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义

前言·目录

《净土宗概论》前言

(附:《净土宗概论》目录)

中国净土宗由唐善导大师[1]创立。时间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大师从山西玄中寺返回终南山悟真寺)至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大师从悟真寺移居京都实际寺),亦即大师三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住持悟真寺期间。随着净土宗的开创,大师也经常从终南山悟真寺往返于帝京各大寺之间,热烈教化,获得巨大成功。传载:士女归者无数,家家弥陀佛[2],户户观世音;屠夫歇业,满城断肉。大师被尊为阿弥陀佛化身,所说等同佛说。其创宗的情形,《观经疏》说「楷定古今」「诸佛证定」「一如经法」「一句一字不可加减」,即纠正古今诸师对于弥陀净土法门的曲解、错解,开示纯正法义,得到诸佛的证明,成为净土法门之正脉、标准、规范。任何有关弥陀净土的解释,若与大师所释相合,即知是正确可依;相违,皆非正确,不可依。

善导师承道绰[3],道绰承续昙鸾[4],昙鸾承续印度之天亲[5]、龙树[6]:此为中国净土宗之正脉传承。

此传承思想略说有如下特点:

  • 一、有统一、完备的净土宗教判理论;
  • 二、有一脉相承的法义师承关系;
  • 三、依阿弥陀佛本愿为立宗根本;
  • 四、完全以阿弥陀佛本愿的立场解释净土经典,丝毫不夹杂圣道诸宗理念;
  • 五、教理、行仪完备,净土宗规模严整。

其他有关弥陀净土的解释,皆不具备上述特点,皆糅杂诸宗混说净土,非纯依净土解释净土,故只是诸宗净土教,而非净土宗。如天台净土、华严净土、唯识净土、禅门净土等,即所谓「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教宗华严,行归净土」之类。故今编述《净土宗概论》,专依善导大师一系之净土思想,不涉其余。譬如欲学天台宗,须专依智者大师;欲学净土宗,即专依善导大师。

本书简介如下:

  • 一、本书谨依善导大师宗义为准绳,贯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诸祖教义,特别致力于净土宗教义建立之根本。
  • 二、本书力图展现净土宗教义之全貌,为净业行人提供整体认识。不暇细释,为便初学,附有注释,并举文献出处。
  • 三、本书章节如目录。正论十章:第一章为总述,其余为分述;二、三、四章为教,五、六、七章为行,第九章为证,第八章承上启下;「本愿」承教门三章,「称名」承行门三章,因「本愿称名」,故「凡夫入报」;第十章总结要点。

以人为喻:第一章为总体,示其轮廓;二、三、四章如头首,识其面目;五、六、七章如身躯血肉,因之奔运;第八章如骨,倚之独立;第九章乃双足,承载全身,站稳立场。

  • 四、本书最后附「净土宗教章」,以见一宗之大纲。

释净宗 于终南山悟真寺
2012年10月15日

名词注解:

[1]善导大师 (613—681)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俗姓朱,唐初山东临淄人(一说安徽泗州人),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阅《观无量寿经》,喜净业易行,乃转修十六妙观,亲证三昧,见极乐胜相,备在目前。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大师到石壁山(山西交城)玄中寺参礼道绰大师,得《观无量寿经》奥义。道绰寂后,返终南山悟真寺,创立净土宗,并于长安实际寺、光明寺、慈恩寺大弘法化,士女奉者无数,尊为弥陀化身。

[2]弥陀佛 即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昔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立誓救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3]道绰 (562—645)昙鸾大师净土思想的继承者。俗姓卫,隋末并州汶水(山西太原)人,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涅槃经》,曾开讲二十四遍。隋大业五年(609年),到汶水石壁玄中寺,拜读昙鸾大师念佛行业,大为感动,于是舍《涅槃》讲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开讲《观无量寿经》约二百遍,日念佛号七万声,并发明念佛珠记数,结缘四众。由于大师的德化,晋阳、太原、汶水三县七岁以上的人都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4]昙鸾 (476—542)净土宗理论的奠基者。俗姓不详,北魏山西雁门(山西代县)人,少时游五台山,感其灵异,发心出家,精研《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与佛性学说。后注解《大集经》,因病中断,叹人命危脆,欲先学长生之术,再研学佛法,遂往江南,向陶弘景请教仙术,得仙经十卷。北归途中经过洛阳,遇菩提流支,请问佛法中长生之法,菩提流支授以《观无量寿经》,大师欢喜信受,遂焚仙经,专事净业。东魏孝静帝重其高德,尊为「神鸾」,敕住并州(山西太原)大岩寺,晚年移往石壁山(山西交城)玄中寺,弘通净土法门。

[5]天亲 大乘佛教瑜伽学派的创始人。佛灭后九百年生于北天竺,无着菩萨之弟。初习小乘,通五百部小乘经论,曾作《俱舍论》批评大乘。后随无着改信大乘,造《唯识论》等五百部大乘论,世称千部论主。

[6]龙树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奠基者。佛灭后七百年生于南天竺,马鸣菩萨的再传弟子,中国大乘八宗的共同祖师。


《净土宗概论》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 第一节 宗的定义及特性
    • 第二节 善导开宗
    • 第三节 净土宗述要
  •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 第一节 教相判释之意义
    • 第二节 三师教判
      • 一、难易二道之教判
        • (一)难行道
        • (二)易行道
      • 二、圣净二门之教判
      •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 四、要弘二门之分判
  •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 第一节 正依经典之意义
    • 第二节 净土三经
      • 一、《无量寿经》二卷
      • 二、《观无量寿经》一卷
      • 三、《阿弥陀经》一卷
    • 第三节 三经关系
    • 第四节 三经先后
  •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 第一节 相承论释之意义
    • 第二节 相承论藏
      • 一、《易行品》一卷
      • 二、《往生论》一卷
    • 第三节 相承释文
      • 一、《往生论注》二卷
      • 二、《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 三、《安乐集》二卷
      • 四、《观经疏》四卷
      • 五、《观念法门》一卷
      • 六、《法事赞》二卷
      • 七、《往生礼赞》一卷
      • 八、《般舟赞》一卷
  • 第五章 安心
    • 第一节 安心之意义
    • 第二节 总安心
      • 一、菩提心
      • 二、厌欣心
    • 第三节 别安心
      • 一、至诚心
      • 二、深心
      • 三、回向发愿心
  • 第六章 起行
    • 第一节 起行之意义
    • 第二节 正杂二行
    • 第三节 五种正行
      • 一、读诵正行
      • 二、观察正行
      • 三、礼拜正行
      • 四、称名正行
      • 五、赞叹供养正行
    • 第四节 助正二业
    • 第五节 二行二修得失
      • 一、五番得失
      • 二、十三得失
    • 第六节 五念门
      • 一、身业礼拜门
      • 二、口业赞叹门
      • 三、意业观察门
      • 四、作愿门
      • 五、回向门
  • 第七章 作业行仪
    • 第一节 作业之意义
    • 第二节 四修
      • 一、恭敬修
      • 二、无余修
      • 三、无间修
      • 四、长时修
    • 第三节 三种行仪
      • 一、寻常行仪
      • 二、别时行仪
      • 三、临终行仪
  • 第八章 本愿称名
    • 第一节 本愿之意义
    • 第二节 因本愿──四十八愿
      • 一、发愿缘由
      • 二、四十八愿分类
      • 三、四十八愿成就
    • 第三节 根本愿──第十八愿
    • 第四节 本愿称名
      • 一、本愿称名之意义
      • 二、本愿称名之相承内涵
    • 第五节 选择本愿
      • 一、胜劣义
      • 二、难易义
    • 第六节 生因本愿
    • 第七节 摄生三愿之关系
    • 第八节 念佛利益
      • 一、光明摄取
      • 二、五增上缘
      • 三、念佛现世之德香
  • 第九章 凡夫入报
    • 第一节 身土报化
    • 第二节 凡夫入报
    • 第三节 速超成佛
    • 第四节 胎生化生
    • 第五节 辈品阶位
      • 一、辈品之有无
      • 二、辈品之意义
      • 三、三辈机法
      • 四、九品心行
      • 五、辈品开合
      • 六、三福诸善
    • 第六节 平生业成
    • 第七节 现生不退
  •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 第一节 宗旨与特色之意义
    • 第二节 宗旨四句偈
    • 第三节 特色四标语
  • 附 净土宗教章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第一节 宗的定义及特性

宗,为「尊」「崇」「主」之义,引申有「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亦即:在佛说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即称为「宗」,也称「宗派」。

由此可知,宗有这样几重特性:

  • 一、独尊性──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唯一而无二,不可能有与之并列、平等的法门存在。
  • 二、统摄性──以此独尊无二的法门,统摄其余一切法门。
  • 三、体系性──一宗之内,所有法门,依其相状、地位、价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宗,为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所形成。教理上完整意义之宗派,必须具有宗派名称、教相判释、正依经典、法脉相承,简称「宗名」「教判」「经典」「相承」,此为一宗成立之要素。

第二节 善导开宗

印度净土法门虽普及、发达,但并没有所谓「净土宗」。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至隋唐时代形成「大乘八宗」,净土宗即其中之一。

由释迦牟尼佛开说的净土三经,经印度龙树、天亲二大菩萨作论提倡,至中国北魏昙鸾大师,依弥陀本愿力阐明净土立教之本旨,奠定净土宗之理论基础,复由道绰大师承其教说,传至唐代善导大师(613—681),完善净土宗之系统理论及实践行仪,净土宗正式创立。善导大师被尊为净土宗之集大成者、净土宗之开宗祖师,尊为净土宗「宗祖」。

宗派的名称,或依经典立名,如「华严宗」;或依祖师立名,如「天台宗」;或依行法立名,如「禅宗」;或依教判立名,如「密宗」。往往一个宗派不止一个名称,如天台又称「法华宗」,密宗又称「真言宗」等。

「净土宗」,乃依教判立名;若依经典立名,可名「无量寿宗」或「弥陀宗」;若依行法立名,可名「念佛宗」;又有以往生[1]净土莲花化生,称为「莲宗」。

第三节 净土宗述要

净土宗为专称弥陀佛名及修余善回愿,求生极乐净土[2]之佛教宗派,由唐代善导大师创立,奉《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为正依经典,依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观经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为相承祖师论释,尤尊善导大师《观经疏》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

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因愿果号为立教根本,以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轴心,建立「难易二道」[3]「自他二力」[4]「圣净二门」[5]「要弘二门」[6]之教判体系,确立「三心」[7]「四修」[8]「五念」[9]、「正杂二行」[10]、「正助二业」[11]等心、行、业规范,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为宗旨,以「本愿称名[12],凡夫入报[13];平生业成[14],现生不退[15]」为特色。

名词注解:

[1] 往生 从娑婆世界往极乐世界,莲花化生。

[2] 极乐净土 或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清净国土。《阿弥陀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3] 难易二道 即难行道与易行道。念佛往生极乐为易行道,其他法门为难行道。详见第二章第二节「一、难易二道之教判」。

[4] 自他二力 即自力与他力。自力,即众生自己的修行功力;他力,即佛力,即阿弥陀佛本愿力。

[5] 圣净二门 即圣道门与净土门。念佛往生极乐为净土门,其他自力修行法门为圣道门。详见第二章第二节「二、圣净二门之教判」。

[6] 要弘二门 即要门与弘愿。净土门内,自力回向定善散善求愿往生为要门,凭靠阿弥陀佛愿力往生为弘愿。详见第四章第三节「四、《观经疏》四卷」。

[7] 三心 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8] 四修 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详见第七章第二节。

[9] 五念 礼拜、赞叹、观察、作愿、回向,详见第六章第六节。

[10] 正杂二行 依净土三经,与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直接相关的修行,称为正行,分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五种,其余为杂行。详见第六章第二节。

[11] 正助二业 五种正行之中,第四称名为正定业,其余四种为助业。详见第六章第四节。

[12] 本愿称名 专称弥陀佛名,是顺佛本愿之行。详见第八章第四节。

[13] 凡夫入报 凡夫念佛得入阿弥陀佛极乐报土,详见第九章第二节。

[14] 平生业成 信顺弥陀救度之人,平生念佛之时往生业因已经决定,不必等待临终决定,详见第九章第六节。

[15] 现生不退 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名号之人,在此土以凡夫身入于不退成佛之位,不必等待往生极乐之后,详见第九章第七节。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第一节 教相判释之意义

判别、解释佛陀一生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称为教相判释,略称教相、判教、教判、教摄。即依教说之形式、方法、顺序、内容、意义等,而分类教说之体系,以明佛陀之真意。

因世尊一代所说之教为数甚多,时、地、因缘各异,针对不同根机[1],义理亦互有出入,欲知其意旨、因缘、次第,必须借助整理诸经典及判定其价值,否则无法明了佛陀之真实意旨,于是产生教相判释。

就经典自身而言,例如《法华经》示以大乘[2]小乘[3]之别,《楞伽经》示以「顿渐」[4]之别,《华严经》说「三照」[5],《涅槃经》说「五味」[6],《解深密经》说「三时」[7],凡此皆是开教相判释之端绪。

在我国所翻译的诸经论,并非依其产生之先后次第,而是同时传译不同时代甚至教理内容相互矛盾之经论,以致初学者不易理解其中奥义而无法入门。具有创见之诸大德,为明示其所信奉教义之立场,以指导初学者,故常将此诸经论之繁杂教说加以分类比较,判定其价值,解释其教相,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因此,我国佛教在教相判释方面特别兴盛,并由此推动佛教诸宗之成立。

可说宗派的成立,乃是依其教判为宣示。

第二节 三师教判

净土宗之教判有三种,所谓「三师教判」:一、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三、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

一、难易二道之教判

总判一代佛教无量法门,大别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两种,称为难易二道判。此难易二道之教判,本出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
  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一开篇即引用而解释之,成为净土教判之根底。

(一)难行道

在五浊恶世[8]、无佛之时,有种种退堕因缘,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难。比如陆地步行,遥远之方,千辛万苦,重重险阻,很难到达目的地。

(二)易行道

以众生念佛为内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为外缘,因缘和合,即得往生净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比如水上乘船,依靠船力,安稳快乐,直达目的地。

易行道即是净土教、他力救度之教。难行道即净土教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证悟之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9]、六度[10]万行[11]等,皆统属之。

难行道之难,连菩萨都觉得困难,龙树菩萨比喻为「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12]」,其特点是「诸、久、堕」,即普修六度万行之「修诸难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久乃可得」,于其间可能堕于小乘,「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则断绝成佛之希望。对于我们这些博地凡夫[13]来说,难行道是绝对不可企及之事。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则人人可行,人人可证,其特点是「一、速、必」,即专称弥陀一佛名号,现生疾至不退转,必定成佛,因而成为吾等罪业凡夫[14]之大希望、大光明。

难易二道判的目的,在于指引浊世末法[15]之凡夫舍难取易,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二、圣净二门之教判

承续昙鸾大师思想的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判一代佛教为二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此称圣净二门判。「圣」即圣道门,「净」即净土门。

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16]、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统称圣道门。其次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17],离三途[18]因,灭三途果;再断八十一品修惑[19],离人天[20]因,灭人天果,最终出于三界[21],不再六道轮回[22]。此在声闻[23]人,则修四谛法[24],经三生六十劫[25],得阿罗汉果[26];缘觉[27]人,则修十二因缘法[28],经四生百劫[29],得缘觉果;若菩萨,则修习六度万行,经三祇百大劫[30],圆满无上佛果。这些都是圣道门──自力证悟之教。

虽无明[31]烦恼一毫未断,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32]往生极乐净土,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槃[33],即是净土门──他力救度之教。

当今末法,圣道一种难修难证,净土一门易修易往,故劝舍圣道、归净土是圣净二门教判之归趣。

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言异意同。圣道即是难行、自力,净土即是易行、他力。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判教之大小:

  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二藏」:声闻藏与菩萨藏,亦即小乘与大乘。

「二教」:渐教与顿教。

以二藏二教判摄一代佛教,为诸宗通用之教判。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于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于二教当中为顿教,即是言通而意别。

圣道诸宗,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34]、行菩萨道[35]得名,未有不发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万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故圣道大乘为择机[36]大乘、自力大乘、难行大乘,亦是行者因地[37]、相对之大乘。于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只是称名、愿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故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真正一实境界[38]之一佛乘。天亲菩萨《往生论》称为「大义门[39]」,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为「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40]」,善导大师说为「一乘海[41]」「五乘齐入[42]」。

又,渐教为渐进成佛之教,须经长时多劫,次第升进而成。顿教为顿速成佛之教,不须渐历时劫、阶位等,故称为顿。净土为顿教,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43]」,天亲菩萨《往生论》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4]」「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禅、密、天台、华严皆名顿教,但都要求断惑证理,故仍是渐教,所谓「于法虽顿,望机成渐」。唯有净土一门,显明未断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顿中之顿。

