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念佛开示

石家庄念佛开示(一)

同一念佛无别道

中秋是团圆的时节,净土宗念佛法门有两句很让我们感动的话,「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只要大家共同念佛,是不分地域的,大家都是法门兄弟,都是阿弥陀佛的亲子。我们现在在这里聚会,将来在莲池海会团圆。

八大宗派

佛教在印度并没有八大宗派。传到中国之后,成立了大乘八大宗派,祖师们根据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根据此土众生的根机和对一代教法的理解,分成了八大宗。八大宗,禅宗、净土宗大家都听说过,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律宗,讲戒律的;还有天台宗,天台宗是智者大师开创的;还有华严宗、唯识宗、三论宗,这些诸大宗派。

净土宗

现在,最普及的就是净土宗。

净土宗,大家用一句话解释它,怎么解释呢?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佛往生是我们成佛的最佳途径。」)

答得很好。净土宗,就是以专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以净土作为立宗的根本;净土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宗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切合实际的修行方法,还有高超的利益。

现在问大家,我们净土宗的创立者是哪一位?

(「龙树菩萨」⋯⋯「昙鸾大师」)

刚才答这两位菩萨都是跟净土宗密切相关的。龙树菩萨是印度的,他关于净土的著作是《易行品》,把一切法门分成难行道、易行道,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易行道;除此之外所有的法门都属于难行道,因为要靠自己的力量断除 贪瞋痴的烦恼,修行起来很困难。

中国有一位昙鸾祖师,是北魏人,在山西太原(离石家庄不太远)。昙鸾祖师说明难行道为什么难,因为靠自力,没有佛力的加持;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因为靠着佛力。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现实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昨天还在长春,今天就来到石家庄了,这就是靠的易行道,靠着火车的力量。如果在古代,就算骑上千里马,一日千里,今天还没到啊。如果靠走路,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要靠他力。

世间法有难、有易,佛法也有难、有易。同样的道理,世间法有自力、有他力,佛法也有自力、有他力。我们到远地方去,有靠自力走路的,有靠他力乘车的,甚至坐飞机。佛法也一样,有靠自力解脱的,也有靠佛力解脱的。

我们净土宗,是靠自力还是靠佛力?

(「靠佛力。」「靠自他二力。」)

有人说靠佛力,也有人说靠自他二力。等一下我们来分析。

如果大家对教理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平等地讨论,以经典为标准,让大家心服口服。大家听得懂、做得到、有效果,这才达到目的了;听不懂、做不到、没效果,那不要听了。

继承昙鸾祖师思想的,是道绰大师;道绰大师的弟子,就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他的根本著作就是《观经四帖疏》,有关净土宗最基本的教理,都是由善导大师确立的。大家知道净土宗修行有专、有杂,这是谁定的标准呢?就是善导大师。他说︰杂行之人,一千个里边没有一两个往生;专修之人,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我们净土宗行人,到那里去都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这是由昙鸾祖师提倡,又由善导大师引经据典确实证明下来,风行全国,传至万代,一直到今天。所以,讲到净土宗,大家都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行法、正定之业。像这些大根大本的原则性问题,都是由善导大师确立下来的。

在善导大师的思想里边,特别强调「他力本愿」,强调阿弥陀佛誓愿的力量,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誓愿的力量,任何众生称念名号必然往生净土。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非常容易的。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这样说︰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阿弥陀佛有这样的誓愿,让我们众生信心求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多到一辈子念佛──「一形」,下到临终念十句佛,甚至只念一句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不虚假的缘故,都是很容易地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的解释往往都有四个字──「定得往生」(或「易得往生」、「必得往生」),在后面做结论性的说明,比如说「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等等,我们看了,内心都非常安稳、踏实。之所以「易得往生」、「必得往生」、「定得往生」,因为是阿弥陀佛本愿的缘故,这就找到净土宗的源头。

宝典失而复得

善导大师后面是少康大师、法照大师,他们都尊崇善导大师的思想。

可是法照大师之后,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唐朝以后,由于「会昌法难」,国主不信佛法,摧灭佛教,善导大师的著作在中国就很遗憾地失传了。此后一千多年来,弘扬净土的大德、祖师没有机会拜读善导大师的著作,从我们现在看到的净土文献来讲,北宋的元照律师在解释《阿弥陀经》的时候引用到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以及《玄义分》的一部分,从宋朝下来,元、明、清,后来弘扬净土宗的祖师,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是顶顶有名的,他们都没有读到善导大师的著作,这样,在解释净土宗的教理方面跟善导大师思想就有某种程度的偏离,像《弥陀疏钞》,完全是以华严宗的宗旨来解释;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对《阿弥陀经》的解释有独到的发挥,不过他的教义体系还是依据天台宗,不是依据善导大师的净土宗体系。

直到民国的时候,印光大师拜读了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对善导大师是五体投地的崇仰,敬重得无以复加,直接说︰「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大家都知道,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所说的话,就跟佛所说的一样。

为什么印光大师能够读到《观经四帖疏》以及善导大师完整的著作呢?(善导大师完整的著作有五部,一共有九卷,所以叫「五部九卷」。)这是因为在清朝时代有一位杨仁山居士,他在出任中国驻英国外交使官的时候,在大英博物馆认识了日本的南条文雄,谈得很投机,因为都是佛教徒,又都是饱学之士。南条文雄是佛学博士,讲到日本有很多经典,但是杨仁山在中国见都没见过,他就感到很惋惜,只知道《大藏经》的目录里有这些书,但是在中国没读过,然后就请南条文雄帮忙,把这些经典传到中国来。后来,这些经典,包括「天台三大部」、「南山三大部」,包括善导大师的著作,就回传到中国来。

这是一百年前的事情。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拜读到善导大师的著作。但是,在这一百年间,能够有慧眼关注到善导大师思想,同时知道善导大师和我们一般所讲的净土宗之间有专和杂、纯和不纯的差别的人并不多,致力于研究善导大师思想而使之成为一代风尚、成为大家普遍信仰的人并不多,还是在初级萌芽阶段。

来到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大家有福了,大家很有福报,大家的福报超过蕅益大师了,超过莲池大师了,为什么?两位祖师都没看到善导大师著作,而我们看到了,这个就是众生的因缘所感。

同时,也有慧净法师,系统性地研究善导大师的著作,也有他慧眼见真的地方,从而条理分明、架构严谨、语言简洁、宗风突出地把它弘扬出来,编译了一系列的著作,让我们心中非常豁亮,让我们觉得︰原来净土大道这么 的宽广 !可是,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思想,净土的道路就很狭窄。

珍重善导教法

这是净土宗的一段历史。我们了解这段历史之后,才能对我们今天能够遇到善导大师这样亲切、明朗的教法感到珍重。因为从唐朝以后,大家在解释净土宗的时候,都依据各宗各派的教理,不是站在净土宗的立场,这样就发生了分歧。比如说解释《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如果按照天台宗的解释,就有「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如果按照禅宗的解释,一定会解释为禅定的一心不乱,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做得到的。「一心不乱」这四个字不知绊倒了多少人。可是,这部《阿弥陀经》是为了五浊恶世的凡夫「说此难信之法」,不可能像阿罗汉、大菩 萨那样要求我们,那是不可能的,那就法不对机了。然后,人们就降低标准了,「那个是高标准,达不到一心不乱,最起码要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梦寐一如,如果这个达不到,那不能往生。」这样的解释,使得上千年来很多人在这四个字里面栽倒了、绊住了。

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不管你有多大的神通,我看这四个字你跳不过去。就好像一只鸟要飞过喜马拉雅山,太高了,空气稀薄,「噗」,掉下来了,飞不过去。本来没有山,平地起一座尖峰,挡住了我们往生净土的大路,这个就有缺失了。

所以,依据善导大师的教法,才能把往生净土大道上的人为的石头搬去,把人为的障碍拿掉。

各位莲友,如果阿弥陀佛亲自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会不会觉得很好?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偶尔会来,他也经常来,不过一般来,待的时间都不长,一般都是在我们念佛人临终的时候,他就来了,来了几分钟就走了,是不是?往生的人看得见,高兴得不得了,头才磕下去──善导大师讲了两句话,「低头礼佛在此界,举头便到极乐国」,看见佛来了,拜下去,一抬头,已经在极乐世界了,就这么快。但是,旁边的人还看不到,尤其不信佛的,还在那里「咿咿呀呀」地哭呢,人家到净土成佛去了,你还在哭啥呀?「你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哪?」就好像牢友在牢房里坐牢,时间久了,就有感情了,其中有一个出去做大官去了,另一个不知道,还在那里哭,「你怎么不跟我在牢房里边哪?太可惜啦 !」那么这个人就太愚痴了。

阿弥陀佛有一次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偶尔来的,这次来的时间很长,好几十年,人人都看得见,还写了书,还留了著作──你们知道是谁吗?

(「善导大师。」)

对呀,善导大师。很可惜,那次来我们没赶上,如果赶上了,我们也走了。不过没关系,他的著作还留下来了,我们今天就是来学习、了解他的著作。

关于「光念佛够不够?」的三种观点

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平常修学净土宗的状况。大家随便聊一聊,平常早晚课啦,还有对净土宗怎么理解啦⋯⋯随便聊,没关系。

请问各位︰大家的目的是不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是。」)

方法呢?

(「念佛。」)

光念佛就够了吗?够不够?

(「够啦!」)

光念佛就够啦?

(「够!靠佛慈力。」)

光念佛就够了,你高兴不高兴?「我就是经典没会,光念佛就够了,那就太好了!」王颖呢?

(「我觉得应该不是吧。」)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样?

(「信愿行,行应该是很多方面。」)很多方面。

(「当然念佛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好,你对你的答案决定吗?会不会更改?

(「至少我现在这样认为。」)

等会儿我要出标准答案。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目标是要到极乐世界,方法如果搞不准的话,那就麻烦了。

我问大家光念佛够不够,有的讲「够」,王颖说「可能不会够,还要做些别的」。答案在哪一边?等会儿再说。我们就念佛说下来。

光念佛,没有功夫成片够不够?

(「够!」「不够!」)

光念佛,没有伏住烦恼,能不能往生?

(「能!」「不能!」)

还有一个问题,光念佛,如果临终没有正念能不能往生?

(「能!」「不能!」)

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大家已经分成三拨了,哪三拨呢?有一拨说「光念佛就可以了」,还有一拨说「光念佛怕不行,还要加别的」,这是两拨;在光念佛之内又分成两拨,一拨说「虽然说念佛可以,但是要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伏住烦恼、临终正念才能往生。」另一拨说「没有达到功夫成片、没有达到清净心,也能往生。」又出现分歧了。

阿弥陀佛所设定的道路

下面我要请裁判出来──我没有资格做裁判,谁有资格做裁判,大家知道吗?

(「善导大师⋯⋯阿弥陀佛。」)

对呀,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谁有资格做裁判?就是阿弥陀佛。是不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人,我们客人在帮他说话?比如说张居士家里要请客,谁来谁不来,他讲话算数,客人吵了半天,主人在旁边笑死了,「你说的算啥呀?」

那我们来看阿弥陀佛这个主人是怎么说的。

西方极乐世界是谁建造的?

(「阿弥陀佛。」)

对,不是我们各位建造的,是阿弥陀佛建造了极乐世界。那么,他建造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他建造极乐世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往生到那里去。就好像父母建好一栋房子,就是给儿子搬来住的。阿弥陀佛看我们十方众生就像他儿子一样,「唉呀,你在娑婆世界太苦恼了,我建一个极乐世界请你来住。」──你看,佛就是大气 !是不是?我们做人很可怜,顶多建一栋房子给儿子住,阿弥陀佛建一个世界给你来住,这就是佛!建个什么世界?极乐世界!

那么,他把世界建好了,我们怎样去?这个方法他有没有搞好?经典里说极乐世界去此十万亿佛土,如果阿弥陀佛把极乐世界建好了,但是去的道路没给我们铺平,那我们想去也去不了,是不是?

在法藏菩萨发的四十八大愿当中──阿弥陀佛成佛之前叫法藏菩萨,他所发的四十八愿当中,其中有一条叫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称为本愿中的王(四十八愿称为佛的本愿,什么叫本愿呢?没有成佛之前,因地本来的愿望、根本的愿望、本来的心愿。那么,四十八愿都叫做本愿,其中第十八愿是本愿中的王,最重要的),这条愿就规定了我们众生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就好像电脑一样,事先设定了程式,键盘一敲,自然就出来了。只要你顺着这条愿,自然就到达极乐世界,道路在这里,方法也在这里。

第十八愿

下面我把第十八愿愿文读出来(大家要听好,这是阿弥陀佛亲口讲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假如我要成佛的话,我要救度十方众生,怎样救度他们呢?至心信乐」。「至心」是真实心,不能虚假;「信乐」是信心,不怀疑。

「欲生我国」,就是「要来到我的净土」──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他叫我们去,说「你要来到我的净土」,他把目标、方向举出来了,「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你要来到我的净土 !」

很自然的,我们就问︰「那么怎么去啊?」很自然的,阿弥陀佛也会给我们答案,就是下面的四个字(「欲生我国」前面没有答案,只是说「你要相信,你不要怀疑,你要来」)︰「乃至十念」。「乃至」,善导大师解释为「上至」和「下至」,「乃至」是一个弹性的形容词,并没有固定的多少,善导大师解释说︰多到一辈子的念佛,少到临终十句、一句的念佛。为什么做这样的解释呢 ?因为每一个人遇到净土法门的时间早晚各有不同,有的人二十岁就遇到了,那他可以念六十年的佛(到八十岁);有的人同样能活八十岁,他七十九岁零三百六十四天才遇到,他只有一天的时间;甚至有的是临终之前才遇到,只能念十声佛,或者念五声佛,或者念三声佛、一声佛。阿弥陀佛就说︰像这样的众生,都属于「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念」是念什么呢?这个在愿文当中看得不明白,善导大师根据《观经》的解释,「乃至十念」的「念」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一声一声地念,十念就是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在愿文里边,只提到「乃至十念」,只有这四个字,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提法。

然后阿弥陀佛就做了一个保证︰如果说我们愿意到极乐世界去,我们也在「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简单来讲,就是根据我们的根性,根据我们的时间忙闲,像有的人要忙着上班,没有时间闻法,没有时间一天念几万,你每天有多少时间,念多少佛,能念一万念一万,能念三万念三万,能念五千念五千,能念三千念三千,这样相续不断,从今天开始念佛,一向归命阿弥陀佛,直到临终,这都属于「乃至十念」),像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告诉我们的方向在极乐世界,告诉我们「欲生我国」,「你要来到我的净土」,怎么来?「乃至十念」,好了,目的有了,方法有了,如果我们按照阿弥陀佛指引我们的方向,阿弥陀佛就保证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你愿生我的净土,『乃至十念』地念佛,如果还不能往生到我为你成就的极乐世界的话,我就不成佛!」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是经过五劫思惟的,核心就在这条愿上。「只要你真的信顺,愿意往生我为你成就的极乐世界,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话(『乃至十念』就是专念 『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如果我不能保证你往生,我就不成佛!一直修行到你只要这样念佛就能往生,我才成佛!如果我达不到这一点,没有这样的能力、没有这样的功德,那我就不成佛 !」

这个答案是不是很明确?后面还有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那两句等一会儿解释。

我们先把这七句再复习一遍︰「设我得佛」︰「假如我法藏要成佛」;「十方众生」︰「我要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里边,没有规定出家的、在家的,也没规定年老的、年轻的,是通通包括在内,也没规定说是有清净心的、没有清净心的,也没规定说是中国人、是外国人,也没有说你是有持戒、没有持戒,通通包括在内,叫「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包括了所有的一切众生;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要求在那里?「你不要怀疑 !」怀疑就不是真的相信,「至心」就是真的信顺,不怀疑,「而愿生我为你成就的极乐世界」,为什么前面说「至心信乐」,因为太简单、太容易,我们凡夫不容易相信,因为只要「乃至十念」就必然往生,在这条愿文当中,除了讲「乃至十念」,其他的,比如戒定慧都没谈到,所有的修行都没谈到,也没有说临终有没有正念,都没谈到,也没有说有没有功夫,通通没有要求,只是说「乃至十念」的念佛;那么怎么样?「如果这样做,我就能保证你往生,如果我不能保证你往生,我就不成佛 !」阿弥陀佛以他成佛的正觉功德来保证愿生极乐、「乃至十念」的众生必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向专念

王颖?

(「我觉得是挺简单,但是要那样的话,平常干什么呀?」)

平常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说「一向专念」,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你有时间,可以一天念五万声,你要是怕自己没有事情做,我就给你五万声的指标,一天念五万,看你能不能做得到?如果没有时间,三万声、两万声、一万声,就可以。

这个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了。

所有的人伦道德、佛教礼仪、五戒十善的规矩都是应当做的

但是,我们毕竟在世间做人,我们毕竟是佛弟子,所有的人伦道德、佛教礼仪、五戒十善的规矩都是应当做的。

但是这些,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必然的要求,你能做到,当然好;做不到,能念佛,也无碍往生极乐世界。

「我怀疑我自己」

(问:「我有时候倒不是怀疑阿弥陀佛,我怀疑我自己。我经常为了孩子产生一些烦恼,好发脾气,我一想︰今天念了一万声,一发火,白念了!我是这样想的,我怀疑我自己。」)

你不是怀疑你自己,你仍然是在怀疑阿弥陀佛。

(「没有,绝对没有!」)

那我讲给你听,你就知道了。

(「我就觉得我业障大。」)

你的意思是说︰我的业障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阿弥陀佛救不了我。

(「罪过,罪过。」)

岂不是这样的?就像一个病患来看医生,「唉呀,我确实不怀疑这个医生啊,这个医生确实是神丹妙药、起死回生啊,但是我怀疑我这个病太重了,他恐怕救不了,我可能还是要死。」如果抱有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在怀疑医生?

所以,没有烦恼重得弥陀救不了的众生,也没有罪过大到弥陀救不了的众生,阿弥陀佛所说的「十方众生」,正是包括我们这样的众生,甚至正是主要为了像我们这样的众生。因为在后面有八个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他所说的十方众生,不是十方众生 里边那些贤善的、有力量、能出家、能修行的人,不是的,反而是指十方众生里边会造罪造业的众生,因为这样的众生才迫切的需要阿弥陀佛的救度。如果是阿罗汉,他不需要阿弥陀佛救度,自己就可以解脱生死了,菩萨就更不用了,如果自己能开悟、能修行的,那也不需要阿弥陀佛了,正是因为我们烦恼深重、业障深重,我们才迫切需要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不是?所以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你这个众生,是造罪的众生,只要你不造极端的重罪──五逆、谤法,我都救得了你。」什么叫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逆,你说我们世间能找到这样的人吗?他不是误杀,他是有意地把父母杀掉;诽谤正法是什么呢?「那里有极乐世界?胡诌乱扯 !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世界!没有因果报应!」他根本不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怎么能往生呢?

那么,五逆众生到底能不能往生呢?大家不要小看阿弥陀佛的慈悲,在《观经》里边,下下品的众生就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众生,他就是临终念了十声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为什么五逆?他因为烦恼、不自在,他才造五逆重罪,他不知道父母生了他吗?那就是业障来了,犯了这样的罪过。

那么,连这样的众生都救得起来,还有什么样的众生救不起来?所以,大家不要以我们凡夫的心量来测度佛的慈悲和神力。「我不是怀疑阿弥陀佛,我就是怀疑我自己⋯⋯」这样的话到处都能听到。

我们既然信佛,当然不敢怀疑佛;那么为什么怀疑我们自己呢?想到说「像我这样的根机,我怎么够资格?我烦恼这么重,怎么能往生?」这是理念上没有转变。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看阿弥陀佛的,不是看你的。

大家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看阿弥陀佛的,不看我们的。

就像一个病患来治病,你就只看医生的,是不是?你本来就病得要死了,看你自己怎么看呢?你没办法了,你才交给医生哪。医生有办法就救得了你,没有办法,救不了你。我们作为病患,病入膏肓,来求医的话,就是完全 拜托给这位医生,「老兄,是死是活就看你了 !」

那我们来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归命,完全拜托给这尊佛,就看阿弥陀佛的!甚至我们没有资格说「怀疑自己」,因为方向错了,所以,《无量寿经》说「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信任也是信任阿弥陀佛,怀疑还是怀疑阿弥陀佛。怎么叫信任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能救我;怎么叫怀疑阿弥陀佛呢?「看阿弥陀佛你到底能不能救我?」如果怀疑自己,你自己不够资格,因为我们自己救不了自己,才找阿弥陀佛的,你怀疑自己 干什么?你怀疑自己那就不要找阿弥陀佛了。

比如说我们买不到火车票了,就托别人帮我买,我要怀疑就怀疑他,「票这么紧张,他到底能不能买到?」是不是?我就怀疑他了。不会说我把事情拜托给他,又怀疑自己︰「我能不能买到票?」你有神经病啊?你自己买不到, 托人家了,却怀疑自己能不能买到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情,不是我们的事,各位,这是阿弥陀佛的事情,何以知之是阿弥陀佛的事呢?因为是他发的愿,又不是你发的愿,是不是?他发愿说︰「十方众生,我要救你 !」

「你要救我,我就让你救啊。」

阿弥陀佛发愿说︰「十方众生,你要来生我的净土──欲生我国!」

这不很简单吗?我们本来在那里造罪造业,我们没想去往生,我们在喝酒、打麻将、跳舞、卡拉OK。阿弥陀佛说︰「哎哎,你不要做五欲的迷梦,哎哎,你不要六道轮 回,你要到我的净土来 !」那阿弥陀佛叫我去,怎么去啊──就好像你一个人一样,在家里玩得有滋有味,人家喊你到别处去,那怎么去?

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阿弥陀佛发愿要救我们,让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召唤我们。我们本来没想去──各位!一开始是我们心里面想到极乐世界去吗?

(「是!」)

是也是,当然,但是我所问的问题──是阿弥陀佛先想让我们去极乐世界在前面、我们随顺他、答应他在后面,还是我们自己先要去、他后让我们去啊?哪一个在先?

毫无疑问,是阿弥陀佛先喊我们去。他在兆载永劫之前就发了四十八愿说︰「欲生我国!」那个时候我们在干啥?我们今生今世蹒蹒跚跚的、慢慢腾腾的、拖拖拉拉的,才说︰「我想去──到底能不能去?」缩手缩脚的。

所以,我们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这是他的事情,是他的召唤,是他的指令,是他的任务,是他的责任!所以他就说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既然是我法藏菩萨的事,如果我不能完成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件庄严的大事,那我不成佛 !」对不对?我们众生的往生是阿弥陀佛的事情,阿弥陀佛成佛就是要完成我们的往生,所以,各位要明白︰往生不是我们自己有能力。

所有众生的往生已经成就了

阿弥陀佛有没有成佛?他的愿望有没有完成?他的事有没有办好?他为我们十方众生完成的往生功德有没有完成?

(「完成了。」)

阿弥陀佛是为谁成佛的?

(「为我们。」)

对呀,为所有的人,为我们每一个人;为我们的什么事成佛的?

(「为我们往生成佛的。」)

对,是为我们往生净土成佛而成佛。他是为我们往生而成佛的,那我们的往生有没有成就?这是个大事情啊,这个地方要转弯 !这个地方不转弯,这辈子要掉地狱啊 !真的是大事啊!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要成佛,他是为我们往生而成佛的,他在十八愿里说得很清楚︰「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就是为你的往生而取正觉的,我不能让你往生,我就不取正觉 !」很显然,是为我们往生而成就正觉的。现在他已经成为正觉的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众生的往生已经成就了。就是看你接受不接受,你愿意不愿意,所以,这个法门叫果地法门,阿弥陀佛已成就佛果,端来给你。你接受,你就得到了,不是让你自己慢慢再栽苹果,什么时候长出来?来不及了!

所以叫果地法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的成佛就标志着成就了我们所有人的往生,甚至大街上那些人、打麻将的人、跳舞的人,都成就了他们的往生。所以,众生苦啊 !可怜哪!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你的往生,白白送给你,你都不干,你都不知道!还在那里打麻将、跳舞!多可怜!多愚痴!

所以,我们佛弟子有责任去舞厅把他们召回来,去赌场把他们拉回来,告诉他们一件事情︰阿弥陀佛为你成佛啦 !你不要在这里颠三倒四啊!不要再做五欲的迷梦啊 !很简单,只要你接受,只要你答应,只要你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才说「至心信乐」,不要怀疑,才说「欲生我国」,释迦牟尼佛说「愿生彼国」,我们听懂了阿弥陀佛的呼唤,我们了解了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意旨,我们心中发愿说︰「我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好啦,阿弥陀佛愿意让你去,你也愿意去,这个合约就完成了。

我们的往生就在「南无阿弥陀佛」里边

那么怎么表达我们愿意去?就是「乃至十念」。我们怎么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怎么接受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往生功德?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阿弥陀佛正觉的果号,对不对?但是同时,也就是我们的往生,我们的往生不在清净心,也不在功夫,也不在戒定慧,就在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的往生就在这「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边,不在其他任何里边。这六个字既然出现在世间,就是告诉我们说︰「你的往生已经成就了!」这六个字就像手掌的正反两面,这面写着「这是阿弥陀佛的正觉,叫做南无阿弥陀佛」,反面就说「这是你的往生」,所以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我不成佛,你不往生。」像一个手掌的正反两面,去了正面没反面,去了反面没正面,对不对?去了我们的往生,阿弥陀佛能成佛吗?他不能成佛啊,他说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啊,很显然,如果阿弥陀佛没成正觉,我们能往生吗?这叫一体两面,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有两重含义。

但是,我们很多人只读一边,「阿弥陀佛成佛了,与我没有关系,我的往生还要我来修,慢慢来,慢慢修。」

大错而特错!根本的错误,彻底的错误,完完全全的错误!这叫众生的迷惑颠倒。

善导大师「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释

善导大师解释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最后用四个字来说明︰「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什么含义?就是「必得往生」的意思。

你看看,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啊,他讲的话就那么肯定。「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必得往生」四个字!为什么呢?「南无」者,是「归命」,亦是「发愿 回向」。我们南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印度话,什么意思?归命。归命就是完全信顺这尊佛,交给这尊佛,完全就靠他了。

就好像病患要靠医生一样的,那你还说「哎呀,医生啊,我全部靠你啦!但是我就担心自己的病太重了,你救不了我,你可能没这本事啊,我的病太古怪啦!是非典哪 !」如果抱有这样的心,那是不应该的。既然归命,没有条件,没有代价,没有这个疑惑心。

归命的目的在那里呢?发愿回向──就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归命、发愿回向的众生,「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对净土宗来讲,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行,除了这个之外,没有行,「行」就是道路,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道路,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大愿船,阿弥陀佛就是我们一切的修行,所以,必得往生。

靠自己不可能往生

什么是我们的行?我们没有行,我们凡夫有什么行呢?我们布施,我们持戒,我们所修行的一切,都达不到三轮体空,都是虚伪的,都是没有力量的,只能让我们在六道里面轮 回。比如说布施,将来可以得到财富的果报,但是,如果靠你的布施往生极乐世界,梦都梦不到,不要说到极乐世界成佛,连阿罗汉都做不到,阿罗汉要三轮体空,我们的布施谁能三轮体空?那么,我们的布施就是得人天果报,人天果报还在六道轮 回,靠我们的布施怎么能够解脱?所以,我们的修行都没有力量。

就好像一片广阔的大海,我们自己不会游水,如果我们坐上一艘大船的话,是不是船的营运就是我们的营运?如果我们不坐这艘大船的话,只能靠自己的手臂游水,但是怎么可以到对岸呢?

所以,如果有人怀疑说「哎呀,我修行太差了,烦恼太重了,我怕我不能往生哪!不能解脱啊!」就好像一个人,面对茫茫的大海说「哎呀,我游水的技术太差了,力量太有限了,恐怕我游不过大海。」

这个比喻大家能听懂吗?大家说这样的怀疑是一个智者的怀疑吗?一个有智慧的人会站在海边这样说吗?「哎呀,大海这么大,我怕我游不过去呀!」人家肯定用海水拍拍他的头,「发烧了没有?」

我们说︰「哎呀,极乐世界怕我不能往生啊!」靠你自己怎么能往生?但是,如果说坐上大船了,还说「哎呀,我太胖了,太重了,怕这条船拉不动我,怕我不能过海。」这个人是不是头脑也有毛病?

如果要靠我们自己解脱生死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理由怀疑自己,因为不可能,就不要怀疑。怀疑是因为有一点点可能性,我可能达到,可能达不到,才怀疑,是不是?你绝对达不到,还怀疑,这个叫做什么?叫做把自己看得太大了。

好了,靠自己不可能,那就没有怀疑的余地;靠佛,百分之百,那也没有怀疑的余地,所以,请问各位,疑从何来呀?

那你为什么怀疑呀?是心里边自己冒出来的,这叫做烦恼。「贪瞋痴慢疑」是众生烦恼的本性。所以,怀疑也不障碍,只要我们念佛,决定往生!

所以,我们无可怀疑。你怎么怀疑呢?阿弥陀佛成佛了!

念佛是我们的事,往生是弥陀的事

请问各位︰往生极乐世界是谁的事情?

(「阿弥陀佛。」)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心里边这样回答出来。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谁的事?

(「阿弥陀佛!」)

只有这尊佛才能办这件大事情,别人办不来这个事。是阿弥陀佛的事,是阿弥陀佛办好、让我们来享受的──大家要听明白。

那么我们的事呢?哪件事归我们办?

(「念佛。」)

我们念佛就是享受阿弥陀佛为我们办的这件事情。

我想透过一个譬喻来说明。比如说一片茫茫的大海,我们在一个岛上,岛要沉没了,火山要爆发了,很危险了。船长来救我们,说︰「岛上的居民啊,赶快上我的船 !我来救你呀,到达彼岸哪!」

请问各位,如果你是这位船长,有人要上你的船,你会在那里设一个检票口,「哎,看看,长相漂亮不漂亮?长得不漂亮不救!」会不会这样?

(「不会!」)

「再看看衣服干净不干净?衣服不干净也不要!」会不会?

(「不会!」)

「对不起,某某人,你昨天偷了隔壁家的一只鸡,我这条船不救你,你干了坏事,你偷盗!让火山把你烧死算了!」你会不会这样想?「哎,你昨天骂人了,跟你儿子吵嘴了,所以不让你上我的船,下去吧 !」会不会这样?

(「不会。」)

在佛的眼里,我们三界就跟火宅一样,「六道苦海」、「三界火宅」,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大愿船来到火宅苦海当中救度我们,他怎么会嫌弃我们「因为你偷了一 只鸡,因为你骂了一个人,因为你如何没有清净心,所以我就不救你了」?怎么可能这样子?

这都是我们凡夫的小心眼,以我们的心来测度阿弥陀佛,这是根本错误的,这不叫念佛,这是在诬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念佛,但是,我昨天怎么怎么样了,我头脑开小差了,所以不能往生了⋯⋯」

好了,我们坐上这艘船──坐船是不是乘客的事情?

