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研究

壹、本愿说

龙树菩萨以弥陀本愿──第十八愿为核心,建立净土法门易行教理之基础,所谓「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天亲菩萨相承之,也以此愿为核心,组织《往生论》之全部教理。如「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一、本愿即是第十八愿

首先,此偈中所说「本愿」究竟何指?若总体来说,可说四十八愿,但若对比《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偈,便一目了然,所谓本愿即是第十八愿。经言: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闻名欲往生」即是「遇」,「皆悉到彼国」即是「无空过」,「自致不退转」即是「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论注》言:

  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是故愿言: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

也是以「闻名」为「遇」。

又《无量寿经》末,释尊付嘱弥勒菩萨此第十八愿念佛而言: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以「一念为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为「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明知此偈为综合《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成就文、第十八愿成就偈、弥勒付嘱文而造。以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故,称为「本愿」,以第十八愿成就之力用为「本愿力」。

诚然,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之成就,能令十方众生遇无空过,统统往生,而且现生住于不退,往生速疾成佛,所谓「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二、本愿总摄三严二十九种功德

其次,如何得知此偈为全论之教理基础?

偈言: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则所谓「真实功德」正是天亲菩萨撰此论偈之全部理论基础。真实功德故,修五门行,能自利利他,速得菩提。

此真实功德,「观察门」说为佛土十七种庄严功德、佛八种庄严功德、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所谓「三严二十九种」,一一皆是真实功德,但这是广泛地列举,约略来说,究竟统收于「清净功德」与「不虚作住持功德」。《论注》释「真实」为「不颠倒」、「不虚伪」,「不颠倒」即「清净功德」,「不虚伪」即「不虚作功德」。清净功德为佛智德,属体;不虚作功德为佛悲德,属用。体用互具故,今明佛本愿力大悲摄化众生之用,究竟总收于不虚作住持功德。

「不虚」即真实,「作」即作用,「住持」明不异不灭、不散不失。「不虚作住持」明佛本愿力,真实不虚,永永相续:作用于佛土,则佛土一切庄严尽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作用于佛身,则成就光寿无量、机法一体、名体不二之佛,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作用于众生,则遇无空过,闻名称号,皆得往生,往生皆速成佛。故知本愿功德,摄尽一切功德。

又从观察门之说相,依报归于正报,菩萨归于佛,故三种庄严功德,统收入佛德。就佛德,虽列八种,然座是佛所依,非是正体;大众、上首、主是以众显佛,也非正体;身业、口业、心业,虽是正体,但只是各就一方面;唯有观佛本愿力之不虚作住持功德,既是佛德之正体,也是佛德之全部,通贯因果,普被一切,故以此德为佛德之结,以此一德收尽八德,又以八德收尽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乃至无量功德。《论》言:

  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所言「愿心庄严」总即四十八愿,别即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佛本愿力」。由此一真,即一切真,由佛本愿力住持故;若此一虚,即一切假,由其虚作不能住持故。

虽说是观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能生真实信心,所谓「起观生信」,但毕竟归功于观佛之本愿力不虚作住持功德。其余功德诸佛净土也皆具有故,若缺「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之不虚作住持功德,则徒然空羡彼佛净土之美好,无由发起归命愿生之心。

若配对第十八愿文,「设我得佛」一句含佛八德,「欲生我国」一句含国土十七德,「若不生者」一句含菩萨四德。

三、本愿总摄因行五念、果上五德

《论》说修五念门行,得五功德果,最后得一菩提果。其最后之结论言:

  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所谓「速得阿耨菩提」,自然令人联想到「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偈言,二者同一内容,皆指速成佛,不过偈由赞歌之性质而加以文学性的表达。但或说佛「本愿力」令速成佛,或说菩萨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佛,看似矛盾;就此,昙鸾大师一语道破本质: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

也就是说,五念门从表面看是众生之修行,但背后之本质是阿弥陀佛本愿力的运作。由佛本愿力故,高级菩萨、下劣凡夫,修五念门行,皆得真实功德,普成自他利益,皆得往生,皆速成佛。

昙鸾大师先总举四十八愿说明佛力,接着别举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依次显明众生往生、成佛、度众生一一皆因佛之愿力,使其论理无可辩驳。但因四十八愿一体成就,又第十八愿总摄四十八愿故,从众生之修因感果来说,并没有一愿、一愿的次第关系。只要乘第十八愿之力,则自然乘四十八愿全体佛力;只要依第十八愿往生,则成佛、度众生自在其中。所以第十八愿不止贯穿五念门(生彼净土),同样贯穿五功德果及一菩提果(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若配对第十八愿文,「至心」为礼拜门,龙树菩萨言「南无至心归命礼」故;「信乐」为观察门,由观察三严功德而生真实信心故;「欲生」为作愿门,顺佛召唤愿生彼国故;「乃至十念」为赞叹门,称名顺彼佛愿,如实修行相应故;「十方众生」为回向门,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彼国故。「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往生」,具含五功德果乃至一菩提果。

如上可知:天亲菩萨正是依第十八愿为全论之教理基础,即:何以三严二十九种皆是真实功德?因「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故」;何以修五门行能得真实功德,往生净土,速得成佛?亦因「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故。

贰、称名说

龙树菩萨以「念我」、「称名」、「自归」释本愿之因行,而以称名为中心;天亲菩萨踵继之,开五念门,同样以称名为中心。

一、 称名总含五念门

就五念门,最后回向门是将余门所修之德回向众生故,别无自体,摄于前四门;又最初礼拜门为表达信仰之意识,如《论》言「为生彼国意故」,故非正修。故虽五门,言其正行之体唯是赞叹、作愿、观察三门,故《论》长行释此三门一一说「如实修行」。