与而论之,圣道门中亦有顿教;夺而论之,圣道门总为渐教,唯净土一门为顿教。

《般舟赞》言: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槃因。
  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钝根无智难开悟。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初明五乘教法,于大乘中有渐有顿;众生不堪,顿还成渐。次明净土法门之顿教菩萨藏,人人堪行,速疾超证,故为绝对顿教。

又说: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
  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

即是总以一代八万四千法门皆名渐教,独以称念弥陀名号为顿教。一声称名罪皆除,故以利剑形容之;其余则非圆顿,万劫苦行,犹如钝刀,而非利剑。

如上三师教判,昙鸾大师为就行者因地之行法,以六度万行为难行,称名一行为易行,劝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难易二道之教判为「约行教相」;道绰大师就行者所求之果证,以此土入圣证果为圣道门,往生净土成佛为净土门,故圣净二门之教判为「约证教相」;善导大师直接从净土教本身之大小顿渐来判属,故二藏二教之教判即是「约教教相」。

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教行是能证之因,证是所证之果。由此教、行、证三方面之判释,一宗之大方针明确,净土宗成为独立宗派。

三师教相中,净土宗正用教判为圣道、净土二门之判。这是因为从立名意义来说,「圣」即无漏圣智,「道」即通,行无漏圣智,能通涅槃果,故称圣道;「净土」即期待往生净土。「圣道、净土」明白无误,共同认可。而难易、渐顿之说,由行者业习、好乐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

四、要弘二门之分判

以上三师「难易二道、圣净二门、二藏二教」之教判,皆是立于净土宗之立场对整个一代佛教之大判。除此之外,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又有针对净土门内之细判: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此称「要弘分判」,「要」即「要门」,「弘」即「弘愿」。

又《观经疏‧散善义》最后结论: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为「要弘废立」[45]。「废立」意同取舍。

善导大师将净土一门又别分为要门与弘愿两种,以《观经》所说「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为要门,以《大经》所说「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为弘愿。先虽开定散之要门,后还舍之,而独取弘愿之念佛一行。故知要门为方便,弘愿为真实。以要门引导诸机归入一向专念,是释迦开说定散二善之意。

定散二善摄尽六度万行,本来是圣道门自力难行之法,以之回向求生极乐,即转入净土之要门,再转即入弘愿,专修念佛。

此定散二门之分判,有双重作用及目的:一为方便圣道行人转入净土,二为方便要门行人归入弘愿一向专念。

行法 目 标
圣道门 六度万行 此土成佛
要 门 六度万行 愿生净土
弘 愿 一向专念 愿生净土

圣道门行人本期此土成佛,但此是难行道,若能回向往生净土,即自然成佛,即是易行道。成佛目标与行法虽相同,却有难易之别,故能舍难取易,一转而入净土之门(要门)。既愿生净土,彼土是无为涅槃界,凡夫有漏福善不能往生,必须称佛名号,乘佛愿力方能往生,故再转而入弘愿专修,以佛果地一句万德洪名,总摄一切因中六度万行,即是舍劣取胜。

名词注解:

[1] 根机 众生的心性及接受教法的天赋。众生心性,有造作之力,犹如树木的根;众生被教法所激发而心动,犹如弓弩之机发动。

[2] 大乘 「乘」即运载。大乘即普运一切众生从烦恼此岸抵达觉悟彼岸的教法。大乘佛法以救世利他为宗旨,以成就佛果为目标。大乘行者不满足于自身解脱,更致力于救度一切众生。

[3] 小乘 以修身自利为宗旨,以成就声闻(阿罗汉果)、缘觉(辟支佛果)为目标。小乘行者着眼于自身解脱,致力于悟入空寂涅槃。

[4] 顿渐 顿教与渐教。顿教即不依次第,快速达成觉悟;渐教即循序渐进,经过长时修行而觉悟。详见第二章第二节「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5] 三照 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教化大乘菩萨;幽谷喻佛说小乘经教,教化声闻、缘觉;平地喻佛最后说方等、涅槃,教化一般大乘渐入的根机。

[6] 五味 一、乳味。乳自牛出。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为淡泊,犹如生乳。二、酪味。酪从乳生。佛说《华严经》之后说阿含经,接引小乘之机。三、生酥味。生酥从酪出,佛说阿含经之后说方等经,引导小乘之机回小向大,而为大乘通教之机。四、熟酥味。熟酥从生酥而出。佛说方等经之后,说般若经,引导大乘通教之机而为大乘别教之机。五、醍醐味。醍醐从熟酥而出。佛说般若经之后,说《法华》《涅槃》,引导大乘别教之机熟而为大乘圆教之机。

[7] 三时 即瑜伽唯识宗的三时教,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分作三个时期:一、佛说阿含小乘教,明法有我无,说诸法缘生实有;二、佛说诸部《般若》,明诸法缘生即是性空;三、佛说《解深密经》等,空有具陈,为中道教。此三时判教,即是深浅次第:初时说诸法是有,故浅,且偏于有;第二时说诸法性空,谈理较深,又偏于空(与初时各执一边,皆是不了义教);只有第三时,双彰空有,不落二边,才是中道究竟了义之教。

[8] 五浊恶世 劫浊(灾难频发)、见浊(邪见流行)、烦恼浊(贪瞋炽盛)、众生浊(罪多福少)、命浊(寿命短促)

[9] 八万四千法门 佛教法门众多的一种表述。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

[10]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分别度悭贪、毁犯、瞋恚、懈怠、散乱、愚痴。

[11] 万行 布施、持戒、忍辱等一切行法。

[12] 三千大千世界 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13] 博地凡夫 「博」,广多。下劣凡夫之地广多。又写作「薄地凡夫」,凡夫身处被诸苦所逼迫的地位。

[14] 罪业凡夫 凡夫深着五欲,迷惑流转,造作罪业,故名罪业凡夫。

[15] 末法 距离释迦牟尼佛久远而教法微末。佛法流传于世,有「三时」之说,从佛入灭算起,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时期有教,无行,无证。

[16] 无漏圣智 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智慧。

[17] 见惑 见解上的迷惑,包括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等。

[18] 三途 地狱、饿鬼、畜生,或称火途、刀途、血途。

[19] 修惑 又称思惑,即贪、瞋、痴、慢、疑等迷惑。

[20] 人天 人道与天道。

[21]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至六欲天,下至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22] 六道轮回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众生作善恶之业,得苦乐之报,在六道里死此生彼,像车轮一样流转不息。

[23] 声闻 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之人,最高果位即阿罗汉。

[24] 四谛法 一、苦谛(人生是苦);二、集谛(人生之苦是由贪瞋等烦恼恶业所集);三、灭谛(一切烦恼恶业皆可息灭);四、道谛(若想息灭烦恼恶业,必须修道)

[25] 三生六十劫 声闻乘的修行时节。最速者三生得极果,最迟者六十劫得极果。劫是一种时间计算单位,由于过于久远,无法用年月衡量,用劫。经论中有「磐石劫」之喻: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

[26] 阿罗汉果 声闻乘极果,或称四果(初果须陀洹,意为入流,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意为一来,须再来欲界一番受生;三果阿那含,意为无还,不必再来欲界受生;四果阿罗汉,意为无生,解脱生死),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已出三界,已证涅槃。

[27]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28] 十二因缘法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即:一、无明(过去世一切烦恼);二、行(从无明生善恶行业);三、识(从行业生心识而投胎);四、名色(在胎中身心开始发育);五、六入(从名色──胚胎长成眼耳鼻等六根的人形);六、触(出胎与外境接触);七、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感受);八、爱(由感受外境而生爱欲);九、取(由贪着爱欲而追求);十、有(由追求爱欲而种善恶业因,未来必有果报);十一、生(由今世业力,来世再于六道受生);十二、老死(来世受生之身又渐老死)。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29] 四生百劫 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加行获得道果,慢则一百劫加行才能获得道果。

[30] 三祇百大劫 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无央数劫,经言: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又于百劫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后才能成佛。

[31] 无明 愚痴,不明事理。

[32] 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阿弥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四十八愿为大愿,积累兆载永劫之六度万行为大业,大愿、大业皆具不可思议的力量。

[33] 涅槃 灭度一切生死烦恼,智慧和德行达到究竟圆满。

[34] 菩提心 志求正觉之心,即愿成佛之心。

[35] 菩萨道 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

[36] 择机 选择根机。

[37] 因地 发心修道,尚未成佛。

[38] 一实境界 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的如来法身境界。

[39] 大义门 大乘之门。

[40] 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大乘佛法的登峰造极,不退之道的顺风航船。

[41] 一乘海 一佛乘之教海。

[42] 五乘齐入 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皆可乘阿弥陀佛愿力,一齐进入极乐真实报土。

[43]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超越从一地至一地的常途行法,当下证入普贤性海,普门示现因地行相。

[4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即佛果。

[45] 要弘废立 要门为废而说,弘愿为立而说。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第一节 正依经典之意义

建立一宗教义所根本依据的经典,称为正依经典。

「正」是纯、专,与「旁」相对,是统摄义;「依」是用,与「不依」相对,显简别义。于佛说一切经中,既然选择所宗,必然有所依、有所不依;于所依经中,也有正、旁之分,根本依据者为正依,辅助依据者为旁依。
正依统摄旁依。余经所说与正依经矛盾时,依正依经典为准。

第二节 净土三经

净土宗正依经典有三部,称为「净土三经」,即:

《佛说无量寿经》(简称《无量寿经》或《大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无量寿经》或《观经》)

《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弥陀经》或《小经》)

三经皆专门、纯粹讲述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之事,不杂其余,故为净土宗正依经典,善导大师称为「正行、专依、往生经」。

兼说阿弥陀佛净土之经甚多,皆为旁依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首楞严经》等,《观念法门》亦列举「六部往生经」。

一、《无量寿经》二卷

《无量寿经》共有十二种译本,其中五本现存,七本缺失,称为「五存七缺」。今所依者,为其第三本,即曹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康僧铠三藏法师[1]所译《无量寿经》(《历代三宝记》)。此经因为在净土三经中部卷最多,所以简称《大经》或《大本》。异译本有《大阿弥陀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庄严经》《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另存梵本及西藏译本。

本经主说阿弥陀佛因中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依愿修行,成就佛身、净土及圣众庄严;上卷讲述弥陀成佛因果,下卷讲述众生往生因果。

本经核心: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本经梗概及要点如下:

(一)释迦本怀

世尊欲说本经,先显祥瑞德相,阿难见相启请,世尊说明其出世本怀在于普救一切苦恼众生,惠以真实之利。

(二)四十八愿

接下来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因愿果德。先明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2]所,选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之精华,结成四十八大愿,誓愿以其成佛时之名号,救度一切善恶、智愚众生往生其国,速疾成佛;如果有一众生称名、愿生而不能令其往生者,则誓不成佛。

(三)法藏成佛

发四十八愿之后,法藏比丘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时间的修行,圆满大愿,于十劫之前,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即是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阿弥陀佛一直不停地呼唤着我们往生其涅槃国土──极乐世界。

(四)念佛往生

接着说明十方诸佛皆共称赞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众生闻信其名号功德,称名愿生其国,皆得往生,住不退转。

(五)三辈专念

接着说明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以「一向专念弥陀佛名」,皆得往生。

(六)往生胜果

凡往生者,乘佛愿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究竟一生补处[3],供养一切诸佛,广度一切众生。

(七)释迦劝诫

世尊慈悲晓谕娑婆世界刚强难化的众生,应当止恶行善,愿生安乐,永离三毒五恶痛烧[4]之苦。

(八)胎化二生

彼国有两种往生:明信佛智者,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胎生莲花宫内,五百岁不见三宝。

劝当明信佛智,专修念佛,不要怀疑。

(九)付嘱念佛

说经将终,佛告弥勒:凡是闻信彼佛名号,欢喜念佛之人,此人即得真实大利,具足无上功德。

释迦本怀,于此达成。

(十)特留此经

最后世尊预鉴当来众生纯恶无善,一切自力经法由于众生不能修持而自然灭尽。世尊慈悲,特留此《无量寿经》住世度生。那时众生念佛,随意所愿,皆得往生。

二、《观无量寿经》一卷

《观无量寿经》,刘宋文帝元嘉年中(公元424年)僵良耶舍三藏法师译。

本经一卷含王宫与耆阇两次说法,称为「二会正说」。世尊在王舍城王宫之内,为韦提希及阿难等宣说定心观想极乐胜境的十三定观[5](定善),以及散心修诸善的三福[6]九品[7](散善),回向愿生极乐世界,为「王宫会」。阿难从王宫返耆阇崛[8]山,世尊在座,对文殊等一切人天凡圣,复述王宫所说之法门,称「耆阇会」。

此经流通本名为《观无量寿经》,善导大师所释本名为《无量寿观经》,简称《观经》。

本经核心:说定散二善,广摄众机,归入念佛。

本经梗概及要点如下:

(一)韦提厌苦

世尊一时与文殊等诸大菩萨正在耆阇崛山中,此时王舍城发生悲剧,阿阇世王子为贪王位,囚杀父王,国太夫人韦提希同遭禁闭,身心忧苦,遥念世尊。世尊以神通现于宫中,韦提希深厌苦境,求愿往生无忧佛国。

(二)求生极乐

世尊放光,摄十方诸佛净土于佛顶光台之中,令韦提希一一尽见。佛力加被,韦提希选生极乐,请说定善观法。世尊观机,自开三福之行,并示佛力异方便观。

(三)十三定观

世尊应韦提希之请,次第开说十三种观想极乐依正庄严的方法,众生若一一观想成就,皆得往生。于第七华座观,世尊欲明「除苦恼法」,阿弥陀佛当下显现,住立空中,韦提希见佛作礼,欢喜得忍,往生决定。于第九真身观,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唯摄念佛众生而不舍。

(四)三福回向

说十三观毕,世尊为不能修定善观法的众生开说散善回向往生,即九品中的前六品之人行三福业,或修行福[9],或修戒福[10],或修世福[11];或单行一福,或合行二福,或具行三福,随人根机,各修多少,用以回向,皆得往生。

(五)念佛往生

上面虽说了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业,但世尊的心特别怜愍三福无份、唯恶无善的恶业凡夫,开说阿弥陀佛大悲本愿,欲使一切善恶凡夫皆能仰仗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称名往生其国,所以特取一生造作十恶[12]、破戒[13]、五逆[14],直到临终才遇到弥陀救度之法的三种众生为典型,置于下品,以一声、十声的口业称名,当下即时庄严往生极乐,以彻底彰显阿弥陀佛的绝对救度。

(六)唯赞念佛

上面总说了定善、散善、念佛三种往生方法,但世尊唯独称赞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15],观世音[16]、大势至[17]二大菩萨为其胜友。

(七)付嘱持名

因念佛是弥陀本愿,最易而又最胜,所以世尊最后唯独付嘱阿难「持无量寿佛名」以结束本经。

三、《阿弥陀经》一卷

此经共有四译,今所依者,为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所译。此经说五浊凡夫专念佛名得生极乐,六方恒沙诸佛共来证明护念。此经是世尊在无人请问的情形下,以舍利弗尊者为对告众,主动宣说,故称「无问自说」之经。因其在三经中最为简明扼要,简称《小经》。现存异译本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为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玄奘大师所译。另存梵本及西藏译本。

本经核心:明极乐报土[18],众生自力少善不能往生,唯专称佛名得生。

本经梗概及要点如下:

(一)赞极乐依正

世尊自开金口,先赞依报[19]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成就救度众生往生之处所;接着赞正报[20]佛身,无量光寿,无有障碍,成就救度众生往生之力量;接着 赞极乐圣众,其数无量,皆得不退,一生补佛,示现已获往生之利益。

(二)劝众生愿生

既有如此功德利益,劝众生应当愿生。

(三)贬少善不生

明称名之外皆为少善根,不能往生极乐宝国。

(四)明念佛必生

唯专称弥陀佛名,是多善根,上尽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必得往生。

(五)明诸佛证诚

如此高妙国土,少善不生,称名即生,众生难信,故诸佛皆出舌相证明。

(六)结叹难劝信

世尊、诸佛互叹:「为五浊恶世众生说此难信之法,甚难甚难!」而劝吾等应当深信。

第三节 三经关系

三经同为净土宗正依经典,同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同以专念弥陀佛名为宗,同以往生弥陀报土为用,但为善巧摄化众生,各有不同侧重。

《大经》重在说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因愿果德,众生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也是三经共同的原理,但说在《大经》。

《观经》重在说明往生的机类,即定散二机、善恶九品,普皆往生有份,使人欣慕: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摄机,但说在《观经》。

《小经》重在说明往生的方法与胜益,即凡夫专称佛名,往生极乐报土涅槃界,位齐补处: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方法与利益,但说在《小经》。

