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学习

宗风学习(一)

──宗风俗谛的重要与学习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每半个月有一次《宗风·俗谛》的学习心得交流。请大家合掌,将《宗风·俗谛》十条共同诵一遍。

首先,很感恩大众,由于大众的互相成全,我们才可以有这样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其实,人是要在大众当中磨练的,要在团体的共同淘淬当中,在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砺当中,才有可能进步。所以,要感恩大众。如果是一个人住的话,那就不会有进步,甚至会退步。因为我们的知见、我执,都会坚固、加深。可是,在团体当中,为了团体的和合、共同的运作,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诉求会让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性,甚至改善自己的气质,这样才会有进步。

慧净上人制订《宗风·俗谛》,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在团体当中共住,和其他人打交道,更好地处理事情。

今天,先由我来跟各位说说我对于《宗风·俗谛》重要性的认识。我所认识的,是就我个人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肯定是不够的,不过说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

先说明《宗风·俗谛》的重要性,分三个方面:

  • 一、净土宗宗风俗谛;
  • 二、净土宗宗门规矩;
  • 三、念佛人行为准则。

一、净土宗宗风俗谛

我们所修学的,是净土宗。净土宗是唐朝善导大师创立的;虽然说在唐朝就创立了,其实我们今天来修学,还如同新的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宋、元、明、清这一千多年来,善导大师的这一法脉在中国几乎是失传的,因为著作没有遗留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能读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从教理的理论基础,到对于我们众生的认定,到对于往生净土的行法和利益的阐释等等,所展现出来的深广内容,几乎是全新的。可说千年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我们今天来学习净土宗,其实是旧的,也是新的。

那么,这样一个宗派,它能展现出怎样的风气,这就是所谓「宗风」。宗风,就是一个宗派的风气。

家有家风,民有民风,写文章有文风,办道场有道风。「风」也好,「气」也好,其实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抓不着,但是,能明显地感受到。一个人很有风度,很有气质,其他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到民风淳朴的地方,我们也会心地柔和、淳朴起来;到民风刁蛮的地方,那我们也会感到非常不自在。可说在人人相从、相习成风之下,个人很难抵御、不受感染,所谓「入乡随俗」。

宗风,就是一个宗派形成的一种特定风气。这种风气一旦确定,一旦形成,那么,只要接触到这个宗派,人们就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感受,甚至潜移默化当中就被陶冶、感化。

这就是宗风的重要。

所以,净土宗宗风的确立,可以讲是一件大事情。

宗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真谛,二是俗谛。

一个宗派,一定是有真谛和俗谛的。我们现在每天所诵念思惟的,就是《宗风·俗谛》的内容。

「真谛」和「俗谛」是什么意思呢?

真谛,就是指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就是指世间真理。

以我们净土宗来讲,真谛就是「往生之道」,俗谛就是「处世之道」。

我们所印的书,封底都会有四句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这就是真谛。净土三经、祖师所遗留下来的著作,也主要是开示这一方面的内容。我们平常讲经说法、开示的内容,也多数是以真谛为主的。

有关俗谛这一方面,《大经》三毒五恶段、《观经》三福都有涉及,但总体上,以净土三经、五位祖师的著作来说,内容比较少一些。上人把相关的内容,契合我们法门特点的,把它们组织起来,就成为净土宗的《宗风·俗谛》。

一个念佛人,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人,有家庭,有单位,有朋友,有同事,会遇到种种的人和事。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些人和事?有时候就觉得很为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是一门大学问。

「处世之道」,它里面有「道」。讲「谛」,讲「道」,都是真理。顺着「谛」,顺着「道」,也就是顺着真理去做的话,就会顺利,就会有幸福,就会感到很安乐;如果不顺「道」,不顺着真理去做,那就一定不顺利,也一定不幸,也一定苦恼。

有人说「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佛祖怎么还不保佑我呀?我怎么人际关系还这么糟,还是过得这么苦苦恼恼呢?」不是佛祖不保佑你,是你不知道「处世之道」。

那这样能不能往生呢?这样也是能往生的。只要你专修念佛,愿意往生,也是能往生的。不过,一辈子过得很苦恼。

如果能随顺《宗风·俗谛》的内容,稍稍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来奉行它,哪怕你行到一寸,你前面就会开阔不止一丈、十丈,可能是一百丈,甚至多少里都能开阔出来──心地宽一点,世界宽一片。

《俗谛》内容非常实际,对我们个人,对我们的家庭,对我们的团体,对我们的法门,都非常重要,非常有帮助。

可能有人认为「只要我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这话是不错,但如果对于俗谛方面一点点都没有感受,一点点也不奉行的话,那在团体当中也不能和合,个人居住也会很苦恼。

二、净土宗宗门规矩

净土宗的《宗风·俗谛》,也是净土宗的宗门规矩。

一个宗派,一个法门,要有规矩;一个团体,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就能成方圆。

「规」是圆,弧线。「矩」是方,直线。木匠有了规,有了矩,他就能做出方的桌子、圆的桶,方方圆圆、大大小小的器具都可以做出来了。如果没有规矩,扛一根大树给他,也只能当柴烧。

一个宗派,也是要有规矩的,这样才能塑造、培育适用的人才。

比如说我们初出家,来到弘愿寺道场,几乎像从山里扛出的一根原木,如果不经过规矩的改造,那怎么用你呢?只能锯一锯当柴烧。要想用起来,就要通过规矩的历练、造就。

上人制订的《宗风·俗谛》,就是我们净土宗的宗门规矩。

任何人进到这个门里来,就受这种规矩的塑造,以我们本身的器质、材料,成为法门当中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宗门规矩的重要性。

其实,佛门是很讲究规矩的。佛陀制定僧团的戒律,就是僧团的规矩。佛教传入中国,戒律也传来了。由于风俗的不同,甚至地理、气候等等不一样,完全照搬印度佛陀时代所制定的戒律,就未必能够适应。所以,祖师大德根据戒律的精神和本土的习俗、众生的根性、法门的特点,又制定了「清规」。合在一起,就成为「清规戒律」。

大家都知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但清规其实也没有完全传下来。现在,我们甚至连《百丈清规》具体的条文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清规也慢慢地演变,变成了现在一般讲的「丛林规矩」。

甚至,大家口耳相传,没有文字依据的,也有许多规矩。这些规矩,有时候连我们出家多少年都搞不清,往往都是信众之间传得多。一旦犯了这些规矩,就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大家都觉得佛门规矩很多。

当然,这些规矩,很多是好的,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些就是刚才所说的,不能适用;甚至,陈规陋习,非常繁琐,徒具形式,让人敬而远之,不敢踏入佛门,这些就需要改善。

上人所立的规矩,有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依于法门。就是从法门出发,适合弥陀救度的法门。任何规矩,不适合法门的特点,那这个规矩就拗了劲,不仅对法门不能成全,反而有负作用。所以,这是一个根本。
  • 第二,契合众生。就是顺应我们的根机。
  • 第三,契合时代。
  • 第四,简明易懂。
  • 第五,切实可行。

《观经》里面的「三福」,我们佛教通常所说的「五戒十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些内容都很好;慧净上人也曾解释过这些内容,但上人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宗风·俗谛》里面。那么,是这些内容不重要、不好吗?那倒不是,只是说,这些内容比较宽泛一些。

比如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很好,上根利智的人听到,「一切恶不可作,一切善当奉行,我要努力去做」;一般人,这句话听到,等于没有听。因为一般人心比较散,没有那么微细、敏锐,「诸恶」「众善」指什么呢?因为太笼统,读起来几乎就滑过去了,起不到警戒作用。

而《宗风·俗谛》的内容,因为针对性强,比较切实可行。

上面五个特点,也可以说成「一、二、三」:

  • 「一」是一个根本;
  • 「二」是两个顺应;
  • 「三」是三项内容。

先说一个根本。

这十条内容,大家知道哪一条是根本吗?第一条是根本。

第一条有三句话,哪一句话是根本呢?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是根本,底下所有的内容,都是从这一句流现出来的。

「对弥陀恭敬信顺」,就体现在「机法两种深信」。「法深信」──信弥陀一定救度我这样的人,信弥陀的慈悲。

法深信落实在我们身上,就会展现出「对他人恩慈体贴」。

「机深信」,信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信我是最差的,这样展现出来,就会「对自己谦卑柔和」。

所以,这第一条是大纲大本,就好像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任何善事结合菩提心才有功德。净土门的大纲大本,就是「对弥陀恭敬信顺」。

「对弥陀恭敬信顺」,单独这一句来看,属于真谛,那为什么放在俗谛?因为真俗二谛分不开,真谛统摄俗谛,流出俗谛;俗谛依于真谛,庄严真谛。如同树的根干与枝叶。如果没有这句「对弥陀恭敬信顺」作为根本的话,下面所有的话都只不过是世间的修身养性,谈不上是净土宗的《宗风·俗谛》。

既然是从弥陀救度这个根本所出生的,那么就有两个顺应。

第一,顺应法门的特点。

定立的规矩,如果和法门的宗旨、特点不相吻合,那自然是不可行的。我们把禅宗或其他宗派的规矩拿来,基础共通的部分,可以用;有些修行方向性不同的部分,那就不可用。所以,需要确立我们净土宗本门的宗门规矩──《宗风·俗谛》,这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顺应念佛人的心理趋向。

念佛人,专修念佛,两种深信,感受到弥陀的慈悲和自身的卑劣,心中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向着善,向着上,向着净;被弥陀慈悲所感动,也愿意包容、慈悲他人;自觉自身愚劣,就会生出惭愧、谦卑。

所以,这里所展现的内容,不是勉强的,而是从法义所流现出来的,和我们念佛的心理趋向相呼应,能够引导、加强我们向善、向上、向净升华的力量。

「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完全靠阿弥陀佛,我是个卑劣的人」,这是念佛人的心理;如果定的规矩,让他要如何「作顶天立地的汉子」,要如何「不向如来行处行」,那跟法门特质完全相反,和念佛人的心理也完全不相应。

《宗风·俗谛》,我们读起来很舒服,很相应。

这十条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第一条的三句,简略地说为三个字:一是「信」,二是「慈」,三是「谦」。

  • 「信」者,信佛──对弥陀恭敬信顺。
  • 「慈」者,慈他──对他人恩慈体贴。
  • 「谦」者,谦己──对自己谦卑柔和。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应该展现这样的气质风貌;我们的道场,我们的团体,也都要展现这样的气质风貌。

《宗风·俗谛》也可以分成这三方面:世间善法、佛陀戒律和大乘菩萨道。

比如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就是世间善法。而「恩慈体贴,谦卑柔和,不说是非,不求人过,不背因果」等等,虽然没有引用戒律的具体条款,但是有戒律的精神。因为戒律就是来调伏我们的烦恼,如果按照这样去做,你一定会烦恼调伏,这就是戒律的精神。

「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菩萨四摄法,菩萨自利利他,都含在这里边。

十条内容的组织,前六条适合所有念佛人,后四条是为出家众特别补充的。

第一条是总纲;二、三、四、五这四条,是细则;第六条,是总结。

第一条总纲,刚才说过了──「信、慈、谦」。

第二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是基本的做人要求。

第三条相当于戒律的「止持」──止恶这一方面。

还没有行善,先要止恶;还没有做一个好人,先不要做恶人;还拿不出钱出来布施人家,至少不要偷人家东西;不能和颜爱语地安慰人家、帮助人家,至少不要讲人家的是非,不要说人家的过错,不要揭人家的隐私。

