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成佛的原理

`──马年谈马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去的种种委屈、挫折,譬如昨日已经过去;未来的种种愿景与目标,譬如今天正要开始。新年新气象,应抱着积极、乐观、进取的心,向着未来迈进。

今年是马年,马跟佛教的因缘也很深。就马跟佛教的因缘,我提出五点:

第一,白马驮经。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就历史记载,是在东汉时代,汉明帝派遣使者前往印度,迎请法师,恭请经典,之后请来竺法兰和摄摩腾两位三藏法师,以白马驮运着众多的经典来到当时的帝都,也就是洛阳。为了纪念白马驮经,所以就在洛阳盖了「白马寺」,一方面安住僧众,一方面供奉经典、翻译经典。所以,佛教初来汉地是靠著白马驮经而来,佛教第一间寺院称为白马寺,以马为名,以纪念马的汗马功劳。

第二,骑马西行。

这是唐太宗贞观年间,鼎鼎有名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典故。

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前后有十七、八年。单从西安到印度,跋山涉水就经过了三个年头,主要还是靠着一只健马前往印度。如果没有骑着健马,单靠自己的两条腿,恐怕无能为力,尤其是骑著白马行走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之中,上不见一只飞鸟,下没有一根青草,整片都是沙漠,没有植物,也缺乏水源。由日到夜,由夜到日,所到之处,所看之处,都是一片飞沙,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经过了一个星期以上,几乎身心疲乏,即将晕倒,甚至渴得近乎虚脱,无法前行,也是靠着这只白马的灵感,主动寻找水源才能解渴,恢复体力,继续前进。所谓「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方一步生」,这是玄奘大师骑著白马前往印度取经坚拔毅力的决心,也是由于汗马的功劳,才能够在汉地的佛教划下新的里程碑。

第三,「欲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这是《华严经》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要负起弘法布教、领众共修,甚至大兴法运这样的伟大事业,首先他必须做众生的牛马,为众生服务,广结众生的缘,一方面消除自己的业障,一方面积植自己的福德。有这样牺牲奉献的劳苦,积植了自己的福慧,跟广大众生结了缘之后,将来走在弘法布教,兴隆佛运的道路中才不会有障碍,才能够遇到贵缘;也就是说,有好因好缘的成就,才能够水到渠成,所谓「龙天推出,诸佛护持」。

所以,做众生马牛,先劳苦奉献,广结善缘、佛缘,对于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就,弘法利生的成就是必须要的,因为那是一种基础。

因此,在丛林当中,新出家的人在常住所领的执事往往是比较劳苦的,是一般人比较不想做的,以这个来折服自己傲慢的心性,也以这个来培植自己广大的福德。

第四,赵子昂想马变马。

这是历史上有画马变马,想马成马的一个典故。

宋末元初的时代,有一位文人才子,叫做赵子昂,他是一个文学家、博学者,又是一个画家,他喜欢画马,对马特别钟情。他画了好多种马,之后他要划一幅一百零八只的马,好不容易已经画了一百零七只,最后的一只,这一只马的形状是四脚要朝天的形状。因为马的种种形状都已经画出来了,只剩下四脚朝天的马还没画过。由于他喜欢马,想画马,因此也常跟马在一起,观察马的性情、表情、动作、形状等等。种种形状的马都看过了,可是四脚朝天的马没有看过,那怎么画呢?他就用心去想像、思维,日也想,夜也想,吃饭也想,做事情也想,乃至睡觉作梦也在想,想得几乎入神。有一天中午,用过了午餐,他就睡在他的床铺上想像四脚朝天的马,也依自己的身体的姿势,手脚的形状来比拟马的形状,不久疲累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这个时候他太太正好也想进入房间休息,一开房门一掀蚊帐,赫然发现床铺上不是他的丈夫赵子昂,而是一只四脚朝天的马,当下吓得一声大叫,立刻倒退,结果碰到门槛晕倒在地。变马的赵子昂被这一声惊醒了,看到太太晕倒在地,立即将她唤醒,并问她怎么会吓倒在地呢?她的太太就说她要上来休息,可是一看床铺上不是你而是一只马。赵子昂就奇怪了,明明我是睡在床铺上,怎么会是马睡在床铺上呢?