净土三经 地位 经体 经宗 力用 侧重
无量寿经 正依经典 佛名号 专念弥陀佛名 凡夫往生报土 往生原理—乘佛愿力
观经 同上 同上 同上 往生机类—善恶九品
阿弥陀经 同上 同上 同上 往生方法—专念佛名
往生胜益—不退成佛

第四节 三经先后

三经先后,有「义理」与「说时」两重。

从义理来说,《大经》说四十八愿,是根源,为先;《观经》说定散十六观,是展开,为中;《小经》说专念佛名,是结归,为后。

从时间来说,《小经》确定为最后所说,《大经》《观经》可据经文推知先后。《大经》上卷阿难问「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下卷「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 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如果在此之前已说过《观经》,则阿难尊者不当有此问,可知《大经》为先说。又《观经》华座观说到「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中品下生说到「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可知《观经》说在《大经》之后。

<

div style=”font-size:12px”>名词注解:

<

div style=”font-size:12px”>[1] 三藏法师 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比丘。

<

div style=”font-size:12px”>[2] 世自在王佛 又名世饶王佛。阿弥陀佛在因位法藏比丘时,于此佛所出家,发四十八愿。

<

div style=”font-size:12px”>[3] 一生补处 尽此一生即可补入佛位。第三章第二节「三、《阿弥陀经》一卷」中的「补处」即「一生补处」。

<

div style=”font-size:12px”>[4] 三毒五恶痛烧 即三毒、五恶、五痛、五烧。三毒即贪、瞋、痴,为一切烦恼的根本;五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痛即由五恶而感五种苦果,生时受法律惩罚,死后堕入恶道;五烧即苦痛切身,犹如火烧。

<

div style=”font-size:12px”>[5] 十三定观 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说观想极乐净土的十三种观想方法。

<

div style=”font-size:12px”>[6] 三福 即世间福、小乘福、大乘福之三种福业,又称世福、戒福、行福。

<

div style=”font-size:12px”>[7] 九品 众生大分为九种品类,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众生,皆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

<

div style=”font-size:12px”>[8] 耆阇崛 山名,译为鹫头、鹫峰、灵鹫。山顶似鹫,又山中多鹫,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东北,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地。

<

div style=”font-size:12px”>[9] 行福 三福的第三福,大乘行者所修,即「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

div style=”font-size:12px”>[10] 戒福 三福第二福,持小乘戒律,即「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

div style=”font-size:12px”>[11] 世福 三福第一福,世俗善根,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

div style=”font-size:12px”>[12] 十恶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十恶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

<

div style=”font-size:12px”>[13] 破戒 受戒之人违反戒法。

<

div style=”font-size:12px”>[14] 五逆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

<

div style=”font-size:12px”>[15] 芬陀利花 正在开敷的白色莲华,有数百花瓣。经中极赞殊胜稀有,喻为芬陀利花。

<

div style=”font-size:12px”>[16] 观世音 西方三圣之一,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受苦众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其解脱,故名观世音。

<

div style=”font-size:12px”>[17] 大势至 西方三圣之一,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故名大势至。

<

div style=”font-size:12px”>[18] 报土 酬万行之因而得万德庄严之净土。

<

div style=”font-size:12px”>[19] 依报 众生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比如国土、住宅、衣食、眷属等,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

div style=”font-size:12px”>[20] 正报 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即自体身心,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第一节 相承论释之意义

「相承」又称法脉相承,指一宗一派教法的递相承接,如生命体之血脉运行,同源,同质,始终一贯。

「论」为菩萨所造,「释」为祖师所解。论与释共同解释正依经典。

虽有净土三经,但各自解释不同,或说为凡,或说为圣;或判报土,或判化土[1];或重观佛,或重念佛。若无相承,则学者终无所依。故依相承,建立正宗。

相承一般表述为两方面:一、人相承,也称相承祖师系谱;二、法相承,即相承祖师有关论着。

人以传法,法由人显,二者不离。

净土宗的创立,以印度龙树、天亲菩萨,中国昙鸾、道绰、善导大师共五位祖师相关论释为相承,而一般习知的中国净土宗十三祖[2]系谱,以「功高德盛」为立祖原则,在法义上并无相承关系。

第二节 相承论藏

一、《易行品》一卷

《易行品》为龙树菩萨所撰述之《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品,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译。

《易行品》的主旨,在引导通途[3]大乘行者舍难取易,归入弥陀本愿称名。其目标是菩萨道之「现生不退」,方法是「执持称名号」。

全品由两重问答组成,第一重问答从佛法无量门中决出易行道,第二重问答从诸佛菩萨易行中突出弥陀之易行。

作为净土门尊崇的第一部祖典,其对于净土门的贡献是根本性、方向性的,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难易二道判──此为历代净家教判之根底;

(二)本愿称名释──即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简略解释。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此释揭示净土门教理的根本核心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即称此愿为「本愿」,此本愿所誓在「称名」。由此,「本愿称名」成为净土门教理展开的根本基础。离开弥陀本愿称名,即无净土法门,也无净土宗。

龙树菩萨另有《十二礼》一卷,为专门礼赞阿弥陀佛之七言偈,甚受净业行人的喜爱。

二、《往生论》一卷

《往生论》,天亲菩萨所造,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或《无量寿经论》,后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菩提留支三藏法师译。

本论的主旨,在以身示范五念门行,劝导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弥陀佛国。

五念门即: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观察门;四、作愿门;五、回向门。

全论由「偈颂」及解释偈颂的「长行」两部分组成,以《无量寿经》为主,总摄净土三经要义,为三经通申之论。

本论对净土门建设最重要的贡献有两点:

(一)确立行道者的目标──愿生弥陀净土,速疾成佛;

(二)确立往生净土的方法──五念门。

观察门为观察国土、佛、菩萨二十九种庄严而起「信」,作愿门为「愿」,赞叹门为称名之「行」,故五念门涵盖「信愿行」。

解门之要,在观察门之「观佛本愿力」;行门之要,在赞叹门之「称彼如来名」,故五念门浓缩即是「本愿称名」。

可知《往生论》为继承《易行品》弥陀本愿称名之骨髓,而在目标上,将一般大乘佛法之此土不退,推进为彼土往生、速疾成佛;在方法上,将单一称名加以系统理论化,丰富扩展为五念门。「愿生」为对外的目标宣示,「五念」为对内的行业规范。由此净土教门从普通大乘法门之发菩提心(目标)、六度万行(方法)之中迥然独立而超出。

**第三节 相承释文

一、《往生论注》二卷

《往生论注》,简称《论注》或《注论》,北魏昙鸾大师着,为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之书。

《往生论注》的主旨,在揭示弥陀本愿力之增上缘[4],劝导一切众生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全注二卷,上卷解释偈颂,明其五念;下卷解释长行,分为十章。自开章之「自他二力判」,至结论之「核求其本释」,始终以「佛本愿力」为主线,贯穿全注。

《往生论注》对净土宗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于全面、系统地显明「弥陀本愿力」,稳固奠定净土教之理论基础。其最后结论: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接下来分别列举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证明: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证);住正定聚,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二证);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三证)。因此横超三界,速得成佛,广度众生。此成为有名的「三愿的证」,显明净土门之此土往生(第十八愿)、彼土成佛(第十一愿)、还度众生(第二十二愿),若凡若圣,若因若果,若往若还,自利、利他,皆完全依靠阿弥陀如来本愿力。

从净土宗教理发展阶段来说,《往生论注》综合了龙树菩萨「称名易行」,与天亲菩萨「五念门往生」的思想,将二者融为一体,而探求其背后的根本原理,在阿弥陀佛本愿力。也就是:依佛本愿力,称名易得生。

简言之,《易行品》首先明「称名」,回答「是什么」,此为易行之相,属方法论;《往生论》进一步明「往生速成佛」,回答「要如何」,此为易行之用,属目标论;《往生论注》更明「佛本愿力」,回答「为什么」,此为易行之体,属本体论。三者相融相摄,一体不分。

由此《往生论注》,中印两土之净教思想豁然贯通,浑然一体;净土一宗之教相判释、正依经典、相承论释涵盖无余,净土宗呈现雏形。

相承祖师 相承论释 主要贡献 教相判释
印度龙树菩萨 易行品 执持称名号—方法 易行道之相
印度天亲菩萨 往生论 愿生速成佛—目标 易行道之用
中国昙鸾大师 往生论注 弥陀本愿力—原理 易行道之体

二、《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大师着,依《无量寿经》,以七言偈的形式歌叹阿弥陀佛依正二报之德,并述称名得生之义。

全偈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冠头,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赞文及五十一礼拜组成,是仿照龙树菩萨《十二礼》、天亲菩萨《愿生偈》特别所作的赞歌。

《往生论注》为广释论义、劝他往生为主,文理精绝,睿智无方;此赞偈为总摄经义,表白一心归命愿生之自督,品高词美,至情感人。

三、《安乐集》二卷

《安乐集》,唐道绰大师着,全二卷,共十二大门,内容为综述《观经》要义,广集诸经论释,劝生安乐。

本集主旨在「约时被机,劝归净土」,就末法之时、造罪之机,而劝导必须信受弥陀救度,求生弥陀净土。

本集对净土门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于圣净二门之教判。

此教判顺时契机地指出,末法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显明净土教善契时机的优越性、当机兴起的必然性、未来常盛的永续性,而成为净土门开宗立教之先声。

至于净土门的内容,正是承续龙树菩萨以来「本愿称名,往生成佛」之根本义。

四、《观经疏》四卷

善导大师留世的著作共有五部九卷,其中《观经疏》一部四卷,为建立净土门根本教理之作,称为「本疏」,也称「解义分」,属于教门。其余四部五卷,即《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皆附属于「本疏」,确立净土门的行业规范,称为「具疏」或「行仪分」,属于行门。亦即「本疏」述教相之安心,「具疏」述实践之行仪,二者一体,相辅相成。由兹,教门、行门毕备,安心、起行无缺,净土一宗确然建立。

对比五种正行,《观经疏》主要在说称名正定业,《法事赞》属于读诵正行,《观念法门》属于观察正行,《往生礼赞》属于礼拜正行,《般舟赞》属于赞叹供养正行。

五部九卷 五种正行
《观经疏》 称名正定业
《法事赞》 读诵正行
《观念法门》 观察正行
《往生礼赞》 礼拜正行
《般舟赞》 赞叹供养正行

《观经疏》,唐善导大师着,为净土宗开宗立教之根本教典。本疏为详细解释《观经》之书,总四卷,一般称为《观经四帖疏》,具名《观无量寿佛经疏》,也称为《楷定疏》《证定疏》,又有称为《观经义》《观经要义》《观经义疏》等。由其名称之多,可窥知此疏被引用之广与尊崇之高。

《观经疏》为总称,其四卷各名为《观经玄义分卷第一》《观经序分义卷第二》《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简称《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

其《玄义分》一卷,乃是在随文解释《观经》之前,预先从总体上揭示《观经》一部的根本义理;余三卷皆为随文解释,《序分义》一卷解释序分经文之义,《定善义》一卷解释正宗分定善十三观之文义,《散善义》一卷解释正宗分九品及流通分之文义。

《观经疏》的主旨,在楷定古今对《观经》的错解,广开净土门,使五乘齐入报土。其表述方式为「初明其二,终合为一」,以最初「要弘分判」为始,以最后「要弘废立」为终,由此通贯全疏。即释迦、弥陀二尊二教,终归弥陀一尊一教;要弘二门,归于弘愿;念观二宗,归于念佛;正杂二行,归于正行;正助二业,归于正定业。

《观经疏》对于净土门建设的重要贡献略有四点:

(一)要弘二门判

将净土门分为定散二善回向求生的「要门」,与专称佛名直接往生的「弘愿」,以要门为方便,导归弘愿。此种分判,为圣道门及世善行者开辟了转入弥陀本愿称名的渠道,完善了净土门的教理结构,强化了净土门的摄化功能。

(二)正杂二行判

以与弥陀净土直接相关的行业为正行,分为五种,即专读诵净土三经之「读诵正行」,专观察极乐庄严之「观察正行」,专礼阿弥陀佛之「礼拜正行」,专称弥陀佛名之「称名正行」,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之「赞供正行」。

其余一切行,本来与弥陀净土无关,必须回向求生才相关,故为「杂行」。

正行往生一定,杂行往生不定。

此正杂二行的分判,成为净土行业的根本规范,如同金科玉律。

(三)正助二业判

五种正行中,第四「专称弥陀佛名」为决定往生极乐之业──「正定业」,以顺彼佛愿故。其余四种为「助业」。

由此正杂二行、正助二业的分判,弥陀本愿称名成为佛法一切行业之最高顶峰,「一向专称」成为净业行人的最高准则。

(四)凡入报土论

判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凡夫称名,乘佛愿力,直入报土。

此为诸宗法门绝无,净土一宗独有。

「要弘二门判」楷定净土之教在弘愿,亦即本愿;正杂二行判、正助二业判楷定净土之行在称名;「凡入报土论」楷定净土之机为凡夫,净土之益为直入报土。显明一宗之机、教、行、益,确立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根本义。

五、《观念法门》一卷

《观念法门》,全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意为阿弥陀佛相好功德广大如海,无有限量,或观或念,皆有无限功德,简称《观念法门》。

本书目的在引导好乐定心观佛、念佛的行者,契入本愿称名;内容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观察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本书大分为三:先于《三昧行相分》说明定心观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之实修仪则;次于《五缘功德分》说明念佛具有灭罪、护念、见佛、摄生、证生五种增上缘功德利益;最后总结劝导专称佛名。

其中,《五缘功德分》内题《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尤其「摄生增上缘」的部分,在教理上最重要。

另外,本书说到临终助念方法,以及说明念佛现世利益之灭罪、得护念、延年转寿、不遭横难等,对净业行人有很大的影响。

六、《法事赞》二卷

《法事赞》题号有三种:上卷首题《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尾题《西方净土法事赞》,下卷首尾皆题《安乐行道转经愿往生净土法事赞》。简称《法事赞》或《净土法事赞》,内容为教导转读《阿弥陀经》并绕行念佛之仪则,以此法事愿求往生;为临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读诵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全书三分:前行法分,正转经分,后行法分。以正转经分为主,将《阿弥陀经》分为十七段,每段附加赞文,以解释经文之义,历来备受重视。如解释「生因段」经文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此即是广为传诵的「称名入报之偈」。以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也就是报土;以念佛之外「随缘杂善」(即《观经》定散二善),解释「少善根福德因缘」;以「念弥陀专复专」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又最后咒愿,显明因施主别请,大众共行转经念佛,为之回愿祝福,为接引信众所共修之法事。

七、《往生礼赞》一卷

《往生礼赞》全称《往生礼赞偈》,简称《往生礼赞》《礼赞》,又称《六时礼赞》。本书目的在于劝一切众生愿生极乐,内容是将一日分为「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六个时段,教导于六时之中各唱赞文而行礼忏之法;为寻常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礼拜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本书由「前序」「正赞」「后序」三段组成。「前序」「后序」显明愿生要义,「正赞」示正修仪则。

其中,前序所明净土宗之「安心、起行、作业」,本愿称名易生、专杂二修得失,正赞中大师自撰之《礼赞偈》,及后序「本愿四十八字释」,最为切要。

又,为利净业行人之念佛相续,本书提到十声称阿弥陀佛之临睡入观法,称大有现验。

八、《般舟赞》一卷

《般舟赞》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般舟三昧又称「常行三昧」「佛立三昧」,为《般舟三昧经》中的一种定行,七日至九十日之间,常行不坐、不住、不卧,三业[5]无间,心至所感,佛境现前,身心内悦,亦名「立定见诸佛」。

本书并非教导如何修持般舟三昧,而是依据《观经》《大经》《小经》《般舟三昧经》等,说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义在称名往生,以引导圣道门的行人归于称名念佛法门。

全书由简短的前、后序,及长达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赞偈组成,并未规定特别的行法仪则,只是尽情歌赞净土依正庄严,以发起行人归命愿生之心,得无量法乐;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赞供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本书以赞偈的形式解释净土三经、特别是《观经》一部的教理,大体依循《观经》玄义、十三定观、九品往生、得益分、流通分之次序,可与《观经疏》对照,是研习《观经》教义的重要著作。

名词注解:

[1] 化土 佛变化身所住的国土。

[2] 净土宗十三祖 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以上十三位净土门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

[3] 通途 自力证悟的通常之法,即圣道门。与之相对的是特别法门,即净土法门。

[4] 增上缘 一法的生起,是由另一法的强力助缘所成就。

[5] 三业 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

第五章 安心

第一节 安心之意义

安心,为净业行人持心之相状。「安」是安放、安住,「心」即心念,「安心」即是将心念安住一处。众生行为之善恶邪正,结果之苦乐升沉,无不受心之导引,由持心所决定。心安住于善,则引生善行乐果;心安住于恶,则引生恶行苦果。故知安心为万行之本源、行者之至要。