止恶,比较容易一些,所以放在前面。

第四、第五条就是「作持」。「止持」是从消极面来说,不可以做的;「作持」是从积极面来说,应当要做的。比如四个「给人」,七个「凡事」,对人对事就这样去做。

后四条中,第七条──生活、语言、威仪,这方面是指我们日常的身、口、意三业。第八条「诿罪掠功小人事」等等,是提供给我们在大众共处当中作为对照的。我们到底是「诿罪掠功」,还是「掩罪夸功」;是「让美归功」,还是「分怨共过」。第九、第十,都是讲谦德的好处。

十条当中,讲「谦」是最多的。全部《宗风·俗谛》,其实是从信心里流露出「慈」和「谦」。讲「慈」,可能说「我还做不到」;讲「谦」,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

  • 总纲:
    •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
  • 细则:
    • 基础──二、敦伦尽份⋯⋯
    • 止持──三、自觉愚恶⋯⋯
    • 作持──四、六亲眷属⋯⋯
    • 五、给人安心⋯⋯
  • 总结:
    • 六、学佛大悲心⋯⋯
  • 补充:
    • 个人三业──七、生活—简单朴素⋯⋯
    • 大众相处──八、诿罪掠功小人事⋯⋯
    • 谦的好处──九、天道亏盈益谦⋯⋯
    • 十、每见寒士将达⋯⋯

净土宗的宗门规矩,一旦确定下来,希望能够传续到未来永久。那么,能不能传续到未来永久,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接下来代代的努力,也要看未来众生的福报,很难预断。但是,目标是这样,希望这样。

三、念佛人行为准则。

「准」,是标准;「则」,是原则。

按这十条去做,至少有四方面的好处:

第一,能够升华我们的人格,改善我们的心性。这是必然的,大家试着去做,就能慢慢体会到。

《宗风》的学习,经常酝酿,经常思惟,经常对照,经常反省,慢慢的在心中发酵。就好像做甜酒,慢慢慢慢,很纯很纯的酒就渗出来了。

其实,我们这些材料、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你要思惟它,你要善思惟,这样它才会发酵、起作用。如果背完就算了,就好像米放进去,放进去还是米。那就要把它慢慢发酵,它就浸出来。即使人家不感到快乐,你自己也觉得很快乐──自得其乐,才是真乐。你自己内心里面有光明,有春风,这才是自己的本钱;不然,都不是。

所以,这一点,从人格、心性上,对我们个人有帮助。

第二,对念佛真谛也有帮助,就是说能够让我们加深对「机法两种深信」的体悟。

机法深信,不光是文字上的,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感动。

凡夫的习性比较重,并不是说「我一旦感受机法深信,我完全仰靠阿弥陀佛救度,我在世间就马上做得多好了,多谦卑柔和了」,不是的,还是很刚强的。

用《宗风·俗谛》来对照自己,我们的心会慢慢柔软下来。如果多少年还是那样子,很刚强,很蛮横,自己也一点体现不出谦卑,老是指责别人,一点也不体谅人家,那能说「机法深信」深入了内心了吗?

想到「弥陀都对我这样慈悲了,我怎么能够这样去责怪人家、求全责备呢?其实讲缺点,我可能比他更多,那我怎么可以这样高慢他、呵斥他呢?」这样,我们的心就柔和了。

第三点,按照《宗风·俗谛》这样去做,家庭一定和乐,道场一定和合。如果没有这样去做,就会不和;不和就要生病,就要起烦恼,就要破裂,就要失败。所以,这个「和」字,非常重要。

第四,如果按《宗风》这样去做,「和」的话,我们在弘扬法门、化度众生这方面,就非常有力量。团体、道场和,就有很强大的摄受力。

比如,我们住在道场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登台说法,都会写文章,但我们团结协作,整个道场就有很大的摄受力。即使每个人都很能干,如果道场不和,这个团体就没有摄化能力。

相反,即使每一个人都似乎不是那么很能干,但是团体很和,都按《宗风·俗谛》去做,都能够老实念佛,每个人来到这个团体里面,马上就像雪花掉到开水炉里,就化了,来一个化一个,来两个化一双,都化掉了。这就是「和」的力量。

说法,有用口来说法,也有用身来说法。我们口或许不那么流利,大脑或许不那么灵光,思惟或许不那么敏捷,登台说法或许有所不足,那我就从谦卑、慈悲开始做起。这样从和合团体来做,那你就是团体里面的一个宝贝。

这个团体和的话,人家一走进来,自然就被感化。所以,不要说「我不能弘法,我这个人没用,我这个人不行」,不是这样的。只要处众能和,众生就能得利益。

下面说一下我们要怎样学习《宗风·俗谛》。

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每日诵念思惟。

现在大家晚课以后,都在诵念《宗风·俗谛》。诵念是有作用的,熏在我们心中。诵念是为了思惟。因为,你要思惟的话,没有材料,你不记得,你怎么思惟啊?诵念,记在心中,然后去思惟它。

这个思惟非常重要。思维要细。心比较粗是思惟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一读而过,「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哎,对!我是不说是非的!」

其实「不说是非」四个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天天都在搬弄是非,搬弄得非常多。嘴上没有说,心里在说。是非就是人我对错。其实,佛法讲因缘,修行人不可以跟世间人一般见识,来作法官、作裁判,判人我对错、是非曲直,而是要站在佛法的立场,以更高的姿态来包容所有的人。

就像开车一样,同在地面上开,难免会有冲撞。那如果人家在地面开车,而你在空中驾直升机,绝对不可能跟他有冲撞。修行人的心态如果提升到佛法的高度,就不可能跟世间人发生冲撞。

这里有一则故事。

有一个老和尚,带了几个徒弟。有一天,两个徒弟为了某件事情争论不休(争论就是是非啦)

大徒弟说:「事情是这样这样这样⋯⋯我的观点如此如此如此⋯⋯。」

二徒弟不同意:「哎,你这个不对、不正确,应该是这样这样⋯⋯」。

两人相持不下,说:「那好吧,我们找师父评理去。」

大徒弟对师父说:「师父,刚才我跟师弟争论,我的理由是这样⋯⋯我的观点是这样⋯⋯我的看法是这样⋯⋯你看我有一、二、三、四⋯⋯师父,你看我对不对?」

老和尚眼睛也不睁,头也不抬,就立即点头说:「嗯,你对。」

大徒弟很高兴,出门了:「啊,师父说我对!」

二徒弟不服,「明明我对呀!怎么你对呢?」「哎呀,师父!不可听一面之词啊!大师兄这样讲不全面,我的观点是这样这样⋯⋯您看我对不对?」

老和尚依然眼睛不睁,头也不抬,点头:「嗯,你对。」

师弟也高兴了,「看,师父说我对!」

后面还有一个小和尚,正在给老和尚打扇,听完老和尚跟大师兄、二师兄的对话,感到疑惑不解。他头一抓,说:「师父,我有问题。」

「嗯,请问。」

他说:「大师兄跟二师兄的观点截然相反,如果大师兄正确,二师兄就不对;如果二师兄正确,大师兄就不对。师父,您怎么说两人都对呢?」

这个时候,老和尚稍微睁开了眼睛,回头看了一下小和尚:「嗯,你也对。」

这就是有名的「你对,你对,你也对」的故事。

那这个老和尚是老糊涂了吗?(如果我们在座的这样怀疑,他会对你说:「嗯,你也对。」)

其实弟子们都不对,只有老和尚对。因为弟子们都落在是非观念当中,只有老和尚没有是非观念。心中有是非,就会说是非、听是非、传是非、较是非。心中没有是非,自然不会说是非,也听不到是非,当然更不会传播是非、计较是非。所以要切实去思惟它,单单一句「不说是非」,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当然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

第二,常读相关文章。

如果缺乏人生阅历,缺乏智慧,缺乏前辈引导,即使思惟也会很贫乏,没有法味。

那怎么办呢?就要常读相关的文章,前辈所说的,过来人的经验,能启发我们。

像这本书──《触光柔软》,应该每一个人行走都要带一本,随身常带,常翻常读。我每一次读都觉得非常受用,哪怕简单一句话都非常非常好。

上人在《宗风学习开示》第四篇里面就提到一些文章,有《爱的故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自己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出家人的自尊》《坦然还儿债》《平心静气的妙方》《找好处认不是》《讲病》等等,还有星云大师写的《如何做一个出家人》。其实,这样的资料是蛮多的,以后搜集出来,也给大家看。

《触光柔软》这本书,大家经常去读,经常看,经常思惟。

第三,遇事对照运用。

我们诵念,我们思惟,我们也读相关的文章、大德的开示,那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有个对照,马上来运用它,这就落实了;不然,还是嘴皮上的。

遇事,有三个时间段:

  • 第一,预先;
  • 第二,当下;
  • 第三,事后。

什么叫预先呢?

就是《宗风·俗谛》的内容已经在他身上「融为骨髓,化为个性」,成为他生命里的自然反应。他在任何时候,事情没发生之前,永远保持最佳心态。

比如说,永远保持着「凡事为对方设想」,那么,对方只要一开口,他马上就会顺着对方的心,因为他凡事都为对方设想,他已经是这样子的人了。甚至,对方没有开口,他一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个八九分,然后为他设想。「凡事真心,凡事爱心」「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等等,已经成为他自然的一种个性。

像上人,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一片春风,慈悲柔和。

这个是预先性的,预先就能做到。这个当然是高境界,很自然的,炉火纯青的,我们都差得很远。

那么,如果这一步做不到呢?那就当下!

什么时候遇到事情了,境界一起,心不平静了,皱眉头了,烦恼了,当下觉悟到「我怎么心不平呢?我这样有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吗?」那么,当下能够觉悟,当下就能化解烦恼。

这也是不错的。

第三,事后。

其实,如果初学的话,「当下」几乎也都做不到,我们往往是随着自己的个性、习气,在那里大发一通议论,过后想一想,「哎呀!刚才我那个话说的不对呀!我实在是有点⋯⋯怎么那么刚强呢?怎么那么强势,怎么那么骄慢呢?」

事后,能够这样想,也是很不错的。

甚至,有的人已经错误加错误、一大批错误之后,或者班首、执事、同寮来给他开导说「某某人,这件事其实你不应当那样做,如果这样更好」,「啊?说我不对!明明他⋯⋯」从头到尾又说一番,指责别人,这就一点没有思惟觉照能力。

所以,不管什么事情,修行人遇到事,如果起了烦恼,错误都在自己,不要说人家对错,人家对错跟你没有关系,你起了烦恼就是你的错,打板子!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达不到的,就要向自己内心来反求。

比如说,一个人对我不好,我们一般会指责说「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好?你没有良心!你这个人,忘恩负义!」其实不是这样的。要想到「肯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对」,这样想,才有进步,这样才叫做「遇事对照来运用」。

三个时间段:不能做到预先,先求做到当下;不能做到当下,至少能事后反省。

第四,互相切磋琢磨。

在道场,大众都以《宗风》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就有很好的气氛。同参道友,互相切磋。

切磋有两个方式:

一个是鼓励。「你《宗风》学得不错!嗨,你真好!」这么一讲,岂不是对方也很欢喜呢?他即使没有做到,也会更加努力,因为善意的肯定、鼓励,就给他定了一个好的目标,他自己也很乐意。

一个是提示。「哎,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可能会效果不一样噢」。

第五,半月心得交流。

今天是一个起动仪式,以后每半月一次学习交流。

大家要思惟,要对境历练,这样就会有心得,有心得就可以交流。能做到一分就交流一分,没做到的也可以交流。虽没做到,能够反省,就会有心得,讲出来也能有进步。

最后回答三个可能的疑问。

一、是不是用《宗风·俗谛》替代戒律?

