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与众生的关系

  • 一、如父母;
  • 二、如救主;
  • 三、如施主;
  • 四、如友人;
  • 五、如仆人;
  • 六、如孝子;
  • 七、如自己。

一、如父母:

(一)《楞严经》言: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世间慈念最切者,莫如母亲;
  子若悖逆,忘恩负义,母念或衰,心生悔恨。
  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愈深,
  乃至入于阿鼻地狱,代此众生,受无量苦。
  又母念子,慈止一世;
  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

(二)《无量寿经》言: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三)《法华经》言: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皆是我子,我即是父。
  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

(四)《维摩经》言:

  于诸众生,爱之若子。

(五)《大方等陀罗尼经》言:

  一切众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众生父母。

(六)《涅槃经》言: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重。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
  如来为众生,常作慈父母。
  如来等视众生,犹如一子。

(七)《大集月藏经》言:

  唯佛独是众生父,于烦恼火而救拔。

(八)《法事赞》言:

  佛是众生大慈悲父,亦是出世增上良缘。

(九)《观经》言: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二、如救主:

(一)《如来会》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二)《观经》言: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三)《观佛三昧经》言:

  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四)《维摩经》言:

  众生病故菩萨病,菩萨之病,由慈悲生。

(五)《观经四帖疏》言: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三、如施主:

(一)《无量寿经》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觉。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四、如友人:

(一)《无量寿经》言: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二)《维摩经》言:

  众生不请,友而安之。

五、如仆人:

(一)《无量寿经》言: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二) 《大法炬陀尼经》言:

  佛以众生为大重担。

六、如孝子:

(一) 《无量寿经》言: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七、如自己:

(一)《无量寿经》言: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