安心有重重:

一切法中有善,有恶,而安心于善;

善法中有世善[1],有出世善[2],而安心于出世善;

出世善中有大乘,有小乘,而安心于大乘;

大乘中有秽土[3]不退,有净土不退,而安心于往生净土不退;

往生净土中有十方,有西方,而安心于西方;

往生西方行法中,有诸行[4],有念佛,而安心于念佛;

念佛中,有仗佛本愿力,有仗自修持力,而安心于仗佛本愿力。

要之,心住弥陀本愿救度,一向称名愿往生,亦即「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此为净土宗行人之安心。

第二节 总安心

净土宗有「总」「别」两种安心。

总安心即是总体上归心弥陀、欣慕极乐,还没有引生具体的修行。

在此之上,具伴行业,也就是具备所求、所归、去行三方面,即为别安心。

安心、起行相对时,安心即指别安心,亦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

总安心有二:一、菩提心;二、厌欣心。

一、菩提心

菩提心,即是愿成佛之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作无上道心。此中别分「菩提心愿」与「菩提心行」。「菩提心愿」即度、断、学、证之四弘誓愿[5]。「菩提心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万行。

净土法门,本为凡夫,历劫六度万行是难行道,凡夫不堪,故求生净土,以期往生之后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故净土门之菩提心即指「菩提心愿」,即是愿共一切众生同离秽土,同生净土,同学法门,同成佛道。此为净土门之四弘誓愿。

单就菩提心,可以是安心,也可以是起行。如《观经》上品下生以菩提心为行者所受之法,即是起行。今所说菩提心,近愿往生,远期佛果,属于安心,称总安心。

二、厌欣心

厌欣心即是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由厌离此现实世界之多有缺陷、虚伪不实,而欣慕极乐世界之真实清净,而起菩提心及三心,故厌欣心为三心及菩提心之基础。三心必定具足厌欣心,而厌欣心未必具足三心。三心包含面狭,厌欣心包含面广。虽欣慕净土也可能有不真实心、疑心、不回向心,故厌欣心没有超出总安心之范围。

厌与欣必须同时具备,譬如舟行,须先解缆绳,后加橹桨。欣而无厌,如徒摇橹桨而未解缆绳;厌而无欣,如虽解缆绳而拱手旁观,不摇橹桨。互缺其一,其事不成。

厌欣心实为三心之基础。如同建楼,欲三心坚固,必须打好厌欣心之基础。

第三节 别安心

别安心即是三心。三心即: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

此三心为念佛行者之至要。能否往生,全看是否具足三心。具三心者,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不像菩提心,下机行者虽不发菩提心,仍然可以往生;三心不然,不论机之上下、根之利钝,皆必须具足三心。若不具足三心,无论如何万行精进,都是徒然无功。故三心为愿生极乐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条件。

一、至诚心

至诚心即真实心。此有二重:(一)心相;(二)心性。

(一)心相

凡夫之习,多虚少实。心口各异,言念无实,即为虚假;心行一致,内外相符,即为真实。纵于余事心多虚假,然于往生必须真实。内住愿生之念,外勤三业修习,即是至诚心。亦即意住弥陀净土,口称弥陀佛名,身业合掌礼敬,三业所勤,专为往生,内外相应,是心真实,能得往生;内怀名利之思,外现贤善之相,是心虚假,必不能生。

(二)心性

凡夫一向无有真实,贪瞋邪伪、恶性难侵,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之业。

然阿弥陀佛绝对清净,绝对真实,乃至因中行菩萨行时,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无不真实。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故若凭凡夫心行,纵然苦励身心,急走急作,如炙头燃,以性不离贪瞋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必不得生。

若舍己归佛,舍假取真,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得往生。

平生之时,此人具不具真实心,仅观外表难知,及至临终,金砾立判,具真实心者决定往生,虚假杂毒之人不得往生。

故为对治虚假心,而说真实心。然则愿生行人,必须舍己归佛,内外相应,即名真实心。

此真实心有两种,自利真实及利他真实。行者自身具至诚心为自利真实,教他具真实心即是利他真实。自利真实心为愿生行人所必须;利他真实心并非人人所必须,而是就行者之机,有人具有,有人不具有。

二、深心

深心即是深信之心。

所信内容有二:(一)信机;(二)信法。合称「机法两种深信」。

(一)信机

即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也就是信自身之无力,以自力不可能出离生死。

此为净土教特有的信仰,因信我身之无力,方能通身放下、彻底靠倒而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

(二)信法

即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专为我等罪恶凡夫、无出离缘者作出离强缘,因而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因依佛力,达成往生,故即是信佛愿力不可思议。

众生根机千差万别,如其面貌各异,信心也有浅深。究竟是依什么标准说为深心呢?善导大师《观经疏》列举四种妨难、破坏净土教之人,若逢此「四重难破」之人,而往生净土之信心不受破坏,即是具足深心之人;反之为不具足深心,由此可知信心之深浅。

第一重为别解别行、异学异见之人,亦即圣道门行人,而加妨难破坏。现世所见不信念佛往生,而加种种非议之人皆是。

第二重为大乘地前三贤[6]及小乘罗汉、辟支[7]圣人等,而加难破。

第三重为大乘高位菩萨,初地[8]乃至十地[9]等,而加批难。

第四重为圆满无上觉者,报佛化佛等论难。

亦即初从凡夫,至二乘[10]圣人,至高位菩萨,直到诸佛,皆异口同声说「具足烦恼凡夫,罪障满身,但只念佛,不可能往生真实清净报土」,虽闻此语,凡夫决定往生之信心不受动乱,而更增长坚固往生信心。由此可知,此人具足深心。反之,遇到妨难破坏,心即动乱,疑不得生,即不具足深心。

但第二、三、四重难破,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为坚固信心、对治狐疑所假设。

疑有疑法与疑自。疑法者,即疑念佛之法,以为不能达成往生。如:「念佛仅有六字,三尺童子皆能。然凡夫往生高妙极乐之一大事,怎么可能靠如此容易之念佛即能达成?」疑自者,虽信念佛法门及佛本愿,但认为自身是罪业凡夫,毫不足取,故虽念佛,恐怕难以往生。

为对治疑自与疑法二种疑心,而说机法两种深信。

如何建立深信?有二:(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

「罪障凡夫称名定生」,非是等闲人所说,而是释迦无上觉者、满足大悲人所说;又非释迦一佛所说,一一诸佛悉皆同证同说。

既是佛说,不为一切因人[11]言辞之所破坏,故能建立自心,不为他动。

(二)就行立信

往生行有多种,杂行、正行、念佛,一一回向皆得往生。其中念佛一行为正定业,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择之行。专称佛名,为顺彼佛本愿,乘佛愿力,定得往生,实是最极真实之法,无可怀疑。

三、回向发愿心

以过去今生,自作、随喜等一切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称作回向发愿心。

「回」者,回转;「向」者,趋向。本来修诸善根功德一一皆有感果功能,现在全部回转而趋向求生极乐,称作回向。

一般来说,挟带善根求愿往生之「挟善趋求」,称为回向心;直愿往生之「直尔趋求」,称为发愿心。五念门即开此为作愿、回向二门,今则合为一心,称回向发愿心。

但专修念佛行者,并非于念佛之外别修杂行以回向,乃是回向专修念佛之前所作善根。因既专修念佛,点滴之善皆纳入念佛一体,念佛之外不见余善之相故。又不仅自作善根回向,也随喜他善以回向。所谓随喜他善,并非自己能作之善故意怠慢而不作、能施之财故意爱吝而不施,只是限于条件不能自作善根时,见他人修种种善,从内心深生欢喜认同,视如己作。若见他善随喜,与自作善根无异。

回向又有「往相」与「还相」(详见下章《五念门》下所述),为自身往生所修善根回向,称为往相回向;回愿往生净土之后,还来秽土教化有缘,称为还相回向。

总之,回向发愿心为切愿往生、相续不退之心。

以上三心,经文虽有「一者、二者、三者」之言,并非各各独立、有三种不同之心,而是归佛愿生之一心从不同侧面的表述。为明此愿生心之真实无伪,而说至诚心,为明此愿生心之决定不动,而说深心。

欲达成任何事,首先心必须真实,不能虚假,故先说至诚心;初心虽真实,若为他人破坏动乱,也不能达成目的,故次说决定深心;此真实决定心,是何趋向?故次说回向发愿心。亦即:最初一念,舍己归佛,内外相应,说为至诚心;即此真心,决定不动,转名深心;即此真实决定之心,相续趋向净土,转名回向发愿心。《观经疏》释言「决定(深心)真实心(至诚心)中回向愿(回向发愿心)」,故三心只是归佛愿生之一心,前则趋后,后必摄前。

此归佛愿生之一心,约其体性,真实无伪,说为真实心;约其相状,决定不动,说为深心;约其力用,相续愿生,毕命为期,说为回向发愿心。

为对治虚假心,而说真实心;为对治疑心,而说深心;为对治不回愿心,而说回向发愿心。

又此三心,一一可从佛及众生两方面来说明。先由佛心真实、决定、发愿回向功德给罪障凡夫,欲救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凡夫归佛,即凡心而佛心,故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从众生来说,有横具三心、竖具三心。横即不经次第,同时顿具三心;竖即有次第,先具真心,次具深心,次具回向发愿心。

又有智具三心、行具三心。由智慧理解三心文句意义,而发三心,称为智具三心;不知三心之文,不明三心之意,一向念佛之中,自然具足三心,为行具三心。

一旦具足三心,自然不退,佛慈回向故,佛力住持故,佛光摄取故,生佛一体故,诸佛护念故。善导大师说「蒙光触者心不退」「心若金刚」。若中途退转,可知当初即未具三心。

善导大师释「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言: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归命」即是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即是回向发愿心。能归能愿,即是「南无」,所归所愿,即是「阿弥陀佛」,能所一体,三心全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三心即是名号故,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向称名之人,自然具足三心。所言「就行立信」,非就余行立信,而是就阿弥陀佛之行,立必得往生之信。

三心为自利利他之大乘心,通摄念佛、诸行。然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故,六字之行体,本来真实清净,不为凡夫贪瞋所染,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诸行非本愿行,为凡夫贪瞋所染,为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本不可得生真实清净报土,然若具足三心修之,亦得往生。此因三心以名号为体,三心即是念佛心,由此三心摄诸行归于念佛,原本微少杂毒之善,转为清净广大功德,故得往生。犹如附水灵河,久旱不竭;滴水入海,同一深广。故知诸行往生,非诸行之功,而是由三心摄归念佛,成六字体内功德之故,如善导大师释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知:三心乃是往生之秘钥,名号实为除毒之神丹。

要之,心思阿弥陀佛之救度,口称阿弥陀佛之名号,是为三心具足,往生大事成办。

名词注解:

[1] 世善 或称世福,即世间的善福业,虽能导致乐果,但仍为生死之法。

[2] 出世善 出离世间生死之法。

[3] 秽土 秽恶的国土,有三途五浊等秽恶。

[4] 诸行 此处指念佛以外的各种善行。

[5] 四弘誓愿 三世诸佛的总愿、通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6] 三贤 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诸位菩萨,虽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前菩萨」。

[7] 辟支 辟支佛,即缘觉。

[8] 初地 十地菩萨中的第一地──欢喜地。初地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

[9] 十地 菩萨第十地──法云地。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10] 二乘 声闻乘与缘觉乘。

[11] 因人 因位之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总称。

第六章 起行

第一节 起行之意义

由安心而起于三业修行,称为起行。

安心为信仰之意识,起行为实践之行为。「安心、起行」意同「发心、修行」。

前章所举三心为安心,以下所说正行、杂行,正定业、助业属起行。单有安心或单有起行,皆不能达成目的,必须安心、起行具备,方得往生之大益。安心、起行,为行者目、足。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安心能守护起行,起行也能守护安心;心行相资,不一不异,如珠与光,离珠无光,离光无珠。然随根机不同,安心、起行有时间之差别。横具三心者,心行同时具足;竖具三心者,先具安心,然后起于修行。

第二节 正杂二行

起行,大别为正行、杂行二种。

「正」「杂」是就往生极乐这一目标而言。「正」即纯、直。纯粹弥陀、极乐之行,与弥陀、极乐直接相关之行,即为正行。正行有五种,称五种正行,详见下节。

「杂」即不纯、非正,有「通杂」「间杂」二义。从感果来说,其所修行通于人天三乘[1]及十方净土,称为通杂。又就行因来说,除西方净土一行之外,间修余行,称为间杂。总之,五种正行之外,诸善万行悉名杂行。

以净土三经来说,《大经》三辈文「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之念佛为正行,其余出家、发心、造像、起塔等诸善皆为杂行。《观经》十三定观及下三品之念佛为正行,序分三福及中上六品诸行皆是杂行。《阿弥陀经》一日七日念佛外,不说余行,故《阿弥陀经》所说总是正行,无有杂行。

又,「正杂二行」「专杂二修」大同小异,二行就所修行体,二修就能修心相,而有相互交错。正行必然要求专修,故五种正行一一说「一心专」;专修所修必是正行,若所修为杂行,只称为杂修。

又「专修」与「一向专修」也稍有差别。「专修」之词总通于五种正行,以简杂行;「一向」之词唯可用于称名正定业,以简助业。

杂行杂修能否往生,有种种异说:

一谓杂行不能往生。贪瞋凡夫所行诸善,与涅槃界不相应故。

一谓杂行非一概不得往生,若不具三心,不得往生,若具三心,亦得往生。然杂行行体与弥陀无关,安心起行相违,难具三心;正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一致,自然容易具足三心。依此可说,杂行难生,正行易生。

一谓杂行具三心得生者,三心即是念佛心,故杂行得生非杂行之功,功由三心摄归念佛。譬如有人依自力办事不成,转托王力,其事乃成。若就事相,可说事由其人而成;克论实质,完全由王力成办。依此可说,就表相,杂行、念佛皆得往生;论实质,唯念佛得生。

第一义简明,第二义从容,唯第三义极成念佛,巧摄余行。

第三节 五种正行

一、读诵正行

读诵净土三经。若听闻他人读诵、讲解净土三经及净土宗祖师相承论释,皆可摄于读诵正行。

二、观察正行

观察极乐依正二报庄严。依正二报,即依报与正报。正报指佛菩萨之五阴[2]身,又名正果。依报即极乐世界国土,如宝地、宝池、宝树、宝楼、宫殿等,总为佛菩萨正报身心所依,故称依报,又称依果。

心缘其事为「观」,观心分明为「察」。观察通于定、散。如定心修持十三定观,及散心思维、想像、欣慕、忆念极乐庄严,皆为观察正行。凡夫根劣,多为散心观。

三、礼拜正行

礼拜阿弥陀佛。

四、称名正行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五、赞叹供养正行

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赞」为赞其功德,赞之不足复加称扬为「叹」,以下荐上为「供」,以卑奉尊为「养」。

赞叹局于口业,供养通于身口意三业。如供香花、灯明等为身业供养,口诵「手执香花常供养」之文为口业供养,意念供香花等为意业供养。若赞叹、供养开为二者,即是六种正行。然通常皆合赞叹供养为一,称五种正行。

第四节 助正二业

就前五种正行,开为五种,合为正助二业。其中第四称名正行为正业,前三后一四种正行为助业。

正业,全称「正定业」,出自宗祖《观经疏‧散善义》: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正」者,相对于助。

「定」有「选定」及「决定」二义。「选定」者,昔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时,从二百一十亿诸佛誓愿海中,独选称名一行以为凡夫往生之正因,而发念佛往生愿──第十八愿,故以称名为弥陀选定之往生行。「决定」者,称名既是弥陀本愿所选定之行故,决定往生。约佛即是选定,约众生即是决定。本愿选定之行故,决定往生;决定往生之业故,本愿选定。二义还成一义。

助业者,能助行者之心,行于本愿称名,故称助业。若广论之,助业不止四种正行,而有同类助业、异类助业。

同类助业,即前三后一四种正行。此四种正行,约其行体,与所助之念佛同属归命阿弥陀佛之行,故称同类助业。

若行者心念、口称,精进勇猛,唯修念佛,长时不怠,则不需要助业;若其性懒惰,于单纯重复之念佛,心生懈倦,则须修助业,以励正定业。

如读诵净土三经,见其或明「光明摄取」之德,或说「灭罪往生」之益,处处广赞念佛功能,依之,念佛之心自然勇进,是由读诵助入念佛。

又观察极乐依正二报之时,心缘极乐胜境,尤其如来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正当其时,自然除懈怠之心,而勇进念佛。

