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广大,利益无穷,可谓法无不备,机不无摄。其原本无宗派之分,八万四千法门,乃佛陀应机而说。因众生根机不同,而有千差万别之法。佛法传入中国后,祖师大德依据不同经典,建立各自的修学体系,使不同法门的宗旨、意趣、力用、教相、摄机等得以大显,由此形成禅、教、律、密、净等宗派。
净土宗:即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本愿为宗,以念佛为因,以往生为体,以成佛为果,以利生(回度娑婆)
为用。其教理完备,自成体系,亦称净土门、净土教。虽由释迦所说,实为弥陀本愿所成就之特别教法,以弥陀本愿为发起因缘,以净土三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简称《大经》、《观经》、《小经》)
为正依经典,由昙鸾大师开显、道绰大师继之、善导大师集其大成。因三位祖师一脉相承,灯灯相续,「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理得以弘开,由此而独立成为一宗。
净土宗行法极为简易,利益至为超胜。可谓「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士农工商,贫富贵贱,皆可遵行,皆可得益。一代圣教,法门虽多,唯此一法,不受时限,不择根机,通于正像末三时,契于上中下三根。因其简易殊胜,普应群机,自释迦宣说、祖师弘开以来,即成为八大宗派中影响最深远、摄化最普及、利益最弘深之一宗派,并终成佛法一大归宿、群生一大依怙。今借整编《净土文献丛刊》之缘,就净土宗之根本、心要、传承等,作一简述,使广大行者,明念佛一法何以独立成宗,何以普利群萌,何以统摄圣教。
一、净土宗畅佛本怀
释尊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归宿何在?其本怀何在?于此诸宗各有所论,若通观圣教,佛出世本怀朗然自明。在一大藏教里,多达二百余部经典宣说净土法门,尤其于重要的大部经中,处处指归。如「注重心法,以求开悟」的《楞严》,借「念佛圆通章」特别宣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之净土法门;又「导三归一,开佛知见」的《法华》,则有「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之极说,更有「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之导归;而纯为诸大菩萨所说成佛的《华严》,尤以普贤十大愿王摄华藏海众同归西方净土。如是皆诸大乘经于宣说他法之际,兼说净土、导归安养也,诚如古德所言:「诸经所赞,多在弥陀」「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
再观净土宗正依经典,此义愈明,大要有四:
一、弥陀本愿殊胜超越:《大经》明法藏菩萨于因地时观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结为四十八愿。明弥陀愿力弘深,总诸佛之心愿,别成一佛大愿。弥陀一佛即如经赞:「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二、五逆十恶具得往生:《观经》广开方便,化度一切,以五逆十恶之往生,大显愿力不思议之功。善导大师赞云:「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三、一佛亲宣诸佛证诚:《弥陀经》中,释迦不请自说「执持名号,决定往生」一法,诸佛舒舌证赞,普劝念佛,如是同体大悲,将净土一门推之极致。所谓「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也。
四、特留此法住世度生:《大经》「特留此经文」言:「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释迦一生说法虽多,其余法门,终因众生根机不堪,随时节因缘而逐一消失,唯有净土一门,易行功高故,蒙佛加佑,得以久远流传,恒度众生。
如是综观,即知释迦说法虽多,终极旨归,出世本怀,实在西方净土、念佛一门。无量法门,可谓净土一门之前方便、化前序也,如印祖《文钞》所云:「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法华》有出世本怀之说,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他力果地之法,可谓本怀中之本怀也,以愿力弘深故,易行功高故,三根普被故,诸佛同宣故,常久住世故。《大经》「出世本怀文」别显此义云: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此文意显:释迦如来出兴于世,根本目的在「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其「真实之利」,即弥陀本愿救度一切众生往生成佛之大利。所谓「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华严法华,虽亦真实之法,一乘之教,因其「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故其利益,获得者少。弥陀本愿之超胜,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至一念,则是具足,无上功德。真实之利,无过于此。故虽法无高下,应机有别,而「普应群机、同得大利」之法唯在念佛,如善导大师云:「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故知:释迦本师出兴于世所要开显的至极无上教法,在弥陀本愿,以此而惠以众生真实大利,此可谓本怀极致也。
