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继续上一次的讲题「缘佛愿力速成佛」,内容包括一张讲稿与五张补充讲义,讲稿是引用我们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昙鸾大师所写的《往生论注》最后结论的问答之文,五张补充讲义则是我参酌几位古德对《往生论注》的注解所编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正确了解净土宗就必须了解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尤其是最后这一段问答之文的结论,因为这个结论是净土宗的大纲大本所在,如果研究净土宗或者是修学净土宗的人,没有涉猎到这一段问答之文,或者没有正确了解它的道理,那他对净土的教理恐怕就无法正确的掌握,也就不晓得正确的行持了。所以,我们应知,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以及它殊胜的地方、殊胜的结果,必须是在了解了这一段问答之文之后,才能够正确掌握的。
再进一步说,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如果未掌握《往生论注》,尤其是后面这一段问答之文的话,恐怕他所弘扬的不会是很纯正的净土教理。由此可知,我们这一两次所研讨的《往生论注》结论的问答之文对净土法门是多么的重要。
这一段文很简短,但如果能够配合我编的补充讲义,那对这一段文,就不难有清晰的理解,因为补充讲义已把这一段文简明扼要的阐释出来了。
我们上一次谈到第十三段,上次我曾将第十三段文念过一遍,但没有解释。现在我们再重新将《往生论注》最后结论之文读一遍,请看讲稿,我念,大家静静的听:
(讲义文)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
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
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这是《往生论注》最后结论之文,上次我们解释到「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现在请看补充讲义第十三段,我再念一遍: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上所明往相因果,还相利益,皆缘弥陀本愿力。「本愿力」者,总指四十八愿,故次下言「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别指三愿(十八、十一、二十二 ),故下引三愿。然此一段,正答上问之文也,何者?上问意谓:有何因缘,逆恶凡夫生净土,速得阿耨菩提之佛果;故今答意谓:若凡夫欲以自力难得往生,不能速得菩提之佛果,今则往生之因果,还相之利益,皆缘弥陀因位本愿力回向成就,依佛本愿力故,往生净土,速证阿耨菩提之佛果也。故次下证此本愿力,别引三愿,一愿一愿之后,皆显明其愿益,而言「所以得速,一证;所以得速,二证;所以得速;三证」,以此「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结答上问之「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上所明往相因果,还相利益,皆缘弥陀本愿力」也就是上段法语所说的「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个就是往相的因果以及还相的利益。什么是往相的因,往相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还相是还来娑婆,广度众生。因为我们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不但自利,同时也会自自然然的,任运无碍的去广度众生。
「往相」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因,就是第十八愿,这个就是生彼净土;生彼净土,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必定会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是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往生之果,也就是第十一愿;「还相」利益就是第二十二愿所说的,「还来娑婆广度众生」,也即是所谓五念门所得的五果门的第五──「园林游戏地门」。所以满往生极乐世界之因,跟所得的果,以及我们回来娑婆世界,到十方世界去应机说法,随缘度众,所有往相跟还相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说皆缘弥陀本愿力。
(补充讲义)
「本愿力」者总指四十八愿,故次下言「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以总的来讲,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法藏菩萨的时候所发的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本愿力,因为阿弥陀佛不成佛则已,一旦成佛了,他所发的愿必定会成就,所以每一愿每一愿都有他的功能力用。
(补充讲义)
故次下言「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所以这段文下面接着就说「何以言之」,如果不是佛力的话,四十八愿就不管用了,四十八愿如果不能产生作用的话,就没有极乐世界,也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这句万德洪名来让我们称念,来乘万德洪名之力往生极乐世界,所以由这一段可以证明,我们「往相因果」与「还相利益」都是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
(补充讲义)
别指三愿(十八、十一、二十二),故下引三愿。
总的来讲是指四十八大愿,如果把他缩小,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所以接着昙鸾大师就举出这三愿来作为教理上的证明,而没有举出其他的愿。
