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要义

壹、 愿生为宗

《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或「无量寿经论」,菩提留支译,收藏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全论由〈偈颂〉与〈长行〉两部分组成,偈颂总摄经义,长行解释偈颂,以偈颂为主故,题名总称为「偈」。

「无量寿经」是天亲菩萨造论所依据的经典,昙鸾大师释为「净土三经」。

「优婆提舍」是梵语音译,本指佛论议经。天亲菩萨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入佛法相,也称为「优婆提舍」。此是显明此论之性质与地位。

「愿生」是愿生弥陀净土。

「偈」是佛法之赞美歌,也称「颂」。

题名的意思是:含有无量寿经论文性质的愿生之歌。

「愿生」二字是题眼,显明论之宗旨、目的,反复出现在偈颂与长行中,屡屡强调之。如偈一开始天亲菩萨即表明: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接下来说: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生)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显明除往生之外无他意。观国土十七种功德毕,又说: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结论时回向说: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总之,本论为天亲菩萨表达自己愿生,并呼唤一切众生与他共同愿生弥陀净土为目的,一切皆围绕此。

贰、偈颂大意

既然名为「愿生偈」,当然是以愿生为宗旨,但不是单调地说愿生,而是以净土三经为依据,理论地、系统地阐明为什么要愿生,愿生的净土是怎样的净土,愿生的原理、方法及利益等等,以此劝导众生共同往生,所以得名「优婆提舍」。

偈颂共二十四首,总分四重:

第一重,即第一偈: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天亲菩萨先说明他自己一心愿生弥陀净土。

第二重,即第二偈: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天亲菩萨说明他为什么愿生弥陀净土?是依据净土三经了知彼佛及其净土是真实功德之相,随顺释尊之教敕而愿生。

第三重,即第三至二十三,共二十一偈。说明净土是怎样的真实功德之相,以及如何生起愿生之心,赋予「愿生」以系统之理论。分三方面:

先观察其净土之德有十七种,欣慕其为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而愿生。

再观察彼佛八种功德,了知彼佛不可思议本愿力,愿生称名者皆得往生,速疾成佛;因而一心归命于彼佛之救度而愿生。

再观察菩萨四种功德,这是先往生者拥有的功德,形同自己往生之后的情形,因而乐习而愿生。

国土为往生之处所,佛为往生之强缘,菩萨为往生之示范。观此三种真实功德之相,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第四重,最后一偈: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如是彼佛救度能令遇者无空过,所以不但我自己愿生,并详细说明之,盼望一切众生与我同生。

以图表示:

天亲菩萨根据净土三经释尊之教说,了知弥陀净土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以彼佛愿力为强缘,愿往生者皆得往生,速得菩提,因而归命彼佛救度,称念彼佛名号而愿生彼佛净土;并呼唤一切众生共同往生。此即愿偈之大意。

参、《往生论》四要偈

根据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以愿偈配五念门,并配通常之三分,如图(《往生论注要义》第三页)

进一步凝练,则成四要偈,如图:

首尾二偈含四念门,中二偈为观察门。本来观察门大分国土、佛、菩萨三种、细别有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根据〈净入愿心章〉之释,此二十九中功德庄严一一摄入于「观彼世界相」之「清净功德」及「观佛本愿力」之「不虚作住持功德」,故以此二偈为要,总摄观察门故。

此四要偈之关系,首一偈是天亲菩萨申明自己归命愿生,次一偈说明所愿生之安乐国是怎样的国土,次一偈说明所归命之佛是怎样的佛,最后一偈回向众生共同往生彼国。

又最初一偈为自利,最后一偈为利他;中二偈担荷前后,正是能够自利利他之所在。然依报摄于正报故,以佛本愿力为根本。也就是天亲菩萨观知彼净土是如此的清净超越、彼佛有如此之本愿力故,而一心归命愿生;亦同时因为佛有如此本愿力故,而普愿众生共同往生,显示出净土门之自利利他皆是佛力。由此可知,「观佛本愿力」一偈正是理解全论的眼目所在。

立足于「佛本愿力」的高度,通览全论,如乘飞机俯视群峰,无有碍障。即如一般视为难行道内容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等,无一不是依据于佛本愿力而成就。

