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成佛法(上)

附:讲义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要和大家研讨的主题是:「二种成佛法」,两种成佛的方法,两条成佛的道路。是哪两条呢?请大家看讲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以「解脱轮回」为出发点,而以「成佛」为终极目标,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两大教法。

这一段文字,将什么是佛教、佛教的出发点、佛教的终极目标,下了一个简洁扼要的定义。合乎这个定义的学佛者,就是真正的学佛者;学佛者如果偏离这个定义,那很难说是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了。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以「解脱轮回」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佛教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之教,因此,说法者若不是站在解脱生死轮回为出发点,即使把道理说得非常深入,也不能说是佛教,因为已经离开佛教最根本的出发点了。

现在,佛法在台湾普遍兴盛,在大陆也逐渐兴旺。可是,如果没有合乎这样的内容,再怎样的兴盛繁荣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学佛可以净化人心、美满家庭、和谐社会。「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向佛祈求,也能够抚慰人的心灵,现生消灾免难、增福延寿。但这些只是附带的,不是学佛的终极目标。

生老病死也好,六道轮回也好,这些都是存在的事实,都是无可否认的现象,而且其本质都是苦,不是乐;这个苦可以经由如实依佛教所说教法修行而解脱与拔除,得到永恒自在的安乐。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的宗教。

佛陀因感知到人的生老病死之苦,认为必须假借这一辈子来解脱,因而出家。出家修行,成道之后,他就想尽办法将宫廷中的兄弟,用种种方便善巧引导出家。甚至也将他的儿子罗睺罗,从皇妃耶输陀罗的怀抱中接引来出家。由此可见,解脱生死轮回是佛陀的本怀,以此显示着人生的目标。所以,佛教最根本、最基本的,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佛陀为了解脱众生身心的无尽苦患,才会讲经说法。如果众生没有生死轮回苦,那佛陀就不用讲经说法了;简而言之,佛教的终极目的在成佛,成佛是为了解决一切有情的生死轮回之苦。

生死轮回是宇宙人生的一个现象,所有呈现的现象或概念,都只是一时的因缘和合,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这一生的因缘和合,如果没有解脱,就还会有下辈子的因缘和合,导致无穷尽的轮回。

轮回的本身就是苦,为什么?

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活在世间,也不可能永远生生世世都当人,或生生世世都生天。六道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况且众生在轮回当中,往往堕落三恶道,能够生天的非常的少,生而为人也不容易。为什么呢?人生世上,就行为来讲,分为善跟恶。善业生天道,或再度为人。恶业则堕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扪心自问,检讨、衡量自己这一生当中,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

善恶分判有四种情况,就是善多恶少,恶多善少,或善恶俱多,或善恶俱少。但凡夫没有纯善无恶的,纯善无恶只有阿罗汉以上的圣者。纯恶无善的也比较少,一般都是恶多善少。不讲其他,单看一般人三餐餐桌上所摆的是什么,就可以知道了。如果餐桌上还是摆着肉类的话,就表示我们仍在造恶。不是直接杀生,就是间接杀生。可以说,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都在造杀生之业,以剥夺其他众生的生命来养活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存的本身就是在造恶业了。即使一出生就吃素,不因口腹而造杀生之业,可是其他的业,比如偷盗、邪淫、口业等等,也是无量无边。因此,检讨人一生的善跟恶,都是恶多善少,这样的心与行往往堕落到三恶道。

所以,善导大师说,要觉醒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未来也没有出离之缘。我们是一个造业之身,虽然生而为人,即使遇到了佛法,但是却没有力量跨越累世的业力,也没办法这一辈子只造清净业。佛陀了解我们众生容易造业,以及有轮回的痛苦,因此讲出了解决方法,也就是「解脱道」跟「菩萨道」两种教法。

谈到菩萨道,就谈到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无明业障,导致佛性不能显现,而难以成佛。因此,最低的限度、短期的目标,就先解脱个人的生死轮回之苦,这就是解脱道。


  解脱道是小乘的法门,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核心,以遵守五戒等戒,修十善、四无量心,并以禅观三界皆是苦、空、无常、不安稳,断除对三界的所有执着,脱离三界轮回,证悟无漏的四果阿罗汉。