又修礼拜正行之时,瞻仰如来尊颜,思佛身万德庄严,专为救度我等,愿生之志更加恳切,然得生之行无过念佛,故随愿生心增而念佛益精。

又赞叹佛德,自然生起愿见佛之心,见佛心起,念佛心增。

异类助业,如《大经》三辈所说出家、发心、造像、起塔等,以及《观经》三福等诸行皆是。这些虽然实际上是杂行,从其助成念佛这一方面,称为助业。由于其行体与弥陀之行不是一类,故称异类助业。

或有在家,公私事务繁忙,多有障碍,难以做到静心念佛;而由出家,得以息心山林,掩影云霞,自在念佛,故以出家为念佛之助业。

又有俗尘喧嚣,境缘愦闹,念佛常怠;若诣道场,见像敬礼,念佛易专,即是以塔像为念佛之助。

又若不发心,不观自他受苦,念佛易倦;若发心自他兼济,悲念自他受苦,自然炽盛念佛,即是以菩提心助成念佛。

其余诸行助成念佛,一一准知。

第五节 二行二修得失

正杂二行、专杂二修之得失,是约正行杂行、专修杂修行体而论,不关行者之根机利钝、行业勤怠。

正杂二行有五番得失,专杂二修有十三得失。

一、五番得失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之释,正行有五种得,杂行有五种失,称作「五种得失」,或称「五番相对」。

(一)亲疏对

修正行者,于阿弥陀佛甚为亲暱,故名亲行。

反之,若修杂行,与阿弥陀佛常相疏离,故名疏行。

(二)近远对

修正行者,于阿弥陀佛甚为邻近,故名近行。

若修杂行,与阿弥陀佛甚为遥远,故名远行。

亲近对与疏远对,乍见虽似无别,但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立「亲」「近」二缘以示差别。「亲」,亲暱,是约心而言。此世界与极乐净土虽遥隔十万亿佛土,然弥陀与行者常相忆念,不相舍离,故说为亲。「近」,邻近,是约处所而言。阿弥陀佛常来守护行者,如影随形,现在一处,须臾不离:是即二者之差别。

(三)有间无间对

「间」,间隔、间断。修正行者,于阿弥陀佛忆念常不间断,故名无间。

反之,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名有间。

(四)不回向回向对

正行之行体,本自趋向西方故,即使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故名不回向──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回向。

修杂行者,安心与起行不相应,若不特别回向,不成往生因,必须特别回向,方成往生因,故名回向。

(五)纯杂对

「纯」即正行,「杂」即杂行。正行为纯往生极乐之行,故名为纯。

杂行为非纯往生极乐之行,通于人天及三乘,亦通十方净土,故名为杂。

二、十三得失

专修正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以此决定往生之利益,故说为「得」。杂修行体与弥陀不相应,发得三心之人甚为稀少,如此则千中无一往生,故说为「失」。然并非杂行杂修之人一律不具足三心,故对杂修行者,若以宽容态度与而言之,即说「百时稀得一二往生」;若以严峻态度夺而言之,则「千中无一往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虽举专修四得、杂修十三失,但专杂番对,准之专修亦有十三得。杂行十三失列举如下,反之即正行十三得。

(一)杂缘乱动失正念故

修杂行者,行杂行之行,受杂行之教,近杂行之人,至杂行处所,由此「行、教、人、处」四种杂缘交错动乱,退失念佛正念。

(二)与佛本愿不相应故

杂行非弥陀本愿所誓之行,故与本愿不相应,百中仅得一二往生。正行则百即百生。二者大异。

(三)与教相违故

《观经》虽先说定散诸行,最后唯劝念佛,可知:念佛为世尊本意。杂行非世尊本意,与世尊教劝相违。

(四)不随顺佛语故

《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唯证诚念佛往生不虚。杂行缺诸佛证诚。既不随顺诸佛证诚之语,往生者稀少。

(五)系念不相续故

正行是与阿弥陀佛一体之行,修之者自然念念相续,心系极乐。杂行与弥陀、极乐无直接关系,行者心不系念极乐,或百人仅得一二往生,乃至千中无一往生者。

(六)忆想间断故

专修之人,心住于净土境界,忆想无有间断。杂行行体牵向余方,而非忆想极乐,所以为失。

第五失与第六失,似同而别。「系念」即欣求,属安心;「忆想」属意业起行。

(七)回愿不殷重真实故

「回愿」即回向发愿,「殷重」即慇勤郑重。杂行虽可回向得生,然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愿,此由回愿不殷重真实,缺于深心、至诚心,不得往生,所以为失。

这有两方面:

一就能回之心。专修正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亲,安心、起行全体相应,故回向发愿亦殷重真实。然杂修行体与极乐无关,与阿弥陀佛疏隔,安心、起行互相违背,故回愿亦非殷重真实。

二就所回之行。专修正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一致,由阿弥陀佛发愿救度众生殷重真实故,行者亦得真实功德。杂行行体与弥陀无关,以凡夫有为心[3]修之,总为虚假,无真实功德,故其回愿亦不殷重真实。

(八)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

此有二:

一谓念佛不为烦恼所染,喻如莲花出于污泥,不为污泥所染,杂行为诸烦恼所染。虽然专修、杂修俱起烦恼,而有染、有不染故,得失大异。

二谓「贪瞋」属五浊中烦恼浊,即五钝使[4],「诸见」即见浊之五利使[5]。诸见损四谛、十六行相[6]等理观,贪瞋损于供养、起立塔像等事善。若修杂行,修观法时,诸见叠起;行事善时,贪瞋竞生。然念佛,不涉观法,故诸见不起;非行事善,故贪瞋不生。由此,念佛不俱起贪瞋诸见,唯杂修俱起贪瞋诸见,故以念佛为得,杂行为失。

(九)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惭」为自耻,「愧」为耻他,「忏」为梵语「忏摩」之略,汉译即是悔过,「忏悔」为梵汉并称,即痛改前非之义。

杂修之时,俱生烦恼,于中起惑,微细难知,既不知过失所在,故无惭愧忏悔心。此从第八失相关而来。又恶取空[7]者,无忏悔心,此过起于缘理心,故且属于行失。若修正行,由机深信,则「念念称名常忏悔[8]」。

(十)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

「佛恩」即阿弥陀佛本愿救度之重恩,又释迦如来劝化专修之重恩。若正行念佛相续之时,顺弥陀本愿,称释迦本怀,即为忆念报谢二尊重恩。杂修之人,不明佛意,昧于佛恩,故无念报佛恩。

(十一)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

若修正行,信知自身为罪恶凡夫,无一所长,偏凭弥陀求出离故,不生轻慢,不起名利。杂行之人,由行体之失,或以「我身堪能修学戒定慧三学」,或以「生佛平等」,贵己等佛,如是心生慢举,染于名利,故以为失。

(十二)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

「人我自覆」即以我胜他,骄于他人,生于我慢,覆障自心。「同行」即彼此志同道合,共修出离之行。「善知识」有三种:外护,同行,教授。此指教授善知识,上之「同行」即同行善知识。

修杂行时,由行体之失,自然傲慢不逊,以我为能,轻视他人,不乐亲近专修念佛之人。

(十三)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乐」即喜好。杂行之人,由心召感,自然好修杂行,好闻杂行教,好亲杂行人,好至杂行处;由此好乐,趋附种种杂缘,既障自身往生正行,亦障他人往生正行。

十三种得失,为总通专杂之诸行而说,未必一一行上各各皆具有十三种。若细分别,专修当中,第四称名正定业,必具十三得;前三后一四种正行,具阙不定。又杂修之失,亦具阙不定,或悉具十三失,或不悉具。

业行人,切须明辨专杂得失,舍杂行杂修,归专修专念,成办往生大事。

果失 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往生者)`。
缘失 乃由杂缘乱动
因失 总失 ** 1**失正念。
别失 教`(理)`失 **2**与佛本愿不相应。
**3**与教相违。
**4**不顺佛语。
行`(事)`失 **5**系念不相续。
**6**忆想间断。
**7**回愿不殷重真实。
**8**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
**9**无有惭愧忏悔心。
**10**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
**11**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
**12**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
**13**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

第六节 五念门

五念门为往生之起行,源于天亲菩萨《往生论》,而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予以解说。《往生论》与《往生礼赞》所明五念门,大体是同,至其细末,不无少异,今则主依善导大师之释而说明之。

五念门即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之五种行。「念」有安心之义,「门」即能入之义。此五种行,一一具安心故,能入往生净土之门,故说五念门。如《往生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其五念门如下:

一、身业礼拜门

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花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

二、口业赞叹门

一心专意,赞叹彼阿弥陀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国土一切庄严光明等。

三、意业观察门

一心专意,忆念、观察彼佛及一切圣众光明,及国土庄严等。

四、作愿门

行者专心,一切时处,三业四威仪[9]所作功德,悉皆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极乐净土。

五、回向门

回向有往相及还相二种。

行者专心,若自作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往生彼国:此为往相回向。

又若不具足六神通[10],证得无生忍,则不能自在教化众生。故发愿自身生净土已,乘佛本愿力,速得六神通,证得无生忍,还来秽国,尽未来际,教化众生:此为还相回向。

《往生论》尚有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之五门,称五功德门,与五念门为因果关系。礼拜等五门为此土修因,依此往生彼佛净土所得之利益,说为五项功德,故即是果。

五念门与五种正行,并非完全不同,而是互有开合,不过是半开半合。其中,礼拜、赞叹、观察三行,五念门与五正行彼此全同。五念门缺读诵、称名二门,五正行无作愿、回向二行。若彼此相合,须约三业门配属。谓五正行之读诵、称名二行俱是口业,可合于五念门中赞叹门;五念门之作愿、回向二门同属意业,可合于五正行之观察正行。

名词注解:

[1] 三乘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 五阴 色、受、想、行、识,或称五蕴。

[3] 有为心 有造作之心。

[4] 五钝使 贪、瞋、痴、慢、疑五种妄惑,由身见、边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5] 五利使 五种动念即生的妄惑:身见(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执取常断二见)、邪见(邪心取理,拨无因果,断灭善根)、见取见(执取邪法以为胜法)、戒取见(执取错谬的戒律)

[6] 十六行相 四谛各有四行,则为十六行:苦(苦、非常、空、非我),集(因、集、生、缘),灭(灭、静、妙、离),道(道、如、行、出)

[7] 恶取空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说彼此皆空。

[8] 念念称名常忏悔 称名具足忏悔功能。

[9] 四威仪 行、住、坐、卧,各有仪则,不损威德。

[10] 六神通 一、天眼通(能见一切众生、事物,能见自他来生境界);二、天耳通(能闻一切音声,能懂一切语言);三、他心通(能知众生心中所想、品行善恶);四、神足通(随意变现,无远不至,不受时空障碍);五、宿命通(能知自他过去多生多世所行之事);六、漏尽通(断尽见惑思惑,不受三界生死)

[11] 大小乘论藏 《摄大乘论释‧第八》《俱舍论‧第二十七》《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五》等皆谈「四修」。

第七章 作业行仪

第一节作业之意义

作业,即修念佛正定业及正行中助业所用之行仪。

往生极乐法门,必须心、行、业三种相资,亦即必须具足安心、起行、作业,方能成就。前面已述安心、起行之关系及区别,今更就心、行、业三者之关系加以说明。如喻安心为目,起行为足,作业即彼目足运用之方规。

作业有二,谓四修及三种行仪。

第二节 四修

「四修」之名称,本出于大小乘论藏[1],为说明圣道门菩萨修行之法,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引为净土门修行所需,而转释成凡夫所修行业。四修通于五种正行,如三心缺一不可,四修同样必须具足,一修不可缺少。四修即: 一、恭敬修; 二、无余修; 三、无间修; 四、长时修。

一、恭敬修

依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所释,于修五正行及五念门时,恭敬礼拜阿弥陀佛及彼一切圣众。恭敬,意业为主; 礼拜,身业示尊,即身心并敬,为恭敬修。

二、无余修

专称佛名等五种正行之外,更不加杂余一切行,故名无余修。

三、无间修

「间」即间隔。相续修五种正行,不以余行来间,故名无间修; 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但凡夫之人不可能全无贪瞋烦恼,设起贪瞋之时,直下觉悟忏悔,常使清净,所谓「随犯随忏」。

四、长时修

所谓「长时」,并非必须年月长远。但从初发心之后,相续专修五正行、五念门,直到临终,于其中间,无有中止,即是长时修。然人之发心有早晚,纵令今日发心、今日命终,只要中间无退转,也是长时修。此长时修为其余三修所通用,无论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若中途退转,皆不得往生,故知为成就前之三修而说长时修,因此善导大师各于三修之下而说「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第三节 三种行仪

前节四修,总通五正行、五念门之作业。今说三种行仪,唯局念佛正行,不通助业。三种行仪即寻常行仪、别时行仪、临终行仪,本据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源信 上人《往生要集》引述之。

一、寻常行仪

即平生寻常之念佛。不必入道场、着净衣、定时间等,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道俗男女日常念佛,课数一万、三万、六万等皆是。

细论有多种不同,且举数种:

(一)约声有四种,即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大声念余人能闻; 小声念在口耳之间; 金刚念,动唇舌,不发声; 默念,唇舌不动,念在心中。其中金刚念最能持久绵密,不昏不掉。

(二)约心有两种,即专心念与散心念。摈弃事缘,摄心专注,口念耳听,或心念心听,为专心念。其余如走路、乘车,及做不必太用心之事,随念佛习惯,散漫口称,即散心念。

(三)约数有两种,即定数与不定数。初学多倡定数,多少各任其力,从百至千,乃至过万,克己完成。行人根据实际情况,互相调节使用,皆成正定之业。

二、别时行仪

先定时处,若一日乃至七日,或三七日、七七日不等,庄严道场,香花供养,穿着净衣,入道场念佛外,更无余言,不得交头窃语,亦不须依时礼佛、诵经,不须数珠,唯一向相续专心念佛,心与声相应,念念作见佛想。可一年一度、三度,一月一回、两回,总为别时行仪: 即今之打佛七。

三、临终行仪

大体同别时行仪,不过别时行仪适于平时,临终行仪适于临终,而由临终之特殊要求,行仪亦少有不同。如西面(或环境所许适当方位)安置本尊,令临终人面对本尊,眼瞻佛像,心思佛迎,「我随佛后,决定往生」; 又同行莲友助同念佛,迭相开导,忏悔除罪,劝慰其心,扶持正念: 即今之临终助念。

临终实为升沉关键[2]。三心具足、念佛不怠、平生业成之人,临终固然无虞,任运随佛往生,然若得莲友念佛相慰,则弥增喜乐,大众同受鼓舞。

若平时未信佛之人,杂行之人,不具三心之人,临终或由病苦多恼,或由魔缘障乱,或执着财物,或贪恋妻子,而起种种妄想颠倒,当此危急之时,能有大力成就其事者,全赖善知识。故宜侍临终人之旁,观其苦乐,察知其心,以种种方便安慰,劝厌三界苦,欣求极乐乐,赞如来功德,宣念佛利益; 其人愿心一发,即刻随佛往生。

以上三种行仪,依善导大师之意,以寻常念佛为正,因净土宗本意,易行为特点。而寻常念佛不别定行仪,不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普适大众,最为易行,一生不退,决定得生; 别时行仪因有种种要求,稍嫌难行,未能普适大众,只为有心堪行之人策进念佛而设,并非不如此即不得往生; 临终行仪特为常人最后关头万全之策,但不可菲薄平生信愿,过分依赖他人助念。

要之,念佛行人以平生三心具足、行住坐卧专行不舍、誓毕此生中无退转为要,如此则顺彼佛愿,平生业成,不待临终[3],决定往生。

又今念佛人多行早晚定时念佛,即属寻常中别时行仪。日日所行,故为寻常; 克定时段,入堂行道,故为别时。

顺便一提,今普通寺院流行之早晚课诵,约于明代定型,其内容博杂,与善导大师专念思想相去甚远,专修念佛即不用之。又心念与口称,虽同是念佛,但依净土宗意,以口称为主,详见第八章。

**名词注解:**

[1] 大小乘论藏 《摄大乘论释·第八》《俱舍论·第二十七》《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五》等皆谈「四修」。

[2] 升沉关键 临终念头的善恶,往往决定来生的去向。

[3] 不待临终 平生信愿念佛即可决定往生,不必等待临终决定,所谓「平生业成」。此是相对「临终业成」而言。多有净业行人,以为往生与否决定于是否临终正念,若临终昏迷,一生所修皆成徒劳。

第八章 本愿称名

第一节 本愿之意义

「本愿」之「本」,有「因本」及「根本」二义。

释为「因本」时,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

解为「根本」时,即根本之誓愿。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

「愿」,有「总愿」与「别愿」。

「总愿」为一切菩萨必发之愿,即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第一句为下化众生心,后三句为上求菩提心。