昙鸾大师撰《往生论注》解释《往生论》,根本上正是依据此偈。如《论注》开宗明义即指此论为易行道之书,是根据此偈「遇无空过者」。解释易行道之所以易在于佛力,是根据「观佛本愿力」。《论注》结论举出弥陀三愿证明众生速得菩提在于弥陀本愿力,是根据此偈说佛本愿力「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而中间释义时,或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或说「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或说「十念业成。」或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都是在说明佛本愿力令遇者无空过,皆得往生。而解释观察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时,〈上卷〉释偈颂,一一征之「佛本何故起此庄严?」此是观佛当初之本愿;〈下卷〉释长行,一一征之「此云何不思议?」而观之于佛之本愿力。故虽说观二十九种功德,一一皆归宗于观佛之本愿,以及本愿成就之力。

诚然,《往生论》为纯然佛力之教、易行之道。但佛本愿力究竟是如何产生其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作用呢?或者说,在理解安心上虽然知道有佛本愿力可靠,落实到个人修持上,究竟怎样才是靠上佛之本愿力?

本偈出现一个关键性的字──遇。若不遇佛本愿力,则空然而过;若遇佛本愿力,则无一空过。遇是交会,当众生心与佛本愿力交会时,即被佛所救,无一遗漏。对此,天亲菩萨个人的答案是「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也就是通过了知彼佛本愿力,产生归命愿生之心而称念彼佛名号,即是「遇」。可知名号正是佛与众生交集之点,如同两物焊接之处,佛本愿力垂现名号,众生心口称念,彼此不离。不仅本偈,所有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也皆通过名号与众生发生交集,不然此土秽染众生又如何能够攀缘彼佛净土呢?

肆、 《往生论》枢机

偈言: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论注》释此偈有二重意义:一、成优婆提舍名。二、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也就是天亲菩萨依此偈宣示本论能成「优婆提舍」之名。又此偈成立礼拜、赞叹、作愿三门,生起观察、回向二门;若无此偈则上三门不能成,下二门无法起。可知此偈贯穿于五念门及全论,如同人身有筋络而连持奔走、门户依枢轴而转动开合。

就此,《论注》「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的「三依释」具有很深的理论意义,但这里我们不妨稍换一个角度来浅显地说明。

天亲菩萨一开章即明示自己一心归命称名愿生,这在天亲菩萨自己当然不需要解释,可是要成为「优婆提舍」之名,必须给出佛经的理由,所以说「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由此说明,天亲菩萨于无量法门中选择往生净土、于十方净土中独愿西方极乐、一切诸佛中归命弥陀一佛,并不是个人无来由的专爱,而是依据经中佛说,此佛及净土对于我是真实功德之相,故我归命、称名、愿生,「礼拜」、「赞叹」、「作愿」三门于是成立。具体开展其真实功德是如何之相,生起「观察门」。此真实功德之相不仅对于我一人如此,而是对于所有的众生皆平等如此,所谓「遇无空过者」,因此我作论说偈,诚然一切众生与我共同往生,即是「回向门」。

如上,从教门来说,五念门皆依「真实功德相」一句而成立;又从行门来说,五念门亦因此一句而成就,因彼佛真实功德而成就行者真实功德故。且从语便,而说成上三门、起下二门;实则由彼佛真实功德,通起五门之行,通成五门之德。

伍、 三严之妙相

所谓「真实功德相」,展开则成为净土之三严二十九种,即国土庄严十七种,佛庄严八种,菩萨庄严四种。国土庄严名器世间清净,佛八德、菩萨四德名众生世间清净。又国土名依报,佛、菩萨名正报,以佛为主,菩萨为伴。

国土庄严之十七种中,初之「清净功德」、「量功德」、「性功德」是显其「体」;从「形相功德」到「雨功德」之六种功德是说其「相」;从「光明功德」到「一切所求满足功德」之八种功德是明其用。

国土之三种体功德之中,最初之清净功德总摄全体,是故〈净入愿心章〉以此二十九种全体摄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是清净句;此清净开展为器世间与众生世间两种,器世间含摄国土之十七种,众生世间含摄佛八德、菩萨四德,是故皆总摄于冠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之「清净功德」。

