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其余三数
接下来,我引用“三”,来解释一些相关的名相,这些名相与纯粹的净土宗是很有关系的。
三宝、三经、三佛、三身、三愿、三誓偈、三严、三心、三要、三妙、三信、三不、三信三不信、三劝愿生、三愿三生、三生果遂、三愿的证、三尊来迎、三定聚、三横超、三福、三辈、三忍、三缘、三遣、三不问、三三昧、三十二相、三品忏悔、三根本、三定死、三随、临终三大要。
三宝
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核心。学佛的人,不管修哪一个法门,目标是为了什么,首先要皈依“三宝”。
佛宝:三宝的核心就是“佛宝”,十方国土有十方诸佛,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当中最尊、第一之王,所谓“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王在一个国家当中是最崇高、最尊贵的,所以,我们皈依三宝,只要能专称弥陀佛名,整个三宝的功能就统统拥有了。所以在三宝核心的“佛宝”中,以阿弥陀佛为最尊第一。
法宝:佛教以法为核心,领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能够明心见性,进而证悟成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难行道、易行道,在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一个所谓“门余大道”的法,也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个特别的法门。这个法,龙树菩萨说是“易行道”;昙鸾大师说是“他力的法门”,靠弥陀力量而能够脱离轮回成佛;道绰大师说是“净土门”,唯此是阿弥陀佛本愿慈悲救度的法,其他法门都属于“圣道门”,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种种圣道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要引导学八万四千法门的人,进入阿弥陀佛本愿救度法门的前行方便。因为唯有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才能使十方众生──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离开六道轮回,快速成佛。
所以,以法来说,最殊胜、最容易的,就是善导大师这个纯粹的净土法门,因此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都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除了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自己发愿往生之外,普贤菩萨也在《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劝导四十一位法身菩萨统统向往极乐世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可见这个法既殊胜又很容易,使得我们罪恶生死凡夫、常没众生,也能够依靠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的佛名,而往生弥陀的净土。
僧宝:各个宗派的出家人都是僧宝,只是因为我们是学净土法门,当然净土宗的师父会让我们感觉特别亲切。同时,在佛法当中,净土宗的师父弘扬的净土法门,能够让我们这辈子顺利达成学佛的目的。
学佛的目的有二个:
一,近程──解脱。现生果报尽了,能够离开六道轮回。
二,远程──成佛。也是最终的目的,往生净土成佛。
净土宗的师父,主要讲解净土法门的教理,引导我们解脱,推动我们成佛。就整个佛教来讲,净土宗的僧宝因为专弘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法,所以是特殊而可贵的。
以佛教历程来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五百年之间,有教、有行、有证,也就是说,有教理的存在,也有修行人,也有证果的阿罗汉。像法一千年,有教、行存在,但证果的人就没有了。到了末法一万年,有教理的存在,但真正修行的人就没有了,当然也没有证果的人。这是“教、行、证”在正法、像法、末法三阶段的现象。
净土法门是超越正法、像法、末法的,为什么?因为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众生,当下信受弥陀的救度,当下就拥有解脱的功能,乃至成佛的功能。
三经
“净土三经”即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每个宗派的成立,都有其根本依据的经典,以净土宗来讲,我们依据的经典就是这三经,因此这三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也有人提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与《普贤行愿品》,不过这二部经不是正依的经典,是属于旁依的经典。一个宗派有“正依经典”,有“旁依经典”,有这样的认识,教义才不会模糊笼统。
三佛
就“净土三经”来说,可以说有三佛。
《无量寿经》主要讲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果,当然也涵盖我们众生往生的因和成佛的果。
《观无量寿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讲“定善”和“散善”,引导进入弥陀的本愿念佛。
《阿弥陀经》可以说是十方诸佛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意思是说,若有人念佛一向不变,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在他命终的时候,就心不颠倒地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的时候,十方诸佛同时、欢喜地、异口同声地来证明。所以“三佛”是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
三身
众生成佛之时同时成就了三身,称为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常住不灭,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本来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开悟,开悟了就会见到自己本源自性清净的法身佛。
法身清净,不染一尘,故亦名素法身,不过我们众生因迷而不能显现,佛是开悟而又证悟,故能显现。
众生迷而不悟,所以有生死。然虽在六道轮回,其性仍然不变,故又名佛性,因佛性在迷仍然不变,常随众生流转生死,故说法身(佛性)流转六道。
报身: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现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圆满而显现的。
报身佛不容易成就,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种种的苦行难行,乃至无善而不成,无德而不就,功德圆满,才可成为报身佛。
报身又分自受用报身及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自受用报身无相,就是大菩萨也见不到。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地上菩萨说法而变现的佛身,大菩萨可以见到,只是所见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萨所见的是无量大身,其它菩萨所见的,或是千丈万丈之身。
若以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言,需大彻大悟,悟同诸佛,此时名信解。然而,只是解法身之理而已,法身还未出现,必须悟后起修,断除烦恼,进而广修六度万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圆,一功未满,法身也不现前。直待万行已圆,万德已满,惑垢尽除,无明业空,法身才全体出现,这时才名为报身佛,
化身:又名应身、应化身,或变化身,是应众生的机缘,随缘教化,利益众生而变现出来的佛身,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度之”。化身是以报身为本,所以化身佛又称为迹佛,意谓从本垂迹。
众生成佛时,三身佛同一时间完成,无分先后彼此。
简略而言,悟后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素法身”,修至功德圆满,素法身成为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又化成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间,随意教化有缘众生。
所谓:“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来是一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化身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华严经》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
“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
”,是指法身佛。
“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是指报身佛。
法身佛无相,万佛一体,无有你我之异;也无过去、现在、未来佛之别;更无此土、他土、无量国土之佛的区分。万佛一体,犹如虚空般的清净,清净是一体的,不能说这一边的虚空清净,那一边的虚空不清净。所以法身佛无男无女、无此无彼,圣凡两亡、生佛俱泯,即是诸佛如来,同一法身,不二法门。
三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众生,其中有三个愿,与我们众生的关系最直接──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用这三愿来摄受三种根机的众生,而目的是导归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是根本愿,也是正定业的愿。
三誓偈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后,阿弥陀佛又重新发了一次愿,以偈文呈现,这个偈文称为“重誓偈”,因为主要的偈文有三段,因此也叫“三誓偈”。“三誓偈”可说是将四十八愿做了总结、归纳。
第一首: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第一首偈表明,四十八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
意思是说,我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尽管很难达成,但我必定要达成,若不达成,誓不成等觉。
“等觉”有二种意思,一是“等觉菩萨”,也就是菩萨阶位之第五十一品;第二是“等正觉”,指佛,也叫“平等觉”,到了佛,都是平等无差别,所以佛的阶位,也叫“等觉”,也叫“妙觉”。“三誓偈”最后都有说“誓不成等觉”,意思就是不圆满、不达成、不成就,就不成佛的意思。
第二首: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第二首偈表明,四十八大愿都是要给十方众生受用的。
就佛而言,他是大施主,就我们而言,是贫苦众生。“贫”就是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苦”就是六道轮回。因为没有智慧,所以“贫”,因为六道轮回,所以“苦”。四十八愿涵盖了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然后再把四十八愿的所有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能够消除无明、增长佛的智慧、脱离六道之苦。
“布施”是佛教名词,以现代话来讲是“给”,送给对方的意思。“给”或“送”都是不讲条件的,如果讲条件就不是“送”,就不是佛法的“给”。佛法的给或赠送,都是白白的、不讲条件的。
这首偈也在显明他力,亦即凡夫的往生净土,以及在净土成佛,都来自于阿弥陀佛因地的愿力与果地的佛力使其成就,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相对于凡夫的自力,故说佛力是他力。再者,凡夫其实也没有自力可出轮回,何况成佛?之所以能够出轮回生净土证佛果,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
我们一旦信佛念佛,就拥有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功德、功能。有人说,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我们要跟他相应,所以我们也要发四十八大愿,不是这样的。我们只要信受──“信”就是相信不疑虑,“受”就是接受不拒绝,这样就可以跟阿弥陀佛相应了。
第三首偈: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第三首偈表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以及因地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最后所成就的功德,也就是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浓缩在这句名号当中。以现代来说,如同一部计算机就具备了很多功能,又好像一个小小的记忆卡,里面就储藏很多资料。
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就说,这一句名号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而名号和阿弥陀佛本身也是一体的,《无量寿经》就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所以这一句名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
阿弥陀佛将所有功德成就为一句名号,所以名号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结晶;再把这句名号送给众生,让我们能很方便地信受、称念;而称名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的功德,就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进入涅槃,也就是成佛。因此,“三誓偈”涵盖了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因愿、还有果力等等所有本愿力的功能、功德。
所以,《无量寿经》在讲什么?讲这一句名号;《阿弥陀经》在讲什么?也是讲这一句名号;《观无量寿经》在讲什么?也是讲这一句名号!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第十八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无量寿经》“流通文”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都是在说名号,都是在说念佛。
第十八愿成就偈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也是在讲名号,讲念佛。《无量寿经》同本异译的《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也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也都是在说名号。
《观无量寿经》虽然说了三福九品、十三种定观,可是这是铺路引导,最后还是在于专称名号。所以《观无量寿经》后面“流通分”结论的地方就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可知《观经》的归结是“持名”,不是“观像”。因此,善导大师就做一个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都是导归在“专称弥陀佛名” 。因为“专称弥陀佛名”是阿弥陀佛的“愿”,所以说“望佛本愿”。