佛之教法分为两种:第一,解脱道;第二,菩萨道。

「解脱道是小乘的法门」,小乘一般比喻为一台只能自己一人乘骑的单车,没办法再让其他人共同乘坐;它修学的内容是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核心。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起座开始说法,首先就是说人生轮回之苦。谈苦,不是要我们过悲苦、悲观的生活,而是把宇宙人生的现象、现实说清楚、讲明白,让我们了解并直接面对它,这样才能够解决它。如果不知道或不敢面对而逃避,一旦面临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因此必须在尚未面临前,就要未雨绸缪,预先知道、预先解决。所以佛陀最初先说「苦集灭道」,更将「苦」摆在最前面。

「苦」,有所谓三苦、四苦、八苦,而最根本的苦就是六道轮回之苦。

六道轮回之中,无论在人道还是天道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皆是「苦」。并不是说三恶道才是苦,人生则苦乐参半,天界众生皆为乐,并非如此。

三恶道是苦,人间也是苦,欲界的天人,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也是苦。为什么?因为天人的寿命有时而尽,一旦命尽,就会堕落而不可能再重新升华,因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报,不像在人间可以修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就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无安」即是恐怖,三界是怎样的恐怖呢?释迦牟尼佛以大火烧屋来形容。身在起火的房屋中,怎么可能安稳呢?众生若没有脱出轮回,将来业缘一到一定会堕入三恶道。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持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而且禅定深高,达到四禅天,甚至是无色界最高之境界,有八万四千大劫的生命,但天寿一尽,照常堕入三恶道中。

三恶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也会堕入地狱(道)、堕入饿鬼(道)。地狱之苦根本无法形容,用火烧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因此释迦牟尼佛就用「火宅」来譬喻。

「集」,为什么有苦?佛教说:「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若是果,那苦的因是什么呢?

苦的因就是「集」,收集、聚集、集合,集合「贪、瞋、痴、慢、疑、邪见」,集合种种妄想、分别、执着,集合种种善业、恶业,才引起轮回之苦。

集也是「招感」的意思。由什么招感而来的呢?就是前面所讲的「贪、瞋、痴、慢、疑、邪见」,最根本的是无明。因为无明而有贪瞋痴,因而招感六道轮回。

「灭」,是灭苦得乐,免除六道轮回之苦,达到清凉之地,灭除烦恼之苦、证得涅槃之乐,叫做灭。苦灭了就转为乐。这个乐,不是世间上苦乐相对的乐,是超越世界苦乐的乐,既没有世间之苦也没有世间之乐的境界,永恒清净自在安乐,所以称为「涅槃」。简化来说,「灭」就是「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寂静、清凉、安乐的意思。

「道」,要离开痛苦,得到寂灭涅槃之乐,必须要有方法,方法就是「道」。

这里所谓的道,分小乘解脱道与大乘菩萨道,大乘菩萨道分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如果就大乘易行道来讲的话,就是净土之道。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槃界」「念佛即是涅槃门」。随着念佛之道,就能够进入极乐无为涅槃的境界,这是从大乘净土的角度来讲。小乘是不谈十方净土,也不谈弥陀救度的。

「十二缘起」就是十二种生死流转的因果过程。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以十二个次第来解释我们从过去世到现在世,现在世到未来世,生死轮回的起因与过程。

「十二缘起」的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然后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种过程,分为「三世二重因果」。

「无明」和「行」是过去世所造,「识、名色、六入」则是我们这一辈子的果报。果当中还会造因,「触、受、爱、取、有」是这辈子的因,导致下一生的「生」与「老死」,无穷尽的轮回。

一切众生依过去的「无明」和「行」,有了「业识」才来现世投胎(名色);投胎之后六根具足,出了母胎之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面的六尘(色、身、香、味、触、法)而出现「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会生贪、起爱,执「取」追求,若是追求不到,内心就会产生不平不满;若遭遇阻碍,就会瞋恨、气愤,因此有了业,这就是「爱、取、有」。

「取」就是因贪欲或瞋恨,而生起执取,因之而作出的行为都名为「业」,也就是《地藏经》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种「业」是污秽的、罪恶的,故「无不是罪」。今生有了「爱、取、有」的业,「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成为种子,这种子称为识,肉体死亡之后,业「识」再去投胎转世,继续生、老死的无尽轮回。

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的过程,释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缘来作解释。如果这十二种条件有一项断除的话,这十二种就全部都断了,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项断除,我们就可以解脱「生死轮回」。

