法门,就要依循、遵从祖师所解释的去信受、读诵、如说修行。如果要问为什么,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祖师也不能理解,那是「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的境界,声闻、缘觉与菩萨也「莫能究圣心」啊!。
佛心具足光明智慧的心光,也具足救度众生的慈悲,所以「能够」摄取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心光,而「蒙受」摄取的就在于众生的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说「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除了念佛之外的种种修行非常的多,所以说是杂业,因为杂业非常的多,所以说「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也就是念佛一方面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之行,一方面这一句名号又是光明名号,所以才蒙佛心光明摄取不舍。除此之外任何的法门,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所谓六度万行,再怎么样的殊胜都不蒙弥陀心光摄取不舍,因为一方面跟本愿不相应,一方面没有这句名号的光明在里面。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又无所障碍,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问题在《往生论注》昙鸾大师就有解释。昙鸾大师说:「碍属众生,非光碍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见,非日光不周也。
」这个问题完全在我们凡夫本身。就像太阳的光明普照地球,但是盲者就看不到,并不是阳光没有普照。我们因为有烦恼、无明,所以才看不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好像经典所讲的「譬如从生盲」,我们一出生下来,就带着无始以来的无明、黑暗了。当然凡事都要有因缘,要看到佛光,甚至看到佛,也都要有因缘。这部分上一堂课也有讲过,大家也可以参考我所写的〈见佛论〉这篇文章。接下来:
上之「称彼如来名」是名,次之「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是义,
今此「如彼名义」一句,名义一体,函盖相合。
天亲菩萨所讲的「称彼如来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指「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这一句名号来讲的,所以称彼如来名就跟「名」相应。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就是指这句名号当中有阿弥陀佛光明智慧之相,可以摄取众生,使众生能够破暗,破无明之暗;能够满愿,满往生之愿,满其他种种之愿,所以这一句是「义」,义就是内涵。
「如彼名义」这一句是将「名」跟「义」结合一起,如函盖相合。好像方的箱子(函)
必须要方的盖,圆的箱子就要圆的盖,若圆的箱子配方的盖、方的箱子配圆的盖,那函盖就不相合。现在我们称如来名,称弥陀名号,就蒙受弥陀光摄,合乎这一句名号光明的内涵。这样的话才是如彼名、如彼义,这样就是函盖相合,如果都不是,就是不与名义相应,就是没有跟这个佛名相应、也没有跟这个义相应。所以「如彼名义」这个「如」,前面有解释,就是契合、相应、随顺的意思。接下来:
又此三句,初二句「名体相即」,后一句「名义相应」。
《论注》言:「名即法」。
「此三句」,就是「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三句,「初二句,名体相即」,最初两句「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这是名跟体在一起,「后一句,名义相应」,「如彼名义」就是名跟义在一起,所以说「名义相应」。也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名即法」。
名与法的关系分「有名即法」、「有名非法」两种,也就是说,名称跟他的本体是在一起的,就是「名即法」;如果名称跟本体不在一起,那就是「名非法」。譬如说我们念某某人,但他的名字跟他的本身是各自分开的,他如果不在现场,你再怎么样的喊破喉咙,他也不晓得,因此,不会闻声即来,应声而现,这个就是「有名非法」。可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名号,跟阿弥佛本身是在一起的,所以这一句弥陀名号同样有阿弥陀佛本身所具足的慈悲智慧,还有相好光明与愿力、神通、道行在里面,所以这一句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就不只是一句声音而已、不只是白纸黑字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是有生命的,而且是佛的生命,所以在经典上处处都讲这句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
所以这一句弥陀佛名是名即法,是名体相即、名义相应,因此,无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只要称念弥陀佛名,阿弥陀佛当下即闻声而来,应声而现。
这个「名即法」,法然上人有一段法语就形容得很好,法然上人说:「体外无名,名外无体。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这句法语上次也有解释过。
法然上人这一段法语讲得很好,其实其他的祖师也有类似这样的说明。譬如《念佛感应录》第一集序文里面,我就有引用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的法语。莲池大师有一句法语说:「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
」,这段法语很好。「弥陀乃万德名号」就是说南无阿弥陀佛也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也好,这句佛名就是万德洪名。这个「万」不是数目字百千万的万,这个「万」是包含一切的意思,所有佛法当中的功德通通包含在里面,因此叫做万德洪名,所以深广无比。只要我们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一念出来,当下就具备了佛号当中所具足的万德,所以说「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真的讲得非常的好。