二、净土宗之根本
净土宗经论众多,行持虽易,义理幽深,虽为一宗,而圆收万法。其根本何在?欲知此,须明净土之生起本末,众生之往生因缘。综观净土三经,即知极乐净土之缘起、十方众生之往生,根本在弥陀本愿。因有弥陀本愿之发起,方有极乐净土之成就、十方众生之往生。
阿弥陀佛因中号曰法藏比丘,依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为成就净妙国土,白世自在王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法藏比丘,闻佛所说,即「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四十八愿因兹而发,庄严净土因兹而成。以此可知:阿弥陀佛愿力乃由世自在王佛开启,集诸佛愿力之精妙而成;既为一佛之别愿,亦可谓诸佛总愿。以一佛摄诸佛,以一法摄众法。所谓阿伽陀药、总持妙法、他力果地之门,尽显于此。故由法藏愿力成就的弥陀一佛,圆摄一切佛,圆收一切法,圆具一切德。《观经》云: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又《经》云:
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故知,阿弥陀佛一佛一法一净土,圆摄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净土,四十八愿称为「超世愿」,即超越一切诸佛之愿,如经所云:「发愿逾诸佛」。《大经》赞弥陀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密意幽深,意显净土圆收圆超一切法也。
四十八愿虽广,意在化度众生,其摄化之法即六字名号。弥陀因中愿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此即法藏菩萨五劫思惟,选择以名号度众生也。何故别选称名一行为其本愿?以称名易故,称名胜故。舍难取易,舍劣取胜,此弥陀本愿选择之深义也。
由四十八愿成就六字名号,由六字名号成就众生往生,此四十八愿之心要,善导大师释此义云: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又云: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故知弥陀本愿在称名往生,称名得生之愿在第十八愿,所谓「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四十八虽广,核心在此,归结在此,善导大师开显此义云: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故知:四十八愿之根本在第十八愿,第十八愿之根本在念佛往生。净土宗之根本在于此,净土宗之建立源于此,净土宗之传承依于此,净土宗之修学本于此,舍此即非净土宗矣。
三、净土宗之心要
净土宗义理丰富,内涵深广,于学修净土而言,最要在明了净土胜境及往生方法。对净土胜境有一定了解,自会发起欣慕之心,以离娑婆轮回之苦海;对往生方法有明确认知,即会如理依教而行,以达往生净土之目的。此二者为净土宗心要,亦为学修根本。今就「净土果报」及「往生方法」略而论之。
1.报佛报土
西方净土,由弥陀愿力所成,是法性之土,是清净之地,是妙相之境,无染污相,无轮转相,无颠倒相。非但远胜人间,乃至超越三界,《往生论》云: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因净土胜过三界道,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亦称「极乐」。所谓「极乐」者:至极之乐、无苦之乐、无衰之乐、无比之乐、恒常之乐也。《无量寿经》云: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阿弥陀经》云: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如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之境,即谓之「净土」,善导大师谓之「无为涅槃界」。如是清净无染、无忧无恼之净土,自受用与他受用一体,只要往生,皆得身心清净,受用法乐,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大经》云: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稳。
综观净土三经可知:极乐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黄金为地,七宝庄严」、「衣食自然,随意自在」、「鸟能说法,水能悦体」、「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六通具足,愿行圆满」、「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常乐我净之德,尽显其中;自利利他之道,圆彰无遗。那是弥陀愿力所成无为涅槃之境、是自他解脱究竟圆满之地、是十方诸佛共赞劝归之方、是一切众生安身立命之处。因其独特超胜,易往易取,故诸佛净土虽多,西方净土独超众外,自成一宗,以一佛土而圆摄诸佛国土,以一妙法而总持无量法门。