《阿弥陀经》也是“望佛本愿”,也是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出发,来讲《阿弥陀经》的。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真闻就是真信,真的听到了阿弥陀佛为我们成佛的来龙去脉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生命,就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了。当下我们就跟阿弥陀佛是机法一体,佛凡不离了,所以说“执持名号”,内心跟名号是执持在一起的,永不分离的;我们的生命之中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生命之中有我们,念佛人整个骨髓、血液都跟阿弥陀佛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因此,即使一日,乃至七日,都会一生不变的跟阿弥陀佛在一起,永不分离。
三严
弥陀的极乐世界,分为三种庄严:国土的庄严、阿弥陀佛本身的庄严,还有往生到那里的圣众庄严。
这是依据天亲菩萨《往生论》来讲的。天亲菩萨《往生论》说,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有十七种,阿弥陀佛的庄严有八种,圣众菩萨的庄严有四种,这三种领域的庄严加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完全涵盖了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成佛,成就“三严”,成就了极乐世界,成就了他本身,也成就了这一句名号来度脱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成佛。然而,“三严”也好,阿弥陀佛也好,十方念佛众生与极乐世界圣众也好,都是一体的,都含摄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
三心
第十八愿讲到的“至心、信乐、欲生
”,《观无量寿经》讲到“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这个“三心”也是一致、一体的。当然《观经》有“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但目的在回归“弘愿三心”,“弘愿三心”与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是吻合一致的。
四十八愿当中的“摄生三愿”──第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也都各自有三心。第十八愿的三心是“至心、信乐、欲生”,第十九愿的三心是“至心、发愿、欲生
”,第二十愿的三心是“至心、回向、欲生
”。
三个愿的“三心”内容各不一样,第十八愿纯显他力,是“他力三心”,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导自力入“他力三心”。他力、自力分别在哪里呢?在于是全靠弥陀的救度,还是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念佛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说“本愿念佛”、“本愿称名”。
三要:信愿行
众生因为有三毒──贪瞋痴,故有六道轮回之苦。大乘佛教则是以解脱轮回之苦为出发点,并以成佛为目标。
以整个大乘佛教教理来说,可以大分为二门:一个是通途法门,一个是特别法门。
通途法门又称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这是大乘佛教八大宗派除了净土宗之外,七个宗派都名为圣道门,这七个宗派都是要依自力修行三学戒定慧为通轨,所谓“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而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进而完全断除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而成就佛果。这便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
净土门即是他力、易行道,所以净土门不依这个自力、难行道的通轨,而是依信愿行。
信愿行也分为“他力”跟“他力中自力”。
所谓“他力中自力”,是信有弥陀,信有极乐,而愿生极乐,进而精进念佛,累积功夫与功德,以回向求生极乐,这是他力中的自力。
所谓“他力”是,不只信有弥陀、信有极乐,并且相信弥陀的根本愿力,就是主动为我发愿修行,成就极乐世界,并完成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亦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来回向给十方众生、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只要信顺、信受,亦即“信而不疑,顺而不违,受而不拒”,当下便拥有阿弥陀佛回向的功德,就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身分。此后,任运自然的来称念弥陀佛名,也就是称念弥陀本愿力所成就的名号,所谓“本愿称名”。这即是净土宗四句偈宗旨所说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佛净土”;往生弥陀净土成佛之后,便能“广度十方众生”。
这信愿行,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信受弥陀救度,自然含有愿生弥陀净土之意,信后便会任运自然地专称弥陀佛名。
这样的念佛人,《无量寿经》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又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观无量寿经》赞叹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导大师以“五种嘉誉”赞美说“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昙鸾大师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所谓“凡夫菩萨格”,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这就是“三要”信愿行的真义。
三妙
念佛有三种妙。所谓“妙”,就是不可思议之意。以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故,致使信佛念佛有这三种妙。
一、“简捷妙”:但念一句佛号,便得横超三界,即是最简单最快捷之妙。
二、“殊特妙”:但念一句佛号,便得超生净土,即是最殊胜最特别之妙。
三、“圆顿妙”:但得往生净土,便入一生补处,即是最圆满最顿超之妙。
三信
一、信极乐是我的。阿弥陀佛建造了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再无生老病死,再无颠倒恐惧。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二、信念佛必往生。阿弥陀佛立下庄严誓愿,接引一切众生(我)到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条件是被接引者(我)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三、信佛愿不虚诳。因以上事实,若我念阿弥陀佛名号,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念法,阿弥陀佛必定履行誓愿,接引我前往极乐世界。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三不
一、一向专称不杂修。不必修那些数不清的行法,只需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任何门槛,不花钱,不费力,只要能念佛,最终都能往生。
二、一生成就不历劫。不必经历数不清的劫数,只此一生,临终即被佛迎接,开开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三、一生补处不经位。初到极乐,便至等觉;不历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担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堕下来。
有这“三不”,士农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闲人……任何人,纵使不改变原有生活状态的情况下,只要能随缘随力,开口念佛,都能轻松成佛。
三信三不信
这里所说的“三信三不信”,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下卷开头所讲的,内容如下: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这一段法语非常好,在净土宗的教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段法语是说,念佛能够“破暗满愿”。
“破暗”就是破无明之暗,无明有二,痴无明与疑无明;
“满愿”就是满所有之愿,满愿也有二,往生愿与一切愿。
这里的“破疑满愿”,主要是指破疑无明之暗,及满往生成佛之愿。只要无疑,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必破痴无明,也必满一切愿。
然而,念佛而不能破暗满愿,昙鸾大师说明,乃由于“二不知、三不信”,也就是这段法语所讲的,不知阿弥陀佛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实相身是阿弥陀佛成正觉的实相,为物身是阿弥陀佛正觉的目的,也就是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正觉(实相身),就百分之百能够救度众生(为物身),能信知弥陀实相为物之二身,即能破疑无明。由于不知,故有疑心,有疑心故不信,此之不信开展为“三不信”,就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若有此二知,即能信心淳、信心一、信心相续。故二知即有三信,三信即是一心,故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开头就表露自己对阿弥陀佛归命的信心而说: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昙鸾大师这段法语有四个主题:也就是“破暗满愿”、“实相为物”、“三不三信”、“名体不离”
。
也就是昙鸾大师解释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含具的光明,是有“破暗满愿”的功能,破众生无明之暗,满众生往生成佛之愿。同时又阐释这句光明名号是“实相身”也是“为物身”。劝勉我们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个信──信受弥陀救度而不要怀疑。为什么?因为“名即法”,也就是“名体相即不离”之故,阿弥陀佛本身所具足之所有功德与功能,全部在他的名号当中。因此,不管何人,但能专称弥陀佛名,现生即能蒙佛光明保护,临终即能蒙佛莲花接迎,往生弥陀净土而成佛。
三劝往生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恳切殷勤的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前后有三次。经文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次劝愿,即是无量次劝愿,即是常常劝愿,显示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佛陀出世的本怀。因为往生极乐容易,只管念佛便可,一旦往生极乐,当下完全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同时获得一生补处而快速成佛。既容易又殊胜,所以佛陀以弘扬念佛法门为其出世的本怀,常劝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三愿三生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显示,任何时代,任何众生,只要愿生都能往生。过去愿生,过去已经往生;今生愿生,今生也必定往生;若是将来才愿生,将来也必定往生。
显示,不管任何众生,只要愿生,必定往生。而且愿生之人,现生已经预先获得不退转的身分,不但永远不受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同时也已经在成佛之道上永不退转。因此,净土宗的特色之一就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三生果遂
这是指第二十愿。第二十愿是“三生果遂愿”,第十九愿、第十八愿是“今生往生愿”。“三生果遂愿”是“结缘愿”,也就是说,不是今生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因为跟阿弥陀佛结缘了,阿弥陀佛本来就是积极地要救度众生,不结缘便罢,一旦结缘,阿弥陀佛就永不放弃。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形容说,“如吞钩之鱼,在水不久”,一条鱼已经被鱼钩钓到了,即使还在水中,时间也不会长久,总有一天就会被钓上岸来。阿弥陀佛就是以第二十愿来“钓”所有的众生,下一辈子或下下辈子一定要让结缘的众生往生,这个就是第二十愿的功能。
三愿的证
这个“的”字,是读仄声,意思是确实的、实在的。以三个愿来证明,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必定度众生。“三愿的证”出自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
昙鸾大师建立“他力论”,“他力论”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由于弥陀的力量,乃至于在极乐世界成佛,以及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使我们成就的。建立“他力论”,必须要有经典的依据,昙鸾大师引用的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他所建立的“他力论”。
以第十八愿来证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就已经离开六道轮回,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而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了。
又引用第十一愿来证明,到了极乐世界必定成佛。第十一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不成佛便罢,若成佛的话,极乐世界的圣众就一定成为不退转的菩萨,而且进入涅槃。
修行最关键在于退转或不退转,若退转的话,成佛就遥遥无期了;若不退转的话,则成佛指日可待。所以把“住定聚”(不退转)摆在前面,然后入涅槃(灭度)。这样说好像有次第,可是到极乐世界这二种是没有前后的,都是当下证入的。
因为四十八愿都已经成就了,第十一愿当然也成就了;第十一愿成就了,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一定是领受第十一愿的功能当下进入涅槃。因此,昙鸾大师就引用第十一愿来证明,我们依第十八愿的功能,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依第十一愿的功能而成佛,之后就依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昙鸾大师以这三个愿来证明,我们之所以能离开轮回,之所以能成佛,之所以能广度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是阿弥陀佛让我们能完成这些的。所以,这样的证明很可贵!
