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略说净土宗教判

`──慧净法师2013年10月20日于台南佛一法会开示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法会开始,我先就「请师」仪式做一个说明。

有莲友希望法会能有「请师」这个过程──迎请主法师父及诸位法师的仪式。这样的心意很正确、很好,因为这是惜法、敬法应有的心态。但是几次法会以来,虽然有莲友建议,我们都没有这样做,这是因为我们所修学的是属于净土法门,依据净土三部经的精神以及净土宗祖师的传承,我们并不强调这个仪式。

怎么说呢?《无量寿经》说: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这段经文显示我们修学的这法门是「不请之法」,阿弥陀佛是「不请之友」。也就是说不用我们迎请,阿弥陀佛主动、直接来这里做我们的朋友,来帮助我们,进而来救度我们,主动来讲说这个救度的法门,让我们信受,让我们获救。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庶类」就是众生,是具足贪、瞋、痴的罪恶生死凡夫。弥陀主动来和我们这种罪恶生死凡夫做朋友,所以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所谓朋友就是互相成全、互相提醒、互相帮助,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极其尊贵、高高在上,但是他降下了身份,以和我们一样的身份、地位做我们的朋友,显示阿弥陀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愿力、大平等的佛心。他是佛,但是来和我们做朋友,和我们同等级,显示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等救度的法门,而且是超越阶级的法门,是庶民化、普遍化的庶民宗教。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简单来说,这两句八字是显示阿弥陀佛负责我们往生的全部责任。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要离开三界,理所当然罪业要还清才能离开,尤其极乐世界是佛的境界,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累积成佛的功德,这些阿弥陀佛都为我们负责、承担了。总之阿弥陀佛为我们负责罪恶生死凡夫脱离三界、往生净土,甚至在净土成佛全部的责任。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这种法不是菩萨、罗汉所能了解的,只有佛与佛才能了解;既然连菩萨都不能了解,自然也就不知道去请问,就好像《阿弥陀经》就是佛不请自说的经。同样的,《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精神、内涵也是不请自说的,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佛陀主动讲说,不用经过拜托的。「施诸黎庶」,「施」就是布施,阿弥陀佛将不请之法、救度之法、脱离三界之法、往生净土成佛之法回施给我们、布施给我们,可以说整部《无量寿经》都是在说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布施与救度。

《无量寿经》一开始就说「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惠」就是施惠,恩惠的意思。又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都是在说阿弥陀佛将他的功德惠赐给我们,布施给我们,成为我们所拥有,使我们也能往生成佛。

在四十八愿后面的「重誓偈」又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所以整部《无量寿经》都是在说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主动、不请、布施的精神,以上是就《无量寿经》来说。

再就《观无量寿经》来说。

《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等的,只要是归入净土法门,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人人平等,圣人和凡夫平等,善人和恶人平等,出家和在家平等,所以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观音、势至都是等觉菩萨,而我们虽然念佛,依然贪瞋痴三毒具足,依然贪求财色名食睡五欲,平常还是会起情绪、计较、不平、苦恼,还是罪恶生死凡夫,但因为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身份即时提高到等觉菩萨的身份,这就是「凡夫菩萨格」,这唯是净土法门才具有的特色。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因为大家都念佛,既然念佛,不只四海之内皆兄弟,是法界之内皆兄弟。法界包含佛、菩萨、声闻、罗汉,只要念佛,法界的众生,不论凡圣,都是我们的兄弟,兄弟就是平等格。我们是凡夫,但是因为念佛,所以和法界圣者同格、平等,这个法门就是大平等的法门。

以上是就《观无量寿经》和昙鸾大师的传承来说。

再来以善导大师的开示来说。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极其谦卑,他不敢接受沙弥的顶礼,甚至不随便接受他人的顶礼;我们是凡夫,虽然现出家相,但是贪瞋痴并没有因为出家就减轻,一些三业行为有的甚至还不如在家众,自觉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不堪承受他人的迎请和顶礼,因此就不做请师的仪式。

但是,这样的观点是就净土法门来说的。如果是圣道法门,为了尊师重道,还是要有「请师」的仪式,为什么?因为圣道门非常不简单,能讲圣道门经论的师父,根器与修持是非常高的,当然要迎请。

所以,以尊师重道来说,两个法门都是一样的,但因为净土法门讲求主动、平等,所以不强调「请师」这个仪式。

这次佛一期间,将要研讨四个主题:
– 第一个主题:圣净二门,
– 第二个主题:难易二道,
– 第三个主题:自他二力,
– 第四个主题:正杂二行。

这四个主题都关系到净土法门的特色,对我们修持净土法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莲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要了解这四个题目的内涵,那么对法门的目标、方法,还有格局、境界就可以了然于心,这样自然就不会退转,会真正欢喜、真正安心的走上净土之道,专念弥陀佛名。

第一个主题:圣净二门

「圣净二门」是指「圣道门」和「净土门」。圣净二门,是净土宗的判教(也称「教判」)。什么是「判教」呢?「判」就是判别,「教」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教法、教相,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教法分门别类这就叫「判教」;包括说明这个教法所对应的根机,所行的方法,所得的境界、结果,这些过程,都属于判教的内容。

每个宗派都有判教,因为各宗各派都站在本宗各自的立场判教,因此所判教的内涵也不同。

若依天台宗来说,就判为「五时八教」,将释尊一生说法的内容判释为五个时期,又相应于每一时期众生的根机与理解能力,分为「藏、通、别、圆」(化法四教)与「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这就是天台宗的判教。

两相对照,可以看出净土宗的判教比较单纯,只判为圣道门和净土门,我们的目标很明显,就是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所以叫「净土门」。而净土门以外的各宗各派、八万四千法门则都属于圣道门。

判教当然也要依传承的祖师为根据,那我们是依哪位祖师呢?是依道绰大师。

道绰大师所写的《安乐集》是净土宗的重要祖论之一,「安乐」就是「极乐」的意思,这部《安乐集》专门在解释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境界,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佛?并且显明,要依靠阿弥陀佛的一切众生,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他的极乐世界,得到永远的安乐。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就说: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为圣道,二为往生净土。

这段文就是圣净二门判教的所在。

道绰大师又说: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几段法语,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法分类为两种,就是「圣道门」和「往生净土门」;而且又判断说,如欲解脱生死轮回之苦患,末法时代的众生若依圣道门是做不到的。怎么说呢?道绰大师提出两个理由和一个证明,叫做「二由一证」。