不是这样的。戒律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受过戒才有约束作用;《宗风·俗谛》对一切念佛人,不论受戒没受戒,都有规范、要求,同时内容也更广泛,符合一般人的实际状况,对普通人也更有针对性。

二、按《宗风·俗谛》来做,是不是自力?

这些不是自力,没有要求说「你一定要做到这样才可以往生」。所谓自力、他力,是就真谛──往生极乐世界来讲的。我们是他力门,仰靠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但为了更好地与人相处,特别是为了团体的和合共住,必须有俗谛来规范我们的三业行为,约束我们的身心,陶炼我们的性格。

三、有人说「这些内容太难,我做不到,所以不想学」。

不是那样的。只要存心,天天对照,做一点是一点,就有起步,跨出第一步,就会进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畏难,不走出第一步,就永远在原地。《宗风·俗谛》是照妖镜,也是美容镜。初照,太丑了!多照几次,就漂亮一点;天天照,就越来越漂亮;一直照,最后就照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拿它天天对照。

(2012年4月5日于弘愿寺开示)

宗风学习(二)

宗风俗谛的处事之道──「和」

南无阿弥陀佛!请随我一道将《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背诵一遍。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今天,学习心得交流的题目是:和。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同大家来共同学习。

  • 一、 和的重要
  • 二、 和的好处
  • 三、 为什么不和
  • 四、 怎样才能和
  • 五、 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 六、 破疑

一、和的重要

「和」是和气的和,和平的和,在《触光柔软》这本书的第32页,慧净上人有一篇简要的开示。

「和」这个字很平常,很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对于个人、家庭、团体,甚至对于社会、国家、世界,「和」都非常重要。在《宗风·俗谛》的十条当中,「和」出现了四次,就是「谦卑柔和」「和颜爱语」「敬爱和睦」「诚恳和蔼」。可见频率是相当高的,「和」在宗风当中也很受重视。

《宗风》的落实,体现在个人身上,最明显的,让别人一遇到你就能感觉到你这个人很慈悲,很谦虚,就是「慈」和「谦」两个字。体现在团体当中,人家一来到这个团体,立即感受到这个团体很和,没有人我是非。

和,对于个人、家庭,乃至万事万物,都非常重要。可以说,和是生命的基础,和也是一切人、事、物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万物和则生,不和则死。任何事物,人也好,企业团体也好,即使再小再弱,如果能够和,也会欣欣向荣,也会茁壮成长。那么,即使你看上去很强大、很强盛,如果没有和的话,也会慢慢衰败,到最后就会灭亡。所以,这个「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庸》当中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和」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意思是说,如果能达到「中」和「和」的话,那么,天地──宇宙乾坤的位置就正了,宇宙乾坤就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不会颠覆变乱。人生的根本伦理就能得到维护,人类社会就会正常运转。

「天地位焉」是指天地的位置不会颠倒,在合适的、正当的位置上。如果天地位置都颠倒了,那宇宙万物怎么生存?那就动乱了。

「万物育焉」,「万物」就是一切生灵,万事万物都能够得到生长和发育。所以,「中」和「和」是这样重要。

什么叫做「中」,什么叫做「和」?有两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就是说一个人的心还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没有对外界的反应、认识、应对,还没有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心本来的状态,灵灵明明的),没有受外界的干扰,就好像水井的水,很平静,这个时候就称之为「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从「中」的状态出发,应对外界事物,都能中节。「中节」就是合乎节度,合乎本来状况,既不多,也不少,认识和表达都恰如其分,没有偏颇,不带情绪,都很理性,这叫「发而皆中节」,这就称之为「和」。

怎样才能「发而皆中节」呢?关键就要从「中」出发,如果「中」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和」了。

打个比喻,就像照相机,快门打开,还在静止的状态,没有按下,这个时候叫做「中」。快门一按,哢嚓!它就「发」了。一按快门,「发而皆中节」。它怎样「中节」?就是按快门的时候照相机要保持不动,如果一抖动的话──「发而不中节」,那就模糊了。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若想「发而皆中节」,就要心中保持「中」,从「中」出发就「和」。

其实,这个「和」,与我们心性的历练、修养的提高,甚至与我们心性的反观觉照都很相关。这一段话主要讲心理上的作用。

「和」在各个方面都很重要。比如说身体不和,怎么样呢?身不和就要生病,所以我们讲身不和叫「四大违和」。身体一旦不和,头疼脑热了,关节炎发作了,颈椎病、腰椎病,甚至偏瘫了,大脑指挥不动;肠胃不好的人最能体会肠胃不和。身体不和,就难过,就生病。

心里如果不和呢?心里不和就会生烦恼。我想「和」字或许不容易体会,但是「不和」是很容易体会的。「见到他我就皱眉头,关系处得不好」,这就是不和。心里不和是很难过的,心里和就感到一片春风。

家庭如果不和呢?家必败。家业再大,家族再发达,如果不和了,为财产争斗,必定败落。

国家如果不和,也会衰落,意见不一致,斗争很多,打内战,那能够强盛吗?所以,和非常重要。

有两句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讲和的重要,一件事情的成就,往往是这三方面的作用──天、地、人。这三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比较起来哪个最重要?「人和」最重要,所以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指时节气候的因缘,「地利」是指地理环境的因素,「人和」就是人心的向背。这三者对于一件事物的生存发展都非常重要,但主要还决定在「人和」。得天时,得地利,不得人和,那就不能成就;如果得到人和,暂时没有得天时,没有得地利,它也会转,天时也会转来,地利也会转来,这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渐渐地,天时也有了,地利也有了。

所以,历史上,像商汤、周文王,一开始都是小小的国家,七十里、一百里,因为很仁和,很得民心,就可以做天子;夏桀、商纣,一开始很强盛,但是不和,最后都衰败了,这都能证明的。

还有句话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大家都知道的。「家」不仅是家庭,也指团体、公司、企业,这都是家。家如果和的话,各种事业都能兴旺起来;家如果不和,各种事业都会衰败。

尤其,家庭如果不和的话,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甚至影响他一辈子的幸福。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好像房子的屋顶一样。房子上面是两片屋顶,我们一个小小的人,在房子里面住着,突然,两片屋顶在上面打起架来,你打我,我打你,你想,住在下面的人会不会心惊肉跳啊?父母就像孩子头上的两片天,父母在那里吵嘴,在那里摔东西,在那里不和,孩子是非常惊恐的,一定会影响他的心灵,影响他未来的幸福,甚至会把这个风气传给他的下一代。所以,家和非常重要。

二、和的好处

团体当然更要讲究和。和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讲,和无不善,和无不利,和无不祥。和没有不善的,没有不得利益的,也没有不吉祥的。

我们中国的词语,你想一想,只要跟「和」字沾上边的,都是好词,──只有一个不好的词,就是「不和」,前面加一个「不」字,它就不好了。

我搜了一下,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样读一遍就感受到了,我读慢一点,大家听一听:和气(和气好啊),和蔼,和颜(很温和的颜貌),和睦(和睦好啊!家庭和睦,邻居和睦,不和睦怎么过日子啊),和善,和缓,和好,和解(在一起有不同意见,有纠结的地方,和解了,这样好),和谐,和美,和乐,和顺(和就顺,不和就不顺),和风,和煦(讲天气,和煦的春风),和畅(惠风和畅),和平,温和(这个人很温和,一听,都愿意跟他接近),柔和,谦和,安和,平和,亲和,缓和,调和,祥和⋯⋯这都好不好?这都是好词,没有不好的。再有四个字的词也搜了一些: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如果有和气的话,就能够招来吉祥),一团和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和蔼可亲,风和日丽,和风细雨⋯⋯这些词听起来都特别好。

在这些词当中,我个人特别喜欢「一团和气」和「心平气和」。

做任何事,首先看看你的心平不平,你的气和不和。如果气还在那儿鼓着呢,千万别开口,千万别出手,这肯定会出差子;你的心还不平静呢,那你也免开尊口。你要说什么事,先问问心,先摸一摸自心平不平。你很有情绪,你很不满,很忿恨──有的人这个时候尤其还愿意讲、想讲──让它静下来,等到心平气和你再来看,事情就不一样了。心不平、气不和的时候,你的判断是失误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表面不平,它照的东西怎么样?美人也照成丑人──哈哈镜。听人说话,不一定要听他说的具体什么事,我们听他的心,「哎呀,很不平,气很不和,哦,一定是失真的。」所以,心平气和非常重要。

「一团和气」,我们的体内,我们的心中,包含着一团和气,这一听就很吉祥,也很有福报。形容一个人,「满面春风,一团和气」,显示他的面相到内心,都很有亲和力。还有「两袖清风,一团和气」,都很好,自守清廉正直,干干净净,但一点也不孤傲清高,对人仍是一团和气。

和的好处,略说有五点:

第一就是消业障。和怎么能消业障呢?不是念佛消业障吗?对了。其实,和就能消业障。念佛为什么消业障?念佛就和了。你如果杀生害命,众生得找你追讨;你念佛了,他就和了,他就不找你追讨了,你业障就消了。不和的时候就增长业障。心不和,头上的大筋都蹦起来了,血压升高,明显业障来了嘛;家庭关系不好,或者得了什么心理疾病,其实都是心中有隔挡,有不和;甚至心跳加速,脑血管崩裂。那一和呢?以前那些事情一一化解,百病都消除了。所以,有时候家庭不和,上代跟下代,或者夫妻、父子不和,就生出很多怪病;一旦人际关系调和了,病就没有了。所以,很显然,和能消业障。你跟别人不和,有忿恨,那对方总是想要报复你,你结了很多仇家,不就是业障在旁边吗?说不定走路要挨黑石头。好,你一和了,没有仇家了,业障立即消除。所以,和能消业障。

第二,不仅能消业障,还能增福报。业障一消,福报自然增长。

业障和福报的关系,其实就像冰和水。你看冰,冰就是业障,很冷,很坚,很硬;和,就是阳光,照着它,慢慢温和了。温和了,和了,怎么样?业障消了,冰就化了。冰一化成水,水就多了,水就是福报。所以,我们有和气,就能消业障,就能增福报。

第三,和也能开智慧。为什么能开智慧呢?因为和,心就是安的,心就是定的。长期如此,如实,理性,不偏颇,这样,他就有智慧。而且,有这样的长期熏修,他很安定,有定的话,就会发慧。所以,和也能够开智慧。如果心总是不和,那这个人当然就没有多大智慧。

同时,这个和,它的当下就是智慧。所以,不和的人没有智慧,和的人就有智慧。为什么?因为所谓智慧(当然,有空性的智慧,有其他层次的智慧),随顺因缘就是一种智慧。因缘就是空性的,你能随顺因缘,这就是智慧;你不随顺因缘,你就叫做我执、情见。随顺因缘就是和,和就是随顺因缘。不管什么情况,心中一片春风,一片坦然,很和,无形当中就顺了因缘。那为什么不和呢?就是不顺因缘,看不到因缘,所以就不和,就在那里起很多情绪,负面的东西,不能完全接受它。如果能随顺因缘,坦然接受,你心中就会和。所以,和的当下就是智慧。

