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

✦ 《往生论注》是我们中国第一位传承祖师──昙鸾祖师的著作。昙鸾祖师这部《往生论注》,是将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统合在一起,并加以发挥的一部作品。


✦ 净土法门就是「易行道」,这个「易行道」,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不是讲我们众生要如何来修行,然后回向给阿弥陀佛、拜托他来救度我们,不是这样的。所以,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也是讲众生信顺、信心念佛而被救,所以是一个圆、顿、简、速的法门。

我们每一个众生,内心都含有五逆谤法的烦恼,这种烦恼的凡夫依靠阿弥陀佛救度的「易行道」,就能够原原本本、在不断烦恼的当下得涅槃。所以,我们「闻他力可乘」,就「当生信心,勿自局分」,这是《往生论注》的大意。


✦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观」如果单单从《往生论》来看,会觉得这是菩萨境界的观察、观想,必须要入定才有办法。可是如果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讲,就不是菩萨境界入定的「观」,而是凡夫信受第十八愿弥陀救度的闻信、观知、信知的「观」;也就是昙鸾大师所解释的「但以信佛因缘,乘佛愿力」观知闻信的「观」。

所以《往生论》经过昙鸾大师的解释之后,《往生论》的真义、真精神才能够彻底展现发挥出来,如果没有《往生论注》的话,千古以来,《往生论》恐怕将永被埋没。因为我们很难理解《往生论》,会认为《往生论》是菩萨的境界,跟我们毫不相干,不能为我们凡夫所受用。

所以,《往生论注》一开头就把难行道和易行道点出来,指出一切凡夫都能够依靠易行道;而所谓的易行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如乘船,只要上了船,就能毫不费力、轻松、安乐,时间一到就到达目的地,真正的「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最开头,把龙树菩萨易行道和难行道的内涵稍微解说,同时作了一个结论说,难行道之所以为难,就是因为:「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那易行道呢,什么叫做「易」呢?昙鸾祖师在这里加以发挥,解释说:「但以信佛因缘。」这句话非常重要。「但」就是唯有、独有、唯一、独一,这个叫做「但」。没有第二个,也没有第三个,唯一这个「信佛」。「信佛」是指信阿弥陀佛。


✦ 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之结论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以此明知:十念之念佛,即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缘」;不信不行,即非信佛因缘,亦非乘佛愿力,不得往生。

换言之,何以「十念念佛」之众生,便得往生?因为「念佛」即是「缘佛愿力」故,便得往生。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 昙鸾祖师《往生论注》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以及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这些菩萨所做的救度众生的事情,都是依靠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昙鸾祖师又设问说:「何以言之?」接着自答说:「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是因为有佛力,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四十八愿便是虚设。


✦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五戒十善的因所得的果,从佛的眼光、真实面来看,其因其果,都不是真实,反而是虚假的。这段文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震撼的,一般来说,学佛重要的是去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是这里却说我们所做的善事都是虚假的。为什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固然不错,但是不论是善报恶报,都无法使人脱离轮回。我们今天所追求的是没有轮回的,是成佛的,所以以「没有轮回」,以「成佛」那样高的标准来看人天的善业功德,这些善业功德在佛的面前都是虚假的──但是,这样的教理往往被人误解,以为这样我何必行善积德,好事就不用做了。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在人间行善积德,不只是做人的本份,也是学佛的本份,应该随缘随分随力的去做,只是要知道,这只是人天果报而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