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开示于陕西咸阳福圣寺
缘起
《阿弥陀经》很重要
福圣寺有好几年没有来了,四年没有到这里,心里经常挂念大家。
这几年来,本悟法师做了很多工作,流通经书法宝,带领大家念佛。
我平时基本不对外联络,也是为了静静地做一点事情。所以,一些老的莲友也很少联系,很对不起大家!
这次弘愿寺有个联谊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请上人一道来西安看一看,因为这是善导大师祖庭所在的地方。另一方面,有一些老的莲友,来跟大家见见面,了解一下大家的情况。
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思想,如果要详细地讲解,当然不能是短时间的。弘愿寺流通了很多经书法宝,二〇〇六年我在长春般若寺讲《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一共有四十几课。后来讲过《印光大师法语》,也有十几课。这些影碟大家可以看。
我想今天跟大家一道把《阿弥陀经》简单地学习学习,因为《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是我们早晚功课必诵的一部经典,对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很重要。大家如果了解了这部经的经意,读诵起来就会感到很法喜。
有些老菩萨就说:「哎呀!师父啊!《阿弥陀经》我也不会读,好不容易读会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们就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简单地顺一顺。
《阿弥陀经》自古以来很受重视,可是解释起来多数都是依天台的思想(「一心三观」)
,或者华严的思想(「万法唯心」)
,或者禅宗的思想(「心净土净」)
,这样解释来解释去,其实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也离开了释迦牟尼佛讲这部《阿弥陀经》的本意,我们了解起来也很困难。这样以通途教义加以解释,虽在引导圣道行人归心净土方面大有贡献,但往往疏离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凡夫众生难解难行,从而也未能突出释迦牟尼佛讲这部《阿弥陀经》为利益五浊恶世凡夫的本意。
二〇〇五年,我在启明寺讲过《阿弥陀经》的大意,后来就集了这本书──《阿弥陀经核心讲记》。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内容:
第一,什么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我们往生西方,经中说少善根不可以,我们一听就害怕了,「到底什么是多善根呢?」
第二,关于一心不乱。
第三,关于临终心不颠倒。
我今天是简略地讲一讲,大家回去可以看这本书。这几个问题如果能够了解的话,我们就会安心,念佛就喜悦,往生就必定,成佛也必定,度众生也必定。
正讲
经名: 《佛说阿弥陀经》
这是题目。
「佛」:主要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同时也包括六方恒河沙数诸佛,比如大家诵《阿弥陀经》时说「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等等。
「说」:「赞叹」的意思。不光是一般的宣说、演讲,还是赞叹。赞叹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玄奘大师的译本就翻译成《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以这个「说」是赞叹的意思。
「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名号。
这部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和六方恒河沙数一切诸佛异口同音地一致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这么一部经典。经文的标题是这样的。
译者: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诵经的时候这一句是不诵的,但是大家要知道,这部《阿弥陀经》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
「姚秦」:说明时代。秦始皇也是秦朝。这个秦朝比那个晚,国主姓姚,所以叫「姚秦」。
「三藏法师」:「三藏」就是佛教的经律论。「三藏法师」就是精通佛教经律论的法师,那当然是很难得、很尊贵的大德法师。
「鸠摩罗什」:法师的名字叫做鸠摩罗什。他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比唐朝玄奘大师早二百多年,是姚秦时代的人。
「奉诏译」:奉国主的诏令翻译这部经典。
一、序分
(一)法会时处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如是我闻」:每一部经的开头都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呢?
「如是」:「是这样」,「真实不虚」,这叫「如是」。佛怎么说,就怎么信。佛讲的道理,大家听到就点头认可,完全相信,「是这样,是这样!如是,如是!」
「我闻」:「我」是指阿难。每部经典开头都有这四个字,这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阿难所问的。因为佛经不是释迦牟尼佛写的,大家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讲的种种经典,佛在世间的时候并没有结集成文字。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弟子们就感到很悲伤,「怎么办?佛法怎么住世?」就请阿难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背诵出来。因为是阿难背诵出来的,所以前面怎么说明呢?就要加「如是我闻」四个字,意思是「下面这部经典,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这样一说明,大家就明白了:这不是阿难自己讲的,是阿难真实不虚地听到释迦牟尼佛这样宣讲的,所以叫「如是」。「确实是真实不虚的!这是我阿难亲耳听到佛所说的!」
在哪里说的、什么时候说的呢?底下就解释:
「一时」:有一天。「一时」,如果现在讲,可以讲某年某月某日,古代五印诸国没有统一的纪年,所以时间记载比较宽松;同时也说明它是因缘和合的这么一个时候。「一时」,简单讲就是「有一天」、「有这么一次」。
「佛」:释迦牟尼佛。
「在舍卫国」:佛当时正在舍卫国。舍卫国是古印度十六大国当中的一国。
在舍卫国的什么地点呢?
「祇树给孤独园」:也就是祇园精舍(「祇」,舍卫城太子,名叫祇陀。「给孤独」,舍卫城大臣,名叫须达多,意为「给孤独」,性情慈善,喜欢布施孤独的人。给孤独长者欲购买太子祇陀的园林,供佛及僧。太子说:「如能以黄金布地,便当相让。」长者果然以金布地。太子感叹,将未能布金的树木供养三宝,故名「祇树给孤独园」)
,在这座寺院当中。
(二)与会大众
1. 声闻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当时释迦牟尼佛和常随的大比丘僧团大概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俱」就是「在一起」的意思。比如我们今天的法会,大概有两百人。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的法会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这些大比丘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不是凡夫:
皆是大阿罗汉,
众所知识:
「皆是大阿罗汉」:他们都是证得圣果的大阿罗汉,不是初果、二果,是四果阿罗汉。
「众所知识」:「众」就是一切大众。「知识」,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认识的。说明他们的名望、德行都很高,名声广布(这里的「知识」两个字,不是现在讲「知识分子」的「知识」)
。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大阿罗汉,众人所共识,大家都知道,名声很高。
那么都有谁呢?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不能把每个人的名字都列出来,就列举了十六位大弟子,然后用省略号: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摩诃迦叶[shè]、摩诃迦旃[zhān]延、
摩诃俱?[chī]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
难陀、阿难陀、罗睺[hóu]罗、
憍[jiāo]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
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
薄拘罗、阿㝹楼驮⋯⋯,
如是等诸大弟子。
有这些这些这些⋯⋯,这些大弟子。这些是比丘僧,就是出家众,剃光头的、出家的大阿罗汉众。
2. 菩萨
不仅有这么多大比丘,还有:
并诸菩萨摩诃萨:
「并诸」:「并」就是「还有」。「诸」就是「一些」。还有一些。
「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大」的意思,比如「摩诃目犍连」就是「大目犍连」,「摩诃迦叶」就是「大迦叶」。「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
有哪些呢?
文殊师利法王子、
「文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也叫「曼殊师利」,也叫「文殊师利」。
「法王子」:佛称为「法王」。佛子──菩萨就称为「法王子」。阿罗汉不能叫做法王子,为什么?阿罗汉没有发菩提心,他没有誓求佛道。所以只有菩萨──发了菩提心、要成佛的,才称为法王之子。
阿逸多菩萨、
就是弥勒菩萨。
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不光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3. 天人
及释提桓[huán]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释提桓因」:就是帝释天,在我们中国叫做玉皇大帝。
「无量诸天大众俱」:还有很多天人,无量的诸天大众,大家在一起。
当时法会非常地庄严浩大,人众很多,有菩萨,有比丘,有天人,有阿修罗,等等等等很多。
佛一说法,空中、地上到处都是听众。此世界、他世界的菩萨都会云集在四周、在空中。菩萨都是神通无量,所以是无量无边聚集在一起。
这前面的部分都不是佛讲的经文。佛教每一部经典,都有类似这些内容,就如同我们现在讲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大致的描述,这叫「六种成就」(「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一时」──时成就;「佛」──主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处成就;「与阿罗汉、菩萨、诸天大众俱」──众成就)
,这六方面都要交待清楚。
二、正宗分
(一)赞极乐净土
1. 略赞
(1)
无问自说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这句话也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是阿难尊者讲的,结集经典的人用语言来说明。
「尔时」:那个时候。正当大众云集,在那里洗耳恭听。释迦牟尼佛看见大家的机缘成熟了。
「佛」:释迦牟尼佛。
「告长老舍利弗」:告诉长老舍利弗。舍利弗是佛前智慧第一的上首弟子,所以就喊他的名字、对他讲。其实,对他讲也是对当时所有在场的大众讲,当然也是对今天我们这样的凡夫讲。所以善导大师就说:「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就是对我们这样的苦恼众生所讲的。
从下面开始,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话,就是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一直到最后流通分前面的「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这所有的话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没有其他人讲。
佛讲法,一般都是弟子请问、佛来回答。但是这部《阿弥陀经》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呢?叫做「无问自说」,就是没有人问,释迦牟尼佛自己就开口讲了。这就显示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最想说的一部经典。
比如说我们跟别人讲话,别人有问,我们回答。这是回答对方的问题,但是我们内心还有自己最想讲的话,而对方半天问不出来。时间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到最后就要分别了,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讲,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所以,即使对方不问,我们也会主动说出来。最后主动所说的话,才是我们主要想表达的,对不对?(莲友答:「对。」)
大家是不是这个心情?(莲友答:「是。」)
对了!节假日儿子、媳妇回来了,讲话讲了半天,还没踏入正题。最后就要走了,「妈,我要回去了。」「哎!等一下,等一下,还有一件事情。」不问而主动宣讲,就是我们的心愿。
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其他法门都是弟子问的:「佛啊!我怎样布施啊?」
「哦!你这样布施⋯⋯。」
「佛啊!我怎样观想啊?」
「嗯,你这样观想⋯⋯。」
「佛啊!我怎样善待父母啊?」
「你怎样怎样善待父母⋯⋯。」
但是这部经没有人问,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太高了,弟子都问不出来。所以,释迦牟尼佛等到年老了,快要涅槃了,到这时还没有人问,释迦牟尼佛就再也不能等了,因为等不及了。「我快要涅槃了,快要离开众生了,所以没人问也要说出来!」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舍利弗,来来来,告诉你!」
(2)
西方有极乐世界
说什么呢?开头就说了: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这个境界不是舍利弗尊者的境界,甚至也不是文殊菩萨的境界,只有佛亲口宣讲。于是佛就直接宣说:舍利弗!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一直往西,过十万亿个佛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名字叫做极乐世界。
(3)
其土有阿弥陀佛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名字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干什么呢?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度众生。
如果释迦牟尼佛不说这一段,我们在座各位,大家知道有阿弥陀佛吗?(莲友答:「不知道。」)
大家知道有极乐世界吗?(莲友答:「不知道。」)
信佛没有理由
那么,释迦牟尼佛说有极乐世界,说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我们相信不相信?(莲友答:「相信。」)
我们相信有什么理由吗?(莲友答:「没有。」)
我们信佛没有理由。我们信佛就是相信佛。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佛说的我们就相信。如果要找理由,我们找不出来,相信就相信了。很多人就不相信,科学也没有证明,拿望远镜也没有看到。但是我们为什么相信呢?因为是佛讲的,所谓「圣言量」。
所以,我们信佛不讲条件,不讲理由。佛说的有极乐世界,你要相信就相信了。佛是过来人,佛是大智慧者、大觉悟者,佛是不虚妄者,彻证宇宙人生真理,彻知彻见,无所不知,无所不了,无所不能,大慈大悲,大智大慧,毫无虚妄。那么,他说有极乐世界,我们就相信。
所以,我们信佛,要从这个地方信下来,这叫「如是我闻」。
信佛非靠智慧、学问
那么,释迦牟尼佛说有极乐世界,我们相信,是靠我们的智慧吗?
不是。我们没有这个智慧。我们信佛不需要靠智慧,佛说相信你就相信(当然也可以说有智慧)
。
那么,是靠我们读书读得多吗?
也不是。很多农村老太太,你跟她讲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她说:「好好好!」她一个字不认识,她就相信。很多大学教授就不相信,「有极乐世界?不相信!天方夜谭,神话一样。」这是他善根没有到。
能够相信是因为善根具足
我们各位能够相信,我们的善根具足了,不简单!不简单啊!各位,你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小事情。
能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讲的,就相信了(释迦牟尼佛离开我们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他讲一句话,我们就能相信)
,如果跟佛没有缘分,怎么能相信?有缘才相信。我们跟佛有很好的善缘,善根种子种过了,所以佛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们就深信不疑。所以各位了不起!我们的善根与舍利弗尊者平等。
(4)
阿弥陀佛正在说法
这里说「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今现在说法。
「现在」两个字跟我们现在讲的「现在」不一样,这是古文。「现」是「显现」、「现实」。「在」是「存在」、「在那里」。我们现在讲「现在」是一个时间名词,跟过去、未来相对,叫现在。古文当中的「今」,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现在」这个词。「今」,现在,现在正在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涅槃了,灭度了;阿弥陀佛没有灭度,还显现着,还存在着。他是无量寿的佛,他在任何时候都是现在的佛,他不是过去的佛,不是灭度的佛,所以叫「现在」。在干什么呢?他在说法。
2. 广赞
上一段简略地赞叹极乐世界。接下来的经文都是前面三句话的展开:「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简单这样讲,接下来就要详细介绍极乐世界是怎样的景象;「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接下来就要说阿弥陀佛有怎样的慈悲、怎样的智慧、怎样的名号。所以,先讲极乐的名称和阿弥陀佛的名称,接下来详细解释为什么叫极乐、为什么叫阿弥陀、他在干什么。好!我们看经文。
略明净土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这就是讲话的次第。前面简略提一下极乐的名称,这里就解释。「舍利弗,极乐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大家知道吗?不知道?如果不知道,《阿弥陀经》就白诵了。
释迦牟尼佛这么一问,舍利弗尊者也是哑口无言,他没有讲话。整个一部《阿弥陀经》都是释迦牟尼佛一言堂,没有弟子讲话,弟子插不了嘴。
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经讲的是极乐世界的境界,菩萨、声闻弟子都不能了解,所以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讲,「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只有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在那里鼓掌,「讲得好!我等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明,确实不错!」所以,都是佛跟佛在讲话,我们只有听的份。难怪刚才问你们,你们不讲话,你们也在学舍利弗尊者。
为什么叫做极乐呢?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
因为极乐国土的众生,没有一切的苦恼,只是享受着无量无边的喜乐,所以那个世界叫做极乐世界。名实相符。
娑婆世界众苦充满
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叫做堪忍世界,也叫做苦恼世界,所以佛说「人生是苦」(如果到了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什么苦都没有)
。我们在座各位,大家苦不苦啊?(莲友答:「苦。」)
苦啊!