佛八德之中,座、身业、口业、心业功德,直接属于佛;大众、上首、主功德是以众显佛;最后不虚作住持功德是显佛力之功用。此不虚作住持功德更与上之清净功德之智德相对,总摄二十九种之所有用德。依〈净入愿心章〉,三严二十九种当体总摄于「愿心庄严」,此愿心乃是偈颂之「观佛本愿力」之本愿,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中总摄三严。

是故三严之德总摄于清净功德之「智德」,与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悲德」,此二德成为智慧之体与慈悲之用,自利利他之二德。《论注》释「真实功德相」之「真实」为「不颠倒」、「不虚伪」,又以如来是「实相身」、「为物身」,也是本于以「清净功德」与「不虚作住持功德」总摄三严之德。

菩萨四德与佛八德相对,显出伴德;初二偈说明行相,后二偈说明行事。

在此三严二十九中之净土庄严,从体德上来说总摄于清净功德,依正主伴当体皆是真如实相之展现,此境界《论》说为「莲花藏世界」、「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后来善导大师说为「涅槃界」、「报土」。

又,在用德上摄为不虚作之本愿力,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说:

  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
  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大摄受。

善导大师说:

  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
  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体用二德具摄于名号,所以《赞阿弥陀佛偈》赞叹净土三严之冠头举出「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由「阿弥陀佛」开出人法、依正。由此实相身(清净功德)、为物身(不虚作功德),皆是一名号之德用。

由此可以看出,彼佛净土依正一切功德收于三严二十九种、三严二十九种收于「清净」及「不虚作」体用二德、「清净」及「不虚作」体用二德收入名号之教理体系。

图:

陆、 偈颂与长行之比较

偈颂总摄经义,长行解释偈颂,偈颂与长行是能释与所释的关系。一般能释对于所释如同浓缩品的稀释放大,但本论之偈颂与长行并非简单如此,而是各有性格、各有侧重、互相交织,成为一体。

这大致说来,偈颂是表达一心愿生之「愿」,长行是开示五念门行之「行」;偈颂重在自督,长行重在教他。

总共二十四行愿偈之核心在第一偈,天亲菩萨说明他自己「一心愿生」,此后的内容皆是此一偈的展开,说明为何愿生,并将此愿生扩展于众生。所以正如「愿生偈」的题目所标示的,这正是天亲菩萨发自内心的喜悦而纯然的愿生净土之歌。同时如《论注》所明,偈颂固然在说明一心之「愿」,但其理论结构却是含着长行所开示的五念门之「行」,是愿行具足之愿,不过毕竟以是「愿」的面目表现。《论注》引经说明「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说的正是这种具行的愿,可知天亲菩萨所说「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本身即为愿行具足、因果圆满,而没有欠缺的。由此,善导大师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时,说到「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意义完全一致。那么此后二十三行偈之意义又何在呢?一是由此「一心愿生」而必然地引发对所愿生之国、所归命之佛的尽情歌赞,再者预存教示众生与其同生之意,留待长行展开。

如果天亲菩萨只是自我表达愿生,则即使再怎样地具足「行」的内涵,但以幽微难解故,众生也难以得到利益。接下来的长行负有教示众生如何同发此愿、同生净土之责故,故解释偈颂则详细展开为五念门行,但此行毫无疑问也是愿行具足之行,如第一礼拜门即表明「为生彼国意故」,不过长行仍然是侧重「行」的表达。至于如何由五念行而起一心之愿,长行则说为「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详细我们留待下面讨论。

柒、 一心之意义

《往生论》对心的表述极其丰富,偈颂说「一心」,长行则说「信心」、「柔软心」、「大悲心」、「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妙乐胜真心」、「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等等。

虽然有这种种的说相,看起来很繁复,但只要关注到长行是在解释偈颂,又偈颂为天亲菩萨表达自我之心行,而长行乃是教示众生与其同行,则长行所说之种种心不过是偈颂「一心」之展现,为「一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立场之「转名」,也就是此一心转而称为种种心。因为一心毕竟过于简略,其丰富广大之内涵需要呈示,以令众生了解而依行。兹从体、相、用三方面说明之。

既说一心,心不孤起,一心依何为体?依佛名号为体。偈说「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一心」为能归,「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所归,能归以所归为本质故。《论注》言「以佛名号为经(净土三经)体」,天亲菩萨既依修多罗(三经)真实功德相(佛名)而发心,能所一体故,其心全然一句佛名,故以佛名为体。