(补充讲义)
然此一段,正答上问之文也,何者?上问意谓:有何因缘,逆恶凡夫生净土,速得阿耨菩提之佛果。
这篇讲义主要就是以一个问答来开展的,问是问:「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昙鸾大师做一种有系统逻辑而建立起理论来回答,主要回答的文句在那里?就是「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因为「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所以使得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一旦往生就能快速证得佛果,快速成佛。为什么?因为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那反之,如果不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的话,那恐怕连离开三界都不可能了,何况往生极乐世界;那如果不靠弥陀的本愿力,而是靠其他诸佛的力量,那也不能,因为其他诸佛并没有像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广发四十八大愿,尤其是这三个愿,所以善导大师也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也」。善导大师的这段法语可说完完全全是承接昙鸾大师所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这段话。
(补充讲义)
故今答意谓:若凡夫欲以自力难得往生,不能速得菩提之佛果,今则往生之因果,还相之利益,皆缘弥陀因位本愿力回向成就,依佛本愿力故,往生净土,速证阿耨菩提之佛果也。
这段话意义也很显明。
(补充讲义)
故次下证此愿力,别引三愿,一愿一愿之后,皆显明其愿益,而言「所以得速,一证;所以得速,二证;所以得速,三证」,以此「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结答上问之「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所以接下来,昙鸾大师就引经据典,就是引用《无量寿经》,而且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引用愿文之后,昙鸾大师为了显明当愿的利益,所以每一愿每一愿之后,都说「缘佛愿力故,所以得速」,「一证、二证、三证」,也就是说引用这三愿,每愿之后都说「缘佛愿力故,所以得速,一证」;「缘佛愿力故,所以得速,二证」;「缘佛愿力故,所以得速,三证」,来证明完完全全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阿弥陀佛的佛力,也就是所谓的他力,无论是往生极乐世界,同时在极乐世界证佛果,以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个因跟果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下面有一表格,这个表格就是将主要问答之文,也就是「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做一个简要归纳,让我们一目了然,当下显现出往相因果与还相利益是依据那一愿,跟《往生论》所讲的五念门、五果门是如何的对应。
这个表格显示:生彼净土,也就是五念门,五念门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就是往生之因,也就是往生的正因。如果论五念门的话,有五种次第的内涵,就是所谓的「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那第十八愿只讲一个念佛,可说第十八愿只有一门,而《往生论》所讲的五念门是五门,那怎么说五念门是第十八愿?其实五念门是第十八愿所开展出来的,好像一个拳头伸开来的话,就是五只手指头,握起来的话就是一个拳头。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所写,主要是引导高超的菩萨往生极乐世界的,所以《往生论》从文面上来讲是利益上等根机的人,但是背后的目的是涵盖所有的众生,尤其是就佛的慈悲来讲,佛的慈悲的对象反而是低劣的众生,如果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不仅接引上等的根机,而是所谓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所谓三根普被,意思是,上等根机、中等根机、下等根机,都普遍包含在第十八愿之内;而利钝全收,则不管利根的行者或者是钝根的愚夫,他只要根据第十八愿,也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往生,跟修五念门的菩萨是同等的,证同样的果位,所以五念门他的根本就是第十八愿的念佛一门。因此昙鸾大师的这个问答,亦即《往生论注》的结论,显示出昙鸾大师体会出天亲菩萨《往生论》最核心的奥义,所以提出第十八愿来跟五念门做对应,而显现出五念门的功德都涵盖在第十八愿之内,因此就推论出第十八愿是往生之因,也是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因。
接下来,往生之果,也就是五果门前面的四门,前面的四门就是第一张表格里的「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这是进入极乐世界所得到的果,因为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念弥陀佛名的人,他必定往生。从因谈果的话,还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就是五果门的「近门」跟「大会众门」,也就是第十一愿所讲的「正定聚」,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现生就拥有了正定聚的果位,这是从因来谈果。