比如:没有「取」就不会有「有」的「业」;要没有「取」,就要没有「爱」,没有感觉好,也没有感觉不好,凡事都以平淡的心对待。但这对我们众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们众生的本质即是「贪、瞋、痴」、「分别」与「执着」,如果没有「贪、瞋、痴」与「分别」「执着」,众生即已脱离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了。

我们的本质既然是烦恼、分别与执着,就不可能看见、听见、接触而没有一点感觉。有人可能会想:那就不要「触」就好,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一个人一旦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父母、兄弟、眷属,也一定会和其他人接触、互动,在接触互动当中,就一直在「造业」了。这是相当无奈的事。

因为众生的本质是具足「贪、瞋、痴」「执着」「分别」,面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实现象时,也是看不破、放不下,因此就产生了「苦」,所以说「三界皆是苦」,可说「一切皆苦」。现在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之苦,未来是无穷无尽的轮回,更是苦上加苦。因为有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致使现在有生、老、病、死的报应之果;现在的生、老、病、死生活中又造了种种善恶业因,引起未来世无穷无尽的六道轮回之苦。这就是所谓的「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生本质便是如此。

佛陀借由十二缘起,把我们生生世世轮转的因果过程做精要的说明。当然,最根本的是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一世的爱。无明和爱其实是一体的,有无明才会有贪爱。贪爱到,本身已是造业;贪爱不到,起瞋恨心,更是造业。所以,爱跟瞋是一体两面的,都是造业。

「遵守五戒等戒」,解脱道必须依靠修行种种戒律为基础,亦即五戒、十善、十重戒、比丘戒等等。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进一步守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以及十善。十善是五戒的扩展,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还加上不贪心、不瞋恨、不愚痴。同时再修四无量心,也就是慈悲喜舍,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还要有禅定的功夫,亦即「禅观」──心寂静,不起妄想杂念的观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观察三界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必须舍离,不执着三界。以此来断除对三界执着,然后脱离三界轮回,证得四果阿罗汉。这是解脱道修行内容及过程的简单说明。

观照三界的苦、空、无常,不管哪一界都是苦,为什么?凡是存在的一切,都是一时因缘和合,时间过了就改变了。再怎样的执取拥有都有生灭,最后都是空。所以,不要误以为能永远和自己的丈夫、太太、儿女幸福在一起,彼此的聚合都是此生短短几十年的因缘和合而已,是不可能永久拥有的。

人的一生,很难有一个能让我们倾心吐露,完全理解我们内心的人。即使现在相亲相近,心灵也是孤独的;何况无常随时可能到来,生命随时可能结束,一旦死了的话,就各自走向另一条路了,所谓「黄泉路上不相逢」。《念佛超荐仪轨》就引用一段话说:「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无量寿经》也说:「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一辈子是因缘相聚,离开之后,每个人又随各自的因缘轮转。

因缘是很复杂的,包括旷劫以来生生世世的因缘,以及这辈子各自所造的不同因缘,因缘散灭,最后不就成空吗?永恒拥有妻子儿女、财富地位,是不可能的。

即使生到色界天,贪瞋痴降伏了,乃至无色界天,不起心动念了,可是就如石头压草一般,还都是有为的,有漏的,还在六道轮回当中。寿命一尽,石去草复生,还会再堕落。所以,生命的本质就是苦、空、无常、不安稳的。

至于禅定观照三界苦空无常无我这方面的教法,不论是从书上看,或者如现在,我在这里讲,你们在台下听,似乎是理解了知道了,但其实都只是观念性的知道而已,不能成为我们的意志、生命、力量。

也就是说,我们这辈子经过学习的内容,不管是听课或看书理解的,都不过是书面上的学问,纸上谈兵罢了。它只在第六意识中运作,仅仅成为我们头脑的东西而已。说一个人很有修行,很有道德,很有人格,很有学问,甚至能够深入经藏,这些都不管用。面对生死的时候,一点点力量都用不上。因为我们真正的生命之流,是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而不是在第六意识。

阿赖耶识是仓库,含藏着生生世世无穷尽的业力种子。我们这辈子的第六意识,跟旷劫以来生生世世的业力,怎么能够相比呢?这一辈子所学,即使懂得再多,临终面临阿赖耶识仓库里所有业力冲击的时候,是一点力量都挡不住的,除非依靠另一个力量──佛,阿弥陀佛的力量。