三尊来迎
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极乐世界诸圣众,自然会来迎接我们,不会让我们孤单的、毫无头绪的,不晓得往哪里去。一般人临命终时,有一个现象,就是六神无主、神识茫茫、没有依靠,不晓得要往哪里去才好。但是念佛人不会这样。念佛的人现在就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三尊来迎只是一个迎接的仪式,其实念佛人都自然、必定往生的。
三定聚
就是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对于我们净土法门来讲,信佛、念佛,必定离开轮回、必定往生、必定成佛,这叫“正定聚”。
虽然念佛,可是靠自力,那就不一定往生,为什么?因为自力很艰难,会导致心中无法百分之百的肯定一定能往生,这叫“不定聚”。
“邪定聚”的“邪”,意思不是邪恶,而是偏离,表示不学净土法门,就与净土法门无关,与往生极乐世界无关。
三横超
三横超是指信佛、念佛可以横超三个很艰难的关卡。
第一个横超:直接横超六道轮回,永脱苦难。要离开六道轮回,必须断见惑、破思惑。二千多年来,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一直到现在,修行者非常的多,可是真正断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能够脱离轮回的,没有一、二个。由此可知,脱离轮回是一个很高峻、很艰难的关卡,可是我们只要信佛、念佛,就能够横超、跨越这个关卡。
第二个横超:直接横超声闻缘觉,不滞小乘。声闻、缘觉虽然离开了三恶道,却永远没办法成佛;纵使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要成佛,若没有达到“正定聚”也仍旧会退转。可是念佛到极乐世界,第十一愿就说“住定聚”,到极乐世界就自然进入“正定聚”,轻易的跨越“正定聚”的关卡。
第三个横超:直接横超三不退转(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直至涅槃。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极乐,就让我们进入涅槃,不必熬经三个大阿僧祇劫,及历经五十一个阶位。
《无量寿经》下卷也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
可知,净土宗是横超速证的法门,弥陀救度众生有这三个三横超。
这三横超是直接的,同时的,立即的,不经劫,不经位。
这三横超正是众生自力断惑证真的三道难关:脱离生死轮回难、不滞小乘证入大乘不退转位难、直趋大涅槃难。
弥陀深知凡夫业深障重,无力出离轮回,何况成佛?因此以根本愿使众生念佛,直接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净土;并以此愿使众生超越小乘与大乘,而直至佛果,使众生顺利度过三关,此即横超速证。
十方所有一切众生,只要信佛念佛,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成佛必定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净土法门,就是横超的法门,横超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内容就是这三个横超。
三福
“三福”是《观经》“序分”所说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谓福,是善根的异名。世间之善,如仁义礼智信等,称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称为戒福。特别以大乘殊胜之行善,称为行福。
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前两句为敬上行,后两句为慈下行。慈心不杀为十善之首,故特别提出。
二、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归依佛法僧三宝,称为三归。始从不信佛转入信佛,舍邪归正,称为翻邪三归。此后受大乘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为受戒而更归三宝,称为受戒三归。总受持大小乘戒律,为具足众戒。于持戒之上,慎护种种微细之行,如大乘八万四千威仪,小乘三千威仪,而不毁犯,即是不犯威仪。
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圣道门与净土门对菩提心的定义不同。圣道菩提心,愿行皆在此土。净土菩提心,此土发愿,净土修行。此处的行福菩提心通于圣道、净土。三辈九品中所说菩提心,是以净土门菩提心为主。深信因果,即总信一切六凡四圣因果。读诵大乘,也通含圣道、净土一切大乘经典。劝进行者,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诸善,一一回向求生极乐,总为杂行。
三辈
《无量寿经》讲“三辈”──上辈、中辈、下辈,《观无量寿经》讲“三辈九品”。三辈九品是概略指出所有众生的根机,众生无量,所以根机也是无量,三辈展开即是九品,九品展开即是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讲三辈九品是为了引导所有一切众生进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三忍
《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显现空中,她当下就得到了“无生忍”,即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菩萨十地阶位当中的七地以上阶位。
“无生法忍”有圣者的“无生法忍”与凡夫的“无生法忍”。凡夫的“无生法忍”是指信受弥陀的救度,念佛人一旦信受弥陀的救度,自然有“无生法忍”的功能。为什么?因为这个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一定成佛,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无生法忍”,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这里的“无生忍”为“三忍”。
“三忍”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是看到阿弥陀佛而欢喜,悟是领悟弥陀的救度,信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观无量寿经》所讲的“无生忍”,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三忍”。
三缘
善导大师说,只要念佛,就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如果没有念佛,就无法蒙弥陀光明摄取,原因在哪里?善导大师举出三个缘──“亲缘、近缘、增上缘”。因为念佛有这三缘,所以独蒙弥陀摄取,没有念佛,因为没有这三缘,所以无法蒙弥陀摄取。
三遣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无论是阿弥陀佛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诸佛也好,都对我们“三遣”──“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意思是要我们舍掉杂行,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弥陀净土。
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念佛三不问。念佛人以往生为目的,往生之事重大,因此疑心多,顾虑也多,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说“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处诸缘”,这叫三不问。善导大师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这三不问,我们学净土法门的要加以了解,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处诸缘。第一个指根机,第二个指时间,第三个指因缘。
三三昧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是住“空、无相、无愿之法
”,这三种三昧就是“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话,也叫做“三摩地”,意译就是“正定、正受、等至、等持”,止息杂念,心不散乱。是一切禅观的通名。本来三昧是自力的功夫,由持戒,然后心静、不散乱、进入寂静、进入定境。
“念佛三昧”也分自力与他力。自力的“念佛三昧”就是靠念这一句名号来达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乱而入定;他力的“念佛三昧”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本身,每一句都是念佛三昧。所以《大集经》就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也就是说,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功能等同于无上禅定,因为无上禅定的功能、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所以凡夫也能得念佛三昧,只要信佛念佛就可以了。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就是成佛的相,我们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就佛来讲,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这三十二相是指“应化身”来讲的,但“应化身”不离“法身、报身”,三身是一体的。
三品忏悔
三品忏悔是自力的忏悔。自力的真正忏悔有三个层次:上品忏悔、中品忏悔、以及下品忏悔。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就说:“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汗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
”
一般道场的“拜忏”就是忏悔,大家想想,那个时候我们是哪个品的忏悔啊?是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可以说是三品无份!但是能够圆满“三品忏悔”的就是信佛、念佛。信佛、念佛自然就拥有“三品忏悔”的功能。为什么?善导大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所以念佛就具足三品忏悔的功能了。
三根本(无常)
生命无常有三个根本:
第一,必定会死;第二,死期不定;第三,死时无助。
将死的时候,世间任何事物都没有能力帮助。亲人帮助不了,不能代替我们病苦、死亡与轮回;权势、地位、荣华富贵也不能帮助;我们本身再怎么有能力也帮助不了,意思是说,即使这一辈子,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或者有人格、有道德、有修行,到死的时候,一点力量都没有。因为离开轮回不是靠这一些,是烦恼断了没有,只要烦恼还没断,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也好,或者禅定功高、功德巍巍也好,还是在生死轮回当中,还是离不开阎罗王的手掌中。那念佛人呢?念佛人是直接超越轮回,直接超越五十一个阶位进入佛的境界。
三定死
“死”,一般人都不喜欢看到、听到、想到,今天三重分会乔迁之喜,这个“死”对我们来讲其实是很好的。(众笑)
圣严法师曾提到“四个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对于死,我们要接受它,接受它之前要先面对它,要面对死,才能够处理死。死像一个大麻烦,要面对这个大麻烦,不要让这个大麻烦在我们的背后一直纠缠不清,无有了时。
“三定死”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喻”所讲的。“二河白道”是譬喻一个修学净土法门的人的心路历程。
“二河白道喻”有二个核心:第一个核心是行者的“三定死”,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第二个核心是弥陀的“呼唤声”,阿弥陀佛呼唤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
一个无常观深厚的老实修行人,修行到最后才领悟到自己依然是烦恼深重的生死凡夫,他所修行的种种法门一点都不能让他解脱,犹如善导大师“机深信”所说的:“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
”而现在正是生死存亡,进退维谷交关之际,唯有死之一路,没有第二条路。这样的面对死、凝视死,有了决定会死的觉悟,才开始看出一线曙光,让他领悟出唯有念佛这一条路才是解脱之道。因此舍命西归,真心彻到,这时才开始听到释迦牟尼佛的殷切发遣而说:“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与阿弥陀佛的呼唤保证而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而从此安心无惧地走上净土之白道,一心念佛无疑无虑,在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之中,终于顺利安然的往生净土。可说在大死一番的当下,反而获得大活现成。
顺便一提,“二河白道喻”之中的“白道”是什么意思呢?善导大师以“佛、凡”二方作为解释。
所谓“佛”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谓“凡”是指念佛人的信心。
譬喻阿弥陀佛的愿力之文,是在二河白道喻的后面说:“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意思是说,行走白道的这个念佛人,不用顾虑自己贪瞋的烦恼,应该行走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勇往直前,不生退怯。
譬喻为念佛人的信心之文说:“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众生贪瞋的烦恼就是白道二边的水火二河,是不清净的心。
善导大师解释白道,一方面说是念佛人的清净信心,一方面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这就显明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生起念佛人的清净信心,念佛人的清净信心,生自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显明念佛人的信心跟弥陀的愿心是一体的,有“机法一体”、“佛凡不离”的含意。
因此,虽说是清净之心,但也是阿弥陀佛的悲智愿心,否则,凡夫只有贪瞋烦恼,何有清净之心?
