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2015年12月21日弥陀诞讲于虎尾智觉寺)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世间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我们信仰的是佛教,对佛教徒来讲,什么是佛教呢?佛教的根本教理是什么?佛教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入了解它的内涵,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也是佛教最究竟的道理。

首先就「佛教」分三个方向来解释:

  • 第一, 佛教就是「释迦牟尼佛之教」,
  • 第二, 佛教就是「佛之教」;
  • 第三, 佛教就是「成佛之教」。

第一,佛教就是「释迦牟尼佛之教」

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是释迦族的王子。他看到世间有生、老、病、死之苦,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之苦,有六道生死轮回之苦,为了追求离苦得乐的生命真谛,不但自己能离苦得乐,也令他的亲人乃至所有的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因此,他舍弃了王子之位,历经众多苦行,最后成佛。成佛之后,一方面向有缘的众生宣说宇宙人生的真理,一方面教导大家离苦得乐的方法。

历史上所记载的开悟成佛者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位,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众多的诸佛菩萨大多不是历史上的人物,而是透过释迦牟尼佛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后,为我们宣说,我们才知道宇宙是无穷无尽,有此方世界,也有他方世界,更有十方无量世界,十方诸佛菩萨都各在十方世界中讲法度众生。比如:阿弥陀佛、药师佛、阿閦鞞佛,乃至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所以佛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之教」,而此教的基本教义是以「解脱轮回」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佛教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之教,因此,说法者若不是站在解脱生死轮回为出发点,即使把道理说得非常深入,也不能说是佛教,因为已经离开佛教最根本的出发点了。

生老病死也好,六道轮回也好,这些都是存在的事实,都是无可否认的现象,而且其本质都是苦,不是乐;这个苦可以经由如实依佛教所说教法修行而解脱与拔除,得到永恒自在的安乐。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的宗教。

佛之教法分为两种:第一,解脱道;第二,菩萨道。

解脱道是属小乘教法,菩萨道属大乘教法。中国所传布的佛教是属于菩萨道的大乘教法。那解脱道和菩萨道所修学的内容,以及最后的结果有什么差别呢?

解脱道的修行,主要是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中心;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十二缘起是释迦牟尼佛依十二个次第来解释我们从过去世到现在世,现在世到未来世生死轮回的起因与过程。解脱道必需依靠修行种种戒律为基础,亦即五戒、十善、十重戒、比丘戒等等;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及「禅观」──心寂静,不起妄想杂念的观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观察三界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必须舍离,不执着三界。以此来断除对三界执着,然后脱离三界轮回,证得四果阿罗汉。这是解脱道修行内容及过程的简单说明。

解脱道虽是属于小乘,却也是「难行道」。譬如要证悟四果阿罗汉,自古以来能证得的可说少之又少,所以有一句话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这是事实。

不要说证得第四果的阿罗汉果,就以初果而言,《大涅槃经》说:「须陀洹(初果)所断烦恼(见惑),纵广犹如四十里。」断见惑就如以人力去阻断四十里流水一般,四十里的流水是很强大的,洪水来时,再怎样强壮的人都会被大水冲走,更何况是四十里流的强水呢?又有一个譬喻说,修行就像是「一人与万人敌」,一般,一个人和一万个人打斗,是谁赢?当然是一万个人赢。我们旷劫以来的贪、瞋、痴、习气、业力像是一万个人,以我们今生再怎样刻苦修行,要来和旷劫以来的无明烦恼和习气对抗,是非常艰难的。

小乘修行者断见惑便证了初果,就时间来讲,利根也要三生,钝根需要六十劫。然而我们旷劫以来都曾学佛修行,但无量劫以来直到今生,我们还在轮回,可知我们是钝根中的钝根,不曾断过见惑。以上是就解脱道而言。

若就菩萨道来说,境界更高超,不但要断见惑、思惑,更要向上断尘沙惑及四十一品无明惑,所修的行更多、更艰难、时间更久。内容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六度万行」。

菩萨道以「六度」与「四摄」为主,「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就是以四种善巧方便来亲近众生、教化众生、救拔众生之法,内容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人与人能够亲切甚至亲密,首先都要先行「布施」。要使对方愿意接受我们,对我们有好感,就必须先对他布施,对他有好处,对他有恩惠。他缺什么,就给予他什么,如此一来,彼此自然就有这个「恩惠之缘」。布施不只限于物质方面,言语、行为、精神上各方面的关照、帮助,这些都属于布施的范围。所以不管四摄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置于最前面。

「爱语」,所说的话都是赞叹的话,都能适合对方的需要,让对方喜爱听;言语中没有批评、发牢骚、起情绪。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离,不会有冲突及排斥,所以布施、爱语,之后是「同事」与「利行」。