既依佛名为体,佛名是何趣向?为何目的而示现?为令众生往生彼国故。偈说「愿生安乐国」。

故知一心依佛名号为体,此是性体,亦即一心之本质;又以愿生为体,此是宗体,亦即一心之归趣。如《观经疏》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佛名为体、愿生为趣之一心是何等相?有二种相,一者自利,二者利他。就自利说为「信心」,就利他说为「大悲心」。此大悲心遮诠为三种远离心,略为无障心;表诠即三种清净心,略为妙乐胜真心。自利利他,决定往生无疑悔故,怜 愍一切众生故,说为「柔软心」。

既言自利利他,有何力用?达何功效?由此一心起五念门行,复因一心五念证五功德果乃至一菩提果。

如何一心能起五念?一心以佛名号为体故,名号本具五念门行,因之一心能起五念。佛名为万德之所归,能起人归命,是礼拜门;弥陀万德洪名,诸佛之所称赞,即赞叹门;为欲众生往生所成就之名号故,具作愿门;总含依正主伴佛、菩萨、国土三严一切功德故,具观察门;摄取十方众生无所遗故,具回向门。所归佛名具五念故,能归一心也具五念,能所一体故。

故知一心、愿生心、信心、柔软心、大悲心、无障心、胜真心,皆同一体性(名号)之不同说示,此心即是净土门他力大菩提心,能起五念行,速证菩提果。

表示如下:

捌、长行略解

〈长行〉以五念门解释〈偈颂〉所含之义理,修五念门行,得往生净土五功德果,并进而得菩提一果。

《论注》分长行为十章。如图:

第一章愿偈大意。文云:

  此愿偈明何意?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先总的说明二十四行偈颂之大意,在于「观见愿生」。「观彼安乐世界」是依偈颂「观彼世界相」,「见阿弥陀佛」是依偈颂「观佛本愿力」、「愿见弥陀佛」,「愿生」含自己愿生及共众生愿生。由观见彼世界清净、彼佛本愿力不可思议,而愿自他往生。

第二章起观生信。观为发起、开端,故说「起观」,信心从观而生,故说「生信」。起观是为了生信,起观就能够生信,所以说「起观生信」。文云: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此章承接上章而来。既然说观见愿生,那么怎样观?又怎样通过观而生起愿生必生的信心?

然而回答的时候,却举出五念门,这是因为由观察一门必然生起余四门故。

第三章观行体相。

此是承接前章「云何观」而来。五念门行中,别说观察门一行,称「观行」;然而对于能观的方法丝毫不说,只是专门详说所观之境,也就是所观之「体」与「相」。体者,器与众生二体;相者,二十九种庄严相。此体相不过开合不同。若依「体相用」而论者,体者如来功德,相者如来一实功德显说为二十九种庄严相,用者如来自利利他。如 《论》说:

  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
  
  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

第四章净入愿心

如上所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随顺法性,通体清净,总摄入法藏菩萨之「愿心庄严」,因净故果净,显明如来愿力为根本。此章为上章之总结提示,共同解说观察门。

第五章善巧摄化。

从此至第八章共四章解说回向门。五念门中,礼拜、赞叹、作愿三门皆只在第二章「出五念门」时简略解释,而观察、回向二门特别予以详细解说。这是因为观察门重在信解,依之而起余各门之行故;回向门为建立净土大乘法门菩提心之基础故,皆有赋予理论之必要,详加解说。礼拜、赞叹、作愿三门侧重在行,本身即简明故。

菩萨修行,心游空慧而起大悲,广行六波罗蜜,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共向佛道。然而这是难行道,于凡夫众生非为巧便。今只需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以佛力故,称为巧方便。以回向利他故,改前「善男子、善女人」称为「菩萨」。文云: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论注》释:「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往生者皆速成佛故,善巧摄化无过于自己愿生、劝他愿生。