这时候,他佛缘来了,他请教佛法大德,法师就跟他开示说,所谓「三界唯心所现」,一切万物都来自于我们众生共同的业力,我们心想什么,久而久之形成业力,就会显现什么。因为你常想马,模拟马的心境以及形状,到了入神、到了极点,不知不觉身体就变为马。赵子昂他这一听领悟了,他想到画马、想马,结果变成了马,那如果来画佛菩萨的像,想佛菩萨,岂不将来就成为佛菩萨呢?此后赵子昂就改变画风,不画马了,也不画其他动物,就专画佛菩萨的像。这也印证佛经讲的「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有缘遇到一位学佛的老人家,当时他跟我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三界唯心所现」。当时我并不晓得这句话的意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还有人类与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的,这哪有可能?人的心念是很微弱而且是无形的,怎么能够成为有形的而且又是那么的广大呢?但当时「三界唯心所现」这一句话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后来出家了,了解佛教教理了,才体认到真的是有形广大的三界,善与恶,好与坏,苦与乐的三界都是由我们这一点微弱之心所显现的,所谓「一念三千」。

世间上速度最快的是什么?是电力?是磁波?还是光速?其实不是,是心,心念最快速,心的磁场也最有力。

我们想到哪里,心就到了那里,譬如美国虽在地球的另一个边,可是只要我们想到美国,我们的心就立刻到那里,甚至有些景象就会出现。不过,虽然想到美国,但并不是身体就到美国,身体还是在台湾地方;我们想什么也不能立刻显现什么,还是凡夫这个身体,这个形状、相貌,那是因为我们被身体束缚住,被我们的业力束缚住。假设我们没有这个身体,甚至没有那个业力,我们想到哪里,立刻就能到哪里;我们想什么,就会立刻变现什么。

譬如人死了之后,中阴身(神识)离开这个身体了,这是所谓「意生身」,是意念、念头,念识所成就、所生长的身体,这个叫做中阴身。所以中阴身虽没有实质的身体,但是还是有身,还是有微细的四大,其实就是一个念头、一个业力。可是赵子昂他有身体,也不是肉体死亡变成中阴身,也不是断贪瞋痴超凡入圣的罗汉有神通,他怎么能够即身成马,变为马呢?那是靠他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功夫,日夜思维马,到了出神入化,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就变成马,这是靠他的自力。

由这则画马变马,想马成马的典故,也可以启发净土经典的道理,让我们了解净土法门的奥义精髓。

《观无量寿经》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诸佛如来所证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都是一样的。既然证悟到了三身,就能够遍入一切众生的心念当中。前面有讲到,「心」的速度比磁波、光速更快,具有互相共鸣、共振的能量,所谓「同心共振」。心想什么,那一种磁场就会散发出去。譬如我们心心念念某一个人,想念某一个人,为那个人操心挂怀或爱慕留恋,不知不觉就会跟对方有了共振,就会触动对方,感动对方,这就是一种共振、共鸣,所谓「心想事成」。因此,我们对任何人、事、物,都要尽量抱着正面的思维,我们内心为对方好,对方肯定也会为我们好,这个就是一种共振。

我们的起心动念也会跟诸佛菩萨共振,因为十方诸佛证悟到了三身,自然能够遍满整个虚空法界,超越过去、现在、未来,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其实对佛而言是无所谓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就凡夫来讲的;佛也没有东、南、西、北、上、下这一些空间的范围,就佛来讲,是无所谓空间的。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超越有形,因此能够遍入一切众生的心想之中。因此,我们如果想佛的相好,想佛的慈悲,尤其是忆佛、念佛,称念佛的名号,那佛的相好、佛的功德,就会在我们内心显现,我们跟佛、佛跟我们就合而为一,一体不离,一方面佛心中有十方众生,一方面有缘的十方众生心中有佛,那岂不是心跟佛、佛跟心都结合在一起。

赵子昂想马变马,那是自力,非常不容易。尤其若要以自己之力去想佛成佛,那必须想到自己的贪瞋痴烦恼以及无明惑业悉皆断除才有可能;但如果是想阿弥陀佛,那是他力,就很容易,为什么?因为是阿弥陀佛主动先想念我们,来到我们的心,我们起心动念念佛、想佛、忆佛,就跟阿弥陀佛共振、共鸣,跟阿弥陀佛一体交融。因为这样,所以才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以自力来讲,必须「息虑凝心,入定观佛」才能够成就,但我们完全是靠佛力。阿弥陀佛想念我们、怀念我们、怜悯我们,要救度我们,也进入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是拒绝、不相信,那就跟佛永远都是隔离的;如果一念回心也忆佛念佛,当下就与佛成为一体了。