其他法门,重心不重境,依因而取果,故常言心净国土净,以此而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说,此通途法门「修因证果」之理念。净土一法,以果觉摄因心,以事相显理体,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此「他作我受」之特别法门也,所谓「以果觉为因心,因心顿同果觉」。
净土法门理事圆融,究竟圆满,但为化度十方,尤其大悲于苦者,故所重在事不在理(理在事中)
、在境不在心(心境不二)
、在果不在因(因在果中)
,特指方而立相,示以依正庄严,明标往生处所。此可谓于无方中说方所,于无相中立妙相,于无生中示往生也。以此而建立法化,摄归净土,此至极善巧之处,极方便而至真实,所谓大圆镜智者,莫过于此。又因往生而证无生,因见弥陀而明心性,因自成就而游化十方,此至极圆满之处,所谓同体大悲者,尽显于此。悲智双圆之法,体用无二之道,生佛一体之用,尽收于此。故古德赞此法为「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华严奥藏,法华密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
如是高妙净土,是何境界?古来诸家各有论述,有报土论(圣人可往凡夫无份)
,有报化二土论(圣人生报土凡夫生化土)
,有四土论(佛入寂光净土、菩萨生实报土、声闻生方便有余土、凡夫生凡圣同居土)
。其论虽多,都是依众生自业所感之理来论净土者,虽各不同,有一共性,即不许凡夫往生报土。唯昙鸾、道绰、善导所判与诸师不同,明弥陀为报佛,极乐为报土,凡圣通往,五乘齐入。昙鸾祖师虽未直言,但义理极明,如《论注》云:「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又以二十二愿为证,明标此义:「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明判为报佛报土者,是道绰大师,其《安乐集》云:「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经》辨定报化净秽者。《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
」若弥陀是报佛,极乐为报土,自有疑云:报身常住,云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音菩萨次补佛处?道绰大师释云:「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
」
善导大师为显宗要,更引三部经文,详明报佛报土义:初引通途《大乘同性经》为证,明「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此与道绰所引是同。若单以此证弥陀是报佛报土,则弥陀报土与他佛报土无异,非凡夫所能往生。为释此疑,更引《大经》为证,从法藏菩萨酬因感果之愿行上明报佛报土义:「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以此明弥陀报佛报土异于诸佛报佛报土,乃生佛一体之报佛报土也,所谓「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最后引《观经》为证:「《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如是从报身兼化来迎之事相上明报佛报土义。
善导大师所引三经之证,通别互显,因果具明,理事并彰,至此,报佛报土义可谓通彻明了,了无疑义。善导法脉失传后,报佛报土义鲜有人明,后来弘化者多依天台四土之说,至蕅益大师,始有融四土为一土之势,所谓「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
」也。印光大师亦有「一生西方,即入佛境界」、「由同居而顿证寂光」
之说,并有「如水入海,同一咸味,同一深广,失彼故名,得此海号」
之喻,此皆有隐显报佛报土义,未直说而已。
2.凡夫入报
西方净土既为佛之境界、高妙报土,普通凡夫,如何得入?若凡夫不能往生,则失去其度生之妙用。若依自力,报土自非凡夫所能入。诸师判极乐有多土,即因不许凡夫入报也。他方净土类多如此,如善导大师云:「十方佛土虽严净,乱想凡夫恐难生。」西方净土之超胜即在仰仗弥陀愿力,凡夫可入报土。道绰大师首明此义,《安乐集》「第八、明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通往者」云:
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上故,天亲龙树,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
善导《观经疏》详明报佛报土义后,亦以问答释「凡夫入报」义: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此释精妙至极,明报法虽然高妙,托佛愿以作强缘,则可五乘齐入,凡圣通往。弥陀净土之超胜,即在于大悲本愿,特为凡夫之往生。所谓「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五逆十恶之往生,大显凡夫入报之义。此即阿弥陀佛因中所发超世悲愿,以光明名号,化度十方,乃至十念,皆得往生。《大经》云: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至不退转。