到了极乐世界就好像登门入室一样,享受家庭里面的所有一切,意思就是往生就会快速成佛,因为第十一愿说「住正定聚」,而且「必至灭度」,「灭度」就是「涅槃」,是「大乘涅槃」,大乘涅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这里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虽然是「必至」涅槃了,可是会不会有时间上的差别呢?譬如说有没有五百岁时间的差别,或者是如《观经》九品所讲的时间上的差别,这个我们后面会另有解释。
「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就是「五果门」最后之一,这个相当于第二十二愿的内容。
「生彼净土」就是「往相」,往生极乐世界的情形,往生极乐世界之因;第十八愿所获得的果就是在第十一愿当中;「还相」就是还到娑婆,或者到十方世界显现八相成道来广度众生。不论是因、是果,是往相、是还相,都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如果有一个是不靠弥陀的力量那就不可能圆满成就,那是不可能获得的。请看补充讲义第十四:
(补充讲义)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二、「征释」,有三。一、「由征立理」。
这一段文是以证明来解释前面「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的这个解释,这个叫「征释」。「由征立理」,由于要证明是「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而引征《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来建立这个道理,所以叫「由征立理」。
(补充讲义)
此中初一句「何以言之」者征起。
「何以言之」这四个字,是提起证明的一个因。
(补充讲义)
「若非佛力」等者立理。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这几句法语是建立道理,建立理论的逻辑性。
(补充讲义)
故言由征立理,自下征起广释。
接下来呢就广泛的来解释做为证明,所谓广泛的解释就是引用三个愿,引用三个愿之后,又加以自利他利的譬喻来加以说明,就是「征起广释」。接下来:
(补充讲义)
「若非佛力」等者,正立道理,文意谓弥陀因位,悉誓众生往生因果,其愿不空,故今成阿弥陀佛之果。
这个就是建立道理的地方,这两句话就是说,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每一愿每一愿都是发愿要让众生必定往生,让众生能快速成佛,如果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的话,当然没有极乐世界,也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万德洪名来让我们称念,那我们就不可能往生;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表示每一愿每一愿都已成就了,并没有空废,所以现在才能成为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果,也就是因地所发的愿,所修的行,愿行圆满,自然能成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必定能救度十方众生的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让我们一旦进入极乐世界就能够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这个愿并非空愿。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补充讲义)
是故众生往生因果,皆凭弥陀本愿力,若自力成就,非佛愿他力,则弥陀因位四十八愿,便成徒设,则本愿力便成无用矣!
所以我们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只要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必定往生,往生的因,往生的果,都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点滴都不是自己的力量,如果是自力能够成就,而不是佛力的话,那阿弥陀佛以他的智慧,经过五劫的时间,为十方众生所规划的四十八大愿,就徒然没有作用了,那阿弥陀佛大智大慧,为众生发这个众生不需要的愿,为众生修这个不需要的行,那岂是阿弥陀佛所做的。可见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修的行都是考虑到众生的需要性,其实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看我们众生到底需不需要阿弥陀佛的愿力,或许有的会认为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是需要的人才需要靠这个愿,不需要的人,譬如说他根机锐利或者是高级菩萨,他可以自己往生极乐,在极乐世界可以自己成佛,所以这一种高级的菩萨是不需要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或者是所需要四十八大愿之中的其他的愿,未必要他的全部的愿,或许会有这一种见解。其实这一种见解是错误的,所谓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越其阃,五逆恶人亦能入其中,也可以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统包上中下根机,譬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而且具足证悟佛性的,可是还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还要请求阿弥陀佛为他摩顶授记,可见即使是等觉的菩萨还是需要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因为缺乏了一愿的成就,就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世界。若论我们罪恶生死凡夫的话,更需要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们凡夫是什么样的根机?我们面貌干净不干净,必须要照镜子,我们的心是善是恶,会不会修行,必需要用佛法的镜子来照一照。如果以《地藏经》的镜子来照我们本性的话,《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娑婆恶世的众生举止动念,也就是身业的行为,口业的言语以及意业的起心动念,没有不是业、不是罪的。身业的行为跟口业的言语都是由于意业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的意业,我们的心都充满了烦恼,上次所说的烦恼有一〇八种,最根本的是贪、瞋、痴、慢、疑、恶见,再根本就是贪、瞋、痴,再根本就是「贪」,我们众生没有不贪的,由于有贪所以就会瞋,因此无边的罪业就显现流露出来。