第六章离菩提障。

既依佛力巧方便回向成就,自然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第七章顺菩提门。

既然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自然得三种顺菩提门法满足。

第八章名义摄对。

将前二章所说种种心加以总结提炼为「慈悲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使更加简明。

第九章愿事成就。

说明四种心、五念门行能生清净佛国土,所愿之事达成。

第十章利行满足。

说明修五念门行,往生净土得五功德果,进而得菩提之一果,自利利他之行德满足。

长行十章之结构,第一章是总纲,说明愿偈之大意在于「观见愿生」。特别就「示现」二字,其意为教示、显现,而贯下三句,即示现观彼安乐世界、示现见阿弥陀佛、示现愿生彼国。那么是如何示现的呢,由第二章问起并简略回答,第三章以下予以详释。故第二章为成上起下。第三章至第十章为第一章之详细展开。第三、四章是呼应第二「起观生信章」之「云何观」,明「起观」。其中第三章为第一章「示现观彼安乐世界」一句之展开,第四章为第一章「见阿弥陀佛」一句之展开。第五至第十章是呼应「云何生信心」,明「生信」,也是对第一章「愿生彼国」一句之展开;其中第五至第九章为因,第十章为果。

玖、 五念门之次序及观察门之意义

五念门即: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五、回向门。观察门列为第四,〈长行〉解释说: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就此不免疑问:

一、关于观察门之位次。

〈长行〉第一章「愿偈大意」说: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第二章「起观生信」说: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皆显明以观察门为首,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但五念门中观察门列为第四,在作愿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观察本身有信前与信后的不同,信前起观能够生信,信后修观能增法喜法乐。《论》说「受用种种法味乐。」《论注》言:「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

天亲菩萨于偈颂一开始即表达自己归命愿生的信仰,所说之观乃是信后之观,五念门采取由表及里、由粗至精、由自及他的次序,先说身业归命礼拜门,次说口业称名赞叹门,再说意业作愿门,再说智业观察门,最后方便智业回向门。同时由于信仰的一体性,每一门自含五门之意义,不过为了表达方便分说而已。

而在「愿偈大意」及「起观生信」章中,是为了显明五门生起之最初次第,故以观察为首,因观察国土、佛、菩萨真实功德而发起归命愿生之心,又由此愿心意业发动身口二业之礼拜、赞叹,最后由己身扩及到其他众生。五门的次第为:一、观察门。二、作愿门。三、礼拜门。四、赞叹门。五、回向门。

后来善导大师《观经疏》「深心」释中立五正行,便是依行业本身的性质与功用顺次展开,首置「读诵」,由读诵而起「观察」,由观察信解而「礼拜」、「称名」、「赞叹供养」。可以看出是依据天亲菩萨的五念门有所增减。第一读诵正行,相当于论中「我依修多罗」一句。分赞叹门为「称名」及「赞叹供养」二种正行;这是为了突出称名,强调「顺彼佛愿」之「如实修行相应」。减略作愿门、回向门,将之摄于「回向发愿心」当中。

图表(五念门与五正行之比较)

二、既说「智慧观察」,又说「如实修行毗婆舍那」,闻思修三慧中当属修慧,然而这对一般人而言是难行道,何以易行道的教典会出现如此难行的内容?

这是因为净土法门广大,等摄一切上中下根之故。龙树菩萨《易行品》侧重在说明其接引下根之易行,天亲菩萨则说明了三根普被,上根也在其中。观察通于闻思修三慧,上根者不妨三慧齐修,中下根人则以闻思为主。

虽通三慧,重在闻思。所以《论》中只是详说所观之境而丝毫没有说到能观的方法。又所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当中,很多都是闻思信解的内容,特别总摄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之「清净功德」与「不虚作住持功德」,所言「观彼世界相」、「观佛本愿力」皆特别标明「观」字,也都属于闻思信解的内容。如是观察,即是观知、观解,以听闻如此不可思议清净庄严功德,而思慕欣求、仰投归命,即称为「观」。这是任谁都能做到的。

《论注》在解释观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时,也都是从闻思信解方面入手,偶尔附带说到「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等。善导大师疏释《观经》之「观」也是通于三慧而重在闻思。如言:「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些与《往生论》观察门的意趣皆是一致。

问:观知、观解之「观」,与闻其名号的「闻」,有什么不同?

答:从名号功德、念佛三昧一边说为「闻」,而从二十九种庄严、观佛三昧一边说为「观」。然而二十九种庄严,全体是一句名号;而所谓的「闻其名号」,也是听闻名号所具含佛、菩萨、净土广大庄严功德之自利利他,由此发起信心。所以二者相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观经》说十六观,最后却结归于念佛。盖所谓的观,不过是成就「闻其名号」而已。如同旅游业者介绍某地美好风光以吸引游客,一边口头宣讲,一边展示图片,对受众来说,观也是闻,闻也是观,并非全然分开。听闻净土之庄严、名号之功德,心中随分浮现其境、信受不疑,约义为闻,约境是观。

问:散心闻思的观是不是如实修行毗婆舍那?