二个理由就是:第一个理由是「去大圣遥远」。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距离释迦牟尼佛示现印度说法的时间已经超过二千五百年以上,离开佛愈久,众生的根器越低,受佛的感化越来越薄。这其中当然有很深的原因,这里只简单说明。

第二个理由是「理深解微」。圣道门的教理非常深,而末法众生的根器偏低,以低劣的根器要理解深奥的道理是不可能的。譬如:天台宗依《法华经》修行,《法华经》的核心在说诸法实相;华严宗依《华严经》,主要是在讲四种无碍──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三论宗的《维摩诘经》是讲不思议解脱的法门,《涅槃经》是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修习圣道法门的人,必须要将这些道理正确、彻底的体悟之后,再实际显现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为,也就是所谓的信、解、行、证。但是,若连前行的道理都了解不来了,何况是接下来的依解而行,依行而证悟?更何况再体现在身口意三业之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理深解微」。

「一证」,什么证明呢?道绰大师引用《大集月藏经》所讲来做结论:

  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取意)

经文原文非常长,道绰大师此处只是做结论上的说明。意思就是说,末法时代亿亿个众生修行,可以成就得道的人不到一个,这是一种大概上的说法,显示末法时代靠自己修行解脱是非常困难、非常罕有的。所以后来的祖师也都引用这样的取意说明,如明朝末年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的最后也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这段法语和道绰大师的法语可说完全相同。

道绰大师继续又说: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现在是末法时代,而且环境是五浊恶世的环境,众生要依靠其他的法门修行、解脱、成佛是不可能的,「唯依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唯有依靠净土法门能够让我们出离六道生死轮回,进入极乐净土,证悟涅槃的境界。我们若细细思维,就知道依我们自己的根性能力确实如祖师所说的,唯依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刚刚有提到,天台宗主要依据《法华经》,《法华经》是在讲诸法实相,讲佛的境界,我们连五戒都无法持守完全,十善也不清净,何况说能领悟佛性、证悟佛性?达到不执六根、不着六尘、进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佛果境界?那是不可能的。

《华严经》讲的是佛的四种无碍境界,行者一旦到达无碍境界,出入不用经过门户,要去美国不用搭飞机,自然有神通变化可以在美国示现;甚至不用求生净土极乐世界,因为他所处的当下就已经是净土的境界了。这种的道理,我们其实理解不来,就算是理解了,也证悟不来。因为理解归理解,必须要心境也达到那样的境界,但是我们凡夫对佛法的理解,只不过是第六意识而已,我们的深层意识还是无明,贪瞋痴还是非常强。即使理解道理了,但是内在的意识、习气一点都没改变,一点都没降伏。因此,圣道法门修行次第的安立是:了解之后,必须经过修行,今生今世没成就,下辈子再来,下辈子没达成,下下辈子再来,如此生生世世永不退转,直到成就道业为止,这就是圣道门的长时长劫修行过程。

如果是净土法门,则不必这样。净土法门不但道理简单,容易了解,修行也非常的简单,容易做到,为什么呢?净土法门就是在说罪恶生死凡夫只要念佛,靠阿弥陀佛救度的佛力、愿力,自然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种道理非常容易了解,念佛也非常容易,大家都做得来。

接下来,道绰大师就提出《无量寿经》来证明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是故《大经》云」:因此《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如果有众生,这个众生假使没遇到佛法来修行学佛,也没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他所遇到的是坏的环境、是恶的因缘,致使他受环境所转,一生都造恶,所以说「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在他临命终时,他才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他只不过念十句而已就断气了,断气的当下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这类的众生,临命终时,十念相续,也照样往生极乐世界。道绰大师的这段话,就是对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中根本大愿──第十八愿的解释。

在这个解释当中,显示出三点特色:(一)纵令一生造恶也能往生,而我们并非一生造恶,我们是一生学佛,他尚且能往生,我们当然更能往生;(二)临命终时才念佛也能往生,显示我们不是临命终时才开始学佛、念佛,是现在就开始学佛、念佛,而且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更加能往生。(三)这段文说十念相续,在临命终时他刚好才念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断气了,也照样往生,而我们不只念十句,我们自学佛到现在所念的佛,已经是几十百千万句,他这样念十句就能往生,我们所念的已经超过十句、百句、千句、万句、十万句、百万句以上,更加往生决定。

所以,这段文显示了阿弥陀佛是大慈悲、大平等、大愿力,连一生造恶的众生,阿弥陀佛都救度,这样其他的众生自然更能够往生。因此,一方面是显示佛的慈悲,一方面是显示这个法门的殊胜容易,另一方面也显示这个法门的根机──每一个众生都是这个法门的根机,不必一定要上等根器,或是中等根器,即使是下等根器、乃至下下等根器都做得来,都可以依靠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圣净二门」的判教?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佛法当中有圣道门、净土门,我们要选择净土门;既然选择净土门,就要分别净土的方法是什么样的方法,不可混杂,不能将圣道门的方法混杂到净土门里面,也不能将圣道门的教理与净土宗的教理混杂,才不会混淆方法与方向。所以,为了使大家对目标清楚,对方法清楚,对自己的根机清楚,因此要有「圣净二门」的分判。

第二个主题:难易二道

「难易二道」是龙树菩萨的分判。龙树菩萨的著作很多,其中有一部叫《十住毗婆沙论》,这部论其中一品叫做《易行品》。此品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法分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简称「难易二道」。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说: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

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法非常多,然而,就好像世间的道路一般,无量的法门,有比较难行的,也有比较易行的,在陆地上走路就比较困难辛苦,要翻山越岭,若是坐船,就比较轻松安乐。

龙树菩萨生于距今二千多年前,当时的世间交通,陆道上主要是步行或骑马;水道上的交通就是坐船,在中国大陆有所谓「南船北马」。所以龙树菩萨就用走路和坐船来分类,一方面举出佛法虽然法门无量,但是可以做两种分判,就是困难和容易。

龙树菩萨继续又说:「菩萨道亦如是」,菩萨道也一样。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菩萨道呢?因为佛法有小乘佛教,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这里才提到菩萨道。菩萨道同样也有二门,有困难、有容易,就好像走路比较辛苦,坐船比较安乐一样。「或有勤行精进」,靠自己勤行精进去修三学六度,靠自己的力量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成佛的境界,这就像走路一样非常辛苦;「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若是信受佛的救度,称念佛的名号,这样就非常容易,而且要达到不退转的菩萨果地也比较快。