蕅益大师也有几乎相同的法语,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意思差不多。「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是万德洪名的佛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以这一句佛号来感召万德、感召佛本身所具备的所有愿行、所成就的功德。「罄无不尽」是完全涵盖、完全吸收、没有遗漏。这一句法语也非常的好。
印光大师也有相同的法语,印光大师说:「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罄尽。
」这句法语跟莲池、蕅益这两位祖师的法语几乎一样,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所证的菩提觉道,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所觉悟的、所证的佛果,佛的果德在那里?在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里面「包摄罄尽」。这一句万德洪名包含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所证的、所圆满成就的所有功德,「包摄罄尽」就是没有遗漏,一点一滴全部包含在里面,没有漏掉。
这几句法语都很好,用这几句法语来解释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讲的「名即法」,就非常的贴切。
接下来:
名与法即,举名即义,取义即名。
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跟阿弥陀佛的佛体本身是一体不离、一体不二的,所以说「名与法即」,当我们引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名,也同时涵盖这句名号的意义,也同时拥有了这句名号意义里面的功能,所以说「举名即义」。那么引用说明这句弥陀名号的内容本身,同时也是在说明这一句名号、也是在引用这一句名号,所以说「取义即名」。
名与义,义与名,如水波相依、珠光相从。
「名与义」,阿弥陀佛这句佛名跟他所具足的内涵,「义与名」,阿弥陀佛的内涵跟他的佛名,就如同什么呢?就如同水和波的关系一样。水滚动起来就成为波浪,波浪的本身又是水,虽然形状不一样、外现不一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是相依相成的。水要达到推波助澜的功能,必须要有波浪的显现,而之所以有这个波浪,是因为有这个水是它的本体,不然也没有这个波浪,所以说「如水波相依」。「珠光相从」,有珠必然有它的珠光,所以珠必有光,而光不离珠,珠跟光、光跟珠是在一起,一体不二、一体不离的,所以说珠光相从。接下来:
称名念佛,随顺弥陀本愿,随顺弥陀光明,随顺弥陀名义。
所以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有三随顺,第一随顺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根本大愿;若随顺这一句名号,就会受到这句名号无碍的光明摄取,所以「随顺弥陀光明」;这样的话就随顺阿弥陀佛的名跟他的义,所以说「随顺弥陀名义」。接下来:
念佛即是念「往生正觉之佛名」,亦是念「光明摄取之佛名」。
所以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既然已成正觉,他就有正觉的佛名,那么他现在已经成佛了,他正觉的佛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念佛就是念「往生正觉之佛名」。这句佛名有光明摄取的功能,所以也是念这个「光明摄取之佛名」。这个光明跟名号又是一体的,所以光明就是无声的名号,名号就是有声的光明,名号、光明是一样的。再看第四大点:
4.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这个就是天亲菩萨这一段四句法语中的第四句。
「相应」者:契合之义,如函盖相称;一体之义,形影相从。
「相应」必须要有两个东西配合在一起,才能谈相应与不相应,如果是相应的话就是所谓的契合,函盖相称、相合,也等同一体一样,一体不离、一体不二、形影不离、形影相从,有形必有其影。
此一句六字三语,与上三句,彼此相承:
「如实」二字,承「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修行」二字,承「称彼如来名」;
「相应」二字,承「如彼名义」。
这是容易理解的。「如实修行相应」有六个字、三句话,就是「如实」、还有「修行」、还有「相应」,这三句跟上面「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三句,是各自互相承接的。这里所讲的「如实」二字,承「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修行」二字,承「称彼如来名」;「相应」二字,承「如彼名义」。
「名义相应」者:弥陀名义属所应,众生信行属能应;
众生信行,与弥陀义合;名义信行,信行名义,两两相即。
这也容易了解,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接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本身就跟阿弥陀佛的这句名号以及他的光明智相互相契合、互相随顺了,所以,从弥陀那一边来讲是佛名佛义,从我们这一边来讲是信受奉行,所以名义信行、信行名义两两互相在一起,所以说两两相即。
弥陀众生,众生弥陀,彼此机法一体,能所融合。此谓之「如实修行相应」。
因为弥陀忆念众生,弥陀以光明的名号摄取念佛的众生;另一方面,众生忆念弥陀,众生专称摄取不舍的名号,因此,弥陀与众生,众生与弥陀,就彼此机法一体,能念的跟所念的、能感的跟所感的就融合在一起了,此谓之如实修行相应。
接下来:
「机法一体」有三:
一、《大经》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观经》言:「佛入众生心中。」又言:「光摄念佛众生。」
也就是《观经》所讲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就是「佛入众生心中」;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就是这里所讲的「光摄念佛众生」。