「同事」,站在对方的立场,和他一样的身份、一样的工作,这样才方便引导、劝化他。

「利行」,即是对他人有利益、有好处的种种善行。

大乘行者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累积「六度」「四摄」的智慧与福德,以「福慧两足」来利益众生,自利利他,自己解脱,也有能力度化众生解脱,最后才得以圆满佛果。菩萨行是「因」,成佛为「果」,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道」。

所以佛教基本教义是从解脱轮回为出发点,解脱轮回之教义与方法,就是这两大项──「解脱道」与「菩萨道」。

大乘法门是以「菩萨道」为主,也就是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目标;至于「解脱道」则是成就阿罗汉果,他如果没有回小向大,就直接进入涅槃,没有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去累积福德智慧,行六度万行来利益众生。

再者,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法印」、「十二因缘」及「四圣谛」。「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如果「一切皆苦」不纳入的话,就叫做「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什么叫「法印」?「法」是佛教基本教理;「印」就像在社会上的印鉴,文件盖上印鉴之后即可证明,没盖印鉴就无法证明一样。同样的,「三法印」就像是佛教的印章,举凡符合这三法印道理的就是「佛教」,就是正确的「佛法」,如果背离了三法印的道理,就非佛教,非佛法。

所以「三法印」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是佛教的不共特色。其实三法印也是宇宙之人生的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种,没有二种、三种,真理是「唯一不二」的。

所谓「诸行无常」,「常」就是固定不变,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永远都是如此,才能称之为「常」。反之,若是「无常」就是会起变化、会消失,所以才说「诸行无常」。

凡是存在的必定是无常的,它的过程都会变化,最后都会灭亡、消失。过去存在的现在已经变化,甚至灭亡、不存在了;现在存在的,未来也会变化、灭亡、消失,不可能永远存在,也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不变化,所以说「诸行无常」。

天地万物、森罗万象,举凡存在的都是无常的。人的身体是无常的,所谓生、老、病、死,细胞也时时刻刻都在生灭变异;而在生灭过程中,并不是愈生灭愈强壮,也不是愈生灭愈长寿,过一年就增长一年寿命,并不是这样。而是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弱,寿命时时刻刻都在减少,而且减少了,就无法从其他地方来弥补。想要反老还童、青春永驻,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人的宿命。

人类之外的动物也是一样,植物──树木、花草也是一样;甚至矿物──石头、墙壁、大地也是一样;即便太阳、月亮,所有的星宿也都是一样,都在变化之中。

依照天文学家的说法,太阳的寿命已经超过五十亿年,未来还有五十亿年,再过五十亿年之后,太阳就会爆炸,连带整个太阳系也会爆炸。如此种种即释迦牟尼佛所说「生、住、异、灭」,现在存在者为「住」,「异」即为变化,最后会消灭,此一过程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为什么「诸行无常」呢?因为诸法无我。

凡是存在的,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皆称之为「法」。肉体是有形的,属于「法」,思想是无形的,也是属于「法」。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张佛桌,上面所供的花,外面举凡眼睛看得到的种种景物,耳朵听得到的种种声音,心思、念头都是属于「法」,所以「法」非常非常的多,总称为「诸法」。

「诸法无我」,「无我」的意思是说,它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本体,目前一切呈现出来的,皆是借由种种条件来和合、累积、形成的,也称为「因缘假合」,佛教称之为「缘起论」。

也就是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借由种种因缘才能产生、才能存在。譬如:我们的肉体是过去的「业识」,借由父精母血而成,所以这个肉体本身是「地、水、火、风」之色加上宿世的业识,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的。

而此「五蕴」并非永远固定,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所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因缘具足就产生,因缘分散就消灭,所以说「缘聚即生,缘散即灭」,没有一个固定的本体。所以凡是存在的皆是「无常、无我」。因为「无常、无我」,才能了解原来一切都是「缘起」的,是借由种种的因缘所产生的。

「缘」,释迦牟尼佛是依「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来解释的。「十二因缘」的内容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一切众生依过去的「无明」和「行」,有了「业识」才来现世投胎;现世投胎之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面的六尘(色、身、香、味、触、法)而出现「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会生贪、起爱,执「取」追求,若是追求不到,内心就会产生不平不满;若遭遇阻碍,就会瞋恨、气愤,这就是「爱、取、有」。

「取」就是因贪欲或瞋恨,而生起执取,因之而作出的行为都名为「业」,也就是《地藏经》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种「业」是污秽的、罪恶的,故「无不是罪」。今生有了「爱、取、有」,「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成为种子,这种子称为识,肉体死亡之后,业「识」再去投胎转世,继续生、老死的无尽轮回。

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的过程,释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缘来作解释。如果这十二种条件有一项断除的话,这十二种就全部都断了,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项断除,我们就可以解脱「生死轮回」。