(「是。」)

那过海呢?过海是船长的事情。我们只管坐船,船长负责过海,是不是?我们只要坐上这艘船,船的营运速度就是我们的速度。

那不坐上船呢?那就对不起。所以,善导大师解释说「南无就是归命。」归命就上了阿弥陀佛的船,全部交给阿弥陀佛。我们坐上船,就是把我们身体的重量、全副的身心放在船上。我们既然念佛,就是把我们所有的一切交给阿弥陀佛,有烦恼也好,没有烦恼也好,有清净心也好,没有清净心也好,能持戒、不能持戒,能出家、不能出家,能诵经、不能诵经,我一股脑不要管,通通交给阿弥陀佛,这个叫归命。如果你半交半不交,还有一点自己留着,对不起,危险了。所以,不要管这些,通通交给阿弥陀佛,我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烦恼也念「南无阿弥陀佛」,管他功德林火烧不火烧,火烧也是阿弥陀佛的事,不烧也是阿弥陀佛的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如果你的烦恼火把它烧掉了,那对不起,你不能成佛,我们都不能成佛,为什么?烧掉了,没有啦,我们怎么成佛啊?阿弥陀佛的功德让你烧掉啦?那还叫阿弥陀佛的功德啊?阿弥陀佛的功德,你心里面起了烦恼了、发了脾气了,就把它烧掉了,我看你是胆子太大了,对不对?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是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所以阿弥陀佛叫无碍光如来。什么叫无碍光?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火焰不能障碍阿弥陀佛的救度,像金山一般的功德,地狱的火都不能燃烧,何况你那个小烦恼?不仅地狱的火不能烧去六字名号的功德,而六字名号能在地狱里面普降甘露法雨,能够把地狱的火刹那之间浇灭 !你那个小烦恼有什么问题呀?一点点问题都没有,那里有问题呢?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念佛是我们的事,往生是弥陀的事,就如坐船是乘客的事,过海是船长的事。那我们坐船就要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地坐在船上!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如果你坐了一半,突然后脑勺一摸,「哎呀,保险不保险?是不是下去再坐一条小皮筏子比较保险?」那要怎么样?那会不会有危险?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教我们「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就告诉我们说︰「你要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实实在在坐在船上,不要下去 !」这就叫我们不要杂行杂修,这不是武断,这是慈悲。

我们念佛,就要坐在大愿船上。

脚踏两只船、三心二意稳当,还是一心一意稳当?善导大师讲︰杂行之人,一万个里边难得一两个往生。杂行之人上了大愿船,然后又下去坐坐地藏菩萨的船、观音菩萨的船。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船不是拉你到极乐世界的,何况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船你不容易坐上去;文殊菩萨的船你也不容易坐上去,文殊菩萨的船叫般若船,般若船即智慧船,你开了悟才能坐上去,没有开悟,根本坐不上去呀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愿船很好坐啊,你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坐上去了。

请问各位,阿罗汉跟菩萨比,谁的功德大?

(「菩萨。」)

那菩萨跟佛比,谁的功德大?

(「佛。」)

那么其他的佛跟阿弥陀佛比,谁的功德大?

(「阿弥陀佛。」)

经中讲︰「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佛里面的王。佛里面的王都救不了我们,还有谁能救得了我们?所以,有的人念阿弥陀佛还不放心,「我再念念药师佛,念念释迦佛,念念不动佛⋯⋯」我告诉你,如果阿弥陀佛救不了我们,念这些佛都没用的,是不是?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嘛。

就好比说大船、最大的航空母舰救不了你,还有哪条船能救得了你?你还以为「航空母舰不保险,在后面挂一个小木筏⋯⋯」这是根本没上航空母舰,对不对?我们念六字名号觉得不保险,后面挂一个小尾巴,「我还要搞一点别的东西⋯⋯」

当然,五戒十善都是我们应当做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专念六字名号还不保险,一定要加上五戒十善才更保险、更有把握。」那对不起,你肯定不能往生。大家如果抱有这个理念,跟本没有上六字名号大愿船,你根本不知道六字名号有多大的威神功德,你根本不知道六字名号大愿船有多大的承载力量 !十方众生都造了地狱重罪,一下子都上了六字名号大愿船,它都不会沉没,刹那之间把你度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叫做「十方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大慈大悲,大智大慧

希望透过这样简单的解释,大家从今天开始对阿弥陀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的佛值不值得我们赞叹?值不值得我们信靠?值不值得我们归命?

(「值得。」)

我们以前如果不了解的话,每天念这句佛,心里边多少有点埋怨情绪,「我念了这么久,好像一点回应也没有,到底能往生不能往生?哎呀,是不是该换个法门了?」

大家要知道,从根本来讲,往生净土、到达极乐很容易!

到极乐世界容易不容易?

(「容易。」)

佛教讲大慈大悲,佛教讲大智大慧,佛教讲拔苦与乐,如果没有阿弥陀佛这尊佛,我们讲「大慈大悲」都跟我们的心分开了,「怎么慈悲呢?像我这样的人,我想诵经,没有时间,我想修行,不能出家,我想没有烦恼,它要来烦恼,我想没妄念,它妄念纷飞⋯⋯」这样的人如果被佛教大门关在外面,我们难道能感到佛的慈悲吗?我们难道能感到佛那父母般的温暖吗?我们说佛的慈悲超过世间父母千万倍,如果我们的父母成佛了──不要说父母了,如果你成佛了,你对你的儿子会拿出这么多标准吗?「我的儿子,如果你念我,脑子里有妄想心、有杂念,我就不救你,让地狱的火燃烧你吧 !」你会抱这样的心吗?不可能的。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尚且不抱这样的心,何况阿弥陀佛成了佛,他怎么能说「众生,因为你偷了隔壁的一只鸡,因为你上香拜佛的姿势不对,因为你念佛脑子里有妄想,因为你没达到清净心,所以我不救你 !」如果是这样,根本不是佛的慈悲。

好,佛有慈悲,但是,「我虽然想救你,救不了你。」那就是有慈悲、没有能力,那怎么叫「大智大慧」、「大愿大力」呢?没这个能力怎么叫佛呢?阿弥陀佛圆满一切功德,叫佛中之王,没这个能力怎么叫佛中之王呢?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代,不了解阿弥陀佛慈悲的人,他的心跟阿弥陀佛是有隔阂的,他所说的佛教都是知识性的,不是心里边的,他跟阿弥陀佛不是亲如父子的关系,没那种感觉。

把我们交给阿弥陀佛

我们就是老老实实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谦卑地、恭顺地任凭这尊佛的救度,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把我们未来永劫的解脱交给这尊佛,一定会比捏在自己手上把握一千万倍、福祉一千万倍都不止 !是不是?你把它捏在自己手上,你有什么本事?你是六道的凡夫,捏在自己手上,不如交给阿弥陀佛,所以,一切要归命阿弥陀佛,从今天开始,我们生活中一切的一切,我们只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好是坏、是顺是逆,向阿弥陀佛祈求吧,任靠这尊佛。六字名号里面已经圆满具足了一切的功德,具足一切的智慧和光明。所以,只要交给这尊佛就够了,没有别的事情。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一件事情︰把我们交给阿弥陀佛。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事了。如果这样做,天下太平了,我们从今以后就是个悠闲自在的人了。

刚才王颖说︰「那还干什么?」那就念佛呗!干什么?过我们世间的生活,同时劝一切有缘的人来念佛。这么大的好事情,如果把我们的父母漏掉了,难道你是孝顺的儿女吗?如果把我们的兄弟漏掉了,难道你是良好的兄弟吗?如果把我们的朋友漏掉了,难道你够哥们儿吗?所以,大家知道了佛的慈悲,就应该去告诉所有的众生,抓紧一切机会让他们知道佛的慈悲。

往生极乐世界容易不容易?

(「容易。」)

为什么容易?

(「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

对呀!王颖今天听闻之前觉得不容易,听闻之后马上容易了。佛法就是这样。

少善根福德因缘

(问:「那为什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呢?」)

谢谢你的发问,你的发问即将展开一片佛法的光明。

这句话自古以来被很多人误解,我们今天就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来解释它。

犹如《开经偈》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么,这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真实义是什么呢?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是生在平民家庭,按照佛教的三世因果的观点,如果要投胎到王宫做王子的话,是不是需要善根福德?善根福德少了,想做王子做不上啊 !如果想投胎做一个大富长者,「我这辈子穷得要命,下辈子要投胎做世界第一大富翁的儿子⋯⋯」我告诉你,你没有善根福德,想做他的儿子做不上啊!不是你想投胎就能去的。

大家想想看,我们想生在世间富贵人家的话,少了善根福德尚且不够,那我们到极乐世界是生在哪个家庭里边?生在佛的家里边,做佛子,那个少善根福德能够吗?肯定不够啊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到极乐世界这么高的一个涅槃的境界,到佛的家里去做佛子,你少善根福德因缘不够的!

好了,我们来分析。五戒的善根够不够去做佛子?

(「不够。」)

五戒的善根只够做人的儿子,是不是?只能生在人的家,想生在佛的家,不可能;再来,十善的善根福德能不能生到佛的家里边?

(「不能。」)

生在玉皇大帝的家里边还差不多,作天子,天人的儿子,是不是?

那么,四谛法修行圆满,有没有资格去做佛子?

(「没有。」)

善根福德仍然不够,他只能做阿罗汉;六度万行,那也只能做菩萨;想到极乐世界做佛子、继承佛位,就要去做佛,想去做佛,除非六度万行修行圆满,如果不圆满,还没有资格做佛。所以,到极乐世界这么高胜、微妙的境界去,五戒、十善、四谛、菩萨的六度万行通通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多善根福德因缘

那么怎么才能往生,怎么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下面的经文就说了︰「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即得往生。」就是靠六字名号的善根福德才可以有资格做佛子,才可以有资格投生在诸佛之家──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才可以有资格去成佛。除了六字名号之外,所有的一切,跟六字名号比,都不够资格,都大大地差了一大截。那么,只有靠六字名号的功德──善根福德,才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声闻、阿罗汉没有发大的菩提心,善根不够(阿罗汉是自了汉,没有广修六度万行);只有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的结晶,我们凡夫称念这句名号,善根福德同佛,以此缘故,往生净土百分之百,这才叫多善根福德因缘。

(「南无阿弥陀佛。」)

这里讲的「多」和「少」不是相对性的多和少,比如说,持守五戒的善根和不持五戒的善根哪个多?持五戒的肯定多了,这是可以比的;十善的善根和五戒比,当然十善的善根多了。但五戒十善还在六道 轮回里边,它们不要说往生净土,就是要成为阿罗汉都不可能,还在三界里边;阿罗汉的善根那就不能比了,都出了三界了,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但是还不够,他是自了汉;到菩萨又上一个级别了,要普度众生了,善根福德就广大了,但是还不够,他还没有圆满;好,又成佛了,六字名号的善根福德,那是十方诸佛都不能及的,《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那么,无量寿佛的威神光明在那里?就在六字名号里边 !六字名号,只要你口称,十声,一声,决定往生净土,威神可以思议吗?不可思议!

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所以叫「光明名号」,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佛」,光明是不可思议的,是十方诸佛所不能比的,所以叫做「多善根福德因缘」,是绝对的、圆满的、超越的、无上的、究竟的、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所以叫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导大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世界是佛的境界,是无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佛本身的境界,以我们的随缘杂善,修这个、修那个,都不能往生,都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你不管再怎样修──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有一个能修十善的话,那我告诉你,你就不得了了,了不起 !我们哪一个能修十善?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言、第五不绮语、第六不两舌、第七不恶口、第八不贪、第九不瞋、第十不痴。这叫十善。能做到十善,善根太少了,跟六字名号比,简直是大海之与一滴也不能比呀,虚空之与粉尘也不能比呀,这通通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靠这个怎么能往生啊?这就更加说明要专修念佛。

不正确的解释说︰「少善根不能往生,那我就多修。」──杂行杂修了,违背经义了,与如来的真实义恰恰相反!如果没有祖师的解释的话,我们一定会依文解意、死在句下。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这就是多善根,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选了一个多善根的要法,什么要法?教我们念阿弥陀佛,专,还要再专。而这「 专复专」三个字,就是善导大师解释《阿弥陀经》「一心不乱」四个字。善导大师解释得很 干脆、很简单、很明了,什么叫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专心,这叫专;「不乱」就是不杂,不杂还是专,所以叫「专复专」,你看,祖师,阿弥陀佛化身,弥陀再来,阿弥陀佛讲的话听起来多舒服 !给人家一解释,都不能往生了,「最少要清净心,最少要功夫成片」,那完蛋了,下地狱了!

佛这么说,我们就这么信

学法要有传承,不是依我们自己心中想的,「我想这样可能不行⋯⋯」这就没有传承。我们是凡夫,佛智不是以我们想的为标准,所以,你想的不算,我讲的也不算,我们把阿弥陀佛搬出来,他讲的话为标准,他这么说,你就这么相信,这个叫「如是我闻」,经典开头四个字就告诉我们听经的心态︰佛这么说,我们就这么信,没有什么绕弯子的,佛说「称念名号必然往生」,你就「念佛一定往生,不敢怀疑。」

连弥勒菩萨都这样讲啊,在《无量寿经》里说︰「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我听了释迦牟尼佛讲的话,耳目开明了,心里面不敢怀疑了。」

各位今天是不是耳目开明?各位今天真的叫耳目开明啊,真的,我们的耳朵以前关住了,没有打开呀。我们的眼睛看不到佛的光明,我们的耳朵听不到佛的呼唤,听不到佛的名号的威神。今天就不一样了,耳目开明。所以经典里说「次如弥勒」,位次跟弥勒菩萨平等了,弥勒菩萨也是「耳目开明」、「不敢有疑」,我们也一样,佛这么讲,我们就这么相信,这叫「如是我闻」。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释

下面我们把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学习一遍。

在我们一般的心态当中,「净土宗十三位祖师都差不多吧。」我们会这样想。你越是了解净土宗的教义,你越能知道并不是差不多,那差得太多了,确实差得太多了。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但是毕竟跟阿弥陀佛比还差得太多。所以,印光大师对善导大师崇拜得是五体投地,自喻就好像地上的土堆对天上的明月一样,高低不能相比。

善导大师怎么解释第十八愿呢?文字很简短,四十八个字,意义透彻明朗,他解释第十八愿这样说︰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哪怕因为什么原因不能多念,只能到临终念十声佛,若不往生,我不成佛!」

多容易,哪有比这更容易的法门!能找到比这更容易的法门吗?各位在佛教里面多多少少也打了几年的滚了,哪一个法门有这么容易、这么超胜?没有!

这是他当初的誓愿,现在已经成佛了,善导大师解释说︰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现在阿弥陀佛已经在极乐世界成佛了,我们作为闻法者,就应当知道这尊佛发的誓愿真实不虚。佛菩萨会不会发一个假愿?佛菩萨怎么会发一个假愿呢?所以,「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当初发愿不假,而且这个愿他已经实现了,他已经成佛了,对不对?所以不虚假。既然佛的誓愿不虚假,就得出八个字的结论︰「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大家是不是众生?

(「是。」)

大家有没有称念阿弥陀佛?

(「称念了。」)

你是众生,你称念阿弥陀佛,后面四个字就奖给你,发给你奖状!

(「南无阿弥陀佛。」)

给十方称念阿弥陀佛的众生发一个奖状,「必得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很显然,「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我们功夫好吗?是我们有清净心吗?是我们有戒定慧吗?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前面「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啊!是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虚假,所以我们就拍拍胸脯,「我是众生,我是老王、老李、老刘、老张,我虽然有烦恼、不清净,但是我称念必得往生 !你服气不服气?从今天开始,我们各位走大街上就高人一等,你不服气我们也是佛子,我们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做我们的好朋友,我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这六道的轮回。

石家庄念佛开示(二)

「念了一辈子佛、临终念不出佛来能不能往生?」

(问:「《阿弥陀经》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刚才师父也说必须临终的时候十念往生。那么,能往生、不能往生,是不是跟临终的状态有关?昏迷的病患临终时不能念佛,那能往生吗?虽然他念了一辈子佛⋯⋯」)

在全国各地,大家都问这个问题。

刚才师父如果讲到「十念」是临终的十念,那么师父就讲错了,你们不要听师父的话,要听阿弥陀佛的话,如果阿弥陀佛说「一定要临终十念、念出佛号才能往生」的话,那我们就乖乖地听话了,可是,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里没说,他说「乃至十念,必然往生」。善导大师的解释也没有说「临终十念」,他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首先我们要以佛经和祖师的解释作为标准,然后再来破 除我们心中的疑问。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怎么办? 干脆相信佛,佛没有说一定要临终念出十声才能往生,说「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说「上尽一行,下至十声」,又说「从一声十声到一辈子」,在《观经疏》里说︰「大 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永不退转。」我们一旦遇到这个法门,一旦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一旦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不再改变,就一辈子念佛念到底,这叫「一向专念」,这样的人,就叫做「乃至十念」,这样的人百分之百往生。

临终十念是怎么回事呢?临终十念是一辈子没有机会听到佛法,他到临死的时候才遇到这个法门,才听到别人告诉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只剩下那么短暂的几秒钟,念了十句,当下往生。甚至只念了一句佛,甚至一句佛都没念出来,脑子里想︰啊,有这尊佛来救我,那我仰靠他吧 !有这样的心念,当下往生。

这个是《观经》的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下品上生是一个造作十恶罪的众生,十恶不赦(十恶罪哦,在座各位哪一个造罪都比不了他),他念了一句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中生是一个破戒的众生,他听到佛的名号、佛的慈悲,想念佛还没念出来,当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是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众生,杀父、杀母这样的众生,他听到别人讲念佛,念了十句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讲《观经》的下品三生的意思在那里呢?他不是鼓励我们平常不念佛,到临终的时候再念佛,也不是说平常念佛不管用,临终念佛才管用,也不是鼓励我们平常可以造罪,「你可以十恶、你可以破戒、你可以五逆,但是我都可以救你。」这样是不是错误理解佛的心了?大错特错 !那么为什么讲下品三生呢?是透过这三点来说明︰一切众生念佛都可以往生,说明︰

  • 一、临终念佛的人都能往生,何况平时念佛的人,更能往生!
  • 二、连造作十恶、破戒、五逆重罪的人念佛都能往生,何况行善积德的人,念佛更能往生!
  • 三、连念佛这么少(只念一句、十句)的人都能往生,念佛多的人就更能往生!

好,下面我来说明。

比如说我们到诊所看病的时候,往往看到墙上挂着锦旗,上面写着「某某医生妙手回春,我得了重病,癌症晚期,各大医院都判了死刑了,没有几天活头了,来到这个地方,几副药一吃,我就好啦⋯⋯」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锦旗。我们会不会看到︰「某某医生医术高超,我得了感冒,吃他的药,吃了一个星期,好啦 !」会不会有这样一幅锦旗?因为这样的锦旗不足以说明他医术高超是不是?

释迦牟尼佛讲这三种众生的往生,是要突显阿弥陀佛绝对的、无与伦比的慈悲和救度众生的力量。就好像我们赞叹医生,就要拿病最重的人做一个实例,说明所有的病患都可以救得了──连这么重的病都能救得了,何况小小的感冒伤风?那么,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连五逆众生、临终才念十句佛的人都救得了,那何况我们在座各位现在就念佛,还没有五逆十恶,能不能救得了?

(「能。」)

再打个比喻。比如说我们昨天从长春到石家庄来,我们的车是十五点三十分发车,我们住的地方离火车站很近,陆居士十五点就催我们,「师父,快点快点!早一点去,把稳一点,坐在车上稳当。」

我说︰「还早呢,几分钟就到了。」

「快点快点!」这是正常的心态。如果依我那样拖拖拉拉的,到十五点二十九分五十八秒、五十九秒才赶到,扛着行李包,匆匆忙忙跑来,危险不危险?

(「危险。」)

但是在最后一秒列车员要关门的时候,一个箭步跨上去了,行李也放进去了,但是有只脚夹在外面,鞋子掉到铁轨上面,挺惨的,「好险哪,差点没坐上车!」但是还是坐上了,大家说能不能到石家庄?肯定能对不对?但是总不如那个十五点就坐在车上,提前半个小时,优哉游哉的,念念佛啊,跟旅客谈谈佛法啊,哪一个更保险?

(「先上车的保险。」)

下品三生就是十五点二十九分五十九秒才来的。他都可以到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念佛,就等于提早半个小时坐在六字名号大车上面、坐在六字名号大愿船上面,我们是不是更能往生?

(「是。」)

这样讲能不能明白?

(问:「我听得明白,可是那么多人念佛,怎么往生的那么少?」)

如果果然像我这样讲来念佛,那没有一个不往生。为什么他们往生的少,就因为不相信,就因为怀疑,然后再去修别的法门,就因为这里面有疑惑心,就好像上了大愿船,然后不放心,又下去了,那就不能往生了。所以善导大师讲︰

专修念佛,万修万人去。

杂行杂修,一万个里面难得一两个往生。

但《阿弥陀经》中毕竟有「心不颠倒」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怎么解释呢?我们看经文,它有三个时间段︰一个讲平生的时候,一个讲临终的时候,一个讲命终的时候,三个时间段。

平生念佛︰「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是平生,没有死,后面有省略号,「若八日,若九日,若十日⋯⋯」就是一辈子念佛,「若一个月,若七个月,若一年,若七年⋯⋯」总之,一遇到这个法门,就念佛到底;「一心不乱」就是专修念佛,「 专复专」地念佛,这叫平生。

那么,念到什么时候呢?经文说得很明显,「其人临命终时」,一直念到临命终,所以,第二个时间段就是临命终时。因为我们平生念佛的缘故,到临命终的时候,平生念佛为因,临终的时候就得到殊胜的果报,什么果报?「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我们平时念佛,阿弥陀佛在我们临终的时候不请自来。有人到临死的时候喊︰「阿弥陀佛,我念了一辈子佛,请你现在来呀!你一定要来呀 !」──不用请,阿弥陀佛自然就来了,因为他发了愿的︰念佛之人,临终我现前接引。所以自然而然他知道我们临终,现前迎接。

阿弥陀佛现前之后,接下来是第三个时间段,「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是阿弥陀佛先来现前,然后我们心不颠倒,不是我们先心不颠倒,阿弥陀佛才来现前,经文非常明显。在玄奘大师翻译的《称扬净土佛摄受经》(就是《阿弥陀经》的异译本)中这样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阿弥陀佛现前干什么?因为我们临终的时候有种种魔障、业障,有种种病痛、苦恼,所以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来加持我们,排除一切障碍。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容易因为脑溢血、脑血栓等病苦而昏迷,阿弥陀佛自然加持我们,「令心不乱」,让我们「心不颠倒」。这个「心不颠倒」是佛力加持我们「令心不乱」的,不是我们自己有工夫,正念分明,佛才来接引我们,是因为我们平时就专修念佛的缘故,临终的时候佛自然──临命终,还没有死,你还是清清爽爽的,佛就现前了,这时你就看到佛了,佛当下加持,你就心不颠倒,所以,这个时候讲「心不颠倒」没有说众生还修行什么,在「心不颠倒」前面没有讲任何修行,如果讲修行,就是讲平时,「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样专修念佛,那么自然得到两种果报,一个是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佛身现前,好,那么佛身现前为因,佛加持我们得到第二种殊胜果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用很直接的、肯定性的语言告诉我们说︰「你这个人命终的时候就是心不颠倒的。」不是要这个人临终心不颠倒佛才来接,不是这样讲,不是把心不颠倒作为条件放在前面,是直接用表述的方法说明︰平时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佛就来接他;平时念佛的人命终的时候,就心不颠倒。

所以,只要平时念佛,临终都心不颠倒,不可能颠倒。

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念佛人,有患脑血栓昏迷的,是不是叫心颠倒呢?不是。这个脑血栓昏迷,是第六意识──我们的器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大脑受损害了。那么,「心不颠倒」的心不是指我们的第六意识,不是指大脑。器官坏了,不能动了──比如说我们的手,神经坏了,就动不了,但是手动不了会不会影响我们往生?我们眼如果瞎了,看不到了,也不会影响我们往生,是不是?

「心」是指神识。怎么叫「颠倒」呢?神识恍恍惚惚,本来想往生,现在不想往生了,这叫颠倒了。或者迷迷糊糊,不知道到那里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这叫颠倒了。阿弥陀佛现前加持的时候,怎么可能出现这个状况?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加持,自然一切病痛、业障都消除了,心中马上正念分明,清清朗朗。旁边的凡夫看到他正在昏迷,甚至是植物人,但是佛来接他,他看得很清楚。

有很多濒死的体验,一个人在车祸中死了,身体摆在床上,旁边的人哭啊喊哪,他的灵魂在天花板上看得很清楚,这个大家知道吗?

(「知道。」)

看到有人在拉他、救他。你说他颠倒不颠倒?很清楚吗。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佛力加持他还没用啊;然后因为什么原因,又回到身体里面来,又回过来了,苏醒了,其实他是被这个身体套住了。我们人一旦离开身体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器官对我们没有限制、没有障碍。

所以,「心不颠倒」是指佛现前加持我们的一个自然的、必然的状况。每一个念佛众生往生的时候,都是心不颠倒的。就好像善导大师讲的,「低头礼佛在此界,举头便到极乐国」,所以,这一点不用怀疑。

在《念佛感应录》里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是脑血栓走的,有的人是昏迷好几天走的,走得都很殊胜。依我们凡夫看,他是昏迷了。佛来接引他,他看得很清楚,甚至佛跟他讲话,他都听得到,跟着佛就往生净土了。

慧净法师有个表姐夫,是学校的校长,六十三岁走的,一辈子没学过佛,他是怎么个死法呢?是因为办校庆操劳过度,心肌梗塞,重度昏迷,在医院加护病房呆了四十三天。他一辈子没念过佛,死前四十三天都是昏迷的,根本不能讲话,根本不能动。师父经常一天三次看他,每次半个小时,十五分钟讲话,十五分钟念佛,他往生得非常殊胜,这个我想明天可以请师父来讲给我们听听。

我们来看他,他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昏迷了,他还有什么自己的力量能够正念?但是,师父给他讲念佛、旁边开着念佛机,他都是知道的,心是灵灵不昧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一个不必担心临终会不会心不颠倒,每一个念佛的人──除非你平常不是专修念佛的,你归命于阿弥陀佛、专修念佛,每一个众生临终自然的,佛会不会来接我们?

(「会。」)

(问:「专修有什么标准?是不是每天除了上班工作之外,就专念这句名号?」)

除了上班工作,还有一些人情──我们作为凡夫,一些人情,交际啦,应酬啦,照顾儿女啦⋯⋯我们凡夫本来就这个样子,就以我们这样的身分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专修是什么意思呢?专修从外表来看,就是只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念其他一切经咒,不修其他一切法门,心中不要以为「我念佛够不够啊?如果再诵诵《金刚经》可能更保险吧,更能往生吧。」如果这样想,就是杂。因为只要念佛,决定可以往生的,前面所讲的道理都说明这一点。相反,如果觉得念佛不可靠,那就会产生怀疑心,「我念阿弥陀佛到底能不能往生?是不是加一部《金刚经》更保险?」这个叫做怀疑,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归命于阿弥陀佛,既然没有归命于阿弥陀佛、没有全部交给这尊佛的话,对不起,那你心里边有所保留,这样的话,你就没有乘上佛的大愿船,没乘上大愿船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呢?当然不保险了。

我们既然完全乘上佛的大愿船,就完全交给这尊佛,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因为阿弥陀佛他发愿、赌誓的嘛,「某某人,你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至于说你临终怎么往生、你颠倒不颠倒,那都不是你的事情,那都是我的事啊 !」

各位,如果我成佛了,我会跟你讲︰「某某人哪,你就只管念佛嘛,什么颠倒不颠倒,那都不是你的事,都是我的事情。」

都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所以他才发愿说︰「临命终时,我要现前接引。」为什么?「我要神力加持、佛光加持,让你临终心不颠倒。」这样我们才能心不颠倒,依我们自己怎么心不颠倒?不可能的事情。

就好比坐船,我们只管坐船,怎么到彼岸、怎么把你请下来、怎么开欢迎仪式,甚至──请问各位,我们坐船,在船上会不会睡觉?

(「会。」)

那么,船到了码头,船长会不会把我们叫醒?

(「会。」)

他会把你拍一拍,「哎呀,王颖啊,到到达站啦 !」如果你还不醒的话,抱也把你抱下来,把你抱到岸上去。

我们乘坐六字名号大愿船,就是在船上昏迷了,都没关系啦,临终要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把你碰一碰,「某某众生,醒一醒,六道的大梦要醒啦!极乐的净土已显现啦 !到站啦!」喊你啦。佛有没有神力把我们救醒?你不要说是临终昏迷,你就是昏迷了五十年,佛来都会让你醒过来,这是小意思。

「临终家人哭嚎,那个有影响吗?」

`( 问:「在临终的时候,家里人这个哭那个嚎,那个有影响吗?」)

如果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毫无影响。他哭让他哭,他乱让他乱,我们念佛往生净土。当然,他不哭不乱是最好了。所谓最好,也不是说能帮助我们往生,也不是说他哭、乱就减少我们的往生,这个叫不增不减,他不会增加我们的往生,也不会减少我们的往生,这个叫无障碍。他哭乱是很正常的。

比如说我们坐着船要离开的时候,岸上送别的人在那里哭,能让你掉到海里去吗?但是也有一点,如果他一哭,你想︰算啦,我不坐船了,我下来吧,跟你一道。那就掉下来了。如果你心中不是真的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或者虽然想往生,还不是很坚定,儿女一哭,你就不想去了,那可能有障碍,可能不能往生了。请问你︰如果那个时候儿女果然在旁边哭,你会不会因为 舍不得你的儿女,就舍得阿弥陀佛,就下来了?不去极乐世界了?会不会?

(「不会,到那个时候就走吧。」)

那你就百分之百没有障碍。人死的时候都会写一首偈子,你也写一首偈子︰「儿哭任他哭,儿乱任他乱,我今念弥陀,往生决不乱。」

如果他哭,动了我们的儿女情念,我们就不想去往生了,那就危险了。

所以,我们现在这一关要看得破,当然嘛,我求的就是到极乐世界。告诉你,儿女跟你不是一家人。

各位,我们的儿女跟我们是一家人吗?不是一家人哪,你不要搞错了。

我们坐车从长春到石家庄来,在车上大家有缘分坐在一起聊,聊聊聊聊,聊到后来,「哎呀,我们是一家人了。」

「好好好。」

是不是一家人?假的嘛!对不对?你到了你的站就要下来,他到了他的站也要下来,「对不起,我到站了。」那里是一家人呢?夫妻结了婚,他到五十岁,「哎,我要下站了,你(能活)八十岁,还有三十年你自己坐车,我不坐了。」他怎么跟你是一家人呢?不过是搭伴坐在一起了,就认为是一家人了,大错特错了。

我们念佛,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家长,观音、势至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兄弟决定不可能哭岸哪,他们会随着我们的父亲,驾着祥云、放着光明、持着宝莲,菩萨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来迎接你,底下几个小众生在那里咿咿呀呀地哭,算什么障碍呢?毫无影响对不对?那个时候,听到的是一片极乐的音乐,闻到的是一片极乐的妙香,看到的是一片极乐的光明,然后往下一看,「哎呀,可怜的小众生啊,还在那里哭啊 !」没有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

「早晚课专念佛行不行?」

(问:「早晚课上了香、拜了佛,我就念阿弥陀佛,行不行?」)

你是连《阿弥陀经》也不想念了,是不是?

