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释疑(二)

第6问:我没有那种信心开发那一时刻的体验,我只信知「称名定往生」,不论时节久近,不论行住坐卧。请问师父,这种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愿?

答:这都符合第十八愿。因为,你既然是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不问时节久近,行住坐卧,念念不舍,这样无形中就在第十八愿里边了。因为往生并不是在我们众生这里讲说「要这个样子、要那个样子」,不是的!往生本来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在运作。所以,称念这句名号的人,不管他知与不知、求与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种往生的功能潜在其中。如一个念佛的人身上有佛光、头上有毫光,这是自然的。尽管他不知道、没有看到,可是自然会有这种功能,因为名号的功能、名号的自性就是这个样子。

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烧,一旦点火就必燃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甚至你在口中或心中认为它不会燃烧,要它不燃烧,它也必定燃烧,除非你不点火,一点火就必定燃烧,因为燃烧就是火的功能。

这句名号本身能使我们往生,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我们知道这一点去称念,信就在里面了,尽管对这个道理了解得不是很充分,可是能够一直称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在运作。

有记载信心开发过程、而且历历在眼目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有这个记载。法然上人说他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得到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说,他为寻找出离生死轮回的法门,翻阅经藏五遍,「到底哪一部经所解释的那个法门才是适合我,也适合任何人,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呢?」──法然上人在当时被称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为了寻求解脱之道,还是一部经典、一部论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总共五遍,最后才发现,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里面有记载,称念名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简单快速。于是,其他经典都不看了,专门针对这部《观经四帖疏》再度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完,虽然大意重点还没有抓到,可是已经觉得很欢喜了。再看第二遍,更加得到安慰。再看第三遍,正当看到: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头的石头当下落了下来。

他所体悟到的是什么?体悟到的是:原来我们往生这件事情,阿弥陀佛已经在十劫以前为我们预备好了,他所预备好的,就是这句名号,往生这件事情就在这句名号里面,只要称名,就一定往生。因为这里所讲的「念念不舍」是「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卧也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形下,都没有关系,都没有限制,只要称念这句名号,修行时间长、修行时间短,都有资格往生,所以说「不问时节久近」。这样的话,岂非救度是没有条件、白白地送给我们的?而且是摆在这里,我们随时发现随时来拿,随时就拥有。既然是这样念佛的话,谁不会啊!都会。并没有限制一天念十万声、要念几千万,没有。也没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众、女众,要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都没有限制,只要我们称念这句名号。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就以这样的身份来称念这句名号。如此说来,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往生与否,不在于我们有如何的功夫境界,不在于我们要这样地念、那样地念,不在我们这一边,而完全在阿弥陀佛那一边 ,阿弥陀佛发愿救度念佛众生,众生念佛必定往生!

所以,法然上人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当下感动了,眼泪流下来了,当下就高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没有人,他就大声地念佛。「原来阿弥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经定下了救度的方法」,这是法然上人信心开发的过程。

至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去见到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给他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善导大师心中的疑惑就断除了,其他法门也就放弃了,一心称念这句名号。

有人追求「一念的信心」,又体悟不到,于是放弃称名,一直要追求那个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无常,现在死了就轮回去了。所以,你只要称名。何况在称名当中,信心就在里边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称名,一方面认为不够,结果修其他法门去了。

那怎么办呢?必须环绕在善知识的旁边听,同时,信仰相同的莲友常常相聚研讨。

至于见解不同的莲友,我们要避开,免得被绊倒,因为我们都很软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善知识常常讨论,常常在一起,因为人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

第7问:有句话说「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真实信心」,请师父开示。

答:也就是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一定会称名念佛。因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自自然然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下去,这就是「信心必具名号」。

那么,「名号未必具信心」,是说:称名的人,即使他称名,可是不一定有那个信心。因为称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一定了解弥陀救度的原理。这样的话,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会认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废,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也就随着修别的法门去了,不能贯彻到底,是有这种现象。

