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11

叁、总结

一、为何强调“本愿称名”?

净土宗为什么要强调“本愿称名”?略举六点理由:

第一,教理如此故。
第二,契理契机故。
第三,顺佛愿、顺佛教、顺佛语故。
第四,祖师传承故。
第五,为弘扬纯正净土宗故。
第六,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故。
第一,教理如此故。

净土宗的根本教理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我们再怎么样弘扬传播、怎么样弘宗演教、怎么样辩才无碍,都不可以离开这个教理。因为“本愿称名”就是净土宗的根本与纯正的教理,因此不弘扬净土宗便罢,一旦弘扬净土宗,不解释“本愿称名”,不强调“本愿称名”,则所讲的肯定不是纯正净土宗的教理。

第二,契理契机故。

“本愿称名”上契阿弥陀佛的佛愿,下契十方众生的根机;也就是说“本愿称名”一方面契合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心、愿力;另一方面,称念名号每一个众生都做得到,不管男女、老少,乃至有些畜生也能够念佛。所以唯有称名念佛才能完全契理契机。

第三,顺佛愿、顺佛教、顺佛语。

“顺佛愿”,随顺《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阿弥陀佛所说的根本愿。“顺佛教”,随顺《观无量寿经》〈流通分〉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持名念佛”,这就是顺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顺佛语”,随顺《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对念佛必生极乐的证诚、赞叹、护持。

第四,祖师传承故。

“本愿称名”是净土宗的传承祖师,上自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直至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祖祖代代相传的净土宗的根本教理。这五位祖师的净土宗传承都很专纯一致,都是“本愿称名”。我们后代的徒子徒孙,当然应依自宗的传承祖师,不依他宗的异见、异学、别解、别行。

第五,为弘扬纯正净土宗故。

可以说,“本愿称名”才是纯粹的净土宗,若离开本愿称名,就没有净土宗,也等于没有佛教,因为失去了简要易行的救苦救难方法,众生就要永劫堕落在六道轮回之中了。

第六,“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我们既然了解、信受这个法门,就应自信教人信,使十方众生同生极乐国,才是真正的报答佛恩。

净土宗特色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因为教理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依照原汁原味的教理来弘扬。而且“本愿称名”上契弥陀根本愿、下契十方众生所有根机,因此我们就强调“本愿称名”。

净土宗最究竟的目的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只求现世的利益,也不是希望将来再做人,或者上生天界。净土宗专称弥陀佛名的终极目的就是往生弥陀净土,所以才叫做“净土宗”。因为“本愿称名”能使任何众生往生净土,若不是本愿称名,就没办法达到使任何众生都能往生净土。

就弥陀的四十八大愿来说,“本愿称名”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就是根本愿。若不是“本愿称名”,阿弥陀佛也有发愿要接引,就是第十九愿的内容。第十九愿的内容是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回向欲生极乐世界。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之中,当然也有包含念佛,也就是说,他一面念佛,一面兼修其他功德或修其他功夫来回向求往生。

由此可知,同样念佛,纯和不纯、杂和不杂就有所差别。若是“本愿称名”的念佛,就是纯粹、专一、不杂。

 二、为何强调“凡夫入报”?

净土宗为什么要强调“凡夫入报”?略举四点理由:

第一,教理如此故。
第二,祖师传承故。
第三,为显示弥陀悲愿之特殊性与超越性,亦即净土宗之特色(特殊与超越)。
第四,为了引导所有众生欣慕极乐,安心念佛。
第一,教理如此故。

如前所说,净土宗的根本教理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我们再怎么样弘扬传播、怎么样弘宗演教、怎么样辩才无碍,都不可以离开这个教理。因为“本愿称名”就是净土宗的根本与纯正的教理,因此不弘扬净土宗便罢,一旦弘扬净土宗,不解释“本愿称名”,不强调“本愿称名”,则所讲的肯定不是纯正净土宗的教理。

纯正的净土宗教理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照经论如实讲说,不然就不是纯正、实在的净土宗,而是有掺杂的净土宗,这样净土宗就不成净土宗了。净土宗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易”,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若不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就必定是艰难的,对我们来说,这样就没解脱与成佛的希望了。

凡夫能入报,易行而功高,是弥陀五劫思惟的悲心、兆载永劫的愿力,使罪恶生死凡夫,直入弥陀报土成佛,他宗他法之所无,唯有净土宗独具,是净土宗之特色,在一代教法之中,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正如传承祖师昙鸾大师所说“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此正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诸佛证诚,若不高举旗帜,向众呼唤,不免辜负佛恩,也愧对己灵。

第二,祖师传承故。

如前所说,“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是净土宗的传承祖师,上自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直至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祖祖代代相传的净土宗的根本教理。这五位祖师的净土宗传承都很专纯一致,都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我们后代的徒子徒孙,当然应依自宗的传承祖师,不依他宗的异见、异学、别解、别行。