详观四十八愿,知高妙净土之成就,特为凡夫也。如国无三恶道愿、不更三恶道愿、无有好丑愿等,皆本凡夫而发。并以易称易往之名号摄化十方,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蜎飞蠕动,皆可得生净土。因此易行易往之法,方可「度尽阿鼻苦众生」。善导大师依三经义理,大开「净土一法,本为凡夫」要义,明净土之全体大用,在于弥陀愿力成就六字名号,以六字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自然易得往生。所谓「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即成为净土法门独特超胜的功德利益。大道显于至简之中,至难成于至易之中。故此法门为一代时教中极难信之法,超凡圣之见,离有情之思,非智能测,唯信能入。
观报佛报土及凡夫入报义,知净土有体用两面之益:论其体,则为佛之境,光寿无量;论其用,则摄化十方,称名皆往。因有弥陀本愿,净土之果自不难求,成佛之道不再遥远,十方诸佛共同称赞,九界众生无不归依,净土宗自成佛法终极归宿,以一法而统摄诸法,以一法而摄化十方矣。
四、净土宗之建立
净土法门除三经专说外,大乘经中处处有说,可谓贯穿一代时教,其义理自然寓于浩瀚的经典之中,非深入大藏,慧眼见真,透达经义者,实难勾提其要,归宗于本。普通行人,何能深入其中,以得其益。如是特别教法,若不详加甄辨,特别开显,则弥陀本愿难显,释迦本怀难畅,而如何开显弥陀本愿教法,以普利群生,自成祖师大德上契法义下化众生之使命,建立净土宗势所必然。
净土宗建立因素很多,最要在判教体系的完善。有了独立的判教体系,法门宗旨自显,净土教法自从一代圣教中凸显出来。自古以来,弘扬净土法门者众多,各有其功,而前后一贯,宗旨一致,有判教传承、有法脉渊源者,偏在印度之龙树、天亲,中国之昙鸾、道绰、善导五位祖师。
1.龙树菩萨
自释迦宣说法化以来,印度龙树菩萨于《易行品》中首判一代时教为二: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即大乘通途教法,易行道即称名往生一法。难易对判,明自力教法与他力教法之别:
- 自力修行证果者,即释迦应机所开通途法门,亦谓之自力教。
- 念佛往生成佛者,即弥陀愿力所成特别法门,可称为他力教。
为显二法之别,《易行品》以形象比喻明之:
- 难行道: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如陆路步行则苦。
- 易行道: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如水上乘船则乐。
陆路步行与水上乘船之鲜明对比,突显他法之难、净土之易。因净土之易,自给「怯懦下劣之凡夫」带来解脱希望,舍难取易之用心一目了然,自不待劝。
净土之所以易行,因有弥陀本愿故。为彰此义,《易行品》初明十方诸佛之易行,最后以十方诸佛皆称名忆念阿弥陀佛,结示其易行归宿在弥陀一佛,所谓:
诸佛世尊,现在十方清净世界,皆称名忆念,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此释义有多重,一摄诸佛易行归弥陀易行,二以第十八愿为弥陀易行之本,三别释第十八愿,显弥陀易行在称名往生,所谓「本愿如是:称名自归,即入必定」。本愿称名义,因此而显;往生正定业,借此而彰。
《易行品》开显净土可谓循序渐进,其善巧用心,有似释尊于一代时教中宣说净土:初以难易对比,劝舍难行归于易行,再以「十方诸佛皆称名忆念阿弥陀本愿」摄十方诸佛之易行归于弥陀一佛之易行;即于难行道中开显易行道,于诸佛易行中选择弥陀一佛易行。足见《易行品》其文虽短,其用意不可谓不深矣。
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为净土宗判教之始,首明自力之难行、他力之易往,首开净土他力之门。其开显净土宗旨有二:一易行,二疾至。如是简明扼要地初显净土宗胜易二德。
2.天亲菩萨
《易行品》乃《十住毗婆沙论》一章节,是正说难行道时,为怯弱下劣凡夫别开易行之道,简明净土教法易行疾至特点,净土宗遂有了独立基石,逐渐为人所重视。后有天亲菩萨应化于世,续开信仰之门,以《大经》为根本,融会三经义理,特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简称《往生论》)
,兴隆净土教法,大显本愿幽光。此论由二十四行「偈颂」及解释偈颂的十章「长行」构成。其「观佛本愿」「一心五念」「速满功德」
之理路,显明易行道修学方向。五念门中,其要在「观察门」,以二十九种愿心庄严,广明「愿生宗本」义,最后摄依正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如是广略相入,开启信心,明「一心归命,愿生净土」宗要。《往生论》文辞简洁,义蕴丰富,将净土法门之殊胜简易开显至极,如其赞云: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往生论》正依《大经》开显净宗法义,可谓简而淳,要而着,是纯依弥陀本愿阐释净土法门的一部完整、总持之「论」,所谓「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至此,净土宗「三经一论」格局形成,净土宗理论框架于印度基本建立起来。