所以南阎浮提的众生心性刚强,难调难伏,凡是举止动念都是罪业的,这样的众生都因为共业的缘故而投生在娑婆世界。忏悔文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我们无始以来所累积的善跟恶都有,不可能说纯粹都是善没有恶的,而且善跟恶若拿来比较的话,是恶多善少。也就是说,现在的修行没办法弥补往后的罪业,无始劫来累积无量无边的罪业,现在又没办法偿还,起心动念又继续的再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那有力量来脱离轮回,所以善导大师就说我们「无有出离之缘」,能够出离的话,只有靠弥陀的愿力。
印光大师也说:「自有何种力?」意思就是说自己有什么力量啊!「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可说通通都是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生今世的现在,都是罪业的力量,不可能有解脱的力量,「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万劫千生一直到现在,之所以都没办法解脱,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只有业力,只有堕落的力量,没有解脱的力量。因此,若论自力的话就只有堕落之力,没有解脱之力。
印光大师又说:「仗阿弥陀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如果依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尤其第十八愿的力量,不但能够解脱而且一生成办,很快速一生就能成办道业,不必等隔生,因为完全靠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
「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彼岸,此乃属船力非自己的本事」,印光大师在这里就用譬喻说好像坐火轮船过海,从此岸到彼岸,如果靠我们游泳是不能到达的,但只要肯上这个火轮船就可以快速的、必定的到达彼岸,因为他是靠船的力量,不是靠我们的本事,船是能够自然的从此岸到彼岸,因为他有那一种功能,而我们没有那一种功能。但这是比喻,意思是说我们从娑婆的此岸到极乐的彼岸,我们是没有力量的,可是如果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那就自然的,而且快速的,轻松的到彼岸。
印光大师又说:「信愿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的道力」,我们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的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完完全全是佛的力量,不是自己的道力,不是自己的修行之力,或者是自己的功德之力。所以若自力成就,非佛愿他力,则弥陀因位四十八愿便成徒设,则本愿力便成无用矣!接下来:
(补充讲义)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二、「引愿文证」,有三,一、「总标」。接下来就是引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三个愿来证明这个道理,这个理论。
(补充讲义)
「的」者明也,适也。
所谓「的」就是显明、明白、清楚不模糊、不模棱两可的意思,也是适合的、适当的,恰到好处,恰恰好的意思,所以用「的取」这两个字。
(补充讲义)
「义意」者,义理、意趣。谓众生往生之因果,皆由弥陀本愿力,本愿力有此义理意趣故。上卷之最初,明难行道之难成,举出五难,亦言「粗言五三,以示义意」,此是《论注》笔格。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的用笔的方式前后都用「义意」这两个字,那义就是义理,意就是意趣,以现代话来讲就是道理、理论的意思。
(补充讲义)
今为证明佛力之增上缘,而取三愿,以证其义意。
现在为了证明往生的因果,还相的利益,往与还的因果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为增上缘,所以就明确的引用这三个愿,来证明这个理论。
(补充讲义)
于中第十八愿证往相之因,第十一愿证往相之果,第二十二愿证还相回向。
这三个愿可以说很适合的,很恰当的,能够证明这个道理。
(补充讲义)
举此三愿,则余愿皆摄之。
举出这三个愿,其他四十四个愿就通通包含在这里面了,那也可说这三个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根本。当然如果要再推的话,则第十八愿才是根本,其他的愿都是枝末,因为如果没有往生的话,一切都空谈,如果能够往生的话,那么第十一愿也好,第二十二愿也好,自自然然的就会得到,任运自得,即使不知不求,也会自自然然的证得、拥有。简明的说,往生是靠第十八愿;证这个佛果,也就是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第十一愿,既然第十一愿能够让我们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岂不是其他的愿的功能就通通在里面啰!