所以,有信心必定是伴随着称名,如果有信心而不称名的话,这种信心就不是真信。如果有人说「我已经信了,我可以不用念佛了」,那是虚假的信心。真正信受了,他会把信心融入念佛之中的,并不是说念佛有什么辛苦,或什么着相,不是的!称名念佛,念在心中也好,念在口中也好,高兴起来,欢喜跳跃地念也可以,这个会自自然然在心中产生的,「听闻弥陀本愿力,欢喜不觉称佛名」,会不知不觉念出这句名号来。

不过,固然不了解信与不信的内容到底怎么样,干脆把它们摆到一边,你只要相信:「即使不信的人,阿弥陀佛也要救度。」这样,信就在其中了,之后就称名。今天有一天的时间,就称一天的名号,这一天过完了,寿命到了,自然往生极乐世界。若是有两天,你就称两天,若是有七天,或者是两个七天、七个七天,或者七年、七十年,你就用这些时间一味地去念佛。不会说:「我时间那么多,我来修这个、修那个⋯⋯」不可能会这样的。

第8问:请问师父,唯有信愿念佛的人才蒙受弥陀心光摄取,而没有信愿念佛的人只是蒙光照耀,而不被摄取,故不能往生,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佛光有两种,一种是身光(身上放出来的光),一种是心光。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普照十方世界。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地面上的任何动植物都在阳光的普照当中。同样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众生,不管善人、恶人,甚至地狱众生也受弥陀光明的普照。只是,能够念这句名号的人才能蒙光摄取,因为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能够念这句名号,自自然然就受弥陀心光的摄取,与弥陀的誓愿相感应。

弥陀的心愿展露在这句名号中,要度称念名号的人,我们称念名号,符合他的心愿,无形中就是受他的光明照摄,与他的心相感通。

如同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电波,发射到各个角落,没有一个角落没有电视台的电波。可是,你如果不转到那个电视台,当下没有与那个电视台互相感应、连接在一起,就不能接收到信息。

同样,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我们不称名,与他的心光不感应。唯有称名才是阿弥陀佛的心愿。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这句名号,名外无体,体外无名,因此,信受弥陀救度而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自然在他的心光摄取当中而得往生;不称名者,就没有光明摄取的利益。

第9问:请问师父,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答: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他当然是对弥陀有信心、有恭敬心,对自己有良心、有惭愧心,对别人有爱心、有包容心。为什么?因为他体会到阿弥陀佛对他的爱心,体会到阿弥陀佛对他的包容心。当他体会到阿弥陀佛的大爱的时候,就惭愧自己是一个罪恶的人,因此对自己有良心、有惭愧心,一旦有什么言语行为上的过失,立刻会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反省比以前更加深刻。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爱心,对我们的宽谅,可以说非常的广大,论我们的话,我们是罪恶深重的人,累生累劫造了无穷无尽的罪业,今生今世反省自己,自己无时无刻有意无意都在得罪他人,所以,不是我们去忍耐别人、宽谅别人,而是要请别人来宽谅我们。不宽谅我们的话,被他碎身万段也不足以偿还。

我们是这种不能被宽谅的人,而阿弥陀佛来宽谅我们!我们被阿弥陀佛的大宽谅所感动,对众生也会有宽谅的心。所以,弥陀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作为我们的主人,监视着我们,我们的反省力就会更加的敏锐。

第10问:请问师父,念佛的人也有苦恼,平时说念佛法喜,苦恼时念佛还法喜吗?他的心中有些什么转化?