生老病死苦,非常地苦!过了四年来看大家,我看苏居士好像头发也白多了,皱纹也上来了;我也老了,过几年也不行了。老就是一种苦,病也是一种苦,死亡更是一种苦。爱别离也是苦,求不得也是苦──人生在世有多少事能求得到啊?十有八九不如意:想求发财,偏偏亏本;买了股票想涨,「人家买的涨,我买的就跌」;好不容易买的房子,现在房价又下跌,真是苦得不得了;想找个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世间求不得的事情太多了,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就知道了。还有怨憎会苦:不想要的事情,偏偏发生;不想听的声音,偏偏跑到耳朵里;不想见的人,偏偏跑到眼前来,跑来成为同事、成为邻居、成为一家,吵嘴,打架,离婚也离不掉。要结婚又要离婚,当初谁让你找他?花了很多钱,还托人作媒,求爷爷告奶奶求到一起了,结果又闹离婚,离还不给你离──怨憎会,没办法!缘分没有消,你想离也离不掉。这个世间苦得要命。
大家活得好好的,觉得大街上走路的人都很健康。可是到医院里一走,好像整个世界都变了颜色。缺胳膊少腿的,插管子开刀的,这个癌,那个癌,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脸的形象,听到的都是痛苦烦恼的声音。这个世间太苦恼了!这些苦恼的景象,真是苦不堪言,我们没办法来详细地描述。
极乐世界受乐无染
极乐世界没有一切苦恼,但受一切快乐。那种快乐不是我们世间的五欲之乐,而是清净的法喜法乐,虽然受乐而内心无染。《无量寿经》里有「受乐无染愿」。
在我们世间,受乐就有染污,有快乐就有烦恼。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莲友答:「是。」)
觉得发财快乐,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发了财,就有人打你的主意;发了财,兄弟分钱不均会吵嘴;发了财,甚至有的大老板上吊自杀,西安还是成都哪个地方有个老板,几十亿的资产,自己在五星级宾馆上吊自杀。有钱,就有有钱的苦恼。人有一千万的财产,就有一千万的烦恼;人有一个亿的财产,就有一个亿的烦恼;我们老百姓没有钱,烦恼也少一点,只要青菜萝卜保平安、一句名号往西方就够了,这样反而好!不求大富大贵,只要衣食无缺;即使衣食有缺,只要有佛念,冻死饿死也在所不惜。所以我经常讲:有饭吃、有佛念,人生圆满一百分;无饭吃、有佛念,还是圆满一百分;有钱有势有名有利、没有佛念,人生等于零分,甚至是负分,因为要轮回、要堕落。能念佛,才是跟极乐世界这个「乐」字相应。
能够有佛念,这个「乐」字才能谈得上;如果没有佛念,世间就没有乐,乐也变成苦。比如说世间夫妻恩爱是乐,感觉不错,但是死了一个,「哎!呜-呜-呜-,你为什么离我而去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到来各自飞。你往东,我往西,黄泉路上不相识。「独生独死,独去独来」──人生就是如此。所以,恩爱也有别离之苦。还有的,好几个子女,结果偏偏那个最孝顺的儿子死掉了,其他几个都不孝顺,不该死的死掉了,所以我们世间都是种种的苦恼。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我们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啊?大家为了什么目的?(莲友答:「想成佛。」)
想成佛,脱轮回。对了!你们境界都很高。就我本人来讲,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怕苦啊!就想离苦得乐啊!因为这个世间太苦了。我们被苦恼所逼迫,谁都不愿意苦,对不对?(莲友答:「对。」)
谁愿意苦啊!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你不愿意苦,那就求生极乐!」
极乐极乐,最大的乐就是成佛之乐。所以,极乐世界就是成佛的世界,成佛才称为极乐。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1)
依报
宝栏网树
底下就讲极乐世界是怎样快乐的境界: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
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
皆是四宝,周匝围绕。
「栏楯」:地上的栏杆。我们世间的栏杆是木头、石头做的,顶多是玉石雕成的栏杆,做工精细一点而已。
「罗网」:空中的宝网。我们世间的罗网,如果造了恶,就有因果的业网把我们捆住。极乐世界的宝网在空中,是光明闪烁的。
「行树」:我们世间的树,不过是绿叶子,秋天就会凋零,有些树还会枯萎。极乐世界的树是七宝树,无衰无变。
「皆是四宝」: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都是四宝所成。哪四宝呢?就是金、银、琉璃、玻璃,这叫四宝,这是借用世间的珍宝来说明。其实「四宝」象征的是佛的功德──常、乐、我、净。所以讲极乐世界是涅槃境界:行树也是常、乐、我、净的功德所显现,栏楯、罗网都是佛的涅槃功德所显现,这叫「皆是四宝」。
「周匝围绕」:就是一圈一圈地围起来,遍布在极乐世界当中。
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极乐世界是这样的美好庄严,所以才叫极乐世界。如果是我们这个世界,就不叫极乐了,就有种种的不如意。比如我们修建寺院,想做栏杆,做不了汉白玉的,只好做花岗岩的,还容易打破。极乐世界的栏楯都是四宝所成,自然化现,想要什么样就有什么样,想高就高,想低就低,都是柔软的,随心变现的,而且都放出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国土──这样才叫极乐世界。
宝池德水
前面先讲极乐世界大的环境是这样的优美,接下来讲我们要往生的七宝池。我们将来要到哪个地方?到七宝池。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
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七宝池」:水池四周是由七宝所构成。
「八功德水」:水有八种功德,叫八功德水。我们世间的水也很重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世间的水也有很多过患,比如说受了污染,水质不好,喝下去会生病;再比如冬天天寒地冻,水就会很冰很冷;夏天下暴雨了,洪水就会泛滥成灾;水多了就涝,水少了就旱,这个世间有种种的不如意。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
,喝下去甘美、清凉,生津止渴,长养根身,而且还会长养功德。
《无量寿经》也讲到八功德水。你到七宝池里,想要水盖住你的脚背,它就盖住你的脚背;你说:「再深一点。」它就到你的膝盖;你说:「再深一点。」它就到你的胸部;你说:「再高一点。」它就到你的脖子;你说:「现在我要淋浴。」也不需要安装淋浴器,它自然就喷起来,从头顶灌下来,就像九龙灌顶一样;你想要它暖和一点,它就暖一点;你说:「再凉一点。」你一想,它就凉一点;你想让它在周围旋转,它就旋转,想顺时针就顺时针,想逆时针就逆时针;你说:「快一点。」它就快一点;你说:「慢一点。」它就慢一点;你说:「不行!我还希望这个水发出香味。」它就马上发出香味;你说:「还不行!我希望这个水放出光明。」它马上放出光明;你说:「还不行!我希望这个水给我讲法。」八功德水马上就激荡出声音来,但是它不像世间的水,只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它会发出各种各样讲法的声音,这叫「如意宝水」,如你的意,满你的愿。你需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想听六般罗蜜法,它就讲六般 罗蜜;你想听四谛、十二因缘法,它就讲四谛、十二因缘;你想听他方国土诸佛说法,「哎呀!我以前在娑婆世界听说东方有药师佛,我想听听他说法。」水里就传来药师佛的声音。一切如意自在,所以叫做「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
我们这个地方的水池,池底是什么呢?烂泥巴,对不对?烂泥巴。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铺着金沙、琉璃沙、玻璃沙、金刚沙,总之是纯洁、光明、无染的。
阶道楼阁
四边阶道,
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四边阶道」:七宝池四边,有台阶上来,也有道路。这些道路,也不是泥巴的,也不是水泥的。像我们在这里修路,修条水泥路就不错了。极乐世界的水池旁边的阶道,都是金、银、琉璃、玻璃所合成的。这个金、银、琉璃、玻璃,刚才说过了,虽然借用我们这个世界的金、银、琉璃、玻璃等名称,但其实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因为这个世界以这些作为最宝贵、最好的,所以净土的经典,叫做深法用浅喻来说明,用浅显的比喻。因为极乐世界的景象在这个世间实在比喻不出来,只好说是金、银、琉璃、玻璃,其实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只有往生到那里之后才知道。
上有楼阁,
在七宝池的旁边,上面还有楼阁。
楼阁怎么样呢?
亦以金银、琉璃、玻璃、
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严」是庄严。「饰」是装饰,就像现在讲的装璜。楼阁上面都有这些美妙的不可思议的众宝来庄严、装饰。
四色莲花
池中莲花,大如车轮,
青色青光,黄色黄光,
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七宝池里的莲花,大的就像车轮那么大。《观经》里说有十二由旬、百千由旬,大小也随意。不一定限在车的轮子那么大,《阿弥陀经》讲得简略。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你要知道,极乐世界是这样的庄严。」极乐世界是功德所成就的;娑婆世界是我们凡夫的业报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是功德成就的,所以叫做功德庄严;娑婆世界叫什么?罪业庄严。地狱里是刀山火海庄严。
「庄严」一般是指好、美,但是坏也叫庄严──恶业庄严。指一个恶人,「他以恶业庄严自己」。菩萨是以功德庄严。
极乐世界是功德庄严。娑婆世界不是这样,我们这里是高山低谷、飞沙走石、荆棘密布。人心不平,才有高山低谷;人心干涩,才有飞沙走石;人心尖刻,才会荆棘密布。极乐世界都是菩萨,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没有高山低谷、飞沙走石、荆棘密布;也没有黑暗,极乐世界是光明世界,是阿弥陀佛大愿大力所感召的。
天乐金地
前面讲了地上,现在讲国土: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
常作天乐,黄金为地。
「常作天乐」:「常」是日夜、恒常、不间断地。「天乐」,自然的音乐,叫做天乐。我们讲「天乐鸣空」,很美妙。「天」就代表美、高妙。
「黄金为地」:大地都是黄金的。刚才说过了,不要以为真是我们世间的黄金。只是代表美,非常好!
雨花供佛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昼夜六时」:这也是随顺我们世间来讲的。极乐世界没有白天晚上,都是光明的。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有昼三时、夜三时,合称「昼夜六时」(注:此是古印度计时方法,即昼夜二十四小时,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
。
「雨天曼陀罗华」:极乐世界按时就会从天上像下雨一样飘下曼陀罗华。「雨」,像下雨一样落下。「天曼陀罗华」就是妙莲华。种种的五彩缤纷的天花飘落。那么,落在地上会怎么样呢?《无量寿经》里讲,落在地上自然会排成种种的图案,会铺得很高,脚踩下去就没趾四寸,脚一抬起来,又恢复原状。到了一定的时间,地面自然开裂,它顺着地缝就消失了,不用去打扫,不会让我们感到很碍事,一切自然。落下这些花,一方面是庄严国土,另一方面给众生供佛所用,所谓供具自然。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gě],
盛[chéng]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大早起来。当然讲「清旦」,也是就我们这个世间来讲的。因为极乐世界无所谓早晨、晚上,是以莲花的开合来表示早晚,并没有真正的夜晚。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衣裓」,这个字读ge3,不读jie4,不读xie4。衣裓就是印度的一种装饰、一种器具。简单讲,便于理解的话,就是天上撒下妙花,我们用花篮或者海青袖子兜起来接住,就是这样子。
接着这些花干什么呢?
「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去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我们现在供佛,还要去花店买花,买来几天就枯萎了;还要搭车去,很麻烦。极乐世界的众生供佛不需要这样子,天上撒下妙花,把它接起来,然后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中午之前,就回来了。「本国」就是极乐世界。
「饭食经行」:「饭食」就是用斋。不过极乐世界吃饭不像我们这样,不需要吃我们这样的五谷杂粮,叫做禅三昧为食,是以禅悦法喜为食。「经行」,就像我们在大殿绕佛。
鸟音说法
复次,舍利弗!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白鹤、孔雀、鹦鹉、舍利、
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舍利」就是鹙鹭。「迦陵频伽」是一种声音很美妙的鸟。极乐世界的鸟比娑婆世界的人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为什么?因为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
这一段代表什么意思呢?代表我们念佛的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百千法门自然从六字名号里展现出来。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其音演畅,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
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极乐世界的众生听到众鸟讲法,最后得到什么样的感受呢?都是念佛、念法、念僧。
所以各位,我们要不要念佛、念法、念僧啊?(莲友答:「要。」)
到了极乐世界还念不念佛呀?(莲友答:「念。」)
念嘛!到了极乐世界都要念佛,哪有不念佛呀?极乐世界都是大菩萨,一生补处,都是阿鞞跋致大菩萨,他们是念佛、念法、念僧。
念佛、念法、念僧是以念佛为主。法是佛所说之法,僧是佛的弟子,所以我们念佛,通通包括了。
这个代表什么呢?代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一切八万四千法门最后的结论就是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念佛了,等于所有的法门都掌握了。这一段代表这个意思。
下面又告诉舍利弗说: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
舍利弗,你不要认为这些鸟是三恶道里的畜生,你不要以为这些鸟实际上是罪业所报所生出来的。
所以者何?
为什么呢?
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极乐世界没有畜生这一道。
那为什么又有鸟呢?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
何况有实!
极乐世界尚且连三恶道的名字都没有,哪里还有实在的三恶道的众生呢!
是诸众鸟,
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这些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为了让佛法的音声流布一切角落,让众生随时听法、爱乐欲闻、闻法开悟。
我们在这里,如果法师不来,那听法的机会就很少了;即使听到,也是声音不美妙;听到也不能开悟。
极乐世界万物都在讲法
极乐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听法。
比如说这些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你随时可以听法;刚才讲的八功德水,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所以,鸟叫做佛鸟,水叫做佛水。那么,鸟也可以叫做鸟佛,它虽然是鸟,但它是佛。水也可以叫做水佛,虽然看上去是水,其实是佛。
那么光明呢?极乐世界的光也可以讲法。光一照过来,就有法了──光也可以叫做佛。
极乐世界的风一吹到七宝树上,铃铛碰铃铛,树叶碰树叶,发出的声音也在讲法。我们一听到,当下所有的烦恼都消除了,自然就开悟了。所以树也是佛,也是佛变化所作,都是佛的功德。
总之,整个极乐世界完全是佛的境界,都是阿弥陀佛大愿大力圆满功德,自然称性所现庄严。所以,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不是说还要自己慢慢修行。耳朵一听到美妙的音声,就开悟了;眼睛一看到庄严的景色,就开悟了;鼻子一闻到奇异的香味,就开悟了。善导大师所谓「身心毛孔皆得悟」,连毛孔都开悟了,到了极乐世界会自然开悟。
在娑婆世界,想开悟就太不容易了。
风声说法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
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你看!不光是动物──有情会讲法。连植物──无情的树也可以讲法。听起来好像音乐一样。
令心清净
闻是音者,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你看又来了,是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我们各位莲友,各位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子!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功德有没有成就啊?成就了嘛!成就了才叫「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极乐世界的功德成就了,代表我们往生西方的处所成就了,也代表我们往生的功德成就了(底下我们再说明)
!