譬如说:往生极乐世界,第一愿:从此之后,不可能再堕落到三恶道,因为极乐世界也没有三恶道,本来证入涅槃就自然不会堕落三恶道的,所以第一愿与第二愿的功能就含在第十一愿里面;第三愿、第四愿就是身色都是金色的相貌,一样的相貌,没有美丑,所以第三愿、第四愿当然也含盖在第十一愿里面,因为证悟涅槃的话,没有不是金色相好圆满的;接着从第五愿到第十愿,六种神通的愿,只要是得证涅槃的话,自然就有六种神通。三明六通是我们佛性当中本就具足、拥有的,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是圣人能够证悟到佛性,展现佛性的功能、利用,我们凡夫的佛性被贪瞋痴掩盖住,所以展现不出来。修行人若证入大乘的无上涅槃,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就必定会广度众生,所以第二十二愿的功能也自然的含盖在第十一愿里面,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的正等正觉就是自觉觉他都圆满,所以当他证果的时候,他就自然的会去利益广度众生,所以昙鸾大师在这个地方举出这三个愿,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很完整的一种逻辑性。接下来:
(补充讲义)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等。
这个就是第十八愿,举出三个愿,第一个愿,先举出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是往生的正因。第十八愿的愿文,我在这里念一遍:
(补充讲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总共三十六个字。
(补充讲义)
二、「正释」,有三,一、「第十八愿」,有二:一、「引文」。解此愿文,可见「第十八愿之义」。
要了解第十八愿,可以看我所讲的「第十八愿讲话」,不过「第十八愿讲话」比较广,如果简要来说的话,第十八愿之义就是我们的宗风所写的四句法语:「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成佛的话必定使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能够「至心信乐」,「真正」的相「信」弥陀的救度,而有得脱六道轮回、往生成佛的喜「乐」,这个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而真正的愿生弥陀净土,「乃至十念」,而真正的此后专称弥陀佛名。若不如此,阿弥陀佛就要舍弃佛的果位,也就是说他还不够力量跟资格成为「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一尊佛。
在四十八愿当中,只有第十八愿才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是绑在一起的,他的成佛就是我们的往生成佛,我们的往生成佛就是他的成佛,他为我们成就了「往生成佛」之后,才有极乐世界,才有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四十八大愿,只有第十八愿堪称「根本愿」,至于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就不是啦!这个必需另外解说。
(补充讲义)
「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之称名念佛之意。
简要的来讲,平生之机就是上尽一形的念佛;临终之机的话,就是下至十声的念佛,这就是「乃至十念」。意思就是,乃至平生之机的人,他今天听到了第十八愿的这个法门,他还有明天还有明年,未来的日子还有好几年,甚至还有几十年可以活,这个叫做平生之机,那么他就从今之后一辈子专一的念这句弥陀佛名,专靠这一句弥陀佛名,不需要假借其他的功行,即使自己随缘尽份,而行善积德,也不是靠那些往生,都是靠这一句弥陀佛名,简而言之,往生极乐世界,专靠弥陀佛名,这个就是正行,就是专修;那如果还依靠自己某种功行,诵经啦!参禅啦!拜忏啦!朝山啦!打坐啦!其他的行善积德啦!以为必多少要靠那一些,甚至回向那一些,才能够往生,那这样的话就不是正行,而是杂行,那样的人往生就不可靠;如果一个人随缘尽份,在家就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尽家人的责任,但不假借这一些来回向往生,因为那些跟往生都了不相关,那就无所谓正行、杂行,无所谓自力、他力了。所以正行、杂行,自力、他力是单就往生上来讲的,如果不是就往生上来讲,就跟往生上没关系,那这样的话,任何的善业都不是属于正行杂行、自力他力。
「临终之机,下至十声」,如果这个人是一辈子都没有遇到佛缘而学佛修行,也没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而是遇到恶缘而做恶多端,到了最后他的生命只剩下几口气才遇到净土法门,那他回心念佛能念多少啊?只能念十声、五声,少数几声而已,这个就是乃至临终之机的下至十念。