这几段法语简单扼要地分判出,佛法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甚至无量门,但是归纳起来就是二种道──难行道和易行道。这是龙树菩萨的分判,也就是「判教」。

就意义来说,「难行道」的难,是艰难的意思;行,就是行业,修行的意思;道,就是道路。归纳而言,因地所修的过程,是难行的道路,是难以行进的修行之道。

那「易行道」呢?易,就是容易、简易、平易,在修行上非常容易,所以叫做易行道。

以难行道来说,龙树菩萨有说三个原因,就是:「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

「行诸难行」,就是说要修行很多艰难的法门。

「久乃可得」,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可以得到结果。要经过多久呢?如果是以自己的修行,想在娑婆世界达到不退转地,自发心修行要经过二大阿僧祇劫才到初地,由初地到八地要再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共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所以龙树菩萨才说「久乃可得」。

这样的修行是不是一定能成就呢?龙树菩萨又说「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一时的懈怠而退转到小乘,未能完全维持在大乘的境界,这样就不能成佛,这就是「诸、久、堕」三种难行道的现象。这里说的「堕落」不是指堕落在三恶道,而是指堕落到小乘,是相对于大乘之断除烦恼、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至于成就佛果来说的。如果还未断除烦恼,则连诸、久、堕都谈不上。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有几个层次:

第一,求佛果首先要先达到不退转,只要能到达不退转,虽然还未成佛,但是时间一到他就能成佛,如果还没到达不退转,就有可能堕落。《易行品》是就菩萨要达到不退转位而说有「难行道」和「易行道」,此际尚未提到往生或成佛。就根机来说,我们要修难行道是不够格的,因为那要上等的根机,而且要断除烦恼,而我们连修行到不退转的资格都没有;如果修易行道,我们就有资格,因为修易行道不择根机──菩萨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恶人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任何人都能修习。

第二,《易行品》说,在娑婆世界就能够达到不退转──但,这是就易行道而言,非指难行道。我们只要信佛的救度、念佛的名号、愿生佛的净土,现生现世,在娑婆世界就能得到不退转。龙树菩萨就说:「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意思就是「如果要在现生得到菩萨不退转道」。又说:「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有人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即时入必定」──当下就进入不退转的身份,「必定」,就是不退转。

龙树菩萨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之誉于一身,因此龙树菩萨的分判具有非常权威。

在《易行品》当中,龙树菩萨更进一步就易行道的相状(修持的形式)而说: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不退转」就是「阿鞞跋致」,或叫「阿惟越致」。龙树菩萨明明白白地说,如果有人──不管是菩萨或凡夫,出家或在家,想要快速进入阿鞞跋致,只要以恭敬心称念佛的名号,自然就能快速达到。不必要像难行道,需要勤行精进、修持种种难行法门、要经过持戒清净、要经过修禅定、要经过开发智慧、要断除烦恼,经过十信阶位、十住阶位、十行阶位、十回向阶位,才进入初地,不用经过这种过程。所以这首偈,对我们来说非常亲切、非常安慰。

那龙树菩萨《易行品》所说的「易行道」内容是根据那部经呢?是根据「净土三经」,也就是根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尤其是依《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的第十八大愿为核心来发挥开展出来的。

第十八愿说什么?第十八愿只说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愿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没有说三学、六度,也没说其他任何法门。《观无量寿经》虽然有说定善十三观及散善三福九品,但是最后「流通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流通十三观或三福九品,只流通「执持名号」。所以《观无量寿经》最后的结论,就是咐嘱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个执持名号和《无量寿经》的核心──第十八愿,意思是一样的。

《阿弥陀经》也没有说三学与六度万行,也只是说执持名号,唯有执持名号才是多善根、多福德;若不是执持名号,以我们的根机在五浊恶世、娑婆世界所修的行,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都属少善根、少福德。执持名号就是继承《观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讲的「持无量寿佛名」。

第十八愿汉文共有三十六字,虽然字有三十六,但意思就是在讲「执持名号」──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说,「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贯穿第十八大愿、贯穿四十八大愿、贯穿《无量寿经》,贯穿《观无量寿经》,贯穿《阿弥陀经》。这六字名号不仅贯穿净土三经,甚至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都没有离开这六字,都在这六字里面,因此古人云:「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注脚」。

进一步来讲,念佛不只是进入不退转,而且是进入佛的境界。

前面提到,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是就现世而说进入不退转,并没有就往生来说,如果就往生来说,就不只是初地的不退转,是佛的不退转。

《阿弥陀经》里就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不但是「阿鞞跋致」,而且是「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就是等觉菩萨,阿鞞跋致是初地菩萨至八地菩萨。在这里等觉菩萨是一生补处,就是有佛的资格,只是尚未有佛的空缺。

前面第一节所讲的「圣道门、净土门」,其根源也是来自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包括下一节所要讲的昙鸾大师的自力他力的分判、善导大师要门弘愿、正行杂行的分判,也都是从龙树菩萨的《易行品》而开展出来的。

在那里?方法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做得到?

因为有龙树菩萨将佛法分类出易行道和难行道,使我们知道念佛求生净土是易行道,是靠佛的力量;接着,昙鸾大师依之分判出自力他力,道绰大师分判出圣道门和净土门,善导大师再进一步分判出要门和弘愿、正行和杂行,这都是从龙树菩萨来的。因此,龙树菩萨可说是净土法门的初祖。

不过,龙树菩萨是印度人,如果依中国来说,中国净土宗初位祖师可说是昙鸾大师。

通途的净土宗,共有十三位祖师,以慧远大师为初祖,印光大师是第十三祖。但是若以纯粹净土法门来说,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应是昙鸾大师,而不是慧远大师。怎么说呢?