(2)
正报
再往下看。前面释迦牟尼佛解释「何故名为极乐」,把极乐世界的庄严讲完之后,「哎呀,好得不得了!」我们就动心了,「哎呀!这么好啊!这么好!我怎么能有份呢?我怎么能去呢?」释迦牟尼佛先描述我们往生的处所,底下就要讲往生的方法──往生的方法就是称念弥陀名号。在讲往生方法之前,先赞叹弥陀名号的功德。
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听者无心,言者有意。我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这句话。其实释迦牟尼佛心里面是什么意思呢?先赞叹极乐这么美好,然后说:这么美好的世界只有念佛的名号才能往生。所以底下就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佛说法都是有次第的,都是有层次的。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舍利弗,你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呢?那一尊佛为什么叫做阿弥陀佛呢?」就问舍利弗了。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大弟子。释迦牟尼佛问他,他也默默无语。他不是不尊重佛,不是的。他是智慧没到,所以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佛等了一会儿,看到舍利弗回答不上来,就说:「那我来告诉你。」
光明无量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彼佛光明无量」:这是解释彼佛为什么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的意思。首先讲「光明无量」。其实,十方诸佛都是光明无量的。那为什么别的佛不叫做阿弥陀佛呢?后面还有两句话:
「照十方国」:照耀十方国土。这句话有所省略,其实是指照十方国土的众生,摄取我们念佛众生。
「无所障碍」:没有障碍。这尊佛的光明可以没有障碍地照耀、摄取、救度念佛的众生,所以他才叫做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就把这句话与《观经》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加在一起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是指什么无所障碍呢?因为我们都有业障。我们在座各位有没有业障啊?(莲友答:「有。」)
我们有业障。我们的业障碰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会不会有业障呢?没有了。因为他叫无碍光,就是:「你有业障,碰到我就无所障碍。」我们的业障本来障碍我们的解脱,障碍我们往生西方。但是如果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而不舍。
「摄取不舍」就是抓住我们不放,白天晚上不丢开我们,不抛弃我们。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光明,像网篮一样,把我们兜在里面;像蚊帐一样,把我们罩在里面;像罗网一样,把我们层层地包在里面,不离开我们,不丢掉我们,这叫摄取不舍。
摄取不舍的光明是无所障碍的。你再怎样地罪重,你再怎样地烦恼,你再怎样地妄念不清净,你再怎样地没有智慧,都没有障碍,所以叫「无所障碍」。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们仰靠阿弥陀佛愿力的缘故。所有障碍,都不能构成障碍。
比如说一个人走路,年纪大了,双腿又得了关节炎,老年风湿病,如果让这个人爬山,会不会有障碍?(莲友答:「有。」)
有障碍,拄着拐杖也上不去,对不对?但是如果坐上了索道车,会不会有障碍?(莲友答:「没有。」)
为什么没有障碍?因为他靠的是索道车的力量。所以,虽然人还是那个人,关节炎还是那个关节炎,风湿病还是那个风湿病,但是上山没有障碍,因为他坐索道车。
我们虽然没有智慧、没有修行、有业障,双腿得了娑婆世界的风湿病──贪瞋痴的风湿病让我们的腿不能运动了。但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靠南无阿弥陀佛光明神力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大家能够相信吗?(莲友答:「相信。」)
这叫做无所障碍。如果读到这个地方,你就高兴了,你再诵经你就高兴了。「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摄我念佛众生而不舍,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你就知道了,「阿弥陀佛救度我无所障碍!」
你就不要担心说:「我有妄想怎么办?」
阿弥陀佛说:「我来办!」
「我有烦恼怎么办?」
阿弥陀佛说:「我来办!」
「我有业障怎么办?」
阿弥陀佛说:「我来办!我叫无碍光佛,是无所障碍的佛。」
所以,大家要明白,这「无所障碍」四个字对我们很重要。所谓「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无所障碍的光,摄取念佛的众生而不舍离,所以叫做阿弥陀。
伟大不伟大?(莲友答:「伟大。」)
慈悲不慈悲?(莲友答:「慈悲。」)
尊贵不尊贵?(莲友答:「尊贵。」)
跟我们有没有关系?(莲友答:「有。」)
有关系啊!如果我们读诵经文读到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跟我们没有关系」,这部经你不会读。阿弥陀佛无所障碍,但是我还是有障碍,这部经文没有来到你的心中。
阿弥陀佛的光明要遍照十方的国土──会不会照到我们这个世界?(莲友答:「会。」)
会不会照到福圣寺?(莲友答:「会。」)
会不会照到你头上?(莲友答:「会。」)
会啊!那么照到你身上,他就无所障碍。
如果你不念佛,跟阿弥陀佛的心光不交集,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
只要我们念他的名号,就跟他的光明相应。这样,阿弥陀佛无所障碍的光明、无所障碍的功能就在我们身上显示出来,我们往生就没有障碍。
所以大家放心,不要害怕。
大家担心不担心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啊?(莲友答:「不担心。」)
一般人是会担心的。但是,我们只要念佛,就无所障碍。
底下我们会讲,这「无所障碍」四个字是一直贯穿到下面去的。
寿命无量
好,我们再往下看: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
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无边的,他叫无量寿佛,如果跟我们没有关系,那也没有意义。但是,阿弥陀佛的寿命跟他的人民的寿命是一体的,所以「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前面讲共命之鸟,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就如同共命之鸟。佛是无量寿,我们也是无量寿。
「及其人民」,什么是阿弥陀佛的人民呢?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是阿弥陀佛的人民。第二种,虽然还没有到达极乐世界,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念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我们是不是阿弥陀佛的人民?(莲友答:「是。」)
是啊!
就好像一个女子,她虽然还没有嫁到男方家去,但是她已经许配给人家了,她就是人家的人了,对不对?(莲友答:「对。」)
她许了张家就是张家的人了。虽然还在娘家,她已经属于张家的人了。
我们虽然在娑婆世界,本来是魔子魔孙,现在我们归命阿弥陀佛,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人了,对不对?(莲友答:「对。」)
我们既然是阿弥陀佛的人,阿弥陀佛的寿命就来到我们心中,我们就是无量寿。我们在这个世间的寿命,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这个是假的,色身的寿命是假的,一死,这个躯壳就会离散。实际上,我们无量寿的生命,在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就灌注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现在念佛,现在就得到无量寿,不是等到死的时候。
我们死的时候,是佛来迎接我们,我们低头礼拜就得无生法忍,是这么一个状况。
虽然我们的佛性是无量寿,但是如果我们不念佛,无量寿的佛性的生命不能够觉醒。现在我们念佛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就归我们所有。
常青树喻:弥陀与众生一体
这一点也说明什么呢?佛和众生是一体的关系。什么叫一体呢?一体就是:佛的功德就归我们所有。佛有的,都是我们的;那我们的罪过呢?我们的罪过由阿弥陀佛来承担,由阿弥陀佛来消除,这叫一体──佛有的,就是我的;我们的,就是佛的。佛的功德,被我们所拥有;我们的苦恼,佛要为我们承担、为我们消除。
就像一棵树,这棵树是长青树。那么请问,这棵树是长青的话,它的树枝会不会是长青的?也是。对不对?那么树叶是不是长青的?也是。那么,树的寿命是多长,树枝也是那么长的寿命。
阿弥陀佛就是树干,我们念佛,就是阿弥陀佛这棵七宝树上的一片叶子,我们跟阿弥陀佛一体。阿弥陀佛无量寿,我们也无量寿。我们现在念佛,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就有我们各位的莲花,就有我们的名字。
阿弥陀佛的人不争名利
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人,就无所障碍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各位,好不好?(莲友答:「好。」)
各位!大家从今天回去,女人不可以跟老公吵嘴,男人不可以对妻子发脾气!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娑婆世界的人。怎么可以跟娑婆世界的人一般见识呀?极乐世界的人还跟娑婆世界的人吵嘴,那你不好意思啊!「哎哎-,不要了!我们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了。好好好!给你吧!你对!你有理!」哪有极乐世界的人跟娑婆世界的人吵嘴的?这不是笑话吗?大家回去不要闹笑话了,不要吵嘴了。人家要什么,就给什么。
成佛十劫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舍利弗,这样一尊光明无量的佛,这样一尊无所障碍的佛,这样一尊摄取不舍的佛,这样一尊与念佛众生一体的佛,已经成佛十劫了。
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往生的功德、我们往生的名号,也已经在十劫之前成就了。
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大愿就说:「如果我成佛,十方的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代表了无所障碍。「如果你念我的名号不能往生,那我不成佛!」阿弥陀佛现在既然已经成佛了,那么他救度我们十方众生会不会有障碍?(莲友答:「不会。」)
没有障碍,叫做「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同时也说明,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把他成佛的功德利益跟我们的往生结为一体,连结在一起同时发愿,「你能往生,我才成佛。如果你念我的名号不能往生,那我不成佛,我继续修行,继续修行,继续修行,一直修到十方世界的任何众生,哪怕你再没有智慧、再没有本事,你动动嘴巴念我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想到我的极乐世界来,不论你有清净心、没有清净心,有妄念、没有妄念,一切不论,只要你念我的名号,你就能往生──达到这个程度,我有这样的功德、这样的愿力、这样的光明神力,我才能够成佛!」
而现在阿弥陀佛在十劫之前这个愿望达成了──大家听到了没有?(莲友答:「听到了。」)
阿弥陀佛成佛,这不是一件小事啊!阿弥陀佛是为我们而成佛啊!不是他自己享受啊!他是为了我们往生成佛的。「十方众生,我若不能够修行圆满你往生的功德,我就不成佛!」所以大家听到这个地方就要想到说: 「哎呀!原来阿弥陀佛成佛了,极乐世界就圆满了,这句名号就圆满了,我往生的功德也圆满了!」
我们想去极乐世界,需不需要功德?(莲友答:「需要。」)
需要。需要功德我们又没有,那怎么办?阿弥陀佛有啊!所以阿弥陀佛成佛代表什么呢?代表了我们十方众生(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
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已经圆满,资粮已经圆满,没有缺陷,代表我们往生西方有份,代表这一点。因为阿弥陀佛成佛是为我们成的。
还是打比喻好。比如说有一位父亲,儿子在外面流浪。父亲后来找到儿子了,为了把儿子迎回来,建了一幢非常好的别墅。别墅建好了,是谁的?(莲友答:「儿子的。」)
对嘛!别墅建好了,儿子应该非常欢喜呀!「哎呀!爸爸帮我把别墅建好了,我再也不用在大街上风餐露宿了!我回到家中,就非常的优雅自在、快乐安稳了。」
如果爸爸把别墅建好了,儿子想:「啊!你建好了?嗯!你建好了,嗯!」还认为跟他没有关系,请问爸爸心里难过不难过呀?(莲友答:「难过。」)
爸爸一看,「哎呀!我的儿子在外面头脑不清楚了。我都建了这么好的别墅,为他建的,请他回来,他还不知道。」
阿弥陀佛把西方极乐世界建圆满了,是为了谁啊?(莲友答:「为了我们!」)
为了我们这些要堕落三恶道的众生,说:「我的国土没有三恶道,是救你的!」那么,怎么救我们呢?用六字名号。所以底下就讲了:「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你这样就可以来往生!」
我们听到这样一尊慈悲的佛成佛了,难道我们还不要鼓掌吗?阿弥陀佛成佛了,我们十方众生从此就永远站立起来了!我们再也不用向阎罗王低头哈腰了,我们的腰杆就挺直了,我们的功德圆满了,我们背后有靠山了,我们有了大安慰、大欢喜!
所以,阿弥陀佛成佛这段话──「彼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大家读起来又喜又悲:喜的是十劫之前阿弥陀佛已经为我成佛,悲的是我这十个大劫都不知道,还在这里白白地、冤枉地轮回了十个大劫!所以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现在回到极乐世界都晚了。阿弥陀佛站在那里说:「我等你十个大劫了,你现在才摇摇摆摆地过来说『阿弥陀佛,我来拜佛了,你要不要我?阿弥陀佛,我念你的名号心不清净,你到底救不救我』!」
如果念佛的人心中抱有这样的怀疑,站在佛殿门口,心中忐忑不安,说:「我念佛心不清净,我有烦恼,我有业障,阿弥陀佛可能救不了我吧!可能不要我吧!」这样在阿弥陀佛看来,就是你在娑婆世界已经是得了精神病了,被贪瞋痴的烦恼弄得晕晕乎乎了。这就是没有开悟,耳目不开明。阿弥陀佛就要派释迦牟尼佛,派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就在我们长安弘法,跟我们关系很深。在别的地方讲到善导大师,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在这个地方那就更高兴了!对不对)
,来到娑婆世界,留下了《观经四帖疏》,然后慧净上人又把这些书编辑出来,让大家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
弥陀成佛才有众生的往生
阿弥陀佛的成佛,跟我们有没有关系?(莲友答:「有。」)
关系巨大!跟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因为他说了:「十方的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上尽一形,下至十声,如果我不能救度你到我的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的名号功德不圆满、不具备让你往生的一切资粮,那我就不能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成佛标志着我们往生的处所已经成就,标志着我们往生的功德已经圆满,标志着我们这娑婆世界的苦恼众生从此就可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对我们而言特别特别重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自然会至心信乐,自然会专修专念。
十方诸佛都慈悲,但是十方诸佛的慈悲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他们共同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而不是赞叹自己的名号。你念药师佛,你念不动佛,你念须弥相佛,须弥相佛说:「念我念三句就可以了,因为我还没有为你发念佛往生愿──你还是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吧!」
我们为什么专修专念阿弥陀佛?因为只有这尊佛为我们凡夫发了念佛往生愿,只有这尊佛才是彻底救拔我们的大悲慈父啊!
往生之后普礼十方恒河沙佛
我们如果想恭敬礼拜十方诸佛,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说。一到达西方极乐,一时之顷可以遍历十方国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如果我们在这里杂行杂修,东拜拜西拜拜,结果呢?拜了一万佛,一万才多少?即使一天拜一万佛,那很了不起吧!但是你还漏掉了恒河沙数恒河沙数诸佛,你拜不完啊!
如果你每天念阿弥陀佛一佛、拜阿弥陀佛一佛,你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往生极乐世界,千佛万佛亿万佛恒河沙数诸佛你都可以去礼拜,你都可以去称念,对不对?(莲友答:「对。」)
所以,我们先抓住核心,先把这个问题解决。然后我们才可以从容不迫地、悠悠自在地、神通无碍地到十方诸佛国土去礼拜供养诸佛,蒙受诸佛的授记,好不好?(莲友答:「好!」)
圣众无量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
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这段经文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释迦牟尼佛讲法都是有含义的,都是有次第的:先讲极乐世界的美妙,让我们生起欣慕之心;接下来讲「彼佛何故号阿弥陀」,暗示了往生的方法就在这句名号当中;接下来启示我们:「这么多的声闻弟子和菩萨都是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的,十劫以来已经有无量无边的人去往生了,你们都要去!」有这样的含义。所以底下说: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皆得不退
那么,到达极乐世界的声闻、缘觉、菩萨,他们到底成为怎样的一种菩萨呢?底下进一步赞叹(赞叹了阿弥陀佛的净土、赞叹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底下赞叹阿弥陀佛的弟子)
:
又舍利弗!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通通都是不退转的菩萨,没有一个会退转的。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候补佛,尽这一生就可以成佛。
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
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一生补处的菩萨多得无量无边,算都算不过来,只能说无量无边又无量无边,只可以用「无量无边阿僧祇」这样的名词来表达,其实是讲不尽的。
皆具佛之功德
好!这一段经文也有必要解释,有几点:
第一、《观经》有九品往生,《无量寿经》有三辈往生,但是《阿弥陀经》有没有三辈九品啊?没有。《阿弥陀经》讲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通通都是阿鞞跋致,而且通通都是一生补处。但是经文里面不是说都是一生补处,说「多有一生补处」,好像是说阿鞞跋致的菩萨当中有很多一生补处,还有一些不是一生补处的。其实不是这样,其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一生补处。
那为什么有的叫一生补处,有的不叫一生补处呢?