所以乃至十念这个「乃至」,上包平生之机的一形,下包临终之机的十声、五声、一声。这「乃至十念」四字另一方面也显示阿弥陀佛以最低的标准来含盖所有一切圣凡善恶的众生,想想看连临终之机的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了,何况是平生之机的上尽一形的称名念佛,怎会不能往生呢?所以以这「乃至十念」给所有的众生都有往生的希望;反之,如果阿弥陀佛说「乃至一形念佛」的话,那临终才念佛的人,他就没有信心,因为他一生当中都没有学佛念佛,那现在来不及了。所以,经文是以「乃至十念」来表达,等同给任何众生、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往生的希望。
(补充讲义)
如《观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我们晓得「乃至十念」是称名念佛,而不是指其他的行法?一般人常有此困惑,其实《观无量寿经》就已对「乃至十念」提出解释了,经上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从这三句经文,可以明确看出念佛就是指称名念佛,为什么?「令声不绝」就是有声音的,那「具足十念」这个「念」是称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同时又说「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晓得这里的念佛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名念佛」,而不是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跟观像念佛,或者其他心念的内容,都不是,所以这里很明确,十念就是称名念佛。
(补充讲义)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等──二、「结证」。
昙鸾大师引用第十八愿之后,接着就以「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作为结论,可见我们依第十八愿的十念的念佛,每一念每一念都是在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所以第十八愿就有力量,所以我们念佛是靠佛的愿力,我们念佛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只是随顺第十八愿,阿弥陀佛要我们乃至十念的念佛,那么我们就乃至十念的念佛。所以乃至十念的念佛的本身就好像坐在佛的愿船上,自自然然的就能到彼岸,我们只要念佛,负责念佛,阿弥陀佛以他的力量负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一旦往生极乐世界的话,三界六道的轮回就断除了,既然没有三界六道的轮回,岂不是靠近了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大步了,在这里昙鸾大师是一步一步的来解说。
(补充讲义)
「十念念佛」即是「乃是十念」念佛之意。
昙鸾大师引用下品下生之「十念念佛」,就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念佛之意,为什么?
(补充讲义)
「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者,此乃显示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为称名念佛,念佛者往生正因,往生正定业,顺佛本愿故,故第十八愿名为「念佛往生愿」。
「念佛者往生正因,往生正定业」,正定业是跟邪定业、不定业相对比的。百分之百不能往生的,就叫做「邪定业」;或者能往生或者不能往生,往生与不往生一半一半,没有百分之百的决定,就叫「不定业」;若是百分之百的决定能往生,就是「正定业」,所以我们念佛就是正定之业,百分之百必定往生,没有不定的,没有或许能或许不能的现象。
能够百分之百的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就是正因,这个正因就是念佛,为什么?「顺佛本愿故」,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讲「乃至十念」,唯有讲乃至十念,没有讲其他的法门。这样的行法,上、中、下的根机都能做得到,很容易,而且又能够快速成佛,所以有智慧的人,就应该舍难行而取易行,也因此第十八愿就名为「念佛往生愿」,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轻松易行而又殊胜快速。
(补充讲义)
上卷之终,引《观经》之文而言「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其意全同。
也就是说,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跟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上卷最后,也就是八番问答的地方,引用《观无量寿经》的经文而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所以这「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跟「具足十念,便得往生」,意义是完全相同。
