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释疑(十八)

第86问:上人曾谈到,如果愿生心强、对第十八愿有正确的了解,自然就会念念不舍。如果没办法念念不舍,是不是应在「机法两种深信」方面加强?

答:其实「念念不舍」是很自然的,一个人如果有「机法两种深信」,就会毫不勉强、自自然然的流露,因为有嘴巴就能出声,有心就会起心动念,只是将他转为名号而已。

学佛的基础是建立在信仰「因果业报」,如果「因果业报」的观念不深,就没有学佛的基础,因为他不会有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观念,如果对「因果业报」不肯定、不深信,那他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而我们这个法门是在深信因果业报的同时,更进一步深信自己是永远在六道轮回的根机。当我们真的面对自己的贪瞋痴、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一定会发现自己罪恶很深;之所以没有发现身、口、意是恶多善少,是因为没有时常自我反省,或者不知反省,也就是没有常以「法镜」来照自己。

什么是「法镜」?譬如《无量寿经.下卷》的「三毒五恶」段,那就是法镜。常以法镜来照自己,我们罪恶的身心就会原形显露,晓得自己大部分是恶多善少,而认清自己是下劣的根机。我们学佛是要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而不是要求、指责别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他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只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一直忏悔改进。
《易经》有一段话是我们修身很好的法镜:「诿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夸功,众人之事;让美归功,君子之事;分怨共过,盛德之事。」一般人在发生事情的时候通常都会诿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说坦诚地将自己的过失发露出来。承认过失、反省改进是人应有的态度,更何况是修行人?修行人有过失,是应该在大众之前表露忏悔的,这样罪障才能消除,借由在大众之前忏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因为业力有根,必须将根挖出来摊在阳光下,如果不从根挖出来晒太阳,只是枝叶晒太阳,日后根还是会再生长。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忏悔自己的业障、发露自己的业障。
可是就我所接触的大部分人,都是掩盖自己的过错,指责对方的过失。都是在「诿罪掠功」,即使没有「诿罪掠功」,也都是在「掩罪夸功」,把自己的过失尽量掩盖,一点点成就就会夸大,有一、二分说成三、四分,有三、四分说成八、九分。虽然说「掩罪夸功,众人之事」,我们都是学佛人,不可以只和众人一样,所以我们不应「掩罪夸功」,但是却做不到。

我们要「让美归功」,可是也做不到,好不容易经过辛勤的努力,有一点点的成果,却要白白的将成就让给别人,让众人所赞叹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个也做不到,所以不是君子。
至于「分怨共过,盛德之事」就更难了。如果我们能够「分怨共过」,表示很有修养,而且我执很淡泊,不计较是非。本来一个修行人应该是「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可是我们做不到,这就显示我们的根机之低劣,罪业之深、之多。
还有另一句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这二段话我自己非常喜欢,也曾引用在《书信集》当中,这两段话的内容是修行人应该效法的,但是也因为很喜欢,所以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一点都做不到。

在佛法中,对「道基」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说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圣道门或净土门,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须的,这是所有学道的基本;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体会苦、集、灭、道,进而证悟苦、集、灭、道。如果连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话,这个人根本不可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

五戒,第一就是不杀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打妄语?真不真诚?其他像邪淫、偷盗,对我们来讲也经常在犯,因为那不是指行为,而是心念,我们的念头都常常在犯。

五戒开展来就是十善,我们不但做不到十善,反而都是在犯十恶,因为反省到自己的根机根本做不到,所以净土法门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这个法门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报应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违十善,永无出离之缘,才全身心投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在阿弥陀佛的救度当中,惭愧的、感恩的过念佛的生活。

另一种「道基」的标准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三福」──世间福、戒福、行福。「世间福」是指世间的善事,有了世间的善事才能获得世间的福报。世间的善事,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的三业都是贪瞋痴、自私自利,不要说三福,我们连一福都做不到,如果体会这一点,也会深信自己的根机是一个无有出离之缘的人。

佛法不只是哲学、理论,而是实践的法。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必定是将佛法当作实践之学,并援引于生活当中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否则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卑劣、渺小、罪恶之深。而如果没有「因果业报」的观念,即使学佛,也不会把佛法当作脱离生死轮回,甚至超凡入圣的重要方法,只是将佛法看作一种哲学思想而已。如果有「因果业报」的观念,佛法的每一字、每一句,在他看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心血、骨肉;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释迦牟尼佛深切的悲悯之心;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们要脱出三界轮回,往解脱的境界前进。佛法的每一句在他看来都有血、有泪,而不只是一种哲学、学问而已。所以《净土三经》文文句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血泪,都是阿弥陀佛的骨肉。他不是白纸黑字,不是死的,是活灵灵、活泼泼,生命活跃的。

第87问:《观经四帖疏》的〈序文〉有一个图表,上面标明念佛有「显」和「隐」,「显」是万行随一,「隐」是非定非散真实的弘愿。请问上人「万行随一」是什么意思?另外,上人说念佛没有品位阶级,可是图表也有标出下三品是念佛,《念佛感应录》第三集的问答也有提到下品下生,请问这应如何统合?