比如:没有「取」就不会有「有」的「业」;要没有「取」,就要没有「爱」,没有感觉好,也没有感觉不好,凡事皆以平淡的心对待。但这对我们众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们众生的本质即是「贪、瞋、痴」、「分别」与「执着」,若无「贪、瞋、痴」与「分别」「执着」,众生即已脱离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了。

我们的本质既然是「分别」与「执着」,就不可能看见、听见、接触而没有一点感觉。有人可能会想:那就不要「触」就好,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一个人一旦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父母、兄弟、眷属,也一定会和其他人接触、互动,在接触互动当中,就一直在「造业」了。这是相当无奈的事。

因为众生的本质是具足「贪、瞋、痴」「执着」「分别」,面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实现象时,也是看不破、放不下,因此就产生了「苦」,所以说「一切皆苦」。现在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之苦,未来是无穷无尽的轮回,更是苦上加苦。因为有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致使现在有生、老、病、死的报应之果;现在的生、老、病、死生活中又造了种种善恶业因,引起未来世无穷无尽的六道轮回之苦。这就是所谓的「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生本质便是如此。

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才看得出凡是存在的都是「因缘假合」,假合就难免聚散无常,所以凡有执取,最后皆是「苦」,释迦牟尼佛成佛后最初所说的法即是「苦、集、灭、道」之「四圣缔」。

无论在人道还是天道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皆是「苦」。并不是说三恶道才是苦,人生则苦乐参半,天界众生皆为乐,并非如此。

三恶道是苦,人间也是苦,欲界的天人,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也是苦。为什么?因为天人的寿命有时而尽,一旦命尽,就会堕落而不可能再重新升华,因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报,不像在人间可以修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就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无安」即是恐怖,三界是怎样的恐怖呢?释迦牟尼佛以大火烧屋来形容。身在起火的房屋中,怎么可能安稳呢?众生若没有脱出轮回,将来业缘一到一定会堕入三恶道。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持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而且禅定深高,达到四禅天,甚至是无色界最高之境界,有八万四千大劫的生命,但天寿一尽,照常堕入三恶道中。

三恶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也会堕入地狱(道)、堕入饿鬼(道)。地狱之苦根本无法形容,用火烧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因此释迦牟尼佛就用「火宅」来譬喻。

  • 「苦」:四圣谛中,首先将「苦」排在最前面。佛教说:「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若是果,那苦的因是什么呢?
  • 「集」:苦的因就是「集」,收集、聚集、集合,集合「贪、瞋、痴、慢、疑、邪见」,集合种种妄想、分别、执着,集合种种善业、恶业,才引起轮回之苦。
  • 「灭」:是灭苦得乐,灭除烦恼之苦、证得涅槃之乐。简化来说,「灭」就是「涅槃」,就是寂静、清凉的意思。
  • 「道」:灭苦得乐必须要有方法,就是要修「道」,也就是修习「八正道」,以「八正道」的内容、步骤来修行,直到断苦而离苦得乐。

佛教的基本教义即「三法印、十二因缘、四圣谛」,菩萨道的大乘教法也是依「三法印」开展出来的,所以佛教的最基本教义都是以「解脱六道轮回」为出发点。

第二,佛教就是「佛之教」

这是依「本体论」而言,是指佛陀的亲证的涅槃实相。

「佛」,什么叫做「佛」?「佛」又可称为「觉」「觉悟」「觉者」。从另一角度来说,觉是「不迷」,因已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也称「不迷」;觉又可分为三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是指已证解脱道四果的「阿罗汉」,亦即四圣谛──苦、集、灭、道的「灭」,灭就是彻底灭除烦恼,彻底灭除烦恼之因,就能不再承受苦果;能做到「灭」,就是「觉」,就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的定义是「不生不灭」,无生无死已经离开「生」与「死」的轮回,生命是永远的存在,而且是安乐自在的存在,回复本体,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

「觉他」,则是指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不只自觉,而且进一步觉他。菩萨又可分为「圣者」与「凡夫」,只要发菩提心,实践四弘誓愿,即可称为菩萨。不过,这只是就教理上来说,实际上,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人相当多,但是不论在家、出家,其实目前没有哪一个人真正能行菩萨道。

所以末法时代的大乘菩萨道中,只有「教理」,没有修行的人,也没有证果的人。教理(三藏十二部经)有佛学院在研究,也有布教师在讲法,表面上看起来很兴盛,但实际上都是当成学问在研究。一旦真正要起步修行的时候,就无法再前进了,都是退步的多。

「觉行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印度话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自觉觉他已经达到圆满而成佛。