慧远大师对净土宗而言,并没有著作,也没有发挥,本身修持的方法也不是依据净土三经。而且后代修净土的人,所依据的修行方法,也大多不是依据慧远大师的方法,而是依据昙鸾大师这个法脉。因为昙鸾大师是继承龙树菩萨的难行道、易行道,他的徒弟道绰大师继承昙鸾大师,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法脉很清楚,一代一代相续继承,教理也好,时代也好,都有连接性。而一般所讲的净土十三位祖师,不仅所主修法门各有不同(有的天台,有的华严,有的禅宗),且彼此并没有法脉的传承,甚至于前后祖师之间有的还间隔了四、五百年,所以,传统的十三位祖师之排列,只是后人依各自景仰对象来推举而已。

昙鸾大师的著作是《往生论注》,《论注》一开始就引用《易行品》的难易二道来分判《往生论》是属于易行道;而且开展出净土法门是属易行道,所有众生在今生今世都能进入不退转,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也由此铺陈出我们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本愿称名」是依据什么而来的呢?从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之后由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继承,再由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继承接续。

当然,本愿称名的道理是依据《净土三经》。《净土三经》都是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这叫做「本愿」;那「本愿」在讲什么?讲「称名」,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凡夫」也能进入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报土」,所以叫做「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在就能确定往生有份;「现生不退」,现世就能成为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身份。所以,这样的思想是从龙树菩萨《易行品》而来,由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净土宗祖师所发挥阐扬。当然,这种教理完全是根据净土三经。

以上所说就是我们这个法脉的特色,将净土宗的教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显露出来。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除了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有将这个教理发挥出来之外,其他的祖师都没有发挥。

为什么其他的祖师没有发挥出净土宗的真义呢?

因为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著作在中国失传一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初才回归中国,所以现代的我们才能知道有这个法脉,听闻到纯正的净土宗教理。

可能有莲友会有疑问,我学佛念佛好几十年,怎么没有听师父讲过这样的法?相信很多莲友也没有听过这样教理,为什么?原因在于,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教理思想,自然就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或者无法了解的这么详细。

这个法脉的著作后来回归到中国只不过是一百多年而已,而且刚回归的那个时候,中国内忧外患,仍处战乱之中,可说无人研究,也无心研究。在台湾,我们将这些教理编辑、解释、出版,也是这十几年才开始而已。

我出家至今三十六年。未出家前,我就早晚打坐念佛,看净土的经论,那时候还不知道有这个法脉。直到七十五年(1986)时,看到法然上人的著作,惊讶竟然有这样的净土思想,加以深入研究才知道思想源头是善导大师,进而知道有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之后我才去了解善导大师的法脉是什么样的法脉?什么样的内容?可说在那之前,我也分不清什么是净土门?什么是圣道门?什么是自力他力?什么是正行杂行?

中午有发一份念佛愈病的故事给大家,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古代,也不是在外国,也不是在外县市,是在我们台南,而且是台南市净土宗学会的莲友,是净堂居士的亲身经历。

今年(2013)八月份,学会举办聚餐活动,净堂居士有来参加,现身说法,分享他本身的故事。俗语说「吃好道相报」(台语),因为他亲身念佛,治疗了自己的病,他希望没有掩盖的将这个真实的感应事迹传给其他人知道,这样别人如果有病,也可能像他一样念佛得愈。

这件故事题目取为「恳切念佛,难症痊愈」,意思就是虔诚、恳切念佛,经过三个多月,他所有本身的疑难杂症都完全治好了。如下是他亲自口述的经过:

我法号叫净堂,现年八十岁,台南市永康区人,退休前以水电工为业。

约二十年前,经友人介绍而学佛,然多年来只是持诵三昧水忏,也少许念佛。约九年前因偶闻善导大师的净土教理,转为专念弥陀佛名,不过也只是想到才念。

随着年岁渐长,如一般年老男人般,六、七年前,出现摄护腺问题,看医生吃药,并没好转,不久尿道发炎,肾脏也长出一粒粒小泡泡;膀胱壁因增厚、窄化、缺乏弹性,导致尿失禁,每天半夜醒来两三次,虽包尿片还是衣裤湿透;冬天盖棉被尤其困扰,因被子湿了不能洗,即便晒干,尿味还在,非常难闻。除此之外,因持续服药引发皮肤过敏,奇痒无比,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仅如此,屋漏偏逢连夜雨,某次舌头不小心咬伤,一直无法愈合,变得僵硬无法卷舌,连说话也很困难;紧接着,眼睛又突然中风,视力变得极差,难以出门。如此数病缠身,加上长期睡眠品质不佳,精神状况可想而知。

初时到处求医吃药,非但不见效果,反而每下愈况。后来医生也想不出办法,只好告诉我说,这是老年人退化性问题,医药无法解决。心想身体已经衰败到这种地步,无可奈何之下,只有忍耐承受了,如今回想起来,当初从没想过依靠佛力的治疗,真是愚昧至极。

但大慈大悲的弥陀从没舍离我:就在今年四月十八日,偶闻一位居士自述,曾长年受肾脏萎缩之苦,有一天观世音菩萨示现告诉他,只要专心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痊愈,该居士如所教授,持续念佛三个月,果然不药而愈,而且比病前更有活力。我当时心想,阿弥陀佛是大医王,有大愿力,我过去怎么没想过这一点,除了往生净土,一切业障病苦也可以仰仗阿弥陀佛救治呀。于此细加省思,自己也在念佛,没二十年也有十年了,得了这些病也没因念佛而好转,人家才念了三个月肾脏萎缩就好了,可能是我不够真诚不够勤念的缘故。于是决心痛改前非,全心依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愿力的救度而恳切念佛,同时把念佛功德回向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与我同生极乐净土。

自此以后,每日勤奋专心念佛,时时鼓舞自己,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愿力一定可以治好我的疾病。早上起床先念佛约一个半小时,午餐后不午休,也念佛约几个小时,晚上睡前又念约一个半小时,尽量专心地念。一个月后,仍未见改善,但我心想,观世音菩萨是不会打妄语的,自己一定哪里没做好,何况那位居士念三个月痊愈,我才一个月就急着想见效果,真不应该,因此更恳切、更勤念佛。

如此再过了十多天,发现舌头伤口不药而愈,而且变回柔软的原样;接着皮肤也不痒了,眼睛也恢复正常了。接下来,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严重的尿失禁,从每天晚上要醒来两三次,变成为一二次⋯⋯两个月后的某个早上醒来,衣裤竟然是干的,当时我难以置信,但是一摸再摸,干的就是干的,困扰我的一整串疾病一下子全都烟消云散了,真是不可思议!这从我忏悔虔敬念佛至今,算来才约三个半月。

阿弥陀佛真是大医王,大慈悲大愿力,我从床上跳起来直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罪障如此深重,如此愚痴的我,居然承蒙摄受保护而不自知,心情是悲喜交集,既感恩,也惭愧。

雀跃之情,实非言语所可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亲自见证念佛能治疗疑难杂症,以此印证经典所说,六字洪名具足一切功德,真实不虚,发誓此生尽形寿专称一句名号到底,绝不退转。愿所有见闻此一事例的有缘人,皆能信心增上,同念弥陀,蒙佛摄取,现在与未来皆蒙大利。

南无阿弥陀佛!