答:一般人没有听闻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告诉他念佛是好的,他也接受。可是逆境来了、烦恼来了、病痛来了,这句佛号就飞到三十三天之外了。

如果闻信了阿弥陀佛的救度、闻信这句名号的原理的话,烦恼来了,他会有法喜,苦恼得念不出声,也会有安慰;逆境来的时候,也会甘于承受,会这样的。烦恼来了,就不以烦恼为烦恼;痛苦来了,也不以痛苦为挂碍,这句名号即使念不出来,心总是安稳的。同时,他如果能念佛的话,就会停止原来很苦的「哎哟、哎哟」声,代之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会这样念。

还有,闻信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心性会转化。因为我们体会到弥陀救度我们,而弥陀救度我们,他不但不跟我们计较,反而是大大地宽谅我们。大大宽谅我们的时候,使我们感动,也会去宽谅别人、不跟别人计较。

阿弥陀佛救了我们,不但救起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再继续六道轮回,而且是给我们无量寿的生命、无量光的生命,是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给我们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说,不但是给我们生命,而且是给我们那么丰盛的生命,同时给我们极乐世界。你看,这些东西多么的丰富、多么的高贵,我们刹那之间拥有了这一切,可以说,刹那之间雍容华贵起来。那个时候,我们面对其他的人,看到他们所需要的,我们有,我们就会尽量付出,帮助他、满足他,就像弥陀来帮助我们、布施给我们、满足我们一样,就会有这些转化。

这些转化,其实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去宽谅一个人,这个人如果是个好人,他做错了,我们去宽谅他,这是很容易的。但是,不容易宽谅的人,我们也去宽谅他,这个必须从我们内心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来自阿弥陀佛。为什么?别人不可宽谅他,我们可以宽谅,是因为阿弥陀佛宽谅了我们、阿弥陀佛包容了我们。

我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的众生?这颗心可以说是很卑贱、很污秽、很肮脏、不可告人、无地自容的,阿弥陀佛一点都不计较。如果体会到阿弥陀佛这种慈悲的话,所有的人,我们都会去包容他、原谅他。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标准,因为十方众生各不一样,可是转化的功能是存在的,是有那个可能性的。

所以,我们信受净土法门,这颗心会柔软下来。柔软下来就显现一种不太计较、能够宽谅包容,同时对所有人都好,怀着一种抱歉的心、对不起的心。因为,永劫以来,我们曾经欠了众生不晓得多少的债,都没能偿还,而且,一直都不知道,现在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触,「我原来是这一种众生!」

所以,净土法门跟自力法门之所以不一样,也就在这里。自力法门要自己去修六度万行,自己去修布施、修忍辱。我们不是,我们是自自然然地去付出,即使付出了,也不认为我们是在修布施,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知道自己所做的功德都是有为有漏,都是虚假的心、有代价的心,有功利心存在,一点都不是真实的奉献;唯有弥陀将极乐世界奉献给我们,将成佛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自自然然也想付出,而且付出却没有那种祈求回报的心,因为,最大的功德阿弥陀佛已经给我们了,我们不须再来祈求功德了。

以忍辱来讲,以前都是要自己忍辱、忍辱,忍辱别人对不起我们的事情,忍辱一切逆境,忍辱人家诽谤、打骂。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祈求对方忍辱我们。我们旷劫以来欠人家的、侮辱人家的,甚至今生今世都不知不觉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所以请求他们的原谅、忍耐,不是我们去原谅、忍耐他们──就会有这一种转变。

第十八愿的内容就是信机、信法。「机」就是十方众生,「法」就是弥陀的救度。十方众生就是五逆谤法的众生,十方众生就是罪恶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罪恶满身,所以才「无有出离之缘」)。如果没有罪业的话,那就是圣人、完美的人了,他们才没有罪业,而且还有力量脱离三界,在这个世间,只有人家受他们的恩惠,他们没有欠人家;人家受他们的熏陶感化,他们没有侮辱人家。可我们不是啊!既然我们罪恶深重、没有出离之缘,就是有意无意、知与不知之间都亏欠了人家,所以要请求人家原谅。心情就会有这种转化。

这当然不是一个标准,众生各不一样,习气比较重的人,突然面对某种状况,霹雳啪啦,自己的惯性都出来了。但是,事后立即会反省,因为毕竟我们是深信机、深信法的人,机法在我们内心很深刻、很敏锐,所以,即使当时没有发觉,事后也会发觉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