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有人问:为什么善导大师自己修习十六观,却劝众生执持名号?

有人在地里撒下西瓜种子,过了一年,成熟了,挑了最大最好的那个,削去皮,放在你面前,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恐怕你要怀疑西瓜皮更好吃,这就是凡夫的习气呀。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有人就问:不念佛的众生,就不在佛光的遍照摄取之中吗?

以佛的慈悲,怎么可能舍弃一个众生呢?光明的遍照,是及于一切的。无论是念佛,还是不念佛,都在佛光的遍照中,都在佛的慈悲摄取下。

那么,为什么只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呢?这是因为,不念佛的众生,并不知道自己也在佛的摄取中。这是烦恼障、业障、报障深重的缘故。

假如他知道一切众生都在佛的摄取之下,就必然明白自己也在佛的摄取之下,这就已经是明明白白的念佛了。还有什么别的念佛呢?说他不念佛,不是说佛不念他,只是说他不知道佛在念他。

既然不念佛的众生也在佛的摄取之内,不念佛的众生能往生净土吗?

这是不能的。

佛是无分别的,众生是有分别的。佛没有摄取与不摄取的分别,无论念不念佛都一同摄取了。众生却有往生不往生的分别。佛对众生是一例的,众生看自己却是有差别的,乃至看佛也是有差别的。

假如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达成心愿,他能不为自己的力量感到欢喜,感到安全吗?

这就是众生的习气呀。那个时候,他离佛就远了。佛并没有远离他,但他已经看不见佛了。

当一个人通过种种努力,都无法达成心愿,甚至无法前进一寸时;或者是在蓦然回首的时刻,发觉先前以为的许多前进都是错觉,自己原来并没有力量的时候,就心甘情愿放下自己,把一切交给佛了。因为一切仰赖于佛,他就离佛近了。

无论众生什么时候回头,都能发现佛从来没有远离。只是众生有回头与不回头的区别。

不是苦难中蕴藏着慈悲,苦难本身就是慈悲。业障深重的众生,因为苦难的存在而终于肯回头,肯通身放下,由此发现自己与佛近在咫尺。

这种发现未必令人欣喜,却令人安心。令人欣喜的往往是不牢靠的。常常涌起的「法喜充满」,多半是披着一张狡狯外衣的傲慢罢了。假如我们能认得,我们就不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了。

菩萨的慈悲是不得已,因为菩萨没有办法不慈悲。众生的苦难也是不得已,因为众生没有办法不经受苦难。众生的苦难有多广大,菩萨的慈悲就有多深重。

如果能从苦难中见到慈悲,就知道一切慈悲都来自佛菩萨,没有一点属于自己。这就是念佛的意义,是下愚人的般若,是度一切苦厄的津筏。

王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