净堂口述 净得居士笔录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一日

净堂居士本名叫黄天堂,是在二十年前开始学佛。一开始他并不是专心念佛,也不知道念佛有什么功德、好处,只不过是诵《三昧水忏》而已。直到九年前遇到我们这个法门,才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过也不是念念不舍、非常虔诚,而是想到才念。

七年前,开始发现有膀胱、摄护腺等泌尿的问题,看医生吃药都没有效果。今年四月十八日,听到某一位居士说,自己原来也肾脏萎缩的疾病,观世音菩萨教他念佛,他才念了三个月,病就完全好了。这件故事启示几个道理:

一、因为是观世音菩萨示现来为他开示,所以他彻底相信,而且念佛也坚持不退。一个月没效,继续念佛二个月,二个月没效再继续念佛,终于在第三个月得到效果,而且不仅肾脏萎缩的病完全好了,体力也比以前更好。如果不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某一位师父或师兄弟告诉他说:「某某人呀,你只要念佛,念佛就能治好你的病」,对方可能就不会那么深信;就算相信了,念了一、二个月没有效果,大概就退心了。可是因为是观世音菩萨讲的,他知道菩萨不可能打妄语,所以就能够坚持,一个月没效果,二个月;二个月没效果,三个月。

净堂居士也是这样,他知道念佛有好处,不但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现世也能够消灾免难,遇难呈祥,也能够治病。但是信仰不够深彻,所以行持也就未能相续。但因为知道对方念佛是观世音菩萨教他的,而且对方的病也好了,让他非常有信心。念一个月没效,继续念二个月,他想那是观世音菩萨亲自教的,而且对方也得到了效果,病还没有好一定是自己念得不够虔诚,所以就坚持继续虔诚的念,结果效果就出来了。

二、念佛能救生死轮回的大灾,何况现生之病苦灾难;能负一百斤,那么负十斤更无问题。

三、因为常常念佛,净念相继,心得寂静,而深生法喜法悦之情。

四、病由业力,也由心情、饮食、能居之者为缘。

五、病因念佛而治,即世间其他的福报,也可因念佛而得。念佛的终极利益是往生极乐世界,但现世也能得到种种的利益。印光大师就说,若是真正念佛,不追求世间的福报,自自然然也能够得到世间的福报。

得到什么福报呢?譬如:较长寿、少生病,家里较平安、和顺,儿孙事业也较发达。所以,专一、虔诚地念佛,阿弥陀佛自然就会加持──以适合我们的根机、适合我们的身份、环境,让我们得到那样的利益,这是必然的。

六、观音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众生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以消生死大灾难。

有人质疑我们这个法门会令人懈怠,那是对于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不了解。这个法门是要使我们了解弥陀的本愿,而安心、专一、念念不舍的念佛,并不是说安心了,反而使人懈怠。

我们凡夫总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很多,如果念佛没有养成习惯,往往都是想到才念,因此一天当中,往往是妄念多,念佛少。再者,念佛要「真正的念佛」,什么叫做「真正的念佛」呢?就是心和这句佛号,佛号和心是一体的。念佛的时候,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地念,清楚地听,而不是一边念,一边胡思乱想。当然凡夫都有烦恼,都有贪、瞋、痴、妄想杂念,但是,现在如果心有所求,真时想要成就某个重要事情,譬如想求病好,或者希望某事能圆满达成或化解障碍,那就一定要虔诚、专注,也一定会虔诚、专注。人的心只要虔诚、专注,就会比较没有妄想;如果心不虔诚、不专注,就会随着凡夫胡思乱想的业习,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胡思乱想。

专注就是专心,专心注意在佛号上,也就是一般说的「摄心」,将心收摄在这句佛号里,能这样,我们追求的事情就比较能够圆满达成。

又如平常经行念佛的时候,眼睛半睁半闭,不东张西望,只看前面三、四尺的范围,眼睛如果收摄,就比较不会分心,只专注在佛号上。静坐念佛时,眼睛可以半闭或全闭,人来人去,或有什么动静都不管,都只管这句佛号,专心在这句佛号里。能这样念佛,那么我们所求的愿望就比较能够达成。

如果我们都已经很虔诚,最后还是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也不能抱怨怀疑,仍然要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佛,他有智慧能作最适当的安排,知道怎样才是对我们最好的照顾。我们该得到的,阿弥陀佛就会让我们得到,我们不该得到的,或是得到了反而对我们没有好处的,阿弥陀佛就不会让我们得到。学佛念佛的人要有这种正确观念。

也好,灾难也好,不如意也好,这些都是从业而来的。譬如,如果常生病,就是过去世杀生吃肉多;事业怎么经营都是亏钱,就是过去世曾欠他人的债;做事很不如意,就是过去世没有和人结善缘。凡事都是因为业,过去造了不好的业,现在才会有这样的果报。

过去的业是「因」,但是现在的生活、心情、饮食是缘。所以人的病,除了因地的业力以外,也是从心所产生的,饮食起居也会有所影响。

就性格上来说,一个人如果时常发脾气、会计较,这样往往比较容易生病;生活习惯上,如果太晚睡,常常熬夜,这样身体也会不好;饮食上,如果是大鱼大肉、喝酒、吃槟榔⋯⋯,往往也容易生病。

所以,如果心情上、饮食上、生活起居上有照顾好,就比较不会有严重的病;除了这三项以外,就是虔诚念佛。简言之,虔诚念佛之外,生活上这三项也要照顾好。

第三个主题:自力与他力

现在来研讨第三个主题:自力与他力。

「自力、他力」的教判理论是从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而来的。但这也不是昙鸾大师所独创,是依据龙树菩萨《易行品》的「难易二道」而来的。