接下来昙鸾大师引用第十一愿,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补充讲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等──二、「结证」。
正定聚即是「不退转」,圣道门之不退转有三:
(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
(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
(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别初地,圆初住)。
这个是比较教理性的。正定聚就是不退转,以圣道门来说,也就是以自力在这个娑婆修行,在这娑婆所证的果位,有这三种不退。
第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能够位不退的话就是超凡入圣,不会再成为凡夫而继续的六道轮回,这个叫做位不退。
「小初果」,小就是藏教,就是小乘,小乘来讲必须是初果阿罗汉,也就是须陀洹,才能进入位不退,所以这个须陀洹叫入流,入圣人之流,入圣人之流,就好像树枝、草叶,它如果一旦进入溪流的话,这个溪流是往大海,那么这个枝叶就必定自然的就进入大海,那如果枝叶没进入溪流的话,就永远停放在陆面上。我们凡夫如果证到初果,那肯定是获得位不退了,必定超凡入圣,不会退入轮回的凡夫之地。当然这个初果要断见惑,所以小乘是初果。
「通见地」,通是通教的菩萨,见地就是第四菩萨地见了真理。
「别初住」,以别教来讲是进入初住才是位不退。
「圆初信」,以圆教来讲,初信就是位不退。这个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来讲的,天台宗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法,判为四教,所谓藏、通、别、圆。
在藏、通、别、圆当中,天台宗把位不退分列出小乘初果,通教的菩萨是见地,别教的菩萨是初住,圆教的菩萨是初信。
第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也就说他恒常永远的,自利利人,自度度他,不会堕落二乘,二乘就是缘觉乘、声闻乘,缘觉、声闻他们自己解脱之后,就进入小乘的涅槃,他不会发菩萨心倒驾慈航来行菩萨道,广度众生,所以他没有所谓的行不退,只有通教、别教与圆教的菩萨才有行不退。
「通菩萨」通教是第九菩萨地才证悟到行不退。
「别十向」,别教是十回向才证悟到行不退。
「圆十信」,圆教是十信才证悟到行不退,不然的话还会退转。
第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佛性的意思,也就是「一切种智」的智慧,起心动念自然跟一切种智的佛心相应。
「别初地」,以别教菩萨必须到达初地的阶位,才能证入。
「圆初住」,以圆教来讲,初住才能。这个是就自力法门在娑婆世界所证的所谓的「正定聚」。那我们净土法门是怎么样不退?是不从佛果退下来,超越了这三个不退。
(补充讲义)
正定摄近、会二门,灭度收宅、屋二门,此明果门之前四门皆缘第十一愿之力。
也就是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讲的五果门前面的四门通通在第十一愿里面,第十一愿所讲的,「住正定聚」就包含了「近门」跟「大会众」这两门,「灭度」就包含了「宅门」、「屋门」这两门。接下来请看:
(讲义文)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依阿弥陀佛第十一愿之力就能够进入不退,因为不退转所以必定会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灭度」。而「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前面第十八愿说「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证。」这里则说「无诸回复之难」。
(补充讲义)
「回复」者,水旋流之貌也。《十住论》言:「生死大海,旋流洄澓」。
所以「回复」就是三界六道的生死大海,就是旋流洄澓,再来:
(补充讲义)
意谓往生净土得证灭度故,永离生死流转之诸难,并七地沉空之难也,故速得菩提。
一方面因为有第十一愿,往生净土必定证得灭度,所以不但没有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之难,同时也没有这个十地之中,到了第七地会有沉空之难的顾虑,因此就会快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不往生净土,即使靠自己修行初地了,离成佛不远了,可是到了七地,恐怕就不能超越而退堕下来。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一种顾虑,就直接上去了,这个就是靠第十一愿,所以没有七地沉空之难。
现在已经是十点钟了,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象山弥陀共修会第53课,讲于2008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