三、善导大师言:「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在上一次共修当中,也有提到这三种机法一体,那个时候有约略解释《大经》「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往生正觉,机法一体」。也有解释《观经》这里所讲的「身心功德,机法一体」。这两个机法一体在上次有解释过。接下来: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这是善导大师的法语,这几段法语就很白话,一看就懂。善导大师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彼此三业不相舍离就是「一体不离」,所以这也是「机法一体」。「机」指我们念佛的众生,「法」指弥陀摄取不舍的法体。这是「彼此机法三业,不相舍离」。如果众生称佛是称其他诸佛的名号,不称弥陀名号,所礼的佛不是阿弥陀佛,所想的佛也不是阿弥陀佛,那当然跟阿弥陀佛彼此三业就互相舍离,就不是机法一体了。专称弥陀佛名有这样的利益,又是这么样的易行,因此我们就应专称弥陀佛名,来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才对。接下来:
口称佛名,三相应一如实。
怎么说「口称佛名,三相应一如实」呢?三相应就是这一段法语所讲的,「称彼如来名」的话,就是「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也就是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智相相应,这是第一个相应。第二、「如彼名义」,就跟阿弥陀佛的名跟义相应,这是第二个相应。接下来「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样才是真正的如实修行,所以有这三种相应。
总归就是一句「如实」。其实我们修行必须是如实的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果报,如果所修所行不如实,不可能获得真正果报,所以凡事都要真。因为有什么样的因,才会有什么样的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这个「如是」也就是「如实」的意思。接下来:
故「专称弥陀佛名」,是真正如实修行;欲如实修行,需「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我们愿生弥陀净土的人,必须要专称弥陀佛名,这样才是如实的修行,才是相应于它的果的这个因。那么,欲如实修行也不是很困难,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了。接下来:
虽常修行,实无修行。
对我们修这一个法门的人来讲,虽然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不舍、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可是追根究本来讲,我们也不算什么修行,所以说「实无修行」。如果是圣道门的话,他要从有修行进入无修行,从有功用行进入到无功用行。
如《论注》言:「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昙鸾大师这四句话非常的好,本来这四句话是在形容说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极乐圣众,他们虽然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可是对他们来讲是无功用行、是不假造作的,他们再怎么样的广度众生,日日时时度众生,可是就他们的感觉呢?他们是没有在度众生,好像《金刚经》所讲的「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也就是说已经离开了能所,「三轮体空」了,因为他「体如而行」。
这个「如」是什么呢?就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既然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的话,就无所谓我在修行、或者是我在救度众生,有一个对象在让我救度,或者有一个法门在让我修行,就无所谓如此,所以说「体如而行,则是不行」。那么「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能够不行而行才算是真实的修行,如果不能够「不行而行」就不是真实的修行,那不是真实的修行就是什么呢?就是颠倒的、是虚伪的,跟体如的「如」就不相应,也就是没有随顺法性,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法是无所造作的、法是无能无所的、是离开相对的。
我们专称弥陀佛名,也等同「体如而行,则是不行」的「如实修行」,为什么?我们专称弥陀佛名,相应于阿弥陀佛的本愿,而阿弥陀佛的本愿已经把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功能、功德、资粮都已经预先具备好了,放在名号当中,让我们只要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就有了功德资粮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对我们念佛人来讲,我们不觉得我们是在累积、是在修这个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跟功德,我们只不过是随顺第十八愿所讲的,阿弥陀佛要我们乃至十念,那我们就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乃至一念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是体如而行,是「不行」,我们这种「不行而行」,其实才是真正的如实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这可能不容易了解,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像我们坐船就能够从此岸到达彼岸,可是我们并没有游泳,我们并没有从这里游泳到彼岸去啊!但同样也能够到达彼岸,因为是靠船的航行功能,不是靠我们的功能,我们只不过是随顺这一条船的航行,怎么随顺呢?就是坐在船上,安份守己坐在船上,也就是行住坐卧、衣食活动都不离开这一条船,自然就能够从此岸到彼岸,可是对我们来讲,我们并没有在游泳、靠自己的力量从此岸渡到彼岸去。所以对我们来讲,念佛才是真正的「不行而行」的「如实修行」。
