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全二五〇页)
言: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全二五一页)
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一切凡夫──《小经》言:「善男子、善女人」。此指五浊恶世凡夫,依念佛之德,佛即赞言 「善男子、善女人」。如《观经》「下品上生」言:「善男子(此人多作恶法,无有惭愧)
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如藕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言:「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二、罪福多少──五浊众生有「福多罪少」,有「福少罪多」,有「罪福具多」,有「罪福具少」,有「唯罪无福」,无「唯福无罪」,何以故?以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故。
三、不问──心中有所疑难曰「问」,不问反之。
四、不乘弥陀愿力有二:
1.问罪多少──造罪时起疑而退心。以为如斯造恶之身,虽然念佛,往生不定。
2.问福多少──以为发起道心、行善积德之念佛,往生必定;若无道心善行,则虽念佛,往生不定。道心为先,佛力为次。
五、乘弥陀愿力有二:
1.不问罪多少──造罪时不起疑心,信知如是造罪,必堕地狱;然念佛乘佛愿力故,往生决定。
2.不问福多少──虽有道心善德,然信知不依此道心善德得往生,依弥陀愿力得往生。
六、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有罪无罪、有福无福,但念佛皆往生。罪不应作亦不足惧,未有罪能碍弥陀救度之力;福应该作而不可恃,未有福能胜弥陀名号之 德。
七、时节久近──「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之念佛。
八、善导大师《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全二六三页)
言: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小经》言:「执持名号」即是「多善根福德」。(取意)
·《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¹ 不信弥陀救度,是所有恶中之恶;信受弥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
² 五逆十恶固然极恶,但信弥陀者终必得救;五戒十善固然大善,但疑弥陀者难免堕落。
³ 无善能胜弥陀救度之善,无罪能碍弥陀救度之罪。
⁴ 六字万德洪名,是六度万行之妙体;称念弥陀名号,是恒沙功德的结晶。
⁵ 信者得救,念佛易故、胜故,顺佛愿故。
⁶ 虽是恶人,若念弥陀,愿生净土,亦胜世间大善人。
⁷ 愿生称名,不但不轮回,反得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