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概说(下)

二、《观无量寿经》大意

《观经》是净土三经里最具有情节性、画面感的,也是最有戏剧化的。前面故事部分,如果拍成话剧、电影、舞台剧,一定很精彩。

(一)发起因缘

折指因缘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频婆娑罗王,他有一个儿子叫阿阇世。阿阇世王子前世是一个山中修行的仙人,而且修得很有成就。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到了四十多岁,都还没生孩子,担心王位没人继承,就很着急,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用。

后来,有一个算命的对频婆娑罗王说:「有一个仙人在山中修行,将来会投胎做你的儿子,可以继承你的王位,但是还要等三年。」频婆娑罗王很着急,让这个仙人马上投胎做儿子,就派兵去胁迫仙人,仙人一开始肯定不答应。还有三年寿命,凭什么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频婆娑罗王就强命他,方法很简单。你不是不愿意结束自己生命吗?我就把你结束了,死了自然就会投胎,投胎自然就会来我这啊。他就下了这个命令,结果士兵把这个仙人杀了。仙人在被杀之前说了一句话,「你今天以心口杀我,我将来还要以心口来杀你」。心口就是没有亲自拿刀杀他,是间接下命令,口下命令,心中起杀意。

仙人就死了,死了之后果真投胎到韦提希夫人处,十月怀胎就生了。生下来之后,他们就有点担心了,担心当初的誓言会成真,万一这小孩到时候真的对我们有损,怎么办呢?又不能生下来就掐死,被人传出去不好。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从天井把小孩放下去,小孩从高空往下掉,必死无疑。这样就能对外说这小孩不小心死的,不是有意要杀掉他的。但生的那一天并没有伤及性命,只是小手指折坏了,后来叫「折指太子」。

禁父缘

频婆娑罗王、韦提希夫人还是很呵护他,既然生下来了,就好好养着他,将来还要继承王位。阿阇世王子就长大了,大概二十多岁了,有一天提婆达多来了。提婆达多是一个什么人物呢?在佛门里专门与佛作对,佛说什么,他偏不什么。他是佛的堂兄弟,也在佛座下出家,出家之后,嫉妒佛有那么多人拥护,收那么多供养。经上说提婆达多长得很庄严,佛有三十二相,他也有三十相,和佛长得差不多,长得很好。不然他也没那么大力量,分裂教团。

提婆达多就是和佛势不两立。有一次,他找到阿阇世王子,那个场景挺有意思的。他变成一个小人这么高,爬到阿阇世王子的膝盖上跳各种舞,挺好玩的,像小玩具,会动的玩具,小孩肯定喜欢玩了。阿阇世王子就各种玩弄他,吐口水放他嘴里,提婆达多就咽了。

阿阇世王子就问:「你是谁啊?」提婆达多就变成正常人的形状,就说了各种因缘,「你不知道,当初你的父母是要害你的」——就把前因后果全告诉阿阇世王子。阿阇世王子非常生气,提婆达多就挑唆:「我们把频婆娑罗王杀了,我把佛干掉,你做新王,我做新佛。」阿阇世王子被说动了,当下把他父亲频婆娑罗王关到七重囚牢,也不给他吃,也不给他喝,明显就是要让他死。

韦提希夫人每天去探视,她不希望自己丈夫死,就在自己身上涂蜂蜜,又在身上戴的璎珞,璎珞就像女生戴的小饰品,很多是有空隙的,就在里边倒上葡萄浆。进去之后就把身上的蜂蜜刮出来给频婆娑罗王吃,再把葡萄浆倒出来给频婆娑罗王喝,每天有吃有喝;释迦牟尼佛派弟子给频婆娑罗王授八关斋戒,还给他讲佛法。

吃得好,喝得好,精神又享受,结果容貌颜容比进去之前还好了!估计还长胖了几斤。

禁母缘

有一天阿阇世王子问守门的人,他不是问「我父王死了吗?」而是问「大王还活着吗?」他马上就要继承王位了,不能说直接的话。然后士兵说:「没死,国太夫人每天都送东西。释迦牟尼佛派的弟子就像鹰一样,每天穿过牢门,挡不住他们,每天给他讲佛法。」

阿阇世很生气,尤其听到士兵说他母亲给他父亲送吃的喝的,就更生气,讲了一句话「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拔起剑就要把他母亲杀掉。这时候就有两个大臣——耆婆、月光,阻止阿阇世王子。这两个人很会说话,说:「古来为了争取王位,儿子杀掉父王有一万八千(很多很多),但是从来没听说过,有大王无道害母的。」母亲又不跟你争王位,怎么要杀掉自己的母亲呢?他们还说:「你要是敢这么做,我们俩就不干了,辞职了。」阿阇世听了很害怕,就没杀掉他母亲。没有杀掉,但是把她关到牢房里,不让她出来,韦提希夫人当然就悲伤了,很忧恼。