「别愿」为诸菩萨依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各别不同故,说为别愿。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释迦佛五百大愿[1]等。

净土宗所说阿弥陀佛本愿有二义:

一、约因本,总指四十八愿,一一皆是本愿;

二、约根本,独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为根本愿,又称本愿王、王本愿。

第二节 因本愿──四十八愿

一、发愿缘由

依《无量寿经》所说,世自在王如来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即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世无能比。

法藏比丘至世自在王如来所,长跪合掌,以颂赞佛,并愿自成光明普照之佛身、第一无双之净土,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其国。赞毕,恭请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净土之行,以便如说修行,成满所愿。世自在王如来知法藏比丘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善恶粗妙之相,并一一显现,令其得见。法藏比丘闻佛所说,并悉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种种境相,选取善妙,而舍粗恶,经过五劫,长时思惟,构成四十八大愿。法藏比丘发此四十八大愿毕,于世自在王如来前一一宣说,并结颂言「我建超世愿」,显明四十八愿为诸佛誓愿海之精华,超过诸佛别愿,故称「超世愿」。

二、四十八愿分类

弥陀别愿之愿数,诸经有异。《大经》同本异译之《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二十四愿,《无量寿庄严经》列三十六愿,《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四十八愿,《悲华经》五十二愿,梵文《无量寿经》四十六愿,藏译《无量寿经》四十九愿。其中古来诸师皆以康僧铠所译之《无量寿经》为正,此经即说四十八愿,又《观经》中品下生「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二者相符。

四十八愿大分三类,即:

(一)摄法身愿

也称摄佛身愿(法身即是佛身),即法藏比丘发誓将来成佛时,其身具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获诸佛称扬之愿,包括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七诸佛称扬愿。

(二)摄净土愿

法藏比丘发誓将来成佛时,其国土无一切烦恼,纯然清净,庄严完备,超出一切世间之愿,包括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

(三)摄众生愿

法藏比丘发誓将来成佛之时,十方世界一切菩萨、声闻、缘觉、人、天,乃至三恶道众生,皆悉来生其国,受其教化,普皆成佛之愿,即除上五愿之外,余四十三愿皆是。

其中摄众生愿细分为五:

1.摄自国人天愿。共十七条:前十一条愿及第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愿。以弥陀净土称自国,弥陀净土之外称他国。凡经文说「国中人天」即为自国,说「十方世界」「十方众生」「他方佛土」等即为他国。

2.摄声闻愿。即第十四声闻无数愿。愿文并举声闻、缘觉,即是摄二乘之本愿。

3.摄自国菩萨愿。共九条: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四十、四十六愿。

4.摄他国凡夫愿。共七条:第十八、十九、二十、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七愿。

5.摄他国菩萨愿。共九条:第二十二、三十六、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愿。

合即为二:一摄自国众生愿,共二十七条;二摄他国众生愿,共十六条。

摄自国者,为在极乐得益。虽分人天、声闻、菩萨,然彼国乃「大乘善根界」,为纯一大乘境,人天非实人天,声闻非实声闻,但为顺余方俗,即:约受乐,说为人天;约证寂,说为声闻;约上求下化,说为菩萨。自国人天中,第一、二、十六愿为离苦,其余各愿为得乐,尤以第十一「必至灭度愿」,誓往生者,悉皆成佛。

摄他国者,或摄往极乐得益,即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三十五愿;或即于他方得益,即其余十一条愿。未别列声闻,因摄于前第十四愿,或总含十方众生之中故。

又众生言宽,以凡为主,举凡摄圣,明五乘齐入;菩萨德胜,以圣为主,举圣摄凡,示菩提愿强。

摄他国众生的方法,第三十三愿举光明,其余十五条愿皆说名号。然光明、名号不离,名号为体,光明为用;名号为因,光明为缘。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一一愿文不遑细解,且将与凡夫往生关系密切之愿,于下节说明。

三、四十八愿成就

愿如御者,行如车辆;愿能驱行,行能载愿;愿行相扶,业事成就。有愿无行为虚愿,有行无愿为孤行,皆不能成就。

法藏比丘五劫思惟发四十八大愿之后,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之极长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十劫之前,于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由其因中一一誓言「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知四十八愿一一皆已成就,即因中的愿望一一实现,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凡诸经赞说极乐净土依正二报功德庄严之处,皆是四十八愿成就文。如极乐国中无三恶道,为第一愿成就;佛身光明无量,为第十二愿成就;佛寿命无量,为第十三愿成就;诸佛称赞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为第十七愿成就。其中凡说念佛往生处,皆为第十八愿成就,此愿成就故,念佛必定往生。《往生论注》说:「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然「因愿文」与「成就文」并非一一相对,而是互有详略。若依《华严经》,一一菩萨皆有无量别愿,成佛则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则四十八愿愿文及其成就文,且对娑婆有缘众生大略而说,若广说者,则释迦牟尼佛穷劫不能赞尽。

第三节 根本愿──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为相互关联之整体,然有主次之别。其中第十八愿最为根本。

「根」者,如树之根,能生枝叶花果;「本」者,如木之本,能持枝叶花果。有根本,自有枝末。昔法藏比丘为令一切众生念佛往生彼国,而誓国土无三恶道、清净严饰,佛身无量光寿、诸佛称扬,人民具种种功德利益,故一一愿皆从第十八愿出。若无第十八愿念佛往生,则一一愿皆失意义。今日众生,虽有不识一字、不知一愿者,但能念佛往生,自然尽得四十八愿所有功德利益。

弥陀别愿超越诸佛别愿,故称「超世愿」。但个别来看,并非一一愿皆超诸佛,如国土严净、无三恶道、不更恶道,诸佛净土亦皆如此。之所以超越诸佛,在于如此清净庄严国土,能令凡夫称名往生,亦即因第十八愿而超越诸佛,为一切诸佛之所称扬。如《大经》偈言「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因此愿超,诸愿亦超。

善导大师于四十八愿,总以第十八愿为核心,一一指归第十八愿。

如《观经疏‧玄义分》释言: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观经疏‧定善义》说: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事赞》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第四节 本愿称名

一、本愿称名之意义

「本愿」即四十八愿之根本愿,即是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称」即口称;「名」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阿弥陀佛因中之时建立本愿,选择称名一行为十方众生往生之因行,所以我等今日称名,即是顺佛本愿;顺佛本愿,乘佛愿力,必得往生,此即本愿称名。

本愿在称名,称名顺本愿。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本愿为因,名号为果。本愿、名号属佛,称念属众生。故此本愿称名,为因果交彻、生佛一体[2]之行,即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3],因该果海,果彻因源[4]

本愿称名有三重简别。

(一)简诸佛

诸佛菩萨名号皆含无量功德,称念皆能灭罪增福,是故称名法门本来通于诸佛,不限于弥陀一佛。但诸佛并无凡夫称名往生高妙报土之本愿,今说「本愿称名」,即专指弥陀一佛。

或说诸佛亦有摄凡本愿,但以弥陀与此土众生特有因缘,故释迦牟尼佛专说弥陀一佛摄凡本愿。

净土宗以前义为正。

(二)简诸行

于往生极乐法门,不限于称名一行,六度万行、世出世善回愿并得往生。然余行非彼佛本愿所选择之行,唯称名一行为彼佛本愿所选择之行,为明此义,故说「本愿称名」。

(三)简诸师

善导大师时代,诸师释净土教,局圣道门之观念,或以称名为「别时意」,不得顺次往生;或以称名为浅行,不及观想、实相[5]妙行;乃至后世,或以称名为开悟之手段,或强调众生称名之功夫,或强调称名之外必加诸善万行回愿,皆不明彼佛本愿救度之义。今为示弥陀本愿之称名,佛之大愿大行,施于众生,成为众生愿行,非定非散,超定超散,具含一切功德,愿力自然所牵,必得往生报土,故说「本愿称名」。

二、本愿称名之相承内涵

「本愿称名」为净土宗根本义,其根据乃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核心,也是净土宗全部教理之根本、核心,亦即一大藏教之根本、核心。此愿为弥陀生命之所在、世尊出世之目的、诸佛共宣之本怀、众生唯一之出路,故对此愿的解释,绝对不可随意含糊,必须征之佛祖诚言。

世尊说明此愿之《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又其《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愿文「乃至十念」,诸释不同,但依其「成就文」及「成就偈」皆说「闻名」,又四十八愿凡摄他方国土众生,皆说「闻名」,可知所谓「念」,乃是念彼佛名号,非念其他。念,虽通于心念、口称,依《观经》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可知十念即十声称名,「念」即是「称」。

龙树菩萨《易行品》对此愿有简略的解释: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最早提出「本愿称名」,明其现生不退。

天亲菩萨释本愿称名: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昙鸾大师释以「名即法」──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是实相身[6]、为物身[7],十念称名胜无始积业,缘佛愿力,便得往生。又十念不限十之数,唯明业事成办,念佛必生。

道绰大师以《观经》下品下生植入第十八愿文中,释言: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有关本愿称名,释义最丰,略举数文: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观经疏‧散善义》)`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往生礼赞》)`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疏‧散善义》)`

兹依愿文及佛言祖释,「本愿称名」有如下内涵:

(一)为弥陀本愿所选择之众生往生因行。其选择及生因义,如下论述。

(二)为往生极乐,信称名必生,此外无他。

(三)为任何众生皆可堪行之唯任口称、不论净秽、不论定散,易行之极。

(四)为一向专称,不杂其余。

(五)为尽形寿,中不退转。

(六)为如实修行相应。

(七)蒙彼佛光明摄取。

(八)为如彼名义。

(九)顺彼佛愿。

(十)乘佛愿力。

(十一)定得往生,速疾成佛。

(十二)为世尊本意,超越定散一切行。

故知「本愿称名」者,机不论罪福,心不论净秽,身不论四仪,时不论久近,数不论多少,功不论深浅,但取一向专称,则顺彼佛愿,无不得生。

亦知「一向专称」为弥陀本愿的根本内涵、净土行人的最高准则、净土宗义的最后结论。

第十八愿愿文最后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意思是「五逆谤法之人除外,不得往生」。然善导大师依《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得生,释「唯除逆谤」为「抑止门」之义:五逆、谤法其罪极大,造者必堕无间地狱受苦,佛为防止众生造此二罪,对于还未造者加以诫止,说「不得往生」,这是抑止。

但如果是已经造下五逆谤法罪者,佛不可能永远舍弃,令其流转,而是再发大慈大悲心,允许其称名得生,这是摄取。

《法事赞》说:「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故知抑止是为了摄取,抑止是暂时,摄取是永久。同时可知,本愿称名是以救度下劣恶机为本位。

第五节 选择本愿

「选择」二字,出自《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选择心中所欲愿」之文。

阿弥陀佛因位为法藏比丘时,受世自在王佛加持,以天眼悉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于心中选择所愿。

二百一十亿诸佛土中,或有佛土以布施为往生行,或有佛土以持戒为往生行,或有佛土以孝养父母等为往生行,或有佛土以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时,对于布施、持戒、孝养父母等诸行选舍不为往生正因,唯选取专称名号一行为往生正因。故此「称名」乃是「本愿称名」,本愿称名乃是「选择本愿称名」。

为何选舍万善万行,唯选取称名一行为往生正因?佛智难测,谨依善导大师所释,有「胜劣」及「难易」二义。

一、胜劣义

因为念佛功德超胜,余行功德下劣,所以选取念佛,选舍余行。

名号为万德所归,阿弥陀佛三身[8]、四智[9]、十力[10]、四无畏[11]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中,功德尤胜,故称「万德洪名」。

余行不然,各守一隅,只是一一单项功德,不能总摄所有功德,故劣。

譬如「房屋」之名包含一切栋、梁、椽、柱在内,而「栋、梁」等名称不能包摄一切。此因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而舍劣取胜,独选称名,立为本愿生因之行。

《法事赞》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以极乐是无为涅槃之高妙境界,余行皆是少善少福,不能往生,唯凭如来名号功德才能往生,所以弥陀因中唯选称名为往生行;世尊知弥陀意,选舍余行不为要法,唯选取念佛以为要法,教念佛「专复专」。

二、难易义

念佛易修,诸行难修。《往生礼赞》言:

  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
  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源信上人《往生要集》言:

  今劝念佛,非遮余种种行,
  唯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
  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
  乃至临终求愿往生,
  得其便宜,无如念佛。

念佛易修,通一切机;诸行难修,不通诸机。若以造像起塔为往生本愿,贫穷困乏者断往生希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多;若以持戒持律为往生行,破戒无律者不得往生,然持戒者少,破戒者多。总之,除称名外,不论立何种因行为本愿,都不可能普遍适应一切根机,而能修者少,不能修者多。所以,阿弥陀佛为平等慈悲救度一切众生,即选舍造像起塔等一切行,唯选择称名一行,立为往生本愿,是则人人可行,人人往生。

如上,因念佛具有「胜、易」二义,摄一切德,通一切机,所以选为本愿之行。

尤其胜劣义,最能安顿行人之心,稳如磐石。因为称名念佛很容易,人们也就认为功德浅劣,由此疑虑丛生,而更寻求殊胜高妙之法;今善导大师以「念佛一行最为尊」,唯判称名为「正定之业」,超过一切定善、散善,即杜尽一切下劣心及辗转企慕之心。

第六节 生因本愿

「生因」即往生行因。四十八愿虽广,唯有第十八愿誓十方众生念佛往生而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愿誓众生往生行,唯是「三心十念」。「三心」即「至心、信乐、欲生」,此为安心,同于《观经》「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已见于本书第五章《安心章》。「十念」即「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即起行、作业,见本书第六、七、八章。此「三心十念」之行,至简至易,而能成往生净土之因者,在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四十八愿中,唯有此愿以彼佛正觉与我等往生结为一体,而誓:若不能使念佛众生生我国者,则虽可成正觉,亦舍而不成;必能令十方众生念佛得生我国,才取正觉。

故第十八愿称为机法一体[12]本愿。「南无阿弥陀佛」,为机法一体名号。机法一体故,阿弥陀佛功德全体成为众生往生之因,故称第十八愿为生因本愿。余四十七愿为欣慕愿,为令众生欣慕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而念佛愿生。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言: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第七节 摄生三愿之关系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举第十八、十九、二十愿属「摄生增上缘」,意思是由这三愿的增上作用力,能摄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故称「摄生三愿」,即正摄受众生往生的三条愿。

三愿的关系,有种种解说。今依善导大师释义,三愿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为体,其余二愿为用,次第连属,共摄众生往生。

诸佛菩萨应机施教,度化众生,必有当机、结缘二种。宿缘成熟,今生遇法即可得度者,称为「当机」;善根劣弱,今生遇法虽不能得度,但是能固结缘种,等待未来善根渐渐增长,最终毕竟得度者,称为「结缘」。摄生三愿中,第十八、十九愿为当机愿,顺次往生,即现在行念佛等业因,紧接着次生(当生命终之后)受往生果;第二十愿为结缘愿,顺后往生,即第一生作业,第三生或第三生以后受果。

如诸佛之法,有权有实,以实摄权,导权归实[13]。以之,第十八愿念佛为真实(实),第十九愿诸行为方便(权)

真实有三:

一、机真实,明信佛智,全仗佛力;

二、法真实,唯说念佛,不假方便;

三、益真实,直接化生,不住莲胎。

方便也有三:

一、机方便,疑惑佛智,杂有自力;

二、法方便,兼说诸行,种种调诱;

三、益方便,或归实则转入念佛,或滞权则寄住莲胎。见下《凡夫入报章》。

《大》《观》二经权实互显:《大经》三辈文以实摄权,胎化段废权立实;《观经》十六观导权归实,流通付嘱文废权立实。《小经》一向唯实无权。

关于念佛与来迎的关系,体必具用故,念佛往生必有来迎;用必归体故,诸行来迎功归念佛。诸行回向愿生,故佛来迎,若不回愿,岂蒙来迎?而回愿心正是表明多少有念佛之心,只是诸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不亲故,非全念佛。然而诸行之人尚蒙来迎,何况念佛。故知来迎利益,正在念佛,旁通诸行。然第十八愿不说临终来迎者,略有四由:

(一)本誓重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理在不言故;

(二)名体一如,三缘具足,念佛佛来,法尔如是故;

(三)摄取光中,应声即现,常来护念,不限临终故;

(四)令诸行人,闻佛来迎,起欢喜心,归入念佛故。

前三为不必特说,后一为特意不说。然诸行之人,非本誓重愿之机,隔名体一如之理,缺亲近增上之缘,无摄取护念之益,若不特别誓愿临终来迎,则绝往生希望。故为疏远之机,令得安心,归入念佛,弥陀大悲别发此愿,而誓临终来迎。