一百分,百分之百正确。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阿弥陀经》就好像指示牌,有一个箭头,「到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在那里一挥大手,「去此西方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对不对?「那个地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好,就有一个方向、一个箭头,「到极乐去吧!」那么怎么去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可以了!」《阿弥陀经》就好像是火车站的指示牌,牌上的箭头指示到那里去、搭哪交通车,然后有个人在旁边讲︰「到太原坐第几交通车,上去就可以了。」我们听懂之后,是不是就要上车?我们会不会把这块牌子也搬到车上来?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嘛。

什么意思呢?这部《阿弥陀经》就好像是指示牌,如果老站在牌子底下读︰「到太原坐哪一交通车,到太原坐哪一交通车,到太原坐哪一交通车⋯⋯」但是就是没上车,那能到太原吗?不能到是不是?我们读诵《阿弥陀经》,「前往极乐世界应当执持名号,前往极乐世界应当执持名号⋯⋯」就是没有执持名号⋯⋯

《阿弥陀经》告诉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的方法。我们一旦了解之后,就应当依教奉行,这就是最好地在读《阿弥陀经》,按照我们的话讲,「溶化在血液当中,落实在行动之上」,你读了文件不去做,那就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应当去做,对不对?那么,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就是解脱生死的红头文件,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办?消化在血液当中,落实在行动之上,就要去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部经就算读懂啦 !从此之后,你每念一句佛就算诵了一部经。

如果你还不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那就要把这部经拿来仔细地研究,请善知识来讲解,一旦知道,就可以放下。当然,如果你说︰「我想把经文读一读,增加我对极乐世界的信心、那种 向往,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啊?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哎呀,欢喜呀,好好好,再读一遍;『黄金为地,天雨妙华,七宝池、八功德水』,好好好;『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自然皆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声 』⋯⋯」如果想了解极乐世界庄严的景象,可以读;如果想了解经意、向别人宣传,不仅可以读,而且应当研究,告诉人家;如果我们已经了解了念佛可以往生,不必放在早晚课里边,早晚课可以不读诵它,直接就念佛就好了,这个叫做「一向专念」。

「念佛音不准行不行?」

(问:「有的老年人不是念『阿弥陀佛』,他念『ㄨ弥陀佛』,这行不行?」)

百分之百往生净土!

我这次到重庆,遇到一只鹦鹉鸟,它会念佛,它念的佛是重庆的调子,它怎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重庆口音),自古以来就有鹦鹉鸟往生的,就这么厉害 !不是它厉害,是佛厉害,鹦鹉鸟有什么厉害?

这就是佛不可思议,因为阿弥陀佛发了愿,「让十方诸佛宣扬赞叹我的名号,让十方众生听闻、称念。」它没什么厉害,阿弥陀佛厉害。

中国人念佛跟外国人念佛,音调都是有差别的,北京人念佛跟福建人念佛,音调也都有差别的,没有关系,百分之百往生。

不要说念阿弥陀佛,如果喊你的名字──你叫什么名字?

(「孙焕新。」)

孙焕新,好,这名字好,阿弥陀佛呼唤你,要有新的生命、新的生活、新的世界,「要来!」

(「阿弥陀佛。」)

你叫孙焕新,如果我用国语喊你,你知道是喊你对不对?如果用四川话,「孙焕新」(四川口音),听得懂吧?知道是喊你吧?

(「有点儿影子。」)

有点儿知道,有点儿影子。当然你是凡夫,耳朵不那么灵啦,阿弥陀佛不管你用什么口音念,他都知道喊的是他嘛!你念的就是他,他怎么不知道呢?阿弥陀佛说「我听不懂你这个口音」,不可能的是不是?你念的就是他,他知道嘛 !当然他要救你啦!念「ㄨ弥陀佛」不能往生的话,那就完了。十方众生口音各不一样,像英文念「namo Amitayus」,日语怎么念?「南无阿弥达不磁」,都不一样,而且我们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可以讲已经不是印度话的原音了,我们加了我们中国的土音了,你念「阿弥陀佛」能往生,为什么念「 ㄨ弥陀佛」不能往生呢?你念得也不是那么标准哪。如果说标准,印度的音才标准对不对?

「回向重要不重要?」

( 问:「早晚课念佛,回向重要不重要?有人说如果不回向,冤亲债主就会来找事儿⋯⋯」)

回向跟念佛比不重要,念佛最重要。

首先,你念佛愿不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当然愿意了。」)

太好了,现在冤亲债主有没有找到你?

(「我也不知道。」)

我告诉你,它找不到你了,看都看不到。我们专修念佛的人,即使不必 回向,自自然然地可以度脱我们的冤亲债主。我们不怕冤亲债主来找,只怕冤亲债主不来找,它越来找越好。

《观经》是这样说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阿弥陀佛的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就给你保护住,「摄取」是保护。打个比喻就像什么呢?就像夏天的蚊帐,小宝宝睡在里面就保护他了,外面有很多蚊子,能叮得到小宝宝吗?叮不到是不是?我们念佛了,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小宝宝,他就用八万四千光明编一个光明的宝帐,把我们罩起来。旁边的冤亲债主再多,它能够影响我们吗?它不可能靠近我们,不可能找到我们。而且,冤亲债主它都是黑暗的,都是罪业的,阿弥陀佛是光明的,罪业一碰到功德就消掉了、化解掉了;黑暗一碰到光明马上就消除了,所以,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宝帐里面,就怕它不来,来一个度一个,来两个度一双,是不是?没有一个不度的。

蚊子蟑螂

( 问:「我家蚊子特别多,说是不杀生,蚊子也是生命,不经心一巴掌把它打死了,这是不是不应该呢?」)

是不应该。

(问:「应该做到一个蚊子都不杀,是吧?」)

应该做到,但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应该和能够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我们应该不发脾气,但往往做不到不发脾气,是不是?所以佛才怜悯我们,这个不要产生错误的理解,没有说「应该打蚊子」。

你看蚊子小小的,你这么大的人,欺负它,像不像话?它在你身上只不过是讨一滴血,而且这也是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布施的好机会呀!它要你一滴血,你就要它一条命 !这个很有点不公平,但是怎么办呢?那我们还是尽量的──它叮我们,睡不好觉,第二天还要上班,只好欺骗自己,「不知道。」不经意打死了⋯⋯

所以,一定要往生净土,到一个没有蚊子的地方去,这样的苦恼就没有了。

很多人都苦恼,「师父啊,我家蟑螂很多啊,怎么办呐?」你又痛苦了。那就到一个没有蟑螂的地方去,永远解决你的苦恼。

「念佛懈怠了怎么办?」

(问:「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愿力,相信念佛决定往生,觉得今生没有什么恐怖和担心了,每天都非常高兴,但这样容易导致懈怠了。有一个居士到邢台打佛七去了,四十九天,他说︰ 『我老懈怠,自己管不好自己,有的时候念念就断了,我为了防止懈怠,所以就参加佛七。』」)

可以,应该!

所谓的懈怠不懈怠,它是就我们的根机、就我们力所能及的,因为每个人根机各有不等,如果出家了,也不在寺院担任什么重要职务,没有儿女,身无挂碍,那么他念佛就可能很多;如果我们事情忙,当然就会少一点。我们能发现自己懈怠,说明还是不懈怠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我们走路的时候,因为我们心里很想走得快,我们才会感觉到自己走得慢了,「哎呀,我怎么走得这么慢?」说明心里面还想快。我们认为自己懈怠,就是有返观自觉的能力,那怎么办?那就力所能及地加强一点,不要太懈怠。这个呢,自己调整,我很难说出一个标准,像琴弦一样,松紧自己调。比如说我一天念一万声佛比较恰当,这段时间可能调熟了,心里面不太喜欢念五欲六尘、杂想纷飞的事情,把这些想法收回来念佛。

懈怠的明显表现,有几点,比如说喜欢看电视剧,一看看很多,这个就是懈怠。如果要求大家像我们出家人一样不看电视,可能也做不到,凡夫就想看看电视,不看电视心没地方落,那就少看,最好不要看电视剧,不看连续剧,这样你就会少一点懈怠。再一个,比如我们走路搭车,完全可以念佛的,不念佛,在那里讲闲话,那就是懈怠了。

这个是根据我们的情况,同时,要养成习惯,没有天生就精进念佛的,因为我们不习惯于念佛,所以要有一点方法,就像刚才这位老居士讲的,他防止自己懈怠,也有时间,能走得开,去打佛七,他是应该的。他打佛七的心态跟一般人打佛七的心态不一样,一般的人打佛七呢,「我怎样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一心不乱的禅定功夫⋯⋯」这个是离开了阿弥陀佛本愿的,他念得越多越恐怖,为什么?他每打一次佛七下来,就退了一次道心,「哎呀,这次佛七又没达到功夫成片。」第二次打,又没达到,第三次打,打了五个、七个、八个,最后, 干脆,「净土法门靠不住了。」他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悲愿。我们去打佛七跟他不一样,我们是知道自己念佛一定往生,但是「我还是不喜欢念世间的五欲六尘,我希望到一个清净的环境里,能够一心一意地从早到晚念佛。」将来弘愿寺就专门建一个这样的念佛堂,天天来念。

这样是应该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自己也要有所要求,这个要求的松紧程度自己来调,好不好?

另外一方面,我讲一句安心的话︰你之所以懈怠了一点,是因为你有安心,是不是?如果是以前,那个不叫精进,那个叫恐怖;这个也不叫懈怠,这个叫安心。但安心之后呢,也要相应地──当然不能讲「我安心了,哎呀,佛讲的 『乃至十念』,我一天念十句就可以了,我就念十句。」那样也不好,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谓的安心也不是个虚空的概念,我们既然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会自然而然地经常念这尊佛,何况善导大师说的「念念不 舍」,因为我们凡夫不念阿弥陀佛就念世间的杂想妄念,念杂想妄念会增加我们的业障,会减少我们的福祉,甚至今生会遭到一些果报,在我们的肉体没脱离之前,还会有果报的存在,那么,与其念杂想妄念,不如念阿弥陀佛,对不对?可况我们求生净土的人,是要念念不 舍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善导大师解释「乃至十念」并不是说一天只念十句,也不是说一辈子不用念,到临死念十句,他说「上尽一形」、「念念不舍」,你只要有时间,就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清净不清净、有烦恼没烦恼,都是常常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之后,贪瞋痴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问:「我觉得念佛以后烦恼应该减少。我知道这些不会障碍往生,但我还是希望贪瞋痴越少越好。」)

当然,我也跟你一样。谁希望贪瞋痴多啊?贪瞋痴多了麻烦,累得要命,很苦恼。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这符合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一个是让我们往生决定,同时希望我们的贪瞋痴减少。而且,我们只要多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话, 贪瞋痴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少,这个是自然而然的,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在路边,来了一队押赴刑场的人群,押着一个死刑犯往前走,这个死刑犯因为内心暴躁,看见旁边的自由人心里有一种反差,踩了你的脚。这时,你会对他起 瞋恨心吗?你会起怜悯心,对不对?「哎呀,他马上就要死了,踩我一脚就踩我一脚吧,无所谓了。」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有人踩了你,那你可能就不高兴了,「你干吗要踩我?」就吵起来了。

各位,我们念佛,是得到无量寿的人,那些没有念阿弥陀佛的人,他们就是死刑犯哪,他们一步一步就要走向六道轮回的火坑,他踩你一脚、打你耳光,不是很正常吗?怜悯他呀,为什么发脾气呢?如果你老公没有念佛,他就是一个步步走向阎罗王那个地方的人,你怜悯他都来不及呀 !你要跟他发脾气,那你太没良心了。哪有自由自在的人跟死刑犯发脾气的?

所以,我们应当怜悯、宽恕、慈悲这种人,他跟我们怎么能比呢?我们得到这么巨大的财富、这么自由解脱之身,我们还去跟他计较,那就太丢我们的身分了。

(「太掉价了!」)

太掉价了。但多多少少有时候我们老毛病还会重犯,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加感觉到︰佛确实太慈悲了!连我这样的众生都要救度!

「怎样往生之后快速见佛、乘愿再来?」

(问:「我这个问题不知算不算妄想。有同修跟我说︰下下品往生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佛,如果能往生品位更高一点,很快就会乘愿再来,帮助更多的人。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这个不叫妄想,这是慈悲心,只是缺乏净土门的正知正见。

怎么讲呢?我们愿意早一点回入娑婆,以成佛之身广度众生,不愿意到极乐世界去蹲在莲花里边十二大劫,缩在里边不出来。这个是应该的。我们到极乐世界,怎样避免到莲花胎里呆呢?其实,只要专修念佛的人,到极乐世界当下就花开见佛,当下就跟观世音菩萨平等,这个尽管放心,不必担心。所以说这是妄想。

《无量寿经》讲︰疑惑佛智的人,「五百岁不见三宝」,疑惑佛智是什么意思呢?「光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吗?不要加点别的东西吗?」这是不是疑惑佛智?「哎呀,如果念阿弥陀佛没达到清净心、功夫成片,这样也能往生吗?佛有这么大的智慧吗?佛有这么大的光明吗?」这个就是在疑惑佛智。

佛智就是佛的光明,佛智就是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法门,「你只要念六字名号,乃至十念,必然往生。」对这点不怀疑,叫作「明信佛智」;怀疑这点,就会去杂行杂修。那么,杂行杂修能不能往生呢?也能,但是很困难,一万个里边难得一两个,而且往生之后在莲花胎里边,五百岁不见 三宝,经中说「疑惑佛智故」,因为他疑惑佛智的缘故。这个不是佛惩罚他。

请问各位,我们念佛,如果对阿弥陀佛有怀疑心,是不是心中有隔阂?对呀。以这样的因,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还是有隔阂──不是佛跟我们有隔阂,是他自己跟佛隔开了,虽然往生到莲花里边,跟佛还是隔开的。经典说︰如果他告解这个罪,莲花马上就开了,就花开见佛了,「哎呀,我不应该疑惑佛智,佛这么慈悲,就是这样就能往生,太不可思议了 !」他放下疑惑佛智的那种见解,当下就花开见佛了。

我们明信佛智、专修念佛的人,在娑婆世界就已经是花开了,不可能再躲在莲花胎里边,所以尽管放心。

墓林僧

(问:「有的居士采取墓林僧的『五音念佛法』,念熟了,可不可以继续念下去?」)

墓林僧的东西我也看过,他的知见是错误的。如果以阿弥陀佛的誓愿作为我们的安心,知道念佛是靠佛的愿力去往生,不管哪个调子,都可以念,五音念佛也可以念。我们知道︰念佛不是靠「音」去往生,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是说「五音」殊胜,就能往生,别的不能往生──没那回事情。

墓林僧的错误在哪个地方?「念我这个五音,要画道道,要一千万,然后见三身佛能往生」,这是完全错误的,根本没这回事。所以,不要受他这个邪知邪见的迷惑。

这个「五音念佛」,我奉劝大家不要念。你就一句句念「南无阿弥陀佛」好了。讲念佛,大家都是念佛。我不是说念佛不对,我们都是弘扬念佛的。

画道道其实不必。有人说︰「我在佛前发了愿,如果不把它完成的话,这个是不是欺骗佛祖呢?」不是这样的。佛只教我们发一个愿,什么愿?「愿生彼国」。

有人告诉我说,画道道有三个缺点︰一个是盯在上面看,时间久了,眼睛看坏了(一个莲友的妈妈,念了眼睛出门一片花,差点给车撞了);一个是头低在那里画,颈椎画出毛病了,头发胀了;一个是坐在那里不动弹,腰出毛病了。经过一段时间,画出烦恼了。不要这样。这个没有祖师提倡。

念佛可以行住坐卧,你怎么念得身心舒畅就怎么念。

如果你觉得︰我念这个,感觉还不错。那就不是在念墓林僧的佛,还是念阿弥陀佛的佛,那也没关系,还是可以念。

在教理方面,要依善导大师所开示的阿弥陀佛的誓愿作为理论基础。

我们念佛,不是靠画道道往生,不是说「要画道道、念五音才能往生」,而是任何人念佛,即使没有一千万,刚才讲了,十句、一句都能往生,是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虚假才往生的,如果在这方面能够突破、不受他的影响的话,随便你怎么念佛都可以。

(问:「画道道或者数豆算一种功夫。」)

算功夫就是杂了。他引导的方向不一样,他是要透过画道道达到心里面清净,不是在突显阿弥陀佛的誓愿,这样大家都觉得「我画道道、有清净心才能往生」,如果这样想,那显然是错误的。

大家的思想不要分散在其他地方,我们念佛往生,是因为阿弥陀佛发了这样的誓愿,「你念我的名号,我救你往生净土」,不是你的功夫,也不是你的道道,也不是你的声音,是因为佛的誓愿不虚假。

当然,我们总要有个声音,对不对?你觉得哪个声音好,你就念哪个声音。这是在这个前提下这样讲的。

平常念佛,也不鼓励大家唱调子,唱调子不能持久,比如说我们念佛很激进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在那里唱。因为有调子,内心就有所波动。如果我们念佛比较激进的话,都是没有调子的,一句一句的,实实在在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还有,我们坐车、走路也很少在那里唱;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会唱着睡觉吗?我们也会一句句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临睡的时候就念四个字好了,比较容易入眠,六个字要拗口一点);还有临终的时候,你想想看,你唱得起来吗?快要死了,四大分离了,「南-无-阿-弥-陀-佛⋯⋯」(唱调子)不可能的事情,对不对?这个时候心力都不够,唱的话,心是比较浮动的。所以,助念的时候不必唱调子,哪种调都不必唱,最好是一句句地念,不快不慢,实实在在,让临终的人能跟得上。我们可以把自己想像为那个快要死的人,你调子拖得太长,他唱不起来。如果一句句地念,他听得很清楚,有加持力,他跟得上。另外,如果助念的人多,可以分班,唱无所谓。如果就那么几个人,唱六个小时、八个小时,我看你怎么唱?嗓子都唱哑了,烟都冒出来了。

如果没有人助念了,没办法,就开念佛机。我们以后会出一种念佛机,就一句句地念,拿那个念佛机助念会很好的。

(问:「现在的念佛机都是有调的。」)

有调是接引初级的,久修念佛的人自然就没有调了。初级的人如果没有调,他会觉得没味道,「就这么念佛,岂不是干巴巴的,连个调子都没有!有个调子还唱得好听⋯⋯」这个调子唱唱,再换那个调子。久修念佛的,自然就一句句地念。我们拿念珠记数,哪能唱调念?「南-无-阿-弥-陀-佛」,半天扒一颗⋯⋯就一句句地念。

(问:「画道道是让你少说闲话,我也听说五音念佛的人画道道供养佛往生了。可是师父为什么不支持呢?」)

它在教理方面是错误的,没有依据净土三部经,没有依据阿弥陀佛的本愿。但是它也可以为我所用(念佛机也无关教理,你跟着念就是了)。我不是反对某种声音,但基本上不赞成画道道。第一点,他引导的方向是教人家摄心,没有引导到靠阿弥陀佛的誓愿,会偏。如果想不出去讲闲话,那在家里就可以了。

五音也好、七音也好,哪个音都可以念佛,念佛还有什么错的?念佛不可能有错嘛!但是他错在什么地方呢?教理方面是错误的。比如说「念一千万佛供养佛」,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它的目的是把你管住,让你不讲闲话,这样的用心当然也是正确的,可是这里就要做很多说明了,「念一千万供养阿弥陀佛」,我们念佛的目的是供养阿弥陀佛还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大根大本就分歧了。「念佛是为了供养佛」?念佛就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执持名号」、「愿生净土」,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我们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大的供养,不是我们画道道去供养佛。他的说法就有破绽了。

第二点,「要念一千万声」,如果念不到呢?有人就会起恐怖,「十年念一千万往生」,那不到一千万声就死了呢?

他的思想是错误的,所以最好离他远一点。「念一千万声佛,能够见三身佛接引自己」,这个根本是在胡说八道嘛!什么叫三身佛?「自己的化身佛接引自己的肉身」?我们念佛,阿弥陀佛乘着愿力来接引我们,并不是说我们的三身佛来接引自己,「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根本不存在什么自他的问题,诸佛都是同一法身,是真理的本身;报身,如果能见到报身,那就不是凡夫的境界了,登地的菩萨才能见到报身佛,有哪一个今生能以凡夫的身分见到三身佛?见法身佛就要开悟,悟得真如理体,不然就不能叫见法身。这完全在胡说嘛,那里有依据呢?

而且《笔记本》里面说得太玄乎,有很多他的想法在里边,我们讲得太多也不好。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关于对墓林僧笔记本的几点看法》写得很清楚了,大家可以看看。

如果把它理解为「我不要讲闲话,把身心投入到阿弥陀佛名号当中」,这没什么大的过失,历代祖师也都这么提倡,比如说我们可以记数念佛,每天给自己定一万声佛号,可以吧?如果有更多时间,定两万声佛号也可以。

如果经典里没有依据,祖师没有提倡,最好离得远一点。自古以来都提倡念「南无阿弥陀佛」,那念珠记数,这个祖师提倡过。

如果想摄心念佛,印光大师提倡过「十念记数法」,十句佛号做一个循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念了几句?

(「十句。」)

对,你念到哪一句,自己心里清楚,不是要扳指头数,也不是心里面记数字,就是你自己每念一句,自己心里清楚,比如说念到第八句,知道是第八句,念到第九句,知道是第九句,念到第十句,知道是第十句,然后再重来。如果有一句记不清,脑子就跑掉了,就不知道第几句了。十句为一个循环,这样很能摄心,心慢慢就会凝定。

这个方法,走路、坐车都能用,祖师发明的方法就是不一样。

画道道的方法我查了所有的历史文献,没有查到,据很多人讲,这个有问题,颈椎、眼睛等等,这个不必去坚持,免得麻烦、苦恼。

还有记豆子,这个是不必要的。豆子念佛,古人也有做的,那是在道绰大师之前,那个时候没有念佛珠,记数就靠豆来记数,每天大家见面就怎么问呢?「你昨天念了多少佛?」

「我昨天念了一斗佛。上个月我念了多少担。」他讲念了多少担佛,因为他没法记数字。

那个麻烦,拿豆子、又拿碗,很麻烦,所以道绰大师就发明用念佛珠记数,比如你是一百零八粒的,你可以念十句扒一颗,这样一圈下来就是一千声,多好记数字?十圈就是一万,你何必那样搞呢?多麻烦?家人看了不知道你在搞什么。这个都不需要。没有念珠之前,拿豆子来记,现在有了念珠,可以拿念珠来记。

也可以按时间来记。平常念佛的时候,我们先做个试验,比如说半个小时可以念两千声,或者一千五百声,那么一个小时就是四千声,两个小时就是八千声,很好记数字,这样坐在那里静静地念。

如果我们出去走路,就拿念珠,用念珠来记数。

「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大家能更容易地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问:「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大家能更容易地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因为我们是在家居士,不像出家师父,讲话有一定的力度。」)

因为凡夫的心都很执着,不要让他感觉你讲的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对于新鲜的东西,他不会说「以我谦虚的心来了解」,他首先说︰「你错了!」

净土三部经,是大家认可的;善导大师,他也不敢反对,也是认可的;专修念佛,这也是正确的。我们只要按照这样的路线,以净土三部经和善导大师的教导,提出「专修念佛」(那么为什么专修念佛?因为顺阿弥陀佛的誓愿),这样来讲就比较稳当。不需要一个新的名词,只讲「专修念佛」就好。

如果要劝说人家,我们在教理方面就要比较通达,讲话都要有依据。人家问︰「你讲的这句话有什么依据?哪部经讲的?哪个祖师讲的?」你答不出来,这样就不能取信于人了。

第二点就是我们本身的行为要给众生做一个模范,如果你自己在那里,本来吃素,现在专修念佛了,就吃肉了;本来不喝酒,现在喝酒了,还在那里讲「无所谓嘛,念佛就可以了」,你自己在谤破念佛法门,那人家怎么取信于你呢?你行为端正,该怎么做,你做得更好。比如说你一天就念十句八句,人家就讲了︰「你们就是不念佛 !」你怎么劝信人家?你原来念一万,还是念一万,你原来念一万恐怖得不得了,现在念一万安心自在,别人一看,就感觉到︰哦,这个很实实在在。所以,我们本身的行为、方法也能够影响大家。

当然,对方的善根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对方没有善根的话,没有对法的鉴别能力,容易听信别的讲法。你一讲,他首先就阻止,不想听了,那就没办法了。如果他有善根,他正在苦恼当中,他想求往生,你一句话两句话他马上就听了,感觉到这里有希望、有光明,他会仔细来听。所以,取决于多方面。我们只要抱有这样的心就好了,能做到那里,就靠阿弥陀佛加持了。

佛卡

今天先讲两个故事,作为我们的开端,因为有两位新来这里,对佛法不像其他莲友,比较专一一些,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我们所说的,一切都不离开「南无阿弥陀佛」。

先讲佛卡(我手上有张佛卡,昨天我也送给她们)

在南非,中国大陆有三十万劳工人员在那里做工。有一天,十五个人坐了一部八人座的厢型车出门,发生车祸,当下死掉了十四位,还剩下一位,大劫躲过,没受重伤。

这一位,就是因为他身上佩戴一张佛卡。

这位年轻人,因为身上佩戴一张佛卡就捡回一条宝贵的生命,他本人也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不是一个专修念佛的人,只是因为他身上佩戴这张佛卡,所以在那次车祸当中他奇迹般地生存下来。

这件事情在当地产生轰动,因为大家都觉得︰同样一部车,大家都死了,他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身上有佛卡。所以,大家都到处找佛像佩戴。可是南非是白人统治的地方,那里没有佛教,很少能见到佛像、佛书,如果偶尔看到那里有张佛像,就会用剪刀剪下来,出门带在身上,回家就挂在墙上,觉得在外面吉凶难测,往往有生命的危险,所以希望佛菩萨的平安护佑。

后来这件事传到台湾,慧净法师印了几万张佛卡送过去给大家结缘。

所以我们说,佩戴佛卡本身就有这样护佑的功能,原理在那里呢?我们想一想,如果当天他佩戴的不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张佛卡,而是装着一万美金的钞票,能救度他吗?是不是?还是翻车死得 干干净净。

阿弥陀佛存在的地方,就是他威神力存在的地方,只要我们对他有一定的信心,他一定会护佑我们的。

佛牌

第二个例子就是这个佛牌。

这个佛牌正反两面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一个镀金的铜质佛牌。

离弘愿寺十几里的地方有一个莲洲村,我妹妹就嫁到这个村上。我妹夫的小舅母,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她虽然是个女人,但是做的事男人都没法跟她比,力气非常大,一般的男人都不如她。她家盖房子,她可以左手夹一包水泥、右手夹一包水泥(一包水泥是一百斤),可以讲力量很大。同时,她也很凶悍,脾气很不好,如果谁得罪她,马上要跟你算帐、骂人。这样的人,做什么头班比较好?她的头班,就是杀猪的,夫妻俩杀猪为生,两百斤的肥猪她可以提起来。

这么一个人,对佛法当然也没有什么信仰,如果信佛的话,这样的事情也没法做下去。她看见我妹妹信佛、念佛、吃素,很虔诚,不仅不赞赏,而且讥讽她,「哎呀,你年纪轻轻学什么佛?吃素,相信因果报应,我看你真是脑子有毛病。如果真的有因果报应的话,像我杀猪这么多年,早就报应到我身上来了,你看我多健康啊,多有力量啊,猪肉很好吃啊。」讲这一番自认为的道理。当然我妹妹也不好跟她多说什么,只好无言地离开。

今年,报应就来了,就找到她了。她得了一场重病──像这样的人,往往人是拿她没办法的,因为她很凶狠,如果谁跟她不对付,她把杀猪刀一拍,人家就吓得像鸟一样飞掉了。她丈夫也拿她没办法,她喊她丈夫来办什么事,她丈夫得乖乖来,要不来的话,她一个箭步过去,耳朵一拎就过来了,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她力大无比,所以,人家没法治她。能治她的是什么呢?就是业障,所以,业障来了,就得病了(你看,一个再健壮的人,得了病就没办法了)

她生了重病,先去找医生来治病,把钱财也荡得差不多了,结果病也毫无起色,这时候,她又求神问卦,找民间的神婆询问有没有好方法治她的病,问了个遍同样也没有效果。还算她有一点点善根,她也不计较「佛菩萨灵不灵啊?有没有啊?」不管了,找到我妹妹,说︰「你哥哥出家做法师了,你看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带我去拜拜师父,我想求求佛菩萨。」在苦恼面前确实太痛苦了。

这位「杀猪佬」得了这样的重病之后,就来找我,说也想归依三宝。我一想,人家愿意回头的话,佛菩萨会慈悲摄受的。我看她面貌非常憔悴,精神非常衰弱,简直好像活不了几天了,脸上都是黑乎乎的,再也没有当初那种健壮勇武的神情。她丈夫扶着他。

我说︰「好啊,来归依三宝,请你在佛前先恭敬顶礼三拜。」

她想拜的时候,跟我讲︰「师父,你看我这样子,怎么拜得下去呀?我的腰都不能弯,不能蹲下。」

我一看,确实是没办法,我说︰「这样吧,你就稍微鞠个躬。」她在佛前合掌鞠躬,然后她丈夫就扶她到旁边坐下。

我告诉她︰「你这种病很明显是业障病,业障病医生救不了,求神问卦也毫无效果。既然是业障,就需要有功德,有功德才可以消业障,业障消掉以后病才能好。如果没有功德,业障消不了,是永远不能好的。」我就把简单的道理说给他听。

她这个时候也还满温顺的。如果以前跟她讲「你这是报应」,那就不得了了,她现在亲自感受到身体的苦恼了。

我说︰「你这个病,只有佛菩萨能救你。」她一听说佛菩萨能救她,眼中就有光明了。当天,我给她一片佛牌,又送她一条念珠,我说︰「佛牌你戴着,它能保护你;这条念珠,希望你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念佛的话,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有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念佛,本身就有佛的光明保护,本身就有功德,有功德就消业障,业障一消,病就能好 !」我说得很干脆。她听起来很舒服。

我又讲︰「万一不能好的话,」我知道「万一」她是不喜欢听的,但是我要说出来,作为一个预防,「万一你的寿命尽了,你念佛,阿弥陀佛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

可以想像,她这么一个人,平常没受过佛法的熏陶,心中也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概念,她只有一个想法︰如果念佛能治我的病就好了。因为别无依靠了,医生都找过了,求神问卦都做遍了,只有念佛了。念佛,她也不是很专一,因为心里面半信半疑的,只是没有办法了。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妹妹到我这里,说︰「唉,我们村上的杀猪佬(我妹妹很少喊她长辈的身分)身上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很有价值。」就说给我听。

我听完之后,觉得︰这件事情倒是很奇特。我就请净安法师拿了摄像机去采访她,请她自己当面讲讲,因为我妹妹来讲毕竟是第二手了。请她当面讲,摄下来,那是第一手的资料。不过很遗憾,她讲的话太土了,地方的土音,我听起来都费力,大伙儿根本就听不懂,所以也没有流通的价值。

大致是怎么回事呢?在今年清明节过后第三天,她大白天坐在家里,看见从门口进来三位,哪三位?你们知道吧?

(「西方三圣。」)

念佛的人都会想到西方三圣,不过她还没这个福报。进来三个鬼。她看得很清楚,进来一个老鬼、两个小鬼。老鬼看似五十多岁,是个女的,上身是黑衣服,脸孔看不清楚;两个小鬼,一个拿了一串铁链,一个端了一碗汤药。老鬼就跟小鬼说话了,命令那个拿链条的鬼,说︰「你把她套住,把药灌下去。」

她听得很清楚,毛骨悚然,要套她、给她灌药了。

小鬼就拿着链条开始套。

如果我们就是她,小鬼来套我们,怎么办?