答:《观经四帖疏》〈编者序〉的这两种图表,左边一张有将《观经》的内容划分出来,《观经》的内容有「定善」和「散善」,散善的下面又分「三福九品」与「真实弘愿」。更明确的讲,《观经》在说什么呢?在说三个法门,第一是「定善」,也就是十三种定观的法门;第二是「散善」,也就是三福九品的法门;第三是「本愿念佛」的法门。
念佛有显、有隐,「显」是指「散善」或「定善」;「隐」是指「非定非散」。为什说「显」是指「定善」跟「散善」呢?因为将这一句弥陀名号的功德当作是定善或散善的功德,与六度万行的功德相同,这叫「万行随一」。

从《观经》的字面来看,念佛似乎和定善、散善是同等的,可是如果进一步从《观经》最后的宗旨来看,《观经》所讲的念佛功德是超越定、散,也就是超越三福九品的功德,所以说「非定非散」。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开宗明义就说《观经》有分「要门」和「弘愿」。「要门」是息虑凝心以及废恶修善,「息虑凝心」就是「定善」,「废恶修善」就是「散善」,把这两门的功德用来回向往生极乐,这称为「要门」。另一种是「弘愿」,「弘愿」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讲的,意即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念佛的增上缘。

《无量寿经》.下卷所讲的三辈,是强调虽然三辈根机各不相同,可是都要完全依靠弥陀名号的功德才能到极乐世界,并且平等的得到一生补处的果位。如果上辈依靠上辈的智慧根机,中辈、下辈也都各依靠他们的根机,不放下自己的执着而完完全全依靠弥陀名号功德的话,到了极乐世界当然就会有品位阶级的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三辈、说九品,目的是要显示根机虽然有三辈九品,可是统统要依靠阿弥陀佛,统统要回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样才能够超越三辈九品,不然就会落入三辈九品的范畴里面,也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胞胎」,五百岁不能花开见佛闻法。他们已经超凡入圣,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只是因为因地的时候杂修杂行,对弥陀的救度有怀疑,所以到极乐世界,才被疑惑所盖住。如果当下深自悔责,当下就能够见佛闻法。经典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非常的微妙,也非常的有力量,起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这两张图表可以说后后胜于前前,怎么说呢?后面说的隐──「非定非散」的真实弘愿念佛,这个念佛的本身就已经包涵了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的功德,不但是超越万行,而且是圆满具足万行。所以这个法门是殊胜微妙、绝待圆融、超情离见。是超越性,没有品位、阶级、高低、上下的对待,是圆满具足的,这样的法门、境界是超越我们凡夫学佛者的智慧和想像的。

我们如果将佛法当镜子来反照自己,就知道自己几乎没有解脱的希望,而且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脚底了。除非没有善恶报应、六道轮回,否则以善恶报应、六道轮回的镜子照自己,自己是地狱之业,将来一定堕落地狱。一个人再怎样的有学问、名位、财产、权势,到死的时候一点都用不上,那时只有孤独、无伴、恐惧、黑暗、无助、无力,只有孤零零的去面对阎罗王的审判。所以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序文〉有一句话说「鬼卒带走之路,流泪独行;阎王呵责之庭,屈膝孤悲」(出于《大藏经》第八十四册《往生讲式》)就形容的非常好。「流泪独行」,流泪、悲伤、无奈的、不得不跟着鬼卒走,再怎么恩爱的人也无法陪伴在身边,再怎么权威的人也不能让自己依靠,到了阎罗王面前,不管以前如何的有权有势,这个时候双手空空的跪在面前无所抵赖。所以《无量寿经》说,一个人临终的心境是「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就是「悔惧交至」,最终命运也是「悔惧交至」。如果没有这个法门是无法大安心,始终都是恐惧的。

第88问:上人曾说,真正的愿生就会终身都愿生,如果没办法终身愿生,就表示他至心信乐的心是不稳定的。可是法然上人也说,弥陀名号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不管信与不信,有没有疑心,只要一直称名就会具足信心。这样似乎有矛盾,这两点应该怎么统合?