所以《无量寿经》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因地之昔,要使十方众生成就功德,有此功德,十方众生便能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获证涅槃之乐。因此弥陀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若不能使十方众生往生极乐,自己就不成佛,如今弥陀成佛以来已经十劫,故能令众生圆满成佛功德。此功德即是阿弥陀佛的,也是十方众生的,所以这一条白道既是佛的愿力之道,也是众生的清净信心,众生只有贪瞋烦恼,唯此愿生的信心是清净的,因为来自于阿弥陀佛的缘故。
三随:临终三随──随重、随习、随念
“临终三随”,就是人断气之后,投胎转世所依随的现象。“三随”,就是随重、随习、随念。
随重:就是“随重业”──一个人生前所做的,若是重的恶业,一断气,就实时堕入地狱,甚至还没有断气,神识已经到地狱受刑罚。看起来他是躺在病床上,受病苦折磨而哀叫,其实神识已经在地狱接受刑罚了!如果这个人生时做很多善事,应该升天或再出世做人,享受富贵,一断气就上天或出生在人间,不经过中阴身
随习:就是“随习惯”──一个人平生没有做特别重的善事或恶业,但是他平常有某种习惯,死后自然就随着这种习惯去投胎转世。
随念:就是生时没什么重的善恶业,也没有固定的习惯,但临终之时特别想念着某种境界,那么,他就会去那种境界投胎转世。比如临终时非常专一思惟善的道理,那么他断气当下,就生天或继续做人,来享受善的福报;若断气的时候,突然生起非常瞋恨的念头,往往都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做毒蛇猛兽。如果一个人生时没有学佛、修行,但临终时有人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念,这样他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而且阿弥陀佛也会率领着观音、势至等清净海众,来迎接他。
念佛人的“重业”
若论我们念佛人的“重业”,是什么业呢?就是“念佛”。念佛本身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有阿弥佗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因为,我们将念佛当作我们的生命,将阿弥陀佛当做我们的依靠,所以我们的重业就是念佛的业。不管我们是在佛堂、在家里或在工作,不管有空没空,总之,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我们的习惯就是念佛。等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会现前来迎。
所以不论是随重业、随习惯或随念头,我们都不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平生是念佛人,临终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接引。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会舍弃我们;因为阿弥陀佛有大神通力,知道我们何时临终,临终会遭遇什么境界,是昏迷还是病苦不能念佛,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都会护佑。
所以我们现在负责念佛,将念佛做为我们的重业、习惯,临终若能念佛,当然还是一心念佛;万一因个人业缘的关系而昏迷,也要放心。因为虽然器官昏迷,但神识仍在,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我们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临终若因病苦不能念佛,但是心中明白时间一到,阿弥陀佛会来接我们,心中就会安稳、安慰、不惊慌,也不会六神无主。
三位三爱
是指“临终三位”与“临终三爱”,就是说人临终的时候,心有三种现象:
第一、是“心明了位”。
第二、是“自体爱位”。
第三、是“心不明了位”。
首先“心明了位”,就是临终还没断气时,心还很清醒,眼睛还能看,耳朵还能听,五官的作用还清清楚楚;慢慢地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四肢也不能动了,只剩下意识,这个时候就是“自体爱位”。
接着“自体爱位”就是执着自体,执着本身的肉体,也分为三种:就是“境界爱”“自体爱”“当生爱”。这个“爱”,就是“执着”的意思,这就是“临终三爱”。
“境界爱”:先是对丈夫、太太、小孩这些眷属的留恋,以及动产、不动产的执着,因为就要离开了,因此难分难舍,这就是“境界爱”。
“自体爱”:等到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四肢不能动,只剩下心念的时候,内心所执着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虽然外在的眷属不能保持,起码这个身体还能够保持,这就是“自体爱”。
“当生爱”:到了快断气的时候,中阴身渐渐显现,他就执着中阴身,所以叫做“当生爱”。“当生”就是当来他接受生命的果报,执取当来果报的生命,叫做“当生爱”。
一般人不了解这种宇宙人生的因缘,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总是会产生执着── 对自身的执着,对外境、眷属、动产、不动产、名位、地位的执着,而且非常强烈。学佛的人因为了解这个道理,到时候就会放下。
为什么说到时会放下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对世间种种,难免执着,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对眷属的留恋,以及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地位。学佛的人虽然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人生的本分,并不是人生最后的目标。尤其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现在念佛,当临终要面临选择,他当然会选往生极乐世界,放下一切,不再执着,因为知道一切的执着留恋,到头来还是成空。
如果对这一点不确定、不清楚,因执着而错失往生的机会,这样就会继续堕落下去,不但不能和亲友相聚,将来投胎转世,彼此相遇也不相识。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功德福报,让我们能够庇荫子孙;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神通道力,让我们能够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孙、六亲眷属。
念佛人心中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在世俗的生活当中,跟一般人一样,但最后要二选一的时候,他就会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最后“心不明了位”,是说人断气的时候,第六意识就离开了,会随着阿赖耶识中过去的业,毫无抵抗力地去受报,不能自己做主。第六意识能让我们做主,让我们分辨事情的好坏,而且有意志力去做好事、舍坏事;断气的时候这种心就失去了,就会随业轮回。
该堕落地狱的,地狱景象就显现;该堕落饿鬼道的,饿鬼道就显现。当境界现前,心中会非常恐怖。而且业境一现,我们既不能抵抗,也不能分辨。比如说堕落刀山剑树的人,当时所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花园景象,他一见欢喜就进入,结果堕落刀山剑树,受刑罚了!若是堕落饿鬼道或其它地狱的,有时会看到天仙美女,一时产生贪恋跟随而去,当下就堕落了!
临终三大要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临终三大要”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印光大师说:“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
《无量寿经》五恶段之第五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平生之时若不信佛念佛解决生死大事,临终必流后悔之泪,过去之悔与后生之惧,二种痛苦心境交缠并生。
这个悔是悔什么?当要舍去一生所依靠的健康、妻儿、事业、财富等,方知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成为水泡,丝毫不能依靠,所谓为谁辛苦为谁忙?而从来未曾为自己修行,累积功德,没有先为自己的临终做准备,现在临终,已是时不我与,切身后悔的念头一时涌上心头。
这个惧是惧什么?在自己毫无依恃、毫无防备之际,突然要独自面对过去以来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百千罪业总决算的因果报应之后生,此时,身处众苦萦缠,逼迫而来之境,心绪纷乱,六神无主,孤独无伴,前程茫茫,因而彷徨无依,恐惧、颤栗于不知将往何处?