然有众生,虽闻弥陀佛名,或求人天福报,未愿往生;或仅少少欣求,不具三心;或虽有愿行,而中途退失,皆不得顺次往生,漏于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当生得度,而成结缘之机类。为愍此类众生之长劫流转,法藏比丘更发第二十愿加以救度,促其尽快往生;纵然闻名信心浅薄,也如吞钩之鱼,在水不久,承此愿功,不必遥隔多生,而能速生彼国。故第二十愿称为「系念定生愿」,也称「三生果遂愿」。

「三生」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生,此有「过现门」及「现未门」。约「过现门」,第一生(过去)植诸德本,第二生(现在)至心回向,第三生(未来)达成往生,此为《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第五愿之意。若「现未门」,第一生(现在)植诸德本,第二生(未来)至心回向,第三生(未来)达成往生,即《无量寿经》第二十愿之意。「过现」「现未」二门虽异,顺后往生是同。

第二十愿之作用,第一生结缘下种,第二生缘种成熟,第三生达成往生。

结缘下种者,名号为金刚不坏成佛之种,「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即普下成佛之种。名号法种法尔趋向极乐,故说「系念我国」,即为普结往生之缘。虽闻名而求世福之人,法种功能具足不失;由此名号法种摄受住持之力,点滴微善能成根芽,故说「植诸德本」。「植」同种,「本」同根,「植诸德本」即「种诸善根」。若离名号,世善虚伪,如同浪作,不成善根,故知善根德本以名号为体。

缘种成熟者,即依佛果遂本愿力、名号法种住持力、无量光明调熟力,宿种善根念念增长,现在具足三心,炽然求生,故说「至心回向,欲生我国」。其往生行,略而不说。若随佛意,念佛为本;随众生机,或取诸行。无论念佛、诸行,必令遂其过去「系念我国」之愿,达成往生,故说「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推求其本,为遂弥陀欲令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之本愿。如《无量寿经》言「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又《庄严经》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总结之,第十八愿为明信佛智之全分念佛,顺次直接化生。第十九愿为疑惑佛智之少分念佛,或增进为全分念佛,即自然化生,或滞留诸行,亦蒙临终来迎,然暂寄莲胎。第二十愿为不明佛智之微分念佛,一生结缘下种,二生缘种成熟时,或少分念佛,或全分念佛,三生达成往生。因此,三愿皆由念佛一边得往生,而念佛杂诸行自力者,为疑佛智故,住于莲胎,故善导大师释言「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第八节 念佛利益

一、光明摄取

本愿称名,众生心、行、业为内因,如来本愿力为外缘,施与现世福乐及往生成佛种种功德利益。

外缘即增上缘,于他物生起有强力之作用。万物皆赖增上缘之助成,例如土壤能生长米麦。念佛法门,由阿弥陀佛生因本愿所建立,其佛力增上缘作用更为显着,乃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善导大师所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如《观经》说,念佛众生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的利益。佛光明为佛救度众生之智慧功德的外在体现,而分色光[14]与心光。色光常照一切,于此之上,特加护念之心,即名心光,以此心光常照念佛行者,予以摄取护念,称为「光明摄取」。即第九观中,阿弥陀佛总以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别以心光摄取念佛众生而不舍。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言:「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为何唯摄念佛之人,不摄杂行之人?有三点:

(一)平等义

由于阿弥陀佛平等大悲故,光明唯摄念佛之人。因念佛法门,不论智愚利钝,都能平等修行。

而其他任何法门,总有众生不能修行,不能平等利益。

(二)本愿义

余行非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故佛光明不照摄。

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故佛光明照摄。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三)三缘义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念佛之人与阿弥陀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故佛光明摄取。

杂行之人无此三缘,故佛光明不摄取。

1.亲缘

念佛通于身口意三业。行者口业称佛名,佛即闻之;身业礼敬佛,佛即见之;意业忆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佛也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佛与众生最相亲厚,称为亲缘。

2.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其心念,现在目前,称为近缘。近缘通于平生与临终。

众生称念佛名,阿弥陀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此为平生。

念佛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为临终。

不论平生、临终,阿弥陀佛皆常来、常守、常护、常迎念佛之人,故念佛人与佛实为最近。

亲缘、近缘,似同而有别。心心相知为亲,空间无隔为近。

3.增上缘

阿弥陀佛之外缘,总称增上缘,别以念佛行者临终之时,佛及圣众现前来迎,诸罪消灭,魔障排除,安详往生,称增上缘。此外尚有五种增上缘,如下略辨。

二、五增上缘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显明五种增上缘。此五种增上缘,观察等四种正行(助业)虽亦有之,其中自有强弱浅深等差别,而约佛本意,释为念佛正行(正定业)之具德。

(一)灭罪增上缘

众生称念,则除多劫罪。如《观经》下品上生说一念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说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二)护念增上缘

佛菩萨常来念佛行者之侧,如影随形,而加护念。如《观经》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者,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为其胜友」。

(三)见佛增上缘

依于念佛三昧,得见阿弥陀佛。如前所述近缘见佛。

(四)摄生增上缘

「摄生」即愿往生行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愿力摄得往生。以第十八愿为主,旁及第十九、二十、三十五愿。

(五)证生增上缘

「证生」即证明众生往生不虚,而有世尊证明及诸佛证明。如《阿弥陀经》说,专修念佛之人,六方恒河沙诸佛皆舒舌相,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五种增上缘含现当二益,灭罪、护念、见佛三种为现世利益,摄生、证生二种为当来后世利益。「五增上缘」与「三缘」相配,其灭罪、摄生当「三缘」中的增上缘,护念当「三缘」中的亲缘,见佛当「三缘」中的近缘,「三缘」共明机是凡夫,凡夫往生即「五增上缘」中的证生增上缘。

三、念佛现世之德香

如上已大体说明念佛利益,现再说明念佛现世利益之德香。

对于一个专求往生的念佛人来说,念佛现世利益与未来往生之崇高理想并不矛盾,反而一体不离,因为念佛本来就有「现当二益」。如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赞》后序,皆说明念佛的现世功德利益。近代印光大师也说:「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专修念佛本为往生一大事,除此之外,念佛尚有种种现世利益,如下表:

「促成善缘」:由于念佛,原有种种逆恶境缘得以改变而成善,如家门不宁转为清泰、子孙不孝转为贤孝等。

「延年转寿」:由于佛力加护,得长命安乐延寿。

「重转轻受」:本当受重苦之报,转受轻苦之报。

又有念佛十五种利益,如下表:

以下依据净土三经说明念佛现世利益。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关念佛现世利益之愿:

第十二「光明无量愿」,佛以光明与众生结佛缘,施以救济,故是心的利益。

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由此念佛人现世得延年转寿,所以含有现益。

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令我等蒙佛救度,安心立命,是心的利益。

第十九「来迎引接愿」,临终无诸苦恐惧,得大安慰,是心的利益。

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约其安心得救是现益,约果遂为当益。

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是心的利益。

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现生于佛道得不退转,是心的利益。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念佛受诸天世人敬爱,身心安乐,无佛道障,是身心双益。

《三誓偈》说「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异译《无量寿庄严经》说「广以诸财宝,普施于贫苦」,《无量寿如来会》则说「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救贫穷,施安乐,是现世心物两方面利益,可知念佛人由弥陀冥加故,于现世财物等不求自得,使生计无虞,衣食无缺。

《无量寿经》又言:「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示其灭罪生善利益。

又言:「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为身心双益。

《大经》凡说现世利益之文有二十余处。

《观经》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为灭罪生善益。第九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前已述,为现世利益。经末「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显明二圣影护护念利益。

《观经》说念佛而得现世心的利益,也有二十余处。

《阿弥陀经》说念佛现世利益,有两条文:「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即现世之终益;念佛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即由诸佛护念,得信心坚固增上之现益。

以上为净土三经所明念佛现世利益之大概。

更就三种光明,示念佛现益:我等至心专念佛时,阿弥陀佛放无贪善根所成之清净光,除我等财色二贪之不净罪业,而等同于清净持戒之人;又放无瞋善根所成之欢喜光,灭我等瞋恚罪障,而等同于无瞋忍辱之人;又放无痴善根所成智慧光,灭我等愚痴罪障,而等同于有智之人。清净光令我等心无贪、清美,欢喜光令我等心无瞋、柔和,智慧光令我等心无痴、正觉明朗,故说「消除三垢冥」「三垢消灭,身意柔软,善心生焉」。

又无量光能破有量,无边光能离有无[15],无碍光除诸障难,无对光消灭怨对,不断光令心不断等。

念佛利益无量无边,真有信者,应当欢喜踊跃,顶戴奉行!

名词注解:

[1] 五百大愿 《悲华经》言,释迦牟尼佛往昔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所曾发下五百大愿。

[2] 生佛一体 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即与佛成为一体。

[3]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以弥陀正觉名号,作为念佛人的往生正因。

[4]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即拥有弥陀果地功德;弥陀果地功德,彻入念佛人心中。

[5] 实相 此处指实相念佛,念阿弥陀佛的法性之身,得实相之理。

[6] 实相身 实相即真理。佛彻证真理,与真理冥合,故佛身为实相身。佛即是真理,佛名也即是真理。

[7] 为物身 与真理合一之佛身,显现救度众生之力用,称为物身。「物」即众生。

[8] 三身 一、法身(法性身,即人人本具的真性);二、报身(福慧功德圆满所报得的佛身);三、应身(应众生之机而变现的佛身)

[9] 四智 一、成所作智(转有漏的前五识,成为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二、妙观察智(转有漏的第六识,成为观察诸法及教化众生的智慧);三、平等性智(转有漏的第七识,成为平等慈悲一切众生的智慧);四、大圆境智(转有漏的第八识,成为洞察一切事理的智慧)

[10] 十力 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一、知觉处非处智力(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二、知三世业报智力(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四、知诸根胜劣智力(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五、知种种解智力(能普知众生种种知解不同);六、知种种界智力(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习,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

[11] 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12] 机法一体 能救度的佛(法),与所救度的众生(机),彼此成为一体。如人乘船,人船一体。

[13] 以实摄权,导权归实 用实法含摄权法(方便之法),引导权法归入实法。

[14] 色光 即身光。

[15] 离有无 远离执着有的一边和执着无的一边的「边见」

第九章 凡夫入报

第一节 身土报化

净土宗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的,故往生的净土是怎样的净土,往生人需何等资格,即为一宗之大要。

关于佛身佛土之位格,有种种解说,但大体本于「三身三土」之说,即佛有三身,住于三土:法身佛住法性土,报身佛住报土,化身佛住化土。

法身理佛,遍一切处;法性寂灭,不可说示,姑且不论。

「报」为酬报,报土即酬报佛过去因位之清净愿行,果上所成之万德庄严净土。报土乃佛本身之境界,又称「真实土」「真实报土 」。此土为第一义谛所摄,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化」为化现,化土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又称「变化土」「方便化土」。此土非佛本身境界,随众生机感不同,有净有秽,前后改转。

极乐,《大经》称「安乐」「安养」,《观》《小》二经称「极乐」,《往生论》则称「莲华藏世界」。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引《大乘同性经》《大经》《观经》定判 「是报非化」,或称「无为涅槃界」「涅槃城」。又道绰大师《安乐集》亦明是报土。《往生论》及《往生论注》虽无报化分判,但明 「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即是真实报土。

第二节 凡夫入报

然若依通途自力断证,唯地上菩萨方能往生诸佛报土,二乘圣人、地前菩萨尚且不能往生,何况凡夫?故圣道门诸师判极乐往生大致为四类:

一、或判极乐是高妙报土,但凡夫不得往生。

二、或以凡夫得往生,但判极乐只是粗劣化土。

三、或判极乐为报化二土,地上菩萨生报土,地前菩萨及凡夫生化土。

四、或判极乐为四土,凡夫只能生于最低的凡圣同居土。

总之,不许凡夫得生报土。

唯有善导大师站在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上,定判阿弥陀佛为报佛,极乐净土为报土,又判《观经》九品皆是凡夫,显明「凡夫入报 」──凡夫念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报土。《观经疏·玄义分》说: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凡夫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即托佛愿力以为强缘,惑障深重之最下凡夫,与豁破无明之上位菩萨,平等往生弥陀报土。此为净土开宗之第一理由,无量教行之根本结归。

第三节 速超成佛

或以为凡夫往生净土之后仍是凡夫,但因为极乐处所清净,无退堕之缘,便于修行,又寿命无量,故得渐次修行,渐次证果,渐渐成佛。此以凡夫往生乃是化土,或凡圣同居土,故作此说。然善导大师既判 「凡夫入报」,明「五乘齐入」,则虽是娑婆凡夫,一旦往生,即速超速证,速疾成佛。文证虽多,略举如下。

一、《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二、《无量寿经》说:「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无量寿如来会》说:「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人天名。」

三、《无量寿经》说:「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四、《观经》说:「念佛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五、《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1],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六、《往生论》说:「佛本愿力,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加之身皆金色、无有好丑、具六神通、三十二相,一一皆是顿速圆满,而非渐成,故知凡夫往生,速超成佛。

虽言成佛,具佛之德,同佛之格,而不受佛之名,仍顺余方,受五乘名,起普贤行,遍十方界,救济众生;是名果后普贤,非因位普贤。昙鸾大师言 「不从一地至一地」,善导大师言「即证法性之常乐」「十地愿行自然彰」,此皆缘彼佛愿力故。

然此大益,将限于专修念佛之人,杂行之人有胎生之障,见下节。

第四节 胎生化生

极乐为报土,但有二种往生:一、化生;二、胎生。

虽说胎化二生,实则皆是化生,非如此界有胎、卵、湿、化[2]之杂业所生,而皆从清净莲花之所化生,如《往生论》言「正觉华化生 」。但为区别二种往生之胜劣不同,以往生后立即花开见佛、不必住于莲花之内者称化生,而以往生后不能立即花开见佛、须滞住莲花之内若干时节然后乃出者称为胎生,乃是借此界婴儿在胎中渐渐长大而后乃出为喻。

根据《大经》,明信佛智者,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生彼宫殿,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谓之胎生。《大经》又言: 「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此就安心来论。

若就起行,则念佛为胜,杂行为劣,念佛化生,杂行胎生。

佛智虽举五种[3],究极不过六字名号。《往生论》以称名为「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故专修念佛即为明信佛智,而杂行之人每每怀疑 「单以称名,何足往生?」疑此佛智故,乐修杂行。

念佛与佛有亲、近、增上三缘故,彼此忆念,三业不离,往生亦自然与佛亲近不离;杂行之人与佛无亲、近、增上之缘,心与弥陀疏远、隔离,往生亦自然与佛有所隔障,住于莲胎。

胎生有多种异名:疑惑佛智,身处莲胞,如处母胎,称「胎生」;莲胎广大,内受诸乐,犹如宫殿,称「宫胎」,或「胎宫」;外现莲花,内如宫殿,称 「宫花」;疑心所碍,困限莲内,如困在城,说「疑城」;闻法为难,如「边地」;与佛界隔,称「边界」。

关于辈品与胎生的关系,或以为九品之外别有胎生。或以为九品即是胎生,彼此大同,皆止住莲内,不见三宝故,但随疑之深浅、德之多少、罪之轻重,花开有迟速,得益有不同,分为九品,实则不限九品,乃至无量品。

但九品之中,下三品念佛而住莲内,形同胎生,此约造恶,显明抑止义;上上品杂行而金台来迎,直接化生,即约三心,显明念佛义。详见下节。

又有以胎生境界称为「化土」,杂业感故,暂所止故,渐次成故,非究竟故;但这不过是借用通常「化土」之名词而已,其实皆在报土之中,不过 「同处而异见」。

第五节 辈品阶位

一、辈品之有无

关于极乐往生有无辈品,说法不一。

一说极乐纯一报土之境,理当无辈品,又四十八愿不说辈品故,如身皆金色、无有好丑、具足六通、寿命无量,一一誓愿所誓利益悉皆平等,知报土得益无辈品。故《往生论》说 「平等一相」,《往生论注》明「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辈品为世尊诱化此界众生之方便巧言,如《大经》言「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貎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既然五乘悉皆平等,顺余方俗,列有异名,可知辈品亦如是。

一说虽是报土,容有辈品,《大》《观》二经有明文故,又不同余佛报土唯有地上菩萨,故一味平等,不立阶位,而极乐摄凡夫故,既然机有胜劣、行有浅深,往生得益岂无差别?

