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六)(下)

接下来讲《观经》的宗体、隐显、废立,分为三点。

(一)《观经》宗体(观经二宗,一经二宗)

依善导大师的分判,《观经》有二宗,为什么会这样?后面我们慢慢会解释。

《观经》的“宗”跟“体”,历史上其他大德们所解释的各不一样。隋朝慧远大师解释《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天台宗智者大师解释《观经》是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善导大师不作这样的解释,善导大师说: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善导大师初步解释《观经》有这样的“二宗一体”的含义。

慧远大师以及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这两位在隋朝时代是一等一的大师,当时的出家修行者,没有胜过这两位大师的。这两位大师同样都对《观无量寿经》有所解释,也作了注解。慧远大师说《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也就是说这一部《观经》是在讲“定善”的观想法门,不是在讲“称名念佛”的。

天台宗智者大师说《观经》是“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就是观自己内心──不是观我们的烦恼心,而是观佛性;“实相为体”,目的就是要回归我们的实相,也就是不生不灭,而且是圆融无碍的佛性,这是智者大师所作的解释。

这两位大师的解释是站在圣道门自力的角度来讲的,圣道门都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断除贪瞋痴,开发我们佛性的智慧,佛性的智慧就是实相;因为要开发我们的佛性,所以要观照内心,破除妄想杂念,使佛性显现出来。因为我们的佛性跟阿弥陀佛的佛性,跟释迦牟尼佛的佛性,跟十方诸佛的佛性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把佛性显现出来,不受污染,就能跟佛一样。

这两位大师都是修圣道法门的,所以所讲的是自力的功夫。天台宗讲“空、假、中”、“三谛圆融”、“一心三观”,有止有观,目的是为了把圆融的佛性、真如的实相显露出来,所以认为大乘经典的本体、体质都是以实相为体,目的就是要进入实相。

但是善导大师对《观经》不是这样的看法,善导大师是融会《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体悟阿弥陀佛根本愿,将净土三部经融会贯通之后,晓得《观无量寿经》有两个宗,一是“观佛三昧”为宗,这是十三种定观,而十三种定观当中第九观是最高的,所以第九观是“十三种定观”(定善)之代表。但是到最后,释迦牟尼佛是流通念佛,而且以念佛为这部《观无量寿经》的中心,所以善导大师又解释“亦以念佛三昧为宗”,因此提出两个宗。那“体”呢?善导大师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意思就是说,无论观佛也好,念佛也好,目的就是专心一意的“回愿”──回转愿生弥陀净土为它的本质、目的,这是善导大师的解释。

善导大师说《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也是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样一部经并列两种同样资格的宗,就好像说一个国家有两个君王一样,这在经典解释上是不统一的,善导大师为什么这么解释?这是为了区别《观经》的“说相”与“说意”。“说相”就是文字表面上的,“说意”是指一部经的玄义,也就是背后隐含的目的。

从表面(说相)来看,很显然的《观经》是在讲“定善”与“散善”,总以“观佛三昧”来作代表。所以从显示在表面的“说相”来读《观经》,《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可是如果从隐含的“说意”来讲,就是“念佛三昧”为宗。因为善导大师看出这一部经有显、有隐,因此才说这一部经有两个宗。

在隋朝时代,教义上很少有人能够比上慧远大师的;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者的智慧,以及深入经藏与禅定的功夫,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为什么这两个大师的解释和善导大师不一样?因为慧远大师也好,智者大师也好,都出生在善导大师之前,都是隋朝时代的人,善导大师出生时已经是隋朝即将进入唐朝的时候,时间有前后之别,所以善导大师推翻慧远大师与智者大师的解释,这也是很自然的。

前面这两位大师他们并不是专宗净土法门,因此是以圣道门的教理、以自力的角度来看《观经》,所解释的当然都是自力的──靠自己努力修行,靠自己突破贪瞋痴,靠自己显发佛性,所谓“自依止,不异依止”。