因此,若能依此“临终三大要”,便能助人永离轮回,往生净土直至成佛。
今天大家在这里庆祝三重分会乔迁,要能不忘记“自信教人信”,才是我们建立道场的根本目的。
最后,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贰、其余三数
接下来,我引用“三”,来解释一些相关的名相,这些名相与纯粹的净土宗是很有关系的。
三宝、三经、三佛、三身、三愿、三誓偈、三严、三心、三要、三妙、三信、三不、三信三不信、三劝愿生、三愿三生、三生果遂、三愿的证、三尊来迎、三定聚、三横超、三福、三辈、三忍、三缘、三遣、三不问、三三昧、三十二相、三品忏悔、三根本、三定死、三随、临终三大要。
三宝
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核心。学佛的人,不管修哪一个法门,目标是为了什么,首先要皈依“三宝”。
佛宝:三宝的核心就是“佛宝”,十方国土有十方诸佛,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当中最尊、第一之王,所谓“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王在一个国家当中是最崇高、最尊贵的,所以,我们皈依三宝,只要能专称弥陀佛名,整个三宝的功能就统统拥有了。所以在三宝核心的“佛宝”中,以阿弥陀佛为最尊第一。
法宝:佛教以法为核心,领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能够明心见性,进而证悟成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难行道、易行道,在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一个所谓“门余大道”的法,也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个特别的法门。这个法,龙树菩萨说是“易行道”;昙鸾大师说是“他力的法门”,靠弥陀力量而能够脱离轮回成佛;道绰大师说是“净土门”,唯此是阿弥陀佛本愿慈悲救度的法,其他法门都属于“圣道门”,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种种圣道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要引导学八万四千法门的人,进入阿弥陀佛本愿救度法门的前行方便。因为唯有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才能使十方众生──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离开六道轮回,快速成佛。
所以,以法来说,最殊胜、最容易的,就是善导大师这个纯粹的净土法门,因此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都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除了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自己发愿往生之外,普贤菩萨也在《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劝导四十一位法身菩萨统统向往极乐世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可见这个法既殊胜又很容易,使得我们罪恶生死凡夫、常没众生,也能够依靠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的佛名,而往生弥陀的净土。
僧宝:各个宗派的出家人都是僧宝,只是因为我们是学净土法门,当然净土宗的师父会让我们感觉特别亲切。同时,在佛法当中,净土宗的师父弘扬的净土法门,能够让我们这辈子顺利达成学佛的目的。
学佛的目的有二个:
一,近程──解脱。现生果报尽了,能够离开六道轮回。
二,远程──成佛。也是最终的目的,往生净土成佛。
净土宗的师父,主要讲解净土法门的教理,引导我们解脱,推动我们成佛。就整个佛教来讲,净土宗的僧宝因为专弘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法,所以是特殊而可贵的。
以佛教历程来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五百年之间,有教、有行、有证,也就是说,有教理的存在,也有修行人,也有证果的阿罗汉。像法一千年,有教、行存在,但证果的人就没有了。到了末法一万年,有教理的存在,但真正修行的人就没有了,当然也没有证果的人。这是“教、行、证”在正法、像法、末法三阶段的现象。
净土法门是超越正法、像法、末法的,为什么?因为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众生,当下信受弥陀的救度,当下就拥有解脱的功能,乃至成佛的功能。
三经
“净土三经”即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每个宗派的成立,都有其根本依据的经典,以净土宗来讲,我们依据的经典就是这三经,因此这三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也有人提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与《普贤行愿品》,不过这二部经不是正依的经典,是属于旁依的经典。一个宗派有“正依经典”,有“旁依经典”,有这样的认识,教义才不会模糊笼统。
三佛
就“净土三经”来说,可以说有三佛。
《无量寿经》主要讲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果,当然也涵盖我们众生往生的因和成佛的果。
《观无量寿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讲“定善”和“散善”,引导进入弥陀的本愿念佛。
《阿弥陀经》可以说是十方诸佛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意思是说,若有人念佛一向不变,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在他命终的时候,就心不颠倒地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的时候,十方诸佛同时、欢喜地、异口同声地来证明。所以“三佛”是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
三身
众生成佛之时同时成就了三身,称为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常住不灭,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本来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开悟,开悟了就会见到自己本源自性清净的法身佛。
法身清净,不染一尘,故亦名素法身,不过我们众生因迷而不能显现,佛是开悟而又证悟,故能显现。
众生迷而不悟,所以有生死。然虽在六道轮回,其性仍然不变,故又名佛性,因佛性在迷仍然不变,常随众生流转生死,故说法身(佛性)流转六道。
报身: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现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圆满而显现的。
报身佛不容易成就,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种种的苦行难行,乃至无善而不成,无德而不就,功德圆满,才可成为报身佛。
报身又分自受用报身及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自受用报身无相,就是大菩萨也见不到。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地上菩萨说法而变现的佛身,大菩萨可以见到,只是所见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萨所见的是无量大身,其它菩萨所见的,或是千丈万丈之身。
若以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言,需大彻大悟,悟同诸佛,此时名信解。然而,只是解法身之理而已,法身还未出现,必须悟后起修,断除烦恼,进而广修六度万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圆,一功未满,法身也不现前。直待万行已圆,万德已满,惑垢尽除,无明业空,法身才全体出现,这时才名为报身佛,
化身:又名应身、应化身,或变化身,是应众生的机缘,随缘教化,利益众生而变现出来的佛身,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度之”。化身是以报身为本,所以化身佛又称为迹佛,意谓从本垂迹。
众生成佛时,三身佛同一时间完成,无分先后彼此。
简略而言,悟后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素法身”,修至功德圆满,素法身成为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又化成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间,随意教化有缘众生。
所谓:“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来是一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化身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华严经》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
“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是指报身佛。
法身佛无相,万佛一体,无有你我之异;也无过去、现在、未来佛之别;更无此土、他土、无量国土之佛的区分。万佛一体,犹如虚空般的清净,清净是一体的,不能说这一边的虚空清净,那一边的虚空不清净。所以法身佛无男无女、无此无彼,圣凡两亡、生佛俱泯,即是诸佛如来,同一法身,不二法门。
三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众生,其中有三个愿,与我们众生的关系最直接──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用这三愿来摄受三种根机的众生,而目的是导归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是根本愿,也是正定业的愿。
三誓偈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后,阿弥陀佛又重新发了一次愿,以偈文呈现,这个偈文称为“重誓偈”,因为主要的偈文有三段,因此也叫“三誓偈”。“三誓偈”可说是将四十八愿做了总结、归纳。
第一首: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第一首偈表明,四十八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
意思是说,我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尽管很难达成,但我必定要达成,若不达成,誓不成等觉。
“等觉”有二种意思,一是“等觉菩萨”,也就是菩萨阶位之第五十一品;第二是“等正觉”,指佛,也叫“平等觉”,到了佛,都是平等无差别,所以佛的阶位,也叫“等觉”,也叫“妙觉”。“三誓偈”最后都有说“誓不成等觉”,意思就是不圆满、不达成、不成就,就不成佛的意思。
第二首: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第二首偈表明,四十八大愿都是要给十方众生受用的。
就佛而言,他是大施主,就我们而言,是贫苦众生。“贫”就是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苦”就是六道轮回。因为没有智慧,所以“贫”,因为六道轮回,所以“苦”。四十八愿涵盖了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然后再把四十八愿的所有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能够消除无明、增长佛的智慧、脱离六道之苦。
“布施”是佛教名词,以现代话来讲是“给”,送给对方的意思。“给”或“送”都是不讲条件的,如果讲条件就不是“送”,就不是佛法的“给”。佛法的给或赠送,都是白白的、不讲条件的。
这首偈也在显明他力,亦即凡夫的往生净土,以及在净土成佛,都来自于阿弥陀佛因地的愿力与果地的佛力使其成就,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相对于凡夫的自力,故说佛力是他力。再者,凡夫其实也没有自力可出轮回,何况成佛?之所以能够出轮回生净土证佛果,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
我们一旦信佛念佛,就拥有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功德、功能。有人说,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我们要跟他相应,所以我们也要发四十八大愿,不是这样的。我们只要信受──“信”就是相信不疑虑,“受”就是接受不拒绝,这样就可以跟阿弥陀佛相应了。
第三首偈: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第三首偈表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以及因地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最后所成就的功德,也就是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浓缩在这句名号当中。以现代来说,如同一部计算机就具备了很多功能,又好像一个小小的记忆卡,里面就储藏很多资料。
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就说,这一句名号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而名号和阿弥陀佛本身也是一体的,《无量寿经》就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名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
阿弥陀佛将所有功德成就为一句名号,所以名号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结晶;再把这句名号送给众生,让我们能很方便地信受、称念;而称名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的功德,就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进入涅槃,也就是成佛。因此,“三誓偈”涵盖了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因愿、还有果力等等所有本愿力的功能、功德。
所以,《无量寿经》在讲什么?讲这一句名号;《阿弥陀经》在讲什么?也是讲这一句名号;《观无量寿经》在讲什么?也是讲这一句名号!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第十八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无量寿经》“流通文”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都是在说名号,都是在说念佛。
第十八愿成就偈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也是在讲名号,讲念佛。《无量寿经》同本异译的《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也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也都是在说名号。