如果引用经文,在《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当中,第二十二愿是这样说的:往生我极乐世界的众生,个个都是一生补处,除了哪种人不是一生补处呢?「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除了他本来有这个愿望,不想马上成佛,他想以菩萨的身份,比如说地藏王菩萨,他本来可以成佛,但是他不想成佛,他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为菩萨度众生,各自的本愿不一样。或者想以阿罗汉的身份度众生,所谓「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如果你有这样的本愿,不想自己显现成佛之身的话,阿弥陀佛也满你的愿,可以让你显现为菩萨身,为阿罗汉身,为初地菩萨、二地菩萨,或者是三贤位的菩萨,或者是阿罗汉,或者显现为人、天,或者可以倒驾慈航来到娑婆世界显现为凡夫,那个都没有关系。但是本质上他们都已经成佛了,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叫「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他虽然化现为阿罗汉,但是他不是限制在阿罗汉,他是自在化现为阿罗汉;他显现为三贤位的菩萨,他也不局限在三贤位,他自在化现为三贤位的菩萨;他显现为不退转的菩萨,他也不限制在不退转,他还是佛果,他是自在显化为不退转的菩萨,所以叫做「自在所化」。
其实,到达极乐世界的众生怎么样呢?
后面有两句话来说明他成佛的快速,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两句话大家知道吗?(莲友答:「不知道。」)
合掌!跟我念一遍: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超出常伦」:「超出」就是超越、出过。「常伦」就是平常的、寻常的次第。
「诸地之行」:就是一个档次一个档次,像登山、爬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从初果到二果、二果到三果、三果到四果阿罗汉。从阿罗汉到菩萨。菩萨从十信位到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到十地,十地从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三地到四地,慢慢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叫做「常伦诸地之行」。但是到达极乐世界不需要这样──「超出」,不需要常伦诸地之行。他顿时圆满,顿即圆满成佛果。
怎么样呢?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什么叫现前呢?就是当下、立即,不要等到明天,更不要等到来生,这叫现前。现前就「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什么呢?普贤愿王。普贤菩萨是十地菩萨,其实这里的「普贤之德」就是成佛。普贤有果上普贤,也有因地普贤,还有人普贤、法普贤等等不同的说法。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的时间比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还要早,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是根据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到了西方成了佛再来的时候才有十大愿王的。
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是指他已经成佛,不需要等到所谓「超地超劫」,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不要等到三大阿僧祇劫,更不要无量阿僧祇劫,第二天都不要等待。所以,我们一到西方极乐世界,马上「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所以普贤菩萨也讲了:「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修习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普贤菩萨说他一到达极乐世界,现前来满足这些大愿,然后成佛,功德圆满,没有不足。
所以,根据第二十二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怎么样?「现前修习普贤之德」。那就是我们到达极乐世界快速成佛,现前成佛。成佛,并不显现为佛,因为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尊佛,不是说大家都是佛。如果要成佛,就是在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圆满了,到他方世界去候补佛位。
菩萨有两种根机:一种是以成佛之身度众生的,这是一种根机。再一种,「虽然我有成佛的功德,但是我不显现成佛之身,我以菩萨之身、因地之身度众生」──这两种根机。
如果要显现成佛之身度众生的话,他就处在一生补处的位子上,候补佛位。哪个地方有佛位了,马上候补佛位,马上成佛度众生,这是一种类型。
还有一种类型,「我不需要候补佛位,我就是以初地菩萨,以阿鞞跋致,甚至以阿罗汉等等身份度众生」,这样叫做「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也有这两种类型:
一种是希望以成佛的身份度众生,「有我的佛国净土来摄化众生」,那么他就要示现成佛的身份。这样,他等在一生补处的位子上比较方便,一生补处立即就可成佛(不可能说初地菩萨可以立即成佛,那跟次序不相吻合,更不可能以阿罗汉显现成佛)
,那么,他就在一生补处这个位子上,在那里候补、等待。
还有的菩萨,他发心说:「我不需要以净佛国土来摄化众生,我要来到众生中间,以菩萨的身份到十方国土──哪怕是秽土,分身无数度化他们,那我就不显现为成佛之身,我就显现为菩萨、阿罗汉之身。」这就是自在所化。虽然自在所化,都是阿鞞跋致,也都圆满具足佛的功德。
所以,《无量寿经》就说:彼佛国土,虽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样的名份的差别,但都是「因顺余方」,顺了他方世界的风俗、他方世界的状况,而显示有人、天、声闻、缘觉种种差别不等。其实他们都有智慧、神通,身体相貌都是一样,「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虚无之身」也好,「无极之体」也好,都是指成佛,都是指涅槃的境界。那就说明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有成佛的功德,但是名称又叫做声闻、菩萨,或者叫做人、天,各不一样,那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是这个道理。
讲了这么多好处,好不好?(莲友答:「好。」)
极乐世界庄严不庄严?(莲友答:「庄严。」)
成就没成就?(莲友答:「成就了。」)
弥陀名号的功德伟大不伟大?(莲友答:「伟大。」)
有没有障碍?(莲友答:「没有。」)
阿弥陀佛跟我们一体不一体?(莲友答:「一体。」)
前面有那么多的阿罗汉、菩萨往生了,是不是我们的兄弟?(莲友答:「是。」)
我们要不要跟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莲友答:「要。」)
到达极乐世界就能够快速成佛、一生补处,好不好?(莲友答:「好。」)
──2008年10月29日开示于陕西咸阳福圣寺
(二)劝念佛往生
1. 念佛往生
(1)
初劝发愿
好了!释迦牟尼佛前面讲完这么多之后,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就劝我们了,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
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句话来得不早不晚。如果太早了,我们会怀疑,「为什么要往生呢?靠什么去往生呢?怎么能往生呢?往生有什么好处呢?」但是讲到这个地方,就顺理成章地把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本心本愿显示出来了,劝我们说:「舍利弗,五浊恶世的苦恼众生,你听到我这样赞叹极乐的净土,弥陀的名号,这么多的人已经往生了,往生到西方就能成佛,这么多的利益,你听到应该怎么样?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各位有没有发愿?(莲友答:「有。」)
我们各位发了愿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莲友答:「是。」)
为自己鼓掌!
好!大家发愿,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也是阿弥陀佛的孝子。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呼唤我们,他成佛之前就呼唤我们说:「十方的众生,你要欲生我国、欲生我国、欲生我国!你要来啊!」
阿弥陀佛成佛之后,在极乐世界以第十七愿的功德,发动了十方诸佛在十方国土宣扬赞叹他的名号,劝导十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为我们讲净土三部经,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所以,十方诸佛的心都是一致的,都劝我们「应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我们能发这个愿,我们是不是听了释迦牟尼佛的话?(莲友答:「是。」)
我们是不是听了阿弥陀佛的话?(莲友答:「是。」)
我们是不是听了十方诸佛的话?(莲友答:「是。」)
好!你们了不起。鼓掌!
那我们是不是阿弥陀佛的孝子贤孙?(莲友答:「是。」)
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佛弟子?(莲友答:「是。」)
是不是十方诸佛的好弟子?(莲友答:「是。」)
如果我们不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想发愿在这里开悟,好不好?(莲友答:「不好。」)
那就不孝顺释迦牟尼佛了,就违背了阿弥陀佛的发愿。阿弥陀佛眼睛一闭,「不好!不可!」十方诸佛就把嘴一闭,「不行,我不证诚!」释迦牟尼佛就把头一摇,「我没有这样劝你。」
对于哪种人呢?对于已经得到无生法忍、不退转的菩萨,释迦牟尼佛说:「你可以不发愿到西方,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帮我度化众生。」比如说对于弥勒菩萨,「你就在这个世间等着成佛,好度化众生。」他们都是无生法忍的菩萨。
我们都是造业凡夫,还要六道轮回。你发愿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这叫做大逆不道,不懂佛心,不好!不可以!
所以,大家如果发愿往生了,这句经文你就听懂了。
发愿多赚钱喻
还有人讲:「师父啊,我以前在佛前发了愿,我发愿念《金刚经》一千遍,现在我又发愿往生西方,这样我不是跟佛打了妄语吗?」
算不算打妄语?(莲友答:「不算。」)
不算!这不算打妄语。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顺佛的本心。
比如说一个孩子,他原来发愿准备为父母赚十万,现在他发愿赚一百万,他算不算打妄语?(莲友答:「不算。」)
不算。一百万包含了十万,更高了。
我们原来发愿读《金刚经》,现在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金刚经》自然我们就读懂了。不要讲《金刚经》,《华严经》也都有了。
所以,只要发愿往生西方,《金刚经》、《华严经》、《心经》、《药师经》、《法华经》、《三时系念》、《焰口》、《梁皇宝忏》通通都有了,通通在里边了,其它都不需要。
得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好!底下释迦牟尼佛就讲了:
所以者何?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为什么劝我们发愿往生?释迦牟尼佛做了一个总结。「得」是能够。你只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和上面所讲的「诸上善人」──什么叫「上善人」?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这些菩萨,他们才有资格称为「上善人」。
何为上善?南无阿弥陀佛
善有上善,有下善。
善与恶相对。在这个世间来讲,五戒是不是善?(莲友答:「是。」)
跟五戒相反,杀盗淫妄酒就是恶,对不对?(莲友答:「对。」)
五戒的善跟十善的善相比,哪个是上善?十善比五戒更上,是上善,五戒是下善。
十善虽然是上善,跟阿罗汉的四谛善法相比,哪个是上善?(莲友答:「阿罗汉。」)
我们十善也好,五戒也好,还在三界里面轮回。阿罗汉的功德已经出离三界了。相比之下,轮回的善就不叫上善,就是下善,阿罗汉就是上善。
阿罗汉虽然出离轮回了,但是他没有发大菩提心,他是自了汉。他的善跟菩萨的善相比,哪一个善是上善?菩萨的善就是上善,阿罗汉就是下善,所谓「焦芽败种」。
那么,菩萨的善,小菩萨跟大菩萨相比,大菩萨的善叫上善。
菩萨的善跟佛的善相比呢?菩萨的善叫做下善。因为他还没有圆满,他还在修行六度万行。佛已经修行六度万行圆满了,对不对?佛的善叫做上善,是不是?(莲友答:「是。」)
十方诸佛都圆满了善,但十方诸佛的善跟我们之间发生不了密切的关系。阿弥陀佛的圆满的善浓缩在六字名号里边,要布施给我们,说: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又说: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所谓「功德宝」,就是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六字名号的功德宝要广施给我们众生。十方诸佛的善虽然是上善,但是不能救度我们,我们修不来,我们做不到。上善只是存在仓库里面,对我们没有用。而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善,这个上善能够救度我们,这个是不是上善里的上善?(莲友答:「是。」)
是不是无上善?(莲友答:「是。」)
对!
在这个娑婆世界,人家给你一句名号,你的欢喜心就很浅。如果人家给你一百万,你马上给他磕十八个头,「哎呀!不得了,给我一百万!」所以我们凡夫没有良心。哎!凡夫的眼睛简直是!不知道什么是真实功德。当然,我们在座的莲友已经觉悟,不是这样。「哎呀!一百万也不要,我只要六字名号。」一百万是虚假的,六字名号才是真实的。
何为上善人?信愿念佛的人
所以,「诸上善人」就是指持念六字名号、蒙受阿弥陀佛救度、获得六字名号圆满功德的人,他才有资格称为上善之人。在娑婆世界,他是一个念佛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的菩萨,这才有资格称为上善人,对不对?阿罗汉没有资格称为上善人,小菩萨、初地菩萨、二地菩萨都没有资格。只有持念弥陀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佛,显现为菩萨之身,再来倒驾慈航度众生的人,才称为上善之人。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他们一个级别、一个档次、一个境界、一个佛果,所以这叫「俱会一处」。《阿弥陀经》里还有三辈九品吗?(莲友答:「没有。」)
没有了。三辈九品不叫上善人,有三辈九品哪能叫做上善呢?还有比较、还有上下的差别。这个上善是无上善,是超越三辈九品,是往生直接成为阿鞞跋致、一生补处,以等同于佛的神通智慧显现为菩萨之身救度众生,这才叫做上善之人。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你只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那里,就跟上善之人聚会一处,能够跟他们平起平坐。
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
则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我们念佛的人,在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竖大拇指,说我们是人中芬陀利花。
善导大师怎么解释呢?善导大师说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如果我们念佛的人没有资格称为上善人的话,释迦牟尼佛怎么会赞叹我们是人中芬陀利花呢?善导大师怎么会用这五种美好的比喻来赞叹我们呢?以我们本来的身份,我们是有贪瞋痴烦恼的,我们是造业的众生,那为什么会被赞叹得这么高呢?是因为我们念佛的缘故──「若念佛者」。因为我们念佛,这句六字名号的功德通通为我们所有。我们拥有了六字名号的功德,我们才会被赞叹为这样不可思议的身份,所谓观世音、大势至这样的菩萨跟我们是胜友,跟我们是兄弟的关系。
想想看:我们何德何能?我们惭愧不惭愧?(莲友答:「惭愧。」)
我们自豪不自豪?(莲友答:「自豪。」)
我们光荣不光荣?(莲友答:「光荣。」)
这样的自豪、这样的光荣是我们自己修行得来的吗?(莲友答:「不是。」)
是阿弥陀佛惠赐的,所谓「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我们念了阿弥陀佛名号,得到了功德宝,我们就成为富足的人,成为拥有一切功德的人,所以才被赞叹为人中芬陀利花,我们又惭愧又欢喜,我们就惭愧念佛、欢喜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莲友鼓掌)
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汝等鼓掌十分欢喜!
(2)
往生正因
少善不生
这部《阿弥陀经》非常的优美,也非常的严谨。释迦牟尼佛前面做了重重的铺垫,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劝我们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往生彼国是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这么高的境界,大家不要误解了。有的人听到这里,以为说「这么高的境界,要靠我自己修行去往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这么高妙的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往生之后就是一生补处,就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样好的境界,这么高的国土,靠我们本身小小的善根福德因缘能不能往生啊?不能。
邀请函喻──若靠自力往生无份
打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在座都是老百姓,如果要到中南海去拜见总书记,大家的官职够吗?(莲友答:「不够。」)
中南海的门卫一挡,说:「不可以小官小职来拜见总书记。」对不对?「你的官职太小了,你的贡献太小了,你的能力太低了。」
但是如果总书记给你发个邀请函,你能不能去啊?(莲友答:「能。」)
那靠什么?靠我们的官位吗?(莲友答:「不是。」)
靠我们的贡献吗?(莲友答:「不是。」)
靠邀请函,是不是?(莲友答:「是。」)
那么,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靠我们的修行,小官小位都谈不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按我们这个世界的官位来讲,阿罗汉都是九品芝麻官,是不是?(莲友答:「是。」)
那我们这样的凡夫一点份都没有啊!我们就像瓦砾一样,就像沙石一样,极乐世界没有我们的份。
与六字名号的功德相比,我们的修行是小善根福德因缘。来到佛门,我们尽力持五戒、修十善,读诵大乘,忏悔业障,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应该做的。但是依我们的根机,再怎样的修行,跟六字名号相比,怎么样?大海当中的一滴,阳光下的一支小蜡烛,虚空中的一片小鹅毛。以这样一点小小的功德,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可能不可能?(莲友答:「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如果要渡过茫茫的大海,只给你一根草,能够渡得过吗?(莲友答:「不能。」)
海龙王就从海里升起来了,说:「不可以一根小草渡过茫茫大海!」对不对?(莲友答:「对。」)
我们要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是要渡过茫茫生死海、到达极乐涅槃岸的,对不对?我们所修的所有善根善法,与六字名号的功德相比,不过是一根小草而已。也就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的一根小草,渡过茫茫生死大海、到达西方极乐国土,对不对?(莲友答:「对。」)
所以,我们所修行的,犹如一根小草,想渡过茫茫生死海,不可能。
持名相续
那怎么办?要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船!