3.昙鸾大师
佛法自东汉传来中国后,随着净土经典的传译,净土信仰随之兴起。早期净土信仰比较博杂,弥陀信仰、弥勒信仰、阿閦佛国信仰,各皆有之。东晋时因慧远大师「结集莲社,共期西方」之影响,使广泛之净土信仰趣于专一的弥陀信仰。随后来祖师的大力开显,弥陀信仰一统净土信仰之势渐成,独立成宗,普及于佛门,深入于民间,以致形成「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局面。故但说「净土宗」,即专指弥陀净土信仰。
慧远大师于开启中国净土信仰影响甚巨,其思想以般若禅观为主,并未正依弥陀本愿建立净土宗理论体系。然信仰一旦兴起,法义自待显彰。慧远大师往生后六十年,北魏昙鸾大师兴世,开显他力本愿,力劝称名往生,使净土宗易行之道得以弘开。
昙鸾大师早期学修四论,与龙树菩萨结下深厚法缘,后遇印度来华高僧菩提流支,得其所译之《往生论》,承接印度净土法脉。随即舍四论讲说,专修净业。因《往生论》辞简理幽,昙鸾大师特为之注,融龙树、天亲思想于一体,详加阐发,「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论注》义理广博,偏标念佛。以名即法故,名号即实相身为物身故,名号自能止一切恶生一切善故,一切外凡夫人称名皆得往生故,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故。如是开启中国净土宗新纪元,净土宗「三经一论」地位因此而确立。
《论注》开篇即对龙树菩萨「难易二道」详加阐释,大显难易之别,以明二力之异,如是对比,将他力易行道特别拈出,所谓: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为圆显净宗「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佛力住持,即入正定」之理,《论注》结尾引用弥陀三愿为证,大明他力易行疾至之道。
引第十八愿以明生「因」: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引第十一愿以明果「体」: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引第廿二愿以明果「用」: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三愿共明「念佛必往生,往生必成佛」之理,第十八愿是因往相回向,第十一、廿二愿是果还相回向,可谓从因至果,皆是佛力。故《论注》结示一宗大义言: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自力修行之难,其因虽多,根本在「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欲了生死、疾成佛道者,岂不当舍难行之自力,归于易往之他力!《论注》最后劝言: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往生论》文辞简约,义理甚丰,普通行人,难明其旨。因《论注》的阐发,使其幽光显发,慧心朗耀。后《论注》失传,《论》亦乏人问津,尘封于大藏,《论注》于净土法门之重要可见一斑,诚如印祖所赞「乃净业行人之大导师」也。中国净土宗判教思想的建立,他力本愿的开显,称名念佛的首倡,凡夫入报的初显,均在昙鸾大师,其《论注》上承印度净土教法脉,下开中国净土宗先河,道绰善导即承继其思想,完善、独立净土教法,自成一宗。
4.道绰大师
昙鸾大师后,净土法门弘传渐盛,他宗如地论之隋朝慧远大师、天台智者大师、三论吉藏大师等,都有净土注疏,然多依其本宗观点诠释净土,未畅弥陀本愿真义,尤其摄论宗行人视《观经》五逆十恶「有愿无行」不能往生,须待来生「愿行具足」方可得生,此一「别时意趣」说,直接影响净土弘传,如《释净土群疑论》云:「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土。」净宗法义在如是因缘下,自待法脉相续,来哲开显。此际完全舍他宗之教,承继昙鸾思想,正依弥陀本愿开显净土教法者,即隋之道绰大师。
道绰大师初习《涅槃》、《般若》等经,后慕名参访石壁玄中寺,见昙鸾大师碑文,为其巍巍高德及纯笃信仰而深心感伏,即舍涅槃广业,专修念佛一门,每日念佛七万遍,影响所及,七岁小孩皆能念佛。
道绰大师私承昙鸾法脉,专弘净土,一生讲《观经》近二百遍,可谓「不以繁重为忌,唯期人各悉知」。所着《安乐集》总有十二大门,广引经论,劝信求往。其开显净宗之功在「圣净二门」判及「时教相应」说。
一、圣净二门判:《安乐集》云: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一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融难易二道、自他二力为一体,总判大乘圣教有二种胜法:一谓圣道,二谓净土。所谓「圣道」:即依自力修行,此土断惑证真之法。所谓「净土」:即依他力念佛,彼土往生成佛之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无量劫来未得解脱,即因未遇二种胜法故。然圣道一法,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就时节因缘论)