今详二义,各有一理。综而观之,可说极乐一种报土,二种往生:念佛化生无辈品,杂行胎生有辈品。

念佛无辈品者,以全舍自力,全托佛力,因平等故,果也平等,故超品位阶级。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善导大师说「同因同行至菩提」,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托佛愿以为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念佛前,随各人杂缘,成九品之机;念佛后,托佛愿强缘,得齐入之益,即同昙鸾大师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或说念佛也有辈品:一由数量多少,二由时节久近,三由功夫浅深。当知此皆是方便,为励行人起勇进心。以名号乃是超越数量之法故,不受一切相对限制,经言 「乃至一念,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善导大师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

杂行有辈品者,以杂有自力,因差别故,果也差别。有五种差别:
(一)根机有辈品,谓上中下;
(二)行业有辈品,谓大、小、世善,及恶业轻重;
(三)来迎有辈品,谓报佛、化佛,及化佛多少;
(四)花开有辈品,谓花开时劫久近不同;
(五)得益有辈品,谓花开之后,证果大小、快慢不同。

前二为因,后三为果。因中根机、行业,能修、所修互显。果上来迎为此土,花开、得益为彼土。

二、辈品之意义

净土门之意,念佛为真实,诸行为方便,以真实摄方便,导诸机归念佛,是释迦、弥陀二尊摄化之大纲。为显此义,故立辈品,有四种目的:

(一)为明念佛总摄万机

此《大经》三辈文之义。

(二)为导诸机归入念佛

此《观经》九品文之义。

(三)为曲顺机情

虽佛心平等,了无分别,但不能明信佛智、唯能信受罪福之人,若闻善恶念佛平等往生,则心中生疑。为此巧设辈品,以善人生上品,恶人生下品。

(四)为抑恶扬善

亦因凡夫无智,若闻善恶平等往生,恐住「造恶无妨」之邪见,为此安立辈品,以善人生上品,恶人生下品。

《大》《观》二经既说念佛,也说诸行,存方便故,安立辈品。《小经》唯说念佛,不说诸行,全显真实故,不存辈品,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三、三辈机法

《大经》三辈,机有不同,谓上中下;法无二般,统皆「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细别而论:

(一)上辈之机──出家大修功德。
(二)中辈之机 ──在家多少修善。
(三)下辈之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经文说无善,按理也应当包含造恶之机。又「假使」之言,显明修善者令佛欢喜,隐含扬善抑恶之意。

此三辈人,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愿生彼国。然发心、愿生为总别安心,专念即是行业,故三辈皆唯念佛。即是以念佛一法总摄万机,念佛一行统领万行。然则出家、发心、修善,一一归入念佛,不能独立,而念佛不必依诸行。如树干常春,枝叶依干则荣,离干则枯。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释言:「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四、九品心行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知定善十三观、散善九品行皆为导归念佛而说。
且约九品明其心行。

(一)

「心」即安心,亦即三心。

至诚心即真实心。凡夫虚假,弥陀是真,舍己归佛为真实心。深心即深信之心。信己无力,信佛有力,归佛决定为深心。归佛决定,永不退转,念念不舍,作得生想,即回向发愿心。故三心即是归佛愿生之心,此心真实不虚假,说为至诚心;决定不动摇,说为深心;相续不退转,说为回向发愿心。故知三心全以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为体。善导大师即释「南无」为「归命、发愿回向」。

《观经疏·散善义》释此而言:「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以三心通九品、摄定散,能随定散机,显其得生益。佛意唯在众生一向专念弥陀佛名,此意幽密难知,故佛自问自答,开此三心,导归念佛。行人若得开解,普悉归入念佛。故知三心为行人契入念佛之关键。

(二)

「行」即起行。九品之中,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为大乘行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为小乘戒善,中品下生为世间善,此六品机为善人,行乃杂行。下品上生为十恶罪人,下品中生为破戒罪人,下品下生为五逆罪人,此三品机,皆唯恶无善,唯依念佛得度。

但三心既是念佛之安心,三心通九品故,品品皆当有念佛,不可唯局于下三品。又《大经》三辈、《观经》九品仅是开合之异(其开合意如下文),三辈既皆念佛,可知九品亦皆有念佛。但念佛仅说在下品者,意在以下下之机,显上上之法。因造罪临终,大小世善无一能救,唯依念佛速超生死,故知杂行不契临终,念佛能救重罪,实是醍醐妙药。其破戒恶逆之人,临时抱佛脚尚且灭罪往生,若大小世善之人平生持名号,自然摄取不舍。以此引导诸行,归入念佛。

五、辈品开合

三辈九品之同异,古来解说纷纭。若就文相而言,三辈九品略有四异:

(一)善恶通局之异;
(二)发心通局之异;
(三)大小通局之异;
(四)念佛通局之异。

然就义趣而言,三辈九品全同,同以念佛、诸行回向往生。

若依本宗传承,则三辈与九品全同,唯是开合之异,目的在引导辈品诸机归入念佛一乘。

《观经》十六观之中,十四、十五、十六总称「三辈观」,经文有「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观经》既以九品为三辈往生,显示合即是三辈,开即是九品,再开即是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

虽然三辈九品同在引导诸机归入念佛,而约心行,有顺逆不同。

(一)约行

《大经》三辈紧接第十八愿成就文,为从念佛顺出,以摄诸行,先摄出家善,次摄在家善,次摄无善,一一皆说「一向专念」。又顺念佛大乘之本意,说发菩提心,而于三辈之末别加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一段,显示不必发菩提心,唯以三心念佛为要。

《观经》九品为承定善观法而来,为不能修定观者说散善,先则大乘善;大乘不能修者,为说小乘;小乘不能修者,为说世善;越趋越降,至下三品,定散诸行、大小世善无一能修,唯能造恶,即为说念佛,乘佛愿力,尽得往生。如同山穷水尽,忽然柳暗花明,即是逆诸行而入于念佛,故以念佛置于最下三品,又唯于上辈说发菩提心,中下二辈不说发菩提心。

(二)约心

三辈承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说「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即是具足三心之人,顺此念佛之安心,即为说一向专念,而有根机不等,或能出家、或不能出家,或能修善、或不能修善,总皆摄入一向专念。九品本是诸行之人,本不具足三心,而各各欲以自所修业回向愿生,即如释言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为此于上上品行业之先,开说三心,总摄九品,以心能导行故,即以三心,挟诸行业,回入念佛,乘佛愿力,即得往生。《观经疏·散善义》 「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者,正在于此。

要之,三辈顺佛本愿,以实摄权;九品逆转机情,导权归实。二文合观,其意更明。

六、三福诸善

「三福」为《观经》「序分」所说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谓福,即善根之异名。世间之善,如仁义礼智信等,称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称为戒福。特别以大乘殊胜之行善,称为行福。

(一)世福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二句为敬上行,后二句为慈下行。慈心不杀为十善之首,故特别提出。

(二)戒福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归依佛法僧三宝,称为三归。始从不信佛转入信佛,舍邪归正,称为翻邪三归。此后受大乘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为受戒而更归三宝,称为受戒三归。总受持大小乘戒律,为具足众戒。于持戒之上,慎护种种微细之行,如大乘八万四千威仪,小乘三千威仪,而不毁犯,即是不犯威仪。

(三)行福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菩提心有圣道、净土不同。圣道菩提心,愿行皆在此土。净土菩提心,此土发愿,净土修行。此处行福菩提心通于圣道、净土。三辈九品中所说菩提心,限为净土门菩提心。深信因果,即总信一切六凡四圣[4]因果。读诵大乘,也通含圣道、净土一切大乘经典。劝进行者,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诸善,一一回向求生极乐,总为杂行。

三福与九品亦是开合之异,一一如文,不能细举。

第六节 平生业成

约今生顺次往生,往生业因决定之时刻有二:一、平生;二、临终。

平生即平时之生命阶段,与临终相对。平生业成,指在平时往生之业因已经决定,不必等待临终决定。往生业因决定故,成为决定往生人,念念称名,安心满足,临终不论如何死去,即使昏迷不能念佛,皆蒙佛圣来迎,生于净土。

平生业成与临终业成相对。临终业成指一生之间往生之业因不定,唯于临终时刻方才决定。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之人,平生遇法念佛,即平生业成;若平生无缘遇法,唯于临终遇法而念佛者,即临终业成。善导大师判为 「正定之业」,昙鸾大师说为「业事成办」。

此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中已由佛边完成众生往生之功德,成就众生往生业因,以之施于众生。由此之故,众生信受称名,机法一体,念念称名,念念业成。

疑杂之人,平生往生业因不成就,一生恐惧不安,必待临终见佛来迎,往生业因方为达成。

第七节 现生不退

通常多以为往生净土之后得不退转。然专修念佛之人,现世虽是凡夫,已得不退利益,故说「现生不退」。「不退」者,谓于佛道只进不退,不退失决定成佛之资格。

现生不退,最早由龙树菩萨《易行品》所提倡,善导大师有「蒙光触者心不退」之句。

若征之三经,《大经》四十八愿中有「闻名得忍愿」,即第三十四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观经》第七观,韦提希拜见阿弥陀佛时,当下证得无生;《小经》则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若论凡夫自业因果,常没常流转,更遑论不退;今凭弥陀他力本愿,称名愿生行人,现生即入不退,是凡夫位不退。若生净土证不退,乃是圣位大菩萨。

此界虽是凡夫,而于佛道得不退转;虽有不退利益,本身却是凡夫,不是菩萨。唯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不可思议之利。

名词注解:

[1]阿鞞跋致 又称阿毗跋致、阿惟越致,即不退转菩萨。

[2]胎、卵、湿、化 即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一切众生以此四种方式出生。

[3]佛智虽举五种 《无量寿经》言「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其中「佛智」是总,余四是别。

[4]六凡四圣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合称十界、十法界。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第一节 宗旨与特色之意义

宗旨即一宗一派教义所宣称之根本目的,及达此目的之方法。特色为某一宗派所特有,而其他宗派所无之本质属性。宗旨与特色相互关联,而表述角度不同。

一个宗派的教义非常广泛,但如果掌握其宗旨与特色,即为掌握根本,即使其余细节不甚了解,也无妨大体。反过来,即使饱读宗派教典,却不知其宗旨与特色,也是门外汉。

第二节 宗旨四句偈

净土宗宗旨,概括为四句偈: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前两句为方法,分为安心与起行;后两句为目的,即是自利与利他。

  • 方法—安心—信受弥陀救度
  • 起行—专称弥陀佛名
  • 目的—自利—愿生弥陀净土
  • 利他—广度十方众生

  • 第一句,显示此法门是依靠佛力救度,不是依靠自力修行; 是以信心领受弥陀的慈悲,不是以明心开发自身的智慧; 是唯有谦卑地自视为罪者、苦者、愚者必可得益的法门,不是自许为圣者、智者、善者而能得入的法门。

  • 第二句,显示「弥陀救度」即是「弥陀佛名」; 如何「信受弥陀救度」,即是「专称弥陀佛名」。专而不杂,易而不难,明而不昧。
  • 第三句,显示弥陀救度的目标,在救往弥陀净土;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 第四句,显示弥陀救度的利益,是报土往生,往生即速成佛,成佛即能广度十方众生。显示此法门之往生、成佛、度众生,皆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

又第一句,舍自归他; 第二句,舍难取易; 第三句,舍此往彼; 第四句,证大菩提。先获弥陀之救度,再救十方之众生; 若获弥陀之救度,必能救度十方众生。

第三节 特色四标语

净土宗特色,概括为四句标语: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前两句为根本纲宗,后两句明今生胜益; 又前一句为因行,后三句为果益。根本自摄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为两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

本愿,明教理; 称名,明行法; 凡夫,明摄机; 入报,明果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机、教、行、益」,即: 罪业凡夫,以弥陀本愿不虚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极乐报土; 而且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 于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非至极乐。

本愿称名: 圣道诸宗以众生心性为体,悟明心性为宗; 净土一宗以本愿名号为体,称名往生为宗,故「本愿称名」为净土宗不共圣道诸宗之特色。又,余佛净土虽也劝往生,但未闻有称名往生之本愿,弥陀一佛独发称名往生之本愿,故「本愿称名」为净土宗超胜余佛净土之特色。

凡夫入报: 依圣道诸宗修习,必须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才能前至诸佛报土; 他方净土虽不乏高妙报土,然而一切决非罪障凡夫可至之处。今净土一宗,凡夫称名,仗阿弥陀佛愿力,得生极乐最妙报土,证同弥陀,故此「凡夫入报」即为圣道诸宗所无、他方净土未闻之特色。

平生业成: 圣道修行,仗自力累积之功,有渐次断证之位,初果圣人尚需七次往返天上人间,而后业成解脱,不受后有。今净土宗,任何罪重之人,只此一生,决定往生,生死了办,不再轮回。然而如果必须累积一生勤行,直到临终见佛来迎,方才往生业成,仍不免圣道自力色彩,往生存有不确定因素。今说「平生业成」,不说「一生业成」,称名、愿生之平时,即是往生业成之时。因本愿称名,往生仗佛愿力; 佛愿力成故,众生往生之业已由佛边完成; 佛边已成故,何时众生信受称名,即时乘佛愿力,往生之业达成,不待临终。任何人、任何时,信受称名,往生之业当体成就,业成不坏故,自然念念称名有相续之功,声声往生无不定之虑,故说「正定之业」「万修万人去」「遇无空过者」,独成净土宗之特色。

现生不退: 于圣道修行,不退转位乃是极艰、极难、极重、极要、极尊、极大之事,非敢率尔轻谈,妄自期许,要须生生正见不失,勇猛精修,历劫勤行方可达至,何况长劫疲劳苦修过程中,退道者如大海水之多,进步者只毛滴水之少。舍利弗以六住菩萨之位,尚以乞眼因缘退心,余者可知。今净土宗,凡夫罪人,但以本愿称名一法,尽获弥陀因中万行、果上万德,圆满成佛所需一切功德,于娑婆界登不退位,以烦恼身入圣众数。如此教理,圣道诸宗所绝无,十方世界所仅有,独成净土宗之特色。

如上,开为四句,合为一句「本愿称名」。有此一句,自然流出三句。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凡夫入报」; 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平生业成」; 因为「本愿称名」,所以「现生不退」。

古今多有弘净土者,虽提倡称名,然非依本愿为宗; 虽劝求往生,然不明凡夫入报。今依善导大师之教,净土宗义虽广,略之「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为其根本。「本愿」为能诠之教,「称名」为所诠之行,「凡夫」为能行之机,「入报」为所行得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一宗之机教行益、修因证果、方法目的,特为一宗宗骨。有此,即独立而为净土宗; 无此,即混同诸家常说,不成净土宗。

又三心、四修、五念,三辈、九品诸行,不论定散,不择善恶,一切教说,终归六字,谓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南无阿弥陀佛!

附 净土宗教章

一、宗名──净土宗(简称「净宗」)

二、本尊──南无阿弥陀佛

三、根源──第十八愿(总摄四十八愿)

四、宗旨──四句偈语: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五、特色──四句法语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六、宗祖──善导大师(净土宗之大成者)

七、相承──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

八、经论──

正依经典

(一)《佛说无量寿经 》二卷曹魏 康僧铠 译

(二)《佛说观无量寿经 》一卷 刘宋 畺良耶舍 译

(三)《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姚秦 鸠摩罗什 译

相承论释

(一) 龙树菩萨《易行品》一卷 《十二礼 》一卷

(二) 天亲菩萨《往生论 》一卷

(三)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二卷 《赞阿弥陀佛偈 》一卷

(四) 道绰大师《安乐集 》二卷

(五)善导大师《观经疏》四卷 《观念法门 》一卷
《法事赞》二卷 《往生礼赞》一卷 《般舟赞》一卷

九、本典──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十、宗典──善导大师《观经疏》

十一、教判──净土宗立「圣道」、「净土」二门,判释一代佛教。

圣道门:于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凡夫难修难证;如陆道步行,苦。

净土门:于极乐得道,他力救度往生净土之法门,凡夫易修
易行;如水道乘船,乐。

<img id=”Image1″ src=”http://plb.tw/upload/_userfilesimages/22-140(1).gif” style=”height:137px; width:500px” /

十二、行判──净土门之中,宗祖有「要弘二门判」与「正杂二行判」,如下表:

要弘二门判

<img id=”Image3″ src=”http://plb.tw/upload/_userfilesimages/03(1).jpg” style=”height:221px; width:550px” /

正杂二行判

十三、摄机──上摄等觉菩萨,下摄逆谤阐提。不论男女老少、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九法界中,所有一切圣凡善恶,悉皆包含,无一遗漏。无一人不能学,无一人不能行,无一人不能生。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人修万人去。

十四、 利益──现当二益:

十五、宗风一──真谛(往生之道)

(一)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二)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
(三)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
   唯守愚念佛。
(四)六不六化──不尚体验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实化,
   不求高深而平常化,不纯学术而信仰化,
   不涉艰涩而浅易化,不落繁琐而普及化。
(五)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
   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六)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
   防退失故。

十六、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十七、 宗歌──(宗祖四十八字愿成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十八、 宗徽──莲花地球(请见《净土宗宗徽之含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