阿弥陀佛大愿船是什么?(莲友答:「六字名号。」)
是六字名号。所以底下释迦牟尼佛接着就讲: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一段经文,大家回去好好看《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就全部明了了。今天我们在这里简略地讲解一下。
前面讲极乐世界这么美,往生果位这么高,自然得出一个结论,释迦牟尼佛说:这么美的国土,这么高的果位,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我们一听这句话,心里就凉了一大截:「哎呀!少善根,我连少善根都修不来,何况修了也不能往生?那怎么办?」这叫「山重水复疑无路」;底下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面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如何往生。
在正式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释迦牟尼佛把那个不能往生的、有可能会走的岔路先给你堵住,说:「哎!这样不行!你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靠自己的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总之,在这个世界,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也不论你有多大的智慧,也不论你发了多么大的精进勇猛心,你所修行的一切善根福德,如果和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相比,是不是少?(莲友答:「是。」)
少得不得了,少得不能比,对不对?少得不好意思比。
一个是数量不好意思比,阿弥陀佛的功德像大宝海,我们的功德不过是一毛一滴那么少;阿弥陀佛的功德满虚空,我们所修行的不过是一片鹅毛那么少;阿弥陀佛的功德犹如阳光普照,我们所修的不过是火柴光,刹那一闪,石火之光──数量不能比。
第二,质量不能比。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纯金的,是不是?(莲友答:「是。」)
没有染污,是不是?(莲友答:「是。」)
不生不灭,是不是?(莲友答:「是。」)
无漏的,是不是?(莲友答:「是。」)
我们所修的那一点点,有漏,对不对?(莲友答:「对。」)
有染污,对不对?(莲友答:「对。」)
有杂毒、不纯净,对不对?(莲友答:「对。」)
善男子善女人──称念佛名之人
「善男子善女人」:你看又来一个「善」。前面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里说「善男子善女人」。靠我们修行五戒十善,有资格称为「善男子」吗?没有资格。因为五戒十善还在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人跟极乐世界的菩萨相比,哪有资格叫善男子善女人?没有资格。
所以,这里称做「善男子善女人」,是因为执持名号的缘故。
《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一个造作十恶罪的众生,十恶不赦的罪人,在临死的时候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他就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念一声哦!因为他要临终了,当下阿弥陀佛显现在他面前,赞叹他说:「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我来迎汝」。一个十恶的众生,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显现来赞叹他说「你是善男子」,为什么?是赞叹他造作十恶罪吗?不是。因为他念了佛,他获得了阿弥陀佛圆满的功德,所以赞叹他是善男子。为什么称为善男子?因为「以汝称佛名故」──「因为你称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故,你称念我阿弥陀佛,你就是善男子;你不念我阿弥陀佛,你即使修五戒十善,在人间那是善,在佛法来讲还称不上善男子。」
大家要懂得,这里的「善男子」是以佛法为标准、极乐为标准、往生为标准、成佛为标准。我们念佛才能叫做「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了解名号功德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前面我们一直到现在,你们在闻,我在说,对不对?(莲友答:「对。」)
在当时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上,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舍利弗尊者、文殊师利菩萨,他们在闻,就是在听,释迦牟尼佛在说。
说阿弥陀佛什么呢?说阿弥陀佛国土,说阿弥陀佛名号,说阿弥陀佛弟子,但是主要是在说阿弥陀佛名号。所以闻说阿弥陀佛,又执持名号。
执持名号──信愿专称
「哦!原来阿弥陀佛名号这么不可思议!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所障碍,是大慈大悲!」所以来执持名号。
执持名号,就是嘴上念佛,心中忆佛,口中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快慢不管,声音大小不管──「执持」,如果用手,就是抓住;这里是用心,用心称念,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就叫做执持名号。
一心不乱──专修念佛
那么,怎么样执持名号呢?
「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有人解释得很复杂、很难。要「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禅定一心不乱」,我们不听还不乱,越听就越乱,「哎呀!完了!」就乱了。
这里的「一心不乱」,就是专修念佛的意思,等一下我会讲善导大师的偈语。
我先打一个比喻:就像刚才我们所说的,一个人掉到大海里去了,风浪很高,快要淹死了。他抓了一根稻草,能不能渡过大海?(莲友答:「不能。」)
不能。
我们就是那个掉到生死海里的苦恼众生,烦恼恶业的风浪让我们在这里苦不堪言,我们所修行的点滴善法不过是那一根稻草,救不了我们,对不对?
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大愿船开来了,我们要不要靠上去呀?(莲友答:「要。」)
我们一旦靠上去之后,我们还愿意再跳到海里来吗?(莲友答:「不愿意。」)
我们会不会一心一意地坐在这个愿船上面?(莲友答:「会。」)
对!这个心就叫做「一心不乱」。掉到海里的人,一旦被捞起来放到船上,就会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坐在船上面,不会三心二意、东想西想,「哎呀!我靠我那个小稻草也差不多吧⋯⋯」会有这样的想法吗?(莲友答:「不会。」)
不会。一心一意就是一心不乱。
有的人念佛,边念佛边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光念佛够不够?还要靠我随缘修行的小稻草吧⋯⋯」,那个是一心不乱吗?那个不是。那个叫三心二意、乱七八糟,那个叫做动乱。
所谓「一心不乱」,「一心」就是全心,就是专心,就是一心一意;「不乱」就是不杂乱,不乱修,不杂修,专念弥陀名号,这个叫做一心不乱。
善导大师的解释
我们现在就讲到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有一部解释《阿弥陀经》的著作,叫《弥陀经义》,不过很遗憾,这部著作没有留下来。不过另外一部著作──《法事赞》留下来了。《法事赞》是善导大师把整部《阿弥陀经》分成十七段,先诵一段经文,然后用唱赞偈语的形式来解释这段经文。
关于这一段经文,善导大师是用这四句话来解释的(大家跟我一道念,好吧!合掌)
: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好!放掌。
「极乐无为涅槃界」:这句话是总体解释前面七宝池、八功德水,鸟也说法、树也说法、风也说法、四宝围绕等等。这样的境界,善导大师用七个字来形容──「极乐无为涅槃界」。
那么,这么高的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这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大家听起来很明了。什么叫做少善根福德因缘呢?善导大师就用「随缘杂善」四个字来形容。「随缘杂善」,随着他的缘不一样,修学各种善法回向往生,听到别人说三时系念好,就跑去三时系念;听到别人说诵《普门品》好,就去诵《普门品》;听到别人说诵《地藏经》好,又去诵《地藏经》;听到别人说诵《金刚经》好,又去诵《金刚经》;听说有人来教咒,这个咒没学过,又跑去学咒⋯⋯,种种的修行、种种的法门、这个咒、那个咒,这些通通叫做「随缘杂善」。为了往生极乐世界,离开六字名号之外,所修行的种种法,叫做随缘杂善。善导大师说这个不能往生,很困难!「恐难生」讲得客气一点,其实就是不能往生。
那么,怎样能往生呢?
「故使如来选要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叫做「选要法」。选了一个最重要的法门。
什么法门?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法门:
「教念弥陀专复专」:教我们要执持名号;怎样执持名号?「专复专」。所谓「专复专」,就是解释「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段话。一辈子专修不改变,叫若一日⋯⋯若七日,若八日、若九日、若十日⋯⋯。经文后面有省略号。我们听到这个法门,如果明天就死了,我们就若一日一心不乱念佛专复专,如果过七天往生,叫若七日称念名号专复专。「若」是不定词,或者一天,或者两天,或者三、四、五、六、七天,或者八、九、十天,或者一个月、三个月、七个月,这后面有省略号,经文把它省略了。总之,是我们遇到这个法门,直到死不改变,这个是不是专?(莲友答:「是。」)
这个是专。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都是一心不乱的。
善导大师就用两个「专」字来形容「一心不乱」──「专复专」,你专了还要再专。第一个「专」是解释「一心」的,一心就是专,不分心到其它的法门,不分心到其他的佛、其他的菩萨、其它的咒语,这个叫专。第二个「专」是解释「不乱」的,不乱还是专,不杂乱,不杂行杂修,这样,我们的心就统一起来了。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一心不乱」是很简单的,我们都做得到的──大家能不能做得到?(莲友答:「能。」)
「专复专」能不能做到?(莲友答:「能。」)
如果你做不到,是因为你不愿意做。「哎!我就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如果专复专的话,那就显示我没有本事,显示我只会念这句佛号,我学的《楞严咒》怎么办?派不上用场!我学的那么多经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自己高慢,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不愿意做。
如果要我们达到禅定一心不乱,大家能做到吗?(莲友答:「不能。」)
做不到。如果你能的话,那么你就有禅定、就有神通了。要我们达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那就更难!阿罗汉和菩萨的境界。
所以,只有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他所解释的《阿弥陀经》才符合释迦牟尼佛的佛意,才符合阿弥陀佛的誓愿,才符合我们众生的根机,我们听得懂,做得到,对不对?(莲友答:「对。」)
如果信了一个你做不到的事情,那个法门就不相应了。因为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苦恼的众生,不会要求我们要达到禅定一心不乱才救我们;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也不会要求我们达到禅定一心不乱才照摄我们。
念佛彻至临终
「其人临命终时」:所以大家就知道,这里讲的「若七日」后面一定有省略号的。一直到什么时候呢?到「其人临命终时」。不可能说「若七日」过后,你就不念佛了,不是的。而是我们一直念佛,念到临命终时。
如果你能够一生念佛不改变,专修不杂,「专复专」,这样的话,会得到什么利益呢?假如现在临终了,底下讲了,大家听好,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若一日、若七日、若一个月、若七个月、若一年、若七年⋯⋯,我们不能一直活下去,我们总还要死啊!好!临命终了。
(3)
往生正果
佛圣现前
平时专修念佛,临命终的时候,经文没有讲到你念佛不念佛,你念得了也可以,你念不了也可以,自然而然的:
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平时专修念佛的人,到临终阿弥陀佛自然「现在其前」。临终念不了佛,也现在其前──有没有听懂?经文就是这个意思。「其人」是哪个人?就是那个平时专修念佛一心不乱、不怀疑、不夹杂的这个人,他临终了,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平时专修念佛为因、临终佛圣现前为果。
令心不乱,即得往生
好了,第二层因果关系: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是人终时」:佛先现前了,这个人就命终了。「呼」一口气不来,命终了。是人终时,怎么样呢?
「心不颠倒」:这个「心不颠倒」,不是我们自己有本事先不颠倒,佛才来接引,而是我们平时专修念佛,临终佛就自然现前;佛一现前,我们自然心不颠倒。不可能佛现前了,我们心还颠倒。
所以,玄奘大师的译本就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佛现前用他的慈悲加持我们,保佑我们,让我们一心不乱。
大家害怕不害怕「心不颠倒」?(莲友答:「不害怕。」)
不用害怕!念佛人临终的心不颠倒是阿弥陀佛保证的,个个都心不颠倒,经文说得很明白:「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然后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是给我们的利益,这是一个结果。不是说这个时候还要我们修行,经中没讲这个时候念佛修行。
修行在什么时候?在「若一日⋯⋯若七日⋯⋯」,在平时。
大家要明白,这段经文是说只要平时专修念佛,自然临终佛来接引;既然临终佛来接引,自然都是心不颠倒、正念往生,所以底下接着说:「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总结念佛往生因果
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经》的经文。
我们学到念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前面释迦牟尼佛先赞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赞叹名号的功德成就,接下来就劝我们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那么,往生的方法,先简除非因,就是先把不是往生的因排除在外,所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然后提出正因,把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确的因提出来,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我们执持名号,是一生不改变的。所谓「若一日⋯⋯若七日」,其实是指一生、一辈子(这个我在《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当中曾引用善导大师的法语来说明,大家回去一看就明白)
。不是仅限七天,而是一辈子念佛。
这样一辈子地念佛,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一般按照禅宗或者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禅定的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再一种就是我们净土宗善导大师的解释。善导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他解释「一心不乱」,就是专修念佛不杂乱,所谓「专复专」。这和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所讲的三辈「一向专念」是一个意思。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是这个意思。所谓「乃至十念」,也不限于临终十念或平时十念,而是一辈子地念佛。这里的「若一日⋯⋯若七日」,也是一辈子地念佛,也就是专修念佛的意思。
平时只要专修念佛不改变,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这样的众生,临终的时候就会得到弥陀及圣众现前来迎的利益。
有了这种利益,接下来就有第二种利益:「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所以是「一因有二果」。哪一因呢?就是平时专修念佛为因。得到两个果报利益:一个是临终的利益,就是佛圣来迎;第二个就是佛圣来迎之后,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我们跟着佛圣正念往生。
平时专修念佛为因,临终佛圣现前为果;临终佛圣现前为因,我们命终时正念往生为果。我们既然现在的正因种下去了,果报自然就会有的。经文非常明了,直接说明我们临命终时会得到什么利益,不谈我们临终到底有没有念佛、有没有修行。
临终才念佛的人是哪种人呢?是观经下辈三品,他一辈子没有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对他才讲临终念佛。
至于《阿弥陀经》所讲的,是指平时,就是「若一日⋯⋯若七日」专修念佛不杂乱。平时专修念佛的人,经文直接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很明了,很肯定。
然后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里的「心不颠倒」,就是说念佛人命终的时候,个个都是心不颠倒的。只要是平时专修念佛的人,他临终的时候都是阿弥陀佛和圣众现前来迎接的,他命终的时候都是心不颠倒的。
所以有三个时间段:一个是平时,一个是临终,一个是命终。平时专修念佛为因,临终阿弥陀佛来迎为果;临终佛圣来迎接为因,命终正念、心不颠倒、随佛往生为果。这两重因果关系很明了。经文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2. 证诚劝信
(1)
二劝发愿
讲到这里,释迦牟尼佛底下就很感叹,也很慈悲、恳切地说: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
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再一次地呼唤舍利弗,劝导我们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说:「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以佛智、以佛眼亲自看到有这样的大利益。什么利益呢?就是前面讲的,平时专修念佛,临终佛就来迎接你,命终心不颠倒,这是阿弥陀佛要给你的利益。这不是到你临终才修行的,是给你这个利益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些都是你将得到的利益。」──「我见是利」。
「故说此言」:「所以我才讲这一部《阿弥陀经》,我才这样告诉大家称念弥陀名号,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应当专修念佛。」释迦牟尼佛恳切地说这一部《阿弥陀经》,劝导我们专修念佛。
劝完之后,底下又说: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你看多么慈悲啊!「如果有众生听到我这样赞叹弥陀名号,说:『众生执持名号就决定得生,佛圣决定来迎,心决定不颠倒,往生决定成佛。』如果听到我这样讲,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对不对?(莲友答:「对。」)
对!