答:虽是散心,但因为所观物件真实不虚故,得成毗婆舍那如实修行。

壹拾、 回向门与菩提心

菩提心为大乘佛法之根本,净土法门自然也不离菩提心,但以净土法门普遍摄受的下根众生,要靠自力发起普度一切众生共成佛道的大菩提心显然不切实际。难发易退故,龙树菩萨已先指明弥陀本愿称名、易行疾至不退的易行道。那么做为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其菩提心的内容又是如何呢?《易行品》并没有说明,如今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长行解释回向门时,作出了具体的规范,以「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即是净土门之菩提心、菩萨行。因为「巧方便回向」、「离菩提障」、「顺菩提门」,成就「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

只需修五念门行,不必修艰难的六度万行,是行方便;只需发愿生净土,不必历劫在秽土度众生,是愿方便。又自愿生净土,是自行方便;愿他生净土,是化他方便。依佛愿力,愿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下根众生,若依自力杂毒杂善,不具巧方便、不成回向、有菩提障、违菩提门,菩提心不能成就。今依佛力故,得成巧方便回向、离菩提障、顺菩提门,成就智慧心、胜真心,能生净土,速疾成佛。

虽说「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推根归本是因为阿弥陀佛因地已发愿救度十方众生、果上已成就摄取一切念佛众生往生彼国之愿力,行者不过因顺佛愿力故,自利利他,故成巧方便回向。如同大船已成,只需呼人同乘大船、共渡彼岸。

净土门他力菩提心义,依《往生论》「巧方便回向」而确立。

壹拾壹、 赞叹门与称名

论言: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问:既是称名,何故不说称名门,而说赞叹门?

答:一、为显弥陀万德成名,名即万德,称名即是称德,故说赞叹。二、为简别称名之如实、不如实,如实称名即成赞叹,不如实称名不成赞叹。论所说称名为如实称名,故说赞叹。

问:如何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

答:「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之称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如实者,如名号本来所具真实之德,无有损减。

问:彼如来光明智是何等相?彼如来名是何义?

答:《论注》说彼佛光明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彼佛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善导大师综合《阿弥陀经》及《观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彼如来光明智之相。称名而信知被彼佛光明摄取不舍,是如实修行相应。

善导大师又解释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称名而知必得往生,是如实修行相应。

如实修行,本来是极乐世界诸大菩萨所行境界,如《论注》解:「体如而行,即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以凡夫身,称名之外虽修任何妙行皆是有为造作,非如实修行。称名之所以能成如实修行相应,是因为名号本身即是真如本体,《论注》所谓「实相身」。如彼名义称名,即是「体如而行」。名号是阿弥陀佛万德所成,丝毫非凡夫造作,所以说「即是不行」;同时弥陀佛名是「为物身」(为了利益众生所成),称名能获弥陀万德,所以「不行而行」。如此「名如实修行」。

壹拾贰、五念门之中心

就五念门,或说上根者修止观为中心,下根者以称名为中心,但终归还是以称名为中心。这就如同《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但终究是归于念佛三昧。试明如下。

五念门之最后回向门是将余门所修之德回向众生故,别无自体,摄于前四门;又最初礼拜门为表达信仰之意识,如《论》言「为生彼国意故」,故非正修。故虽五门,言其正行之体唯是赞叹、作愿、观察三门,故《论》长行释此三门一一说「如实修行」。

就赞叹、作愿、观察三门,赞叹门是称名,作愿门是一心愿生净土,观察门是观察佛、菩萨、国土三种庄严功德。

以称名为「如实修行」,此一如实修行义含两种:如实修行奢摩他(止)、如实修行毗婆舍那(观)。欲如实修行奢摩他,须作愿往生彼国,即是作愿门;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须智慧观察彼国三种庄严功德,即是观察门。故知赞叹门为总,作愿、观察为从总门中别开之子门。

