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宇如王——唐太宗所造彬县阿弥陀佛大像

彬县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西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原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抗击薛举、薛仁杲大战(彬州浅水原)中阵亡将士应福所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人们因其佛像高大雄伟,从明景泰年间俗称大佛寺并沿用至今。大佛寺石窟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被誉为陕西和古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大佛寺石窟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主干线上。东汉时期,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南北朝时逐渐达到高峰,隋唐时达到鼎盛。大佛寺石窟反映的就是这一鼎盛时期的造像状况。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大佛寺石窟理所应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亮点。大佛寺石窟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大佛窟是全寺规模最大的洞窟,雄居石窟群的中心。窟前有护楼,曰“明镜台”,高七十米,为五层三檐六角攒尖顶式结构,是明嘉靖二十年(西元1541年)重新修建的。台上筑楼,雕梁画栋,飞檐挑角,雄伟壮丽,势入云端。大佛窟内有佛像一千零一尊,佛龛七十余处。它的平面近似凸字型,横宽三十四米,进深十八米,高二十四米。洞窟上部的总体构造是穹窿型的。

在大佛石窟的明镜台下,有“觉路”两个题字,是由大唐诗仙李白所写。匠师照着原字描拓后,刻在青石板上,再镶嵌于大佛的洞门之上。大佛因太宗和李白之故,誉满天下。

窟内的主尊大佛就是自古被称为“关中第一奇观”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高二十米,头高五.二米,手高四.五米,手指高二米,指甲盖半米,大佛左手着膝,右手施无畏法印,全身姿态自然丰满,螺髻罩顶,两耳垂肩,月眉凤眼,鼻直口阔。特别是那双眼睛,在又细又长的柳眉下,微微睁着,似在深情无限地俯视着茫茫世界和芸芸众生。仰观金光灿灿的丰腴面态,慈祥中透出威严,威严中又见慈祥,虔诚凝观,一股撼人的力量,透彻心扉。大佛两边分别站了两尊胁侍菩萨,右侧的是观世音菩萨,他以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深得民间老百姓的信奉。左边的是大势至菩萨,他拥有无上的智慧,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两尊菩萨也是非凡的艺术雕刻。各持法相,面相丰圆,含蓄恬静。所着锦衣,流畅自如,其形其神,无不透射出佛国里的至善至美。



大佛背部的火焰纹雕刻非常精美,上有七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着十九个飞天。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其中的时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第二年,即西元628年。现在窟内的巨型一佛二菩萨的表面都是经过后代重新塑做的,而大佛背后的头光与背光还仍然保留着开窟时的雕刻内容与造型。在大佛身后象征神圣的光环表面,刻着火焰纹、花卉和卷草纹图案,其中还穿插了众多的飞天伎乐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现出一派佛国世界里和谐、欢快的气氛。这些背光间的小坐佛却有着低平的肉髻、方圆的面庞,丰满而敦厚的身躯,保留了很多北周以来的造像特征。
(摘自网路)

大佛右侧的观世音菩萨,身高十五.六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璎珞。

大佛左侧的大势至菩萨,身高十五.六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璎珞,与右侧观世音造像神似。

【编者按】

这尊自古被称为“关中第一奇观”阿弥陀佛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一千多年,如如不动,默默地俯视着茫茫世界和芸芸众生。佛像高大雄伟,器宇轩昂,透露着王者之气,正是这慈悲而又威严的神态,不知令古今多少驻足凝视的人们,为之动容,脱口一声“阿弥陀佛”,便永蒙阿弥陀佛慈悲摄受。

然而,真实的阿弥陀佛巍巍独坐度众生,何止短短一千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已十劫之久,就这样默默注视了十劫,等待了十劫,正如善导大师《法事赞》中一段赞偈所说:

  果得涅盘常住世,
  寿命延长难可量。
  千劫万劫恒沙劫,
  兆载永劫亦无央。
  一坐无移亦不动,
  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
  巍巍独坐度众生。
  十方凡圣专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会,
  身色寿命尽皆平。

阿弥陀佛,巍巍独坐,乃是真正的法界之王者,十方诸佛皆赞叹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如《无量寿经》中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巍巍独坐的弥陀,成就不生不灭之法身,用横超无际、竖出无穷之寿命与光明,摄取、保护十方一切众生,不论众生如何,皆如如不动,永不改变。只要我们接受弥陀的救度,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此生报尽,即便往生,与佛无异,同成佛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