(2)
诸佛证诚
释迦牟尼佛底下接着又讲了。因为我们众生的疑惑心太深重了,光是释迦牟尼佛一佛所讲来证明──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我亲眼所见,亲证亲知」──还怕我们不放心,还怕我们信不过,所以底下就讲六方诸佛来证明。说什么呢?
何谓不可思议
「舍利弗,像我现在这样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经文大家要去思维,什么叫「不可思议」呢?超越我们的凡情测度。我们都认为说:「你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达到禅定,达到三昧,苦修苦行,这样你大概能往生。如果不这样,不能往生。」我们自己心中定了一个标准,定了一个框架,这个都是可思议,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
如果说到不可思议,就是《观经》下品下生的人,他是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恶人,一生作恶多端,没有行过一件善事,没有点过一支香,没有磕过一个头,没有念过一声佛。他到临命终的时候,地狱的景象一时现前,四大分离,痛苦万分。阎罗大鬼带着诸多小鬼前来捉拿。他心中惶恐。这个时候,他遇到善知识。善知识教他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很慌乱,很恐怖,没有办法正念思维,只好跟着喊了几句。善知识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依葫芦画瓢,鹦鹉学舌。人家念,他也念,念了十声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本来是要直接堕落地狱的,临终回心念佛,当下见金莲花犹如日轮现在其前,迎往西方极乐净土──这个就是不可思议!这么重的罪业,只念这么少的佛号,就能往生西方,这个可思议吗?不可思议!
名号不可思议功德,惠赐众生大利益
所以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是要给我们利益的。
不可思议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六字名号。名号光明遍照到十方国土,无所障碍。所谓「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这样的功德,是要给我们大利益的。
那么,这个大利益怎么给我们,怎么让我们得到呢?
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就是专修专念弥陀名号不杂乱,这样,佛说的的大利益就归我们所有。
东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如我今者,
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
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
名闻光佛、大焰肩佛、
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
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
宝相佛、净光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北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
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下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
名闻佛、名光佛、
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
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
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
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不要辜负诸佛的慈悲
六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向我们证明说:「释迦牟尼佛所讲决定不虚假,我等诸佛都来证明,汝等五浊恶世众生,只要专称名号(所以叫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十方诸佛都赞叹弥陀名号是不可思议功德)
,只要大家能够执持名号,我们都来保护你,都来忆念你,都来加持你。你决定不要担心,决定不要疑虑,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疑心太重了,一佛所讲还不放心,六方诸佛都同心、同德、同时、同音来证明说:「娑婆世界的凡夫,罪障这么重,修行这么浅,但是能往生到的净土就是这么高,而且往生快速成佛。」我们实在难以相信,所以十方诸佛才出来证明,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这么多的佛出来证明。
如果大家还不相信,怎么办?还有什么办法?那就没办法了!就是我们善根太弱了。
大家不要辜负诸佛的慈悲。
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十方诸佛都在那里点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明了我们的心意。」如果我们不专念弥陀名号,十方诸佛都在那里愁得皱眉头,「哎呀!汝不懂我意啊!」
所以大家要明白,求生西方很重要。
(3)
闻经利益
诸佛护念
底下释迦牟尼佛一层一层地开导我们: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
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为什么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一切诸佛凭什么来护念我们呢?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是经、受持者,
及闻诸佛名者,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刚才讲过了,也就是称念名号的人。因为底下说:
「闻是经、受持者」:听到这部《阿弥陀经》而受持。什么叫受持这部经呢?这部经讲的内容,讲的往生成佛的方法,我们能够信受,而且能够执持。「受」是信受,「持」是执持。信受世尊所说,执持弥陀名号,这叫受持──「闻是经、受持者」。
「及闻诸佛名者」:以及听闻到诸佛名号的人。这里讲「闻诸佛名者」,比如前面说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什么叫做「闻诸佛名」呢?诸佛在《阿弥陀经》中的意义在于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在于护念念佛众生。如果我们听到诸佛这样讲而这样去做,这就叫做闻到诸佛的名。如果我们听到不相信,那等于是没有闻到,是这个道理。所以也叫做「闻诸佛所赞叹之名号」。
是诸善男子、善女人,
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都来共同保护、忆念。
现生得不退转
有弥陀光明的摄取,有诸佛的忆念,我们得到什么利益呢?「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看,我们一个凡夫,不退转是什么境界?不退转的菩萨那不是小菩萨,是大菩萨了。
那我们为什么能够不退转呢?是因为我们念佛,蒙受弥陀光明摄取,蒙受诸佛慈悲护念,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叫「得不退转」。
慧净上人把净土宗的特色总结为四句话,所谓: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我们念佛的人是今生就得到不退转。
一般的解释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不退转,那个对不对呢?当然对!到极乐世界自然不退转。可是根据《阿弥陀经》,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就不退转了。经文说得很清楚:「闻是经、受持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不是我们现生就得到不退转了?岂不是决定往生了?往生岂不是决定成佛?所以,现生就不退转于佛果,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果。我们现在不退转于佛果,一到极乐,自然花开见佛悟无生,自然悟得无生佛果,是这个道理。
一切众生皆当信受
底下释迦牟尼佛又在讲:
是故,舍利弗!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所劝,不光是指五浊恶世凡夫,还包括阿罗汉,包括文殊师利菩萨,包括当时所有大会众。这部经典不仅仅是对凡夫讲的,连阿罗汉和大菩萨都应当怎么样?
「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都应当信顺、接受我所讲的这部经,以及诸佛所赞叹的」。「我语」是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经文、经语。「及诸佛所说」,诸佛说了什么呢?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我等一切诸佛皆来护念。」诸佛所说的,也是说「你们要相信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执持名号,我们都来护念」。所以有这样大的利益,劝我们应当相信。
(4)
三劝发愿
真实发愿,今生得不退转
信受之后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利益呢?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这段经文次第也很明了。如果有人,包括我们在座的:
- 「已发愿」:过去曾经发了愿的,那过去就往生了。过去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他过去发愿,那个时候就往生一定了。
- 「今发愿」:如果说现在才发愿,那现在就得不退转,现在就往生一定了。
- 「当发愿」:如果说现在还没有相信,到明天,到明年,或者到以后、下一生再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土,他在当来得不退转。
什么时候真的发愿往生,真的一心发起「我愿生西方极乐永不改变,我专称弥陀名号永不改变」,那当下你就是不退转。这不是我们的臆断,因为当下阿弥陀佛的光明就照耀我们、摄取我们,十方诸佛的慈悲就护念我们。所以,一旦我们发起这个愿望──愿生弥陀净土,我永不改变;专称弥陀佛名,我永不改变;信受弥陀救度,我永不怀疑。大家能不能这样?(莲友答:「能。」)
如果能这样,你就是不退转。所以说「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在今生就先得不退转了。
「皆得」是没有一个不得,万不漏一,通通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后才说:「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先得不退转,然后临命终的时候往生──是这样的利益。不是说我们往生净土再不退转,而是先说得不退转的利益,经文非常明了。
所以,大家看《阿弥陀经》,我们是先不退转后往生,有没有听明白?(莲友答:「明白。」)
殊胜不殊胜?(莲友答:「殊胜。」)
大家回去拿镜子一照,「就我这个样子,是不退转的菩萨吗?好像不像⋯⋯」──像!只要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是不退转的菩萨。
乘索道车喻──缘佛力故,得不退转
这个「不退转」,不是我们自己有力量。凭我们本身的力量,是一定会退转的。靠自力修行解脱,多么困难!
比如说我们要登山,体力不支,肚子又饿,风雨又大,山路又险,我们登了几步就不想登了,退转了,是不是?(莲友答:「是。」)
如果坐上索道车,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她也不退转,她不用靠自己的力量,「呼」就到山顶了。所以,这个不退转,是靠了索道车的力量。
如果靠自己走路,上不到八步,「哎呀!我不想上了。哼,哼⋯⋯」,在那里上气不接下气,腿又不灵光,肚子又饿,就退转了。
所以,在这个娑婆世界,要靠我们自己修行,个个退转,哪个不退转?发菩提心,发得起来吗?我们在佛堂里能发得起来,一离开佛堂就发不起来了。
我们的菩提心是对阿弥陀佛发的,因为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对我们毫无所求,「阿弥陀佛,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对阿弥陀佛发菩提心,那个不用。
要对众生发菩提心──我们能发吗?发菩提心的人要修六度万行,第一个要行布施度。布施度,什么意思呢?人家要什么,就给什么。好了,本来你丈夫对你很恩爱,现在另外一个人要你的丈夫,你能不能奉献出去啊?说:「好!谢谢!我发了菩提心了。现在你要我的丈夫,我奉献给你吧!」谁能做得到?做不到嘛!又是哭,又是啼,要去打人家的脸,再揪人家的头发,晚上回家跟丈夫闹。然后又动员兄弟姐妹,一大堆的人来帮你。哎呀!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能跟人家计较一个丈夫呢?应该拱手相让──我们做不到,发不起菩提心。所以我们就退转了,「哎呀!不容易啊!」
所以在这个世间,靠自己修行,一定退转。遇事想忍,忍忍忍,忍到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哗」,都爆发出来了。
我们在家里学佛了,念佛了,人家有时候来考验你,「学佛的人还骂人啊?」好,听他这么一讲,就不好意思了,强忍着压住。然后他又来欺负你,你要讲,他又说:「你学佛的人还这样子?」好,又忍住了。又一次,他又欺负你,他又讲:「你学佛的人,你能这样子?」这个时候,我们就把伪善的面具撕破了,「我不管了,我学佛的人就该吃哑巴亏?」──退转了吧!「我学佛怎么了?我学佛就该老是被你欺负吗?」我们因果也忘记了,佛法的准则也忘记了,菩提心通通忘记了,「我不管了」,凡夫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了。
所以在这个世间,我们靠自力得不到不退转。
但是我们念佛,是阿弥陀佛的力量让我们不退转。所以这个不退转,不是我们有力量。刚才讲过了,像老太太坐索道车一样。净土法门是佛力救度的法门,不然我们哪里能不退转?
三劝发愿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你看释迦牟尼佛多慈悲!又来劝我们说:「我讲的这些话,我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诸佛也这样赞叹,你们要相信!如果有相信的人,那就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信是信什么?信念佛利益我们都有份。「我某某人念佛一定能到西方。我也能得到这样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个叫信。
不是信了一半、帮别人信。「那些出家人,那些祖师大德,那些苦修念佛达到功夫成片的,他们念佛才能往生;我没有份」。你帮别人信一场,有什么意思呢?
信是信自己念佛能往生,这才叫信。结果我们不是这样,「你们念佛达到功夫成片了,出家了,修行好几十年了,一天念好几万,达到什么程度了,才可以往生;我哪里行?」──不是的!
我这样子的人,烦恼虽没减少(昙鸾大师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恶业也没有消灭,智慧也没有开发,业障也没有消除,妄想也没有伏断,就这样子的一个博地凡夫,动动嘴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子就可以往生。你们信不信啊?(莲友答:「信。」)
这叫不可思议。
信你自己得利益。信不信在于你。佛都讲得很明了:「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如果你不发愿,你就是不应不当。
(5)
稀有难得
佛佛相赞
舍利弗!如我今者,
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诸佛也有不可思议功德。在哪里呢?讲阿弥陀佛的功德,说「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是因为我们的利益是来自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那么,赞叹诸佛,说「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在于他们赞叹、护念念佛之人。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
六方恒河沙数诸佛也称赞我释迦牟尼佛有不可思议功德。
释迦牟尼佛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在娑婆世界为我们讲净土法门。所以底下说:
而作是言: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而作是言」:这是诸佛所讲的。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释迦牟尼佛太慈悲了,太勇猛了,能做这么一件非常殊胜、稀有的难事。什么难事呢?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五浊恶世来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告诉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说:有这么一个难信之法。这个法门不仅难信,而且难说,所以叫难信难说──我们难信,释迦牟尼佛难说。
难信之法
为什么难信呢?这么简单,这么容易,这样子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敢相信。
不敢相信,也是因为我们把阿弥陀佛见外了、看外了。如果知道佛救众生如同救他的独子、佛看众生是一体不分离的关系,我们就会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所以,信佛很简单,只是你不愿意相信罢了!
比如说:这是一只手,你相信吗?(莲友答:「相信。」)
我讲的你就相信。这是一朵花,大家都相信。
即使是一个看不见东西的瞎子,他知道这个师父不骗他,说这里有一个苹果,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说相信有一个苹果。
我们在佛的智慧面前等于是一个瞎子。佛告诉我们说:「凡夫众生称念名号可以往生。」我们要相信就这样相信,不要在那里心生怀疑。「为什么称念名号能往生呢?真的能往生吗?」
所以,我们信佛,刚才讲过,信佛不需要智慧,「还愚痴」,就以我们本来的面目,佛怎么说,我们怎么相信,不要打一个问号,打问号就信不了。因为这个不是我们疑问得来的,怎么能疑问得来呢?
天文学家告诉你说,牛郎星跟织女星之间有十六光年,光跑十六年那么远的距离。这样告诉你,你要相信你就相信。你不相信,说:「天文学家拿皮尺上去量过吗?他们怎么知道是十六光年?」不懂的人,你问他,他也无法告诉你。天文学家自然有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测算方法。
释迦牟尼佛说:「十方众生,造罪凡夫,你念弥陀名号,就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所以应当信顺。难信之法,是劝我们应当相信。
难说之法
难说之法,怎么叫难说呢?因为众生不相信,不相信又一定要为他们说,这就难说了。如果说「你不信我就不说」,那就算了。但是,如果众生不相信,除了这个法门之外,没有任何法门能救我们,那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的目的就不能达成。所以,再怎样难信,他也要告诉我们。
不相信还要跟他讲,难不难?(莲友答:「难。」)
难啊!我到很多地方就感到很难,因为你讲的没人相信,没人相信你还要讲,这就难了。
五浊恶世
- 「劫浊」:什么叫劫浊呢?我们现在正处于寿命渐减的「减劫」中,众生德薄垢重,世界灾难频繁。
- 「见浊」:邪见烦恼,自己认为自己正确,以自己的见解为标准,以自己的见解为正确,以自己的见解为高尚,即使佛讲的,他也打一个问号,「会这样吗?」这叫见浊。
- 「烦恼浊」:就是烦恼,颠颠倒倒,烦恼重得不得了。正知正见不能信顺,邪知邪见马上就好像干涸的土地吸了水一样,听了马上就相信。佛讲的话,他反而不相信。这是有烦恼,业障很重。
- 「众生浊」:众生之间就不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了,都是恶众生,都是恶业、邪见、烦恼的众生。你伤害我,我伤害你;你欺骗我,我欺骗你;你妨碍我,我妨碍你,这样就是众生浊。
- 「命浊」:生命很短暂,生命不长远,生命不清净。像这样的凡夫众生,他信佛语就很困难。所以佛讲的话他就要自己盘算,想来想去,以凡夫的知见在那里思维。这个多难相信!