小乘法门不靠弥陀他力,全凭自力救济。唯一可以契入的,必须进入禅定,观想空境达到一定的境界,跨越重重关卡,才能净化阿赖耶识里的东西,不然第六意识很飘渺。有关佛学知见,只要看几本佛书,听几堂佛学讲座,根机比较锐利的人很快就懂了;若是能言善道的,还能够论述讲说,一上台就可以滔滔不绝;文笔好一点的,也可以一本书又一本书的写,可是,面对生死的时候,想凭靠这些解脱生死轮回,是一点力量也没有的。

我们可以看很多的作家、学佛者,纵使讲禅、谈佛法,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外在行谊以及内心的贪瞋痴,有减少吗?一点都没有减少。因为,这些看似光彩、丰富的内容都是来自第六意识啊!而阿赖耶识、末那识,有非常强的执着力,一点都没有降伏。学佛的人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去羡慕佛门大学问家,或有名气的人,而老老实实,一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上人说,圣道门要「极智慧,了生死」,净土门则是「还愚痴,生极乐」。修学净土门,不管你有什么再大的智慧,再大的学问,再大的修行,都要搁到一边,完完全全、老老实实地靠阿弥陀佛,把自己当作什么都不懂。

看看那些往生的事迹,通常往生最自在、临终有好现象的,多是一些老实的念佛人。就比例上来讲,还不是常常在台面上滔滔不绝的人。所以,我很羡慕大家,因为我们常常需要上台,从这一本书换到另一本书,要做学问摘笔记,脑筋都在一些文句上转动,还不如大家一句一句的佛号持续不断的称念。

上面讲到,要持种种的戒、修十善业,还要培养四无量心。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禅定的功夫与观照的能力。为什么要做这些修行?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断除对三界的所有执着。

但是这条修行之路是很不容易的,道绰大师《安乐集》就说:「若论小乘,见谛、修道,乃至阿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断五下,除五上」,就是要断除对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的种种执着,才能彻底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证悟无漏的四果阿罗汉,这是小乘解脱道,从方法来讲,属于难行道。


  菩萨道是大乘的法门,以成佛度众生为目的。可大略归类为二种:
  一、圣道自力难行的法门,以六度四摄为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时间,累积福德智慧利益众生,而证得无上佛果。
  二、净土他力易行的法门,以专一称念弥陀佛名,往生弥陀净土,即此一生解脱轮回,而在净土成佛之后,倒驾慈航广度众生。

「菩萨道是大乘的法门」,大乘,用现代运输工具来理解,就像大巴士、大飞机,或大轮船能运载很多人到目的地,所以,大乘是以成佛广度众生为目的。小乘法以解脱成为阿罗汉为极致,没有发菩提心,也没有回入娑婆示现来救度众生;大乘法,则一定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大乘法可大归类为两种:

第一,圣道自力难行的法门:是「圣道门、自力的、难行的」,这三种定义。内涵以六度四摄为主,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四摄」就是以四种善巧方便来亲近众生、教化众生、救拔众生之法,内容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人与人能够亲切甚至亲密,首先都要先行「布施」。要使对方愿意接受我们,对我们有好感,就必须先对他布施,对他有好处,对他有恩惠。他缺什么,就给予他什么,如此一来,彼此自然就有这个「恩惠之缘」。布施不只限于物质方面,言语、行为、精神上各方面的关照、帮助,这些都属于布施的范围。所以不管四摄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置于最前面。

「爱语」,所说的话都是赞叹的话,都能适合对方的需要,让对方喜爱听;言语中没有批评、发牢骚、起情绪。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离,不会有冲突及排斥,所以布施、爱语,之后是「同事」与「利行」。

「同事」,站在对方的立场,和他一样的身分、一样的工作,这样才方便引导、劝化他。

「利行」,即是对他人有利益、有好处的种种善行。

菩萨道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累积六度四摄的智慧与福德,以「福慧两足」来利益众生,自利利他,自己解脱,也有能力度化众生解脱,最后才得以圆满佛果。菩萨行是因,成佛为果,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这就是圣道法门的菩萨道。