不过,古来没有接触善导大师法脉的学者,他们在解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法语时,多从自力的角度去解释,这样就不吻合净土法门,也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那样的解释,也无法显露出弥陀主动、积极、平等、怀念众生、怜悯众生、救度众生的悲心。

这样的事理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很清楚明白的显示出来。

《圆通章》就说:

  譬如二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有两个人,一个人专想对方,可是另一个人他不知道,忘记对方、不想对方,可说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这样两个人永远都是分开的,都是乖违的。如果向东的转西,向西的转东,就睹面相亲,永远一体不离。所以又说: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如果两个人都互相想念对方,而且很深切,无论身在天涯海角的远方,都心系对方,忆念对方,想念思惟对方,那这两个人将不相分开,下辈子会在一起,生生世世都会在一起。如同身体与身影,永在一起,永不分开,有身之处就有影,有影之处也有身,身在何处,影也在何处,影在何处,身也在何处。这是先用二人来举例说明。接着进一步说: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诸佛如来对我们众生是怀抱着悲悯的心、想念的心,悲悯、想念的原因就是要为我们拔苦与乐。如同母亲想念挂念自己的婴儿,保护爱护自己的婴儿。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如果儿子不知道父母的恩爱,或是不接受父母的恩爱,而离开父母,这样父母也无可奈何。同样地,众生若不了解、不接受十方如来的悲心,十方如来即使怜念众生也没有用,也不能给予众生拔苦与乐,不能使众生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不能使众生跟佛亲近。这不是佛不要救度众生,而是众生自己逃避了。

接着又说: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我们(众生)如果回心转意,知道十方如来在怜念我们,我们同时也想念十方如来,这样就能够见佛,就能够近佛,就能够成佛。当然,对我们而言,我们只针对阿弥陀佛这一尊佛。不论何时何处,心中都系念着佛,忆念着佛,默识在心,时时想念;同时,口中也称名相续,念念称名,念念不舍。明记不忘,念兹在兹。

所谓「十方诸佛所证平等是一」,十方诸佛的境界都是一样的,同样证悟三身,同样要救度众生,只是因地的愿行不同,因此对于救度众生的缘也就有不同。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愿」,是经过五劫思惟而发下四十八大愿;阿弥陀佛的「行」,是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因此,阿弥陀佛愿行圆满的时候,所成就的功能与十方众生就比较有缘,比较有吸引力。所以,我们如果心中都想念阿弥陀佛、口中都称念阿弥陀佛,我们就跟阿弥陀佛相亲、相近,就能够与阿弥陀佛永不相离,将来也能够成佛。

由《圆通章》的经文就可以知道净土法门是弥陀忆念众生的法门,也是众生忆念弥陀的法门,是弥陀与众生互相忆念的法门──弥陀念我,我念弥陀,弥陀与我,我与弥陀,心心相念,不相舍离。

虽然我们凡夫有烦恼、有业障,不能看到佛,可是佛时时刻刻都能看到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面前,甚至在我们的内心之中。

所以,可说净土宗是忆念的法门,是磁铁相吸的法门,是机法一体的法门,是见佛、近佛、成佛的法门,也就是佛生相忆相念的法门,是佛生如影随形一体不离的法门。众生只要起心动念,当下就相应,简单而又殊胜。

《圆通章》最后说: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这段话可以从自力来解释,也可以从他力来解释。

如果依循经文的前后次序内容来看,是属于他力的。也就是说,我们专心一意的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不杂修杂行,这就是「都摄六根」;今天如此,明天依然如此,一直到临终、一辈子,都相继不断的、念念不舍的来忆念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净念相继」,这样就是「得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在这里也可说是「楞严三昧」。

「三昧」有分自力的三昧与他力的三昧。自力的三昧必须要靠自己入定观佛,有所成就,才能够得到念佛三昧;如果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晓得弥陀在怜念我们,如同母亲怜念婴儿,甚至甚于父母念子,因为信受这样的教理也回心来忆佛念佛,这样的话就是他力的念佛三昧。

自力的念佛三昧,自古以来即使高僧大德成就的也非常稀少;但如果是他力的念佛三昧,则每个人都做得到,在座每一位都能做得到,这也就是我们宗旨所说的「信受弥陀救度」。如果用一种譬喻,就是「以箭射地,发无不中」。拿箭要射中远方的箭靶,如果不是射箭高手,一定射不到,但如果是将箭射在地面上的话,不用射箭高手,即使是我们不会射箭的人,闭起眼睛也能够射中目标,因为射得再怎么不准,箭都会落地。这个譬喻是说,我们只要有心忆佛,有口念佛,念念不舍,念念相继,这样就是他力的念佛三昧。