《往生论注》一开始就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的难行道和易行道,分判出难行道是靠自力,所以困难;易行道则是靠佛力──尤其是专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容易。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这段文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在这五浊恶世,在无佛的末法时代,要修行达到不退转的境地是非常困难的,有多少困难呢?他提出五种原因。这五种原因当中,有四种是属于环境、人事上的困难。;另外一种就是只靠自力,没有靠他力,所以困难──「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所谓易行道就是完全「信佛因缘」,愿生佛的净土,自然靠佛的愿力,就能往生佛的净土,进入不退转,不退转就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下卷最后结束的地方,也做了一个总结论来呼应前面所讲的「自力、他力」「难行、易行」,而点出易行道就是他力,是靠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的力量,凡是要往生极乐世界,甚至在极乐世界成佛,都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来成就的,没有任何人例外。

昙鸾大师这段自问自答的结论,不仅对《往生论注》来讲非常重要,对我们净土法门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说,虽然同样都是修持净土法门,若不是依据《往生论注》,则所修的法与纯正的净土法门差别就很大,而且是天差地别。

因为善导大师这一法脉论典的佚失,一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净土宗修行者都没有依据《往生论注》的教理来修持,因此所修习的净土宗教理就不是纯粹、纯正的净土宗,而是圣道和净土混杂,难行道和易行道混杂,他力和自力混杂,杂行和正行混杂的净土宗,是混杂的净土宗,不是纯粹的净土宗。

《往生论注》最后的结论说: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昙鸾大师自问:「有什么原因,可以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说,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成佛?

学佛修行就是为了成佛,但若依圣道门的成佛之道来修的话,并不是这一世就能成佛,要经过生生世世,甚至三大阿僧祇劫才有可能。可是《往生论注》在结论的地方就提出可以快速成佛的方法。

回答内容首先说,如果依照《往生论》来讲,修五门行,自利利他成就,就能快速成佛。

虽然这样讲,但昙鸾大师立刻又说: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若要确实追究根本原因,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做为增上缘,才使对方能够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力量,要快速成佛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昙鸾大师就建立一个理论,什么样的理论呢?昙鸾大师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这就是「他力论」「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的理论。

昙鸾大师这个理论是根据什么呢,接下来说: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假使不是佛的力量,那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就变成空发了。阿弥陀佛既然发了四十八大愿,目的就是要使十方众生往生他的极乐世界,可见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力量所成就的,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也可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

为了证明这个道理,昙鸾大师引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的其中三个愿,第十八愿、 第十一愿及第二十二愿来证明──依第十八愿证明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依第十一愿证明往生极乐世界就当下成佛,依第二十二愿证明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广度众生。也就是,我们要往生、要成佛、要度众生,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因此昙鸾大师就引用这三个愿来证明。首先引用第十八愿: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第十八愿共三十六字,此愿又名「念佛往生愿」,顾名思义是讲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昙鸾大师很干脆,于《论注》上就直接显示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意思就是说,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只要念佛,这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离开三界轮回,很快成佛,这是第一个证明。

再来,引用第十一愿: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第十一愿名「必至灭度愿」,也就是成佛的愿,一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进入不退转而获得灭度,灭度就是成佛的意思。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表示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都已成就,既然这样,我们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就一定凭着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当下必至灭度。

这样的经文、教理,如果静心想想,就能体悟出其内涵。

第十八愿也好,第十一愿也好,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命。十方众生要离开三界六道、得到永恒的生命,要靠什么?靠第十八愿,靠第十八愿往生极乐世界,靠第十一愿而成佛。第十八愿是在讲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他的方法就是念佛,只要念佛就能使任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的功夫,也不是靠我们的功德,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这叫做「他力」,完全不是靠「自力」。

什么是「自力」?自己积功累德,并且有修行的功夫,能够断除烦恼、脱离三界,这样才称得上「自力」修行。

「他力」的「他」,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其他诸佛、诸菩萨、阿罗汉或其他法门,是指阿弥陀佛的佛力。他力是和自力相对比的,我们自己没有功德力,有的就是造业的力量;若论要降伏烦恼、断除无明,我们完全无力──所以我们只有靠念佛。

念佛的本身就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有阿弥陀佛的佛力。要往生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佛力;要在极乐世界成佛,也是靠阿弥陀佛的佛力。证据在那里?在第十八愿、第十一愿。

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去享受,也不是逃避,而是真正离苦得乐,脱离生死轮回;除此之外,往生极乐世界必定和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慈悲、无量愿力要救度众生。

我们现在仍是凡夫心,凡夫意识,可是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心量自然就会开阔,自然会想救度众生,而且也有能力救度众生,不会自私自利。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已经破我执和法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我的差别,不会追求五欲,起心动念自然都是为众生,自然都会悲悯众生,而且这种悲悯是不造作、不勉强,天生自然的。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能随自意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而这样的功能力用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根据在哪里?就是根据四十八大愿中的第二十二愿。所以昙鸾大师接着引用第二十二愿愿文: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 
  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这个就是昙鸾大师所提的三证,以第十一愿、第十八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往生靠佛力,成佛也靠佛力;成佛之后能够救度众生,也是靠佛力。所以在第二十二愿最后就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净土宗的修行,超乎一般修行的过程。

一般的修行经过有二种:一是要经过阶级,二是要经过时间,不是当下就能够成就的。可是如果靠阿弥陀佛就能够超越,不须经过时间和阶级,当下就能够超出初地、二地、九地、十地,进入一生补处的地位,这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的意思。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个「普贤」不是指普贤菩萨。普贤有三种意思,一种是「人普贤」,一种是「理普贤」,一种是「事普贤」。「人普贤」就是指普贤菩萨;「理普贤」是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救度众生,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没有作用,因为我们显现不出来。「事普贤」是指已经证悟佛性,达到佛的地位,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所讲的「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是指「事普贤」而言。是说我们如果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当下就进入灭度,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就能够倒驾慈航,显化在十方救度众生,这就是第二十二愿的道理。

后,昙鸾大师就做一个结论,说: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最后呢,就用一个比喻,自力的比喻和他力的比喻,他说:

  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涂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这里引用二个比喻:一个是靠自己持戒、修定,再依禅定修习神通,因为有神通,所以就能够飞行四天下,这是靠自己的力量。那我们凡夫,虽然没有持戒成就,没有能力深入禅定,没有获得神通,但如果是坐转轮圣王的轮车,也照常能够飞行四天下,无所障碍。这个譬喻是说,我们虽然无法靠自己修行之力脱离三界,甚至成佛,但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不只能脱离三界,而且能快速成佛。