第四,和能结善缘。一个和气的人,走到哪里,他的周围都有很多人围着他,他走到什么地方都跟别人结了善的缘分。人们围绕在他的周围,就好像春天百草向着太阳一样,因为他有一团和气。如果很高慢,内心很暴戾,就会让人感到很危险,觉得这个人很不稳当,很不可靠,那样,善缘就离开了。

第五,和能度众生。内心有安和,威仪上就会自在安详,就能感染周围的人,让人家乐意和你亲近;你所说的话,人家自然觉得很中肯,很实在,也乐意听。如果一个团体很和,人家一来到这个团体当中,自然就受到感染,受到感化。所以,「和」无形当中可以感化对方,它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和」,它是从「中」出发的,「致中和」。因为,人和人打交道,说话的时候,虽然在眼睛看着眼睛、身体对着身体,其实是心对着心,禅宗讲「直指人心」,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心很散,不聚焦,很动荡,那就言不由衷了。如果两个人都这样,那就是各自在讲废话。如果一个人很静定,他跟别人说话,就能够直接心对着心来说话,效果就好。

我们都盼望和,我们的目标也是和。其实,这一点在娑婆世界是很难达到的。

当然,有不同的标准。说这个家庭很和气,团体很和合,真正说起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才能和。

佛陀对寺院道场提出了「六和敬」的准则,我们祝愿道场,就说「祝愿海众安和」。

「和敬」,「和」就是跟大众相处没有矛盾纷争,「敬」就是内心谦卑,能够尊重对方。两者是一体的,没有「敬」就没有「和」。

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就是「六和敬」。

首先说「身和共住」。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就是大家住在一起,不要有身体上的摩擦冲撞;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彼此要互相关照。老年师父下楼不方便,我帮他托一下,这就显得很和。游客进来一看,「哎呀!你看,小师父在照顾老师父」,很祥和的气氛。如果说「身和,我只要不碰他就好了;那是他的事」,那是消极的,积极来讲要互相帮助。他生病了,我去送汤送药,照顾他,这也是身和。

「口和无诤」,从消极的角度来讲,就是互相不争斗,不吵骂;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可以互相规劝,安慰,鼓励,那就是和。「哦,你很不错」,「哦,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劝善悔恶,对方很愿意接受,这样就是和。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吵起来,那就谈不上和了。

「意和同事」,意和,从消极的角度讲就是不互相拆台,没有说内心跟你过不去,没有的;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互相成全,互相理解,彼此默契,对方没有开口,心里就知道,这就是意和。意和再去做事情──「同事」,那你做事情就很顺了。意要是不和,做事就不顺,你这么想,他那么想,就像马车一样,这匹马往这边走,那匹马往那边奔,不能同心同德,而是离心离德,那就不顺了。所以,「六和敬」对我们团体和合非常重要。

三、为什么不和

可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多少总是有不和的。为什么会不和呢?因为我们还是凡夫,是凡夫,还有烦恼,还有我执,于是就不和了。这是根本性的,因为有我执的存在──主要是我执。不和,就是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不能接受对方的。我执越坚固的人,越是不容易达到和。

不和的因素很多,如果从道场来讲,我想这几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计较。住众比较容易计较。如果计较的话,就不容易和了。如果不计较,那就什么事都好说;你计较,就不和了。

第二,猜疑。猜疑是团体的大忌。疑心是凡夫的一个根本烦恼。你说他就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是你烦恼重,认为是这样。

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就是「邻人盗斧」,充分说明疑的负面作用。

一个人,他的斧头丢了,他一想,「我这个斧头为什么会丢呢?对,一定是邻居某某人偷去了,因为那天我的斧头在的时候,他也在旁边。现在丢掉了,肯定是他偷的,不然是谁?怎么会丢掉呢?」但是又没有证据,所以他在怀疑。怀疑,他就要观察,他怎么看他都像偷斧头的人,「你看,他见了我,以前对我是笑脸,这次见到我他不好意思,躲躲闪闪的,走路鬼鬼祟祟的,越看越像偷我斧头的人⋯⋯哎呀,他怎么见了我突然把门关起来了?」但还是没有抓到把柄。这样怀疑了好几天,心中实在不是味道。有一天,他把门一关,结果愕然发现,他的斧头在门边的角落里。这时候,他再看他的邻居,怎么看都不像偷斧头的贼了。人心很奇特,人心很奇妙,你把他看成贼,他就是一个贼。

所以,猜疑对团体的和合是个大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活在别人猜疑的眼光当中,或者在别人猜疑的心理之下。比如说,一个人在团体当中受到别人的猜疑,如果这个人宽宏大量,有非常高的智慧,那当然无所谓。像广钦老和尚,他闭关回来之后,师父为了考验他,特意安排说功德箱里的钱是他偷的,全寺上下的人都讲「哎呀,这个去闭关修行的人原来是个骗子,是个贼,他欺骗我们」,人家都对他另眼相看。但是,他不计较,他根本就没这回事,他该怎样怎样──他就能做到。一般人就不行,如果被怀疑了,心里就有很大的隔挡。有些事情也说不明白,甚至也不便于去讲,你的德行、你的品格、你的人格被人家怀疑,你有口难辩,无法申诉,觉得非常难过。这种气氛如果在团体当中蔓延,就会有感染性,就会让团体不和。

第三,说是非。那就不用说了,说是非往往会引起一串不和──从说的人,到听的人,到传的人,被说是非的人自然心中更不平衡,就要去理论,就要去找,「谁说的?」这一大串都不和了。

是非在团体当中传播,有的时候就像龙卷风一样,只要它扫到的地方都会遭殃。所以,说是非非常不好。当然,不说是非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要有一定的雅量和智慧,要有修养。

不和的因素,从个人来说,是因为我们心中有负面的情绪。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什么难念啊?因为不和;如果家里很和,那不就好念了吗?

就像我们吃饭一样,热乎乎、软绵绵的大米饭嚼到嘴里非常好;但是如果里边有许多沙子,这个饭好吃吗?一吃,哢嚓!

家里不和,心不和,这个经就特别难念!负面的情绪就像饭里的沙子一样,我执坚固,烦恼很重,而且非常有传染性。

负面的情绪几乎比比皆是。比如说刚才讲的计较,嫉妒,怀疑,猜测,不平衡,不信任,还有很多,比如抱怨,委屈,说风凉话,骄慢⋯⋯负面的东西特别多。只要有了负面的情绪,我们的心中一定是不和的;如果心中都在正面的阳光之下,一定是一团和气。

不和的根源是我执,由于我执,自然产生负面情绪。若能「发而皆中节」,那就没有负面情绪,都是理性的,合乎事实的本来面貌。负面情绪当然就「不中节」了,打不准。

团体的建设,讲六和敬,讲团体和合,怎么才能和呢?根本原则就是要淡化我执。我执淡一些,柔软一些,这样才能和。不是说跟别人辩道理,「啊!这个理讲清楚」。喜欢辩道理的人,往往是我执很坚固的人,不会很和。

淡化我执,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的修行,最后都会有这方面的展现。如果展现不出来,那说明修行没有上路,是初学,展现不出来。圣道门主要是体悟空性,体悟空性当然就能破我执,淡化我执。净土门的修行是「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仰投阿弥陀佛的救度,感觉自己是愚恶的人。如果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愚恶的人,我执自然就淡化了,「我只有靠阿弥陀佛,我一切不如人,我很卑劣,我很愚恶」,我执不就淡化了吗?我们之所以高声现威,高声呵斥人家,或者指责对方,其实就是忘记了机法深信,把自己都忘记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这样就会不和。

另外,在团体当中,对「和」要有正确的认识。所谓「以和为贵,以忍为高」,这个和是最尊贵、最宝贵的。在团体当中相处,和就是宝。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是通过做事来做人。事情做得很好,做成功了,但是人做失败了,这事做着有什么意思呢?宁愿不要做事。事情做了,但是坑了人,自己受伤害,人家也受伤害,那么,这种事情宁可不做。

团体和,大家都能得利益。如果不和,那就不是少数人受损失,整个团体都受损失。不和,个个都受影响,家庭也一样,公司也一样。不和,每个人都会觉得无味,没有意思,感到不舒服;如果和的话,大家都觉得很好。所以,和很尊贵。

四、怎样才能和

知道和这么尊贵,我们就要牺牲自己,成全对方。成全对方也是成全自己。所以要以和为贵,而不是以我们的知见为贵。

具体的落实,就是从《宗风》的学习开始。

第一条的三句话是和的来源。

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深刻体会这句话,我们就会有一定的「和」展现出来。

家里边兄弟不和,最苦恼的是谁呀?最苦恼的是父母。兄弟闹不和,父母的心是很难过的。我们念佛人,我们同道场的人,我们同参道友,我们闹不和,阿弥陀佛会高兴吗?阿弥陀佛非常不乐意。如果我们真正认为说「我是弥陀的儿子,对方也是弥陀的儿子,我们是兄弟,做一个孝顺的人」,那就和了。

有时候看古代孝子的公案,确实感动人,人家真是纯孝。 只要让父母的心安顺,自己再怎样受委屈都无怨言;兄弟同气连枝,绝对保持「和」。我们如果体会到「对弥陀恭敬信顺」,做弥陀的孝子,我们就不会跟对方过不去(不然的话,就会让阿弥陀佛心中纠结),更不可以拿刀去杀众生,伤生害命,因为众生也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如果这个地方体会得很深,对佛的孝顺之情就会体现出来,就会心中一团和气地对待他人,也会慈悲、慈爱,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

第二句「对他人恩慈体贴」,果然对他人恩慈体贴了,怎么会不和呢?好处都要给他,利益功德都要给他,方方面面都要成全他,哪里会跟他闹不和?不会的。

第三句「对自己谦卑柔和」,如果你能放下身段,你能很谦卑,对方无论说什么,「哎,都是我不对」,分怨共过,让美归功,「哎,你说得有理,我的不对」,你很谦卑了,那团体怎么会不和呢?你遇到谁都会很和了。

所以我们看团体当中,人缘最好的,关系最和顺的,都是那些话不多、很谦虚、很低调、不高傲的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和。一个人,即使有很多优点,很聪明,很能干,但是只要有一个缺点,人们就不愿意跟他在一起。什么缺点?骄慢。他到哪里去都看不起人,谁愿意跟他在一起?跟他在一起,他得压你一头,对不对?所以,能够谦卑柔和,在团体当中就非常好,对大家、对自己都非常好。

《宗风》讲到「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些都是和的要件,你为对方设想了,那自然就和了。怎样为对方设想?你要千方百计为他想出理由,所谓「观功不观过,观德莫观失」。

其实,我们的心容易观别人的过。观别人的过,别人未必有这样的过,但是你一观,就成了你的过了,你的心就坏了。对方是不是这样,我们暂且不管,或许是这样,但是你一观,就把这个不好的东西吸到你的心里边来,你这是没有智慧,你干嘛去吸收这些呢?要吸收别人的好处,要观别人的德。你观对方的德,即使对方没有这个德,你的德也会增长──你观来的。

「为对方设想」,比如说这件事情怎么判断,「不应该这样,他做的不好」,我们很可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不行!」好了,这下这个人在你心中就死掉了。其实他没有死,你自己心里有一个他死掉了。要想到「他这样做,一定出于无奈。他这样做,或许事情本来不是这样的,或许有误解,或许还有更深的原因」,总要想办法为对方开脱。

其实这不是为对方开脱,而是为自己的心解套。任何事情,你一定要给它解套。如果你没有开脱对方的理由,你的心就已经被一个枷锁套住了。这样,你的心就不会住于正念,就不会自在,就不会有和气。所以,「和」是首先和在自己的心中,自己首先得好处,得利益。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也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个法宝。你愿意吃亏,其实是占了便宜。上人讲「人亏天补」,我一看这句话,豁然开朗。人亏了,天会补给你,确实是这样。天补给你的,那就是夺不走的了,你亏一分,老天会补你十分。所以,在人前感觉到受人欺负,心甘情愿地承受,天会补你。所以,「肯吃亏不计较」,心甘情愿这样去做,吃亏其实是占便宜。只要你肯吃亏,决定会得到利益。「亏」就是亏空。你吃的亏越大,就是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空间越大,就像大海一样,最后众水都归到海里边来。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在很低的地方,它就吃亏,在亏的地方。像山谷,像大海,虚心才可以有容。所以,人能吃亏,这个人有雅量。一点不愿意吃亏的人,针尖那么大的亏都不愿意吃,这样的人能走到哪里去呢?他能有多大的福报?所以,吃亏其实是吃福报啊!