厌苦缘

想到她丈夫没人送吃的喝的,那必死无疑,关她的是自己亲生的儿子,更受不了,就在牢房里大哭,想起佛来了,希望佛能够派弟子来看望她。

佛那时正在讲《法华经》,听到韦提希夫人在喊他的名字,就从此处隐没,从彼处出,在牢房里出现了。韦提希夫人一看释迦牟尼佛来了,嚎啕大哭,举身自嚎,自断璎珞,把身上叮叮当当的东西全都揪下来了,匍匐在佛的脚前。原文是这么形容的: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她哭诉:「我怎么这么倒霉呢?我有什么罪呢?我怎么生这么一个逆子呢?我这样也就罢了,佛这么大的威德,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亲戚呢!」人不信因果的时候就会这样。

欣净缘

然后又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我现在不喜欢这个世界了,你给我找一个好地方。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这个地方没好人!眼睛所见都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人。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希望我未来永远不要看到恶人,听不到恶声。

整部《观经》就是从这开始,这前面都是缘起,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观经》。所以《观经》的对机众是韦提希夫人,她对释迦牟尼佛说,希望去一个无忧恼的地方,好的地方。

佛就在头上放光,像放立体电影一样,把所有好的国土示现给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就相中了西方极乐世界。

(二)定散二善

世尊就告诉她,怎么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前面讲了三福,后面又讲了十三定观,又讲了九品。在九品中,下下品的时候讲到念佛。他是绵里藏针,把念佛放到了很多的行法里,一步一步把念佛的功德烘托出来。

前面讲定观、散善,都是很有能力修行的人才能达到的,到后面愈来愈没有修行,愈来愈是恶众生、罪业众生。这个时候把念佛推出来,来反证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

整部《观经》的风格,用两个字形容——委曲。当然也很委屈,释迦牟尼佛确实是很委屈,他不能像讲《阿弥陀经》那么直接,因为那时候已经快灭度了,来不及委屈。但是讲《观经》的时候,不能和盘托出,只能委曲来说,山路十八弯绕了不知道多少弯。

就好像要去找人借钱,但不好意思说,就先东拉西扯,聊点家常,套近乎,全都是不相关的话,最后临走了,「哎呀,最近手头有点紧……」——后面半句还让对方接。

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我们要看懂《观经》,一定要看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开净土宗,就是为《观经》注释、开显的。

(三)唯说念佛

善导大师在解释《观经》结尾的地方,讲了一句话,「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迥异于之前的祖师,之前很多大德都解释《观经》,智者大师、净影慧远等,唯独善导大师讲出这么一句话来,石破天惊的。

前面讲了很多定善的利益、散善的利益——「定散两门之益」。可是真的去探究释迦牟尼佛或者是阿弥陀佛的本意,「望佛本愿」,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他的本意是要众生称名,而不是求定观,也不是求散观。

经名是《观无量寿佛经》,一般人很容易想到是教人怎么去观的——观想、观像。但善导大师说不是,佛的本意不是让人去观,而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是一般人绝对不敢说的话,也是绝对不敢信的话。

我有一个同学,时不时就给我发内容、打电话。他说:「师父,你最近修《观经》,修得怎么样了?看见什么了吗?下次你们办『观想班』的时候,我也想去观观,验证观佛三昧!」我就给他讲,这实际上不是让我们观的,是让我们称名的,念佛的。他就是听不进,就喜欢观。他说:「我在家没事也去观,日想观,太阳落山的时候,就看着太阳一点点落;水想观,就看着水面,想像它变成冰,变成冰之后又变成地面,然后地面上有树,有楼阁,空中有菩萨……」我说:「你搞不好,会走火入魔啊!」没办法,他就喜欢观。

那种观法其实是很不容易的,那个观的境界修成之后,出入西方极乐世界就像出入咱们书屋一样,说进就进,说出就出,想在极乐世界就在极乐世界,想在娑婆世界就在娑婆世界。一般人绝对不行。

当然,我们的祖师善导大师确实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证了观佛三昧,所以在《往生礼赞》《法事赞》里面的一些偈子,讲到极乐世界那种景观,就好像他去过一样,很生动。当然,善导大师确实去过,极乐世界就是他的家,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四)要弘二门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门、弘愿,也就是「要弘二门判」。