就赞叹、作愿、观察三门,赞叹门是称名,作愿门是一心愿生净土,观察门是观察佛、菩萨、国土三种庄严功德。

以称名为「如实修行」,此一如实修行义含两种:如实修行奢摩他(止)、如实修行毗婆舍那(观)。欲如实修行奢摩他,须作愿往生彼国,即是作愿门;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须智慧观察彼国三种庄严功德,即是观察门。故知赞叹门为总,作愿、观察为从总门中别开之子门。

若不愿生,不成如实赞叹,如实赞叹必愿生故,开作愿门;若缺观察,不知所赞真实功德相故,愿生乏力,故开观察门。

名号本身能止一切恶故,是体具之止;名号本身具含国土、佛、菩萨三严功德,是体具之观。名号体具止观故,以称名为本,作愿、观察为称名之体具──自体法尔具备之德目。称名本来为愿生故,念念称名即具作愿行;愿生必欣净土之庄严故,念念即具观察行。

由观察而愿生,由愿生而称名,故以称名为所归;由称名而满其所愿,得生向所观察之庄严净土,故以称名为全功。

二、称名如实修行相应

论言: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问:既是称名,何故不说称名门,而说赞叹门?

答:一、为显弥陀万德成名,名即万德,称名即是称德,故说赞叹。二、为简别称名之如实、不如实,如实称名即成赞叹,不如实称名不成赞叹。论所说称名为如实称名,故说赞叹。

问:如何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

答:能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称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如实者,如名号本来所具真实之德,无有损减。

问:彼如来光明智是何等相?彼如来名是何义?

答:如善导大师综合《阿弥陀经》及《观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彼如来光明智之相。称名而信知被彼佛光明摄取不舍,是如实修行相应。

善导大师又解释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称名而知必得往生,是如实修行相应。

如实修行,本来是极乐世界诸大菩萨所行境界,如《论注》解:「体如而行,即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以凡夫身,称名之外虽修任何妙行皆是有为造作,非如实修行。称名之所以能成如实修行相应,是因为名号本身即是真如本体,《论注》所谓「实相身」。如彼名义称名,即是「体如而行」。名号是阿弥陀佛万德所成,丝毫非凡夫造作,所以说「即是不行」;同时弥陀佛名是「为物身」(为了利益众生所成),称名能获弥陀万德,所以「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三、止观及菩提心说

何以做为易行道之教典的《往生论》会说到「菩萨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广略修行」,乃至 「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菩提心)等一般认为高超艰难的修行呢?这有其理由,就止观略说有四:

  • 一、为示称名即具止观行。净土法门,称名为本,龙树菩萨已开示之。此称名简单易行故,不免轻视,今为示称名行中法尔具足广略止观之丰富内容,故说之。
  • 二、为示净土法门之特别止观。虽说之,毕竟是易行道法门故,作愿往生弥陀净土,即是「止」;欣喜彼佛誓愿功德、国土庄严,即成「观」。这与一般所说止观(或称定慧、寂照)大不相同。今为示净土法门之特别止观,故说之。
  • 三、为明净土止观之易行、超胜。若是一般定慧、寂照之止观,难修难证。今净土止观,说其易行,则任何愚劣之人皆可行之;言其超胜,则诸大菩萨不出其外。因净土之止,法尔止一切身口意恶,止求声闻二乘之心,乃至止七地沉空之难,升道无极,直超佛地,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净土之观,广说三严二十九种,略说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全体是佛境界故。
  • 四、为明佛本愿力为根本。下劣凡夫,不舍散乱心,无有实相智,只是称名愿生,欣乐净土庄严,喜蒙彼佛救度,即成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实修行,往生净土,速得菩提。这完全不是凡夫修行力,而是所称佛名、所愿佛土之功德力,也就是佛本愿力。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为示佛本愿力功德,故说之。

又就菩提心,略说有四:

  • 一、为明净土是大乘。净土法门,愿生净土为宗,有误以为类同小乘只求自我解脱之嫌,今为明净土为大乘法门之本来意趣,故说菩提心。
  • 二、为明净土菩提心之内涵。一般菩提心,即菩萨四弘誓愿。净土菩提心,是自己愿生净土,并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 三、为明净土菩提心之胜易。菩萨发四弘誓愿,欲济度众生,如同茫茫大海,自造舟船,运载一切众生到彼岸。今净土法门,弥陀本愿力已成就六字名号法船,济度十方众生,净土菩提心只是自己称名愿生,复愿共一切众生往生,如同自己乘现成安稳大船,复招呼一切有缘共同登彼大船,岂非容易!又弥陀愿船已成,不虚作功德住持,永不沉没,广度十方,无所障碍,则一切净土行人发菩提心,也皆是已成、不退、无碍,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初发心时,便同正觉」。而菩萨虽发四弘誓愿,欲得圆满,尚待久远时劫,何况成否不定。譬如远水不解近渴,故虽下凡,若发净土菩提心,远超菩萨四弘誓愿。岂非殊胜!
  • 四、为明弥陀本愿力为根本。下劣凡夫超胜四弘菩萨,岂是凡夫之力,佛本愿力故。譬如有人,入水即沉,若乘飞机,不涉海水,轻到彼岸,虽海中大鱼,力不能及,非是彼人之力,而是飞机之力。

故知《论》说止观及菩提心,略有四由:

  • 一、旁通通途观念。
  • 二、正明净土内容。
  • 三、显示净土胜易。
  • 四、导归弥陀本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