「肯吃亏、不计较」,团体就容易和。往往我们都因为自己的知见,因为自己的心性过不去,所以就不愿意吃这个亏。其实,如果想到「这个对我有好处」,你就会关起门来,怕这个亏给别人吃去了──就好像在饥饿的年代,自己有一个面包,怕给别人吃了,自己偷偷关上房门把它吃掉。吃亏就要这样子的,不能让别人知道,偷偷把它吃掉,你就有福报。还没有吃点亏,就出去告诉人家「哎呀!你看看,我多倒楣,他对我这样子」,吃进去又吐出来了,「太倒楣了!」这个才倒楣,吃亏是好事。

说这些,是要我们在与人处事的时候,在团体当中,心中能够常保一团和气。心中一团和气,首先对我们的身体就非常有益。平和是养生的第一步。

就像一棵树,栽在一个地方,气候不适宜,土壤水分也不适宜,太阳光又不照它,气温又非常低,所有的因素都不和;不和,它就要生病,它就萎缩,它慢慢就死掉了。如果土壤水分也适宜,空气温度也适宜,阳光也适宜,什么都适宜,它就很和;一和,它就慢慢茁壮起来了。

五、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其实就像这棵树。如果心中有和的话,它就很温暖,慢慢就会生长起来。所以,「中」「和」很重要。常保一团和气,你所行之处都是满目春风。

怎样保持一团和气?第一点就是杜绝负面的情绪。

佛经说「众生颠倒」,确实是这样。负面情绪明明不好,但是几乎都把它当做宝。「他对我不好,所以我就要对他不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把仇恨放在心中,这样好吗?「不然我是软蛋,哪像人呢?」他以为这样就是做人。这都是世间错误、颠倒的想法。负面情绪,嫉妒,仇恨,贪欲,愤懑,凶暴,不平,抱怨,指责⋯⋯这些心理,他找出很多理由。你去安慰他,开导他,「某某人哪,对方对你其实并不坏,他对你是很好的」,「不对!他对我就是不好!」他很坚持,要把不好的形象放在心里。你想想,负面的东西放在心里有什么好处!人往往就是这么颠倒,说别人不好反而愿意听,比如张三认为李四不好,你当张三的面说李四不好,张三就非常高兴,「你真是我好朋友,你真了解我啊!李四非常不好啊!」如果跟他说「李四其实也有优点的,其实他并不是这样不好」,他马上认为「非我同道」,转身离开。这就是没有智慧,坏的当作好的,害的当作益的,恶的当作善的,凶的当作吉的。

我们要想和的话,首先要知道好歹,不知好歹的人能够和吗?把坏东西抱着紧紧不放,只能产生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有很多,比如说急躁,人一急躁,内心能不能和?那就不和了。不急躁,很平静,心里就和。遇事不要急,事情有它本来的发展趋势。急躁说明你没有智慧,说明你不会观因缘,说明你不会随顺因缘,说明你很自我,很自负,觉得自己很高。不要这样,要随顺因缘,很温和、很平静地去对待、处理。

不计较,不猜疑,不戒防,不求人过,这些都是杜绝负面情绪的方法,要保持正面的思维。

正面的思维很多,比如说耐烦、信任、质直等。

耐烦,别人说一件事情,平心静气地倾听。耐烦,其实并没有要人耐,耐是耐不住的。平心静气地听他说,这就能够有和。耐烦,宽容,对方有缺点,有不足,也是事实。如果不宽容他,去指责他,就不和;体谅他的处境,也观察到自己有比不上他的地方,这样来宽容,内心就有和。

信任就有和。往往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评价别人的时候,似乎没有几个值得信任。这不好,这会产生不和。要想到:别人跟我一样,我并不比别人好多少。

尤其在我们这个念佛团体,能够进到我们这个团体的人,是阿弥陀佛招感来的,阿弥陀佛都筛选过好几遍了,还不值得你信任啊?值得信任!值得信任并不是说没有缺点、不会犯过失,也不是。如果你信任对方,他即使有过失,你和他谈,他也能够接受。你信任他,就会宽容他。不信任,当然就谈不上宽容。

质直,就是说心很朴实,没有猜忌,没有预先定性,预先想到会怎么样,事情来了才去反应,该怎样就怎样,不做过多的延伸,不做过多的想像,这叫「质直」。

质直无伪,这叫做「诚」。一般人所理解的诚是很浅的。诚,就是质直无伪的心,不挑别人的毛病,不看别人的过失,也不做过多的想像和猜测;甚至,当听到对方哪里不足的时候,千方百计要去为他回旋。这样的心就是质直的心,无伪的心。

六、破疑

还有两点可能会误解的,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什么都和,那是不是没有原则(就是「和事佬」「和稀泥」)

其实不是这样的。和,还是知道原则,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宽容。

比如「一向专称」,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对方没有「一向专称」,我们能不能跟他和?还是可以和的。知道他目前的状态,接受他,甚至赞叹他,培养他的善根,慢慢引导,这样不就和了吗?所以,和不是说没有原则、稀里糊涂。而是对方有过失、有不足的时候,你内心能够宽容,自己也明了哪里是准则,哪里正确,不是说胡乱「和稀泥」。

第二,「要和,就要大家都和呀,靠我一个人能和吗?他不和,所以我也不和。」错了!人家不和,我们要和。他不和,他愤恨你,认为你不好,那是他的损失,你和是你的利益。和这件事情不需要两个人,你一个人就可以和,自己对人家和就好。

最后,奉献大家一副对联:

  口中常称六字名号,
  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能够如此,阿弥陀佛。

(2012年4月21日讲于弘愿寺)

宗风学习(三)

──凡事正面思维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今天和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凡事正面思维」。

所谓「凡事」就是说,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情,不管在什么环境因缘情况下,都要这样做,这叫「凡事」。

所谓「思维」,就是我们的意识活动,审虑,推度,思考,判断,人心一遇到境界,就会思考,就会分别。那么这种意识活动有两种趋向:要么就是正面的,要么就是负面的。但多数人还是负面的多,负面思维不用学习,生下来就会,这是因为烦恼我执。

正面思维要学习,不学习不具备。什么是正面思维呢?所谓「正面」,就是加分的,引导事物向着善,向着好,向着有利、阳光的一面,这样的思维模式就称为正面思维。

「负面」就是减分的,让我们的心沮丧,让事情糟糕,不利,不顺,阴暗,这就称为负面。

正面思维和负面思维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不管在家庭,还是在团体,负面思维往往是伤害特别大,不和,产生负面的效果。

正面思维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符合佛法理则,趋向真理。

以什么标准判断它是正面思维还是负面思维呢?所谓正面思维,就是符合佛法的理则,至于佛法有什么样的理则,这个要学习,底下我们会介绍。

佛法是佛陀所说的,是圆满证悟真理所自然流现的语言。如果按照佛法的理则去思维,我们就会接近真理,趋向真理,这就是正面思维。

反过来说,违背佛法的理则,根据自己的想像、经验、主观臆断、我执情绪、烦恼习气,「碰到这事我就这么想的,我就过不去」,这就彻底是无知无明。

第二,自性清净离染,令人喜乐。

正面思维以净心为体,离开染污。这样的思维让我们心有喜乐,心是很欢喜的,很安乐的。这种喜乐是清净为性,不是说「我打麻将赢了,快活了,高兴了」(那是染污的),不是!

正面思维所带来的法喜法乐,是清净喜乐。

反过来说,负面思维就不这样了,负面思维是因为任凭了烦恼习气,负面思维其实就是我执,我──尤其是当这个坚固的「我」受到攻击或者危害,它就要保护自己,马上起一种情绪,它的自性是不清净的,是烦恼为性的。它所产生的作用,是令我们心中染污,苦恼,越想越苦恼,越想越难过,大家可能都有经验。心里难过,为什么?负面思维就难过了。

沮丧!一想,头都耷拉下来了。

失败!这个心沉沦,沉堕。

到后来没办法了,有的人就是寻短见,有的人就报复社会,有的人跟别人吵闹,争执⋯⋯这一切都是从负面思维生发出来的,它让我们的心不净。

以上两点说的是正面思维的作用,下面说它的相状。

第三,对人恩慈体贴,给予爱与温暖。

正面思维的相状表现在对他人,就是《宗风》里所说的「恩慈体贴」,正面思维一定是这样的。

负面思维就不是这样。缺乏爱心,对他人没有恩慈体贴,只会保护自我,以我为中心,依我为标准,这样就会令大众不喜,令大众不乐,令大众远离。

你只要负面思维,对方就立即感受到,不需要打电话,也不需要发信息,互相之间就感觉到不和,然后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大家自然就疏远了,团体就分裂了。

家庭也一样,夫妻两个负面思维的话,这个家就不成一个家了,打仗,或者冷战,不能好好过日子。

正面思维给人爱和温暖,就像我们刚才诵念的「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这些都是正面思维;「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都是正面思维。若能正面思维,大众当然很喜乐,喜欢跟你亲近。

第四,处事理性客观,向善向净。

正面思维所产生的效果是──处事理性客观。既然是符合佛法的理则,判断、处理事务就是理性的,不情绪化的,就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公正,全面,不偏颇,这就是正面思维。这样的思维,会引导我们向着善、向着净的方向发展。

一般人做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个主观的意识,「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做成」,这是一般的观念;「为了做成,不管怎么样都行」,就产生了很多负面的东西,一味要达成目标。其实事实未必如愿,因为也可能我们的目标不正确,也可能我们的方法不正确,如果我们一定要强力推行,不按照正面思维去做,即使这件事情表面看做成了,其实是失败的。因为不是向着善,而是向着恶;不是向着净,而是向着染。跟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人事环节都感到很累,都受到伤害。只有你一个人事情做成了,那不可能!到最后也一定失败。

如果正面思维的话,也可能这件事情做不成,但是从长期来看,非常符合自然法则,这件事本来就不该成,成了就不合时宜,不是时机,不是因缘,对自我、对他人都不利。

「按正面思维老是受人家欺负,正面思维,你看事没做成」,你觉得没有做成,其实是大大地成了──人心都成了。所以,不是为了单独把这件事情做成。

我们总结一下,就是正面思维有这么四个特点:

  • 第一,符合佛法理则,趋向真理;
  • 第二,自性清净离染,令心喜乐;
  • 第三,对人恩慈体贴,给予爱与温暖;
  • 第四,处事理性客观,向善向净。

反过来,负面思维也有四个特点:

  • 第一,违背佛法理则,无知谬误;
  • 第二,任凭烦恼习气,体性不净,令心染污、苦恼、沮丧、沉堕。
  • 第三,缺乏爱心,令他不喜,令众远离;
  • 第四,处理事情主观臆断,情绪用事,让事情复杂化,变得更加糟糕失败。

我们主张凡事正面思维。事情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其实和我们的心念有关系。我们如果正面思维的话,会引导种种因缘向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为什么要正面思维呢?如果从我们佛弟子来看,最基本来讲就是为了实践佛法。我们学佛,学了很多理论,如果不应用到实践当中,这就失败了。就像慧净上人讲的,一般的人都是习气做主,情绪用事,遇到事情就自然爆发出来,这就是「我执」,伤害「我」了,侵犯「我」了,冒犯「我」了⋯⋯即使我们学佛,往往学了一些道理,也都把它放在那个地方,生活当中遇事逢缘不一定用得上,还是凭着烦恼习气,遇到一点什么事情,压不住,这就不好。我们学佛人、念佛人、修行人,特别是出家人,人家说「你们寺院应该很清净的,怎么到了寺院好像也有许多矛盾」,为什么?一是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本质都是这样;二是没有正念思维,学的东西没有用得上,都停留在理论上。我们要学习佛法,更要实践佛法。

有人说「我不是佛教徒,不一定要实践佛法,我也没学」,即使这样,也要正面思维,因为这会让我们的心受到保护。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幸福,都不希望自己受到伤害。但是恰恰相反,如果采取负面思维这种形式,无一例外首先伤害的是自己;伤害了自己又不平衡、不满,然后就要报复,又要伤害别人,这就是负面思维带来的结果。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受到伤害,最好是正面思维。

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伤害自己,尤其在心这一方面。

身体,碰它一下,可能把它碰坏了;心上的事情,谁能伤害你呢?人家讲的话,还是靠你去思维。「他讲这个话,就是跟我过不去!我几天都睡不着觉,高血压都犯了」。他讲的话已经过去了,像风一样飘走了,可是你还在那里不断地加工,负面思维,这样就伤害自己了。如果我们正面思维的话,你听到很高兴啊。同样一句话,张三听到就非常苦恼,李四听到,「哎呀好啊,是好事」。

就是思维方式不一样。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君子就很宽厚,会正面思维,他就很快乐,很幸福。如果不会正面思维,就很沮丧,总是戚戚然,总是提心吊胆,总是感到路不宽敞,「人家都对我不利,周围的人都对我不好」,这都是我们负面思维感召来的。

佛法的理则,这里简单说四点:

  • 一是唯心观;
  • 二是因缘观;
  • 三是慈悲观;
  • 四是念佛观。

我们这个道场专修净土,这几方面大家要有所认识。

第一,唯心观。

什么叫唯心观呢?就是佛法所说的「万法唯心」,一切在我,这是佛所讲的真理。如果这种认识深入骨髓的话,就不会去怪人家,也不会有负面思维,因为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境界,人哪,事啊,物啊,环境啊,因缘啊⋯⋯都是我们的心所招感的。

如果没有这种业力,绝对不会招感这个境界。比如说现在假药、假广告、地沟油到处流行。有的人说「管他呢,随大流」,在里边推波逐浪,也来分一杯羹,发一点昧心财;有的人愤世嫉俗,「社会怎么这样!」其实我们人人都有份,如果我们心中没有这种恶种子,这种事情你连听都听不到,一滴地沟油都吃不到。你能吃得着地沟油,对不起,你肯定是沾上了。这么一想的话,怎么能怪人家?不能怪人家,「这我有责任哪」。

这个世界这么不好,发大水啦,海啸啦,地震啦⋯⋯你有责任哪!责任多大?你听到多大,反应多大,就是这么大,这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的心中没有这个种子,绝对听不到这个话,也看不到这个境界。夏天蚊子多,为什么蚊子多?你感来的。观世音菩萨坐在旁边,他不会说「哎呀,蚊子很多」,没有蚊子去叮观世音菩萨的。

我们这个地球,大家看到的都是高山、洼地、沙砾、暴风雨⋯⋯佛菩萨看这个世界都很清净庄严,都是琉璃为地。《维摩经》里不就有吗?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大地马上就清净无染。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人,听到什么消息,都是我们感来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把网络一打开,坏消息都进来了,你不打开、不感召,不就听不到吗?坏事听到之后,就在那里起反应。所以,这些最好给它屏蔽掉。

有的人就是这样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不对那里,他不感召那个。同样一句话,大家都听到了,只有他没听到。「哎呀,这家伙装假,那么多人都听到了,就你听不到」。对,为什么?他就不想听这句话,就自然听不到,修行好的人听不到坏话。

弘愿寺的宗福法师,他耳朵不好,你讲别的事,他讲:「我听不到。」你要是讲佛法的事,小小声他也听着了,他的心是这样的。所谓「心」,它会搜集信息,它会招感境界。

有的人专门听坏话、负面的话,张家长,李家短。为什么?他的心就是招感这些,不听这个他心里难过,别人不讲他也要问一下子。不想听的人,没人给他讲:这都是我们的心招感来的。

你会遇到什么人、听到什么话,绝对是你招感来的。不喝酒的人,人家不会喊你喝酒;不打麻将的人,人家不会喊你打麻将。你想喝酒,想打麻将,电话就来了,信息就来了。

所谓「万法唯心」,一切在我,一切是我们自心所招感的。每一个人对我们所遇到的境界是顺、是逆,是善、是恶,对种种因缘要负百分之百责任,不可以半点责怪人家。

如果抱有这种观点,你说这个人心量多广大呢?他不好意思讲坏话,因为都是自己的事情。你说「我遇到一个恶人」,不好意思,你怎么遇到恶人呢?说明你心里恶,你心里有个恶人,所以你遇到一个恶人。外面的事情是我们内心的镜子,如果你心中没有恶人,你见不到这个恶人。你遇到了,你还好意思说!你要是懂得,就是你不好啊!你如果遇到十个恶人,说明你心里藏了十个恶人,是你把这些垃圾装到心里去的。

就像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公案。他们在一起经常辩论机锋,苏东坡老是输,输了还不服气。那一天,他跟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东坡居士很高兴,「我像一尊佛」。佛印禅师问:「那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居士想就此机会损他一下子,说:「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他想:这下我赢了,我是佛,他是牛粪。苏东坡回去就把这件事情讲给他妹妹苏小妹听。苏小妹一听,说:「哎呀,哥,你输了。」「我怎么输了?」「佛印禅师心很清净,见一切都是佛,你即使是牛粪,他也把你看成佛,这是他心中只有佛,没有牛粪。你心中就是牛粪,所以把人家禅师看成牛粪,这是你的心不干净。」

这是一则公案。当然,苏东坡佛学修养很深,这则公案未必是真的,但道理是这样的。

如果了解万法唯心的道理,我们是没有半点资格责怪外面的环境,更不可能报复社会,我们没有推脱的余地,这样就会抱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因为这都是自己的责任,要改正就改正自心,所以这个原点就抓得非常准,这个思维点就站准了,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好的。

从自己改起,不责怪人家,也不推脱责任,这就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如果都怪人家的话,「那好,什么责任都是你的,跟我无关,那你改变吧!」人家是改变不了的,不会因为你这样说人家就改变。

有一句话说「依报随着正报转」,要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没有那个能力,但其实可能也有,就是改变我们的内心。所谓依报,就是我们所遇到的所有一切人事环境。如果我们的心念光明,我们的心阳光、温暖,那从此以后就会一路春风,遇到的都会是善人、好人,一定是这样的,没有任何含糊的。

「怎么我改了,他还没改」,那你还是没有准备改,你要等到他改你才改,不是这样的。你改了就好。因为这一切都在我们自己这一边,我们的心就像一个灯笼,当我们在黑暗里走路的时候,我们走到哪里就照亮到哪里,黑暗遇到灯就消失了。所以,我们的心如果光明,如果阳光,如果温暖,那么走到任何地方都是这样子的,都是亮的,人事关系自然就改变了。人事关系也是一种依报,我们所依靠的环境。

第二,因缘观。

因缘观特别重要。万法是由因缘所生,所谓「因缘成事」,这样一来,万法就是空性不实,无我,空性,它并不是实在的。既然如此,佛法就说无作者、无受者。

一般人办事,「这件事情是我干的」,觉得很自豪,有一种居功自傲的心,这个思维方式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事实,你不可能一个人成就的。好了,你这样居功自傲,人家就不高兴了,「只有你一个人干哪!」但是你嘴巴大,人家不高兴就在底下搞小动作,将来你的事情就办不成。所以,不要有这种观点。

如果有因缘观,你说「这事成了,是因缘成事,大家的,有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缘」,这样你就会有感恩心,就不会居功自傲,就很谦卑,这样,人事不就好了吗?环境不就好吗?结局不就好了吗?

如果不懂得因缘观,失败了就很沮丧,「这个事我没办好,我真没面子,我真无能,我真无用」,这种观点也不符合因缘观。当然,我们可能有许多需要检讨、修正的地方,但是这件事情如果尽到力了,就会很安心,「这是因缘没有成熟,因缘如此」。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怎么能胜不骄,败不馁呢?懂得因缘。事办成了,没有骄慢;事没有成,也不会气馁,因缘就是这样,坦然接受。这样,心就永远处于一种非常平的状态,非常理性的状态。

学会因缘观,就没有情绪,就不会执着「我」,因为「我」跟「因缘」是相反的,因缘就是「无我」。如果因缘观很深入的话,人就会平和理性,也无所谓成败得失,这样的心所引发出来的思维、语言、行为,自然是随顺事物的本来状态。

第三,慈悲观。

佛教讲慈悲。当然,慈悲很深,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简单讲,慈悲就是利他,对他人恩慈体贴,凡事站在对方立场考虑。慈悲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也符合人心,符合佛法。如果有慈悲观的话,你做事情、起心动念当然就不会负面思维,就会正面思维。好处都要给人家了,哪会跟别人计较呢?哪会去责怪人家呢?

第四,念佛观。

有人说:「我没那么大慈悲,也没那么大智慧,无我做不到,我只是念佛的。」

念佛,好,有念佛观。什么是念佛观呢?

作为一个念佛人,其实有的时候我们都忘了自己是一个念佛人,念佛的观念没有深入内心。

我想有几点:

第一点,要时刻记着我是极乐人。学我们这个法门,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的,如果忘了这一点,那你往生不定,就不能称为一个真的念佛人。好了,我们往生是一定的,我们现在虽然在娑婆世界,其实我们的户口,我们的名字,已在西方净土。如果有这种认识,你在世间做事怎么能不自在呢?怎么会跟别人计较呢?你都是极乐的菩萨了,还在跟凡人计较!