但是净土法门不一样,净土法门反而要倒转过来,不是靠自己,是靠阿弥陀佛。只要靠上了阿弥陀佛,烦恼不断而自断,佛性不显而自然开显。也就是说,到极乐世界之后,贪瞋痴、见惑、思惑就自然断除,无明惑也自然破除,佛性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

圣道法门自力难行,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修行,达到证悟佛果;净土法门则不是,净土法门是这一辈子就往生极乐世界,然后在极乐世界成就佛果。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善导大师看出了众生的根机。众生是什么根机?众生虽然有佛性,可是却被贪瞋痴盖住,再怎么样努力都显发不出来。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一开始就说“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也就是说,烦恼业障层层覆盖了清净的佛性,所以我们的实相,真实的本体、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本来人显现不出来。善导大师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我们有一段时间的精进修行,却好像在水面画水一样,水一画就消失了,当下画当下就消失,露水道心就是这情形。纵使这一辈子精进修行,但下一辈子可能就成为三世怨;这一辈子精进修行、行善积德,下一辈子大富大贵,在大富大贵当中随业造恶,第三世就堕落了。能够生生世世都生而为人,生生世世都遇到佛法,都发金刚道心,都精进修行的,这样的机缘微乎其微,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是什么根机──是“罪恶生死凡夫”,是“常没常流转”,是一个常没的众生,对于有人误认为这辈子不行,下辈子还有机会的想法,善导大师直截了当的说:没有机会、没有希望,“无有出离之缘”。即使下辈子、下下辈子,也没有那个出离之缘。善导大师要我们死掉自力的心,既然有阿弥陀佛他力可靠,为什么不靠阿弥陀佛的他力,而要因为靠自力而又堕落轮回呢!?

由这里可以知道《观无量寿经》有“隐、显”二义。“显义”就是文面上的“说相”,只说“定、散”这两种善,所以从显的来看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如果从“隐义”也就是“说意”来看,就是含有他力的念佛之义,是以“念佛三昧”为宗。

“观佛三昧”我们是做不到的,因为要统一心思去观想佛的相好庄严,这件事很难很难;而“念佛三昧”只要依我们的根机,不管心中是定或散,只要依每个人的根机,专一的称念弥陀的名号,对阿弥陀佛不怀疑,念佛不间断、不夹杂,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心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了。

所以,从显义的文面来看,《观经》是说十六种观佛,观极乐国土、观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就是观想弥陀的净土的依正二报;更简要的说,就是观无量寿佛。可是更深一层,从隐义来看文字的内涵,譬如第七观华座观的“住立空中”经文,以及第九真身观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的经文,以及下三品的“称名功德”经文来推究,很清楚的指说是以“念佛三昧”为核心,要而言之就是“流通分”所讲的。既然这样,前面讲的观极乐依正二报有什么含义呢?这必须从隐义来看。

《观经》的“观”,从隐义来看,就如天亲菩萨在《往生论》所讲的,是“观佛本愿力”的“观”,这个“观”,就不是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的“观”,也不是息虑凝心、入定观想的观了,而是“信”的意思,观察、了解、信受,简言之,隐意上的“观”就是“信”,所以,《往生论》所讲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即是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所讲的“念佛”的意涵。

因此《观经》有两种含义,“显”的来讲是“观佛三昧”为宗,“隐”的来讲是“念佛三昧”为宗,所以善导大师说“亦以念佛三昧为宗”,用这个“亦”字来强调显示这一部经的宗就是“念佛三昧”。

接着讲《观经》的“体”。善导大师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为什么?不论是“散善”的三福九品,或者“定善”的十三种观,或者“念佛”,目的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法然上人也说:“三经俱选念佛以为宗致。”也就是说,净土三部经同样的都选取念佛作为法门纲领,作为净土三部经的宗。可知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最终是以念佛为宗,以往生净土为体,以之救度十方众生。念佛最高的目的就是往生成佛,这个是《观经》的“经宗”跟“经体”。