,二由理深解微(就根机与教法言)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大师初引《大集经》证,次引《大经》第十八愿为证,本愿救度之理大彰,为末世造罪凡夫大开往生之门,成佛之道。其第十八愿之释,乃融会《观经》五逆十恶之往生而取意之文,取临终摄平生,取恶人摄善人,取十念摄多念,可谓悲心彻髓,欲使「一形造恶之机」得以安心,随之「系意专精,常能念佛」,则「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道绰大师从「大圣隐没、众生机浅、圣道理深」等方面说明圣道之难证,以此凸显净土易往横超之超胜独特。前之龙树昙鸾偏于「行」门论难易,道绰大师从内因外缘、机法两面等将一代时教大分二门,净土「宗」义立显。其圣道一种已由「难行」而几近于「无行」矣,所谓「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如是「起恶造罪」之机,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矣。
二、时教相应说:佛法虽多,贵在契时被机,若不契时,不应机,则难得佛法之益。道绰大师出家时正遇北周武帝废佛,目睹末法种种迹象,特别注重时节因缘、机教相应,其第一大门「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言:
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攒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是故《大集月藏经》云:「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我诸弟子学慧得坚固。第二五百年,学定得坚固。第三五百年,学多闻读诵得坚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得坚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
今是何时?当以何方便而得解脱?大师以圣言为准,选择契于时机之教法云:
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
「今时众生,应称佛名号」,显末法众生解脱之道唯在念佛,以此独立净土门。昙鸾大师于难行道中说「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总明无佛之时自力修行总为难行,而无佛之时有正像末之分,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则有教无行无证矣,时机愈后,修行愈难。道绰大师深观时机,本着教赴时机理念,特作圣净之判,以明圣道之难证,净土之易往,从而舍圣道归净土,舍自力归他力,本愿称名之说得以显彰,凡夫往生之道得以大开。
从龙树菩萨至道绰大师,净土宗对一代时教之大判得以确立,教理行果皆得显彰,净土一门由此独显。
5.善导和尚
上来祖师因于判教思想的逐步完善,并于法义的大力开显,及于称名念佛的身体力行,使净土宗趣向独立,然净土宗教法体系仍待完善,三经义理有待融通,方便真实犹待开显,行门仪则亦待规范。唐之善导和尚,从极乐光明土,乘愿而来,内住弥陀本愿威德,外承昙鸾道绰法脉,大成净宗,广开法要。其思想博大精妙,上合弥陀悲愿,下契众生根机,大要如下:
- 一、明净土教法乃大乘菩萨藏摄,顿教一乘海收。所谓「
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偈归三宝,与佛心相应」
。 - 二、明弥陀为报佛,极乐为报土;托佛愿力,五乘齐入。所谓「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 - 三、明净土法门本为凡夫,不干大小圣也。所谓「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虽为凡夫,不碍圣者,圣若回心,亦得往生。所谓「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 - 四、明凡夫称名,愿行具足,往生无疑。所谓「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 - 五、明本愿在称名,称名必往生。所谓「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 - 六、明要弘二门,示方便真实。所谓「
定散具回入宝国,即是如来异方便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 - 七、明专杂得失,示专修念佛。所谓「
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妙绝古今,光照大千,是人间优昙,弥陀直说,印祖赞为「净业行者之指南针」。其于净宗最显着的开显在要弘二门、正杂二行,以此明弘愿真实教法,明念佛往生直道,使净业行人观净土三经有一清晰脉络可依,不至迷于方便而舍弃真实。今就二义略示如下。