《观无量寿经》虽然说了三福九品、十三种定观,可是这是铺路引导,最后还是在于专称名号。所以《观无量寿经》后面“流通分”结论的地方就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可知《观经》的归结是“持名”,不是“观像”。因此,善导大师就做一个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都是导归在“专称弥陀佛名” 。因为“专称弥陀佛名”是阿弥陀佛的“愿”,所以说“望佛本愿”。
《阿弥陀经》也是“望佛本愿”,也是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出发,来讲《阿弥陀经》的。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真闻就是真信,真的听到了阿弥陀佛为我们成佛的来龙去脉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生命,就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了。当下我们就跟阿弥陀佛是机法一体,佛凡不离了,所以说“执持名号”,内心跟名号是执持在一起的,永不分离的;我们的生命之中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生命之中有我们,念佛人整个骨髓、血液都跟阿弥陀佛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因此,即使一日,乃至七日,都会一生不变的跟阿弥陀佛在一起,永不分离。
三严
弥陀的极乐世界,分为三种庄严:国土的庄严、阿弥陀佛本身的庄严,还有往生到那里的圣众庄严。
这是依据天亲菩萨《往生论》来讲的。天亲菩萨《往生论》说,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有十七种,阿弥陀佛的庄严有八种,圣众菩萨的庄严有四种,这三种领域的庄严加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完全涵盖了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成佛,成就“三严”,成就了极乐世界,成就了他本身,也成就了这一句名号来度脱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成佛。然而,“三严”也好,阿弥陀佛也好,十方念佛众生与极乐世界圣众也好,都是一体的,都含摄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
三心
第十八愿讲到的“至心、信乐、欲生”,《观无量寿经》讲到“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三心”也是一致、一体的。当然《观经》有“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但目的在回归“弘愿三心”,“弘愿三心”与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是吻合一致的。
四十八愿当中的“摄生三愿”──第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也都各自有三心。第十八愿的三心是“至心、信乐、欲生”,第十九愿的三心是“至心、发愿、欲生”,第二十愿的三心是“至心、回向、欲生”。
三个愿的“三心”内容各不一样,第十八愿纯显他力,是“他力三心”,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导自力入“他力三心”。他力、自力分别在哪里呢?在于是全靠弥陀的救度,还是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念佛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说“本愿念佛”、“本愿称名”。
三要:信愿行
众生因为有三毒──贪瞋痴,故有六道轮回之苦。大乘佛教则是以解脱轮回之苦为出发点,并以成佛为目标。
以整个大乘佛教教理来说,可以大分为二门:一个是通途法门,一个是特别法门。
通途法门又称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这是大乘佛教八大宗派除了净土宗之外,七个宗派都名为圣道门,这七个宗派都是要依自力修行三学戒定慧为通轨,所谓“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而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进而完全断除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而成就佛果。这便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
净土门即是他力、易行道,所以净土门不依这个自力、难行道的通轨,而是依信愿行。
信愿行也分为“他力”跟“他力中自力”。
所谓“他力中自力”,是信有弥陀,信有极乐,而愿生极乐,进而精进念佛,累积功夫与功德,以回向求生极乐,这是他力中的自力。
所谓“他力”是,不只信有弥陀、信有极乐,并且相信弥陀的根本愿力,就是主动为我发愿修行,成就极乐世界,并完成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亦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来回向给十方众生、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只要信顺、信受,亦即“信而不疑,顺而不违,受而不拒”,当下便拥有阿弥陀佛回向的功德,就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身分。此后,任运自然的来称念弥陀佛名,也就是称念弥陀本愿力所成就的名号,所谓“本愿称名”。这即是净土宗四句偈宗旨所说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佛净土”;往生弥陀净土成佛之后,便能“广度十方众生”。
这信愿行,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信受弥陀救度,自然含有愿生弥陀净土之意,信后便会任运自然地专称弥陀佛名。
这样的念佛人,《无量寿经》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又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观无量寿经》赞叹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善导大师以“五种嘉誉”赞美说“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昙鸾大师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所谓“凡夫菩萨格”,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这就是“三要”信愿行的真义。
三妙
念佛有三种妙。所谓“妙”,就是不可思议之意。以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故,致使信佛念佛有这三种妙。
一、“简捷妙”:但念一句佛号,便得横超三界,即是最简单最快捷之妙。
二、“殊特妙”:但念一句佛号,便得超生净土,即是最殊胜最特别之妙。
三、“圆顿妙”:但得往生净土,便入一生补处,即是最圆满最顿超之妙。
三信
一、信极乐是我的。阿弥陀佛建造了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再无生老病死,再无颠倒恐惧。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二、信念佛必往生。阿弥陀佛立下庄严誓愿,接引一切众生(我)到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条件是被接引者(我)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三、信佛愿不虚诳。因以上事实,若我念阿弥陀佛名号,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念法,阿弥陀佛必定履行誓愿,接引我前往极乐世界。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三不
一、一向专称不杂修。不必修那些数不清的行法,只需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任何门槛,不花钱,不费力,只要能念佛,最终都能往生。
二、一生成就不历劫。不必经历数不清的劫数,只此一生,临终即被佛迎接,开开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三、一生补处不经位。初到极乐,便至等觉;不历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担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堕下来。
有这“三不”,士农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闲人……任何人,纵使不改变原有生活状态的情况下,只要能随缘随力,开口念佛,都能轻松成佛。
三信三不信
这里所说的“三信三不信”,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下卷开头所讲的,内容如下: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这一段法语非常好,在净土宗的教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段法语是说,念佛能够“破暗满愿”。
“破暗”就是破无明之暗,无明有二,痴无明与疑无明;
“满愿”就是满所有之愿,满愿也有二,往生愿与一切愿。
这里的“破疑满愿”,主要是指破疑无明之暗,及满往生成佛之愿。只要无疑,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必破痴无明,也必满一切愿。
然而,念佛而不能破暗满愿,昙鸾大师说明,乃由于“二不知、三不信”,也就是这段法语所讲的,不知阿弥陀佛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实相身是阿弥陀佛成正觉的实相,为物身是阿弥陀佛正觉的目的,也就是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正觉(实相身),就百分之百能够救度众生(为物身),能信知弥陀实相为物之二身,即能破疑无明。由于不知,故有疑心,有疑心故不信,此之不信开展为“三不信”,就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若有此二知,即能信心淳、信心一、信心相续。故二知即有三信,三信即是一心,故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开头就表露自己对阿弥陀佛归命的信心而说: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昙鸾大师这段法语有四个主题:也就是“破暗满愿”、“实相为物”、“三不三信”、“名体不离”。
也就是昙鸾大师解释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含具的光明,是有“破暗满愿”的功能,破众生无明之暗,满众生往生成佛之愿。同时又阐释这句光明名号是“实相身”也是“为物身”。劝勉我们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个信──信受弥陀救度而不要怀疑。为什么?因为“名即法”,也就是“名体相即不离”之故,阿弥陀佛本身所具足之所有功德与功能,全部在他的名号当中。因此,不管何人,但能专称弥陀佛名,现生即能蒙佛光明保护,临终即能蒙佛莲花接迎,往生弥陀净土而成佛。
三劝往生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恳切殷勤的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前后有三次。经文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次劝愿,即是无量次劝愿,即是常常劝愿,显示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佛陀出世的本怀。因为往生极乐容易,只管念佛便可,一旦往生极乐,当下完全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同时获得一生补处而快速成佛。既容易又殊胜,所以佛陀以弘扬念佛法门为其出世的本怀,常劝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三愿三生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显示,任何时代,任何众生,只要愿生都能往生。过去愿生,过去已经往生;今生愿生,今生也必定往生;若是将来才愿生,将来也必定往生。
显示,不管任何众生,只要愿生,必定往生。而且愿生之人,现生已经预先获得不退转的身分,不但永远不受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同时也已经在成佛之道上永不退转。因此,净土宗的特色之一就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三生果遂
这是指第二十愿。第二十愿是“三生果遂愿”,第十九愿、第十八愿是“今生往生愿”。“三生果遂愿”是“结缘愿”,也就是说,不是今生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因为跟阿弥陀佛结缘了,阿弥陀佛本来就是积极地要救度众生,不结缘便罢,一旦结缘,阿弥陀佛就永不放弃。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形容说,“如吞钩之鱼,在水不久”,一条鱼已经被鱼钩钓到了,即使还在水中,时间也不会长久,总有一天就会被钓上岸来。阿弥陀佛就是以第二十愿来“钓”所有的众生,下一辈子或下下辈子一定要让结缘的众生往生,这个就是第二十愿的功能。
三愿的证
这个“的”字,是读仄声,意思是确实的、实在的。以三个愿来证明,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必定度众生。“三愿的证”出自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
昙鸾大师建立“他力论”,“他力论”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由于弥陀的力量,乃至于在极乐世界成佛,以及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使我们成就的。建立“他力论”,必须要有经典的依据,昙鸾大师引用的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他所建立的“他力论”。
以第十八愿来证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就已经离开六道轮回,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而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了。
又引用第十一愿来证明,到了极乐世界必定成佛。第十一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不成佛便罢,若成佛的话,极乐世界的圣众就一定成为不退转的菩萨,而且进入涅槃。
修行最关键在于退转或不退转,若退转的话,成佛就遥遥无期了;若不退转的话,则成佛指日可待。所以把“住定聚”(不退转)摆在前面,然后入涅槃(灭度)。这样说好像有次第,可是到极乐世界这二种是没有前后的,都是当下证入的。
因为四十八愿都已经成就了,第十一愿当然也成就了;第十一愿成就了,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一定是领受第十一愿的功能当下进入涅槃。因此,昙鸾大师就引用第十一愿来证明,我们依第十八愿的功能,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依第十一愿的功能而成佛,之后就依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昙鸾大师以这三个愿来证明,我们之所以能离开轮回,之所以能成佛,之所以能广度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是阿弥陀佛让我们能完成这些的。所以,这样的证明很可贵!