在善导大师之前,有「难易二道判」,有「圣净二门判」,但是没有「要弘二门判」,要弘二门等于是在净土法门内又细判了两部分。

什么叫要门呢?《观经疏》言:「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佛教的修行,无非两种:

一种是靠静定来修持,比如打坐、持咒,或者观想、观像等,各种入定的方法,包括天台宗的止观。这些都是定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息虑凝心,「虑」就是思虑,人的妄想烦恼,让这颗散乱的心凝住,凝在一点。

另一种,散善的「散」是不需要靠定功来修持,以我们当下散乱的心,就可以去做的。目的就是废恶修善。

要门就是把定善、散善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什么叫回向?就是希望把这些功德,一种定行产生的功德,一种散行产生的功德,用来换取往生。凭自己修的定善、散善的功德,求得往生。「回斯二行,求愿往生」,这个就是「要门」。

弘愿门,就是「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用了几个很关键的词,「莫不」「皆」「阿弥陀佛」「大愿」。本质来说,就是全他力。要门在这里显示的是自他二力,净土法门之外所有的法门,都是全自力,全仗自力。

要门,其实「要」还有「重要」的意思,一般人不能够从全自力进入到全他力。那怎么办?中间设个桥梁,通过一半相信佛有力量能救度我们,但是不全信,「也得需要自己出点力吧」,定善或者散善的力量,然后来求往生极乐世界。

打个比方,就像乘船,本来老老实实坐船上就能够很安全地渡过大海,可是不相信船有这个力量,但也不完全怀疑,自己也靠一点,就弄个绳子,在大船边上绑一个小船,然后在小船上用桨使劲划——自己划,大船也带着走,这样感觉保险。要门就是这么一种心态。

说念佛靠佛力往生,也相信是有佛的力量,但是,自己也得做一点,得修清净心,得好好持戒,或者做点善事,或者得有点功夫,念佛得念到什么功夫,再加上佛的力量,这样就往生了。这是中国传统差不多一千年来,对净土法门的普遍认识,为什么?都不知道在要门之外还有弘愿门,不知道完完全全、彻底仰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老老实实坐在船上就可以了,坐在船上睡一觉都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船上,不小心跑到船上了,喝醉酒了,被人扛到船上了,睡一觉,起来了,到了,这样都行。

从唐朝以后,基本就是这种趋势,所以才有了种种的说法,念佛不念到功夫成片可能不行,总之就会在凡夫这边提出各种条件,要达到这么一个条件才能往生。这个条件有可能是来自定善,有可能来自散善。总之就是要有条件——其实是没有条件的。

慧净上人有个经典的比喻。一个房地产商,建了一座大楼,要送给你。但你不敢接受,「能有这种好事?不会被骗吧?」房地产商就顾虑到你这种想法,知道你不会相信,就说「现在不送你了,卖给你,一百万」,开的价你大致能够着,其实本心是送给你的,顾虑你才开的这个价,拿走吧。就怕赚不到一百万,很多人就死在这上面,他以为可以达到什么功夫,其实达不到,陈晓旭不就是个典型吗?她达不到那个,设了一个门槛,但她跨不过去,其实没有门槛,自设障碍。

比如飞机上的苍蝇,苍蝇在飞机舱上使劲飞,以为都是自己的力量,一日一夜就飞过十万八千里,其实是飞机带着它飞,牠误认为是自己翅膀硬。

我们以为往生就是凭着自己努力来的,其实不是,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就好像飞机一样,完全是凭着飞机的力量。

(五)下品下生

看一下《观经》下下品: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下品下生是一个五逆十恶的人,在佛教里看,五逆十恶的人就是最恶最恶的人,我们说这个人好恶,其实都不算什么,五逆十恶的人那才是真的恶。这样的人在未来世要在阿鼻地狱里面,千生万死,万死千生,那是最苦、剧苦、极苦。

「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这样的人还没到下一世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凶险的相,看到地狱火在烧。这时候遇到善知识安慰他,「你虽然做了这么多恶事,但是有一尊佛永远不舍弃你,叫阿弥陀佛,你只要称他的名,就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人他的心已经全乱了,脑子已经来不及去思维,没有这个精力了。「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人在那个时候又恐惧、又慌乱、又迷乱,能听懂人讲话就不错了,善友就说了么一句话,「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果你不能在脑子里去思维,你口称就行,大声地喊出来就行。

这个人「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念了十声,每一念每一念都灭无量的罪业,当下地狱的火就没有了,金莲花就出现了,「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刹那间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属于万分惊险的情况下。