(「念阿弥陀佛。」)

你们有办法,她还没这办法,她只有躲闪。

一套、两套、三套、四套,都套不上。老鬼着急了,「怎么老是锁不住她呢?」

小鬼就抱怨说︰「哎呀,不是我索不住他,是因为我拿链条套她的时候,她的胸口就放光,一放光就把铁链打飞了,没办法套。」

老鬼很清楚,这个就是佛牌放光,所以屡套不中。老鬼又说︰「既然如此,就套她的脚,她脚上没戴佛牌呀。」(不可能把佛牌戴脚上对不对?)小鬼就套她的脚。她怎么办呢?就拿念珠(她那时把念珠拿在手上,一条救命的念珠啊,不然那天就套走了),一套她,她就拿念珠一挡。

在她右脚边套,左脚这边放了一个吐血的盆子,她还一边吐血。所以,当时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妹妹问她︰「你怎么不知道念佛啊?佛牌戴着就放光,你念佛就更放光了。」

「哎呀,我那里想得起来念佛啊?又要吐血,又要招架他,我都忙不过来了。」她也没有形成念佛的习惯,不像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马上念佛,她平常大概也没怎么多念,多多少少也有念。由于她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缘故,这条念珠就有加持的力量,念珠也放光,把铁链也打飞掉了。

这样小鬼就上下套不住她,不能得逞,最后消失了。她就捡回来一条命。

从那天后,她对佛菩萨非常信仰,念佛很虔诚,「真的灵啊!」真心告解,有时候跟她丈夫说︰「你呀,不要再骂人了,再骂人不怕鬼来捉你呀?」

她说︰「我是最不相信因果报应的,现在是彻底相信了,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念佛很虔诚。

这是清明节过后第三天发生的事情,我和净安师采访他的时候,大概又过了十几天。她原来是在家里不出门,放个血盆子旁边吐血,这么一个人。我和净安师采访她的时候,她下地 干活没回来。净安师很有意思,把摄像机按在一个位子上,把一个板凳摆在旁边,对准她,怕她知道了不好意思说,采访就不真实了。后来讲了一半的时候,她问︰「那个是什么东西?」农村里没见过这个东西。

净安师只好跟她说︰「这是个摄像机,要把你录下来,怕你不讲。」

她说︰「没关系,没关系。」

我们想,这个例子对我们有几点启发︰

  • 第一,善恶因果的报应不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就不存在,比如说这个杀猪佬,她根本不相信。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来的时候你不得不信,我们不要等到来了再相信。那天她是不错啊,有佛牌、念珠,那个时候,如果没有佛菩萨保护她,她那个时候再相信因果报应,来得及吗?抓走了呀 !抓到阎罗王那里去了,她来不及了。所以,有智慧的人,透过别人的例子,要想到说︰「我现在就要开始相信了。」
  • 第二,能够救度我们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佛牌放在那里,也没有任何的加持、开光,通通没有,就是一个牌,六字名号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就能够护佑我们。像她那样半信半疑,佩戴佛牌就有这样的作用,何况我们深信不疑、经常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自然护佑的功能是不可言喻的。
  • 第三,六字名号的光明能够驱鬼、能够延寿命,这还是个附带的功能,因为六字名号出现在世间,它本身所要达成的目的,是要令任何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回归西方极乐世界。

透过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只要称念六字名号,一定可以往生,因为这是它主要的功能,其他是附带的功能,怎么会主要的功能不能显现呢?肯定可以显现,对不对?

阿弥陀佛的真实存在

这两件例子很有力地说明阿弥陀佛的存在和我们密切相关,如果大家开车、走路,也都可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光就与我们同在。

每到一个地方,我来讲这个例子的时候,佛卡都非常受欢迎了,很多人要,「给我孙子一张。」佛牌也很受欢迎了。

不过我们一向专修念佛的人,不必靠佛卡来保护我们,我们还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专修念佛的话,即使没有佩戴佛卡,阿弥陀佛与我们经常在一起,他会护佑我们的平安。

初学佛的人听了这两个故事之后,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同时知道有阿弥陀佛的真实存在,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话,这六个字怎么会放光呢?因为有阿弥陀佛本身真实的存在。那么阿弥陀佛存在,自然就有这样的功效,我们经常称念,就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利益。

净土法门存在的理由

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还要讲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存在的理由是什么?这一点大家要了解。

请问大家︰成佛难不难?

(「难。」)

断烦恼难不难?

(「难。」)

持戒难不难?

(「难。」)

禅定难不难?

(「难。」)

我们在座哪位是有禅定的?有禅定就有神通。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有禅定也是不容易的。有禅定还是在佛法的修行当中,还不行,必须要得到无漏智慧,有无漏智慧才可以截断烦恼。这就是佛法一般修行的原则──戒定慧三无漏学。

如果戒定慧能够修行的话,那么了生死易如反掌,很简单。如果不能修行,那就困难了。我们在座各位,戒定慧的修行怎么样呢?讲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不是说会读经、会讲法,这个智慧是指《金刚经》所说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三轮体空,证悟到诸法实相、法性、空性所启发的智慧,不是世间讲的聪明,「这个人有智慧」,那是两回事情,因为世间的人都在分别概念当中,恰恰是增长我们的业力。而佛教讲的智慧是无我,我们在座哪一位能做到无我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都被这个限制住了。

如果我们戒定慧能够修行的话,即使没有净土法门,那毫无疑问是可以了生脱死的。从古到今有那么多的祖师大德,有那么多的贤圣之人,他们仰仗戒定慧的法门都解脱了,是不是?过去有很多菩萨,也有很多佛,十方三世无量诸佛,那么,过去的无量诸佛修行戒定慧成就了──成佛的无量无边,菩萨更多,阿罗汉也很多。那我们呢?经中说︰我们跟诸佛在古代同时发心,而这些佛早就已经成佛了,而我们现在还在这里,今生还算不错,弄个人身当一当,那还有可能在三恶道里边,地狱、饿鬼、畜生那个地方,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成佛呢?就是说,戒定慧修行的法门我们做不来,能做得来就可以成佛了,像六祖大师,《金刚经》听了几句就开悟了。我们读三千遍也开不了悟,这样就不契机了。

对于没有力量修行戒定慧的人,才讲说净土法门──主要为这些人讲说净土法门,这就是净土法门存在的理由。

如果大家都能修行戒定慧,释迦牟尼佛就不必讲净土法门了,大家都可以成为阿罗汉,都可以成为菩萨,就可以了,是不是?如果大家都能六度万行,那么都可以成为菩萨了。

话讲回来,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如果每一个众生都能够持五戒,这个世界和平不和平?很和平是不是?对呀,那么,如果都能持五戒,跟了生脱死还差得太远。何况我们目前这个现实世界,有几个人能持五戒?绝大多数人都持守不了五戒,所以,经中说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你让他修行戒定慧解脱生死 轮回,即使能持五戒、修十善,离了生脱死差得太远。所以,对我们这样的众生要讲净土法门。

大家要明确地知道︰是戒定慧修行不了的众生,而跟他讲净土法门。

我们感受到自己修行不了戒定慧,是不是?

(「是。」)

不要说戒定慧了,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还在那里苦苦恼恼,妄想啦,杂念哪,有的人说︰「念佛起了妄想杂念,就使劲打自己的脑袋。」脑袋打肿了还是有妄想杂念哪,妄想杂念是与我们同体存在的。

有的人说︰「哎呀,我念佛怎么老是有妄想?」拿头使劲地磕。我都遇到这样的人。这些不是解决的办法。

任何众生都解脱有分

我们顺着这个路线来思考,净土法门既然是为了那些修行不了戒定慧的人而特别开显的法门,那么我们就不能依据一般的戒定慧的通途修行的理念来衡量净土法门。如果再把戒定慧拿来,那何必讲净土法门呢?

就好比大家都希望身体好,有两种方法︰一个就是锻炼、打坐、修行,如果你身体还不错,能够锻炼身体的话,就告诉你锻炼身体的方法。如果现在你是一个要病不死、躺在床上的人,现在最需要什么?打点滴,给你治病。躺在床上都不能起来的人,叫他怎么锻炼身体?他没有力量,讲锻炼身体的方法,对他没有意义。那就跟他讲︰「你要配合医生的治疗。」

如果我们能够修行那些困难的法门,我们就不需要净土法门了。所以,大家思想上要有一个转换,就是说,我们净土法门是对什么样的根机呢?对那个修行不了戒定慧的众生,像《阿弥陀经》讲的「对五浊恶世众生说此难信之法」──修行不了戒定慧的人,也能够了生脱死,这个就不容易相信了,所以叫难信之法。一般来讲,如果戒定慧能够成就,以戒定慧的力量熄灭 贪瞋痴的烦恼,这样了生脱死──这容易相信,是不是?戒定慧成就了,烦恼没有了,自然了生脱死了,道理很明显。戒定慧不能修行的人,也能够了生脱死,人们不敢相信──难信之法。

在《无量寿经》里面说,净土法门是为了法灭万年之后的众生而开。再过一万年,佛法就进入灭法时代,连戒定慧的名字都听不到,不要说我们现在还能听到戒定慧三个字,大家还知道五戒、十善、菩萨戒,也还知道,禅定修不来,也还听说过,我们修不来,说不定别人能修,虚云老和尚他有禅定,对不对?等等,还能听到这些名词,有点影子。到了法灭的时候,连三世因果都没人讲了。什么叫法灭的状态?没有寺院,没有佛像,连纸的佛像都没有,没有出家人──都没出家人了,谁来讲佛法?所以叫法灭。再过一万年,众生的善根浅薄了,因缘浅了,佛法进入灭法时代。法灭万年的时候,《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特留这部《无量寿经》、念佛的法门,还在世间普遍流行,「若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果有众生遇到这部《无量寿经》念佛法门,随意所愿,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净土法门连到法灭万年时候的众生都可以救度得了──法灭万年时候的众生哪有戒定慧?法灭万年时候的众生那里说思想里没妄想、烦恼、杂念?

我们现在各位的根机,如果跟隋唐时代的众生比,那我们差得太多了。我们不要跟那个时候比,就是跟五十年前比,现在的人,人心险恶得就无法测度了,五十年前的人比较淳善,现在的人,人心险恶。现在这个时代也是红尘滚滚、浊浪滔天、物欲横流,外在的环境、内心的烦恼都超过了过去。

时代越来越往后推移,人就越来越烦恼深重,到后来,人的寿命只有十岁,烦恼特别重,人见人就互相打杀,你不杀他,他就要杀你,经典里记载︰在路边拔一根草就可以当刀,就可以杀死人,你杀我、我杀你,人见人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互相非常害怕,好像我们现在见到老虎一样,怕被它吃掉,不是我吃他,就是他吃我。剩下的少数人逃到深山密林里,发现人就躲起来,怕他来杀自己──烦恼都深重到这个程度,而这个时候的众生(你说他跟我们现在比,怎么能比?)经典里说︰遇到《无量寿经》念佛法门,「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他只要真的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都可以往生。

那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怎么可能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往生的原因何在呢?大家要知道,净土法门,念佛往生,仰仗的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不是靠我们自己的修行。

既然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的话,任何众生都解脱有份。

净土和圣道的观点不能互相掺和

我们虽然学了净土法门,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大家往往会把一般法门的观点、思想掺和到净土门里边,使得我们在修行道路上非常模糊。比如说戒定慧,也是佛讲的,是不是?念佛法门也是佛讲的,这两者不要互相敌对,都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都是正法,如果你能够修行戒定慧也决定可以了生脱死,因为戒定慧的法门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的,如果不断烦恼,是不可能了生脱死的,这个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把这个结论拿来讲净土法门,就错误了。因为净土法门是为不能修行戒定慧的人讲的法门,他即使不断烦恼,仰靠佛的力量,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往生净土,就可以成佛了。

如果把净土法门的思想用于圣道门,也是错误的。净土法门是靠佛力,是不必断烦恼的。圣道门修戒定慧,你告诉他说︰「不必断烦恼。」那怎么可能呢?他本来是戒定慧的法门。

所以,这两种法门都是佛所讲,看你选择哪种法门,不能说这个对、那个错,那个对、这个错,两者都正确。

圣道门︰难行道;净土门︰易行道

所以,龙树菩萨才说有难行道、有易行道。

我们一般人脑子里面的概念,以为佛法就是难行道,以为学佛就是要吃苦,以为修行就是苦行,这个思想正确不正确?

这个思想,也可以讲正确,也可以讲不正确。

为什么讲正确?修圣道门就是正确的。如果修净土门,就是错误的。龙树菩萨称净土门为易行道,容易的法门,很简单,佛法并不都是难的,也有容易的。在我们的概念里边,一想到佛法,就认为是难的,说明你是把一般的法门拿来讲净土门,说明你根本没有进入净土门,同时也说明你对净土门的宗旨和特色根本不了解。

讲到佛法,大家都想到「要苦修苦行」,可是,龙树菩萨说净土法门是「水上乘船」,安乐的法门。就像顺水扬帆,到远地方去,坐到船上,不要费一点点力气,很安乐、很快速到达到达站。其他法门的修行,则像「陆地步行」,就像自己走路,很辛苦。所以,我们很多人一讲到佛法修行,一讲到解脱生死 轮回,就说︰「哎,哪有那么容易?一定要苦修苦行啊 !」对了,你讲得不错,但你不是净土门,你还在净土门外面。他还不服气,「我就是净土门哪,我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呀。」他不了解净土门。

圣道门︰戒定慧;净土门︰信愿行

所以,大家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净土法门的特色和圣道法门的特色是不一样的,圣道法门的特色,三个字︰戒定慧;净土法门也有三个字,哪三个字?信愿行,没有讲戒定慧。《阿弥陀经》有没有讲「戒定慧」这三个字?倒是「信愿行」三个字讲了好多遍,「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讲发愿;十方诸佛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 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讲信就很多了,十方诸佛每尊佛都出来讲一遍,要讲多少遍?东方恒河沙佛来讲,西方恒河沙佛来讲;释迦牟尼佛劝我们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执持名号」就是行。所以,在净土宗里边,根本没有谈戒定慧,因为释迦牟尼佛应机施教,《阿弥陀经》是「为五浊恶世众生说此难信之法」,为五浊恶世罪苦的众生讲戒定慧,怎么做得到呢?没法做到啊。

持戒︰人道的规范

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还要不要戒定慧呢?需要不需要持戒呢?

这是两个范畴的问题。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讲,任何祖师大德和净土经典都充分说明︰你只要信愿念佛,决定往生!不需要其他的来补助。这叫做专修念佛。即使没有戒、没有定、没有慧,丝毫不影响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戒、有定、有慧,也不能增加我们往生的把握。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靠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但为什么说也是需要持戒呢?这是另外一个范畴。

请问各位,我们是不是人?

(「是。」)

人应不应当孝养父母?

(「应该。」)

对呀,这个,跟往生极乐世界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不孝养父母就不能往生是不是?

(「⋯⋯」)

没关系,大家来讨论。孝养父母是《观经》「三福」里的一种,做为人道众生,应当孝养父母!

当然,我们能不能做到孝养父母,我们自己扪扪良心,不一定能做得到,是不是?我出家之前,我父亲讲了一句话,因为人家都赞赏说︰「某某挺孝敬父母的。」我父亲说了一句话,我永远记在心中,「他孝不孝,他自己知道」。什么意思呢?父亲对我一定是不满意,因为我一直要出家,跟父亲的意愿背道而驰。他虽然在外表做得很不错,但内心很难过。当然,出家也是一种孝道,这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

如果我们真心孝养父母,不光是拿一点吃的、拿一点钞票给他们,像《二十四孝》里所讲的,那个都是榜样,所以,我们最起码要有这个概念︰应当孝顺父母。

好了,孝养父母的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还有那些不孝养父母的人──最不孝养父母的人就是五逆之人,他杀父杀母,是地狱种子,在《观经》里边,下品下生的众生就是一个造作五逆罪的众生,经典里讲「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样的人,他也念佛,临终的时候念了十句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就是说︰佛的慈悲超过了我们人的想像。佛不以我们在世间的行为作为得救不得救的标准,阿弥陀佛的慈悲,以他的六字名号来救度我们,以信愿行作为得救的标准。如果以世间的行为作为标准的话,绝大多数众生就不能得救了。

但是,佛的心里边,并不是说「我不以这个为标准,就喜欢你们去做坏事」,甚至说「你这样做,也没关系」,昨天我们也说到了,《观经》讲这段经文,绝对不是鼓励你去行五逆、行十恶,然后到临终再念十句佛,如果这样理解,就完全错误了。

我们应当明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专修念佛。那作为人道的众生,尤其是我们,已经知道了佛法,知道了因果报应(众生之所以造罪,他不知道佛法,也不相信因果报应),做为人道众生,做为佛的弟子,我们是不是应当遵守人道的准则?所以,如果能够持守五戒,是不是还应当来持守五戒?这是很显然的。如果出家了,自然也有出家的一些规范和要求。这些是佛弟子在这个世间应当行持的规范。

阿弥陀佛的慈悲和五戒十善

( 问:「佛弟子当然应该按照五戒十善的标准要求自己,但是我们向别人讲说佛的慈悲,有一些人会不会为自己做坏事找到借口?『反正我也念佛,我该吃肉还吃肉,该贪污还贪污,反正佛会慈悲救我走的。 』这样是不是有负面作用?」)

如果这样理解,就是有负面作用。是的。

(问:「那怎么能纠正他的这种想法?我觉得很多人都会产生这种疑问的。」)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讲︰「为五浊恶世众生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不太好讲,要讲这个法门,很难。一个是听的人很难相信,一个是说的人也很难说得圆满,让人家不误解。

有几方面,比如像你,大概就没有这样的误解,或许人家听到会有误解。这就是闻的人本身的善根问题。同时,讲的人有没有合理引导他?如果说「只要有阿弥陀佛的慈悲,什么样都可以了」,这样就会产生误解了。

因为众生根机各不一样,每个法门都有人误解的地方,比如禅宗讲「一切皆空」,从禅宗本身来讲,这是毫无错误的,有人讲「一切皆空,喝酒、吃肉,都可以,一切都空了嘛。」自古以来这种「豁达空」的人在禅宗里面很多。

我们自己依据经教,把经典和祖师法语的正确意思讲出来之后,对方如果还住于邪见,那就是他的事情了,那就很可怜了。这样的人,他没有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

`(问:「这样的人能往生吗?」)

这样的人那就不能讲他能往生了,因为他根本不了解佛的慈悲。

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因为烦恼强盛,自己不能克制,这个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虽然想克服它,但是克服不了。第二个,理念性的,给自己放纵为恶找个理由,他能够做到也不去做,比如说原来吃素,本来能做得到,「现在既然这样,可以不吃素了」──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根本就不想去做,是不是?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这点我想请师父给我们开示。


慧净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大陆都是一胎化,都生一个孩子,所以这个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宝贝,甚至是父母的生命。父母一生的辛劳都是为这个孩子,是不是这样?

(「是。」)

父母把一生所赚的钱、所珍藏的宝物以及动产、不动产都登记在这个孩子的名下。

那么,如果这个孩子为非作歹了,那父母会不会跟他断绝关系?

(「不会。」)

因为再怎么样,毕竟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再怎么样,这种关系都是割舍不断的。但,是不是因为是亲生骨肉,所以他为非作歹,就喜欢他?会不会?

(「不会。」)

反而是希望他能够弃邪归正,能够改头换面,能够体会父母的心,能够在社会上做个堂堂正正的好人,甚至做一番利益大众的慈善事业来光宗耀祖,父母是不是希望他这样?

(「是。」)

如果这个孩子真的体会父母的心,而有那一份孝心的话,他不会说「爸爸妈妈始终都不可能跟我断绝关系,始终都会将遗产遗留给我,所以我就纵情为恶、胡作非为」,如果体贴父母心的话,他就不会这样的,反而会端正自己的三业,堂堂正正地力争在社会上奉公守法,做一个良民,甚至创造一番丰功伟业来光宗耀祖,让父母欢心,让父母感到光荣。孝顺的孩子是不是会这样?

每个佛弟子要晓得︰阿弥陀佛的慈悲,始终都不可能因为他有贪瞋痴、他业障深重、他烦恼强盛、他劣根很强,就舍弃他、厌弃他、不救度他。学净土法门,体会到弥陀的慈悲的话,就是这个样子。阿弥陀佛始终都不可能 舍弃我们,不可能厌离我们。

一个体会佛心的人,是不是因为晓得这一点而放纵自己的贪瞋痴、任性胡为呢?会不会这样?不会的 !为什么?他知道︰凡是十方三世诸佛出现在这个世间,都是希望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不是?这是诸佛所教导的。同时,我们之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因为我们感受到娑婆世界是个 轮回的、造恶的、受苦受难的、永无穷尽的世界,我们想离开、想修行,那么,修戒定慧,一开始勇猛精进,志愿很高,可是,所谓的「修行一年,佛在眼前;修行二年,佛在大殿;修行三年,佛在西天。」修行越久,就越体会到自己离佛很远,越修行就越体验出自己根本不会修行,为什么呢?修戒定慧,不要说定慧,就说戒,有五戒、十善戒、比丘戒、菩萨戒,我们其他的不讲,单单讲五戒,如果我们严格地要求自己,比如说不打妄语,我们能够做到不打妄语吗?

(「做不到。」)

甚至严格要求不杀生,我们做得到吗?不能做得很圆满。那个时候,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烦恼之强盛、业障之深重而感到悲伤、感到痛苦;那个时候,就会晓得︰以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脱离三界六道 轮回,不可能解除自己的贪瞋痴,不可能偿还生生世世以来我们所欠人家的业债;那个时候,我们唯一所希望的,就是希望有个依靠,「自己没有力量,是不是有一个外力能让自己依靠呢?」这个时候遇到了净土法门,遇到了弥陀慈悲的救度,他体会到︰哎呀,原来像他这种卑贱的人,也有弥陀伸出的慈悲的双手,要来体谅他、不批评他、不计较他,甚至要救度他。那么,这个时候,他会怎么样呢?心地柔软了,「像我这种不能被原谅、包容的人,阿弥陀佛都来原谅、包容我,那世上哪有一个人不能被包容的呢?像我这样卑贱、作恶多端的人,想要修行也无力修行,阿弥陀佛居然为我建设极乐世界,为我发愿,为我修行,把所有功德毫无条件地白白送给我,那么我对世间的什么人不能奉献呢?」所以,对这一点体会得越深,自己奉献的心也就会越恳切,比如说,我们有一千块,别人需要五百块,他没有钱,我们的一千块是多余的,他需要五百块,我们可以奉献出来;感受越深的话,甚至我们有两栋房子,一栋用不到,那别人无家可归,甚至一栋房子就可以送给他。体会越深,就越会这样。

所以,对于机,如善导大师所讲的,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未来没有出离之缘;对于法,体会到弥陀的十八大愿就是为了我们而完成,我们依靠他的十八愿,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对这两方面体会越深的话,气质就会越改变,就不会故意纵情为恶,即使他有过错,也是他的烦恼所使然,他即使这样,也会有柔软心、惭愧心的,所以,他会体会佛心,而去恶行善的。

同时他也想到︰我今天得到了弥陀的救度,自己安心,到了极乐世界就能成佛,要广度众生,那么我将来成佛的话,也是跟诸佛一样的,希望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样讲的话,自己就会从自身做起。

我们学佛,都希望成佛。如果阿弥陀佛说︰「某某人,现在让你成佛。」好不好?

(「好!」)

既然让我们成佛的话,我们是不是希望别人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然希望别人这样的话,当然我们自己更需要这样了。那么,我们都 向往佛的境界,那佛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且是自净其意的。

所以,从学净土法门的心态来讲,如果会故意为非作歹,那是不合乎逻辑的,不合乎这一些过程。

还有,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恶固然是不清净的,但是善也是不清净的,五戒是善,但五戒只能生而为人,人还是六道的凡夫,还不是超凡入圣;十善很难做得到,不贪、不 瞋、不痴,不容易,但即使做得到,也只是升天,即使是升天,还是六道 轮回的凡夫,还没有超凡入圣。所以,以圣人的眼光来看六道凡夫,都是恶,没有善。

所谓善,是就人间凡夫讲的。比如说,有高、有低,有高低的分别,都是地面上的,地面上一百层楼跟五十层楼比较起来,一百层楼比较高,可是,从天空来看的话,五十层楼固然低,一百层楼也非常低。


【净宗法师】

「有的人念佛了,为什么不能往生?」

(问:「师父,我一直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我这样理解的,有的人之所以最后没有往生,原因并不在于他没有达到功夫成片,也不在于心思散乱,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意识到名号的功德和无边力量,是这么一个原因吧?可是,既然他已经念佛了,名号功德已经具足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摄受他呢?」)

这个,不是阿弥陀佛不摄受他,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疑惑、概念,障碍住了。大家或许听说过,鹦鹉鸟、八哥鸟念佛可以往生, 它头脑里就没有这个固定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心中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他判断能不能往生,取决于「我要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如果不这样,我不能往生」。如果念佛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每次都给自己加深一个概念︰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

(问:「等于人为给自己设限了?」)

对了,他自己跟佛心障碍住了,他自己有强大的、扭曲了佛心的这么一个认识,障碍住了。

有这样一个实际状况︰如果他抱有这样的心,他去打佛七,打一次回来就退一次心了,「你看,我又打过一次佛七,还没达到功夫成片,还没达到清净心,哎呀,这怎么得了?」再去,又退回来了,念得越多,反而越退。只有到什么时候?唉,突然听到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原来不是这样子的」,这个时候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一生当中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很可能就放弃净土法门了。「你看看,我念佛不行啊,达不到清净心,可能是我善根不够,我再去消业,业消了之后可能会达到清净心吧。」然后放下来,修别的法门,这样的人太多了,是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去往生呢?阿弥陀佛怎么摄受他呢?

「平生只念了十声佛,临终念不出佛,能否往生?」

(问:「还有一个问题,信愿具足之后,我们等于是极乐世界的一员了,往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我信愿非常强烈,但也许今生就念了十声佛,因为时间不够,比如说五十岁就成了植物人,是不是还是能往生?」)

那个就不一定,因为「信愿」是有特定的内涵的。不是靠自己估计,「我具足了信愿,哪怕只念了十句,就一定可以往生。」不是这样子的。

既然有这个信愿,他也不可能只念十句,除非他因故──因为某种缘故,比如说他没有时间,现在到临终了,只能念十句了,那么才有十句。

既然有这样的信愿,相信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就是让我们上尽一形、念念不舍地称念,必然在我们的意志里边发动外表的行为,虽然每天可能不能念到三万、五万声(因为工作很忙),但也绝对不至于说这辈子只念十句就不念了,这个在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


【慧净法师】

这个问题症结在于所信不正确,因为他不了解《阿弥陀经》的意义。

我们要信︰平生只要念佛,不必担忧临终,临终自有佛来迎接,不是我们临终念佛而佛来迎接,是平生念佛佛来迎接,因为我们平生念佛,临终的时候有可能是昏迷的,不能念佛,有可能痛得哭爹喊娘,不能念佛,临终有可能这样,但是临终这样,对往生一点障碍都没有,为什么?昏迷是肉体昏迷,神识不会昏迷,到时候阿弥陀佛来,神识还是跟佛面对面,别人看不到,但是临终的人能看得清楚,所以昏迷不是障碍。还有,他病苦,念不出来有什么关系?这个时候念不出来,就安心地等待佛的迎接,因为他相信「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他所相信的是这样。这个平时念佛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还没有命终),阿弥陀佛是会现前的,现在虽然还没有现前,是因为还没有到临终,阿弥陀佛总是会现前的,他即使痛得念不出佛来,他心中也没有那个挂碍,因为他晓得︰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的──他是一个平生念佛人嘛。

所谓信愿行,信什么?信这个道理。不是相信说「平生念佛要累积功夫,一直到临终还能够念佛,如果临终不能念佛,昏迷了,痛苦了,那就功亏一篑了,阿弥陀佛就不能来迎接了。」不是信哪一种,信哪一种的话,就是错误的信,不合乎经典,也不合乎弥陀的愿力,更不合乎我们的能力。

我们所信的是︰平生只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什么?「一心不乱」不是像人家所解释的,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理一心、事一心、降见惑、断思惑,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艰难,不是那一种解释,那一种解释完全错误,那一种解释没有传承,那一种解释都是以禅来解释、以天台来解释、以华严来解释、以密宗来解释,那一种解释障碍我们的往生。善导大师都没有这样解释,善导大师解释得很简单、很明确,合乎弥陀的愿力,也合乎我们的根机,善导大师怎么解释呢?善导大师解释为「 专复专」,为什么?「一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专;「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只要我们专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不管你念得清净不清净、有没有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专念这一句名号,不要杂修杂行。

念佛当中有妄想杂念是很自然的,可是我们往往觉得「哎,这样不行啊,念佛怎么可以有妄想杂念呢?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这样就不专了。所以,信 受弥陀救度,专念弥陀名号,就可以了。不管你是什么根机、念到什么程度,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帮助,也没有减少。你念得再怎么清净、再怎么禅定功夫上的一心不乱,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一点都没有增加,阿弥陀佛如果需要我们增加,来补助他的力量,那阿弥陀佛还算什么佛啊?所以,我们信,是信这样。

既然是一个平生专一念佛、一心不乱的念佛人,那临终自有佛的迎接,不管昏迷不昏迷、痛苦不痛苦,命终时当下就心不颠到、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错误的解释是︰现在要累积功德、功夫,到临终的时候能够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地念佛,佛才会来迎接。这样就错误了,不顺经文。

我们是︰平生念佛,自有佛来迎接;佛一旦来迎接的话,哪会心再颠倒呢?不可能。所以,是佛先来了,我们才不颠倒,不是先不颠倒佛才来,不是的。那么,佛之所以先来,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念佛人。所以有这一些因果顺序︰第一,平生我们是念佛人,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第二,临终佛自然会来迎接,不管念佛心净不净,不管这一些,其实我们都是不净的;第三,命终就会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有这三个阶段。

那我们只要把握第一个阶段──平生念佛我们负责,至于临终跟命终,那是阿弥陀佛负责,我们只要安于我们这个愚痴的众生,安 愚念佛,就可以了,其他自有佛负责。到了临终,我们就会看到佛来迎接。

如果我们看一些临终人看多了,就晓得他们都是有看到佛、看到光、看到莲花。临终看到佛、往生的很多了。

所以,要对《阿弥陀经》这三段文正确地了解、正确地相信,这样的话,心就安了,就有希望了。诵《阿弥陀经》如果对这三段文没有正确的了解,每诵到这个地方就苦恼、就不安。本身《阿弥陀经》是来安我们的心的,要我们现在就有往生决定的信心跟希望的。如果依天台解释、依禅宗解释、依华严解释,结果都不是净土法门,结果都很复杂、很高深,让我们诵《阿弥陀经》就心不安,把《阿弥陀经》杀死了。

所以,唯有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才能使得《阿弥陀经》活跃起来。

石家庄念佛开示(三)

「跟不信佛的人先讲因果还是先讲阿弥陀佛的慈悲?」

(问:「我们体察佛心,会很本能地努力持守五戒十善,尽管五戒十善对我们最后的往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这涉及到『自信教人信』的问题,比方说有很多亲友,他们没有进入佛门,不是因为不信,而是因为不愿意放弃红尘当中的利益,他们把损公肥私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过去我跟他们讲因果,如果以后不跟他们讲因果,劝他们念佛,告诉他们︰ 『这些也都不影响你往生。』可是⋯⋯怎么把握好?」)

体会佛心的人,佛不希望我们吃肉,不希望我们喝酒。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不吃肉的话,就尽量吃素,除非是不能吃素,那就存惭愧心。能够不喝酒的话,就尽量不喝酒,除非是饮酒成性,不喝酒就难以过日子,那就怀着惭愧的心。不可能拍拍胸脯说︰「你看 !我是有阿弥陀佛可靠,所以,喝一杯吧!」不是这样!