接下来讲一则故事,作者是我们北部核心干部的媳妇,她是花莲人,30岁的时候嫁到台北,因为她的公公是我们的干部,所以当时是在台北举办佛化婚礼。下面就是她所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

阿弥陀佛之光护着我

2018年1月某个星期四的近午时分,我怀着愉悦的心情,准备去台北车站迎接从花东来台北玩的母亲。一如往常,我习惯出门带着念佛计数器,一边走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走出巷口,就是六线道宽敞的大马路--艋舺大道,当人行号志变绿灯,我安步走在人行道斑马线上,继续念着佛号,眼见只差几步路就到达对面楼了,瞬息之间,我感觉到有部车子从我的后腰椎击来,我被撞飞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一道弧形的光芒闪过,但,我还来不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事。

肇事车主,一位中年妇女快步从后方靠近我,着急地问:“有没有怎么样,要不要送医?”我当时太惊吓,只想要找警察来当第三公正人。警察很快就来到现场了解实况,然后我就快速地被救护车送进附近的医院做全身检查。

但不可思议的是,我全身上下除了从空中重摔下来的轻微红肿,以及因冲击而脚麻无力之外,没有流血,也没有伤口,而且骨头完全没有受伤。

事后将这件事跟我的家人说,妈妈一听,觉得应该是因为我有在念佛,所以阿弥陀佛保护着我。

也有人说,那道光,应该就是佛光,因为有佛光托着我,所以,幸运的我才能轻轻落下,因此没受什么大伤。

我很感恩我的公公教我平时要念佛,才能化险为夷。

感恩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高若袆2019年6月11日)

被车子撞飞,重重摔在柏油的地面上,居然毫发无伤,这显然是阿弥陀佛的救护。

无常随时与我同在,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一道无形的随身保护伞就能够避免无常。高若袆莲友就是因为念佛,所以受弥陀的保佑。所谓“财不如身,身不如命”,生命比什么都高贵,没有生命,世间的一切就没有意义,生命不是金钱能保护得来的,也不是保镖保护得来的,而是念佛。

念佛,现生能够大难不死;若到临终,神识也会被佛光摄取到极乐世界。而且念佛人可以说“六道除名,极乐挂号”,所谓“弥陀正觉莲花上,榜上有名在其中”。所以念佛人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人,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念佛很简单,但是功德能够让人“起死回生”。因此净土宗强调无论何时、何处、何缘都要念佛,乃至解脱生死轮回也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念佛,要成佛也是念佛,如法照大师所说:“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二)《观经》废立与隐显

接下来讲《观经》的“废立”与“隐显”。“废立”跟“隐显”有什么关系?是什么内涵?这必须要用譬喻才能容易理解。

例如有A、B这两个东西,要说明哪个比较优秀的时候,大约有三种说明的方法:直接法、比较法、反显法。

一、直接法:A最好。A和B两个东西,直接赞美A,说A最好。意思就是B比A差

二、比较法(废立、外显):两个互相比较,在经典上的说法就是“废立”——废舍掉的以及建立起来的;也说是“外显”,从外面显出它的优劣。比较法的说明是说:B不好,A最好。A跟B比较,来赞美A。

三、反显法(隐显、内密):反显法在佛教里面,也叫做“隐显”,或者是“内密”。反显法是说, B也不错。这一种说明,表面虽然是在赞美B,可是实际上是在赞美A。说明B也不错,那岂不是A更好;或者两个都不错,但总有一个比较好。

净土三经根本的精神就在于赞叹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而劝人信受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可是释迦牟尼佛在宣讲这个法的时候,也有这三种的比喻说明。

第一种,直接的方法。只赞叹他力念佛的信仰,直接说明弥陀的救度,靠着阿弥陀佛本愿力,念佛就必定往生。因此这一种本愿念佛,叫做他力念佛。只赞叹念佛最好,这是第一种直接法。