第二,净土他力易行的法门。也是三种定义:「净土门、他力的、易行的」。只要专一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必定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这辈子就能解脱生死,出离六道轮回之苦。成佛之后,倒驾慈航,广度众生,这是大乘之中的净土法门。

可能有人会觉得念佛非常容易,极乐世界非常安乐,但如果还要倒驾慈航,唉!实在很累。其实是不会的,因为到那里之后,心量就扩展了,自然会倒驾慈航、说法度众,如同游戏一样的,是自在无碍的。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譬喻说,从极乐世界倒驾慈航,就好像观光游览。所以人人都可以发愿求生净土,广度众生。不要认为:我只要能逃离娑婆世界的魔掌,到极乐世界获得安乐就可以了。

一般大都会认为:求生净土是我们求阿弥陀佛来救度我的;是我们发愿恳切,愿生弥陀净土的。其实不是!而是阿弥陀佛求我们往生到他的净土,是阿弥陀佛求我们的。你们认为,是父母求儿女回来呢?还是儿女求父母让他回来?所以,是我们颠倒了。

「愿」有自力的愿与他力的愿。自力发愿,是未来式,还必须配合行为修持,至于未来能不能成就,发愿时还不晓得。

他力的愿,是现在式,好比饿了好几天,现在有人拿香喷喷的馒头请你吃,我们愿意不愿意接受?(愿意!)所以,发愿往生弥陀净土的这个愿,是十劫以来,阿弥陀佛苦口婆心呼唤我们,悲切地要接引我们才生起的愿。但是十劫以来我们一直未表同意,没有意愿,未曾答应,因而至今仍继续轮回。现在,我们同不同意弥陀的救度?(同意!)愿不愿意?(愿意!)


  解脱道与菩萨道同样是以解脱为目标。区别在于,前者是个人解脱,而后者是带领众生共同解脱。

小乘是求个人解脱,但,个人解脱谈何容易?大乘菩萨道是带领大家一起解脱,那又更不容易了。因为若连自己都还没解脱,怎么有能力带领大家解脱?自己还在苦海中浮沉,自顾不暇怎么能在波涛巨浪里救渡众生呢?


  解脱道要发出离心,菩萨道进而要发菩提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是菩萨行的基础,出离心、菩提心、菩萨行都是成佛的基础,每个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的。所以,不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如果没有发出离心不想解脱,就谈不上修行,算不上真正的学佛人。

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话,就不算是学佛人。尤其我们中国佛教属于大乘,大乘还要发菩提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最重要的目的是下化众生。菩提心的定义是舍己为人,牺牲自己、奉献自己来利益对方。以众生为念,心心念念都想对方,把众生摆在第一位,自己摆在第二位,这是菩提心。

想想看,心心念念都以别人为念,将对方摆第一位,自己永远摆在第二位,牺牲奉献自己,成就对方,如没有这样的发心,就不是大乘,若又没有出离心,也不是小乘。既不是大乘,又不是小乘,这样的学佛者怎么算是真正的学佛人呢?


  菩萨道在于成佛,成佛方法如前所说有二种:
    一、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即圣道自力难行的法门。
    二、一生成佛法,即净土他力易行的法门。
  一、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圣道自力难行的法门)
  佛经上说:众生从最初发心学佛到最终成佛,要攀登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共计五十二个阶位。

这五十二个阶位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有谈到,如:《菩萨璎珞经》《楞严经》等,都说明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这过程中,需要经历种种修法,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总耗时累计长达三大阿僧祇劫。
  劫有三种:小劫、中劫、大劫。一小劫为1679万8000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即3亿3596万年;四个中劫为一大劫,即13亿4384万年。
  一大阿僧祇劫是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年。
  第一阿僧祇劫,修四十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第二阿僧祇劫,修七层(初地至七地)
  第三阿僧祇劫,修五层(八地至十地、等觉、妙觉)

各位,成佛的修证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还有等觉到妙觉,共五十二个位阶,需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这只是就时间来讲的,至于所修的法有多少、难易如何都还没有讲。


  应知,这菩萨五十二个阶位,是以修行者只进不退为前提,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业障会现前,也会遭遇魔境,或中途退堕成阿罗汉,或堕入七地沉空难。因此,龙树菩萨感慨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