至于一般滚滚红尘中的人,他既不相信因果,只有堕落轮回,不然他能怎么办呢?告诉他弥陀的慈悲救度,反而更增加他的那个⋯⋯不过也无妨,但总之要有前方便──预备教育。就像地上的土,很硬,第一次把水倒下去,还不能让它柔软,那就多倒几次。告诉他净土法门,慢慢熏习,在他的脑海中去发酵、去产生作用,时间久了,他就能够体悟︰「哎呀,我是一个想念佛往生的人,那我今天还这样做,岂不是不合乎逻辑?」他就慢慢转变过来了,慢慢觉悟了。不然的话,怎么都没有机会了。

【净宗法师】

「念四字还是念六字?」

(问:「念四字阿弥陀佛和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有没有区别?」)

念四字和念六字,是不是念的都是阿弥陀佛?

(「对。」)

对,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区别,念的都是那尊佛,这样念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不过,念六字意义比较完整,念四字不如念六字那么完整,因为六字是「南无阿弥陀佛」,四字是「阿弥陀佛」,「南无」这两个字代表我们众生,「南无」是印度话,含义是归命,我们众生要归命,归命谁呢?归命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救度什么样的众生呢?救度归命于他的众生。这样,南无的众生和救度的弥陀成为一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跟佛是成为一体的。


【慧净法师:】

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

(问:「一心不乱跟念佛的数量有没有关系?」)

我们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二十四小时,扣掉睡觉的时间、上班的时间、三餐的时间,还有大小便的时间,还剩下什么呢?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把这些时间扣下来,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专门念佛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呢,你看电视也可以念佛,走路也可以念佛,工作不动脑筋也可以念佛,是这样。我们都是凡夫,每天不看看电视、不做一些娱乐很难过日子,那阿弥陀佛没有禁止这一些,也都了解我们,同时,做这一些也没有障碍念佛、也没有障碍往生。

我们如果念佛久了,熏习久了,就会觉得︰哎呀,电视有什么意思呢?这些连续剧都是虚构的嘛,人生是一场大梦,还看这一些梦中之梦!电视报道、社会新闻,天天都是这样,也会觉得没有意思。慢慢,其他的杂志、报纸,也会只是看看大标题,大概了解。所以,念佛久了,学习久了,气质就会转变,就会觉得︰还是念佛最有味道 !其他都没有味道。

我们可以早上起来──早上起来有三净︰心很宁静,环境很安静,空气很清净。早上的时间很珍贵,那时的心境可以说是很难得,为什么呢?经过了一夜的睡眠,也不会昏沉,有精神了,心很宁静,比较不会散乱,那个时候来念佛,一句就是一句,两句就是两句,可以说「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很寂静,很能够体会出念佛的法味。我们早晨的心跟佛性很接近,所以,早晨宁静的心,我们要爱护它,不要一醒过来就计划一天的事情,在那里打妄想,同时,也不要立刻就到外面去运动,先在家里静坐念佛,能坐半个钟头,就念半个钟头,能坐一个钟头,就念一个钟头,即使再没有时间,坐个十分钟、五分钟也好,因为早晨的宁静很难得、很珍贵,要珍惜。再没有时间,你可以提早起来,晚上早一点睡。

去上班的时候,走路或坐车,比方说有半个钟头,那么就来念佛吧。其他的时间,也可以这样来利用。

总之,念佛,阿弥陀佛没有规定一定要念多少、要念到什么样的水准,都没有,因为十方众生根机各不一样,有的比较有时间,有的时间比较少,有的一念佛心就很清净,有的一念佛就杂念纷飞,但是,都随十方众生的根机去念佛,所以,阿弥陀佛只讲「乃至十念」,「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不是 !是「乃至十念」,那我们都不是只是十念而已呀,我们还有乃至一日、乃至二日、乃至七日、乃至七年、乃至七十年,所以,我们就乃至一辈子,来念佛。所以,第十八愿叫做「念佛往生愿」,而不是「十念往生愿」。

这样了解吗?就是说随各人的根性、随各人的身分、随各人的时间、随各人的心境去调配。

在时间上,早晨可以念,中午、晚上都可以念。

在地点上,大雄宝殿、念佛堂、客厅都可以念,那么,卫生间、洗澡间、厨房,或者是病房,也可以念。

在工作上,士农工商任何工作都可以念,一句弥陀名号是最清净的,能使不净为清净,是无有障碍的,能给周遭带来吉祥。

在数目上,能念多少就尽量念多少。

在方法上,念佛有四种︰一种是大声念,一种是小声念,一种是金刚念,一种是心中默念。大声念跟小声念大家都听得到,金刚念就是只动嘴巴,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默念是也没有声音、也不动嘴巴,心中暗念,别人不知道(动嘴巴人家还晓得)。这四种念佛当中,随自己调配,其中以金刚念最能细水长流、持续不断,最轻松,最恒久,因为大声念不可能长久,默念,有时候都念妄想了,唯有金刚念最能维持长久。但是法无定法,若觉得 昏散,那就大声念,觉得累,那就默念。

(问:「打坐能双盘是不是最好双盘?」)

打坐单盘便可,因为双盘容易痛。打坐的时候,心中默念就可以了,顶多是金刚念,不用拿念珠,身体放轻松,心就会静(「 松」跟「静」),眼睛敛目,六根门头都是这一句佛号。

这并不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十念记数

最好是十念记数。十念记数大家知道吗?我们的心有妄想杂念,不可能坐下来心中无念,如果心无念的话,那墙壁可以走出去了,只是他有微细的念头,自己没有发现。

十念记数,打坐也可以运用,经行也可以运用。

十念记数怎么念呢?我现在念,大家记,好不好?大家不必跟我念,大家记就好,看看我念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几句?

(「十句。」)

十句,那你们晓得我念十句,是我一方面念佛、你们一方面用手指头在算吗?

(「不是。」)

那是不是我在念,你们一方面在心里数「一、二、三⋯⋯」,是不是?

(「是。」)

那不对。是知道,记。也不用手指头,也不在心中一方面念一方面数,不是,是纯粹用心去记,已经到了第几句了。我再念一次︰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几句?

(「十一句。」)

不是十句?

(「不是。」)

我是念十一句,那你们晓得,我念十一句是用手指头去算吗?

(「不是。」)

那是心中在数「一、二、三」吗?

(「不是。」)

那就对了,十念记数就是这样,从一记到十,从一记到十,循环往复,都是这样。一方面要念佛,一方面要记,所以心就比较收摄,就比较不会散乱,如果散 乱的话,这十句就记不清楚了,对不对?就比较会全神贯注。

中阴业成

(问「有的人没有闻到佛法,在中阴身的状态给他讲净土法门,给他念佛,他能不能往生?」)

能。我们既然是平生念佛,所以讲「平生业成」;那如果他是临终才接触到,那就「临终业成」,往生的业事就成就了,命终就能往生;那如果他临终也没有机缘,到了中阴身四十九天了,在他的灵位前为他开示,还是可以的,这叫做「中阴业成」、「中阴往生」;即使他堕落了地狱,或者在阴间的话,呼唤他的名字,给他开示净土法门,请他跟我们念佛,也能让他往生极乐世界。

善与恶

凡夫所行的善,那个其实还是轮回的因,除非达到三轮体空,如果不能达到三轮体空的话,都是污秽的,都是不清净的、不真实的。

所以,南北朝时代昙鸾大师(梁武帝常常向他的方向礼拜,称他为「鸾菩萨」,又被北魏的皇帝恭敬为「神鸾」,不可测),他写了一部书叫《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里边说︰善事功德有两种,一种是真实功德,一种是不真实功德。什么是真实功德呢?唯有佛的境界才是真实功德。什么是不真实功德呢?我们人间或天上所做的善事,不管是它的因,或者它的果,这一些都不是真实的,都是颠倒的,都是污秽的,为什么呢?因为人间也好,天人也好,内心都有 贪瞋痴。天界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的话,还有烦恼,还有妄想杂念;色界天的话,他虽然没有妄想杂念,在寂静当中,可是他的贪瞋痴还没有断;无色界天的话,虽然他禅定很深,可是照样 贪瞋痴没有断。

不管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很长,福报很大,可是,只要还有寿命、还有时间的话,都属于非常非常短的短命,即使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大劫,还是短命,因为,只要有时间,都是短命的,时间一到的话,他们就堕落到人间或三恶道了。天界是六道中最高的境界,不是在修行,而是在享受那种福报,所以,寿命一到,就堕落下来了。只有达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超越时间性的,永恒存在的,这种寿命才是真正的寿命,这种寿命就无所谓寿不寿命了。

所以,真正修行的话,是不可以执着善恶的,《六祖坛经》惠能大师开示明心见性的方法,说︰「不思善,不思恶。」在这个情形之下,哪个是你本来面目。所以,善恶是就凡夫来讲的,我们再不会修行也是一毛钱,再会修行也不过是九毛钱,跟阿弥陀佛所送给我们的百千万亿是毫不能比较的,是不是?所以,在阿弥陀佛的面前,我们都很惭愧,很难谈得上是善是恶,只不过说︰我们既然学佛,那当然需要行善,体会到佛慈悲的救度,在佛的面前,我们就更加无地自容,不可能再故意去为非作歹,所以,学了这个法门还故意为非作歹的,是没有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卑贱,也没有真正体会到佛心。

孝子如果体会到父母心的话,他就会做一个奉公守法的良民,这是起码的,然后勇猛精进地对社会、对群众做一番无私的奉献,让父母欢心,这个就是孝子的心态。我们如果体会到佛心的话,就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了。

净土法门讲弥陀慈悲的救度,我们愿生极乐、专称名号,现在就已经给弥陀救到了,往生决定了。还没有离开六道轮回,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体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晓得应该怎么做,就会尽量去恭敬三宝、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会尽量往这方面去做。但即使这样努力了,还是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三福无份的人(三福就是《观经》所讲的「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戒福;「深信因果,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行福),我们越努力的话,就会越惭愧,「我三福没有份」,不管是行福、戒福,即使是世福──世间的善事都做不好,第一点,孝顺父母,如果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的话,会觉得自己是孝顺父母的;严格要求自己的话,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孝子,自己对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我们在座各位,都是学佛人(学佛人胜过世间修心养性的人),如果严格反问自己,我们谈得上是孝子吗?谈不上。

所以,学净土法门、蒙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名号的人,他不会故意为非作歹,他也不会贡高我慢,同时,他也不会自卑自贱地去做坏事情。有的话,就是所谓的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在某种因缘之下,业障驱使作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不至于做大坏事,《论语》有句话说︰「苟至于仁矣,无恶也。」我们 向往最高的境界,即使做不到高的境界、做不到中等的境界,但是不至于去做很卑贱的事情。我们既然是向往着佛,学佛,想要将来成佛,难道现在还会去故意做那一种大恶的事情吗?不会的。小小的过失,这个是一种习气,偶尔难免会犯,但是内心有惭愧、有告解,而不是毫不在意地认为「这个也不算什么,这个可以去做,甚至纵情去做」──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完全不合乎逻辑。

我很会修行,我往生很有把握

我们佛家讲慈悲,尤其是讲「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条件的慈爱,「同体大悲」是把对方的苦乐祸福看成自己的,自己跟他是同一众生。这是佛教讲的慈悲,如果浅显地解释,就是一种很深、无限的爱心,无限的关爱。

在佛教里面,最能体现大慈大悲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慈悲就是对我们的爱心。阿弥陀佛难道是因为我们为非作歹而爱我们、更想救度我们,还是悲悯我们的愚痴而要救度我们?正是因为悲悯我们的愚痴、造罪造业,将来会受六道 轮回的无穷苦难,基于这个慈悲之心而来救度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为非作歹,他更喜欢,所以要救度我们,不是的。

同时,佛都是要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犯五戒是恶,修五戒是善。我们体会佛心的人,就应该尽量做好五戒,甚至修好十善,大家说对不对?

(「对。」)

当然,我们五戒做好了,十善修好了,并不是以我们的五戒十善来往生极乐世界,之所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靠这个「多善根福德」的名号,也就是靠我们专念弥陀名号来往生极乐世界。至于我们的善也好、恶也好,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一点也不增加、一点也不减少。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力量是已经足够的、圆满的、具足的、无缺陷的,不需要我们行善积德或者苦修苦行来帮助他对我们的救度,他对我们的救度是毫无障碍的,能力是完全充足的,再怎么样的众生,阿弥陀佛来救度他的话,都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他是佛。

所以,我们的善,应该知道,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一点都没有帮助,并不是以我们为善,或者苦修苦行来帮助弥陀对我们的救度,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如果对这一点不了解,我们就会贡高我慢,以为「我很会修行,我往生很有把握」。

同时应该了解,我们的恶,我们的贪瞋痴,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一点也不减少,一点也不影响。如果没有这一番了解的话,我们就会自卑,认为「像我这样的众生恐怕不能往生」,这样就会让弥陀悲伤了。

弥陀完成了佛果,完成了极乐世界,完成了救度我们的功德资粮

净土法门全凭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预先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当阿弥陀佛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我们在那里呢?我们在地狱,刀山、剑树、油汤、火锅,对不对?我们在畜生,在牛胎,在马腹,对不对?那个时候我们无明、无知,阿弥陀佛就默默地在为我们发愿了。

就好像爸爸妈妈生下的孩子,这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爸爸妈妈就预先为这个孩子的一生做了规划,为他的将来,建一座豪宅,有汽车,有花园,有动产不动产,为他完成一生的荣华富贵。

同样,阿弥陀佛在我们无知的时候就默默地为我们发愿、修行,他的发愿、修行都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也不必经过我们的同意跟商量,因为不必要,我们也没有那种智慧。

就像爸爸妈妈为孩子做一生规划的时候,也没有经过孩子的要求、拜托、商量。也许这个孩子将来是很笨的孩子,尽管很笨,爸妈都还一样地以父母之爱,来为孩子毫不松懈地──尤其是孩子越笨,爸妈就越为他百分之百地完成他一生所需要的荣华富贵。

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不是经过我们向阿弥陀佛合掌拜托说︰「请阿弥陀佛来为我们发愿修行,因为我没有愿力,也不会修行。」没有。

所以,阿弥陀佛默默地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是为谁而发?

(「为我们。」「为众生。」)

为众生,那讲得太远了,是为我而发,阿弥陀佛的愿是为我而发。

那么,愿而无行是空愿,一点效果都没有。阿弥陀佛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为谁而行?

(「为我而行。」)

为我而行。他的愿的功德、行的功德完成了,完成了成佛的佛身,完成了极乐世界,完成了救度我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完成这三种。所以,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是成就了什么?成就了我们的往生,成就了极乐世界。

没有极乐世界,我们没有归宿;没有阿弥陀佛,我们没有依靠。

六字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往生的功德资粮

那么,这一些功能都在那里呢?都投入在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所以,这六字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极乐世界,因为佛的正报跟依报是一体的。

同时,「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是我们往生的功德资粮,我们往生的功德资粮都在这六字名号里面。我们一切众生──「十方众生」就包含很广了,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 众生,包括我们在座各位,包括我。只要愿生极乐世界──因为如果你不愿生极乐世界,就永远六道 轮回,同时,愿生极乐世界才是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应,因为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就是要我们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愿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来专念他的名号,所以,我们愿生 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就已经给阿弥陀佛救到了,不管我们念佛是清净不清净、能不能入定,不管这一些,为什么?往生的功德资粮,名号已经具足了。我们信顺弥陀的救度、愿生极乐世界,顺弥陀的愿,然后就专念这句名号。

净土法门的信︰现在已经给弥陀救到了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信愿行,是信什么?当然信善有善果、恶有恶果,自因自果,这是最粗浅的、最基本的信。净土法门的信,是信弥陀的救度,他的愿,为我们而发,他的行,为我们而修,极乐世界是为我们而建,极乐世界的名册是登记我们的──我们是这样信。那么只要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现在就已经给弥陀救度到了,所以,不只是信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有一 尊阿弥陀佛,不只是这样信而已,还要进一步信极乐世界是我的,阿弥陀佛是救我的救主,他已经完成救度我的资粮功德,都在六字名号里面,所以,信要信这样,不是信阿弥陀佛高高在上、我在这里乞求「阿弥陀佛啊,请你在我临终的时候不要把我忘记,一定要来迎接我⋯⋯」不是信这样。是信一切已经完成了,不是还没有完成,也不是现在要完成,而是在十劫之前已经完成了,是信这样。然后信︰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现在就已经给阿弥陀佛救到了,现在就已经不是娑婆的凡夫,现在已经是极乐的圣众了。是信这样。

净土法门的愿︰弥陀发愿要救我们,我们就愿生彼国

那么愿呢,就是随顺弥陀的愿。弥陀发愿要救我们,他说︰「你一定要到我的世界来!」那么我们就愿生彼国。他说︰「你要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

净土法门的行︰他因自果

那么行呢,就是专念这一句名号。专念这一句名号是修行吗?非修行;但不是修行吗?却跟一般没有修行的人不一样,我们在念佛。所以,净土法门非行、非不行,为什么呢?我们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士农工商都可以念,走路也可以念,工作也可以念,这样算什么修行不修行?所以,你说是修行,不是修行;你说不是修行,也是修行,可以说不修行而有大功德,为什么?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苦行都在名号里面,我们再怎么样地修,从出生修到一百岁,也只是修了一百年而已,而且我们所修的还不是三轮体空,还是 贪瞋痴,贪瞋痴,释迦牟尼佛说︰「你们所修的都是有漏的,不是无漏的。」祖师说︰「你们所修的都是杂毒的。」是善,却不是纯善。

但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修的,都是无漏的,而且不只是一百年,反而是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所以,我们只要念这一句名号,我们即使没有大修行,贪瞋痴还在,可是比苦修苦行的、比大菩萨的修行还有功德,对不对?因为阿弥陀佛所修的、阿弥陀佛所有的,就是我们的,就是我们所修的。就像爸爸妈妈所有的就是孩子所有的,孩子愚笨,也不会赚钱,但是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有富有的爸妈。

从这里来讲的话,因果就有两种︰一种是自因自果,一种是他因自果。自因自果是自己行善、自己将来得善果,自己行恶、自己将来得恶果,这是自因自果。那么他因自果就是,我虽然没有累积这个因,可是却得到了丰硕的果,那是谁为我们累积的?是阿弥陀佛为我们累积的,然后毫无条件地送给我们。所以,因果有这两种。

净土法门是他因自果,跟自因自果不一样。所以,印光大师说︰我们这个法门不是通途的法门,而是特别的法门,不可以通途的教理、通途的理念来混淆这个法门。

净土法门的信愿行,这个行,是他因自果的行,不是自因自果。如果是自因自果的话,那糟糕了,不能往生了,为什么?「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凭自己往生极乐世界,那不可能。如果是他因自果,如果我们这个行是领受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行,则不管心散乱不散乱,往生当下都决定。你心散乱是靠弥陀救度;你心不散乱,不靠弥陀的救度也不能往生。把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拿走的话,你即使再怎么不散乱、能够入定──你要到那里去?所以,净土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来混滥。「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圣道门的,憨山德清法师以禅宗的理念来讲净土,这样就不是净土了。

纯纯粹粹的净土法门

这一杯水,倒的是矿泉水,是纯净的矿泉水,如果原来的杂质没有倒掉,那么,矿泉水倒下去就混了。

所以,净土法门必须是纯纯粹粹的净土法门,如果搀杂的话,就不是净土法门了。

我们现在所讲的,都是纯粹的净土法门,为什么?经,我们都依据净土三经;传承,都是依据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的传承。初唐时代的高僧善导大师,他所讲的净土是很纯粹的,传承他的,是少康大师、法照大师,之后的大师就不纯了。我们可以看看,从北宋时代,一直到现在,宣讲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他们的著作都没有引用到善导大师的,都是以他们所学的来解释净土。像莲池大师,他解释《阿弥陀经》就依天台跟禅来解释;蕅益大师解释《阿弥陀经》也是依天台的思想来解释,没有善导大师的传承,就杂了。

他们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著作,因为善导大师的著作在中国失传了,唐朝末年就失传了。在日本没有失传(日本在隋唐时代就派出家众到中国取经,将所有经论抄写回去,甚至包括政治、文化、艺术,凡是他们没有的,都引用过去,所以,他们的文字其实也是从中文演变的,他们的姓名都是用中文)

现在,很可贵的是,我们接触到了善导大师纯粹的思想,所以,我们所讲的,都是善导大师这一法脉。

所以,净土法门必须是纯粹的净土法门,永远都不可以用其他各宗各派圣道自力难行的法门来混淆,一旦混淆的话,就不纯粹了。不纯粹,要往生,那就不一定了。

平生业成──现在就已经往生决定了

净土法门是讲现在就肯定往生的,所以叫做「平生业成」,现在还没有到临终,已经百分之百能够往生。所以印光大师就说︰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个法门能够信得过,不怀疑的话,那么,虽然我们的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凡夫了,我们万古以来的生死 轮回,现在就画下了休止符,未来不会再轮回下去了,未来要以佛的身分示现来度众生。肉体还在这里,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印光大师说︰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现在就已经往生决定了。

印光大师又进一步说,对这个法门能够信受不疑,他的种性已经超越二乘以上了,二乘就是罗汉、菩萨,超越罗汉、菩萨了,为什么呢?印光大师说︰像太子堕地,贵压群臣。太子一生下来,他的尊贵已经超过了所有的文武百官,宰相遇到太子,也要向他磕头。这个太子,他还没有学问,对国家、社会还没有树立功勋,可是他已经受到文武百官的礼敬。文武百官,他们很有学问,对国家、社会都有贡献,但是他们却要来向毫无贡献的人磕头,为什么?他是太子,他时间一到就是国王,所以,印光大师说︰「犹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

信的内容

(「关键是个信字。」)

关键是信,进一步讲,关键是信的内容,你是信自因自果,还是信他因自果?信什么?

(「信阿弥陀佛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往生。」)

那要怎么样才能承托阿弥陀佛的力量?

(「那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呗。」)

你善根成熟了。

(「关键能不能真正地信。」)

关键你信什么,因为基督教也讲信,各国总统也讲信,信的内容不同的话,他的愿就不同,行就不同。


【净宗法师:】

刚才我们讲的信,其实,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讲,说︰「我来信。」这个是没有根据的,这个信,就是以我们所信的对象来说的,大家思想要转过来。比如说一个跳高运动员,他安慰自己︰「我一定能跳得过去 !」他不管怎样给自己打气,在没跳过之前,他还是担心的。除非他跳过去了,「哎呀,真的跳过来了。」不然,还是有疑惑心的,「到底能不能跳过去?」

信受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样说「一定要信,一定要信」,不是的,是因为这尊佛可靠,阿弥陀佛本身没有成佛之前所发愿愿已经实现了。他成佛之前叫法藏菩萨,说︰「我如果成佛的时候,你念我的名号,我要救度你,如果我没有能力达到这一点,我就誓不成佛 !」成佛是成什么呢?就是成就我们的往生,因为法藏菩萨在誓愿里说︰「如果我不成就十方众生的往生,我誓不成佛!如果我不能救你的话,我没有资格成佛。我能救你,我才有资格成佛。现在我成佛了,那就是我能救你了。」

我们相信这尊佛成了佛,他有能力,他有誓愿,他有光明,能救得了我,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容我们怀疑。除非你不信佛教,那没办法。既然相信佛教,就像这个梨子一样,它就是一 只梨,已经有梨子了,才说你相信这是梨,对不对?已经有了,成果拿在面前。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请你相信吧 !好,我们相信他已经成佛了,但是他成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成佛的内涵是什么呢?

他成佛是成就我们的往生,不是成就别的。他是为我们成佛的,是为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是为了谁?

(「为了我们。」)

为了我们,给我们造个极乐世界,说︰「你来吧!我建立极乐世界是为了让你来往生!而我现在极乐世界已经建好了;你到极乐世界的方法我也为你完成了,就是称念六字名号。」

所以我们说,称念六字名号去往生,不是我们脑子想出来的,是阿弥陀佛没成佛之前就预定好的道路、设定好的方法。他为我们建立极乐世界,说︰「你称念我的名号来往生。」

我们相信,就是相信这尊佛不会欺骗我们。他已经成佛了,既然他已经成佛了,我们念他的名号,自然而然就可以到极乐世界去,这是很显然的道理,没有任何的怀疑。如果怀疑的话,就是不相信阿弥陀佛成佛了,不相信他当初为我们发了愿。

请问各位,你们相不相信阿弥陀佛已经成了佛?

(「相信。」)

经典里讲他成佛十劫了,如果这个都不相信的话──你凭什么不相信呢?经典里说已经成佛了;已经成佛了,他的四十八大愿有没有实现?

(「实现了。」)

四十八愿里面有一条没实现,怎么能成佛呢?愿望没实现不能成佛,愿望圆满实现才能成佛。

那么,四十八愿当中有一条愿是关于众生怎么去往生的愿,其他很多愿是往生极乐世界之后的种种好处,比如说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不更三恶道、身皆金色、无有好 丑、六通具足、能开无边悟⋯⋯这个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的好处,我们了解之后,暂时放在旁边。如果说到极乐世界的好处这么多,我们听得眼睛都放亮了、口水都滴下来了,但是就是一条︰你不能去,那么,知道等于不知道,有什么用呢?所以,阿弥陀佛不光是成就了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的好处,更重要的,他要成就我们怎么去往生,是不是?他要把这一点成就之后,我们了解这样的极乐世界才有效果,才有意义。

那么,我们怎样到极乐世界?这个方法、这个道路──所谓「专称弥陀名号」,就是来源于这个地方,「你只要称念我的名号,就可以去往生」。

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不搞个别的方法?他如果要求我们戒定慧的话,那等于在极乐世界招生,像大学一样,那就招不到学生了,「能修戒定慧的人到我的世界来」,那我们通通不能录取了。

既然要救度像我们这样的凡夫,阿弥陀佛是以他成就佛的六字名号功德来让我们去往生,说︰「你没有功德,」──我们有没有功德?我们有的是罪过,有的是烦恼,有的是染污,那么,佛就说了︰「你有染污,我有清净;你有罪过,我有功德。到极乐世界来,当然要有功德。你没有功德,我给你功德,让你来往生。」这就是阿弥陀佛。

那么,他给我们的功德,就是六字名号,布施给我们。我们现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谓信心,就是信受六字名号的救度,相信阿弥陀佛愿力不虚假。那么,这六字名号的功德给你了,你相信,就是你的,你不相信,就当面错过──就这么一回事情。

比如说父母给你一张支票,支票上写的是一千万,给你。但是你不识字,或者你不相信,「这张纸怎么是那么多钱?」你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对不起,你不相信,就得不到。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我们慈悲的父母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把他所有的功德浓缩在六字名号里边,给我们。你相信了,就是你的。善导大师说︰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以阿弥陀佛作为我们的修行。我们没有修行,但是,阿弥陀佛因地兆载永劫的修行成为我们的。这一点,就是我们一念的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那么怎么相信呢?就是相信「阿弥陀佛是为我成佛的,他的六字名号是给我的」,所以,在第十八「念佛往生愿」里面才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我不成就你的往生,则我不成佛。」

那我们就知道︰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同时成就两件事情︰一个是他成佛了,对不对?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往生成了。因为如果我们的往生没有成的话,他不能成佛。

我们都在这里说「我怎样去往生,我怎样去往生⋯⋯」这个问题是没有必要的。你只管念佛,怎样去往生是阿弥陀佛考虑的事情,他说︰「我怎样让你来往生,我以我成佛的功德让你来往生,我以我正觉的果报让你来往生,如果不能让你来往生,我就兆载永劫不断地修行。」

我们的往生是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事情,不是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做的事情,是阿弥陀佛做好了,给我们的,所以,在《无量寿经》里才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往生不是我们修来的,我们是得到往生的。我们从那里得到往生?我们从阿弥陀佛的慈悲誓愿和名号里面得来的。那么怎么获得?就是信愿念佛。我们相信弥陀的慈悲,称念弥陀的名号,仰靠弥陀的誓愿,就得到往生。

往生不是我们修的。往生是谁修的,你们知道吗?

(「阿弥陀佛。」)

对呀,是阿弥陀佛修的嘛。他以他兆载永劫的修行换取我们的往生,所以,我们的往生得来不易呀!我们现在很容易得到,那真正成就是不容易的,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行,修成我们的往生。

所以,如果大家一边念着佛,一边心里想「哎呀,我念佛怎么往生,我念佛怎么往生?」这就如同坐船的人,一边坐着船,一边在那里怀疑「哎呀,我坐船怎么过海?」你坐上船了,船长拉你过海,自自然然坐船就可以过海。

我们念佛就能往生,不要边念佛、边怀疑说︰「我怎么样去往生?」这个就叫做妄想了,这就不符合阿弥陀佛的誓愿了。

「临终念不出佛来,岂不是不能往生?」

有的莲友提到一个问题,说︰「如果我临终不能正念的话,四大分离,众苦逼迫,万箭穿心,这个时候哪能念得了佛?除了喊爹叫娘,念不出佛来,这样岂不是不能往生?」

这样的问题,也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恐惧。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叫法藏菩萨,他说了八个字,「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你这样的恐惧,只有佛为你安心,他知道我们的状况。

阿弥陀佛在誓愿里这样说︰「我要成佛的时候,十方众生,愿生我的净土,称念我的名号,临命终的时候,我就现前接引,加持他,令心不乱,往生净土。」

我们临终的时候有很多苦恼。我昨天说到《阿弥陀经》,分成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是平生,第二个是临终,第三个是命终。平生就是我们种因的时候,平生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到若七日,这个是平时,还没有死,才能谈得上若一日、若七日。只要你这样专修念佛,临终和命终就有两种殊胜的果报,直接送给你,只要你专修念佛,种了这个因,就有这个果;临终怎么样呢?「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只要我们平时专修念佛,临命终时,佛不请自来,自然来迎接我们,现在我们面前,不是我们先有正念,佛才来,是我们平时专修念佛,临命终的时候,佛自然就来了,顺了他因地的本愿,来接引我们,来加持我们;因为佛现前的缘故,底下说了「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一来了,这个人当下命终了,没有谈到怎样修行。「是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平时「若一日、若七日」专修念佛的人,他平时专修念佛,命终怎样的死法?「心不颠倒」,所以,每个专修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都是心不颠倒去往生的,他平时专修念佛,「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才可以得到「是人终时,心不颠倒」的果报,而之所以如此,也不是我们的功夫和力量。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这样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阿弥陀佛一现前,放大光明慈悲加持他,护佑他,令这个临终万箭穿心的众生心不颠倒,「令心不乱」,虽是苦恼逼迫,但是佛光一加持,当下众苦消除,当下转妄念成为觉心,当下转烦恼成为清净,当下一切痛苦自然消除。这个丝毫不用怀疑。

只有六字名号才是往生净土的多善根福德因缘

在《阿弥陀经》说到「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昨天也问到这个问题,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因为前面详细介绍了极乐世界的殊胜高妙,「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天雨妙花,黄金为地」、「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么高妙的地方,你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去往生,就赞叹这个地方极其高妙,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这是承上;启下呢?怎样去往生呢?就接着下面这一句,「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也就是说这句名号才是最殊胜的善根福德,其他都不是。

比方讲五戒,五戒想生到佛的国土,是不可能的,五戒只能生到人的国土;十善呢?只能生到天的国土。五戒只能做人的儿子,十善只能做天的儿子,要做佛的儿子,那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除此之外,没有了。

所以,六字名号才是真正的多善根福德因缘,其他所有的一切修行,跟六字名号相比,都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想达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做阿弥陀佛的儿子,都不够。你想以五戒的功德做阿弥陀佛的儿子,够不够?显然不够嘛;十善也不够,太不够了;你就是六度万行,如果不如实修行,还不够啊。那么,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赐予我们。我们就是从六字名号里生出来的,当然就是佛的儿子了。所以在 《往生论》说︰「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阿弥陀佛的正觉就是六字名号,是极乐世界正觉的莲花所化生出来的,我们念佛,从六字名号里化生出来,当然是正儿八经的佛子。只有六字名号才是往生净土的多善根福德因缘,其他都不行。

所以,蕅益大师才讲︰阿罗汉要到极乐世界去,善根不够,为什么?他没发起广大的菩提心,善根就不够了;菩萨要到净土,福德不够,善根够了,发大菩提心了,但是福德不够,为什么?六度万行没有圆满。所以,以阿罗汉的善根和菩萨的福德想往生极乐世界都不行。只有这六字名号的善根福德才完全圆满,它是彻底的善根福德因缘。所以说,我们如果来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话,善根福德等佛无异──善根和福德跟佛是平等的,那这样还不能往生吗?