第二种,比较的方法。把自力的诸行、万善法门,跟他力念佛互相比较。然后贬舍自力不行,而赞美他力的念佛,以比较法说明。

第三种,反显的方法。虽然也赞叹自力修行,或者赞叹自力的念佛,但是暗中却是在显明他力念佛更容易、更殊胜。

第二种比较法也叫做“废立”,第三种反显法也叫做“隐显”。

所谓“废立”,就是以所有法门的修行来跟念佛做比较,然后就贬低所有的法门,以建立殊胜的念佛法门,说明念佛是最殊胜的,这是比较法。所谓“隐显”是表面上说自力万行或自力念佛的功德,而实际上是在赞叹他力念佛的功德最殊胜。

换一句话说,“废立”是从表面来比较这两种法门的优劣,而“隐显”是从实际内涵的肯定面去比较这两种法门的优劣。

第二种比较法,优点是严谨明确,缺点是容易让人排斥;第三种反显法,优点是较能够让人接受,比较和谐,不会造成伤害,缺点是有时会让人模糊而不晓得真正正确的是哪一个。

人生的大事,就是六道生死轮回之苦,人生的目的,就是往生弥陀净土,证悟涅槃之乐。净土宗是解决人生的大事、完成人生之目的的宗派,因此在说法上,始终必须要直白明确,不可模糊不清,也不可模棱两可;如果暧昧不清、模棱两可,恐怕就丧失了解脱成佛的大事与目的。所以净土宗的弘传,始终都是排除一切的妥协,彻头彻尾扬弃不纯的东西,以无比严谨的废立,彻露唯一的真实。所以善导大师也好,法然上人也好,他们都是用“比较法”,也就是“废立法”,说只有这个最好,那个不行。

其实论A跟B来讲,都是功德,B也有功德,只是这当中,A是最直接的,B有不定性,为了百分之百让人确定能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善导大师往往都用“废立”。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另外一个不好,只是说从究竟上来讲,A──念佛,是往生的正因,其他虽有功德,但不是正因。

所以,要创立一宗一派必须先“判教”──判定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经典教理,确立哪些法门是大乘或小乘,权教或实教,顿教或渐教;并且在这当中取舍废立,舍小乘选大乘;大乘之中有权教、有实教──舍权教、选实教;修行方法上,有顿教、有渐教──舍渐教、取顿教。建立宗派一定要有取舍废立。

“废立”也称为“废权立实”,这是《法华经》天台宗所立的。“权”就是方便、权巧、权假,“实”就是真实、究竟。

天台宗有所谓“废权立实”三种过程,这三种过程依序为: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可以说是“从假入真”的整个过程,简称就是“施、开、废”三种意涵层次,而且用莲花来比喻。因为天台宗依《法华经》创立宗派,《法华经》全称叫作《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成佛的法,所以用莲花来比喻。因为众生根机不同,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引导,所以在引导的过程当中,就有“废”与“立”的进展说明,不是一开始就把成佛的法显现出来的。这个过程有三层:

第一层“为莲故花”,也就是为了莲子而栽种这一朵花,比喻“为实施权”。“实”就是真实,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的法门,也就是佛性,佛的境界。为了实相,为了佛的境界而暂时开展权教。

第二层“花开莲现”,莲花开展的时候,莲子也同时出现了,这比喻“开权显实”(花开莲现)。当释迦牟尼佛开显三乘权教的时候,也把一乘的教理,究竟圆满的真如实相显示出来了。

第三层“花落莲成”,比喻为“废权立实”。也就是莲花的叶子统统掉光了,只剩下莲子,其他都没有了、都不需要了,这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只剩下真实实相的教理,其他权巧方便都不说了。