有一个人在走路,突然一个小青蛙把他的脚碰着了,结果他就蹲下来跟那个青蛙计较──会这样吗?不会呀!只是一个小青蛙嘛,对不对?它在路上走了就走了。

那你是极乐的菩萨,你在这里做事,还会跟凡人计较吗?时刻想到「我都是要到净土成佛的人了」,自然非常放得下,心里很坦然,境界就不一样:这就是念佛观。

我们既然是极乐人,我们来到世间做什么?跟别人结善缘哪!事情做成也好,做不成也好,都可以,可成可不成,但有一点一定不能失败,就是我们和人家一定要结善缘。结到善缘就成功了,事情没办好,没关系,让他愉快、让他安心、让他喜乐就好了。遇事逢缘如果有这种心念,就会有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点,我们念佛的人要知道弥陀是主人。如果有这种想法,你就不会太煎熬自己,「事情怎么会这样!」弥陀做主人,我们为阿弥陀佛做事,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手在推动,你那么着急干什么?就好像你就是主人了。我们做弥陀的手足,做事就会非常平静,做起来很有力量,很有靠山,就不会觉得没有底气。弥陀做主人,讲成讲败,我们也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短视。阿弥陀佛做主人,你怎么知道事情办不成就不好啊?办不成说不定最好,阿弥陀佛看得到更远的未来;他不仅看你一个人,他看周围一圈人,他看所有的众生。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弥陀做主人,自然就有阿弥陀佛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做种种善巧因缘的安排。

那我们所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我的起心动念,我设定的目标,我的三业行为,符不符合念佛人的身份,符不符合弥陀救度,是不是在推进这个法门,是不是在为利益众生?」如果是这样,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有阿弥陀佛来做。

就怕你不是这样,你有自己的东西:「我要为我的名,要为我的利,我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给大家看看⋯⋯」──没有什么一定。如果我们的心坦然让弥陀做主人,那我们的方向就跟阿弥陀佛一致。打个比方,我们就是灯泡,阿弥陀佛就是电源、能量。我们不会放光,阿弥陀佛会放光。弘愿寺不是哪一个人建起来的,是阿弥陀佛要成就这个寺院,是这么多念佛众生需要这么一个专修道场,这是弥陀在做事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要干扰阿弥陀佛的事业,不要坏事就行。往往我们过多地想,过多地思虑,有过多的知见,其实是障碍了阿弥陀佛的事业,这是帮倒忙,越帮越忙。我们应该在内心静静地体会:我应该如何拿捏,如何去做,如何去顺应这个法门、顺应弥陀的心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些。当然,这也是在做事当中去体会。

当然,念佛观也有「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像《宗风》所讲的这方面,都属于念佛观的内容。

这里我们讲了四点,稍微总结一下。

这四条法则是我们思维的标准,我们思维的原则。

第一,唯心观。万法唯心,一切在我,这样就没有推脱的余地,就会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因缘观。因缘成事,空性,无我,无执,无情绪,这样就不会计较成败得失,不会患得患失,处理事情就会平和理性,同时也会积极。为什么?「我某某人只是这万千因缘当中的一个环节,这件事情是符合众生利益的,符合弥陀救度原则的,但是目前这件事没有完成,那怎么办?促进因缘成熟。怎样促进因缘成熟,就要考虑」,这是很正面、很积极的。这样做就能够促进因缘成熟,这不就好吗?「我要做哪一部分,哪个方面是我努力的,哪些是时间的关系暂时不能成就,哪些需要把大家的因缘都调动起来」,这就是因缘观给我们的启发。

第三,慈悲观。如果有了慈悲观,我们就不会计较,也不会责怪,而会觉得无所缺乏,感到非常满足。人在这个世间,所谓「知足常乐」,依我们凡夫来讲,怎么能知足?胃口大着呢!欲壑难填,就是不知足。以我们凡夫,我们的心,唯有弥陀的名号能让我们知足。这句名号,世间利益、出世间利益,现世利益、未来利益,成佛利益,五种增上缘的利益,通通都有,圆满一切功德,让我们心满意足,没有任何欠缺,这样的心就非常祥和,非常安乐。

前面讲了一些理论,下面讲一些例子。不是说理论讲出来就能做得那么好,我们都来学习,但首先要有认识,如果认识都没有,那遇到事情就是火上了。

所以,遇到事情我们慢慢做,以佛法来调整自己,对境练心。

关于正面思维和负面思维,比如信任就是正面思维,怀疑就是负面思维。所谓信任,就是对他的基本面给予肯定,并不是说他这个人是万能的,不是这样。比如说佛菩萨都很信任我们,是肯定我们的佛性,肯定我们念佛,肯定我们有向善、向净的趋向。你信任他,就会肯定他,给他力量,给他温暖,给他鼓励,他就觉得很好。没有一个人愿意活在被怀疑的气氛当中;怀疑他的人心里也是不清净的。这个怀疑的心就有阴影,本身就不清净。

我自己有件例子。这件例子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我仍然记忆深刻。我大学毕业之后有一次回母校,我这个人不太认识路,车站下了车,本来到学校也不太远,但我不认识,只好搭人力三轮车。车伕开口就要五块钱,当时五块钱挺大的。「啊?五块钱?」我脑子马上产生了负面思维,「这肯定是在蒙我,有那么远吗?据说骑车的人都愿意带你绕弯子,只有两块钱的路,他绕一大圈,好收五块钱」,心里就产生这种想法。

我说:「能有五块钱吗?有那么远吗?你别骗我,这一带我可是老来的。」然后就显示自己好像环境很熟,不是外地人,在那里一阵辞言,现在想来都不好意思。结果这个三轮车伕,我非常感谢他,他回头对我看一看,也没有辩解说确实那么远,直接把我损了一顿,他说:「你这个人真没有意思,」他摇摇头,很看不起我,「你连人家说的话都不相信,你这人没意思。」这句话给我非常大的震动。所以,我非常感念他,他是我的善知识。

从这件事情以后,任何人事的事情,我都不会怀疑人家,只要人家开口,我首先采信。连人家的话你都不相信,你说你这人有什么意思?

我们不相信人家的话,是我们内心缺乏相信人家的能力,我们内心趋向于负面的判断,趋向于恶的认定。这样,我们活得就不阳光。

所以,宁愿受人家的骗,也不要让自己心里阴暗,不舒服。

很感恩车伕,我抱着这样的原则来实践,从那一天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骗过我。

也许有人讲了,「什么不骗你?你是沙漠鸵鸟,你自己愿意这么想,人家骗了你,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就是他没有骗我,我愿意这样不知道,对不对?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家都听说过吧?第二句话,在我们这里是要取消的。我们如果要防人家,防不胜防。怎么叫防人家呢?首先把人家想得,「这可能是敌人」。戒防人家,等于是把一把刀放在手上,认为他就要害你,越看越像,很紧张,过得非常不舒坦──不要防人,把门打开。

心门打开,房门也打开,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必要用防盗网把窗户封起来。

要信任对方,即使这个人对你不好,如果你信任他,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万事要从心诚出发,而不是玩弄技巧。诚恳地信任对方,就能感动对方,就能使对方生长向善、向上的力量,就能使他和你合作愉快。他即使用不好的心态来对待你,由于你的真诚和信任,他自然就把手中的戈矛放下。信任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要正面思维。

有人说:「你光正面思维,那种事情是有啊,打出租就有的,不然为什么还有举报电话呀?」好了,那也可以正面思维。

比如说就是两块钱的路,他收你五块钱,那怎么办呢?「哎呀,我真倒霉,遇到这样的恶人,这个世界真是太糟糕了」,你看这点小事你就这样负面思维,你以后出门就谁都不敢相信了。

如果这样,仍然可以正面思维:「很可能他今天生意不好,从上午等到下午,没有等到一个客人,就等到我了,收五块钱,完全值得!他才收五块钱,其实应该给他十块。」这不是很好吗?

你再可以怎么想?「他一定是经济很困难,不然踩三轮车干什么?那我能布施他三块钱,刚好不落痕迹地做了这份功德,很感恩他。」做善事,无我是不太容易的,这样就比较容易,他自然地收了五块,认为他收得理所应当;我成全他,刚好,「对对对,应该五块钱,可以的」,你看,你能够稍微布施一个人,不是很舒服吗?

还有一个正面思维是什么?「不要怪人家不好,我这人诚信有问题,出门就遇到骗我的人,说明我有问题」。他那样的话,你就会谨慎自己,以后逐渐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因缘。

学会以佛法来正面思维的话,不管对方有没有得到好处,首先我们自己得到好处。

如果对方真的骗了你,你把他戳破了,就要吵,就要打起来。如果你正面思维的话,他很高兴,你也高兴,双赢。大家都很高兴,这五块钱就发挥作用了。不然的话,都因为这五块钱在那里难过。

所以,也要让钱欢喜,让它走得很自在,「好好好,走吧走吧」。

「疑邻盗斧」这个例子,大家可以反复听闻,反复思维。

「疑邻盗斧」,他就采取了负面思维,因为他的斧头丢了,他一想,「我的斧头就是那天掉的,那天就是我这个邻居在旁边,没有别人在旁边,一定是他偷去了」,他首先想人家就是贼。这么一看,「怎么看他都像是贼,你看他走路都回避我,眼神都不正常,一看就像做贼的样子」,越看越像,你说他的心里不难过吗?也没找到证据,又不好去调查,哎呀,心里难过的要命。

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就不像偷斧子的人了,走路腰板也是直的,眼神也不像贼了。

万一这个斧子没有找到,那岂不是对方要一辈子被冤枉吗?所以,很多冤假错案就是没有正面思维,事先认定就是你干的,然后再判断取证,看你讲话,看你的眼神,看你的动作,怎么看都像。

正面思维就不这样想了,正面思维就是说「斧子掉了,掉了就掉了,很可能是我自己放错地方了,过几天它就会出来。」

再者,斧子掉了,但愿它被需要它的人捡去,这样等于斧头没有掉,因为不过是你用、他用而已。如果说烂掉了,那倒是真的掉了,所以斧子并没有掉。

我记得佛海讲了一个例子:他的外公人非常善良,以前物资非常贫乏,他外婆丢了一包衣服,回家说:「一包衣服丢掉了,哎呀,很可惜。」他外公说:「那不是丢掉了,人家捡去一样用,没有丢掉。」

你看,这就是正面思维,这个心就非常好,他外公身体特别好,活了近一百岁,他总是正面思维,身体当然好了,怎么能不好呢?他说:「如果被火烧掉了,可以讲它浪费了,人家捡去一样用,没有资源浪费。」

我们佛教徒也要有这种观念,钱是个符号,如果资源没有浪费,不过是张三的到李四兜里去,不要那么吝啬,不要觉得好像自己的肉掉了一样,给他用、给你用一样,钱是流水,流去再流来。

但是,我们不要随便浪费一粒粮食,也不要随便浪费一滴水,因为这些资源任何人都能用到,你浪费掉了,这才是丢掉了,耗费掉了。

我想就这个例子再多阐发几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认为自己在负面思维,往往我们会说「我这是合理推断」,而实质上是疑心招感。有了疑心之后,所有的信息经过我们的大脑,像筛子一样筛取,筛取跟自己的想法一致的信息。比如说你对一个人没有好感,那么,你总能听到他的负面消息,因为如果有人讲他好,你不愿意听,为什么?「你讲的跟我认为的不一样,难道我会错吗?我还会错?」因为你不会错,所以那些讲他好的话你不愿意听,听到之后你也会皱眉头,像没听到一样,就像电脑删除一样,你把它删除掉了。但是,如果有人说他不好,你马上像海绵吸水一样,「你看看,不是我一个人说他不好,张三也说他不好,李四也说他不好;不仅说这件事不好,那件事也不好,我还是很宽宏大量的,我是很公正的」,就会筛取这些信息,强化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正确,这样就把我执给坚固起来。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不是这样。这就是只看到负面,看不到正面,因为你是心理作用。