我再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要去拜见胡锦涛总书记,杜居士,拿你的名片去见总书记,见得到吗?你把名片掏出来,「我是杜建军,要见总书记。」──不够资格,是不是?好,拿县长的去,够不够?不够;把省长的名片掏出来,还不够;如果你有一张总书记给你的名片,上面签了字,「请你来」,够不够啊?那就够了嘛!

五戒,就是人的名片;十善,是天道的名片,到极乐世界都不够;六度万行,菩萨的,也还不够;「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亲自发给我们的名片,上面有他的签名,「欲生我国」;「十方众生」,上面就有你的名字,「十方众生,我请你到极乐世界来,怎么来?乃至十念。」阿弥陀佛一签,你拿这个就去了。所以,执持名号,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毫无问题。你如果靠其他的,都是「少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够。

我们想到中南海拜见总书记,没有他的亲自召见,那不行的,不能自己闯进去。我们到佛国,到阿弥陀佛的宝殿,就是要执持名号,拿着六字名号。

摩尼宝珠喻

还有一个譬喻,也是非常生动的,这个譬喻如果大家听懂了,可以讲就开悟了。想不想开悟?

(「想。」)

祖师讲︰「三藏十二部,留给别人悟。」留给别人悟,大家可惜不可惜?

(「不可惜。」)

「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为什么「三藏十二部,留给别人悟」呢?因为他还没有开悟,让他慢慢去悟。我们已经悟过来了。所以,让还没有开悟的人慢慢悟,我们已经开悟了,就专修念佛了。

这个比喻叫「摩尼珠喻」,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这个房间是座宝库,有满屋的金银财宝,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翡翠、金钢钻、绿宝石、蓝宝石──各种各样的宝贝,充满了这个房间。其中有一件特别的宝物,小小的一颗,小指头这么大,这叫什么呢?叫摩尼宝珠,也叫如意宝珠。你拿着它,对它讲话︰「南方发大水了,我要去赈灾,需要一百公顿黄金。」你一说出来,它马上喷出一百公顿黄金,这叫如意宝珠,「我需要五十顶帐篷,需要一百公顿大米,还需要多少家具⋯⋯」它「唰─」就喷出来了,这个叫如意宝珠。各位,如果我们要普遍拯救天下所有的苍生,你拿黄金、白银够不够?你应该拿什么?

(「如意宝珠。」)

肯定要拿摩尼宝珠是不是?那会不会拿了摩尼宝珠之后,觉得「光拿摩尼宝珠还不够啊,还差一点,还要再搬一块黄金、扛一点白银⋯⋯」会不会这样?

(「不会。」)

因为摩尼宝珠你需要什么就喷出什么,你拿到摩尼宝珠,就拿到一切了。

各位,这座宝库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一代教法,三藏十二部都在这里边。黄金、白银、珍珠、玛瑙,这些都是佛讲的其他法门的修行功德,有黄金般的功德,有金钢钻般的功德,有绿宝石的功德、蓝宝石的功德⋯⋯让我们看起来眼花撩乱。但是,六字名号呢,就是这摩尼宝珠的功德,是这么大的差别。如果我们只想解决自己一家人温饱,拿一块黄金就够了;如果还想让我的几个朋友有饭吃,再多拿一点就够了;但如果要普遍救度天下一切苍生,你必须拿摩尼宝珠不可,是不是?

同样道理,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是要成佛的。成佛是不是要广度众生?如果你不拿这摩尼宝珠,怎么可以广度众生呢?

所以,比较起来,其他所有的法门,都算是少善根福德,都算是黄金功德、白银功德、珍珠玛瑙的功德,但是跟六字名号相比,都算少。六字名号就是摩尼宝珠。拿到摩尼宝珠的人,不会羡慕别人的黄金,不会羡慕别人的钻石,反而所有天下的富翁都会羡慕我们。能够执持名号的人,不会羡慕人家会开悟,也不会羡慕他会打坐,也不会羡慕他会诵经,反而是所有会诵经、会打坐、会开悟的人都羡慕念佛的人,因为我们持守了六字名号摩尼宝珠。

那么,拿到摩尼宝珠的人,绝对不会认为这个有所不足,绝对不会想再加一块别的东西。所以,能够专修念佛的人,不可能夹杂其他的法门,如果夹杂其他法门,说明你不了解这个六字名号摩尼宝珠的尊贵。就好像我们拿到摩尼宝珠,还要去抓一块铜,「这块铜也能卖几十块钱哪 !」说明你不认识摩尼宝珠,既然不认识它,它在你身上就不能发挥作用。

如果大家想要灭罪,你就对摩尼宝珠说︰「出你灭罪的功能。」就不必拿《地藏王菩萨灭定业真言》这块黄金了,不需要,你只要念六字名号,罪就灭掉了,自然就灭掉了;如果你要开智慧的话,也不需要念文殊菩萨的咒语,你也是对摩尼宝珠来念,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开智慧;如果你需要健康、需要祛病延年,也不需要念药师佛的咒语,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具有延寿功能──因为他是无量寿,自然有增福、增德的功能;如果想要消灾免难,也不一定要念观世音菩萨,你也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消灾免难的功能、消除业障的功能、增长福慧的功能、祛病延年的功能,所有的一切,六字名号里面通通都有了 !这就是专修念佛的原因,不是武断地说︰「只能念佛,不能念别的。」而是必然的,不需要念别的。而且,其他东西都包括在这里边,不会有损失。有人说︰「我念佛,不念《金刚经》,多 舍不得?《金刚经》好不容易念会的,这样丢掉多可惜?」你这就不了解了,怎么叫可惜?拿了摩尼宝珠、黄金没有拿,可惜吗?它在这里边嘛 !一点也不可惜。

比如说你本来做局长,现在让你不做了,你会觉得可惜。但是,让你不做局长、做省长,你会觉得可惜吗?省长就包括局长了;「省长不作了,让你到中央做领导。」那就更大了嘛。

我们是放掉小的,获得大的,而这个大的不是在小的之外,是把它涵括在这里边。所以,所有经咒的功德,所有法门的功德,所有菩萨的功德,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大大地增加了,都包括在这里边。《楞严咒》的功德,《大悲咒》、《十小咒》的功德,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功德,只要念六字名号,通通包括,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通通收在这里边了。

摩尼宝珠好不好?

(「好!」)

大家要不要?

(「要。」)

怎样得到摩尼宝珠

(问:「怎么能拿到这个摩尼宝珠呢?」)

杜居士,你跟我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念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好,如果你没有拿到这颗摩尼宝珠,你怎么能念得出来呢?如果没得到六字名号,你怎么能念得出来呢?

(问:「他是修禅定的,所以他不了解。」)

我们怎么样得到这六字名号?这是很简单的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第十七愿说︰「若我成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摩尼宝珠成就之后,他要普遍布施给十方一切众生。那么,我们怎么得到呢?他就让十方诸佛来告诉我们,比如释迦牟尼佛讲净土三部经,告诉我们专念弥陀名号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听到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就给我们了,我们就得到了──你早就得到了,只是你不认识。比如说我们来到寺院里边,看到墙上有几个字「南无阿弥陀佛」,第一次见还不认识,「南(nan2)(wu2)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你就得到了,但是你还没认识。你不认识这是摩尼宝珠。甚至比这更早,法藏菩萨成佛之始,他已经让十方诸佛把摩尼宝珠送给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心底,随着我们。但是我们拿着摩尼宝珠,不认识它,所以还在六道里面 轮回,就好像《法华经》里讲的「衣里明珠」的比喻一样。一个穷人,朋友给他衣服里面缝了一颗宝珠,价值连城,他不知道,还出去流浪,其实早就放里边了。

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的同时,把六字名号的摩尼宝珠透过他无量的光明、透过十方诸佛,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所以经典里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 贫苦,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做大施主,布施一切贫苦众生──就是我们。我们来到寺院,看到墙上写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加意念,就得到了,一入耳根,永 成道种,我们听到,当下就得到了。

但是我们不认识,我们以为这六个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光念佛一定能往生吗?这真的是摩尼宝珠吗?」这样就当面错过。所以,大家都得到,没有哪个得不到,杂行杂修的,他也得到了,但是他不认识,他以为「光念六字名号怎么可以?还要加上别的吧,不然怎么能往生?」这样,得到等于没得到,因为不认识。

大家有没有得到?

(「得到了。」)

有没有认识?

(「认识了。」)

要认识了就好了。


【慧净法师】

从感性进入理性,从理性进入志性,成为我们的意志力

我们的心,分析起来有三种,一种是感性的,一种是理性的,一种是 志性的、意志上的。

我们听课,我们看书,先是感性的,一听很高兴、很欢喜,然后要进入理性,去思惟。现在得到感性认识,很高兴、很欢喜,觉得得到了、有了,往生决定了,信心决定了,过了几天之后,时过境迁,思想又转变了,又碰到别的法门,又去修别的了。所以,感性永远都不能作为标准。

善导大师说︰我们的心「犹如画水」,在水上画一下,就没了,无常。所以要进入理性,思惟、思考,慢慢成为自己的意志性、坚定的力量。所以,第十八愿说「至心」,至心信乐、至心欲生、至心称念弥陀名号,而不是一时的欢喜而已。欢喜很容易,但是,要成为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的意志,这个必须要有时间。

譬如说,刚刚讲「念这句名号就得到了」,如果没有意志性的话,只是成为道种而已;真的成为自己的意志,「我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世界,我百分之百从此专念弥陀名号,我真正的信,以这个为我的信」。

我们说信,客观的事实就是我的信,不是我心中产生一个信,「我去信」,不是的。外在客观的事实成为我们内在的信,「如是我闻」本身就是信,「如是」,就那样的境界,我听进来了,我不怀疑,本身就是信。所以,信,就是信那个「如是」,每部经都有「如是我闻」,阿难所闻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成为阿难的东西,阿难不怀疑,本身就是信。如实听闻,如实领纳,不怀疑。所以经典前面说「如是我闻」,最后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就这样回去过信心的生活,过念佛的生活。

所以,有感性的、有理性的、有志性的。我们要从感性进入理性,从理性进入志性,成为我们的意志力。

正定之业与杂散之业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说有两种行法︰一个叫正定之业,一个叫杂散之业。

「正」,正直不拐弯,直接的;「定」,决定,没有任何动摇性的。如果做这样的行业,那你决定性的、百分之百、直接就往生,这叫正定之业。

「杂」,就是多,杂七杂八的,绕弯子的;「散」,散乱不定的。

正定与杂散两者,词义刚好是相反的。善导大师说,念佛──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正定之业。我们专修念佛的人,通通进入正定之业,决定的、百分之百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是专修念佛,杂行杂修,那就是杂散之业,往生不定。

「耳朵里老是听到佛号,这是怎么回事?」

从教理来讲,叫做「种子起现行」,我们以前容纳在大脑中的东西,逢缘遇境会流露出来,这叫「种子起现行」,有时候走路去买菜,就会流露出来了。你只要不在考虑其他事情的时候,那个强有力的种子就会浮现。比如说在这里,大家都在谈净土法门,这个环境也让你浮现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个环境,而且你也在思考其他事情,就不会浮现。这叫独头意识,「独头」就是单独所流露出来的,如果是我们眼睛在看、耳朵在听、脑中在想,这个就不是独头,就是六根在作用。你那个是因为种子在某种因缘当中浮现,你所浮现的念佛当然就是好的。

念佛最好是平淡、平实

我们念佛不必有音调高低,那样会很累,最好是平淡、平实,一句一句就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净宗法师:】

为什么说念佛必往生?

我们的目的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净土法门的根本所在;方法呢,大家透过这两天的听闻,应当比较明了了,请问大家︰到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念佛。」)

对,我们称念六字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非常简单,所以往往不容易相信。我们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站在我们这个角度,「这么简单,果然就能到西方吗?果然靠六字名号可以成佛吗?」这是我们心中的想法。

但是,称念六字名号必然往生,它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悲愿,也是来自于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部经里边的宣讲。

我们学净土法门,依止的一定是净土三部经,是不是?所以,要以经典为依据。念佛往生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讲的,愿文是这样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今生今世我们愿生极乐世界,如果只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我们会以为「这是我愿意去往生」,然后又怀疑说「到底能不能往生?到底阿弥陀佛接不接引我?到底我有没有达到标准?」我们会有一大堆的问题。

我们愿生西方这个心,如果仔细推求它的源头,它并不是我们心中无端地发起来的。在兆载永劫之前,有一位菩萨叫法藏菩萨(那个时候没有极乐世界,也没有阿弥陀佛,而我们都在六道里边 轮回),这尊菩萨发愿要成就极乐世界,目的是让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虽然我们今天说「我愿意往生」,其实,是因为我们听从了阿弥陀佛的呼唤,这是来自于彼岸的声音,在我们心中有所震动,然后我们说愿生极乐世界。为什么我们没说愿生别的净土呢?发不起那样的心呢?因为别的佛没有这样的誓愿,说「你称念我的名号来往生」,往生别的佛的净土,都需要有相当高的标准和条件,尤其是报土,非凡夫所能到达。而阿弥陀佛的净土,虽然是报土,但却是为了凡夫的往生而成就的净土,他当初成佛之前的愿望当中,就用四个字来呼唤我们说︰「欲生我国 !」「你要来往生我的净土,你要生到我的国土来。」我们今生说愿生极乐世界,这是被动的,是阿弥陀佛主动呼唤我们,要我们去往生。他不仅在誓愿里说「欲生我国」,接着在后面用四个字说明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乃至十念」,后面紧接着的结局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乃至十念的念佛不能往生的话,那我不成佛。」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他成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的往生,不是为了别的。所以,我们所有众生的往生,是法藏菩萨当初所考虑的,是法藏菩萨为我们慈悲设定的、是法藏菩萨要为我们完成的。他成佛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如果不能令我们往生,他成佛没有意义,他会放弃成佛,不取正觉。

所以,法藏菩萨成就正觉的目的就是要成就我们的往生。

那么,我们的往生在那里呢?就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十方众生的往生,但看六字名号,就已经足够了。

六字名号,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十方众生,必得往生」。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这样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南无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归命于阿弥陀佛,「归命」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归投这尊佛,完全仰仗、倚赖这尊佛;「亦是发愿回向」,我们归命这尊佛的目的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这样归命的众生,「阿弥陀佛即是其行」,「阿弥陀佛」就是归命众生的修行,我们归命的众生,本身虽然是造罪的凡夫,虽然还是烦恼深重的业障凡夫,我们虽然没有任何的修行,但是既然已经归投于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就成为我们的修行,本来阿弥陀佛的修行就是为我们十方众生而修的,他是为了十方每一个众生而修行的,可是如果我们不归命于这尊佛,他虽然为我们修行,可是我们不能得到,就隔开了。所以,「阿弥陀佛即是其行」,即是归命于这尊佛的众生的修行,成为我们的东西,成为我们的所有,成为我们的修行,就像上午师父所讲︰净土法门是不修行而有大修行。

就像我们坐船一样,我们虽然没有力量游泳过海,但是,船的营运就是我们的营运,船的速度就是我们的速度,船的力量就是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已经全身心坐在船上,全身心交 托在船上。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愿船来拯救我们出离生死苦海,我们归命于这尊佛,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行、所有的功德就成为我们的,所以「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我们拥有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自然就如蕅益大师所讲「善根福德同佛平等无异」。所以,善导大师做了个结论说︰「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这样的缘故,必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一方面昭示法藏菩萨已经成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同时也是宣布十方众生的往生,「必得往生」。所以,我们能不能往生,只要看这六个字就知道了,因为如果我们的往生没有成就的话,不可能有这尊佛在世间出现,是不是?十方众生有任何一个众生的往生功德没有成就,那么这尊佛不可能宣誓成佛。当阿弥陀佛十劫之前宣誓成为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同时宣布了十方众生往生功德已经成就,所以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众生的往生和阿弥陀佛的正觉是一体的,是同时成就的。从我们今天来看,它是已经成就的事实,阿弥陀佛成佛了,这是个事实,同时,他也成就了我们的往生,这也是个事实。所以,信心是信什么?是以这个客观事实作为我们信的内涵,阿弥陀佛即然成就了我们的往生,在那里?就是在六字名号里;怎样获得?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信顺不疑,愿生净土,称念名号。净土宗的信愿行,来历在那里?就来自于这第十八愿。「至心信乐」就是信;「欲生我国」就是愿;「乃至十念」就是行。

「乃至十念」的念佛是说︰以及其简单容易的方法让我们每一个众生往生净土。善导大师把「乃至十念」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念」就解释为「声」,不是解释为「理念」、开悟的念,都不是,是解释为一声一声的念佛,「十念」就是十声,「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下至」相对于「上至」,也就是说,一旦遇到这个法门,一旦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我们就来专修念佛,不再改变,尽我们一生的时间,尽我们一生的力量,尽我们的所有来称念它。

如果到了临终才遇到净土法门,那就是临终十念。如果临终还没遇到,到了中阴身的时候才听到,那就是另外一个时段了。

一般来讲,就是我们平时遇到这个法门,就平时来念佛,就像《阿弥陀经》所说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后面有省略号,一直到临命终时,这个就是专修念佛的要求。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了解这个法门之后,内心的意志反映到外表,必然以这句名号作为我们的全部生命所在,一生都贯穿着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我烦恼这么重,修行这么差,怎么有资格去往生呢?」

称念弥陀名号必然往生极乐世界,根本来源就来自于法藏菩萨的大悲愿心,法藏菩萨成佛之前就设定好了这条道路,所以,「设我得佛」,他同时设定两件事情,一方面设定「我法藏如果成佛的话」,同时设定众生的往生。这两件事情现在已经成为事实了,所以经典才说「彼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善导大师解释说︰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阿弥陀佛现在已经成佛了,应当知道他因地所发的誓愿决定不会虚假,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之所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因为「本誓重愿不虚」。「众生」就是指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是指每一位众生;「称念」也不是说称念的功夫怎么样、禅定的功夫如何、达到什么程度,没有 !就是「众生称念」,这个「称念」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念,也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意思。只要我们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必得往生,必然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因为这尊佛的誓愿不虚假。

所以,我们要把思想从自己这一方转换过来,我们之所以认为不容易往生,是因为想到说「我烦恼这么重,业障这么重,根机这么差,修行这么差,像我这样的人,怎么有资格去往生呢?」岂不知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不是看我们的修行,也不是看我们清净不清净,也不是看我们有没有功夫,是完全出于他的大慈悲心,他不是在选择我们。所以我们这样来看就错了,跟阿弥陀佛的眼光不一样,他不是看我们有多少修行、有没有烦恼,他是主动的、从他的大慈悲心而出发的,怜悯我们这样的众生,如果看的话,是看什么呢?他看到我们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当中沉没、苦恼,看到我们这样烦恼的凡夫历劫以来虽然诸佛出世,我们都没有办法解脱,我们遇到戒定慧的法门,没有一个能够修行出离,就像鱼吐钩一样,咬一下就吐掉了,永远没有得到法门的利益,这样,法藏菩萨才发起大慈悲心,「像这样的众生,他靠任何法门都修行不了,靠戒定慧无法得到解脱,我要为他发愿,我要为他成就极乐世界,令他往生净土。」由于这样的悲愿,阿弥陀佛才获得了十方诸佛的称扬,他才有资格称为「诸佛中之王」,不然的话,怎么叫「诸佛之王」呢?诸佛所遗留下来、没有度脱的众生,这尊阿弥陀佛以他的悲愿和名号完全度脱。所以,他不是看我们的修行力量、清净不清净、善恶等等,他是怜悯我们没有力量出离生死 轮回,所以才发心救度我们。既然如此的话,就没有任何的条件,他只有赋予,没有索取,他只是平等无分别地救度我们,没有任何条件。

就好像我昨天打的比喻一样,比如说这个岛就要沉没了,岛上不是别的人,都是我们自己的亲人,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我们的父母,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大船,我们驾着船来救他们,难道这个时候我们会提出某个条件吗?我们不可能提出条件对不对?「因为你昨天偷了隔壁的一 只鸡,所以让你淹死算了,不要上我的船 !」──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三界的火宅、六道的苦海当中,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大愿船来救度我们,而他看我们每个众生,视如他的父母,又如他的独子,所以,他从一种无限怜悯和慈悲心出发,来救度我们。

我们在这里往往说︰「像我这样,够不够资格?能不能往生?」完全是我们凡夫的心跟佛的慈悲心中间隔开了,我们看佛没那么亲切。如果我们知道是阿弥陀佛主动、慈悲救度我们,我们心里边就不会有这些概念了,就不会想「阿弥陀佛要不要我?救不救我?」就没有这些理念了,也不会说「那我没达到禅定怎么办?」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考虑的,因为法藏菩萨当初的誓愿说「乃至十念」,善导大师将「乃至十念」解释为「一向念佛」,「你只要能够一向念佛,剩下的事通通是我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至于说什么时候往生、怎么往生、怎么迎接、往生以后如何,这个通通都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也不是我们考虑的,到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难道是我们考虑的吗?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都是法藏菩萨成佛要考虑的,那我们怎么去往生,也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他为了我们这样的众生才需要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

阿弥陀佛的心是偏重于造罪的众生

甚至可以说,这「十方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呢?「十方众生」从广泛的层次来讲,广大无边,上到等觉菩萨,下到阿鼻种性,都包括在内。但如果仅是简简单单地来说「十方众生」,我们心中会以为说「那可能是众生里边有智慧、能修行的人」,其实恰恰不是这样,十方众生里边,阿弥陀佛的心是偏重于造罪的众生,是偏重于没有修行的众生。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才这样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是以劝归净土,
  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善导大师说︰如同一个人,他没在水里,要淹死了,这样的人才急切地需要人家赶快把他救起来,如果是岸上的人,他已经安乐自在了,不需要人家救他了,他很自在。因为这个缘故,诸佛大悲于苦者,诸佛慈悲,特别怜悯罪苦的众生,「心偏愍念常没众生」,「常没众生」就是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沉沦于六道,所以对这样的众生讲净土法门,劝归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在誓愿里讲「十方众生」,何以知道他特别偏重于罪苦众生呢?因为后面有八个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如果从字面来讲,如果造了五逆和谤法罪的众生排除在外,不再救度,当然,这一点等会儿再解释。这八个字对「十方众生」作了一个说明,「只要你不造五逆谤法重罪就可以了」,如果从文字来讲,不是这样的吗?

话讲回来,那是一个低下的众生,如果是阿罗汉,不可能对他讲这八个字,阿罗汉都是圣者,怎么会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呢?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能够持守五戒十善的众生,也不会讲这几个字;恰恰是可能造五逆谤法罪的人,才跟他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也就是说「十方众生」里边可能连五逆谤法罪都能造得出来,但这两种罪是极重之罪,就把这两种极端的罪排除在外,剩下的,通通没有任何障碍。可知,这十方众生当中,阿弥陀佛所怜悯的,就是造罪众生,是不是这样?不然的话,为什么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呢?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救度的众生,并不是那个很有智慧、很能修行的人,以他为标准。当然,连造罪众生都救度得起来,那么有智慧、有修行的人毫无疑问也都救度得出来。

就譬如说一个医生,能够治最病重的人,得小病的也能救得起来。

再比如说,这是一个悬崖,下面是五公引深的深谷,有人掉下去了,有的人在五公引的地方,有的人在四公引,有的人在三公引、两公引、一公引,如果我们要把深谷中的众生都救上来,我们在上面要放一个吊篮下去,请问这个吊篮绳子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如果绳子只有四公引的话,那下面落在五公引的众生岂不是没有希望了?如果吊篮绳子有五公引,能直达谷底的话,岂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救度上来?对不对?

法藏菩萨要救度十方众生,他的愿力就必须沈入到地狱之底,他才可以把所有众生都救度起来。

我们就好像落入三界六道、甚至地狱之底的众生,所以在《无量寿经》里说︰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

是以阿鼻的苦众生作为法藏菩萨心中第一个愍念的对象,以他作为发愿救度的第一个目标,愿力如果达到把他都能救度起来,那么,所有众生毫无疑问都能救度起来。法藏菩萨大悲心的法水──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他第一个所要滋润的,就是谷底的众生。法藏菩萨慈悲心所要怜悯的、第一个所要关爱的对象,就是造作五逆谤法重罪的众生,要去救度他。

所以,我们切不可因为自己有烦恼、罪业,说︰「我可能不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有烦恼罪业,我们才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这就是这个法门的特别含义。

比如说你是个近视眼,你才是卖近视眼镜的人的对象,你不是近视眼,谁卖近视眼镜给你呀?你就是他的顾客嘛;如果我们腿上有生理残障的话,我们才是卖轮椅的人的对象;我们是个病患,我们才是医生的对象,健康的人不成为医生的对象。

正因为我们是造罪的凡夫,烦恼深重,我们才成为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不然,阿弥陀佛没有必要为我们发愿了。

所以,阿弥陀佛是以这样的众生作为他首先慈悲救度的对象,然后统摄一切凡夫众生。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善导大师根据《观经》下下品──《观经》下下品是一个造作五逆罪的众生,造作了杀父、杀母的罪过,他临终的时候,遇到别人给他讲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念了十句,当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这个怎么可以思议?简直是无法想像的慈悲、无法想像的度众生的神力,不可思议。

所以,这两部经从字面上就产生矛盾了,《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五逆谤法除而不救,可是《观经》五逆众生念佛往生了,那么,怎么会通呢?

善导大师解释说︰这是有抑止的含义。怎么解释呢?因为这两种罪是极端的罪业,如果这两种极端的罪业也不遮止他,那么众生可能造了这两种重罪,没有机会学到佛法,直接就堕入地狱了,所以,在没造五逆谤法罪之前,告诫说︰「唉,你不能造 !你要造了,不能得到救度。」但是《观经》就不一样,《观经》下下品的众生是已经造了五逆罪了,他已经造过了,所以,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慈悲,不可能把他放弃而任他流转,还要大悲摄取,那么,他念佛,也能够往生。

未造之前,方便抑止说「唉,不可造!」已造之后,则还要慈悲摄取,「还要救你,只要你回心念佛。」

谤法也一样。谤法之罪如果没造之前,也一样说「不能造!」万一造了,如果你回心的话,还有救度你。

所以,善导大师才说︰「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即使诽谤佛法,那么你回心了,「哎呀,我错了,我以前讲没有佛菩萨,没有因果报应,我诽谤佛法,现在我知道错了,回心念佛。」那通通可以往生西方。

以此来讲,十方众生当中反而是以造罪的凡夫作为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所以净土宗有八个字︰「本为凡夫,兼为圣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净土宗所摄受的根机,本来是为了凡夫,附带地为了圣人。圣人,比如阿罗汉,他也要往生极乐世界,菩萨也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要到那里成佛啊,像《华严经》里边的大菩萨,都要去成佛,像《无量寿经》里边十方世界的菩萨都来到阿弥陀佛的世界。但是这些圣者毕竟已经出离三界了,已经不再六道 轮回了,他们是阿弥陀佛附带救度的对象。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是凡夫,「本为凡夫」。既然是凡夫,都是造罪、造业,都是心不清净,都是三界轮转。凡夫众生当中,有能修行、有不能修行的,可是,做为阿弥陀佛的悲愿来讲,他是以常没众生、苦恼众生作为根本慈悲救度的对象。

这样来讲,我们每个众生就没有理由说「因为我是一个凡夫,因为我有苦恼,有罪障,可能我不能得到佛的救度吧。」这样的认识就错误了。恰恰因为我们是罪障的凡夫,才特别蒙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我们怎样获得弥陀的救度?还是称念弥陀的名号。你不要「哦,我是造罪凡夫,阿弥陀佛要特别救度我」,阿弥陀佛不是因为我们造罪才救度我们,是因为我们受苦恼才要救度我们。救度我们的方法就是用六字名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

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唯一的道路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唯一的法门,唯一性的。

净土三部经都是告诉我们︰专念弥陀名号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领会佛意,来总结净土三部经,在《观经疏》里这样说︰「《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四十八愿只说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专念弥陀名号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然后又说︰「《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因为《观经》有三福九品,《观经》的意趣,如果不是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是很难理解的,善导大师所解释的《观经》跟当时很多人解释得不一样,当时很多人解释的《观经》都偏离了,以为《观经》的宗旨是讲观佛,十三定观,要如何观想。善导大师说不是这样,《观经》的宗旨在于称念弥陀名号,不在于观想。《观经》定善是修十三定观,散善是三福净业,定善也好,散善也好,虽然有这么多的文句,目的在那里呢?「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结论还是在于称念弥陀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要详细了解《观经》才能把握它的宗旨。善导大师的结论就是如此。

大师又说︰「《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阿弥陀经》所讲的更是明显,除了称念名号之外,所有一切修行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那么,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专修专念,必然往生净土。

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净土三部经都是告诉我们︰专念弥陀名号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的出世本怀和目的──告诉我们净土法门,而以此获得了十方诸佛异口同声的 赞叹,念佛人也获得十方诸佛的护念。

总之,净土法门的根源,来自阿弥陀佛的慈悲,不是在我们这个地方去讨论「我能往生不能往生」,这个是戏论,毫无意义。能往生不能往生看谁?能往生不能往生但看阿弥陀佛 !看他有没有成佛。

当然,也看我们,看我们是不是信得过,是不是专念弥陀名号。

专、杂的界限

这一番的说明,可能跟我们原来听到的、跟我们心中原来所认识的有比较大的反差,大家一定多少都有些疑问。有疑问的话,我们一条条把它分开。上午有居士问道︰「净土法门除了谈信愿行之外,其他都是杂行⋯⋯」有必要解释一下专、杂的界限。

所谓杂行,是指心中以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往生还不定,需要夹杂其他的功德才能往生,这样再去做种种修行方法,这样称为杂行。

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的话,孝养父母、读诵一切大乘经典,都不成为杂行。比如说我知道念佛往生是一定的,专靠阿弥陀佛百分之百往生,我做为人,做为佛弟子,应当孝养父母,这是每个人应当做的,谈不上杂行。就像人要吃饭一样,哪有做人不要吃饭的;出门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等等,这些怎么跟杂行扯得上关系呢?做人的礼仪就是如此,孝养父母是应当做的,这不成为杂行。

比如读诵经典,善导大师教导我们说,要读诵,就专读净土三部经,因为净土三部经「文文句句说西方」,每一文、每一句说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和我们众生的往生方法,这样我们一看,就跟自己的心很相应,「哎呀,去那个地方 !」如果不是这样,比如说以读诵《金刚经》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那就称为杂行,因为《金刚经》跟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关系的,没有一句话说到极乐世界,也没有一句话说到怎么去往生,我们既然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然就以净土三部经作为我们的指导。

就好像我们要到北京,那就要查阅到北京的地图,是不是?我们不会翻查到南京的地图──反了。

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三部经就好像地图一样,告诉我们道路、方向、目标,就要翻查它。

当然了,我把北京的地图查好了,南京的地图我也想看一看,那就不称为杂。就好像我们读《金刚经》,净土三部经的宗旨我了解了,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心中定下来的事情,我要去度化众生,也想了解了解《金刚经》所讲的空性是怎么回事情,这样来读诵,就不称为杂行。

读《地藏经》

读《地藏经》也是一样的,我想看看地狱的果报是多么严重,这样可以劝化别人,让他相信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让他发起恐惧心、厌离心,来往生西方净土。这样来读《地藏经》不算杂行。

如果以为「光念佛怎么能往生?不读读《地藏经》怎么行?」有人讲︰「你光念佛,到临终的时候如果没读《地藏经》,到临死的时候鬼王来拉你,鬼王拉你的话,你不能去往生的。所以要先读《地藏经》把大小鬼王打发了,临走的时候才没有障碍。」我是听人家这样告诉我的。有很多居士讲的话我们听起来觉得⋯⋯从那里来的这些观点?想都想不出来的,想像力都没这么丰富。念阿弥陀佛,临走的时候鬼王来拉?念《地藏经》鬼王才不拉?哪有这个道理呢?