答:不论信或不信,但称必生,信就在里面了。只要他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名号,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这个方法去做,就达到那样的目的,因为方法正确,就必定到达目的。

第十八愿所讲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愿生称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愿生极乐,你要真正的专称弥陀名号,所以才说要「至心信乐」,要「至心欲生我国」,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于内心,真正从内心产生的。我打从内心真正的相信有弥陀,而且相信弥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极乐,极乐是我的归宿,而我也真的愿生极乐,这种相信就是真正的相信,就不会半途而废。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专念弥陀名号,除了专念弥陀名号之外,完全没有杂修杂行,即使有做其他的善事功德,也不会想以这个来作为往生的资助。

因为第十八愿是弥陀所发的愿,所以必须要将信、愿、行都完整的交待,而对我们凡夫的领解来说,则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譬如日本一遍上人说,不论净秽、善恶、信疑,称念就必定往生,就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但是同样是在启发我们的信心。所以祖师的阐释、法语,目的都是要启发我们对「称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

当我们无法掌握信的内涵,推想东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量、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时,祖师们就说,不管你信不信,称念都必定往生。这样当下就能启发信心而使人安心。

弥陀要救度谁?是要救度愿生称名的人。当领受这个道理时,岂不是信就在里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们自己产生或去哪里寻找,「称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导大师「四十八字愿成释」最后两句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可说是杲日丽天,朗照宇宙。

第十八愿所说的「至心信乐」,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么呢?信下面所讲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弥陀现在既然已取正觉,那凡是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这个道理是很明确的,我们要这样的相信。

第89问:一个初学的人,如果他没有办法听的当下就百分之百的信,是不是先以信顺的态度来称念名号?

答:对!就是先接受。

虽然善知识所传的教理我们还有疑惑,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可是如果能先接受,再一步一步的去理解,这样也可以。因为每个人的根机不同,除非宿世薰习深厚,这辈子才能一听就信受,否则总会有疑问的地方。那怎么办呢?就先接受,再逐步的去理解,这样的话,真正理解到哪里,信就到哪里了。「理明信深」就是这个意思。

法要入心,也是随个人根机不同,但总离不开多闻薰习;经常多闻薰习自然就能渐渐深入阿赖耶识。

佛教很强调「多闻薰习」,儒家也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会的,我们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会的,我们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断的、长久的去薰习,终有一天就会彻入、通达。

我们出版的这一套书都有把这个法门最根本的经典、最有权威的祖师传承、最重要的法语都清楚明白的列出来,只要大家用心阅读,应该是可以让人确信的;如果还不能百分之百的确信,就将这些佛说祖语背诵起来,多多吟咏思惟,这样终会彻入的。

第90问:《感应录》有鹦鹉念佛往生的故事,它是不是也有至心信乐之心呢?

答:鹦鹉念佛往生是「事证」,证明「理」──「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理。也证明我们这个法门是绝对他力、完全他力。这只鹦鹉有什么智慧?有什么修行功德?它只会学人之语,而且惯性的称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死了也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名号的力量,自自然然的引导它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众生称念名号就自然能够往生,不须加以造作、勉强,不必假借其他功能方法的。

至于人,因为有种种的分别、计量、筹划,所以第十八愿才说你要相信、要愿生我国。如果不这样讲,有的人不晓得要愿生极乐,只想到念佛有很大的功德,下辈子要生而为人,或要如何、如何⋯⋯,因为人有这些分别、选择、好恶取舍,所以就要引导他愿生极乐,告诉他称念就必定往生。对畜牲来讲,它们没有那些分别、取舍,它如果能惯性的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名号功能自然牵引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愿力自然」。

宇宙中有三种自然:第一是「业力自然」,我们众生即使不勉强,也是随着他的重业运作,临终时就随着重业而投胎转世。譬如在生时杀了一个人,或者做了一件大善事,即使临终时不再杀人、不再做善事,可是在他一生当中,如果那一个业(善业或恶业)最大,杀人的就堕落地狱,善业的就上生天堂或出生为人享受五福的福报,这就是业力的自然。第二是「虚空自然」,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是很自然的,不会出错,也不用勉强。第三是「愿力自然」,愿力自然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第十八愿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既已成正觉,所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就是第十八愿自自然然的一种力量。

自然,就是天性,不必勉强、造作的,所以我们念佛必定往生。对我们来讲,本来就是愿生极乐的,只是找不到方法,现在知道只要称念就必定往生,带给我们莫大的希望、莫大的安心、莫大的法喜!如果要持守五戒才能往生,或入定才能往生,或明心见性开发智慧才能够往生,这样我们永远绝望。

所以,对人来讲,必须先劝勉、引导他厌秽欣净;对畜牲来讲,虽然它没有智慧,不过它也没贪瞋的取舍,所以只要能让他惯性的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它就会随着弥陀名号的功能,以绝对的他力、完全的他力而往生极乐世界。

除了鹦鹉的事证之外,另外还一个事证,古时候在斯里兰卡附近的一个小岛,有很多人捕鱼,只要他们念阿弥陀佛,捕的鱼就愈多,鱼肉就愈好吃,所以他们就惯性的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结果死后自然往生弥陀净土。他们也不晓得有善恶报应、三世轮回,也没有想将来要怎样,也谈不上信,也谈不上愿;只是贪捕鱼多、味道美,但也因此就自然地随这句弥陀名号的功能而往生净土。就好像从南部开车上高速公路,只要方向正确的往这一条路前进,时间一到就会到台北。如果有所选择,想在中部转一下方向,一转方向,有可能就会开到其他的道路上去了。因为不同的方向,就会到达不同的目的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