《阿弥陀经》佛一定要讲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无问自说这部《阿弥陀经》,就是要让我们相信。
释迦牟尼佛讲别的经典,我们不相信他可以不讲。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坐在一片树林中,用手摘了一片树叶,就问阿难说:「阿难,我手上的树叶多,还是树林里的树叶多?」
阿难回答:「佛陀,您手上才一片叶子,当然树林里的叶子多了。」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阿难:「我成佛在这个世间,我所讲的经典,如同手上一片树叶;我所知道、还没有开演的经典,就像满树林的叶子那么多。」
大家想想看,有那么多的法门、那么多的经典,释迦牟尼佛没有人问就不讲,但是这部《阿弥陀经》他一定要讲。为什么呢?那些经典可讲可不讲,能信得来你就信,如果信不来,问题也不大。如果这部《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不讲的话,我们这样的凡夫就根本没有办法出离生死轮回。所以,再怎样难信,释迦牟尼佛也要讲出来,这就难说了。
勿以凡夫之见测佛的慈悲
另一方面,这个法门很高超,是佛的境界。我们往往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凡夫之见测佛的慈悲。「哎呀!你看看,你就讲念佛能往生,甚至讲杀猪的人念佛也能往生,那都去杀猪怎么办?讲没有清净吃素的人念佛也能往生,那都不吃素怎么办?」怎么办?都念佛都往生,就这么办,不然怎么办?
我们叫人念佛,不是叫人做恶。对于已经造作恶业的人,鼓励他回心念佛,而不是鼓励没有造恶业的人说:「哎呀!你没有杀猪,杀了猪就往生。」我们是告诉他念佛往生,又不是告诉他杀猪往生。
对于已经杀了猪的人,他罪业很重,那怎么办?「你念佛吧!念佛往生。」是已经杀了猪的人,已经不孝养父母的人,马上要堕落地狱的人,对这样的人说:「你念佛也可以往生。」哪会教人说「你孝养父母?你不要这样子!回去不孝父母就能往生」?没有教人杀猪,也没有教人造恶,对不对?
众生邪见,听了之后不能按照正确的法义来理解。所以,净土法门听得不好──或者讲了人家听不明白,表达得次第不圆满,人们也会误解,以为说「你就讲念佛往生,其它的不讲,叫人家不行善」。不是叫人家不行善,是说在这个世间,我们是苦恼众生,恶业深重,没有完全的、清净的、彻底的、纯净的善,而应该心怀谦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佛菩萨再来救度众生。
力行众善
当然,在这个世间,我们还是要尽力尽份众善奉行。念佛之外的诸善,虽然对往生来讲不增不减,但是,孝养父母,和谐社会,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不对?
你们在座各位不会听到我讲专修念佛,回去就不孝顺父母?(莲友答:「不会。」)
我先在这里打招呼,不孝顺父母不可以,自己要遭报应。
吃素的人,不会听到师父说念佛往生,回去就开荤吧?(莲友答:「不会。」)
所以,大家能做到的尽量去做。
其实这些我不愿意讲,因为讲来讲去容易落在是非当中。
难说而说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释迦牟尼佛最后总结说:「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在这个五浊恶世行这样的难事,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一切世间说这个难信之法,连我释迦牟尼佛都感到太困难了。」释迦牟尼佛有无上智慧,有无碍辩才,他本来没有难事,但是他都觉得讲这个净土法门很困难。
那么,很困难怎么办呢?所以他要讲《观经》,定善十三观,又讲三福九品,慢慢引导我们,最后导入专修念佛,所以再讲这部《阿弥陀经》,劝导我们专修念佛。
释迦牟尼佛先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你要这样修那样修」,最后劝我们说:「这样好的极乐世界,你应当往生。」然后告诉我们往生的方法。怎么往生呢?先说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靠你自己修行的,都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能往生」。那怎么能往生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三、流通分
佛说此经已,
舍利弗及诸比丘,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总结
关于这部经,有三个难点:
一个就是「一心不乱」。以他宗他派的解释就很困难,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就很容易,就是专修念佛不杂乱。
一个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我们圆满五戒、十善才有资格叫「善男子、善女人」,那还不够格,那还是下下善,不叫「善男子、善女人」,跟往生极乐相比,这个算恶,不算善。那么,是哪种人呢?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印光大师讲:「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无量寿经》说:「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本来世间的善法可以生到人天善道,但是《无量寿经》说人天都是「恶趣」,都是恶道,不是善道。这是相对西方极乐世界来讲的,人天也是恶道,人天善法也成了恶业。只有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纯净之善,是善中之善。
第三个,「心不颠倒」。心不颠倒不是要我们临终自己有能力达到,是要我们平时念佛,自然临终个个心不颠倒。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我们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是哈哈大笑,一拍手,「哈哈」。大家回去看《观经》就是这样子的。《观经》九品往生,每一品都是心大欢喜,见佛的光明来照耀,还有天乐鸣空,光明满室。然后佛来说:「善男子,我来迎汝。」手一招,马上我们这个小众生「叱」,比电梯还方便,当下就顺着佛的招感力量飞身而起,一下子就到了莲花台。很简单!所以个个都是心不颠倒。很简单!
这是第二部分,就是往生的方法──第一部分是赞叹往生的处所,第二部分告诉我们往生的方法。
第三部分,这么高妙的净土,这么简单的方法,能够救度这么罪恶的众生,怕我们不相信,所以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都排着队出来,一个一个一个一个⋯⋯都出来讲一遍:「某某人,你要相信!我来告诉你,称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你不要怀疑,你不要思议!」好!东方阿 閦鞞佛讲完了,须弥相佛又排着队过来了,「某某人,我来告诉你,称念弥陀名号,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用怀疑,不可思议!」好!须弥相佛讲完之后,须弥光佛又来讲一遍⋯⋯
所以各位,这部《阿弥陀经》我们虽然诵一遍,它不仅只是一遍,是六方恒河沙数诸佛讲了那么多遍。这部经不可思议,是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遍宇宙、遍法界地都要讲的经典。别的经典诸佛可能讲、也可能不讲,但这部《阿弥陀经》一定都要讲。殊胜不殊胜?(莲友答:「殊胜。」)
难得不难得?(莲友答:「难得。」)
好!谢谢大家!
- 真宗与善导大师的思想有何不同?
问:我国净土宗持名念佛法门与日本真宗本愿法门有何不同?
答:日本有净土宗,也有净土真宗,没有所谓「本愿法门」。
净土宗是以善导大师为我们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就行立信」。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开显两种深信,最后结论是:「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讲信,讲愿,都是前方便:信是信什么?信称念弥陀名号必定往生,信弥陀名号有这样救度的功能;愿就是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只要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都必定往生弥陀净土。所谓「信」,是信这件事情。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的时候,往往会略掉「至心信乐」,就直接解释说:「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么,信在哪里呢?信就在这个当中了──信称念名号必定往生。
日本净土真宗比较侧重于讲信心。讲信心当然也没有错,净土法门本来就要讲信心。可是,不能忽略「称名往生」这一信心内涵。因为信心多数都是主观的东西,到底信什么?如果不跟善导大师的法语结合起来的话,就有模糊的空间。
同时,也有人在信的方面过分渲染,说:「我信了,我就往生了,即使不念佛,也可以往生。」这就落入邪知邪见。认为说:「我感动过,我体验过,我这个信心的正因得到了,所以不必念佛,从此逍遥自在。」很懈怠,荒废称名,这样就误入歧途了。
那么,这是不是真宗的本意呢?不是。但是有人容易这样误解。对一个宗派要透彻了解的话,是不容易的。
我们只要依据善导大师的教导,就很稳健,就很全面,可以讲毫无遗漏。
善导大师教导我们「一向专称」,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是结论性的,所以讲「称名必生」。但是,这个结论前面必须有很多的说明,比如讲解弥陀的誓愿,启发我们的信心;讲解两种深信⋯⋯,讲解所有这一切,最后的结论是要我们落实在称名念佛当中,称名必生。
如果懂得这一番道理,心中能够豁然开朗的话,这叫做「明信佛智」。
即使对救度的原理没有怎样的体验,但是我们能够老实念佛的话,也往生西方没有问题──这叫做「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所以,并不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信心的体验。只要老老实实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仰靠弥陀救度;仰靠弥陀救度,自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依止善导大师的思想,就不会有偏差,就很稳当。不论我们有体验、没有体验,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夸耀信心体验的话,有的人能够正确理解也可以,如果有的人错误地理解说:「哎呀!我已经体验到了,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哪一时哪一分哪一秒,我感动了,我得到了往生正因!我这之后可念佛可不念佛了。」这是错误的。
往生决定在哪里呢?决定在六字名号。法然上人就讲:「念佛虽有种种之义,称六字之中一切皆含。」虽然讲信心,讲三心、讲四修、讲五念,但是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通通都有了。
日本的净土宗是从中国善导大师的法脉流传过去的,流传时间越久,就分得越细,每个教团都有自己的解释,越来越复杂,甚至有的会走向一种玄妙化,走向一种观念化。比如说,有的人就强调这个信说:「哪有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呀?你信了,当下你就往生了。」他不认为有临终的往生;「你信了,现在就是净土了。」也不认为有西方净土,这样就完全偏离了净土法门。甚至说:「你念再多的佛也不能往生,你要信得好,你才能往生。」这样也就离开了「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以我们来讲,这些也不必要详细地去分辨,我们只要知道「称念名号,必定往生」就很稳当。
- 极乐报土与四土有何不同?
问:西方极乐世界的报土与四土有什么不同?
答:极乐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各宗各派的看法不一样。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再来的,他直接就说:「极乐世界是报土。」
「四土」是天台宗对极乐世界境界的一个判断。如果以善导大师对极乐净土的判断来讲,这个四土的判断是不正确的。极乐世界并没有四土,极乐世界就是报土。天台宗是以天台宗的教理判断一般的净土。一般的净土,往生就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这是按照通途的教理判断通途法门,诸佛的净土通常有四土的差别。依此来解释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不通的。就像称念诸佛的名号不同于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称念诸佛的名号虽然也有功德,也可以消业障,但是能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不能。诸佛的净土有四土的分别,随着你修行的深浅,你是凡夫,你只能到凡圣同居土;你是阿罗汉,你到方便有余土;你是菩萨,你到实报庄严土。这是天台宗的认识,如果依此来衡量极乐净土,这个不正确。
善导大师在这里说什么呢?不管是凡夫,还是阿罗汉,还是菩萨,通通到报土去。
「那怎么可能呢?凡夫跟菩萨相差太远了!」善导大师说:「托佛愿以为强缘,五乘齐入报土。」因为我们到这样的净土,不是靠我们自己的身份高低、证悟深浅,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菩萨和凡夫都靠佛的愿力,所以通通平等往生阿弥陀佛的报土。
关于这些,解释起来很复杂,大家可以听我所讲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那里边都有讲解。
- 必须先用经咒超度冤亲债主吗?
问:有一种说法流行,怎么说呢?说:如果发心念佛求往生,而没有念咒先超度冤亲债主,这些冤亲债主会变本加厉地报复,阻碍你的往生⋯⋯
答:这个说法没有道理,是错误的,不正确。
念经念咒虽然也可以超度冤亲债主,但是不如念佛。之所以超度,就是把功德给他,有功德就能超度他。经也有功德,咒也有功德,其他的佛菩萨名号也有功德。但是总不如这句六字名号万德洪名功德大、利益快、效果明显。所以,念佛超度是最好的。
《无量寿经》里有这么几句偈子,赞叹阿弥陀佛名号超度的功能,怎么说呢?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必得超绝去」:我们念佛超度的效果怎么样呢?是必然的,决定性的,叫「必得」。「超」是超越。「绝」是断绝。「去」是前往西方。「必得超绝去」,你看,怎么会不能往生啊!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讲的。
「往生安乐国」:「必得超绝去」,自然会往生极乐国土。
「横截五恶趣」:「五恶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叫五恶道。刚才讲过了,相对西方极乐世界,人、天也算是恶道。念佛法门是怎么超度的?是「横截」,拦腰切断它,是靠佛的力量。这样地干脆、殊胜!这叫横截五恶道。
「恶趣自然闭」:不要我们自己费劲,是自自然然就关闭掉了,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超度非常殊胜。
「升道无穷极」:什么叫「升道无穷极」呢?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直趋佛果,无穷无极。
「易往而无人」:这样容易往生,这样容易超度,结果很少人去往生。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相信这个话──「不念经不念咒,念佛不能往生西方。」这就变成「易往而无人」了。
释迦牟尼佛早就知道,在那里感叹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一点点都没有障碍,一点点都不违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名号自然牵引我们往生西方,这叫「自然之所牵」。
同时,我们只要称念弥陀名号,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在我们的周围。如果我们为亡者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也会在亡者的周围,消除他的业障,给他安乐和清凉。
请问:阿弥陀佛的光明包围着他,冤亲债主会变本加厉地来报复吗?
不会!
- 半夜念佛效果更好吗?
问:有人说每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四点念佛,坚持两个月不间断,这样往生快⋯⋯
答:经典上没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的往生是行住坐卧、不问时处诸缘都念佛的,未必限在十一点到四点;如果两个月不间断也很好。我们念佛倒未必一定要这样子。
至于说往生快和慢,我们只要口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往生一定,没有比这更快的。至于说身体什么时候报谢,这是我们的寿命。你该活一百岁的,你还照样活一百岁,你是七十岁就要死的,你还是活七十岁,所以这是寿命的问题。寿命长短对我们的往生没有障碍。我们现在念佛,当下叫做「平生业成」。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弥陀救度,永不怀疑。
大家跟我念:
信受弥陀救度,永不怀疑。
专称弥陀佛名,永不改变。
愿生弥陀净土,永不退转。
如果大家如是说,也如是做,现在就往生已定,没有比这更快的,就定下来了。哪有比这更快的?一刹那之间!
- 为什么有的人念佛还身体不好?
问:既然念佛可以消业,为什么有些莲友,包括不少师父,身体就很不好,什么原因呢?
答:什么原因呢?是我们业障太重了。在没有往生西方之前,我们还是肉体凡胎,自然都会有生老病死。如果没有生老病死,我们就不要求生西方了。比如说你虽然念佛,如果喝了一瓶敌敌畏,照样要吐唾沫子的;你虽然念佛,如果连续五天不睡觉,你照样精神恍惚。凡夫嘛,就是这样子,所以佛才要救你。这个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问题。
你身体不好,不好就不好,过去杀生太多了,又多思多虑多操劳,身体就不好了。身体好不代表修行好啊!有的人长得很壮,力大如牛,但是对往生没有帮助。不是身体好、力气大就往生把握大。
- 如何分别业障病?
问:如何分别业障病?
答:我们得病都是业障病,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观世音菩萨就没有业障病了。非常明显的,比如说一些外灵附体,一些疑难杂症,还有一些癌症,肝癌、胃癌,这些多数都是过去杀害众生特别厉害。
如果是天凉了出门不戴帽子,感冒打喷嚏,那就是我们不小心,四大不调。
- 业障病可以通过念佛治愈吗?
问:业障病在不影响自身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可以不吃药、以念佛得治吗?
答:决定的!业障病靠医药是百药无效,只有念佛!
至于说念佛能不能今生让他的病一定好?那也不一定。这就要看业障的轻重,然后看念佛的恳切心怎么样。
上人告诉我们说,念佛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要虔诚,第二点要寂静。如果你虔诚加寂静地念佛,效果一定很好。
再一个就是跟我们本身的业障有关系。如果这个业障纠缠你、不放你,那么就会被它拖死。不过拖死了刚好全部治好了,因为一拖死,我们到西方成佛,一成佛还有病吗?没有。所以,可以讲万病总治,这是毫无疑问的,肯定如此。
- 怎样理解念佛却有许多事不尽如人意?