若不愿生,不成如实赞叹,如实赞叹必愿生故,开作愿门;若缺观察,不知所赞真实功德相故,无由愿生,故开观察门。

名号本身能止一切恶故,是体具之止;名号本身具含国土、佛、菩萨三严功德,是体具之观。名号体具止观故,以称名为本,作愿、观察为称名之体具──自体法尔具备之德目。称名本来为愿生故,念念称名即具作愿行;愿生必欣净土之庄严故,念念即具观察行。

由观察而愿生,由愿生而称名,故以称名为所归;由称名而满其所愿,得生向所观察之庄严净土,故以称名为全功。

壹拾三、五因与五果

与五念相对,最后〈利行满足章〉举出五果门:

  1. 近门:往生净土即接近阿耨菩提果之意。
  2. 入大会众门:既入净土即是入如来大会众之数。
  3. 宅门:已入大会众之数,心得寂静,犹如归家安住,譬喻止观之行成就之相。
  4. 屋门:既入宅内,如同在此屋宇之内饮食,爱乐净土之庄严。
  5. 园林游戏地门:往生净土,证阿耨菩提之果,观察一切苦恼众生,而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示现种种应化身,以教化众生为自己之娱乐,犹如在园林中游戏。譬喻净土菩萨救度众生之事。

前四门是自利之德,第五门是利他之德。虽说五果之功德渐次成就,然而这是一时的施设,原因是依五因之二利圆成而入净土,其所约对之五果不可能有渐成之理故。是故五果并不是对五念,乃是为了显明五念因之力用,将往生成佛之一果分为五种来示现而已。

特别将最后之结论:

  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与不虚作住功德之偈: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二者比对,更对照〈净入愿心章〉: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可知彼佛净土乃是往生即成佛之境界,以一法故、清净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国土十七种德全体是佛境界,菩萨四德亦全体是佛德之流现,以成佛而示现为菩萨度生之事。其成佛之因虽说为五念门,推根归本在于佛之本愿力。《论注》举出第十八愿「称名往生」、第十一愿「往生成佛」、第二十二愿「成佛度生」说明之。

壹拾肆、《往生论》与净土三经

《往生论》三次提到「无量寿经(修多罗)」:

  • 一、 题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 二、 偈颂毕,言「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 三、 论终言「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此「无量寿经」昙鸾大师解释为「净土三经」,即:

  • 一、 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无量寿经
  • 二、 观无量寿经──观经
  • 三、 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故《往生论》称为「三部通申论」,历代三经释家皆以此论为指导;三经当中主要是依据大经,特别是依第十八愿为核心。

从愿文「至心」开出礼拜门,龙树菩萨《十二礼》言「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依「信乐」开出观察门,《论》言:「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论注》明「起观生信」。依「欲生我国」开出作愿门,因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欲众生往生彼国故,方有今日行者愿生,《论注》言「愿生有宗」。依「乃至十念」开出赞叹门,顺彼佛愿之称名为如实修行故。依「十方众生」开出「回向门」,因弥陀已发愿救度十方众生故,今日行者回向众生共同愿生彼国,称为「巧方便回向」。

特别就观察门,总摄三严二十九种归入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愿心庄严,其核心是依《大经》第十八愿;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落实于称名一行,其摄化是依《观经》由观佛入念佛;先观国土德,再观佛德,再观菩萨德,其次第乃是依《阿弥陀经》,先示往生之处所,再示往生之强缘,再示生后之得益。

又就偈颂之核心,亦即第一行偈天亲菩萨之自督,乃是依据于三经之结经的《阿弥陀经》,显明「一心称名」为五念门行之归宗的绝对价值;对照「观佛本愿力」一偈,则后来善导大师依之开创净土宗之根本思想──「本愿称名」,早于此《论》见其端倪。这对净土行人皆是难得的启示。

壹拾伍、《往生论》与《易行品》

在净土教理史上,天亲菩萨《往生论》为龙树菩萨《易行品》之连续,但更为鲜明、更为系统。

单从题名可见两部教着特色不同之一斑。一标显「易行」为旗帜,明大乘菩萨道此土现生入不退转地有难有易,应当舍难取易,归入弥陀本愿称名,进而求生弥陀净土;一直明「愿生」为宗旨,示一心归命,起五念行门,毕竟得生。也就是《易行品》采取的是含蓄的方式,做渐进式引导;而《往生论》(愿生偈)则是直露无遮地宣示净土门的本旨。至于二者的本质,完全一致,不论「易行」还是「愿生」,都以「弥陀本愿称名」为教体。