第三,为显示弥陀悲愿之特殊性与超越性。

为显示弥陀悲愿之特殊性与超越性,和十方诸佛比较,阿弥陀佛的愿力有特殊性与超越性。不能脱出轮回的众生,阿弥陀佛能够使他脱出轮回;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阿弥陀佛能够使他往生极乐世界;即将堕落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也能够使他免于堕落,这是就阿弥陀佛的悲智来说,并没违背因果道理,因此具有特殊性与超越性。

佛教教义的中心是慈悲,最后的目标是使一切众生全部成佛。所以,首先拔除众生无边的生死轮回之苦,才是佛教大慈大悲的根本。所谓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也是佛教的特色,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绝对的、平等的、无条件的救度,如果佛的慈悲有范围、有条件、不能平等,那这种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在佛教之中彻底显示出大慈大悲,绝对的、平等的、无条件的救度,不但拔除众生无边的生死轮回之苦,而且使众生都能平等往生弥陀净土而成佛,就只有阿弥陀佛一佛,显示出彻底救苦救难的法,就是阿弥陀佛念佛一法。

我们众生的苦难很多,但根本性的苦难并不是这辈子生老病死的身心痛苦,或者环境上的水灾、火灾、空难、海难,或者山崩地裂、暴风暴雨等种种的天灾地变;也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互相战争,或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争夺。这些虽然也是苦,也是灾难,但是,这些灾难都是枝末性的,算是今生今世的小小灾难。人,根本性的灾难、根本的苦是轮回,轮回才是根本的苦。因为还有轮回,再怎样也没办法安乐自在,因为想到人生无常,过一天就少一天,过一年就少一年,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重生──往生成佛;而没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死亡,因为他误以为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人死了之后,还有一个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在后面等着他。

我们众生当然也会起善心、行善事,不过我们的心都是贪瞋痴、烦恼,都是妄想、杂念,本质都是我执,所以再怎么行善积德,都是由我执所产生,不是无漏的,导致善行不是真正的善行,都是有漏的功德,因为掺杂了贪瞋痴,所以善导大师说,众生所做的善事,全都是“杂毒之善”;昙鸾大师也说,众生所修的五戒十善都不是真实功德,本身是颠倒、虚伪的。这样的众生,或行善、修行,或无善无行,本质上可说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这样的众生,必须要依靠外来的力量(强缘)才能够彻底离苦、究竟脱出轮回,外来的力量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

我们众生的解脱唯有靠着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不讲条件,没有门槛,彻彻底底的大平等性、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才有办法。这种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平等性的救度,显示在阿弥陀佛对罪恶生死凡夫的救度。如果佛对众生的慈悲有条件,这样大多数的众生因为做不到,便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要强调“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就是要显示阿弥陀佛悲愿的深彻,给众生绝对的希望。

一个人如果作恶多端,应该受阎罗王刑罚,打入十八层地狱,甚至十九层地狱,这样才是公平、公义的;然而这样的人,佛也要救度,是不是不符合因果的道理呢?当然,世间因果有因果的道理,世间法律也有法律的原则,但此处所强调的是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阿弥陀佛生佛平等、自他一体的看待,佛心没有差别性,佛心超越人我分别的对待,超越正面、负面,超越是非、对立、善恶、恩仇;佛看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受苦、轮回、需要被救的众生,这就是佛心。

佛的心是很难以我们凡夫的想法来了解的。以我们凡夫来讲,我们有善恶、有是非、有因果报应的观念,因此要去恶行善。以佛来说,他是站在超然的方位来看我们众生,不论是善、是恶,全都是罪恶生死凡夫,全都是烦恼痛苦的众生,全都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全都是需要救度的众生,所以不管这个众生的根机高或根机低,都没离开凡夫的本性。就好像石头,无论是大石头、小石头或是一粒砂,放入水中全都会沉下去,必须要有船只,才能够将它们从此岸载到彼岸。只要放在船上,这无论大石头、小石头,都能够顺利到达对岸。

这个譬喻就好比我们在娑婆五浊恶世的此界,想要离苦得乐到清净无污染的净土彼界,若是靠我们的力量,完全不可能到达,全部都需要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不管我们的功德大、功德小、功夫高、功夫低,甚至有功德、没功德,只要愿意登上阿弥陀佛的本愿船,阿弥陀佛都不会嫌弃,都会载我们到极乐净土。一到极乐净土,无论大石头或者小砂粒,全都立即改变它的本质成为黄金。也就是说,我们的烦恼就转为佛性。其实烦恼和佛性是一体的,一到净土,佛性不受烦恼所盖,百千陀罗尼、三明六通当下显现;我们现在是凡夫,虽有佛性,却被烦恼重重叠叠盖住。

第四,为了引导所有众生欣慕极乐,安心念佛。

因为庄严的极乐世界报土连凡夫都能够往生,这样才能够引导所有的众生欣慕极乐世界、愿生极乐世界。同时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就是“念佛”,而念佛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样每个人就都能够“安心念佛”、“专心念佛”、“一向念佛”、“老实念佛”。(全文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