净土宗是讲弥陀主动的、积极的、平等的要来救度我们,只要我们回心转意接受,信受弥陀救度,今后就专称弥陀佛名,这样就是念佛三昧,甚至超越自力、入定的念佛三昧。为什么?自力者因为不懂得弥陀的慈悲,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而非从阿弥陀佛的角度、慈心来看自己,这是不懂佛心的。

了解佛心的念佛人,就如同子女深深体会了父母的爱心,他自自然然的就跟父母很亲切、无所隔阂的相知、相亲、相爱;如果不懂得父母的爱心,只是用某种举动来讨父母的欢心,那就是有所隔阂。就像家人与客人,如果是家人,在自己的家庭里面是很自在、很适性、很愉悦的;如果是客人,即使再高贵的贵宾,也只是坐在客厅而已,不能够登门入室。因此,学习净土法门,首先必须了解弥陀对众生的怜念,对众生的慈爱。

弥陀对众生的怜愍、慈爱展现在哪里?在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如果修习净土法门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根本愿,等于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以及阿弥陀佛与十方众生的关系,也就是不了解阿弥陀佛如母忆子的怜念众生,弥陀与众生有母子的关系,那就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了。

第五,四种马。

佛陀的时代讲经说法,往往以譬喻来说明道理。「四种马」就是佛陀以马来譬喻无常感深浅程度的四种人。老实学佛的人是怎么样的人呢?就是无常观深厚的人。

四种马就是「良马、好马、庸马、驽马」。

  • 第一种「良马」,所谓「良马见鞭影而行」,这种马比较聪明、比较敏锐,单单看到主人马鞭的影子就晓得要跑,不必等待主人将马鞭打在身上才晓得跑。
  • 第二种「好马」,虽然没有像良马那么灵敏,可是主人的马鞭还没有打到身体,只是碰到马尾它就晓得要跑。
  • 第三种「庸马」,比较迟钝,必须等到马鞭打在身上痛了才吓到,才开始跑。
  • 第四种「驽马」,这种马是最迟钝的,打在身上还不晓得跑,必须是痛入骨髓才晓得跑。

佛陀就是以这四种马来比喻四种对无常观深浅的人。

第一种人,看到花开花落他就体会到人生的无常。所谓「无常」是指人世间万事万物,不管有形、无形,都不是常恒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最后终有一天就会消失,这个叫做无常。在佛门往往是指人的死亡。对无常观深厚如同良马的人,他看到花开、花落,就体会到人生有一天也会像花凋萎落地,化为泥土,一样会死亡;或者是看到火葬场烧死尸的浓烟,立刻体会到人会死,因此就会生起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然后进一步去思维「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死了是一了百了?还是有死后的世界呢?如果死了就一了百了,如同灯灭,那就没有什么好挂念的;但如果死了还有死后的世界,那事情就大了。如果有死后的世界,那死后的世界是长还是短?会到哪里?是苦还是乐?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真的吗?有无常观的人就会去追寻这个道理,然后进入宗教信仰。如果跟佛教有缘,他就会深入佛法,去寻找解决生死轮回的法门,最后往往会接近净土法门。因为当深入经藏、实际修行之后,会发现自己真的是有心无力。生死问题是人生最重大的问题,却也是最不可能靠自己力量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会全身心投靠弥陀的救度。有无常观的人,才会有幸福的人生,因为苦的根源来自于「死」,死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苦的根本就解决了。人生其他的种种逆境、挫折,只不过是枝叶问题而已。

第二种人,看到送葬的人群,或是过往的灵车、棺木,那时候他才会体悟到无常,才会想学佛修行,追寻宗教信仰。

第三种人,必须让他看到自己的邻居或者朋友的死亡,或者参加朋友的葬礼,才体会到总有一天会轮到我,因此想到要行善积德,要学佛修行。

第四种人,必须是遇到自己最亲近、最不放心、最疼爱的人,譬如说自己的父亲、母亲,或者是兄弟、儿女的死亡,他才会感觉到自己不久也会像他们那样。如果说连自己的亲人死亡也没有深切的感受,一直到自己年纪衰老了,重病在身了才感觉无常,这又是更迟钝的了。若是连自己老病来临,地狱死神已迫在眉睫也没有省思,那真是毫无无常感的人。