其实,众生真实的生命(佛性)并非因缘结合,它是本来就存在,就空间而言是普遍存在,以时间来说是永远存在。因为不是经过种种因缘的假合,所以它本身原就超越了过去、现在、未来,超越时间性,是永远不变的;而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总之无大无小、无过去、无现在、无未来。它本身是清净的,所以无善也无恶,是超越善恶;它本身是平等的,无高无低;它本身是自他一体,没有人与我、亲与疏、爱与恨的分别,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这种涅槃境界就是我们的佛性,一切众生、有生之物,皆有佛性,而且佛性的本质彼此都是平等无差别的,只是我们凡夫的佛性被贪、瞋、痴盖住,为业所覆,受分别、执着所牵绊,所以本有的功能无法显现。如果我们能够息灭贪、瞋、痴,离开妄想、分别和执着,自然能证得涅槃境界,恢复本来人。

涅槃、佛性也称为「实相」或「法性」;「实相」是「真实之相」,「法性」是「真实之性」,不是我们的肉体之心、烦恼之心,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真理」。「真理」只有一种、没有两种,《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就是在说明「涅槃」、「实相」、「法性」、「真理」,在说明我们的「佛性」。

大乘就是「一乘」,因为大乘是阐述「佛性」的宗教,是以证悟「佛性」为目的之宗教。唯有大乘一乘的法,没有其他的,所以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真实,若有二种、三种、四种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因为真的只有一种,除了这个,其他都是假的。

所以佛之教就「本体」而言,就是在讲「佛性」、「法性」、「涅槃」、「实相」、「真理」。

第三,佛教即「成佛之教」

这是就「方法论」而言,也就是所谓的成佛之道。

「四圣谛」之「苦、集、灭、道」之道就是修行。以小乘教来讲。就是依戒定慧三学断除烦恼之集,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证得涅槃解脱之乐。大乘则是依戒定慧三学开展成六度四摄,比小乘更加深彻、超越、圆满。

佛为了要让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转迷为觉,开示了八万四千种法门,这些法门,都可以让我们依个人的根机去修学,而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祖师大德们将此八万四千法门加以分析、归纳,成为八大宗派──「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律宗」、「密宗」以及「净土宗」。可以说,展开起来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即为八大宗派。

在这八大宗派中,我们要选哪一宗来修呢?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就文字而言《大集经》中并没有这几句文字,但是虽无其文,却有其理,所以祖师们,将之归纳为此一句话来作说明,让一般信仰者,不需多费眼力再去看经文,就能明了经中意趣。

佛教分为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现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属于下劣的根机,诚如《地藏经》所言:「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在此末法时代,有什么法可以使这样的根机得以解脱生死轮回呢?释迦牟尼佛说:「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唯有依靠念佛,才能够在今生今世脱离六道生死轮回。而且念佛进入极乐世界,就能快速成佛。因此「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真实不虚。

有人说,不管末法也好、像法也好、正法也好,就根机而言,根机高者,即使在末法也好像身处正法时代一样,看到经文宛如亲自闻佛说法,一样能悟道证果;根机下劣者,即使身处正法时代亲自听闻佛陀说法,也无法解脱。但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时代演进,不论外在的环境也好,或者人的心地也好,与正法时代皆相差甚远,可以说每下愈况。若以现今众生的根机,即使遇到佛也不一定能够解脱;更何况现今是身处五浊之世无佛之时?之所以会有上述那种说法,其实是对自身根机还不了解。

尤其是现代短短几十年间的变化,可说超越了中国历史的五、六千年。

我是1950年出生在南部的乡下,在孩童时代没有电灯,都是点油灯;到外面挑水;用柴火煮饭炒菜;用双手洗衣;买东西到传统柑仔店。那个时代,电影才刚刚起步,也没有电视,看戏只有野台戏。十几岁之后才有电话,社会也从农业时代逐渐进入工业时代、商业时代。到如今是什么时代呢?是电器化时代,是网际网络时代。

现在全是电子炉、瓦斯炉;全是日光灯、LED灯;全是自来水、过滤水;全是洗衣机,从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交通工具是搭飞机、搭高铁;联络多是用手机,连手机都是用3G、4G,几乎没有人要用2G的了;现在又有Line、有微信,已很少人在传简讯了,买东西已逐渐利用网购。如此种种,都是时代物质文明进步的证明。科技发达一日千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不过,相对的,心性的污染却如江河日下。

在过去纯朴的时代,没有目前这些花花世界的污染,大多数人都可以平静地好好打坐修行;但现在无论到哪个深山丛林都不太可能平静,因为都有路相通有车到达,有人会来去进出干扰。尤其现代的小孩是如何长大的呢?是看电视、打电脑和滑手机长大的,这要如何修行呢?