至「阿惟越致」就不会退转,这里的阿惟越致指初地──第二阿僧祇劫之始。达到这个境界要「行诸难行」。「诸难行」是指八万四千法门、六度万行,很困难。

「久乃可得」,指三大阿僧祇劫。

「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前面有讲,我们业障会现前,也会遭遇魔境,恐怕也会堕落阿罗汉。

「若尔者是大衰患」,如果这样的话,就是大衰患。「大衰患」就是破败的意思,好像杯子下面有漏洞,一再地装水,都不可能装满。

「行大乘者」,大乘法门来讲,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我们的双手要举起三千大千世界是不可能的,这表示求佛道非常非常地困难,不是我们力之所能及的。

「诸、难、久、堕」,这是龙树菩萨对圣道成佛法门所下的定义。


  以断见惑而言,《大涅槃经》说:「须陀洹(初果)所断烦恼(见惑),纵广犹如四十里水(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断见惑之难,尚且如此,何况更断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须陀洹」就是初果,初果要断的烦恼是「见惑」。

「犹如纵广四十里水」,断见惑对我们来讲,就像四十里水那么长、那么广。以我们的力量要来堵住这四十里的洪水,堵得住吗?不可能的。一点土石流,一阵大浪就把我们冲得人仰马翻,随波逐流去了,何况要稳如泰山的去堵住纵广四十里的洪水呢?这譬喻显示出断烦恼非常的困难,我们是难以做得到的。

断见惑之难尚且如此,何况要断难度更高的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呢?


  《四十二章经》说:「为道者,如一人与万人战。」

修行人,就好像一个人跟一万个人打仗。一个人跟一个人打仗,还未必能赢,何况跟万个人打仗呢?我们生生世世以来的业力就是一万个人,我们这辈子第六意识所学、所修的就是一个人,根本没办法挡住生生世世以来的业力,是不可能打赢的。

这里引用一、二件事迹。


  律宗祖师弘一大师,持戒精严,但看了比丘戒后还是自认做不到。他说:「就我自己而言,对于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戒及比丘戒决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只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

戒律没有圆满得到,也做不来──这是弘一大师的谦虚吗?不是,是他发自内心所吐露的真实之言。他说,菩萨戒不用谈,即使沙弥戒也好,比丘戒也好,他也做不到,完全没有得到。好了,退、退、退,退到五戒,不杀盗淫妄酒,他说自己也没有持圆满。五戒来讲有满分、多分、少分。满分就是五戒都持得清净,如果是持四戒,就是多分,持两戒、一戒,就是少分。弘一大师如此检讨自己,觉得他顶多只是「出家的多分优婆塞」。优婆塞指居士,不敢自称是比丘。


  莲宗九祖澫益大师三读律藏,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归。
  戒是佛法大小乘修行的基础,此基础,祖师级的人物自叹不如,何况一般人?更何况钝根之辈?戒已不能,向上的定与慧更谈不上。

澫益大师是何等人物,他通读各宗的经论,所着的《弥陀要解》,引用天台、华严、禅各种教理来阐释,可说是深入佛法、智慧如海的人。他三次深入律藏之后,才晓得自己持比丘戒不圆满,没有得到比丘戒体。又退而检讨五戒,发现也不清净,自称只能作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出家人。

戒律即使统统圆满,也还未达解脱。因为戒就像高楼大厦的地基,打下基础之后,向上,还要一层一层的盖上去;但是,若连基础都没有,其他就免谈了。


  再以禅宗而言,虚云老和尚是近代禅宗代表人物,一九四七年春,朱镜宙居士问:「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几人?」虚老叹息说:「现在连找一个看门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

看门人就是守门的人,还不是主人,不是主导者。既非禅师,也非当家作主,或掌管某种重要执事的人,什么都不是。连这样的看门人都没有了,何况修证路上、对禅有心得的人?更遑论能够契证无生,会心交谈的人?

以禅宗来讲,大彻大悟也还没有解脱,所谓「明心见性,称性起修」,明心见性之后,必须进一步以大彻大悟所悟得的道,作为平常为人处事、起心动念的存心观照,持续不断进修。所以往往有人大彻大悟了,贪瞋痴还没有断。业力强盛的话,依旧六道轮回。


  若依这圣道自力难行的法门,则如古人所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

确实是如此。就以中国十三、四亿人口来说,一亿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能解脱?恐怕很难。(待续)

2017年11月19日讲于厦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