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智慧慈悲愿力

一、十方诸佛

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理论上。

 (一)智慧慈悲愿力,皆为众生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这个人格(佛性)人人原都具有。所谓理智即是至高的智慧、情感即是无限的爱心、能力即是最大的愿力。

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所有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佛的悲愿与目的不只是要使人人成佛,也要使一切众生都成为和他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

 (二)空性中,生大慈悲

佛的爱心,也就是大悲愿力,是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的。佛的慈悲是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慈悲大爱是和空性合一的,空性即是一切法不可得,证悟空性时,无缘大悲就会任运生起。这是空悲不二,或悲智不二,这个悲智不二的境界,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深最不可思议之处。

诸法与此心的无生空性,是法尔现成的。情感至极的同体大悲,也是本来具足的。证悟诸法空性时,大悲心会不假造作地任运生起,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

 (三)空性中,证自他一体

证入佛性(或空性),即是证入一切即一或自他一体的境界。

既然自己亲证到自他同体,而又看见众生迷而不觉,长期于生死轮回中起惑造业受苦,大悲心就会自然生起,救世利人的愿行就自然的不可遏止。因此慈悲、宽恕、布施和自我牺性的实际利他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就逻辑上来讲,这也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一切的自私、残酷与邪恶的行为,都是由「自他分离」而起,此「自他分离」一面造成强烈的自我,一面形成种种的排他思想和行为。

证悟自他一味之大统一,我、你、他都已消除,没有我、你、他,我、你、他都成为一体,何有自私及残酷之可能呢?自他既然同体一味,则自必以众生之苦乐为自己之苦乐,而尽力去作利他之行。

诸佛为何一定要度众生?乃是由于「无缘大悲」。众生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不能开显本具的佛性,这样的众生,诸佛自然会生起无比的悲心。佛之慧眼,看我们众生之本性,都是佛性,一切众生确实都是佛,而众生则浑然不觉,在生死中长期受苦,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己的不够圆满,全部圆满之境界并未达成。如父子是一体的,而父亲雍容华贵,儿子却愚贱穷困,作为父亲的永远不会觉得富贵与圆满,因此就有一股自然的推动力去作利他之行。所以佛会自然地尽未来际去救度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成佛道。

这个自然的利他推动力,是由自他一体的无缘大悲所产生的,此悲智不二的境界,实是大乘佛法之精华及其终极之目标。

 (四)无缘平等的大悲

何谓大悲?大悲就是至上的、无比的、和圆满的慈爱。至上的慈悲,应具有两种内涵:

一、视一切众生如自己,无差别、无厌倦的「平等大悲」。

二、从空有双融,无生心性中法尔流露出的「无缘大悲」。

唯有这种无缘平等的大悲,才是无偏私的,平等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与限量的爱。

 (五)慈悲与智慧相融

佛的大悲不只是单纯的高度情感,而是最极情感与最极理智融为一体不可分的「智慧」。佛的理智与情感是和凡夫众生不一样的。

凡夫的理智和情感,是相抵消而不相成就的,是不能并起的;是时高时低,此起彼伏的。

佛的情感和理智(悲智)却是相成而不相消的,是同时并起的;是永远保持在最高极而不退失的。

理智与情感,在凡夫是水火不容;在佛却水火相济。

理智与情感,在凡夫是两样东西;在佛却一体不分。

这个不可分开的理智和情感,佛法上叫做「无缘大悲」。

无缘是理智之极,大悲是情感之极。

至极理智与至极情感融合为一,就是所谓「无缘大悲」;而其表现出来的慈爱,则是平等一律,不分怨亲,不分善恶,不分任何众生,悲爱所庇,如阳光普照,所以叫「平等大悲」。

学佛人或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领悟,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

二、弥陀一佛

 (一)慈悲智慧,最尊第一

诸佛尚且如此,何况是诸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中,释尊极其尊崇赞叹地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说:「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又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光即智,智即悲,智与悲一体不二。亦即,佛的光明即是佛的智慧,光明是智慧的外相,两者是一体的。而且说智慧即涵盖慈悲,说慈悲即涵盖智慧。

佛的智慧体现在何处?体现在救度众生的功能。既然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在十方诸佛之中是最尊、第一、无比,是诸佛所不能及,是诸佛中的王,是诸佛中的极尊,显示阿弥陀佛具有绝对的超越性与绝对的救度能力。