近代有名的广钦老和尚,他年轻时所处的那个时代生活纯朴,在深山修行可以入定,换成现代人,怎么有可能入定呢?因为没有那种深山,也没有那种环境了。

因此,末法时代,物质文明愈是一日千里,社会的风气愈益浇薄,修行有心无力,证果遥遥无期,这是教界当今的现象,可说触目皆是。从物质方面而言,厚生利用之术一日千里,然而断惑证真之道如江河日下,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故佛陀预先断言「末法时中,罕一得道」。因此八万四千法门中,除了念佛之外,我们根本不可能修得起,所以佛陀才说「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有一句法语说:「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典、法门、修行方法、所证得的果位功德,全都收纳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当中,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虽然只有六字,这六字当中完全具足所有的功德。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去修各种法门才能够得到所需功德;相反的,只要「念佛」,所得的功德更大。更何况以我们的根机来说,念佛念得来,修其他法门则修不来。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很忙,生活压力很大,苦恼非常多,想要修习其他法门哪有可能?唯有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无论何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念佛,所以就功德而言,它收纳、具足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就方法而言,只有六字而已,非常单纯。因为单纯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容易,简单容易,人人都可做得到,所以才说:「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

又有一句法语说:「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将八万四千法门全部统皆收摄、包含:亦即「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禅宗」「密宗」,只要念佛,全部都统摄、全部包含,皆无缺少。

「一门即是普门」,念佛法门就是世间所有人都能「普」皆做到的法门,也是「普」遍含摄六度万行的法门。就好像我们要出门购物,本来是要带着一千元、五百元、一百元,甚至有时也得备有五十元、十元铜板在身上,可是如果有一张信用卡,就不用带这么多不同面额的钞票了,出门就可以通行无阻,这张信用卡就等于是所有的钞票,这是一种比喻。

另有一句法语说:「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该罗」是总包含之意,「八教」是天台宗的「判教」,天台宗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之法,分为八种「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这些道理非常深奥,对于一般人而言,若非头脑聪颖、记忆力高强、对学问很有兴趣者,恐怕是研究不来。但是相反的,一个人虽然不识字,若如果他肯「念佛」,则天台宗所说的「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通通都包含,没有缺少,甚至超越。

所谓「判教」都是各自站在本宗之立场来和其他教派或其他法门来做比较,经由比较,来凸显本宗教理之殊胜。以天台宗所判,本身之教称为「顿教」,也称为「圆教」。但是「顿教」也好、「圆教」也好,都没离开念佛法门,这「念佛法门」就是「圆顿教」、而且是「圆顿教之中最极圆顿之教」,没有任何法门比念佛法门更为圆满、更为顿速。

「圆摄五宗」,「圆」即是「圆满」之意,「摄」即是「包含、收摄、统摄」。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修行不依靠三藏十二部经,靠参悟而明心见性,所以称为「教外别传」。除了禅宗之外的五宗──「天台」、「华严」、「唯识」与「三论宗」、「律宗」,都需根据「教理」。「律宗」则是无分什么宗、什么教。因为「律」是每一位修行者、各宗各派只要是存在世间、与人接触,都必须要持守、实践的。

又有一句话说,念佛就是「万法总持,总持法门」。万法就是八万四千法门,万法的所有修行、方法、功德全部都在念佛里面,尽摄无余,所以念佛就是「总持法门」。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曾经以一段法语来赞叹净土法门,他说: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
  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
  皆不出于此。

「华严奥藏」,《华严经》有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内容浩瀚,非常丰富,所以有「富贵华严」之说。俗话说「好酒沉瓮底」,那华严之瓮底好酒是沉在哪里呢?就是在普贤菩萨以十大愿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此即华严宗好酒沉瓮底之处,也就是华严宗最终极之目的。普贤菩萨回向而求往生极乐,就是在说往生极乐之法,亦即求生极乐世界就是华严宗的核心、目的,也就是归宗结顶之处。

但是,依普贤菩萨十大愿回向极乐世界仍属自力修行范围,毕竟自己再怎么会修行,功德总是非常有限的,与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怎么能作比较呢?根本无从比较。世间有形的东西,高、低可以拿来作比较,泰山与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可以比较,地球上的任何事物皆可以作比较;但是地球上的事物要如何与天作比较呢?根本无从比较。因为十大愿王求生极乐世界,仍不如专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皆不出于此」,都没有超出念佛的范围。

善导大师早就说过:「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称名念佛是依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中的根本愿「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完全靠佛的功德、佛的愿力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若是以念佛之外的其他修行来回向往生,则都是属于第十九愿。第十九愿是行者自己「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以凡夫之心来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如: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以此来作回向,全都属于自力修行。这样的功德非常少,与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自然是无法比较的。