一、要弘二门判:《观经疏》云: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此「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融会《大经》、《观经》要义,对净土宗的细判,「要门」即《观经》所言十三定观和三福九品,一为定善,一为散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弘愿门」即《大经》所言弥陀本愿,一切善恶凡夫,皆依弥陀本愿而得往生。此二门者,一为方便,一为真实。《观经》即广开方便之门,导归真实之愿,其流通分中显此深意: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是《观经》宗旨,亦是净宗法眼,正明释迦「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观经》所说虽多,结归在此。善导大师通彻圣意,释此文言: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要弘废立」之文,明释迦废要门、立弘愿真义,方便与真实以此大明。三经文似不同,正为互显法义,共明一理也。《大经》正明弘愿教法,直说四十八愿,所谓「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观经》旁开方便之门,导归真实一法,所谓「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小经》尽舍方便,结归真实,所谓「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二、正杂二行判:依「要弘二门」义,善导大师更有「正杂二行」判,正行有五:专读诵净土三经、专观察极乐依正庄严、专礼拜阿弥陀佛、专称阿弥陀佛名号、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此五正行外,诸余众行,悉名杂行。五正行中,又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其余四种则为助业。所谓: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观此即知,善导大师判行是以顺佛本愿为宗旨。称名为正定之业,即因「顺彼佛愿故」。往生之业,唯在念佛,因此释而明。本愿称名之旨,由此大彰。
正杂之判,明正行之重要;正助之分,明正定业之重要。专复专之念佛,借此显明,所谓「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故知「正杂二行」判,宗旨在劝舍杂行归于正行,借由助业入正定业。但能顺彼佛愿,专修念佛,则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善导大师集净土思想之大成,以「楷定古今」之势,确立净土宗旨;以「唯信佛语」之诫,守护无上信心。其着疏甚丰,现存有五部九卷,既有教理的大力开显,亦有行仪的系统建立,安心、起行、作业并彰,法门利益大显。诚如《观经疏》云:「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自此,净土教法大兴于寰宇,六字洪名普行于人间,莲风日盛,香溢天下。
由龙树菩萨至善导大师,净土宗正依经典、祖师传承、教判思想、行门仪规等相继完善,净土教法从一代时教中超然独立出来,自成一宗,大显法化,前后历时达五六百年,经历了一开显、发展、成熟的漫长历史,足见一宗建立之不易。五位祖师,虽处不同时代,无不宗于弥陀本愿,开显念佛往生一法,此净土宗传承一致之教法也。因法脉一致,净土宗「三经一论」之正依地位得以确立,祖师传承清晰可辨,法义得以畅明。
上循祖师开显净宗法义足迹,大致对净土宗建立作一梳理。以此可知,净土宗貌似极简,实则义理至深,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欲知净宗甚深之理,欲明易行疾至之道,须深入净土三经及传承祖师相关着疏,方可详明此宗法要。
五、净土宗之演变
由昙鸾至善导,净土宗判教、理论、行仪等得以完善建立,从而立于宗派之列,自此,净土宗大显其简易超胜之功,普利群生,化导十方。后因法难,《往生论注》、《安乐集》、《观经疏》等重要典籍,于唐末后失传于中国,宝典流失,法脉失传,于净土教法弘传自是莫大损失,又因禅教影响,故宋明以来净土教法多依附于他宗,或融禅归净,或借台释净,由此形成万善同归之大势。此一时期乃佛教义理发达之时,为应时节所需,弘扬净土之大德,亦开玄妙之门,圆收一切法,净土教法摄化之功得以大彰,然净土特别之理却因此融入了各宗思想,以至形成「教宗般若,行归净土」、或「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之格局,净宗独立之教、专修之法、易往之道、他力之功反晦而难明,以至普遍认为净土法门无甚教理,因有超越轮回之功,但可作最后归宿足矣。此所谓「教在他宗,行在净土」也。千余年来,统摄圣教、本自成体的净土教法,即在如是融混中艰辛发展,幸有一句六字名号历历孤明地发挥其摄化之功。虽善导法脉无形之影响犹在,然系统教法已无从可得。此一时期之净土宗,诚如蕅益大师所言:「净土一门,有名无义久矣。」虽然如此,融合思想对净土普化确有莫大之功,其权巧方便,将净土一法推崇至极,以至诸宗归向。此间净土宗之发展轨迹,大要如下。
永明大师万善同归之极唱,开诸宗归净之大势。而禅净四料简,特明净土之优胜,所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莲池大师《疏钞》融入禅理及华严玄门,大成摄禅教归净之功。蕅益大师《要解》借天台之理,力赞净土,以一佛名圆摄整个佛法,所谓「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如是将净土一门赞至极处,净土之理可谓从融混中发展到了一巅峰。