所以这一句「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令人非常的喜欢。当然「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句也让我们非常欢喜,晓得只要称彼如来名,就是如实修行了;如果不是称彼如来名的话,就不是如实修行,是颠倒的、虚假的修行。
昙鸾大师在另外一段法语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也就是除了这一句弥陀名号以外,我们所累积的不管是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人的五戒的因跟果也好,天的十善的因跟果也好,都是颠倒、都是虚假,不是真实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不顺法性,也就是跟法性、跟空性不相应。
我们虽然对空性是什么境界摸索不到、也想像不到,就好像道绰大师所讲的:「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尽管我们是这样,但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与如实修行相应了,就相应于如实修行了。所以我们这一个法门很殊胜、很容易。接下来:
弥陀五劫永劫,成此名号,赐与众生作往生正因,
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往生功德,毫无遗漏。
阿弥陀佛是经过五劫的思惟,又经过兆载永劫累积他的无量德行。在《无量寿经》是讲「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说「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阿弥陀佛这五劫的思惟和兆载永劫所积植的无量德行,它的结晶是什么呢?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一句名号就完完全全、毫无遗漏的涵盖了阿弥陀佛五劫所思惟的四十八大愿,以及兆载永劫所累积的无量德行在里面,弥陀以此句名号赐与众生做往生正因,白白地赐给我们十方众生做为往生的正因正业,所以我们往生的正因正业不需外求,只要专称弥陀佛名。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除了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之外,能够做得到的不做、应尽的责任义务不尽,这样的话就是对我们这个法门产生偏颇的见解了。六度万行我们都应随缘随分去做,只是不靠所做的这六度万行为往生的正因,如果这样的话,就是属于靠他力,不然的话就是掺杂自力。
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这个法门另一个特色就是果地的法门,不是因地的法门,不是从因向果的修行法门。如果是自力的法门,从凡夫要超凡入圣,必须要圆满五戒十善、还要断见惑、思惑,可是我们不是,我们是直接以阿弥陀佛果地(成佛)
正觉的所有功德做为我们成佛的因,也就是阿弥陀佛以名号,果地觉就是名号,来让我们做为成佛的因,所以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已经有了成佛的因,当然就能成佛,如果不是我们这个专称弥陀佛名的法门的话,他必须要发菩提心、去行菩萨道,若从不退转位来讲的话,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累积成佛的愿跟行,那个就是因地法门,不是果地法门。可是对我们来讲,我们既无能力去累积那些愿跟行,同时也不需要,为什么?我们连见惑都没有降伏,何况断思惑、断尘沙惑,而破一品无明进入初住的果位呢?我们没这个能力。同时也不必,因为已经有了、已经具备了,阿弥陀佛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在哪里?在这句万德洪名,我们只要称彼如来名便可以了。接下来:
我但信受专称,毫无不足,毋需修余杂行,或回余功德,以加于佛。
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毫无不足,没有不够的,通通具备了,不需要念余佛的名号,或者是修其它的法门,然后再以这些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以为虽然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可是恐怕他力量不够,因此必须要加上我们回向这一些余佛余行的功德来补助阿弥陀佛。如果这样的话,就表示不了解我们这个法门,他所行持的是不纯正的净土法门,不纯正的净土法门就是通途的净土法门,纯正的净土法门就是我们所强调、所弘扬的善导流这个法门。
为什么向来的净土法门不能算是纯正的呢?它当然也可以说是净土法门,因为同样以极乐世界为目标,同样晓得有阿弥陀佛的救度,可是它对于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了解得不够正确透彻,对于极乐世界是怎么样的一个境界?也没有正确的了解。这两个都不了解的话,就不晓得阿弥陀佛跟我们是怎样的关系,甚至不晓得极乐世界跟我们是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会导致这一种现象呢?原因在于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著作在唐朝末年就于中国消失,转而流传到日本,经法然上人开宗立派而发扬光大。总的来讲,善导大师的著作《五部九卷》从我们中国消失,但其中有一部《往生礼赞》并没有消失,因为它被唐朝的智升法师编辑在他的《集诸经礼忏》中,所以北宋时代元照大师也看过,因此在他们的著作当中,多多少少就有《往生礼赞》的思想。
可是整体来讲,善导大师这一法脉的教理思想是因为自唐末以后没有被阅读到、没有被正确接受到,所以自从北宋以来凡是解释净土经论的、弘扬净土法门的,没有善导流的依据的话,只能以自己所接触的、所修所学法门的教理来解释,这样就难免会偏向于杂行、倾向于自力,而不晓得我们这一个法门完全是靠弥陀的救度,而且它有一个特色就是龙树菩萨所讲的「易行」与「安乐」。之所以易行、安乐,是因为它是果地法门。所以一般人虽也常常讲「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果地法门,可是又不能肯定往生决定,还必须加上自己的修行来回向,甚至累积自己的功夫做标准,这样的话,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是偏差一点点而已,但是它的结果就大大不同,非常可惜。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