又从行法上,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简单列明「念我」、「称名」、「自归」,没有做详细的解释。天亲菩萨在《往生论》则将之系统展开为五念门行,并赋予种种理论。

由本愿取意文之「念我」开出观察门,「称名」开出赞叹门,「自归」开出作愿门;又由赞弥陀偈往往说「稽首礼」、「归命礼」而开出礼拜门,由最后之回向偈开出回向门。

何以得知从「念我」开出观察门?此「念我」龙树菩萨自己解释说:

  人能念是佛 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天亲菩萨以「佛本愿力」解读「无量力」,以国土功德、佛功德、菩萨功德之「三严二十九种」解读「无量功德」。龙树菩萨也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弥陀章〉赞偈也开此无量功德为佛德、众生德、国土德。又龙树菩萨以「无量力」与「无量功德」是一体不分之物,合为一处「无量力功德」;天亲菩萨也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为「愿心庄严」,而归入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佛本愿力。二者全然一致。

《论》将赞叹门、观察门、作愿门一一释为「如实修行相应」,这是承顺并进一步显明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的「念我、称名、自归」之故。

再取全《论》对比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之教、行、果三法关系,可知:偈颂是「教」,主要在敷演弥陀本愿教理,建立「弥陀本愿力,为真实功德」之理论,相当于龙树菩萨「阿弥陀佛本愿如是」一句之展开;长行开五念门是「行」,相当于「念我称名自归」之展开;五功德果及一菩提果是「果」,相当于「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展开。

如上可知,一部《往生论》为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的展开,根本精神完全一致,表述方法有所不同。

一、在体裁上,《易行品》为龙树菩萨论一般大乘修行十地阶位之《十住论》中所夹带之一品,《往生论》为天亲菩萨为显明净土宗旨单独所造之论,可见龙树菩萨时代之净土教法在整个大乘佛法中仍呈含蓄之貌,经由天亲菩萨而现显独立的形态。

二、在切入上,龙树菩萨是就一般大乘佛法此土之修行,如何达至不退转为目标,而展开弥陀净土之教说;天亲菩萨则直接就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展开议论,《往生论》开章即言: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龙树菩萨是采取迂回导引的方式,而天亲菩萨则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

三、在依据上,《易行品》简要提出「阿弥陀佛本愿」,更无余言;《往生论》于标题先出「无量寿经」名,又于偈中宣明「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等,即是以净土三经为大背景加以广泛开演。

四、在形式上,《易行品》采用单点、直线式的表达,单点即「本愿」,直线即「念佛──成佛」,也即本愿称名为因,不退成佛为果;《往生论》则将此本愿核心教理予以系统理论化,将念佛成佛之直线扩展为结构性,即修五念门为因,得五功德果,最后得一菩提果。

五、在教相上,《易行品》比较通途法门之难行,侧重说明弥陀净土法门之易行,开出下劣凡夫得救之道;《往生论》则进一步说明此易行并非仅仅为下劣凡夫所设,其中含有大乘菩萨道之丰富内涵,即使高级菩萨也不出其外。也就是说《易行品》侧重在说明净土法门之「易」,而《往生论》在易的基础上,显现法门「胜」的一方面。

当然《易行品》之易,同时也是胜,即仅以称名之易行,现生速得不退菩提之果,岂非殊胜;而《往生论》之胜,同时也是易,即本来属菩萨之胜行、胜果,凡夫五念行也可得之,岂非容易。易且胜,胜且易,为何?因为本愿称名。

六、在化导上,《易行品》为从一般大乘佛法中,剥离出净土法门,尚处于一种消极自立的状态;《往生论》更进一步,导一般圣道修行归入净土法门,呈现出积极立人的趋向。

以上可知,天亲菩萨完成了净土法门从夹带到独立,从迂回到直接,从消极到积极,从自立到立人,从本愿一点到净土三经,从单一性称名到结构性五念,从下济劣等凡夫到上包高级菩萨之伟大功绩。经由龙树、天亲二菩萨,弥陀净土法门遂以纯澈而完整的姿态跻身于印度大乘佛教之大舞台,如同璀璨之星,万人共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