我们念佛的人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都在阿弥陀佛的大光明保护当中,我们念佛的时候,自然而然有二十五位大菩萨来保护我们,《十往生经》说︰「念佛之人有二十五位菩萨如影随形保护此人。」像影子一样跟在我们后面保护我们。二十五位菩萨里面就有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亲自来保护了,还有鬼王不让我们去往生?怎么可能的事情?这是不存在的事情。《阿弥陀经》讲︰念佛之人,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他。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他,鬼王还能来障碍我们吗?这是不存在的事情。

(「我们阶段性地读《地藏经》,比如说这段时间家人身体不好,别人劝我们诵诵《地藏经》,对家人有益,从这个角度和目的读诵《地藏经》,而不是为了往生净土而读《地藏经》,这样是不是就不算杂行?」)

虽然不算杂行,但是是不了解净土宗,也不了解《地藏经》、不了解阿弥陀佛。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要消业障,不需要再读《地藏经》。在《观经》下品上生有这么一个比较︰这个人是十恶众生,临终的时候跟他讲大乘十二部经典首题名字,结果灭罪一千劫,灭了一千劫的极重恶业,但是还不足以让他了生脱死、转凡成圣、超越净土,这时候,「智者 复教合掌叉手称 『南无阿弥陀佛』」,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众生因为念佛的缘故,当下灭除了五十亿劫生死重罪。你看,读诵十二部经题灭罪一千劫,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灭罪五十亿劫,如果要灭罪,应当是读经还是来念佛呢?

(「应当念佛。」)

应当念佛。所以,如果家人病重、业障大,那还是念佛,不是读《地藏经》,所有一切不如这句名号。

比如说一个人现在饿得要死了,要解决他的问题,你是直接拿个苹果给他,还是搬一大摞栽苹果的书?哪个效果大?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果地法门」,六字名号已经包含了一切功德,其他所有的经是个过程,还是在修行的路上,还没有达到果地。就拿这个比喻来讲,阿弥陀佛就是现成的苹果,别的经典是种苹果的书,一大摞种苹果的书也不抵这一个苹果管用啊,他马上要死了,来不及了,所以赶快把苹果给他。

所以在《观经》下品上生当中,他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阿弥陀佛就来了,应声来现,应他念佛的声音就显现出来迎接他,赞叹他说︰「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因为你念了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罪都消灭了,我来迎接你。」

善导大师就在这里提了一个问题,这个人在生前遇到两个法门,一个是听到大乘十二部经题,第二个就是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赞叹他的时候,不说「善男子,以你闻经加念佛的缘故,灭罪、我来迎接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为什么不提闻经的事情呢?就单单讲念佛呢?善导大师解释说︰这个人到临终了,时间来不及了,地狱就在脚下了,其他的法门都是杂散之业,来不及救度他了,只有这句名号当下能救得了他。所以阿弥陀佛只 赞叹他念佛,别的都「缓不及急」了,就好像杯水车薪,来不及了。一大车的火,搞一杯水,灭不了。我们这么多罪业,除了六字名号,谁能救我们?救不了的。所以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道理在这个地方。

《普门品》说︰如果有人尽形寿供养六十二亿菩萨,所得福德甚多,不如于一时顷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跟受持六十二亿菩萨名号的功德平等无二。我们就知道︰观世音菩萨功德很大,所以他超越其他菩萨。

《地藏十轮经》为了显示地藏菩萨的优胜超越,这样说︰如果有人一大劫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灭罪甚多,但不如一顿饭时间念诵地藏王菩萨名号。

《群疑论》里面说︰如果一个人一百劫之间诵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不如短暂时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那怎么能比呢?这个无法相比的了。地藏王菩萨毕竟是因地,菩萨跟佛相差太远,何况佛里面,阿弥陀佛是诸佛中的王,不是一般的佛,所以是无法比较的。

再打个比喻说,在古代,知县只能赦免小罪,「好,问题不大,打五十板,放了你。」但是如果这个人都犯了大罪,知县就无权赦免了,必须到知府,知府赦免不了的,必须还到上面,上面赦免不了的,皇帝大赦的时候,「我今天登基了,犯死罪的人通通大赦。」皇帝就有这个威权,对不对?这个比喻未必恰当,但是可以帮你理解。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其他的佛菩萨就好像知府、知县大人,没有那个决定性的威权,不能赦免一切的罪。而这六字名号的功德可以赦免一切的罪,可以救赎一切的罪。不是说靠威权──当然皇帝靠威权,也是靠他的恩宠。这六字名号是靠它的功德和威神。

石家庄念佛开示(四)

念佛着魔的原因

(问:「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真是有人也在称佛名号,但也会出现着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是他对佛法没有真知正见。比如说念佛,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如果想求神通感应,想超过人家,显示自己有修行、有本事,或者以躁急的心想念佛达到某种功夫,如何如何,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往往会出现偏差。

如果他内心完全任凭这尊佛,知道仰凭佛的誓愿、念佛一定往生,一心求生极乐世界,把自己整个抛放在阿弥陀佛的大光明当中,没有任何障碍。

如果出现障碍,是他的知见问题,往往求神通、求感应,或者躁妄心,躁急地要达到某种境界,这样可能会出偏差。

每个人生生世世都有很多业障,佛菩萨对我们是正确地感应,可是你的想法偏离了佛的正知正见,被过去的冤家知道了,他有他心通,就飞精附体了,给你感应了,见佛见光见花了,「唉,我见了佛了。」如何如何,上当了,被控制了,牵住鼻子了,这样就可能入魔道,障碍就来了。

我们所讲的是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无疑,心中信顺,这样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慧净法师:】

有一句话说︰「魔由心生,妖从人心。正心诚意,百邪不侵。」因为我们的理念不正确,我们的心念有某种所求,这个心念就跟宇宙当中那个境界相感通,那个境界就刚刚所讲的飞精入体,来到我们的身体之中,或者来干扰我们。我们念佛,如果有正知正见,念佛为了往生,念佛无所求,不求感应,不求神通,不求名利,这样正心诚意,就不会遭到种种魔境了。

不只是念佛,不念佛也一样,只要这个人存正念、存善心,鬼怪不会来害他的,冤家债主也不会来害他。一个人很有孝心,当下就有善神来保护他,恶鬼神就不会来害他,冤家债主也找不到他,离他远远的,不能近身。

阿弥陀佛常住其顶

我们念佛人,如果有正知正见,不偏知偏见,不求感应神通,功德利益是非常多的。第一,阿弥陀佛常住我们头顶,经典说念佛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白天晚上拥护他,有什么功效呢?「不令冤家而得其便」,不让冤家债主向他讨债,不会让天魔外道、恶鬼恶神妨碍他,「现生常得安稳」,我们现实的生活才能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即使百业萧条,也会遇到贵人。那么临终呢,临终安然自在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经典上所讲的。

阿弥陀佛光明常照

第二,念佛人,阿弥陀佛的光明永远都照护着他,像《观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整个大宇宙,不受任何障碍,那么,这个不受任何障碍的无碍光是怎么样呢?「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 舍」,阿弥陀佛无碍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它的作用在那里呢?作用在于摄取念佛的众生,那什么叫「摄取」呢?就是现生保护他,临终接引他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正信的念佛人,现生受到弥陀的保护,不会有魔障,临终就会来接引他到极乐世界去。「不 舍」,不会厌弃他、舍离他、放他不救。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把我们众生看成他的爸爸妈妈,看成他的儿女,看成他的兄弟,所以他来救度、保护的话,是永远没有任何条件的。佛是不会厌离我们的,因为毕竟是自己的骨肉。

所以,能得到阿弥陀佛常住其顶,能得到阿弥陀佛光明照耀,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我们在石家庄张居士家念佛,十方诸佛各自从东西南北上下方来到石家庄的张家,来护念我们;那么,将来我们移民到美国洛杉矶去了,在那里念佛,十方诸佛又从各自的东西南北上下方去到那个地方,护念我们;现在科技一日千里,将来,我们坐太空船到了土星、火星,甚至到外太空去了,在那里念佛,十方诸佛又从各自的佛土到那里护念我们。所以我们念佛人等于在无穷无尽的宇宙当中──宇宙的中心在那里?没有一个中心,因为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念佛人就是中心点,使得十方诸佛各自从他们的方位来到我们身边来护念我们。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再者,念佛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是他的兄弟、他的朋友,《观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一般人跟一般人当朋友,是普通朋友,如果有省长当你的朋友,就觉得很光荣,如果总书记当你的朋友那就更加殊胜了,这一些还是凡夫,大家都会觉得光荣,何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当我们的朋友 !这种朋友真是殊胜无比。所以,念佛人的旁边,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如影随形,永不分开的。如果是世间的朋友或许还彼此利用、尔虞我诈,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他有过错,能及时劝导他,而且协助他,赞美他的好处,彼此互相成就,这才是朋友。「朋」就是两个月亮互相照耀。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当我们的朋友,无非在我们往生净土的道路上能够护持我们,使我们顺利、安稳地往生极乐世界。

人中分陀利华

同时,我们念佛人,释迦牟尼佛欢喜地赞叹我们是人中的分陀利华,分陀利华是白莲花,是众花之王。那我们人在世间上,有的比较有道德,有的比较没有道德,有的比较有学问,有的比较没有学问,有的地位高,有的地位低,尽管我们地位不高、学问不高,又很贫困,跟别人不能相比,可是只要我们念佛,那么,释迦牟尼佛就 赞叹我们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分陀利华」是什么意思呢?善导大师解释说︰所谓人中分陀利华就是 「人中的上人」,在所有人当中,我们的身分地位在别人之上──不是国王是最上的,不是,是念佛人最上;是「人中好人」,我们尽管贪瞋痴还在,甚至没有钱布施,但是释迦牟尼佛称我们是「好人」;而且是「人中妙好人」,这种好人是不能想像、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是「稀有人」,又是「最胜人」。所以,我们念佛就有这么大的好处。

天神地祇护卫

而且,二十五位菩萨率领他们的眷属主动地、欢欢喜喜地、如影随形地来保护我们,同时,天神地祇都来恭敬我们,就好像皇帝所到之处,御林军就要立刻前往护卫。所以,我们念佛人所到之处, 天神地祇都要来亲近我们、拥护我们,所以,我们一个念佛人,不是去拜神、去求神,反而是让神来拜我们。

净土法门是不改变汤药的

刚刚所讲的,为了亲友祈求福德,就要诵什么经典,这是错误的理念,因为他不了解六字名号就是万德洪名,所有的功能、功德都在名号里边,因此,我们在现生所要祈求的一切,称念这句名号就具足了。

称念弥陀名号,总的来讲得到两种功德利益,这叫「现当二益」,「现」就是现生利益,「当」就是来生利益,来生阿弥陀佛会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三界六道轮回当下远离了,而且在那里毕竟成佛,成佛就能分身千百亿,广度 诸众生,这是来生的利益。另一种就是现生利益,就是刚刚所讲的那几种,弥陀住顶、佛光照耀、诸佛护持、赞为分陀利华、观音势至为我们的朋友、二十五位菩萨相随、 天神地祇恭敬拥护。

因为有光明的照耀,所以能消灾免难,能消灾免难就能增福增德,就能够开发智慧,就能够祛病延寿,同时也能够超度祖先,也能够下荫儿孙,这样的话,我们念佛祈求亲人的病好,也是自然在其中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祈求亲友病好,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比如说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要开刀了,你念几万声佛号回向给他,本来要开刀,不用开刀了,本来会痛,结果不痛了,就这样。

当然,诵《地藏经》、《金刚经》、《普门品》都有功德,都能回向,但不如这句名号来得容易,功德又殊胜。

想求儿子,一般都念观世音菩萨、诵《普门品》,那也不必,净土法门是不改变汤药的,不离开这句弥陀名号之外去求其他的,不必。要求儿子,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七、八年前,安徽省马鞍山市有一位妇女,当时三十七岁,结婚七年都没生儿子,感受到公婆的压力,加上朋友的劝导,要她想办法生儿子。她想到︰既然不能生,与其求之于医生,不如向佛求。因为她本身也是念佛人。她家里没有供佛像,只有几年前她到普陀山请的一张送子观音像,她就把送子观音像挂起来,她不是向送子观音求,她把这个当作阿弥陀佛,因为她没有阿弥陀佛像,她就在佛前发愿要念十万声阿弥陀佛,希望能够怀孕。她就念阿弥陀佛,两个月之后,她发现已经怀孕两个月了(那个时候,她十万声还没念完),等于说当她发愿的时候就怀孕了。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真心的话,当下就得到了,因为你一定不会失约嘛,不会失约就得到了。她是教师,比较没有时间,一天不到两千声,我问她︰「你既然供奉观世音菩萨,怎么不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而念阿弥陀佛?」

她说︰「因为我只有这一尊像,虽然供这尊像,也是请她向阿弥陀佛转达,所以我平常都是念阿弥陀佛。」

我问她︰「那你怎样念?一天念多少?」

她说︰「我当教员,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总共大概念了不到两万声。」

还有一个女众,她是台湾人,到美国游学,并在那里就业。她爸爸在台湾,年纪大了,得了腹泻,需要开刀,她妈妈年纪大了,家里面没有人服侍,她在美国就很焦急,又不能回到台湾照顾,怎么办呢?她就请教人家。人家就跟她讲︰「你只要在美国虔诚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加持,也能得到贵人相助。」她就发愿在几天之内念几万声。他爸爸本来不认识医生,结果透过某一个人的介绍,不但熟悉到医生,更熟悉到医院的院长,就由院长安排开刀的事情,本来检查说要开刀,最后不用开刀了,用夹子把结石夹出来;本来医生说会痛,结果也不痛了,所以,又没开刀、又没痛。

自己念佛,亲人能够离开病痛。所以,念佛的功德很大,居然可以回向给别人,别人没有念,我们念,同样等于他在念一样。

万德洪名

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之所以跟其他诸佛不一样,虽然所证的果位一样,佛佛平等,但是誓愿不一样,阿弥陀佛的誓愿超越十方诸佛的誓愿,阿弥陀佛的誓愿,以他的光明名号来度化十方众生,使我们十方众生来相信阿弥陀佛,来求阿弥陀佛,求免难能免难,求治病能治病,求顺利能顺利,所以,都不离开这一句万德洪名,不然的话,局限于某种功能,不是具足所有的,就不圆满了,就不能称为万德洪名了。

万德洪名的「万」,不是数量上的百千万的「万」,而是质量上的圆满性、具足性,具足无上的功德,具足所有的功德,通通在里面,所以才称为万德洪名。

「八哥念佛往生,它是不是具足信愿行?」

(问:「八哥念佛往生,它是具足正信呢,还是万德洪名本身具足这种功能呢?」)

信愿行是就人类来讲的,因为我们有知识,我们有分别、筹量、计度,有信有疑,所以就强调「要相信,不要筹量,不要计度,不要怀疑」。我们有执着,执着世间,执着下一辈子,执着要上生天堂,所以告诉我们︰这些都不要,要 回向发愿,转向极乐世界,愿生极乐世界。八哥没有这一些,它没有所谓信疑的问题,也没有所谓愿不愿到那里的问题,所以,它只要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牵引它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无量寿经》就说︰「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自自然然让它到极乐世界去,好像黑夜过了就是黎明,冬天过了就是春天。经中又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这个五道、六道,在佛的眼里都是恶道,不只是地狱、饿鬼、畜生才是恶道,不是,天跟人也是恶道。只要念佛,就能够横超三界,「横截五恶趣」,是必然性的。

鹦鹉、八哥没有这些分别执着,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不如鹦鹉鸟。我们要如鹦鹉鸟的话,我们就要把自己看成很愚痴,只会念这句名号,其他都没有分别执着。所以,法然上人就说︰如果是圣道门的话,你要明心见性才能成佛,「极智慧离生死」;如果是念佛门的话,「还愚痴生极乐」,就像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只晓得念佛,也不爱讲理论学问,平常也不会跟人家闲言杂语、人我是非,也不计较一些称讥毁誉、顺逆苦乐,也不爱攀 缘,也不爱炫耀,也不装模作样,也不突显自己,通通不会,有事无事只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人家说他好,他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说他不好,他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同时也默默地协助别人,好像他什么都不懂,骂他,他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称扬他,他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不晓得人家在骂他,也不晓得人家在称扬他。

「怎样面对生活?」

(问:「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怎样看待和处理对工作、对学术、对日常事务的执着?怎样排除生活压力?」)

我们念佛人是这样︰看轻现世,注重西方极乐世界,把念佛摆在第一位,事业摆在第二位;念佛摆在第一位,生活摆在第二位。「每天的生活,就从念佛开始」,一天的工作,也从念佛开始。对于世间应尽的责任,自己就应该尽力;对名利地位不去执着,凡事尽心尽力之后,成败得失就不去计较了,随缘。我们所说的随缘,是尽心尽力之后,得失成败不计较,叫做随缘,并不是说凡事都不做,「随他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那不是随缘,「坐在家里等天掉下来」,不是这样的。

对于现世的福、利,比如说利益社会、人群的事,自己能够做到的话,尽量做到,但是总不如他的精力都转向「自信教人信」,自行化他,告诉人家这个世间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这个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化的,都是无常的,所以,世间是虚假的,唯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才是真实的。

当然要观机逗教了,如果一开始就说「世间虚假」,人家就会说我们迷信,头脑有问题。

(问:「比方说研究医术,必须得下功夫,执着地去研究,要不然就成功不了,你就不可能医术特别好。这样的话,浪费了很多时间,耽误了念佛⋯⋯」)

就看他的志愿,如果他的志愿是为佛教、为众生,他宁可放弃别的,专心在佛法上,他与其当一个世间的医生,不如当一个生命的医生、生死轮回的医生,如果他有这个志愿的话,他就会舍掉别的,把时间和精神用在佛法上。如果他的环境因缘还不适合的话,他就要有所衡量,多少时间在佛法上,多少时间在医学上。是多份在这一方面、少份在那一方面,还是一半一半?随自己衡量。

最好是不要把我们这么难得、这么宝贵、这么稀有的人生,用在世俗上,这样太可惜了。所以,生而为人,又遇到佛法,又遇到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这个真的才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不是其他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难遭遇,我们既然遇到了,我们又来把我们的身体卖给公司,一天八个小时,一个月领那么一点点钱,几千块、几万块,只是为了家庭几个人而已,那岂不在蹧蹋我们的人生?太没有价值了。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人生奉献出来,为弥陀救度的法门、为整个佛教、为众生的救度,不是为家庭而已,而是为了一切众生;不是把我们的生命在公司上几个小时的班,而是上整个佛法的班了。

唯有得到人身,才能闻到佛法,唯有得到人身,才是六道生死轮回解脱的契机,生天上不能解脱生死轮回,生为阿修罗也不能,生在地狱、饿鬼、畜生也不能,唯有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才是解脱的契机。

现在我们好不容易生而为人了,却跟一般没有遇到佛法的人一样的,去做一般的事情,那岂不太可惜了?用关公的宝刀去砍石头,太可惜了。

所以,人生价值是非常可贵的,把这么可贵、难得的人生用来做世俗的事情,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懂得的人,他宁可不结婚,献身出来。因为一旦结婚的话,那糟糕了,彼此就绑住了。即使结婚──这是个人的缘──也不生儿子,为什么?你生下的儿子,是让他解脱轮回呢,还是让他造罪造业继续六道无穷无尽的受罪受业、受苦受难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曾孙、玄孙,一直生下去,那岂不是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是在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在无穷尽地 轮回?我们学佛的人忍心看自己的子孙这样吗?所以,真正学佛的人,不愿子孙再度沦落红尘。但是,子孙有子孙的业,你能不让他再沦落红尘吗?除非不生孩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

那种福不是真正的福,那种是造罪造业。再说,释迦牟尼佛在世间说法的目的,不是要我们得到那个福,而是要我们假借这个人身,当生成就,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一辈子修行,累积了很大的福德,下一辈子就大富大贵,在大富大贵当中就享乐,就在乐中造罪,那第三世就轮转了,所以,佛陀有说「三世冤」,这辈子修行,下辈子享福,下下辈子就堕落恶道了。推究他之所以堕落恶道,就是这一辈子的修福。所以,要我们把这一些福转到极乐世界去。

正行、杂行,多善根福德、少善根福德,是就往生来讲的

如果我们专念弥陀名号的话,不必转那一些福,因为这句名号就是往生的正因,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应该具备的往生功德资粮,这句名号都具备了,我们即使有布施、有持戒、有忍辱,这些功德跟往生都扯不上关系,所以,这些不是杂行,也不是正行,也就是说,正行、杂行是就往生来讲的,多善根、少善根是就往生来讲的,如果这件事情不是为了往生、与往生无关,就无所谓正行、无所谓杂行,我们所做的种种行善积德的事情,如果把它用于 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认为「这个对往生有帮助,没有这个,我往生不能确定」,那就是「少善根福德」,就是杂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是杂行,当然也不是正行。就像净宗法师常常形容的,坐这趟火车直接到北京,这个才是正行。如果只是坐这趟车逛一逛、游览游览,那无所谓正行杂行。如果这趟火车是专到北京的,是直达车,是快速的,可是,你不坐火车,而是走乡间小路的话,那就是杂行了,那就要时刻调整方向,不调整方向就不能到达北京。

所以,正行、杂行,多善根福德、少善根福德,是就往生来讲的。就往生来讲,唯有弥陀名号才是正行,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要执持名号,其他的如果不搀杂进来,就无所谓正行、杂行、多善根福德、少善根福德。

汇集本

(问:「现在《汇集本》的争议特别大,而且也是往生的人汇集的⋯⋯」)

汇集本是汇集本,不是经,我们还是要依经,不依非经,不管汇集的人功行多么高、往生多么殊胜,他毕竟不是佛。我们是依佛,不是依其他的菩萨或者其他的凡夫,再说,功行再怎么高,还是凡夫,不是圣人,是不是?

佛亲口所说的才能称「经」,菩萨所说的还是「论」而已,不能称「经」,历代祖师还只能称为「疏」或「钞」,也不能称「论」。

我们都依康僧铠的,因为这是道道地地的经,而且历代祖师大德都是依据康僧铠的本子,善导大师所引用的《无量寿经》,都是依照康僧铠的,印光大师也是一样,历代祖师大德,一旦谈到《无量寿经》,就是依康僧铠的。

如果依汇集本的话,既不是经,同时跟历代祖师所引用的不一样了。因为汇集本里面的第十八愿跟原来第十八愿不一样了,而且有加加减减文字在里面了。

谈这些都会有是非,就由我们自由选择。

回向

(问:「我父亲老年痴呆,我念佛,真的能把功德回向给他吗?」)

当然可以。你就「愿以此功德,回向某某某,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因为我们这个法门是大乘法门,既然念佛功德那么大,岂能只是自利而已呢?所以要利益广大众生,希望他跟我们一样的「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这个「菩提心」就是往生心。每个法门的菩提心各不一样。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就是愿往生心。圣道门的菩提心要先发四宏誓愿,然后再个别发个别的愿,总愿跟别愿。四宏誓愿我们发不起来,那么,菩提心、行菩萨道的目的都是为了广度众生,我们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成佛,成佛就能够有无量的慈悲智慧、神通愿力、善巧方便,来广度众生。这样的话,愿生心就是净土法门的菩提心。

(问:「还需不需要念发愿文,比如说『在佛菩萨的加持下业障消除、离苦得乐⋯⋯』?」)

那不必,阿弥陀佛都知道。当然,你要怎么讲都可以,但是,你要晓得︰阿弥陀佛都知道,所以,简单扼要地就可以了,不必讲很长。

(问:「一天 回向几次?还是不用回向、念阿弥陀佛就已经回向了?」)

回向,早晚课的时候回向一遍就可以了,早课,就像我上午所讲的,就是一起来,洗脸刷牙之后端坐念佛,不诵经,不唱赞,不持咒,也不唱调,一句佛号到底,坐半个钟头,就念半个钟头,坐一个钟头,就念一个钟头,坐两个钟头,就念两个钟头。最后就念一遍 「回向偈」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早晚课的话,睡觉之前就念一遍「回向偈」。其他的空闲时间,估计大概能念几千声佛号,就把它规定下来。我们都是凡夫,如果不约束自己,不规定数目,往往就东摸西摸,就这样过了。


【净宗法师:】

晚上可以念一遍「回向偈」,晚上讲的「愿以此功德」就包括从早上到晚上的,通通在内了。这是个仪式啦,即使不了解这些,即使不念 「回向偈」,也没有任何关系。

【慧净法师:】

放生

(问:「我放生的时候,往往喜欢把这些善事本能地回向给我的父母,让他们身体健康、早闻佛法,这属于杂行吗?」)

不算杂行。因为这个跟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关系,所以就无所谓正行、杂行。

助行

(问:「我听师父讲的,劝大家执持名号,我以前所看的净宗大德的开示,也是劝大家信这句佛号,念佛是正行,其他是助行,好像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般的解释,「念佛是正行,正行不够,还要助行来帮助正行,布施、放生、印经,必须要正助双修才能往生,好像鸟的双翼、车的两轮。」这种解释大错大误 !不晓得这句名号才是多善根福德,以为「名号以外还有善根福德,六度万行啦,行善积德啦,布施、放生、印经等等,这个是助,助我们念佛,单单念佛还不够,为什么呢?没有这些善根福德,恐怕临终的时候会有障碍,昏迷病痛,所以,要行一些善事,让我们临终的时候不昏迷、没有病痛、没有灾难,那样才能正念现前、心不颠倒地往生。」这些通通错误了,一步错就步步错了。

我们不是这样讲,我们讲「不插助」,只要专念这句名号,往生的功德资粮都在里面了,「南无阿弥陀佛」本身是万德洪名,不需要我们再用其他的助行来帮助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很不一样。

正确的解释,要依善导大师为标准。善导大师在《法事赞》对这段经文进行了解释︰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就是《阿弥陀经》那段经文的解释。

【净宗法师︰】

****首先善导大师解释「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境界是「极乐无为 涅槃界」,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也就是佛本身的境界,常乐我净,不生不灭。这样的境界靠少少的善根不可能往生的,因为这个境界太高了,必须圆满具足才可以去往生;所以下面说「随缘杂善恐难生」,以我们今生今世所做的一切,没有离开我执我见,完全是染污的、杂毒的、有 贪瞋痴的,没有达到三轮体空,不是真实功德,我们所修的一切都属于「随缘杂善」,有漏有为,想达到无漏无为的涅槃境界,不可能,因果不相吻合。

那么怎么办呢?「故使如来选要法」,这样建立的净土,是阿弥陀佛如来选择一个必然、唯一、根本的「要法」,必须要仰仗这个才可以往生的,为我们选定念佛法门,这是佛亲自给我们选定的,所以叫「故使如来选要法」;那么,选什么要法呢?「教念弥陀专复专」,教我们念阿弥陀佛,说明念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而且「专复专」地念,就是一定要专,不能杂,一旦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承托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再也不改变,「 专复专」就是解释「一心不乱」四个字。

善导大师的解释很简单、很明了。其他所有的修行都称为「少善根福德因缘」,那个根本无所谓帮助。如果说念佛还不能往生,需要这些来帮助的话,那于理讲不通,好像阿弥陀佛还没有力量救度我们,还需要这些来帮助,我们所做的这些,比如布施、行善,六字名号里面有没有,你说?法藏菩萨兆载修行,是无漏布施,是三轮体空的布施,要头给头,要脑给脑,要眼给眼。你这一点点,早就包括在里边,而且是清净的、无染的、无漏的,我们这杂毒的,怎么能跟他比呢?所以,这些功德六字名号通通都具备了,通通都有了,所以,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正定之业。

善导大师讲念佛是正定之业,不讲正行、助行,他称为「正定之业」,念佛是决定往生的,没有任何的动摇性。

其他有几种叫助业,助业是读诵净土三部经,还有观察极乐世界,还有礼拜阿弥陀佛,还有供养阿弥陀佛,这四种,直接与阿弥陀佛有关的,他叫助业。但助业也不是说「光称念名号不能往生」(不然的话就不能称为正定之业了),是因为透过这四种行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正定之业,因为如果你不读诵净土三部经,你怎么知道专念佛一定往生呢?所以,读诵也好,听闻也好,是让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的,称为助行。

就好像高速公路,直接到达某个地点,但是上高速公路之前还有个方便的引导,透过一个岔平交道上去,上去之后就可以高速行驶了。

我们透过读诵,了解了这样的道理,直接就顺着六字名号的高速路直接奔往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个意思。

一般所讲的就不一样了,「以念佛为正行,然后以戒善作为助行」,这个都不是善导大师思想,恰恰相反,成为杂行,这不就杂了吗?因为念佛还不够,需要戒善来辅助才能往生,这样就杂了。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自余诸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其他的修行都是善法,但完全不能跟六字名号相比。

就好像我们要过大海的话,你坐上一条大船就可以了,需不需要在大船后面再挂一条小船?根本不需要嘛!世间的船,上面还有救生艇,是因为它可能会触礁,可能会遇到海难,会沉没。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大船,根本不会沉没,根本不可能触礁,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六字名号的大船完全足够了,任何众生乘上了六字名号大愿船,毫无疑问可以直达彼岸,根本不需要后面再挂一条五戒、十善的小木筏,因为这些都包含在六字名号里边。

从往生极乐世界的角度来讲,完全用不着这些东西,只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完全足够。

当然,从另外的角度来讲,我们作为佛子,有我们的规范,那是应当去做的。

慧净法师︰

应该做的,我们还是要做,不应该做的,我们还是要禁止。应该做的,在世间上还是多少有福报;不应该做的,做了还是有报应的。因为肉体只要存在的时候,就会有报应,除非已经往生了,不再有肉体的延续。肉体存在于这个 世间,一切都有因果,不吃饭就会受饥饿之苦,不穿衣就会受寒冷之苦,骂人家就会受到被骂的果报,偷人家的东西将来就会事业不顺利,甚至祸延子孙。行善积德也是一样,也可以让事业顺利。当然,念佛也都能够有一些福德,也能够消灾免难。

但是,如果自己在世间做了恶,当然还是有果报的,杀人的话一定会受法律的制裁,欠税不还还是要受牢狱之灾,肉体还在,就有这个因果,除非肉体不在了,往生极乐世界了,那就没有瓜葛了。昙鸾大师说「无后心、无间心」,他往生去了,没有生命的延续以及善恶的念头,所以就没有那一些果报了。

【净宗法师︰】

如果以戒善作为助行的话,那跟阿弥陀佛的誓愿是违背的,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只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没有说到需要别的东西,这是很显然的。第二,和净土三部经的宗旨也是矛盾的,比如说《无量寿经》讲「当来之世,经道灭尽」,遇到这个经典,念佛随意往生,经道灭尽的时候,连戒定慧的名字都听不到,那里有人给你传五戒?完全是纯恶无善的众生,他念佛可以往生,如果说正行之外需要助行,好像鸟的双翼,少一个翅膀不能飞一样,那么这样的人怎么能往生呢?可是经典说他随意往生。而在《观经》里边,一个十恶的罪人、破戒的罪人、五逆的罪人,一生没有 干过一件好事,无恶不作,无作不恶,纯恶无善,这样的恶人,他临终只念了十句佛、一句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他有什么助行呢?毫无助行,他就是以六字名号,孤单单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是一个大修行者、一个善人,我们可能看不出来,「唉,你看,他有别的东西呀,他可能因为那些助行啊 !」我们就会障碍住了。在《观经》下辈三品里边,释迦牟尼佛选这三个典型的众生,把前面六品,虽然念佛,还有其他的善行,大家或许还会以为「你看,往生需要助行」,可是来到下三品的时候,他有什么呢?世善、佛法的善通通没有,他只是孤单单念佛,把这些完全抖落下来,显示出念佛,不插助,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经衣冠文物显的证据。

所以,如果解释说「念佛和戒善缺一不可,如同鸟的双翅、车的双轮」,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不符合经典。


【慧净法师︰】

我们当然要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恭敬三宝、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应该做的,我们不以这个来帮助弥陀的救度,不以行善积德作为补助往生的助行。

有的人以助行来帮助正行。我们没有谈助行,我们所谈的助行也不是帮助,是引导他来了解、相信这句名号的功能。他还没有了解之前,必须要做一些助行,必须要读诵净土三经,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伟大,想像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才能 向往、愿生极乐世界,既然都已经了解了,就抛开这一些助行。诵经,经典不是要我们诵的,诵经固然有功德,也可以达到定境,但经主要的目的不在这里,一部经典是告诉我们这条路怎么走,我们既然懂得这条路了,就直接整装上路,就不必停留在原地,是不是?