以上祖师,于净土教理各有所据,不尽相同。因善导一脉着疏之失传,曾一度使人觉得净土宗无有传承,任由各自发挥。直至清末民初,遗失之《往生论注》、《观经疏》等珍贵教典,一一回流,再放光明,为净土法门带来无限生机,为苦恼群萌带来往生希望。印光大师有幸得见昙鸾《往生论注》、善导《观经疏》,或赞为大导师,或赞为指南针,足见其对二位祖师之尊崇。尤其对善导大师「所说当做佛说看」之赞,可谓无以复加矣,此亦印祖为行人指明学修净土之终极归向。其通别之判,即源于昙鸾二道二力之说;专杂之论,则源于善导正杂二行之判。
唐宋以来,净土宗行法上虽传承了称名一行,而教理上则融混博杂,众说不一。借由莲池、蕅益、印光之逐步开显,摄归念佛,方渐渐归于净土宗正脉之传承,今正脉弘传正逢其时也。
六、净土宗之展望
净土一门独自成宗,自有相应的正依经典、祖师传承、判教体系、特别法义、行门仪规等,如何全面了解净土宗,自然需要深入经论祖释,详明一宗判教及相关法义等。于今众多法宝回流,净土宗亟待厘清法源,重兴法化,如何依循祖典,回归三经,宗于本愿,以开往生之大门,以导群生于正道,自成今时净土宗弘化根本。在见浊增盛、业力深重之今时,弘开净土门愈显重要,此非一人一力所能,凡有识之士,有心之人,皆可作弥陀使者,同心同德,同愿同行,共赞弥陀本愿之光,指归念佛往生一道,而净土宗重要典籍的编排整理、广为流通可谓首要之务。教内虽有相关典籍的流通,但范围有限,广大群萌仍在迷茫之中,不见不闻。今安徽弘愿寺与湖南岳麓书社合编《净土文献丛刊》,即欲从净土文献中,选其要者,重加整编。一则以恢复古籍,重兴净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共建人间净土;再则以开显法益,利益广大行人,终归极乐净土,圆成无上佛道。
净土文献众多,古来囿于收集、编排、出版之不易,整编净土丛书者自尔不多。如今珍贵法宝一一回流,乃至异域他国之净土着疏亦有传入,见闻大增,法义畅显,于收集、整理、出版极方便之今时,可谓选编净土文献最佳时节也。若将一宗全部典籍作系统整理,则工程浩大,非少时少人所能为,亦非今时众生之必需,况教内已有《净土藏》之巨著问世,自亦无此必要。如何从浩瀚典籍中选择法义圆备、契合时机的重要着疏作系统整编,方是「法门承传、众生慧命」之要事。此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正依经典及祖师传承,自是根本。唯有如此,方可学修有据,少费时日,速知法要。今以正依经典、正脉传承、重要影响、时人根机为考量,由经至论,由古及今,特作精选类编。所选标准,大要有五:
一、正依经典为主:无论何宗,佛金口所说之经典皆是第一所依。净土宗正依经典即净土三部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宣说净土之经虽多,唯此三经,为专说净土经典,弥陀誓愿、依正庄严、往生因果、诸佛证赞、五恶劝诫等,全摄于三经之中,可谓法义周全,体系完备。
又三经各有侧重,权实并施,互显法义,如鼎三足,共明一理,所谓「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也。因宗旨是一,故此三经,为净宗根本圣典,法门依据,行人准绳。学修净土,首当依此、明此。
二、正脉传承为主:经典深奥难懂,不借祖师开显,法义难畅,故次当依循正脉传承。众人皆知,中国净土宗以善导大师为集大成者,亦为净土宗实际开创者,其法脉自是净土宗正脉,其传承始自印度龙树,历经天亲、昙鸾、道绰,终至善导而大成,前后一贯,宗旨一致,法义完备,其相应着疏,自成重兴净土宗、树立正知见之首选。
三、与正依经典及正脉传承一致的相关注疏:善导一脉,因于中国曾长时失传,故后来鲜有注疏,然法流东瀛,光照四方,净土教法大兴于世,五阅大藏之法然上人,因契入善导《观经疏》正定业之文而大安心,并依之而开创日本净土宗,独立净土教法,广兴法化,大量着疏随之而起。今选其要者,以资详解善导法义,广开正信之门,普沾摄取之益。
四、近来弘扬善导法脉之作:自善导法脉之教典于清末民初回归以来,除印光大师极力推崇外,曾一度乏人问津,近因慧净上人整编弘传,方引起普遍关注,相关著作因兹而起,取其代表作,以为研习正脉教典之左依。
五、其他重要注疏:唐末以后,善导一脉之教典如《往生论注》、《安乐集》、《观经疏》等,千余年来,失传于中国,后来净土宗虽得普摄诸宗,大兴法化,但教理却因诸宗融混,义多有变。后人「取异代同修净业,功高德盛者」而推有十三位祖师,虽同修净业,但多无师承关系,法义各有不同。此间着疏能启正信大有影响者,主要有法照大师《五会法事赞》、莲池大师《疏钞》、蕅益大师《要解》、印光大师《文钞》等。此类着疏多各有所宗自成体系,有些与善导法脉有一定渊源,但不尽相同。今择而选之,兼收一起,以为学修之阶,期入正真之道。
如是选编,有主有从,有正有傍,欲将广大佛法融入净土一宗,将无边义理摄于善导一脉,使法有所本,理不零乱,则学有所宗,行有所得,功不唐捐。当然,如是选择,自难免挂一漏万之嫌,亦难免私心自用之偏。今谨遵经法,不避讥诮,愿借此稀有之缘,显发本愿之光,开启往生之门,以绝娑婆之苦,同得净土之乐。虽所选有限,所漏甚多,但能使法义显彰、群生蒙利足矣。若有大心人士,或可以此为阶,广收博采,更增法化,大启信心,以补所遗。
因古文化断层等因素,今人阅读经典及古疏,自有诸多不便,如繁体字、无段落、无标点、无科目等。为便利今人阅读、研习,统以简体直排,并分段标点、显示重点,于主要经论,标以科目,旁加眉注,以期见闻之者,随处得益,心生欢喜,易入佛智,易获信心,如是则不负佛祖悲心,不负己之圣灵矣。
今首推《净土三经》、《善导大师全集》、《阿弥陀经要解略注》三书,后随时节因缘适时推出其余相关着疏,以为娑婆世界的明灯,以为净业行人的指南。普愿有缘,同沾法益,同归净土,同成佛道。
二〇一〇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