三尊来迎
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极乐世界诸圣众,自然会来迎接我们,不会让我们孤单的、毫无头绪的,不晓得往哪里去。一般人临命终时,有一个现象,就是六神无主、神识茫茫、没有依靠,不晓得要往哪里去才好。但是念佛人不会这样。念佛的人现在就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三尊来迎只是一个迎接的仪式,其实念佛人都自然、必定往生的。
三定聚
就是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对于我们净土法门来讲,信佛、念佛,必定离开轮回、必定往生、必定成佛,这叫“正定聚”。
虽然念佛,可是靠自力,那就不一定往生,为什么?因为自力很艰难,会导致心中无法百分之百的肯定一定能往生,这叫“不定聚”。
“邪定聚”的“邪”,意思不是邪恶,而是偏离,表示不学净土法门,就与净土法门无关,与往生极乐世界无关。
三横超
三横超是指信佛、念佛可以横超三个很艰难的关卡。
第一个横超:直接横超六道轮回,永脱苦难。要离开六道轮回,必须断见惑、破思惑。二千多年来,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一直到现在,修行者非常的多,可是真正断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能够脱离轮回的,没有一、二个。由此可知,脱离轮回是一个很高峻、很艰难的关卡,可是我们只要信佛、念佛,就能够横超、跨越这个关卡。
第二个横超:直接横超声闻缘觉,不滞小乘。声闻、缘觉虽然离开了三恶道,却永远没办法成佛;纵使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要成佛,若没有达到“正定聚”也仍旧会退转。可是念佛到极乐世界,第十一愿就说“住定聚”,到极乐世界就自然进入“正定聚”,轻易的跨越“正定聚”的关卡。
第三个横超:直接横超三不退转(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直至涅槃。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极乐,就让我们进入涅槃,不必熬经三个大阿僧祇劫,及历经五十一个阶位。
《无量寿经》下卷也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
可知,净土宗是横超速证的法门,弥陀救度众生有这三个三横超。
这三横超是直接的,同时的,立即的,不经劫,不经位。
这三横超正是众生自力断惑证真的三道难关:脱离生死轮回难、不滞小乘证入大乘不退转位难、直趋大涅槃难。
弥陀深知凡夫业深障重,无力出离轮回,何况成佛?因此以根本愿使众生念佛,直接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净土;并以此愿使众生超越小乘与大乘,而直至佛果,使众生顺利度过三关,此即横超速证。
十方所有一切众生,只要信佛念佛,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成佛必定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净土法门,就是横超的法门,横超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内容就是这三个横超。
三福
“三福”是《观经》“序分”所说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谓福,是善根的异名。世间之善,如仁义礼智信等,称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称为戒福。特别以大乘殊胜之行善,称为行福。
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两句为敬上行,后两句为慈下行。慈心不杀为十善之首,故特别提出。
二、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归依佛法僧三宝,称为三归。始从不信佛转入信佛,舍邪归正,称为翻邪三归。此后受大乘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为受戒而更归三宝,称为受戒三归。总受持大小乘戒律,为具足众戒。于持戒之上,慎护种种微细之行,如大乘八万四千威仪,小乘三千威仪,而不毁犯,即是不犯威仪。
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圣道门与净土门对菩提心的定义不同。圣道菩提心,愿行皆在此土。净土菩提心,此土发愿,净土修行。此处的行福菩提心通于圣道、净土。三辈九品中所说菩提心,是以净土门菩提心为主。深信因果,即总信一切六凡四圣因果。读诵大乘,也通含圣道、净土一切大乘经典。劝进行者,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诸善,一一回向求生极乐,总为杂行。
三辈
《无量寿经》讲“三辈”──上辈、中辈、下辈,《观无量寿经》讲“三辈九品”。三辈九品是概略指出所有众生的根机,众生无量,所以根机也是无量,三辈展开即是九品,九品展开即是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讲三辈九品是为了引导所有一切众生进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三忍
《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显现空中,她当下就得到了“无生忍”,即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菩萨十地阶位当中的七地以上阶位。
“无生法忍”有圣者的“无生法忍”与凡夫的“无生法忍”。凡夫的“无生法忍”是指信受弥陀的救度,念佛人一旦信受弥陀的救度,自然有“无生法忍”的功能。为什么?因为这个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一定成佛,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无生法忍”,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这里的“无生忍”为“三忍”。
“三忍”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是看到阿弥陀佛而欢喜,悟是领悟弥陀的救度,信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观无量寿经》所讲的“无生忍”,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三忍”。
三缘
善导大师说,只要念佛,就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如果没有念佛,就无法蒙弥陀光明摄取,原因在哪里?善导大师举出三个缘──“亲缘、近缘、增上缘”。因为念佛有这三缘,所以独蒙弥陀摄取,没有念佛,因为没有这三缘,所以无法蒙弥陀摄取。
三遣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无论是阿弥陀佛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诸佛也好,都对我们“三遣”──“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意思是要我们舍掉杂行,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弥陀净土。
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念佛三不问。念佛人以往生为目的,往生之事重大,因此疑心多,顾虑也多,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说“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处诸缘”,这叫三不问。善导大师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这三不问,我们学净土法门的要加以了解,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处诸缘。第一个指根机,第二个指时间,第三个指因缘。
三三昧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是住“空、无相、无愿之法”,这三种三昧就是“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话,也叫做“三摩地”,意译就是“正定、正受、等至、等持”,止息杂念,心不散乱。是一切禅观的通名。本来三昧是自力的功夫,由持戒,然后心静、不散乱、进入寂静、进入定境。
“念佛三昧”也分自力与他力。自力的“念佛三昧”就是靠念这一句名号来达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乱而入定;他力的“念佛三昧”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本身,每一句都是念佛三昧。所以《大集经》就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也就是说,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功能等同于无上禅定,因为无上禅定的功能、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所以凡夫也能得念佛三昧,只要信佛念佛就可以了。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就是成佛的相,我们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就佛来讲,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这三十二相是指“应化身”来讲的,但“应化身”不离“法身、报身”,三身是一体的。
三品忏悔
三品忏悔是自力的忏悔。自力的真正忏悔有三个层次:上品忏悔、中品忏悔、以及下品忏悔。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就说:“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汗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
一般道场的“拜忏”就是忏悔,大家想想,那个时候我们是哪个品的忏悔啊?是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可以说是三品无份!但是能够圆满“三品忏悔”的就是信佛、念佛。信佛、念佛自然就拥有“三品忏悔”的功能。为什么?善导大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所以念佛就具足三品忏悔的功能了。
三根本(无常)
生命无常有三个根本:
第一,必定会死;第二,死期不定;第三,死时无助。
将死的时候,世间任何事物都没有能力帮助。亲人帮助不了,不能代替我们病苦、死亡与轮回;权势、地位、荣华富贵也不能帮助;我们本身再怎么有能力也帮助不了,意思是说,即使这一辈子,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或者有人格、有道德、有修行,到死的时候,一点力量都没有。因为离开轮回不是靠这一些,是烦恼断了没有,只要烦恼还没断,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也好,或者禅定功高、功德巍巍也好,还是在生死轮回当中,还是离不开阎罗王的手掌中。那念佛人呢?念佛人是直接超越轮回,直接超越五十一个阶位进入佛的境界。
三定死
“死”,一般人都不喜欢看到、听到、想到,今天三重分会乔迁之喜,这个“死”对我们来讲其实是很好的。(众笑)
圣严法师曾提到“四个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对于死,我们要接受它,接受它之前要先面对它,要面对死,才能够处理死。死像一个大麻烦,要面对这个大麻烦,不要让这个大麻烦在我们的背后一直纠缠不清,无有了时。
“三定死”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喻”所讲的。“二河白道”是譬喻一个修学净土法门的人的心路历程。
“二河白道喻”有二个核心:第一个核心是行者的“三定死”,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第二个核心是弥陀的“呼唤声”,阿弥陀佛呼唤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一个无常观深厚的老实修行人,修行到最后才领悟到自己依然是烦恼深重的生死凡夫,他所修行的种种法门一点都不能让他解脱,犹如善导大师“机深信”所说的:“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而现在正是生死存亡,进退维谷交关之际,唯有死之一路,没有第二条路。这样的面对死、凝视死,有了决定会死的觉悟,才开始看出一线曙光,让他领悟出唯有念佛这一条路才是解脱之道。因此舍命西归,真心彻到,这时才开始听到释迦牟尼佛的殷切发遣而说:“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与阿弥陀佛的呼唤保证而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而从此安心无惧地走上净土之白道,一心念佛无疑无虑,在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之中,终于顺利安然的往生净土。可说在大死一番的当下,反而获得大活现成。
顺便一提,“二河白道喻”之中的“白道”是什么意思呢?善导大师以“佛、凡”二方作为解释。
所谓“佛”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谓“凡”是指念佛人的信心。
譬喻阿弥陀佛的愿力之文,是在二河白道喻的后面说:“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意思是说,行走白道的这个念佛人,不用顾虑自己贪瞋的烦恼,应该行走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勇往直前,不生退怯。
譬喻为念佛人的信心之文说:“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众生贪瞋的烦恼就是白道二边的水火二河,是不清净的心。
善导大师解释白道,一方面说是念佛人的清净信心,一方面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这就显明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生起念佛人的清净信心,念佛人的清净信心,生自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显明念佛人的信心跟弥陀的愿心是一体的,有“机法一体”、“佛凡不离”的含意。
因此,虽说是清净之心,但也是阿弥陀佛的悲智愿心,否则,凡夫只有贪瞋烦恼,何有清净之心?