净土三经在说什么?说两件事,一件是目标,一件是方法,像《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我们所愿生的地方,是目标,是不是?那如何往生呢?少善根福德不行,要多善根福德,多善根福德在那里?就在执持名号。所以,执持名号就是往生的方法。所以,目标跟方法很明确,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所以,一句弥陀名号就是正行。那么其他的呢,随各人的本分,随份随缘随力去做。

【净宗法师︰】

纯净土

我想补充一点点,我们讲纯净土的法门,纯在几方面,第一点,纯粹是阿弥陀佛的誓愿,尤其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作为它的基础。第二点,纯粹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善导大师是弥陀的示现。如果符合这个,那就属于纯净土。如果不符合这个,那就不纯粹。

譬如说,我们讲念佛一定往生,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虚假,印光大师也这样讲,这就是纯的。如果有人讲「你这样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达到某种功夫,一定要用其他的修行来辅助才能往生」,这就不纯了。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

印光大师的思想是很接近善导大师思想的,因为他读过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看《印光大师文钞》,特别是从善导大师的思想来再读的话,会觉得很亲切。但是他也照顾某些方面,有其时代的特点。印光大师说︰念佛,不论功夫深浅,不论功德大小,也不论罪障深浅,通通可以往生,就好像坐火轮船过海,完全是船的力量,不是自己的本事。念佛也是这样,不是自己的道力,完全是佛的力量。他说「不论功夫深浅,不论功德大小」。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要求说「念佛不达到某种功夫,你不能往生」、「念佛如果不能持戒,不能往生」,所有这样的言论,在印光大师的思想里面是没有的。印光大师的思想是很接近善导大师思想的。我们先看善导大师的著作,透达以后,再看印光大师的著作,印光大师的著作我们也经常看。

【慧净法师︰】

《善导大师全集》快印出来了,如果原文看不懂,先看附录,也可以先看《观经四帖疏》的序文和《善导大师全集》的序文,这样的话,这个法门通达了,而且正确地掌握了,再来看其他的,跟其他的比较的话,你就有智慧判断了。


【净宗法师︰】

如果有一点点疑心

(问:「阿弥陀佛是如此的慈悲,我们称念名号,他就一定会来接引我们。有的众生精进念佛,但就差那么点儿,心里不踏实,那就因为这个,阿弥陀佛就不来接引了,我觉得这一点,从感情上来讲不太能够理解。」)

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有一点点怀疑心,如果说一点点怀疑心也没有──凡夫就是这样子的,但是只要他坚持念佛,肯定往生,没有任何问题,阿弥陀佛不会不来接引。

所谓信心,不是我们做不到的,都是每个人做得到的。他有一点点怀疑心,如果这个怀疑心扩大,扩大到他「哎呀,阿弥陀佛可能不接我了」──怀疑分两方面,一个是知道阿弥陀佛会无条件救度我们,但心中老有那么一点点不踏实,「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是我们凡夫的烦恼,从理上讲知道,但内心有这个烦恼,无端地生出这个东西,那么,只要念佛,是没有影响的。如果有这个烦恼心,然后听到不正确的知见,「你单念佛怎么能往生?」刚好跟你的怀疑心相应了,你就抛弃原来的正知见了,那就离开了专修念佛,那就往生不定了。

就像我们坐在船上面,我们是第一次坐船,从来没看见大海,海是这么大,风浪这么高,虽然船很坚固,我们并不懂得浮力的原理、船长的驾驶技术怎么样,我们都不懂,我们坐在船上,「哎呀,这到底能不能过海?半路上沉没了怎么办?」但是,如果船确实稳固的话,我们坐在船上,虽然有怀疑,不要下来,是不是可以到达彼岸?

念佛虽然有一点点疑心,法然上人讲︰「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你虽然怀疑,但只要念佛,即得往生。

其实,这种疑心是不能称为疑心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还是信心,还没有怀疑到放弃念佛,说明他还是相信念佛的。

就好像我们走路一样,比如说我往百货大楼走,走了一半,心想︰那个地方是不是百货大楼?起疑心了,但这个时候,我的腿还往前迈,说明我还是相信那个地方是百货大楼占主导;如果我的疑心增加了,自然脚步就停下了,站在那里想一想,这个时候就信疑平等了,好像拔河一样,红线在中间了,平等了;如果我想「可能不是百货大楼」,这个时候我就回头了,那就怀疑不是百货大楼了。从你的行为能判断出你的内心。

如果这个人再讲他怎么信佛,「我很相信这个法门,我专修专念」,但他就是杂行杂修,从外表判断他的内心,可知不专一;虽然他心中有一点点怀疑,但是他还是专修念佛,「阿弥陀佛一定会救我的」,他有这个认识,当然还是信阿弥陀佛,是不是?你就不要再退回来。

「念佛怎么病不见好?」

(问:「我念佛念得很刻苦,但是身上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老也没见好,都失去信心了⋯⋯」)

不是念佛念得病多,这个都是愚痴人的想法,太愚痴了。比如说有的人他生病,念了佛,然后开窗户,或吹空调感冒了,能怪念佛不灵吗?

病有多种,一个是我们本身错误的生活习惯,不善于照顾自己,乱吃,乱来,得了病,你不能说念佛不灵。再一个就是过去的业障,业障病,念佛必然有效果的。但是我们过去的业障是多少,是什么样的状况,是重报轻受还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我们并不知道,以此怀疑念佛不灵的话,那就 干脆不能念佛了,很愚痴了。

我讲一个「卖斋」的故事。有一个人吃斋吃了三年,吃素,行善,他以为这样肯定就有好报了。后来,他得了一种皮肤病,他就发牢骚了,「我吃了三年的斋了,行善积德,还要我得这个病,看来吃斋是不灵啊,佛祖不灵啊。」牢骚一大堆,「我白吃素了,以后不要吃素了⋯⋯」

他朋友说︰「因果报应一定有,你吃素一定是有功德的,你不要这样埋怨。」

他还是埋怨不停。朋友说︰「这样吧,你真后悔了,我也有办法,你干脆把三年吃斋的功德卖给我。」

「那怎么卖呀?」

「每天多少钱,三年的钱一把算,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斋。」

他就住于邪见了,「那好啊,卖给你算了,反正我吃了几年斋还是得病,那有什么好处啊?」于是就立了字据,把斋卖了。

当天晚上,鬼就来找他了,很生气的样子,「某某人,你本来十个月之前就应当死掉的,因为你吃斋的缘故,所以延长了十个月的生命,重报轻受,虽然得了皮肤病,但是并不是治不好。你现在把吃斋的功德卖掉了,等于这十个月让你白白多活了。岂不是我们失职?」鬼很生气,「现在就抓你走 !」

他一听就后悔了,「你饶了我吧,给我一天的宽限,我明天就把斋要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朋友家敲门,「斋我不卖了,钱还给你。」

朋友说︰「对不起,字据我已在佛前烧掉了。」

他又后悔、又着急,当下吐血死了。

你看看,他抱怨吃斋没功德,怎么有前后眼呢?

还有件例子就是吴毛的故事。吴毛是清朝人,持戒行善,是个世间善人。但是,他死的时候并不像我们想像那样,「善人应该有好死啊。」他是被别人扎了七枪而死的,因为战乱,大兵过境,扎了七枪扎死了。人家都无法理解,「这么一个善人,持五戒,不杀生,怎么反而身中七枪而死呢?」

如果没有后面这段的话,可能很多人就退了信心了。结果,他的弟弟来看他,这时候他就还魂了,跟弟弟讲︰「我前世所造的业障,本来应当七次投胎做猪,受千刀万剐、油烫火锅,因为我今生持戒行善的缘故,就以七枪来重报轻受,免去了七次投胎为猪的苦报。」(七次做猪,被杀、被剁、被煎、被烫,然后每块每块肉吃,那个苦恼怎么得了?)「不仅如此,我要上升天界了,马上要上升天堂了。」说完之后就断气了。

可以讲,他来告诉这件事情,已经是一种福报了──他有神通,知道过去未来了。

如果按照我们的浅见,「持戒不是没有功德吗?挨了七枪,干脆不要持戒了⋯⋯」所以我们都没有前后眼。

当然这个人如果念佛的话,就不是上升天堂了,而是直接往生极乐世界了。他虽然五戒十善修得很好,但是只是生天堂,还是很可惜。

我们在座各位,达不到他那样的戒善,但是我们的效果比他还超越,因为我们念佛为因,往生为果。

如果说「念佛还生病」,那大街上的人不念佛就不生病了吗?如果说「念佛还生病,就少念佛,甚至不念佛」,这个是太愚痴了,愚痴得无以复加。

(问:「平常人家都说︰『念佛吧,念佛你的病就好了。』这样的说法对不对?」)

这是引导他、安慰他,是不是病决定性地能好,那是不知道的。这个人的业障怎么样、他是怎么样的死法,不知道。但是念佛,决定往生。如果他信顺弥陀救度,决定往生,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或许这个人他会重报轻受,以他此生的病,把累劫的罪业消除掉,临死的时候生病而往生的,这也有可能,那就不能说你的病能好。

但是说「念佛病好」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病不光是身体上的病,六道轮回这件事情,这才是根本的大病,是无明的重病,贪瞋痴的烦恼重病。如果这贪瞋痴的烦恼不消除的话,我们的病能消除吗?这根不断的话,你能够没有病吗?你肯定会有病啊 !念佛既然能够到净土成佛,岂不是所有的病当下断除了?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我们执着我们的身体,一讲到病,「我身体不要生病啊。」想要身体不病,除非心没有病;想要心没有病,就要到净土去。所以,还要往生到极乐世界──无有病苦的地方。

冤亲债主附体

(问:「有的人冤亲债主找上身了。给冤亲债主超度超度,确实能见好。当然,自己念佛的力量是不是把冤业消除了,这个事儿谁也没把握⋯⋯」)

谁也没把握,阿弥陀佛有把握。我们当然没把握。这就是所谓的「冤魂附体」嘛,这样的我见得多了。他之所以被附体,因为他一开始知见不正,被附了体。被附体之后,恐惧害怕,正念不能提起来,虽然念佛,「哎呀,怕不行啊,怕他捣蛋哪⋯⋯」如何如何,这样自己心中就有亏了。

湖北有位居士,他娶媳妇的时候,媳妇身上带了这个东西,他怕障碍他媳妇的生活,说︰「那你就附我吧。」就找到他了,答应一声就附上了。它说自己是观世音菩萨,能给人家看病,神乎其神的。那个时候他没学佛法。后来遇到一个居士来给他讲佛法,说︰「这个不是观世音菩萨,这个是邪神,鬼神附体。」

「鬼神附体那怎么办?」

「你只要念佛,没关系,肯定没任何问题。」

他念佛的时候,那个「观世音菩萨」就恐吓他︰「如果你不供我,不答应我的要求,我让你一出门遭车祸,让你的儿女怎么怎么样⋯⋯」

这个人心中有定见,他就去问师父,师父说︰「没有任何问题,你念佛,它拿你一点办法没有,诸大菩萨保护你,他有什么办法?」讲得很肯定。

他就很有信心了,就不管它了,回来一句佛号念到底。

他不是很好吗?几个儿子好得不得了,没有给车轧死。因为他心里面很定了。如果他心不定的话,那肯定就麻烦了,「哇,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怀疑心就这样的。

(问:「我见过附体居然念佛。」)

附体念佛也有。被附的人如果有正知见引导它,它也可以念佛。如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构成大的妨碍的话,那没关系,就来念佛往生。

(问:「它没得人身,能直接往生吗?」)

可以啊,「十方众生」嘛,干嘛要得人身呢?念佛就可以往生。

这个可能就是它的因缘了,它要假借某种管道来接触佛法,来念佛,或许是它过去虽然听到佛法,念佛也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往往有的人念佛,他求世间福报等等。我们在座这么多,如果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慈悲,不知道纯净土的法门,我们说不定下辈子投胎成为附体的啦,我们也会念佛──上辈子念过啦。但是没有得到正知见,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结果沦落成那样子。你讲念佛,它也很欢喜,它也愿意念,但是未必是正知正见。

我们就遇到这样子的,它会念佛,还会念《大悲咒》,你念,他比你念得还快。有一个人被附体了,他就念《大悲咒》吓唬它,想把它镇住,结果他念的时候,它比他念得还快,舌头都打转。这就是没有正知见。要引导它,引导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慧净法师︰】

久修之后的体会

我们要出离六道轮回,可是没有力量。如果是初学的话,发现不到这一点。

修行久了,苦修一番之后,才晓得︰自己原来是个中下、甚至下下之根,没办法以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生死轮回,没办法以自己的力量来清偿生生世世以来所欠的种种业债。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发现到弥陀慈悲救度的这个法门,他就会绝望,就会苦恼。如果有幸遇到这个法门,他就会幡然转修这个法门。这个时候,他再来看其他的法门的时候,他就会觉得︰那些法门固然修不起来,其实也没有味道了,那些修行法门都没有味道,不可能再回头去修那些了,这一句佛号很简单,又很殊胜,让人觉得︰只要念佛,其味无穷,很有味道,很有法喜,这句佛号让我们感觉很满足,很 安心。

这个是修行多年之后,遇到这个法门时的共同的心声、共同的体会。对不对?

(「对。」)

不过说「对」,如果大家是初学的话,感觉不到这一点。如果修行久了,自有这一番体会。

心中的疑问

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大家初听不可能没有疑问,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点的不了解和怀疑存在,如果心中藏着不了解和怀疑,那是不好的,会让我们有所苦闷。东西闷久了,它会发霉,不好。要把它掀开,来晒晒太阳。如果我们心中有什么疑问的话,要把它吐露出来,让人家来解答。

问,一时间好像不好意思。如果不问的话,是终身的耻辱,对不对?

好,不要隐藏,尽量把它吐露出来,我们来回答,今天听了,存有怀疑,但是不敢提出来,或者不便提出来,过后又去问另外的人,他并没有专学这个法门,也没有亲自来听讲,所以,他所回答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大家尽量提出来。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张讲义,大家细细地看,细细地思惟,这样的话,对于「念佛是不是多善根福德」、「念佛能不能往生」就能够了然于胸。

「临终助念是什么含意?」

(问:「临终助念是什么含意?」)

如果是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不必靠人家助念,为什么?往生不是等临终助念才确定,是现在就可以确定,所以,这个法门有一个特色,叫做「平生业成」。刚刚净宗法师讲有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平生执持弥陀名号,愿生极乐而专执持弥陀名号(「一心不乱」就是专的意思),不管我们念佛清净不清净、有没有妄想杂念,不管 !只要我们专念这句名号,往生就已经决定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会来迎接,即使我们昏迷,阿弥陀佛来,我们也看得到,即使我们病痛,在病床上身体痛苦、念不出佛号来,也没关系,不用念,那个时候,心中有安慰,晓得时间到了,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所以不会焦急、不会不安、不会痛苦,痛苦在身上,可是心上不痛苦,心上是有安慰的,那个时候就会安然地等待佛来迎接,所以,这个法门不必靠助念。

不是学这个法门的,才需要靠助念。

如果就第十八愿来讲,昙鸾祖师解释说︰「十念者,名业事成办耳。」也就是说,这十念念佛,是显明「业事成办」,往生这件大事业已经在那个时候成就了,确定了,往生决定了,这个「十念」就是「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的意思,只要你专念弥陀名号,当下往生就确定了,因为你不可能再会改变,如果将来会改变,就表示当初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愿生极乐、真正的专称名号,「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专称名号,所以,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所以,这个「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专念」的意思,专心不杂乱地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不用靠助念的,往生是现在决定的,这个叫「平生业成」。

「念佛不记数可以吗?」

(问:「我念佛以来,从来没记过数,可以吗?」)

阿弥陀佛对我们没有任何的条件跟约束。记数,是我们自己约束自己,因为想到说,这句佛号是那么的尊贵,我们来念这句佛号,希望以比较寂静、没有杂乱的心来念。我们凡夫都是有妄想杂念,要怎么样才比较没有妄想杂念呢?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十念记数」,也不是要你记多少数目,是要你十念记数,以十念记数来摄心,心就比较寂静,是这样的。十句,从第一句记到第十句,之后又从第一句记到第十句,是这样。

如果我们是上了年纪的人,青春岁月已经为家庭、儿女、社会奉献出去了,现在儿女都已经各自成家立业,我们不必再为他们操劳,这个时候我们比较有时间,为了在这些时间当中尽量来念佛,那么你就算算看,这些时间大概能念多少佛,比如说,一天有能够念两万声佛号的时间,那么就把它定下来,「我要念两万声,或者念一万五千声。」如果没有约束自己去念这些数目的话,那么,这些时间我们就会东摸西摸,就消磨过去了,有约束的话,自然就会尽量利用这些时间来念佛,想到「哎,我是规定一天要念多少佛的,现在还没有念到数目,不可以东摸西摸。」这样约束自己。

不要以为「我一天没有固定多少数目,因为我时常都是心中在念佛的」,这个不完全正确,心中有在念佛的,是人家念得很纯熟了,不必约束自己去念,自自然然起心动念都会念佛。我们初学的人、念佛不到几年的人,心都是有妄想杂念的,为什么?我们凡夫的心,自初生下来,习惯于妄想杂念,这个最习惯,你不必刻意地去妄想杂念,它自自然然地就是在妄想杂念,所以,如果你没有刻意念佛,就是妄想杂念。一天固定念多少数目的话,你再怎么样没有念佛,都是那些数目。如果没有固定的话,自以为都在念佛,但结果二十四小时统计下来,没有几百声,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

(「有。」)

最好是早上起来就念佛

最好是早上起来就念佛,因为早上起来,还没有开始工作,那个时候念佛最好,为什么?我们早上起来,已经睡够了,不会再昏沉,同时,早上起来那一段时间的环境和心境怎么样呢?心是非常宁静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动脑筋想其他事情,那个时候的心很寂静,很接近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佛性是没有念头的,佛性是安详寂静的、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的;空气很清净,早上工厂还没有开工,所以,空气还是很清净的;环境很安静,那个时候大家还都没有出门工作,所以没有什么噪音。所以,早上起来心最宁静、空气最清净、环境最安静,那个时候,我们就起来打坐念佛,先刷牙、洗脸,有佛堂就在佛堂上一炷香,这个香尽量不要用有化学成分的,有化学成分的话,对自己的喉咙、肺部都不好,我们在家,一支就够了,不一定要三支,好香,短短的,就可以了。顶礼三拜之后,自己就来盘腿打坐念佛。你在 哪里打坐念佛都可以,只要你觉得舒适。如果不能盘腿,没关系,你就散盘;不能散盘,你就坐在椅子上,把脚放下来,让身体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眼睛半闭起来,心中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是打坐念佛,所以不必拿念珠。腰带不要束太紧,让身体放松,让心放静,专一在这一句佛号上。你有半个钟头,念半个钟头,有一个钟头,念一个钟头,有两个钟头,念两个钟头。在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不要去想,等大家要吃早餐了,才起来做早餐。

晚上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这样做。

如果说早上有一两个钟头的时间,但是坐在那里坐不住,可以起来拜佛念佛,可以经行念佛,互相运用。

如果觉得昏沉,可以张开嘴巴金刚念。金刚念大家晓得吗?我们念佛有四种声音,一种是大声念,一种是小声念,一种是金刚念,一种是默念。大声念、小声念的声音大家都听得到,金刚念的声音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再就是默念,默念就是也不动嘴巴、也没有声音,在心中念佛,别人不晓得我们是在念佛。

我们静坐,就是以心中默念为主,如果觉得昏沉,可以金刚念,同时把眼睛睁开;不昏沉,就把眼睛半闭,然后心中默念。

在这四种念佛当中,平时是以哪一种念佛为主呢?以金刚念为主。因为大声念、小声念不能长久,会累,默念又往往容易昏沉或者打妄想,所以就金刚念,金刚念最能够不累,同时也能够引起我们的心,因为动嘴巴能够引起心,同时也能够绵绵密密、细水长流、相续不断、念念不 舍,所以,平常就金刚念,不管工作也好、走路也好,有事无事都好,只要不动脑筋,就动动嘴巴金刚念,这样了解吗?

平常都是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晚上要睡觉了,或者是中午要休息了,躺在床上,那个时候就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就好,不要提神,很轻松地念,自然地入睡。其他时间都是念六个字。

这一句佛号最没有忌讳,最方便,你在大雄宝殿、念佛堂、客厅可以念佛,在卧室、在洗澡间、在卫生间也可以念佛,所以最方便、最没有忌讳。如果是诵经,就没有这么方便了,必须要是清净的地方,卧室、卫生间就不能诵。只有这句佛号,本身没有障碍,阿弥陀佛是无碍光如来,不会受任何的障碍,不会忌讳「这里干净不干净」,他是不垢不净的,同时,阿弥陀佛又叫清净光如来,能够化污秽为清净,所以,不管在哪个地方念佛,都会给当地带来清净、吉祥,能够消灾免难。

所以,大家平常就是动嘴巴,动嘴巴最不累。

当然,法无定法,如果动嘴巴还觉得昏沉,那就出声念;如果动嘴巴还觉得累,那就心中默念。很方便。

「为什么说念佛人多、往生人少?」

(问:「师父我问一下,为什么说念佛人多、往生人少?」)

他们不了解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道理,他们都杂修杂行,所以往生就不确定。如果他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愿生极乐,专称弥陀名号,那就一百个人一百个往生,一千个人一千个往生,一万个人一万个往生,人人都往生。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要救度十方法界所有众生,不愿意有一个人留在娑婆 轮回,这是大慈大悲的弥陀的佛心。

我们之所以不能往生,是自我障碍,以为「执持名号是正行,其他善事是助行,要正助互相调和才能往生,如鸟双翼,才能高飞,如车两轮,才能行走」,这是完全错误的,不顺经文,不顺祖师的解释。经文所讲的往生正因只有一个,就是「执持名号」,执持名号本身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而不是说以做其他的善事为助行,和执持名号一样不可或缺,这完全跟经文相违背。

还有一种障碍,「单念佛还不够,一定要念到某一种功夫境界,否则就不能往生」,这也是错误的,也是自我障碍,如果这样的话,一万个人念佛没有几个往生。不是那样的。

还有人以为「现在要累积功德,念佛累积功夫,才能够到临命终的时候正念现前,来念佛,那个时候佛才会来迎接」,这对不对?

(「不对。」)

执着这种理念的人,他自我障碍了。怎么障碍呢?因为他不能确定能够达到某种功夫,同时,他一生所行的种种善事功德还不能认定说到底合乎了标准没有,所以他的心始终都是恐惧不安的,抱持这种心境,到临终就自我障碍了。

如果不是那种理念,是像我们今天的这种理念的话,临终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恐惧,安然地等待佛来迎接,那个时候,能念佛就念佛,不能念佛也没有挂碍,也没有恐惧,也没有不安,是不是?

所以,如果正确了解《阿弥陀经》的道理,一万个人念佛,一万个人往生,就不会说一万个人念佛,但往生的只有几个,或者一二十个。不会这样。

「在卫生间可以大声念佛吗?」

(问:「在卫生间可以大声念佛吗?还是默念好一些?」)

大声念佛、小声念佛都可以,只是就人情来讲,在那个地方不可能会故意地大声念佛。阿弥陀佛本身是没有障碍的,障碍都是因为我们凡夫的见解──凡情。

「佛像没开光可以吗?」

(问:「有的佛像没开光,供在家里礼拜、念佛,这样可以不可以?」)

阿弥陀佛不用我们开光,阿弥陀佛本身的光明已经普照整个大宇宙,不受任何障碍。正相反,我们需要弥陀光明的摄取、保护、加持,哪需要我们凡夫给佛开光呢?我们凡夫整片都是黑暗、业障,哪能够为佛开光?那是错误的。反而是要佛来为我们放光加持。所以,佛不用我们开光,我们只要诚心供养就可以了。

「心不清净地念佛能不能往生?」

(问:「念佛念着念着心里老有杂念,还没有归依,这样念佛能不能往生?」)

能。专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不管任何人都能往生!你说鹦鹉鸟有没有归依?它照样往生;我表姐夫有没有归依?他照样往生。他在生的时候,没有归依,没有吃素,没有学佛,没有念佛,对佛法都没有概念的,他怎么能够显现坐着莲花、跟佛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他在医院四十三天当中,都是在念佛的,为什么?因为二十四小时,念佛机都放在他的耳边,又经过一天三次在他旁边大声念佛,来提醒他,所以他在临终的时候显现坐着莲花从天空降下来,向他的女儿满足地微微一笑,就消失了。

我问她︰「(你爸爸)穿什么衣服?」

她说︰「穿出家衣服。」

我就问她说︰「那就是像这一种了?」

她说︰「不是不是。」

「那是哪一种?」

「是那一种。」她就用手比划偏倚右肩的那种。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无关有归依、没归依,都靠这一句名号,这一句名号可靠就能往生;这句名号如果不可靠,即使归依、受菩萨戒,也不能往生,是不是?我们要有这个认识。

开光

所以,学佛要正知正见,前面所问的都是迷信的,什么「佛还需要开光」,当然,一般寺院都有佛开光,那只是作为落成典礼,利用这种仪式来大大庆祝一番,是这样的。至于我们家庭的话,就不要开光不开光了,有开光没开光都没关系,有佛在的地方,有六字名号在的地方,就是阿弥陀佛本身在那里了,那个地方就是在放光了,所以,我们不必要请人家开光。

佛堂里最好挂「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因为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一佛发愿来救度我们,所以,唯有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的本尊,唯阿弥陀佛我们一念他,他就跟我们在一起,同出同入同睡同起,在保护我们,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获得十方诸佛的护念,获得观音菩萨、势至菩萨如影随形地来拥护我们,获得二十五位大菩萨的拥护,获得 天神地祇的恭敬,我们不必挂其他佛菩萨的像,只要挂「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牌,胜过其他佛菩萨。

助念

经过念佛,面相都会端严好看,身体也会很柔软。至于有往生没往生,最好的证明、真正的瑞相就是平生,平生他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专念弥陀,这个就是往生的瑞相和证明,这个已经不看临终不临终了。如果一个人平生没有信佛,临终才经过助念,脸相好看、身体柔软,这也不能证明往生,当然也不能证明没有往生,因为我们没有神通,不了解他愿不愿生极乐,不过,临终经过助念而往生的几率会很高,除非他心里执着,执着家庭、执着儿女等等。他平常对善恶因果、六道 轮回的恐怖不太了解,对极乐世界的庄严不太了解,不晓得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如果这样的话,即使阿弥陀佛来迎接他,他还是执着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都会往生极乐世界。

最好的证明是看到莲花、看到三圣出现,这是最好的证明。单单身体柔软、相貌端严,那就不一定,因为我们没有神通,上升天堂也可能身体柔软、相貌端严,即使到阴间去当城隍,也会有身体柔软、相貌端严的现象,所以那个不足以为凭证,不过,临终经过开示、经过助念,他往生的几率非常得高。

(问:「是不是助念的人帮了他一把?」)

不是,助念的人开示他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利益,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的话,三界六道的苦海火宅是多么的受苦受难,造罪造业永无穷尽,跟他开示这种恐怖,然后提醒他一起念佛,那个时候,佛就会出现,他就能看得到,如果他往生了,当然就会有相貌的转变,即使没有往生,凭着念佛的善根,消除很重的业障,他也不会堕落三恶道,会至少再当人,然后也会有那种相貌,倒不是我们的力量推他一把,我们只是开示弥陀慈悲救度的道理,在旁边跟他一起念佛。

 

【净宗法师:】

念佛机

`(问:「家里二十四小时都开着念佛机。」)

放念佛机,我们耳根就听到佛号,可以提醒我们念佛,同时,有人经过的话,也可以让他「一入耳根,永成道种」,所以,家里可以二十四小时都播放。寺院通常都会放。

有没有听清楚?一个是提醒我们念佛,一个是人家听到也有好处,如果有鬼听到当然也有好处,当然可以放,念佛的人,二十四个小时──如果有二十六个小时,那就放二十六个小时。

佛像

佛像是凡夫做的,但是做的不是凡夫的像,是佛像,所以要视为佛,如果你心里真的把它当做佛,它就是佛,它就能救你,如果你认为这个就是木头的、一般人做的,不恭敬的话,那反而造罪过。所以,心里要有基本的概念,见到佛像一定要合掌、问讯。因为佛分身百千万亿度众生,有种种的善巧方便,他的形象就可以给众生种善根、消罪业,有光明加持的作用,不然就不叫佛了。

拜佛

(问:「只念不拜行不行?」)

只念不拜,当然有一种情况,可能由于某种因缘,家里没有佛像,或者不便拜,身体条件达不到,那可以。如果心里边有一个见解,「我只念佛,不拜佛。」这个见解需要调整一下。阿弥陀佛对我们这么有恩德,就应该礼拜。当然礼拜不是作为主要的,我们可以念佛之前拜三拜,然后就以念佛为主,或者说我们身体不便,比如说腰肌劳损、卧床不起,那就另当别论。我们念佛就是要仰靠这尊佛,所以要礼拜他,用行为表达自己的心情︰完全要投靠这尊佛。不存在「我念佛,我就不拜你。」这不大可能。现在不讲究了,以前还要拜父母,对不对?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你家里有没有佛堂?

(「没有。」)

没有,那不影响,没有佛堂、没有拜的话,那不影响,念佛一样往生。

(二〇〇四年九月讲于河北石家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