念佛是直接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不只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也相差很大。念佛往生是即时花开见佛,若非念佛往生,而是回向往生就生在胎胞之中,若欲花开见佛,就要等待,时间长短不定,快慢不一。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便是一生补处,若非念佛往生,则是随着在娑婆世界的功行层次差异而有品位高低之分,花开时间也有长短之别。若正确深入净土宗的教理,就会知道要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最好方法是「念佛」,念佛是「正因」;其他的行持,以净土宗来讲皆是属于俗谛,也就是说我们活在此世间,过着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他人接触,应该怎么就怎么做,尽一己之做人本分。所以那些是尽本分的一个过程,并非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正因只有这一句名号。

弥陀本身与弥陀名号是一体的,是「相即不二」,二而不二,不二而一的,因为佛的境界是「体」与「名」是一如的。而且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本身也是「一体相即」二而不二,不二而一的,因为佛的境界是依报、正报是一体的。因此,我们若要进入极乐世界,当然是要念阿弥陀佛的佛名、靠阿弥陀佛的佛力。所以说「华严奥藏」没有离开这一句弥陀名号。

「法华秘髓」,《法华经》的秘密、骨髓之处在哪里?有两点:

第一点,《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法华经》是阐述成佛之道的经典,所以称之为「成佛法华」。这首偈语是说,不论在何种因缘下,只要曾念一句佛号,就种下一颗成佛种子,将来因缘会合时,自然会成佛。但成佛时间在未来因缘会合时,而非当下今生就成佛。

第二点:依照《法华经》修持,将来也是在菩萨围绕的莲花之中花开见佛。《法华经》第二十三,药王本事品说:「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所以《法华经》也有提到念佛、成佛,也有提到念佛莲花化生。这些都是在说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状况。《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其核心、骨髓、秘密就在往生极乐世界,但也都没有超越念佛,也都不如念佛。

总之,众生若没有往生极乐世界,都仍继续轮回,若要离开轮回,往生极乐,都要念佛。所以说「富贵华严」也好、「成佛法华」也好,其核心、骨髓都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一切诸佛之心要」,这里所说的心要是指核心,十方三世所有诸佛的「心要」都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只要念佛愿生极乐世界,所有佛法都包含在其中,佛法的核心就全部都掌握到了,没有缺少;诸佛出世的本怀、目的也都达成了,没有遗憾。

「菩萨万行之司南」,所有圣道法门的修持其实都不容易,而且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菩萨成佛需要勤修六度万行,以数量来说六度万行是相当多的,所以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以时间来说是相当长的。若菩萨们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快速圆满菩提。所以菩萨万行的司南指出什么方向呢?就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菩萨万行」的方针所指之处,只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那么菩萨所应该修持的六度万行,皆包含在其中,就都掌握住了,没有任何缺少。

蕅益大师另也赞叹念佛法门是:

  方便中之第一方便,了义中之无上了义,圆顿中之最极圆顿。

「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方便有两种含意:

  • 第一,「善巧方便」「权巧方便」,依方便之法使我们得以进入更高层次的阶段,这是一种说法。
  • 第二,是牺牲自己、利益众生,这也是一种方便。

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中解释「方便」二字,说: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
  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
  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这是上述二种方便进一步说明,这里所说的方便,就是指佛的慈悲众生救度众生而言,所以这种「方便」也只有佛才做得到。若以阿弥陀佛而言,阿弥陀佛怜愍一切众生,阿弥陀佛依念佛之法来救度十方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方便,因为念佛方法最简单,一切凡夫做得到;念佛功德最殊胜,一切凡夫能成佛。这种方便与刚才所说的权巧方便,或者一般世俗所说的某种方便手段是完全不同的内涵。阿弥陀佛度众生的「方便」,是所有方便之中的第一方便,第一即无第二,是最高、最上、最高超之法。

蕅益大师这里所说的「方便中之第一方便」,完全契合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中的解释。也就是说,并非站在众生的立场修这个、修那个,再用所修的这些来作为功德回向,请阿弥陀佛将来救度、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并非如此;而是直接领受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将功德融入这句名号赏赐给众生,让众生念佛,因为念佛就得以消除生生世世以来的业障,脱离六道生死轮回,而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我们就直接领受阿弥陀佛惠赐的功德就可以了。就这点而言,确实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了义中之无上了义」,了义就是圆满究竟的教理,不是半教或小乘教。而念佛法门、念佛教理是了义教之中的登峰造极之教。

「圆顿中之最极圆顿」,与《华严经》做比较,念佛是最为圆融与圆满之法;与《法华经》做比较,念佛是最为顿超与顿速之法。在所有圆满顿超法门当中,只有「念佛」堪称是最极圆顿之法。最极就是最顶尖,没有比这个更为高超的了。

有一首偈说: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
  念佛往生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