所以《无量寿经》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因地之昔,要使十方众生成就功德,有此功德,十方众生便能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获证涅槃之乐。因此弥陀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若不能使十方众生往生极乐,自己就不成佛,如今弥陀成佛以来已经十劫,故能令众生圆满成佛功德。此功德即是阿弥陀佛的,也是十方众生的,所以这一条白道既是佛的愿力之道,也是众生的清净信心,众生只有贪瞋烦恼,唯此愿生的信心是清净的,因为来自于阿弥陀佛的缘故。
三随:临终三随──随重、随习、随念
“临终三随”,就是人断气之后,投胎转世所依随的现象。“三随”,就是随重、随习、随念。
随重:就是“随重业”──一个人生前所做的,若是重的恶业,一断气,就实时堕入地狱,甚至还没有断气,神识已经到地狱受刑罚。看起来他是躺在病床上,受病苦折磨而哀叫,其实神识已经在地狱接受刑罚了!如果这个人生时做很多善事,应该升天或再出世做人,享受富贵,一断气就上天或出生在人间,不经过中阴身
随习:就是“随习惯”──一个人平生没有做特别重的善事或恶业,但是他平常有某种习惯,死后自然就随着这种习惯去投胎转世。
随念:就是生时没什么重的善恶业,也没有固定的习惯,但临终之时特别想念着某种境界,那么,他就会去那种境界投胎转世。比如临终时非常专一思惟善的道理,那么他断气当下,就生天或继续做人,来享受善的福报;若断气的时候,突然生起非常瞋恨的念头,往往都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做毒蛇猛兽。如果一个人生时没有学佛、修行,但临终时有人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念,这样他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而且阿弥陀佛也会率领着观音、势至等清净海众,来迎接他。
念佛人的“重业”
若论我们念佛人的“重业”,是什么业呢?就是“念佛”。念佛本身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有阿弥佗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因为,我们将念佛当作我们的生命,将阿弥陀佛当做我们的依靠,所以我们的重业就是念佛的业。不管我们是在佛堂、在家里或在工作,不管有空没空,总之,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我们的习惯就是念佛。等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会现前来迎。
所以不论是随重业、随习惯或随念头,我们都不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平生是念佛人,临终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接引。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会舍弃我们;因为阿弥陀佛有大神通力,知道我们何时临终,临终会遭遇什么境界,是昏迷还是病苦不能念佛,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都会护佑。
所以我们现在负责念佛,将念佛做为我们的重业、习惯,临终若能念佛,当然还是一心念佛;万一因个人业缘的关系而昏迷,也要放心。因为虽然器官昏迷,但神识仍在,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我们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临终若因病苦不能念佛,但是心中明白时间一到,阿弥陀佛会来接我们,心中就会安稳、安慰、不惊慌,也不会六神无主。
三位三爱
是指“临终三位”与“临终三爱”,就是说人临终的时候,心有三种现象:
第一、是“心明了位”。
第二、是“自体爱位”。
第三、是“心不明了位”。
首先“心明了位”,就是临终还没断气时,心还很清醒,眼睛还能看,耳朵还能听,五官的作用还清清楚楚;慢慢地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四肢也不能动了,只剩下意识,这个时候就是“自体爱位”。
接着“自体爱位”就是执着自体,执着本身的肉体,也分为三种:就是“境界爱”“自体爱”“当生爱”。这个“爱”,就是“执着”的意思,这就是“临终三爱”。
“境界爱”:先是对丈夫、太太、小孩这些眷属的留恋,以及动产、不动产的执着,因为就要离开了,因此难分难舍,这就是“境界爱”。
“自体爱”:等到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四肢不能动,只剩下心念的时候,内心所执着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虽然外在的眷属不能保持,起码这个身体还能够保持,这就是“自体爱”。
“当生爱”:到了快断气的时候,中阴身渐渐显现,他就执着中阴身,所以叫做“当生爱”。“当生”就是当来他接受生命的果报,执取当来果报的生命,叫做“当生爱”。
一般人不了解这种宇宙人生的因缘,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总是会产生执着── 对自身的执着,对外境、眷属、动产、不动产、名位、地位的执着,而且非常强烈。学佛的人因为了解这个道理,到时候就会放下。
为什么说到时会放下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对世间种种,难免执着,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对眷属的留恋,以及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地位。学佛的人虽然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人生的本分,并不是人生最后的目标。尤其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现在念佛,当临终要面临选择,他当然会选往生极乐世界,放下一切,不再执着,因为知道一切的执着留恋,到头来还是成空。
如果对这一点不确定、不清楚,因执着而错失往生的机会,这样就会继续堕落下去,不但不能和亲友相聚,将来投胎转世,彼此相遇也不相识。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功德福报,让我们能够庇荫子孙;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神通道力,让我们能够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孙、六亲眷属。
念佛人心中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在世俗的生活当中,跟一般人一样,但最后要二选一的时候,他就会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最后“心不明了位”,是说人断气的时候,第六意识就离开了,会随着阿赖耶识中过去的业,毫无抵抗力地去受报,不能自己做主。第六意识能让我们做主,让我们分辨事情的好坏,而且有意志力去做好事、舍坏事;断气的时候这种心就失去了,就会随业轮回。
该堕落地狱的,地狱景象就显现;该堕落饿鬼道的,饿鬼道就显现。当境界现前,心中会非常恐怖。而且业境一现,我们既不能抵抗,也不能分辨。比如说堕落刀山剑树的人,当时所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花园景象,他一见欢喜就进入,结果堕落刀山剑树,受刑罚了!若是堕落饿鬼道或其它地狱的,有时会看到天仙美女,一时产生贪恋跟随而去,当下就堕落了!
临终三大要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临终三大要”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印光大师说:“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
《无量寿经》五恶段之第五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平生之时若不信佛念佛解决生死大事,临终必流后悔之泪,过去之悔与后生之惧,二种痛苦心境交缠并生。
这个悔是悔什么?当要舍去一生所依靠的健康、妻儿、事业、财富等,方知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成为水泡,丝毫不能依靠,所谓为谁辛苦为谁忙?而从来未曾为自己修行,累积功德,没有先为自己的临终做准备,现在临终,已是时不我与,切身后悔的念头一时涌上心头。
这个惧是惧什么?在自己毫无依恃、毫无防备之际,突然要独自面对过去以来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百千罪业总决算的因果报应之后生,此时,身处众苦萦缠,逼迫而来之境,心绪纷乱,六神无主,孤独无伴,前程茫茫,因而彷徨无依,恐惧、颤栗于不知将往何处?
因此,若能依此“临终三大要”,便能助人永离轮回,往生净土直至成佛。
今天大家在这里庆祝三重分会乔迁,要能不忘记“自信教人信”,才是我们建立道场的根本目的。
最后,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