问:怎么念佛人却有许多事不尽如人意?我们乘上弥陀的强缘能不能解自身的宿因?是念佛不至诚所致吗?
答:能解。能解什么呢?就是我们本来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由于念佛,这个因果切断了,让本来堕落地狱的人可以往生成佛。
只是生活在世间这段时间,还要遵守世间的因果法则,你是改变不了的。比如说,你不吃饭,肚子就要饿,你不能指望说「我念佛,乘上弥陀强缘了,我不吃饭,肚子也不饿」,那个可能是深入三昧的人,菩萨的境界就能达到,我们凡夫是达不到的──照样要吃饭,照样要上厕所;如果你欠了别人的钱,不会因为你念佛,「我欠你五万块,我都念佛了,还要还你钱吗?」你这样讲,到法院打官司,人家都不理你的。世间有世间的因果法则。所以我们要谨慎因果啊!我们要特别谨慎因果,即使念佛也要谨慎因果,不然的话不会饶你。
如果至诚恳切,道心很深,像善导大师,已经得到念佛三昧,那是另当别论。没有转凡成圣之前,在这个世间还是凡夫之身,很多宿因还是要受果报的,没办法!
- 要不要注重自身修行?
问:弘法过程当中自身修行的问题⋯⋯
答:要注重自身修行,调整自己。比如说我们脾气不好,要变得脾气好,总要费点力气。但也有阿弥陀佛的他力加持。比如我们多念佛,想到佛的慈悲,「我这么刚强,这么不调柔,佛还要救度我,很惭愧!」时间久了,慢慢地也会多少有点改变。不过比较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往往屡犯屡改,改了又犯,犯了又改。总之,大致的趋向,我们会有惭愧心,会有柔软心,会有返观觉照的心,会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更加觉得不好意思,会有这样的心。
总之,我们是凡夫,在这个世间没有往生之前,总是要天天修正自己的行为。
- 怎样达到预知时至?
问:怎样达到预知时至?
答:预知时至就是要多念佛。念得比较寂静安稳,才有可能预知时至。整天稀里糊涂地念不到七八句,念不到几百句,甚至念不到一两千句,这样可能就不太容易。
- 最早能提前多长时间预知时至?
问:预知时至最早能提前多长时间知晓?
答:那要看各人的情况。有的人三五天,有的人十天八天,有的人好几个月。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知道我们决定往生,这也叫预知。至于说预知什么时候命断,这个总是要有一定的功夫。
- 关于年轻往生⋯⋯
问:《善女人传》里记载很多年轻者安详往生的事例,是念佛所感、阿弥陀佛提前接引,还是她们的正常寿命?
答:可能两种情况都有。这些人多数都是念佛很踏实的人,很踏实,很安稳,也没有那么多问题,「哎呀!我没有达到一心不乱能不能往生啊?我功夫不成片能不能往生啊?」如果有这些观念,想走得安详自在是很困难的!一定是靠倒阿弥陀佛,很自然地总是念、总是念,拿着念珠总是念,这样就会走得好。
-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问:师父可否解释一下「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的意思?
答:这十六个字、四句话是净土门非常好的一段话,也很好地说明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果地觉」就是阿弥陀佛这句六字名号,是果地的觉悟,对不对?觉悟有因地觉和果地觉。菩萨就是因地觉,他发菩提心了,也开悟了,但是他还没有圆满,还没有成佛;阿弥陀佛成佛了,他的果地觉,所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果地觉是什么呢?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果地觉。我们信是信什么?信称念弥陀名号必定往生。我们如果信这一点,这叫因地心。我们现在是凡夫,还在因地。我们因地当中相信称念弥陀这句果地觉的名号一定可以往生,这个心叫做因地心。这个因地心,不是我们自己相信「我修行好,能往生」,也不是相信「我信得好,能往生」,相信「我功夫好,能往生」,相信「我有修行,能往生」,那就不叫「以果地觉」了,那是靠自己的修行。而现在是相信:弥陀的果觉名号,能救度我这样的凡夫,一心归命,专称佛名,必定往生。这叫「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因该果海」什么意思呢?「果海」,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是功德大宝海。「该」就是该罗、全部包括、总揽无余。我们现在信顺弥陀救度、称念弥陀佛名,这因地的心叫因心,这个因就把阿弥陀佛果地的功德大宝海都包括在内了,通通都拥有了。就像天亲菩萨所讲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让我们快速得到功德大宝海。我们现在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因地所有的功德──大宝海的功德都含摄在这句名号当中。我们信顺而称念他,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归我们所有,这叫「因该果海」。
「果彻因源」:「果」就是果地觉,阿弥陀佛的果地觉。「彻」是彻头彻尾,贯彻到底。我们现在念佛的信心有源头。源头从哪里来?就是从这句名号贯彻而来的。
对此详细地讲解,在《老实念佛》里面有,大概几十页的文字,大家可以回去再看。
- 未能吃素的人能否皈依三宝、念佛往生?
问:师父您好!我还在吃肉,什么都做不好,能不能皈依?
答:能!
问:能不能念佛?
答:能!
问:念佛能不能往生?
答:能!
- 什么是「三净肉」?
问:什么是「三净肉」?
答:「三净肉」是指暂时还不能完全断掉肉食的人,说这三样就是干净的,叫什么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
不见杀:别人杀,煮给你吃,你没有亲自见到。如果你亲自杀,就太不慈悲了。如果别人杀,你看到了还要吃,还是不够慈悲。
不闻杀:没有听到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
不疑杀:或者怀疑说「它是专门为我杀的」,如果这样子你还吃,那也不慈悲。
如果是这样子的,你没有看见亲自杀或别人杀,也没听到它被杀时的声音,也不怀疑它是专门为你杀的,这样吃,勉强说得过去──其实也是不干净的,只是讲「三净肉」,哪有干净的呢?勉强可以。
- 三界是指什么?
问:三界是指什么?
答: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境界。
像我们人,还有畜生,还有地狱、饿鬼,这些属于欲界,就是有男女差别,有欲爱,包括天上的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他们也属于欲界。
色界呢,没有欲爱,没有男女之别,只有光明的色身存在。他们居住于欲界天以上,叫色界天。禅定功夫深,才能到色界。
禅定功夫再深,可以上升到无色界。无色界纯粹是精神的存在,连色身都不存在了,禅定功夫是很深很深的,叫无色界。
即使如此,达到这样的功夫、这样的水平、这样的禅定,还在三界之内,还要轮回。无色界禅定出来之后,又有身体了,又要堕落、轮回。
所以,要靠自己修行出离三界那可不容易。我们连欲界都出不了,何况色界、无色界,谈都不要谈。
- 如何看待堕胎?
问:尊敬的法师,我是一名助产师,时常接触生生死死,尤其是计划生育,我该如何面对我的工作?如何理解杀生?我该怎样做?
答:好好!你是个菩萨,你有你特殊的道场。在给别人助产的时候要多念佛,劝他们念佛,化解他们的冤怼,「某某啊!你现在碰到这样的状况,那也是你过去的业报。怎么办呢?你不能得到全身,但你不要怨恨你的母亲。你最好现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样你们将来就可以母子团圆了,你也可以得到无量光明之身。不要在这个世间再受一场苦⋯⋯」这样来劝他、安慰他。
人来到世间,就是受苦的。当然,他来投胎也很不容易。如果这个时候来为他助念,用慈悲心安慰他,他一定能够感应道交。
我看过一个碟片,根据科学观测,堕胎是很残忍的:医生要用钳子把胎儿夹碎,胎儿那个时候还没有成形,但是他的身体就往旁边让,他很害怕,就往旁边让。所以大家要知道,他是有生命的。
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念佛回向给他,愿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说这个工作你能不干,换别的工作,那也好。可以讲这也是杀生,是有果报的。这也是众生的共业。
不过现在很多情况倒不是因为计划生育,是因为没有结婚成家就怀孕了,没办法去堕胎,那个都很麻烦。很多人一辈子不平安,身体有障碍,究其原因就是堕胎。我们为胎儿想想看,人身难得,百千万劫得一次人身,你把他堕掉了,他是不能饶你的。特别是你后来又生了一个孩子,你对这个孩子百般爱护,他想到说:「我也是你的孩子,结果你把我碎尸万段,你对他这么喜欢!」他的忌妒、瞋恨大得不得了,甚至为他念佛都不能化解。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各位如果有女儿、有媳妇,都要给她们讲。如果已经怀上了,就要把孩子生下来。这是一条生命!他生下来可以念佛往生西方。
- 没有皈依能否念佛往生?
问:念佛没有三归依能否往生?
答:可以往生。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参加一个三归依仪式,显得我们内心与外仪相一致。
- 摄生三愿有何区别?
问:请简略讲解摄生三愿的区别。
答:四十八愿有三条愿跟我们的往生相关: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愿。第十八、第十九愿叫做当生愿,又叫当机愿。这两条愿你能如法修持的话,这一辈子就可以往生西方。第二十愿叫做结缘愿。什么叫结缘愿呢?就比如说跟着《济公传》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好!他唱完了就完了,他跟阿弥陀佛结了一个缘。如果问「你愿意往生西方吗?」「我也愿意。」结果又不怎么念佛,也不修行,那这样的人这一辈子就不能往生了。当然,他如果临终遇人助念,又发心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说没有这样的缘分,他这一生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了一个缘。虽然结了一个缘,当初哪怕是别人说有往生,他也跟在后面随声附和,那阿弥陀佛也看到他了,还要对他跟踪,他下一生到什么地方,阿弥陀佛的光明还要跟踪过去,慢慢调化他,让他得人身,让他再来念佛,遇到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二十愿,叫做「不果遂者,不取正觉」。「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植」就像栽树一样,今年栽树栽下去,来年结果子。把所念的佛号,或者在佛门里所做的功德,悠悠晃晃地、不是那么真信切愿地求往生,这就叫做种下一个种子,「植诸德本」。这样的人,阿弥陀佛就要跟踪他。
所以,大家都不要担心,你这辈子不往生,最起码下一辈子阿弥陀佛还要找你。
不过我们还是这辈子往生的好!对不对?(莲友答:「对。」)
这是第二十愿,叫做结缘愿。
第十八、第十九愿,叫做当生往生愿。比如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这一辈子决定往生。第十九愿说:「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也是一定能往生的。
不过这两条愿相比,第十八愿是真实、是根本,第十九愿是方便。怎么叫方便呢?第十九愿所接引的根机比较猛利。什么样的根机?「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那我们在座各位都没有份了。我刚才讲过了,发菩提心要让丈夫、让妻子、让孩子、让车子、让房子、让票子,什么都要让。现在医院里面有人需要骨髓,有人需要肾,你听到了,赶紧就到医院,「医生!请你慈悲慈悲,帮我开刀,我要献一个肾给病人。」我们都做不到。所以,第十九愿比较难,它摄受的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
第十八愿容易,它是摄受什么样的众生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只要不造五逆谤法罪的人,念佛通通可以往生。这个详细讲解需要很多时间。
- 念和唱是否不同?
问:念佛的时候,带着曲调地唱和一句一句地念,功用有什么不同?
答:没有不同,一样的,功德平等!能够大声唱就大声唱,不能大声唱就小声念。
- 「顶圣眼生天」是否可作为往生的绝对标准?
问:「顶圣眼生天」的「顶圣」能作为往生的绝对标准吗?
答:绝对标准可能不好说,这个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所谓「顶圣」,就是到死的时候最后头顶上是热的,就可判断这个人到了圣境,到了了生脱死的境界了。如果念佛的人顶热的话,那肯定是往生了。如果没有顶热,也不代表他一定没有往生。所以说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
只要我们具足信愿,专修念佛,不管有没有瑞相,其实都是往生的。
- 莲友发明的往生法是否能用?
问:刘净密发明的附灵升顶往生法,我们能用吗?
答:这个方法到底怎么样,我不太知道。就我们来讲,不需要。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现在就是往生已定了,所谓「平生业成」,哪里还等到别的方法?所以我们现在用不着。
- 有必要预测往生与否吗?
问:「地藏木轮相法」能作为预测往生与否的依据吗?
答:这个也不一定。这个「地藏木轮相法」,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你占察得准不准,都有很多的讲究。对我们来说,也不需要靠这些来判断、预测往生。往生没有什么预测,往生都是百分之百。如果要预测,就是依自己的心,你自己知道,你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信顺弥陀救度?还是在怀疑?我是不是专称弥陀佛名?还是在杂修?我是不是愿生弥陀净土?还是不愿意往生?」如果这三点你扪心一问:「我是信受弥陀救度!我专称不夹杂!我愿生不退转!」那你就往生一定了!还要什么预测!阿弥陀佛说:「你若不往生,我就不成佛!」早就给你预测完了。
- 是否有必要一一回向?
问:专念弥陀圣号,求生西方净土。回向时可以回向给自己的七世父母吗?
答:可以。
问:还可以再用一万声佛号功德回向给自己有病的儿女吗?
答:也可以。不过不要把佛号分开来。比如说一天念三万声,「我一万声回向给七世父母;一万声回向给有病的儿女;一万声自己留着用」,不必这样。三万声都统一、一道来回向。都可以的。
问:还是把这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一心只求往生,一切都解决了?
答:这样也行。就是「我不管那么多,我就只管念佛,讲那么多我讲不来。阿弥陀佛!我全部靠你了,父母、子女通通靠你打发了」,那个更简单。阿弥陀佛就是你的大管家,就是你的总经理。你就拜托他,他通通给你打发得很好──我就是这样。
因为我们的事情太多了,七世父母,还有八世怎么办?九世怎么办?今生儿女,还有前生儿女又怎么办?太多了!我们周围那么多的冤家债主都怎么办?所以我们只管念佛,只管念佛,只管念佛,这一切阿弥陀佛都会给我们解决的。
- 向阿弥陀佛另有所求算不算杂修?
问:如果回向不专求往生,另有别求,是不是杂修?
答:不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根本的愿望。在这个世间,比如说「儿子今年要考大学了,我想一想,也在阿弥陀佛面前祷告祷告,让我儿子考一个好成绩」,这不算杂修。这是我们另外的心愿,向阿弥陀佛祈求。阿弥陀佛也会满我们的愿,追加我们儿女的福报。这是可以的。
- 念佛是不是不必在意所遇境界?
问:我以前念佛不明理,不精进,念佛时业障现前。是不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境界,只要坚定信念,守住这句佛号,一切都是增上缘,往生就没有障碍?
答:对了!你说得对!我们念佛,不管遇到什么境界,也不管遇到什么障碍,你只管一句名号念到底,你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问题。
往往有的时候,是因为你精进勇猛过头,可能会在短时间之内有些不适应。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要管。同时,我们的心行,要调理得顺符我们的精神和力量,稳稳当当地念佛。阿弥陀佛没有要求你像跑步一样,没有说你一定要快马加鞭。你就顺自己的根机、力量去做。小水慢慢流,常年不断,总是念佛,这样最稳当、最安乐,而且不会出故障,很简单,很容易!
谢谢大家!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