一个人一旦被人家怀疑之后,等于是定罪了,只有到了极乐世界才能把这个案子谈清。人的心往往容易执着,不够柔软,错误地认定别人。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其实是我们的烦恼,疑是凡夫的一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凡夫愿意怀疑,愿意起疑心。

同时,也是缺乏爱。爱会怀疑人家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果爱一个人,我们就不会怀疑他,因为爱他是没有条件的,他是这样、不是这样,你都会爱他。所谓怀疑,就是说「你要这样,我才认可,那样就不行」,就是有一个选择的标准。如果你心中有爱,就不会有怀疑。

因为爱而怀疑,那不是爱,那是一种情执,那是自我占有式的,不是真正的爱,那会产生很多矛盾纷争。

第二,疑心也是因为胆怯,因为受的伤害很多,不敢相信人,失去了信任人家的力量和勇气,内心很胆怯,遇到任何事都要左调查右考虑,非常紧张。

当然,慎重也是正常的,我们不能说慎重是负面的。

另外,有的人疑心,是傲慢心的作用,只有自己是可信的,人家不可信,总是高标准、高规格地要求对方很多,就不容易相信人家,「好像这事非要我自己抓了方向盘、握在我的手中才可以」,但天下的事也不可能你一个人抓在手里呀,这就很麻烦。

我们的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应该能感受到,如果这一点你都没有感受,就是佛法方面的素养太薄弱了。

负面情绪生起的时候,你能感受到心是染污的,存有阴影,不舒服,会紧张,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这样,就会让大众远离,事情就会变得复杂化,情绪、环境气氛都不好。

我们在世间做事,一定是有判断的,这种判断一定是通过审虑,到最后的断定,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是有起疑,要判断,比如说晚上走路看到前面有个黑影,这到底是个人还是个树桩呢?这种怀疑谈不上正面负面,这是客观的判断,这是正常的。

这种正常,有几个特点。

第一,不是事先认定,或者不倾向于认定说「他就是不好,这样不行」,没有这样的倾向,它很客观。

第二,慎于求证。比如说某件工程,人家做一百块,他做要一百五,有差别是正常的。「这家伙肯定是赚我五十块」,这样的话,就很负面。要想到说「这个五十块是什么原因?肯定有它的原因」,就要去求证。一个慎重的人,会慎于去求证。

第三,没有情绪化,平心静气。我觉得没有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没有起情绪,对方是知道的,自己当然更知道。如果平心静气的话,那就是客观理性的,事情处理得就会很得当,很得体。判断错了,会马上承认,「这个我错了」。如果事先就怀疑人家,甚至不好意思取证。就像怀疑邻居偷了斧子,事先有这样的心态,怎么好去取证?「万一不是这样,我不是冤枉人家吗?」不好取证啊。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心态,那怎么不好取证?「张三,那天我俩在一块儿,我斧子放在那里,现在不见了,你有没有看见?」不是可以很正常地问他吗?你心里是光明的,坦荡的。如果认为「是他偷了我的斧子」,这就是事先认定,这就是负面的,就没有勇气去求证。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被人家怀疑,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本来很努力地工作,你却怀疑我玩忽职守,怀疑我不干活儿,怀疑我人品有问题,我真冤枉!我不跟你干了,有什么了不起,在这里受这个气,哪里搞不到一口饭吃!」这是负面思维。

怎样正面思维呢?第一点想到「我这个人一定有不足,不值得让人家百分之百信任」,自己要起惭愧。

第二点想到「我们彼此沟通可能不畅,对方的判断是依据他的信息,我是当事人,他没有在我这里取到信息,我没有主动向他汇报,没有向他说明,他取证的信息比较窄,没有做出客观的判断很正常」,这样的话,你也会很客观,不会起情绪。

再一点就是站在对方立场去想,「对方有理由怀疑,因为他在负责,他希望事情做得更圆满,更周全,他这样思虑是合理的,他是从工作出发,不是对我一个人,他对谁都会这样,他心地很光明」,如果这样肯定对方,自己心里就会舒服。

如果双方都这样思维的话,做事情就会非常顺利。

当然,也可以适当解释。「这件事是我在经手,我平常跟你联系也不多,这件事还是我向你汇报一下⋯⋯」

有的时候,你去解释还不好,那要看时间。贸然去解释,好像很唐突,可以在喝茶、散步聊天的时候顺便把这件事说出来。对方一听,「哦,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他不就放下了吗?他就坦然了。

如果你觉得不好解释,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那就不解释。不解释不就受冤枉了吗?受冤枉也无所谓,受冤枉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有一个老和尚,在寺院里接待了一位居士,第二天居士回家,发现随身携带的二十两银子不见了。居士一想,「我在寺院里住着,肯定是老和尚的事情」,就跑去找老和尚,说:「我在寺院里丢了二十两银子。」老和尚说:「哦。」就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居士找到了那二十两银子,赶忙跑去对老和尚说:「对不起师父,我的二十两银子找到了,这些还你。」老和尚说:「哦。」就收下了,从头到尾就讲两个「哦」字。

既然你说在这里丢的,就给你二十两银子呗,如果这辈子没找到,老和尚就认了:这就是老和尚。

这种事情解释不清楚,打官司都打不清楚,「我在你这儿丢的,不是你拿去了吗?」会惹出是非。老和尚就很简单,正面思维,正面处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用质直无伪的心、诚挚的心正面思维,信任对方,肯定对方,就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负面思维很多,像责怪、抱怨、诉苦、闹情绪、发牢骚⋯⋯这些都是负面思维。

比如说责怪人,我们经常会遇到,「哎呀,都是他害的我」,其实不要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有几种:

第一,树敌。什么叫树敌?你把他树起来作为一个敌人。你本来没有敌人,「都是他害的我」,好,你心里树了一个敌人,就是说这是你创造的,没有谁害你,是你自己害了自己。你认为是他害了你,你不就树了一个敌人吗?你树了一个敌人,自己心里多难过!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狂想症,强迫症,以后就得精神分裂。

第二,积怨。怨恨会积在心中,散不出去。「因为是他害的我,我当然要恨他了」,积累在胸中,「只要看见他,我就不高兴」。

我听过一个笑话:有两个人谈对象,后来这个男的另外找了女友,这个女的气呀,「我对你那么好,你却把我害成这样子」,树敌,积怨。那怎么办?报复他。她是个牙医,一天,她的前男友来让她拔牙。她想,「机会可到手了」,打了一嘴的麻药,三十二颗牙全部拔掉,结果判了三年监禁。这是实有其事。

这就是树敌,积怨,然后报复,最后坐牢,这都是世间人干的事情。

负面思维非常糟糕,非常麻烦。没有谁害了你,谁害了你?你自己呗,你自己找的。人海茫茫,你干嘛找到他啊,这不是你们互相之间业力啊,对不对?

所以,如果我们感觉自己吃亏上当了,把嘴巴捂起来不要讲话,哪好意思?还有脸说人家害你──没谁害你。

这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像狂想症一样,到公安局报警:「有人要害我。」其实没有人害他,是他自己得了病。

我们思想里常常会幻现出一些东西,所谓「一切唯心造」,以为人家害了你,「这件事没做成,就是他在里边坏事」,其实不是这样。

这样负面思维,一是积怨,再就是招怨,招了对方来怨恨你,因为你心中对人家不满,你有怨气,对方立即感受到了,他也怨恨你,「怎么能怪我?」你怨他,他怨你,事情能做好吗?于事无补。怪人家并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只能把事情办得更糟。

反过来讲,如果你自我承担下来,「唯心所造,这一切都是我的错」,那怎么样?你就没有敌人了,哪有敌人呢?这是你自己的错,那就没有敌了,不会树敌,也不会招怨,也不会积怨;都是自己的错,就会忏悔,就会惭愧,就会把怨气化解。

王凤仪有两句话,我觉得非常好,这两句话叫「找好处,认不是」。「找好处」是找他人的好处,「认不是」是认自己的不是。「找好处」就在感染对方的阳气,「认不是」就在释放自己的阴气。你有阴气,积在心中不得病吗?你还说「就他对我不好,所以我一定要恨他,我不能放过他」,你哪是不放过他?你是不放过你自己,你心中这团气就会凝聚在这个地方,肝不舒服了,心不舒服了,脾不舒服了,胃不舒服了,好几天吃不下饭,就得病了。你找对方的不是,认他的不是,你不是把他的阴气吸来了吗?

如果你想对方的好处,凡事感恩,正面思维,越想心里越透亮,越想心里越舒服,对不对?

感恩对方,想念对方的好处,你坐在家里不出门,你就修福报。晚上躺到床上,想一想,「哎呀,张三,李四,大家都这么好啊」,福报不就增长了嘛!

反之,你想「张三?李四?这事真难搞,这些人怎么都这样」,睡不着觉,晚上就在那儿增长负面的东西。

事情没做成,从因缘观你就要想到,「哦,这是因缘不够成熟,时机没有到」,心里就很平静,对不对?「这件事情没做成,也可能会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我吸取,会培养我的耐心,会让我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会长养慈悲」,这比事情做成了更有意义。

如果事情只是表面上做成了,你的慈悲没有增长,你智慧没增长,心性还是那么浮躁,那做成了有什么意义呢?

怎样杜绝负面思维?那就要学以致用。我们学了这么多佛理,要拿来用在生活当中。

佛法非常灵妙,对生活,对工作,对家庭,对任何人绝对都有帮助。

了解佛法,要落实佛法,我们不是把佛法学了一套放在那里,然后自己遇到事情还是顺着习气。一般人做事都是顺着烦恼习气,依主观经验来判断,非常草率,非常肤浅──应该用佛法的原则在心中衡量一下。

佛法素养很深的人,随时都有法的概念,不会起负面情绪;我们就要对境练心,要有这样的意识。

再一个,不要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产生负面思维的时候,往往认定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佛陀告诫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方可乃信汝意。」我们要慎重,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自己的主观判断是不可信的。除非你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你的判断才是可信的。因为证得阿罗汉果的人,内心是很清净的,没有情绪,没有我执,他很客观,如理地返照事物;他还有神通,过去、未来都看得很清楚。凡夫前因后果什么都不知道,就靠自己的情绪,判断怎么能正确?一定有很多的盲点,所以「慎勿信汝意」。

孔老夫子有四绝,「子绝四」,这四点他是避免的。哪四点呢?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就是不主观臆断,不凭空臆测。

「毋必」,就是不绝对肯定,不会说「一定是这样」。

「毋固」,不固执己见,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毋我」,不我执坚固,不会以为「任何人不能冒犯我,不能否定我」。「意、必、固」都是因为有「我」。

这几方面,我们作为佛弟子,特别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处理人事一定要慎重,不可简单草率,不要「意、必、固、我」。

同时,要严防情绪化。我们处理事情不敢保证都那么好,但是有个基本面。如果情绪比较大,事情处理得肯定有后患。

如果没有情绪的话,基本上还算稳妥、公道,即使做得不够周全,对方一提出来,马上就可以改正。

(2012年5月5日讲于弘愿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