有无常感的人就会追寻宗教信仰,就会有宗教情操;反之,没有无常感的人不会追寻宗教的信仰,当然也不会想修行,甚至悠悠泛泛过日子,乃至无恶不作,无作不恶,认为没有死后的世界,所以只想纵情享乐的过完一辈子。

以上是以「四种马」来显示无常观程度的四种人。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对我们学佛修行的人来讲,现前是体悟无常的时刻,所以接下来要讲一讲学佛人过年的观念。我引用五段话:

  • 第一段:「腊月三十日是阎罗王的请帖,准备好的人可喜,没准备好的人可悲。」
  • 第二段:「过年是人生终点站的里程碑,准备好的人可喜,没准备好的人可悲。」
  • 第三段:「人在世间,种种爱恋,种种驰求,一旦临终,究有何物,为我所有。」
  • 第四段:「世间眷属,报尽则离,图久聚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净土。」
  • 第五段:「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腊月三十日是阎罗王的请帖」,腊月三十日就是除夕,一般人腊月三十日都赶着回家过年,欢喜踊跃,欢天喜地,长辈发红包给晚辈,快乐的过团圆夜。可是学佛修行的人,反而是警惕这一天是阎罗王的请帖,如果准备好的话,可以过阎罗王这一关,没有准备好的话,就要受阎罗王的审判刑罚。

意思就是说,腊月三十日是一年之终,象征着人一生之终,在商场上,腊月三十日也是讨债、催债的时候,一年所欠的债务,在最后的一天之前要还清,不能欠过年,所以说腊月三十日是阎罗王的请帖,准备好的人可喜,没准备好的人就悲惨了。

再者,所谓过了一年,到底是增加一岁还是减少一岁呢?是减少一岁。所以说「过年是人生终点站的里程碑」。「终点站」是什么?是无常,是死亡。所以过了年,就减少了一年了,就接近坟墓一年了,因此是死亡的一个里程碑。准备好的人他就可以欢欣鼓舞,因为已了脱生死,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果还没有准备好,世间人在庆祝新年快乐,自己反而快乐不起来。

这样讲来,要追求真正的幸福、快乐,先要解决「死」的问题,所谓「善死方能善生」,能够好好的死,能够死得其所,这样生活才能够安稳。什么叫作「好好的死」就是所谓「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什么是「死得其所」,就是以极乐为归宿,要忆佛念佛,这样才能够见佛、才能够近佛,才能够不离佛,乃至成佛,所以必须要念佛。

「人在世间,种种爱恋,种种驰求」,人在世间,说来其实都是在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爱恋五欲、驰求五欲,为五欲献生命、尽形寿,为五欲苦尽了一辈子,可是不管有得到、没得到,到最后又拥有了什么呢?不是双手空空而去,而是带了满身的罪业,所谓「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人心追求五欲是没有满足之日的,《人生必读》就以四句话来描述人心四种不知足:「汉武为君欲作仙,石崇巨富苦无钱,嫦娥照镜嫌貌丑,彭祖焚香祝寿年。」汉武帝功高一世,高高在上,可是他却觉得还不够,他认为如果能够成仙的话,才算有所成就,所以说「汉武为君欲作仙」。「石崇巨富苦无钱」,石崇是古代最有钱财的,他甚至可以自己印铜钱,但是他还是觉得钱不够。「嫦娥照镜嫌貌丑」,嫦娥是美女,可是她揽镜一照,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彭祖寿命八百年,他还是觉得不够,还早晚焚香,希望天帝再加他几十年的寿命。由此显示,人心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世间眷属,报尽则离,图久聚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净土」,人人都有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希望自己能够永生不死、希望自己亲爱的人能够相聚不相离⋯⋯,会有这样的愿望,也就表示这些都是难以满足的。所以说「世间眷属,报尽则离」:世间眷属,父母、儿女、兄弟、六亲眷属,都是因缘会合而来的,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每一个人的果报在世间受完了,自然地就要离开。「图久聚者」:如果想要永远常聚,就要彼此结佛缘。结什么佛缘呢?就是大家都念佛,六亲眷属都念佛,这样就能够同生极乐,在极乐相聚,在法界不相离。

「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家人相处一起彼此之间,都是互相有感情的,都是互相恩爱的,当然在这里所讲的「普愿有情」是指一切众生都念佛,临终弥陀自然就会来迎接,不请自来,这样的话家亲眷属就在极乐净土永远相聚,而且他将来的成就是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光明、寿命都跟大愿王一样。大愿王是指阿弥陀佛,所以说「光寿如同大愿王」。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4年1月31日(大年初一)于弘愿念佛会开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