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要旨(一)

三段文两重因果

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先简非因

二、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提出正因。

三、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佛圣来迎之果(因)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正念往生之果(果)

1.得生彼国 ── 目的

2.愿生 ── 净宗大根大本,净宗宗旨(「宗旨四句偈」)

3.愿生 ── 人生目的。人生何去何从 ── 愿生

4.愿生 ──学佛目的

 《小经》之中 ── 佛三次劝愿。三劝即常劝、无量劝。

 愿生 ── 是智慧的结晶。不知往生,不知生死大事,是愚者,可怜愍者。

5.龙树《智度论》说:初心菩萨,未得无生忍,要须常不离佛。

 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

 譬如婴儿,不得离父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

6.善导《观经疏》说: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7.莲池《竹窗随笔》言: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生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

8.截流禅师言:

  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

9.《印光大师文钞》言: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
  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修行用功,原为了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
  努力今生,以了生死。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
  自己在苦海中未能出,何能遍救苦海之人。
  求生西方,方能宏法利生,任运度众,自在无碍。
  只怕不成佛,不愁佛不会说法度众生。
  如神龙一滴水,即可遍洒天下。

10.《大悲经》说:「若能辗转相劝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11.印光大师说:「成就一众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12.劝人念佛合生净土(《念佛感应录》(一),二一二页)

13.正因 ── 纯正、正确、主要、必定。

14.先简非因。非因者何?有多少?没讲,很多。
 若将正因提出,即知除此是正因,余皆非正因。

15.经中明言「多善福在念佛」,此外不言,不言三学六度是多善福。

16.梵文《阿弥陀经》说:「众生不因此世,所作善行,得生彼国。」

17.善导《法事赞》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18.窥基《西方要诀》说:「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19.莲池《疏钞》说:「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20.藕益《要解》说:「持名,善根福德同佛。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21.《大经》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22.彻悟大师说:「一句弥陀,开往生门;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23.昙鸾《往生论注》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24.一首偈:

  五戒十善滞三界,
  声闻缘觉非大乘,
  菩萨万行未圆满,
  较之六字皆少德。

25.《涅槃经》说: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26.《增一阿含经》说: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27.《经》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28.龙树《智度论》说: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29.《大悲经》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30.《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31.《大阿弥陀经》说:「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32.《大经》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33.《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34.善导《观经疏》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35.省庵大师说: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36.印光大师说: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熟,成佛有余,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37.法然上人说:「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38.善导《往生礼赞》说: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39.法然上人说:闻而不信如不闻,信而不称如不信,故应常称弥陀名。

40.心不颠倒 ──《法然上人全集》三九五、四三〇、六八〇页。

真有往生之志,信弥陀本愿而念佛之人,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来迎,本为行者之临终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为自己临终正念念佛时佛则来迎;此之见解者,既不信弥陀本愿,亦不知经文也。《称赞净土经》言:「慈悲加祐,令心不乱。」平常之时常念佛故,佛必来迎;一见佛现,即住正念,故勿思念佛徒然。唯祈临终正念之人者,甚为谬误之事也;故信弥陀本愿之人,怀疑临终之心不可有。于临终之时方念佛之人,弥陀亦为其立来迎之愿;以临终念佛而往生者,本无往生之愿,偏造罪业之恶人,于临终时,始遇善知识之劝导而念佛往生,《观经》亦言之。若本念佛之人,未必强论临终之相状也。佛之来迎一定故,临终之正念亦是一定,此理应存知于心也。(《法全》三九五)

行者命欲终时,疾苦逼身,必起境界、自体、当生三种爱心。尔时阿弥陀如来放大光明,现行者前;行者既见未曾有事,专心归敬,更无他念。

又,佛之慈悲加祐行者,由之,妄念忽止,正念安静。是故《称赞净土经》说:

  慈悲加祐,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阿弥陀经》说: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令心不乱」与「心不颠倒」,此即「令住正念」之义也。

明知:非临终正念故有来迎,由来迎故临终正念也。凡平生之时已成往生行业之人,临终必得圣众来迎;已得来迎之时,即由佛力住正念也。

然今时行者,多不辨其旨,于寻常行懒惰不营,至临终时俄祈正念,是僻见也。行者能得此旨,于寻常行业,不起怯弱心,此是行业至要。(《法全》四三〇)

虽日常念佛,临终若无善知识,难得往生;又病重心乱,难得往生:有人言之。然而依善导和尚之意,有愿生极乐之心,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之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迎接。是故,日常念佛,临命终时,虽无善知识,阿弥陀佛必来迎接。

又,依善知识之力往生者,《观经》下三品之事也。下品下生之人,日常既不念佛,亦无愿生心,唯造逆罪之人,临终始遇善知识,具足十念而往生。若日常仰凭他力本愿,称念弥陀名号,愿生极乐之人,无善知识之力,阿弥陀佛必来迎接。

又,虽有小智,无病而死。然临终之时,死苦来逼,从八万尘劳门,责无量病身,犹如百千????剑,割裂此身。双眼顿暗,欲见之物不能见;舌根坚硬,欲言之事不能言。此是人生八苦中之死苦故,信本愿愿往生之行者,亦难逃此苦。然虽至闷绝,一旦息将断时,以阿弥陀佛之力,成为正念而往生。临终刹那,快如剪断发丝,非他人所知,唯阿弥陀佛与行者之心知之。

加之,三爱之心若起,魔缘得便,而失正念。此之爱心,善知识之力难除;能断除者,阿弥陀佛之力也。善导和尚云:「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愿生极乐之人有言:「先住正念而念佛时,佛则来迎。」然而《阿弥陀经》言:「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人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至眼前,令人一见,心不颠倒,而生极乐,应知此理。

是故,欲祈病轻、欲遇善知识之暇,即虽一遍,病轻之时,即应念佛,临命终时,即预弥陀来迎,消除三爱,成为正念,往生极乐。虽如是言,不可以为善知识非必要。先德等亦言:「临终之时,西壁安置弥陀佛像,佛像面前,病者西向而卧,以随善知识念佛。」此亦病者之所望也。

然而,人之死缘,非如所期,有忽然倒地而死,亦有大小便而亡。前业难逃,有刀伤而殒命,有水火而葬身,此类甚多。虽如是而死,日常念佛,有愿生心者,息将绝时,弥陀、观音、势至,前来迎接,应当信之。《往生要集》亦云:「不论时处诸缘,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无如念佛。」此甚可仰凭之语也。(《法全》六七九)

  • 一、平生 ── 专持佛名。即「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 二、临终 ── 佛圣来迎。因专持佛名,故佛圣来迎。
  • 三、命终 ── 心不颠倒。因佛圣来迎,故心不颠倒。

虽是凡夫:

  • 若信受弥陀救度,即是大福报、大智慧;(若非宿昔福兼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 若专称弥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 若弘扬净土法门,即是大慈悲、大愿力。

「本愿文」「流通文」「庄严经文」「阿字十方三世佛」「三辈文」「观经芬陀利花文」「付嘱文」「善导释」「唯明专念文」「正定业文」「不问罪福文」「造罪回心文」「念佛必生文」「唯摄念佛」「不摄杂业」「种种法门虽解脱」「一切善业回生利」「万行具皆得往」「利剑名号」「五种嘉誉」「普劝有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