一句弥陀法中王」,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乃法中之王,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之王。一国之中,王只有一位,没有两位,王是最超越的,是万人之上,地位最为崇高,没有比他更高的了,也无人能与王相比。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万法之中,也是所有宗派所有法门之中最为高超的,就像王一般,无法能与之相比。

无边妙义广含藏」,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可说是无上甚深微妙法,蕴藏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已说与未说的无量无边、微妙深奥的佛理全都包含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因此称之为「无边妙义广含藏」。

念佛往生成正觉」,「成正觉」就是成佛的意思。无论何人,只要念佛即可往生,往生即可成佛。不论是圣人或者凡夫、善人或恶人、出家众或在家众、男或女、老人或少年、儿童,甚至是动物只要念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念佛即是与阿弥陀佛成为一体,我们的生命即进入弥陀法界之中。「南无阿弥陀佛」中的「南无」二字就是「归命」之意,将我们有罪、污染、不圆满的生命归投依靠大悲、清净、圆满的阿弥陀佛,叫作「南无」,而「阿弥陀佛」即是「佛」本身。

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主人,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也在阿弥陀佛的心中。因此,念佛人与阿弥陀佛不论何时何处都在一起,而且相即相入,成为佛凡一体不离。

《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阿弥陀佛无碍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光明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对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

「摄取不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当二益」,现世中予以保护,使其生活平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临终时接引往生至极乐世界,使其离苦得乐,即便众生临终因为病苦而念不出佛号来,或者因为陷入昏迷而无法念佛,阿弥陀佛照样接引往生极乐。

阿弥陀佛是佛,拥有大神通,知道某某人平时有念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因此不管某某人临终时遭遇到什么情况,阿弥陀佛照样摄取不舍,不会失约,时间一到立即接引。

了解这个道理的人,就会终其一生安心念佛,以他目前的根机平平凡凡的念佛,一天可以念几千、几万者,就念几千几万声;念佛时,心清净者就清净念佛,心有妄想杂念也没有关系,反正就是尽个人的根机去念佛。若时间未到,阿弥陀佛会保护我们,若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立即接引,因为念佛自然会往生,往生自然会成佛。

「还来苦海作津梁」,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自然会成佛,成佛之后自然有愿力与神通,倒驾慈航示现娑婆苦海,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女、兄弟等六亲眷属。「津梁」就是桥梁,这一条河没有桥梁,我们就造一条桥梁来渡河。亦即使一切众生自娑婆世界之此岸渡到极乐世界之彼岸,了脱生死轮回。

以上我们谈到的是净土念佛法门的简易殊胜与圆顿,有其理必有其事,理与事双契方称圆融,因此接下来在此讲述近期发生的两件故事,以事显理。

第一件故事。新北市有一位莲友,女众,今年三十三岁。二〇〇八年开始学佛以来,只知道持诵《普门品》及《大悲咒》。二〇一四年开始转诵《地藏经》,二〇一五年五月底以前,改诵《阿弥陀经》,但都不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遇有放生、烟供、火供、药忏以及三时系念的超荐法会,如果有空,也都会去参加,并将此功德回向与她有缘的累世冤亲债主。

二〇一五年五月底,由于她丈夫接触净土法门,也鼓励她学习净土法门,但她感觉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很乏味,无聊、无趣,因此很难好好静心念佛。

直到今年夏天,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她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坐下来念佛半小时。果然,她沉静的念了二十五分钟,剩下的五分钟心想应该也会一样,于是闭起眼睛继续念佛。此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影像,一个男性穿着黑色凉鞋、灰色的棉麻短裤、白色棉polo衫上面有彩色条纹,质料看起来很舒服,分梳整齐的黑发,白皙有弹性的皮肤,很年轻也很斯文。她看了这个人的全貌后,便念完佛号起身了。不过,对这个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沉思了好一阵子,才猛然想起:就是她已过世三十一年的父亲!

在她二岁时父亲去世,所以小时候她对父亲并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旧相簿里的样子,但眼前所见的父亲却比相簿里的照片更年轻。

经过六天,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依旧在家念半小时的佛号,这次见到她父亲盘腿端坐在一朵大莲花上,面容慈祥、无比自在,又见两只孔雀交叉飞翔在父亲身边围绕着,所到之处像洒着金粉一样熠熠生辉,身后的背景则是一片晃耀又炫亮的金光。