 (二)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无量寿经》第十七愿成就文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威神功德开显于两方面:一是名号,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功德。二是念佛之人,其所受用的威神功德也是不可思议,致使往生弥陀净土,皆至一生补处。因此《阿弥陀经》说,这句名号是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的名号。

 (三)唯有弥陀能度十方众生

其次,即使十方诸佛有这样的慈悲,未必能够度尽十方众生,尤其是未必能救度娑婆世界的众生。《悲华经》说: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皆悉充满娑婆世界;
  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这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说诸佛有这样的慈悲,一方面说娑婆世界的众生是被一千四佛所舍弃的。为什么?因为娑婆众生烦恼厚重。这些众生,唯有阿弥陀佛能够救度。所以《大集经》说:

  末法时中,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显示末法烦恼厚重的众生都能够依念佛而得度,何况是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何况是娑婆世界以外的众生,更能依念佛而得度。

是故,净土法门显示「名号度生」,是阿弥陀佛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在运作,弥陀名号度尽一切众生。

 (四)救度的经证:三誓偈

因此,《无量寿经》中,法藏菩萨在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发了「重誓愿」;重誓愿的前三偈,名为「三誓偈」。四十八愿甚广,约之即是因地愿行与果上名号,今以此三誓偈统摄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愿之纲要,并以这三誓解除众生的疑惑。

又,特别建立这三誓之偈,亦有三种理由:

(1)为显示「超世大愿」

第一偈: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第一偈直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

四十八愿虽然都是出于阿弥陀佛大悲心的誓约,但并未明白显示是「超世无上的本愿」,是弥陀独有,不共诸佛的本愿。

因为四十八愿如果就一一愿分开来看,在诸佛的誓愿中也是常有的,而看不出阿弥陀佛独有殊胜之处。所以在这三誓偈首先就说「我建超世愿」,显示四十八愿看来与诸佛誓愿并无差别,而实际上其深意是大不相同的「超世之大愿」,是不共诸佛的誓愿。

(2) 为显示「他力救度」

第二偈: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第二偈说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完成的超越十方诸佛的佛身,其本身及其功德、目的,是为了救度「诸贫苦」的众生,也就是贫苦无智慧,常在六道轮回的众生──就是我们。

如果仅就四十八愿而言,他力救度与他力回向之义并不明显,所以更在此偈中,阐述「为大施主」、「为众开法藏」等语,显示往生净土之因,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救度的。

所以阿弥陀佛不只是无量劫以来,同时也是无量劫的未来,都要成为一个大布施的主人,永远以超世愿的功德来赐予众生、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是布施者,我们是受施者。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全给众生。

第二偈正显明「救度」,是佛力、他力的救度。

(3) 为显示「名号度生」

第三偈: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四十八愿中摄生愿有三,真假并列,为了正直舍方便,故第三偈说「名声超十方」,以显示弥陀回向本愿名号,令十方众生知道唯有第十八愿之念佛才是往生正因。

第三偈也点出第一偈、第二偈的功德与功能,都成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都在这句名号之中,并且要将此名号传遍十方世界,使十方众生同称佛名,同生净土,同证佛果,同度众生。

初偈发愿(四十八愿),次偈回施众生(无量德行),第三偈将此愿行缩为一句名号。愿行结晶即是名号,以弥陀名号总摄弥陀愿行。名号由愿行而彰,愿行由名号而着,三誓唯一名号,故此弥陀名号,称为万德洪名。

虽名号能度十方众生,若不超闻十方,何能度十方众生?故发第十七愿,又在此重誓超十方。

超有二义:

一、超远。名声远闻(遍满)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闻亦狭,德广大故名闻十方。

二、超胜。名德超胜十方诸佛之意。普济诸贫苦,使至无上道,诸佛所无故。又,诸经所赞,多在弥陀。世间称佛,弥陀唯多。

此三誓偈大意:第一偈显示四十八愿是超世愿,且必定满足。第二偈显示以此超世本愿普施众生,并示他力救度之义。第三偈,愿行结一名号,此名德超诸佛,此名声超十方。以此名号广度众生,如宋译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又言: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因此,净土法门是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法门,也唯有弥陀超世的智慧慈悲愿力,才能度尽十方众生,满足诸佛的本怀,究竟彰显诸佛的智慧慈悲与愿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