实际上是以下下品之机,来显示上上法。就好像一个医生很厉害,一般人都救不了的人,必死无疑的病,结果他给治好了,那说明这个医生厉害、高明。这个法高,以下下机来显上上法。

这样的恶人都能往生,何况我等没那么恶。当然,也是这一世没那么恶,前世也可能曾经这么恶过。以恶摄善,举一个最恶的人,来摄受所有的善类凡夫。连恶人都能救,何况善人。

以少摄多,他念佛只念了十声,那何况我们平生都在念,每天都在念,还念了这么多,更能够往生了。

以前的人解释《观经》的时候,对下下品一个是鄙视,一个是不在意,会很轻易就说过去了,不会把它当成一个重点,其实这正是这部经最精华的地方。一般人也不屑于下下品,就想要上上品往生,下下品多低啊,要力争上游。我们是希望下下品足矣。

慧净上人就根据下品下生这两百多字,讲了《无条件的救度》,有很多很微密的意思,这里只是说了一个梗概,在《无条件的救度》里,上人概括出三十条内容。上人讲法的风格就是从一点往外散发,像打井,认准一个点,就使劲往深处挖,打出水来还不行,还要往里打,出甘泉才行,最好打到海底,其实愈到深处,自然就广了。

三、《阿弥陀经》大义

《小经》就是《阿弥陀经》,就是净土三经最后一部。一共是一千八百多字,净土三经里最短的一部,当然也是最普及的一部,在佛门里面,去寺院也好,或去哪儿也好,早晚课几乎都有这部经,有条件最好能背下来。

《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文辞非常优美,简练、生动,特别有文采。

整部经的核心在哪呢?就是: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全经的核心、心脏就在这。

前面花了很大的笔墨,都是在讲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七重栏楯、七重罗网」,「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也是和《无量寿经》用意一样,吸引众生欣慕极乐,发愿往生的。

但是如何能去呢?往生的方法,就是刚才这一段。若一日乃至若七日称名,一心不乱,这样的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这与《大经》《观经》是一以贯之的,三经是完全贯通的。

比如罪非常重的人,或下品下生的人,在那种情况下,只念了十声佛,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了,是因为有《阿弥陀经》作证的。《阿弥陀经》就说这样的人若一日、若七日念佛,他就属于若一日。这还只是一种大概的说法,其实包括「若一念、若七念」,或者「若七年」都在里面了,只是要表达相续称名。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阿弥陀佛因中发了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就有这样的愿望:只要众生称我名号,都能往生我的极乐世界。这又是跟第十八愿呼应上了。所以,三经完全能够串起来看的。

《净土宗概论》就讲到三经的关系:

《大经》重在说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因愿果德,众生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大经》是在讲净土法门的原理在哪,为什么念佛就能往生,是因为有这些原理在。

《观经》的侧重:

《观经》重在说明往生的机类,即定散二机、善恶九品,普皆往生有分,使人欣慕: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摄机,但说在《观经》。

《观经》着重是在讲往生机类,也就是什么人能往生,前面的原理如果展开在事相上,适用于哪些人?就像药是哪些人来吃呢?《观经》重点是在说明这个问题,定散二机、善恶九品。总之,是说明人人往生有分,使人欣慕。换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一类众生在这个大网之外,一网打尽。

《小经》侧重:

《小经》重在说明往生的方法与胜益,即凡夫专称佛名,往生极乐报土涅槃界,位齐补处: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方法与利益,但说在《小经》。

《小经》因为是在释迦牟尼佛快要临涅槃的时候说的,这等于像交代遗嘱一样。

经中反复出现「舍利弗……」,就像一个老父亲快去世了,把儿子叫到床前,不断地叮嘱,生怕他听漏了,或者听不清楚,不断地称他的名字,「你要听清楚,你不要漏了这些话」,就像老父亲临终前的心情。

但是,舍利弗没有回一声,就一直在听。而且这部经是没有发问的环节的,是佛不请自说的。《大经》是阿难发问,《观经》是韦提希夫人把释迦牟尼佛请来。但是《阿弥陀经》前面介绍这么多的人,然后直接就是「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是用的「告」这个词,告诉,在没有人问的情况下直接告诉。而且舍利弗在佛的所有弟子中智慧第一,佛选了最有智慧的弟子做他的对告众,说明这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的法门,至高无上,是非常高胜的法门。

总之,如果一个人想要选择一部经典来信受奉持,《阿弥陀经》是最合适的,文字简短,文词优美,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五分钟差不多就能够读完了。

宗道法师讲于2017年11月 善导书屋

(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