这代表什么意思?代表只要我们念佛,不知道、也无所求,自然就会超拔祖先、自然就会庇佑子孙。

这位莲友三十三岁,她并不像他的丈夫那么主动、虔诚、有心。而且她念佛才念两次,前三十分钟、后三十分钟。她也不知道念佛可以回向给祖先,也不明白念佛自然可以超渡祖先,因她不知道,所以既没有回向,也没有祈求,但是自然就可超度祖先。为什么?因为和我们最有缘的祖先、父母、眷属都会跟随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若是去道场听经或者共修,也会让我们祖先得到接触佛法的机会;只要我们一念佛,阿弥陀佛就会应声而现,阿弥陀佛一出现,自然我们的祖先也会看到、接触到,进而领受到阿弥陀佛之功德,蒙受阿弥陀佛的接引。

这位莲友只不过念了两次,每次三十分钟,而大家念佛何止超过两次三十分钟,那么我们更可以超度祖先。所以我们若欲超度祖先,不需要去拜什么忏,不用赶道场,只要虔诚念佛即可。

第二件故事。台南有一位年轻女众,去年三月怀了第二胎,那时她非常欢喜,非常期待第二胎宝宝能够平安落地。可惜到了去年六月,怀胎三个月时,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婴儿在母体内没有长大,没有长大即表示已经走了,胎死腹中,这怎么办呢?只好开刀取出胎儿。

身为人母的她非常伤心、不舍,那段时间里,她每天都非常悲痛的以泪来洗面,但只能期盼这无缘的孩子能到一个更好的地方。这是去年六月之事。

今年她公公住院,家人都要轮流照顾。就在今年四月一个晚上,轮到她去医院照顾公公。由于隔壁床空着,所以整间病房只有她和公公两人,空气沉闷得令人感觉凄凉,更想不到的是到了半夜却听到隔床移动床脚的喀喀作响声,除了惊讶,全身起鸡皮疙瘩之外,更想起常听人说:「医院都会有死人,所以阴气很重,而且无形的众生很多⋯⋯。」惊慌害怕中,忆起她婆婆曾告诉她:「念佛可以消灾免难,也可以让无形众生得度。」所以一转念赶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起佛号来。奇怪的是,念没多久喀喀作响的声音就完全消失了,她也在念佛中睡着了。

不可思议的是:「睡中她清晰的看到一道很强,但却很柔和的光芒射过来,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她很努力的睁开眼睛想看看这是什么光?怎么这么强?又怎么这般柔和?这时,她看到光中一只掌心向上的大手垂下来,并且向她说:『我把你无缘的孩子带走了!』她一听到这句话当下就觉得奇怪,怎么会跟我说这些话呢?怎么又知道我曾流产,导致一个无缘的孩子离开了呢?」

醒来之后,她就将这梦境告诉她婆婆,她婆婆一听,立即拿一张彩云佛给她看,问她是不是像这尊阿弥陀佛?她才惊讶的发现,原来睡中所看到的竟然是彩云佛中阿弥陀佛垂手接引的手。

由此可知,那道光芒便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那只大手便是阿弥陀佛垂手接引她那个才三个月大就离开的胎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即无量光,「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光明的名号,也就是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只是一个声音、一句话,而且是「光明」,是佛的光,所以这句名号就是有声的光明,也是有形的光明。平常阿弥陀佛的光明我们看不到,所以这句名号就是有声音的光明,光明就是无声音的名号。总的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与这句名号的集合。所以那天晚上她虔诚的念佛,念到睡着,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显现将她的胎儿接引至西方极乐世界。

对当事人而言,她平常没有念佛,也不知道念佛的好处,她是因为惊吓恐怖才会念佛,然而在不知不求之中,阿弥陀佛已将胎儿接引至西方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因为不管祖先也好、胎儿也好、子女儿孙也好,过世的人多半会在我们身边,希望我们给他功德,助他超拔。就像穷人没得吃穿,于是纷纷跑去有钱人家门口,等待别人救济。亦如平时没有念佛的人没有功德可以给人,等到他念佛时就有功德给人,念佛的功德可以令众生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得到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之乐。所以当下念佛,当下即可超度祖先、超度流产的胎儿,甚至附近的亡灵。这是念佛「自然法尔」的功能。

「自然法尔」的意思是,不管你知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或者是有没有这样的心,自然就具有那种功能存在。比方说药物,若将药吃入体内,不管我们对药物的原理是否了解?这颗药物能够治疗什么病症?不管我们是有心吃下、还是误吃或是被强迫吃下,只要药吃进我们的身体,药效自然会在我们体内产生作用,这个就是「自然法尔」。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管我们有信心或没信心,了解道理或不了解道理,是欢欢喜喜来念,还是勉勉强强来念,不管我们知道不知道,是否有在祈求,只要念佛,佛就有这种功能、力用,能够让我们开智慧、消业障、化解冤孽、超度亡者。当然,若要超度亲人,只要自己念佛便可,方法简单容易,效果立竿见影。

了解这种道理之后,就会领悟到我们人生的价值、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就是过着念佛的生活。「念佛」即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就是「念佛」,也就是「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