第四个主题:正行与杂行

这一节的主题是「正杂二行」。

正行与杂行是善导大师依据龙树菩萨的「难行道、易行道」、昙鸾大师的「自力、他力」、道绰大师「圣道门、净土门」,而分判出净土门有正行和杂行。意思是说,往生极乐世界有分正行和杂行,这是特别就「往生」的因来说的。

善导大师这样的判论、判断、判教,出于《观经四帖疏·散善义》的「就行立信」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这就是善导大师有关正行、杂行的判教之文。这段文有二种涵义,第一显明往生行相,第二判断二行得失。

第一,往生行相。善导大师在此段文中说明,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虽然多,但可大分为二种,一种是正行,一种是杂行。

善导大师提出五正行──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何谓正行?善导大师说:「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也就是说这五种正行,是纯粹依据往生经(也就是净土三经)来实行,在往生弥陀净土的各种行门中,是纯而不杂,正而不偏又直接了当的行法。

五种正行又分为「正定业」和「助业」二种。

「正定业」就是五正行中的「称名念佛」,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五种正行除了念佛以外,其他四种是属「助业」,它虽也是同属正行,但是是属于正行中的助业,善导大师说:「若以礼诵等,即名为『助业』。」就是说,如果依据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这叫做「助业」。

「助业」是什么意思呢?「助业」不是补助,而是「助成」的意思。因为初时是经由读诵净土三经才了解有极乐世界的庄严,进而观察;观察不是入定观想的意思,是以我们凡夫的心去想净土三经中所讲的极乐庄严,由兹产生欣慕之情;因为想到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佛的伟大,不知不觉就五体投地向阿弥陀佛顶礼,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这就进入称名念佛,进入这个往生的正因。此后,凡是供养也好,赞叹也好,都供养阿弥陀佛,都赞叹阿弥陀佛。这是五正行的次序。

比如诵经,也是诵净土三经,因为净土三经文文句句都是在讲阿弥陀佛,在讲极乐世界。如果说要往生极乐世界,却去诵其他经典,譬如《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这些经有的完全没有谈到极乐世界,有的即使有讲到极乐世界,但不是纯粹在讲极乐世界,所以讲得也不完整。既然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当然就要读诵专讲弥陀与极乐的净土三经。

所以在这五正行:一心专读诵、一心专注观察、一心专礼彼佛、一心专称彼佛、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每一句都有一心专三个字。

这样的道理非常好理解,比如我们要去某一个地方,虽然路有好几条,但其中有一条是最平、最直、最快的、最容易、最舒适、最安全的,只要上了这条路,百分之百可以达到目的地;其他的路虽也可以到达,但中途有转弯叉路,且障碍多,很难确定能否到达目的地,或者多久才能到达。

五正行中的正定业,就是比喻那条最平、最直、最快速、最安易、又百分之百不会偏差,一定能平顺到达目的地的路;而其他四种是要使我们能够认清、了解称名就是正定业,此后一心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是助成,助成我们专念弥陀佛名。

所以,一心专念弥陀佛名,「一心」就是「专」,「专」就是「一心」;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乱也是专,这也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的意思。因此善导大师在解释「一心不乱」时,就解释为「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我们一生之中的行住坐卧难免有种种举止动念,一有起念,我们就都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时间多,时间少,只要我们念念不舍,这样就是正定业。为什么这样就是正定业?善导大师同时说明原因是──顺彼佛愿故。

因为念佛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根本愿,相应于佛愿,自然就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念佛就是正定业。

因此,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诵经的功德、持咒的功德、或是念别尊佛、别尊菩萨的功德,或者修其他法门的功德,或者是靠世间的任何善事功德来回向,都不是!完完全全都是靠阿弥陀佛这尊佛。有这样的了解与认知,依之而实践,就和阿弥陀佛一体了。

当然,我们都还有贪瞋痴,还有妄想杂念。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念佛,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念佛,甚至于打妄想的时候也没在念佛,这样能算是念念不舍吗?一样是念念不舍。因为我们心中都完全靠阿弥陀佛,一心要往生极乐世界,全心都在阿弥陀佛那里。

睡觉时,当然就是睡觉,没念佛没关系,但是醒过来就念佛;动脑筋、做事情,没办法一心专注念佛,没关系,但是动脑筋、做完事情,就念佛;我们是凡夫,有打妄想的时候,没关系,妄想打完,就念佛;想要看电视,没关系,电视看完,就念佛;想和人讲个闲话,没关系,闲话讲完,就念佛;或者想观光游览,没关系,观光完,就念佛。这叫做念念不舍。

念佛日久,我们就会觉得,看电视没有滋味,和人讲闲话没什么滋味,观光也没什么可看的,还是念佛最有滋味。

因为念佛久了,妄想杂念自然就少,妄想杂念少,心中寂静的法喜就会流露。所以只要能够一心专注在佛号里,虽然还有妄想杂念,但是比较微薄,这样自然就会有寂静的法喜心。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法尔自然的。因为我们的佛性中本来就没有贪瞋痴,没有妄想杂念,既然没有贪瞋痴,也没有妄想杂念,当然就不会去追求世俗的五欲之乐──怎样才会有滋味?怎样才不会孤单?都不会有这些,反而自然会有寂静、安详的法喜。经典中所讲的大乐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大乐,就是不生不灭,这就是成佛的乐。所以,如果达到真正的寂静,没烦恼、没杂念,甚至断除烦恼、没有妄想杂念,到达涅槃不生不灭那种的快乐,那是世间上无法形容的快乐。

善导大师在这里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除这五种正行以外,其他的都叫做「杂行」。「杂行」也叫做「杂善」,或叫做「诸善」,也叫做「万行、万善、众行、众善」。不过,这样的判定是就往生极乐世界来讲,才说「自余诸善是杂行」;若不谈往生极乐世界,就无所谓正行或杂行了。譬如说,有人并不是想求生极乐世界,是要在这个娑婆世界靠自己修行而成佛,这样所有的万善万行对他而言就不是杂行,反而是理所当然要做的,所有的善都要尽量去累积,甚至今生今世有缘捐献肾脏、肝脏、脊髓、眼角膜,都要及时把握机会去做,因为这些都是他累积功德成佛的资粮,对他来说这些都是正行。但是因为我们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正行就是这句名号,所以虽然修其他功德回向也能够往生,但相对于正行而言,仍属于杂行。

论起修行方法,种类很多,善导大师在这里就说,和五种正行相比,就有五种杂行, 亦即:读诵杂行、观察杂行、礼拜杂行、称名杂行、赞叹供养杂行。

意思就是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很多,若不是专读诵净土三经,就属读诵杂行;十方净土或者他宗的本尊也非常多,如不是观想极乐世界,就都属于观想杂行;佛、菩萨很多,若不是专礼拜供养阿弥陀佛,就属礼拜杂行;佛有千佛、万佛,也有很多咒语,如果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属称名杂行;赞叹供养也是一样,其他的佛、菩萨、法门很多,若不是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就属于赞叹供养杂行。

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其他佛菩萨或法门不好,那些都很好,都是佛法,都是功德,都是修行。只是就往生极乐世界来说,虽回向也能够往生,但是是属杂行,其利益也无法和五正行、正定业相比。

《无量寿经》就说:

  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专念名号),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虽同属往生极乐世界,但疑惑佛智与明信佛知的结果就有这么大的差别。这段经文对我们有很大的警惕。

佛智是在说什么呢?都是在说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说阿弥陀佛如何使我们成佛。 如果我们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怀疑阿弥陀佛能不能使我们成佛?这就是疑惑佛智。

所以,对于佛智,我们不需要做很高深、玄妙的解释,简单说起来,佛的五种智──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就是显示在救度众生,使众生能往生成佛,这个就是佛智。我们如果疑惑佛智,就等于怀疑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救度能力。认为:我只有念佛,阿弥陀佛就有能力来救我吗?即使我往生极乐世界,也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能够成佛吧?这样都是疑惑佛智。

这个道理很深,不过,我们只要抱着一个观念: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 一定能够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这样就是不疑惑佛智。

现在来说二种得失,就是正行、杂行的得失。

善导大师说: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由这段文显示出正行和杂行的五种相对性:一、亲疏相对 二、近远相对 三、无间有间相对 四、回向不回向相对 五、纯杂相对。

第一,亲和疏。如果修习正行和阿弥陀佛最亲密,若是修杂行,虽然也能够往生,不过和阿弥陀佛疏远。这道理很简单,因为诵的如果不是净土三经,而是其他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经典,岂不是疏远了呢?观想的时候,不是想极乐世界,不是想阿弥陀佛,当然就跟阿弥陀佛不亲。如果礼拜、念佛、供养的本尊都不是阿弥陀佛,这样岂不也是跟阿弥陀佛疏远?反过来,如果诵经、礼拜、观想、称念、供养的本尊都是阿弥陀佛,自然跟阿弥陀佛就亲。这是亲和疏的相对。

第二,近和远。我们都念佛,都想阿弥陀佛,都礼拜阿弥陀佛,都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这样和阿弥陀佛就很近。反之,如果所拜、所念、所供养赞叹的都不是阿弥陀佛,这样就跟阿弥陀佛很遥远。

第三,无间和有间。所谓无间、有间,意思是有否连续、持续。我们如果有念就念阿弥陀佛,这样跟阿弥陀佛就较无间断;如果有时去念千佛或去拜万佛,或去拜其他的忏,修其他的法门,这样就跟阿弥陀佛就有间断。所以我们要念念不舍,这样就会不间断。

第四,回向和不回向。念阿弥陀佛,即使没有回向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和阿弥陀佛亲、和阿弥陀佛近,念念无间;和阿弥陀佛念念无间,自然时时刻刻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保护之中。时间一到,阿弥陀佛自然会迎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若是修杂行一定要回向,因为没有回向,所修的和阿弥陀佛就完全没有关系了;但如果有回向,和阿弥陀佛就有关系了,时间到时,就会来迎接你。所以杂行是要靠回向才能往生。

第五,纯和杂。正行是纯粹往生净土的因,杂行不是纯粹往生净土的因,因此就有纯与杂的相对。

以上是五种的得失。正行有五种得:和阿弥陀佛亲、和阿弥陀佛近、和阿弥陀佛不间断、不用回向也决定往生、是纯粹往生极乐;杂行有五种失:和阿弥陀佛疏、和阿弥陀佛远、和阿弥陀佛有间断、必须要回向才能够往生,而且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来说也是杂而不纯。

善导大师这段文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为了说明往生极乐世界有杂行、正行,有助业、正定业而已吗?当然不是。大师这样的解说、分析,是要让我们了解,进而分辨、选择,不想往生极乐世界便罢,如果希望往生极乐世界,有好几个方法,我们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当然要选择正定业。这是善导大师作此分判的目的。

以上所讲的四个主题:「难行道、易行道」「自力、他力」「圣道门、净土门」「正行、杂行」都源自祖师的分判。祖师作这样的分判,并不是要表现学问,目的是要让我们舍弃圣道门,完全归入净土门;舍弃难行道,完全归入易行道;舍弃自力,完全依靠他力;舍弃杂行,完全进入正行──尤其是五正行中的正定业。目的在这里。

自古以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大多对这四种分判没详细了解,也可以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著作,自然就不了解有这种教理。导致他们所解释、注解的净土都是混杂的──杂行和正行混杂,自力和他力混杂,难行道和易行道混杂,圣道门和净土门混杂。当然,在这种情形之下,若能够精进不退,坚心求生极乐世界,也能够往生,可是一定要回向求生,如果没有回向,就不能往生。

善导大师一脉,是继承龙树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大师并将几位祖师的净土思想融会贯通,而做一个总结论,就是「正行」和「杂行」。

善导大师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里面有说到持戒回向、诵经回向、礼拜回向、称名回向,但是到了楷定古今的《观经疏》,善导大师就将所有往生的行,组织归纳为二种,就是正行和杂行。

所以,这五种正行和杂行是经过善导大师组织归纳起来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看善导大师的著作时,有人会疑惑:在某些地方善导大师也说要持戒、忏悔、诵经,也不只说念佛啊?不知善导大师已将这些都组织归纳为五种正行和五种杂行了。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这样分判的话,我们就都混杂了,修禅的人用禅的功夫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修天台的、修华严的、修密宗的,也将他们的功夫、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他们不知道这其实都是杂行,只有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才是正行;不知道修杂行的隐藏心态其实是疑惑佛智,专念专靠南无阿弥陀佛才是明信佛智。由此可知,净土宗的教理,只有透过善导大师这一脉的思想才能正确了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