所以《法华经》一开始就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是天台宗《法华经》的“废立”。

由此可知“权”不是不好,它是为“实”而铺路的,是阶段性的作用,最后它必须要升华,也就是说必须要“废权”而“立实”。这一种“废舍”是为了升华,也可以说是升华的意涵,所以并不是贬低它,是升华的意思。就好像我们上了一楼,要上二楼就必须离开一楼,要上十楼就必须离开七、八、九楼,这个就是“废舍”。

净土宗的“废立”说明的比较多,昙鸾大师也好,道绰大师也好,尤其善导大师,往往都是用“废立”的方法。因为用“废立”让我们当下比较明白,当下就直接选择,而不会误认。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是凡夫,智慧有限,也没有辩才,所以遇到其他法门的行者,就不能直接说对方是自力、杂行、不能往生的。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对方反感,在与人对立下,别人也就不会想信仰我们这个法门了。

(三)《观经》废立

净土宗的“废立”有“三重”,叫作“三重废立”。第一重是“内外废立”,第二重是“圣净废立”,第三重是“真假废立”。

“内外废立”就是内明与外道,也就是佛教跟非佛教相比,就舍掉非佛教而选择修学佛教,这叫做“内外废立”。

“圣净废立”,佛教中有大乘、小乘,就选择大乘;大乘当中有自力难行的圣道门,以及他力易行的净土门,我们就搁置圣道门而选择净土门,这个就是“圣净废立”。

“真假废立”,什么是“真假”?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中,一开始就用“要门”与“弘愿”来判定《观经》的大意,甚至判定整个净土宗的废立取舍──舍要门、取弘愿;又把“要门、弘愿”归纳为“正、杂”二行──舍杂行,取正行;正行当中有五种正行,另外四种是助业,念佛是正定业──舍助业,选择正定业。这里要说明的是,“助业”的“助”不是“帮助”,而是“助成”的意思,也就是说,有了这四种才会容易地、完全地以念佛为正因正业,一旦以念佛为正因正业了,其他四种即使没有去做,也不遗失,因为都涵盖在里面了。这个就是“真假废立”,也就是“舍要门、取弘愿”,“舍杂行、取正行”,“舍助业、取正定业”。

所以净土宗有这“三重废立”:第一“内外废立”;第二“圣净废立”;第三“真假废立”。“真假废立”又包含了“要弘废立”、“正杂废立”,跟“助正废立”。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里面有说“定善”、“散善”,也就是说“观佛”与“念佛”,但是在〈流通分〉“付嘱文”时却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废观立念”,也就是废舍观佛的方法,而建立念佛的法门,“废观立念”——废诸行而建立念佛。从这一段“付嘱文”就很清楚看出,释迦牟尼佛他只在流通念佛。假设释迦牟尼佛也要流通观佛,或者散善的话,就不会只说“持无量寿佛名”,还会说观无量寿佛像,可是释迦牟尼佛只有说“汝好持是语”。“好持”就是要殷重的、专一的、一心无二的,“持是语”就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段〈流通分〉的“付嘱文”,短短三句,十几个字,可是意义非常重大,是整部《观经》的核心眼目。从这几段经文就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有“废”、“立”的用意在里面。

而善导大师的解释也是“废观佛、取念佛”。善导大师首先对这一段经文作一个科判,善导大师说: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科判是当段经文的纲领,善导大师判定释迦牟尼佛讲这一段经文,正在于说明要把这一句弥陀名号,也就是念佛,把它“流通于遐代”——流通于未来、千秋万世。也就是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一万年,我们要流通这一句名号,假使一万年过了,法灭了,还是要流通这一句名号,以这一句名号来救度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

善导大师进一步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里是以第十八愿念佛为弘愿,定散为要门,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表示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都不是本愿。善导大师这几句话,也非常清楚的显示“废立”的含义,断定定善、散善的所有法门,在《观经》中是为“废”而说的,只有“念佛”才是为“立”而说的。

不过,大家要明白,在这里所讲的“废”与“立”是就往生上来讲的。如果不是就往生来讲,就没有所谓“废立”,该做的就应该去做。一个专一念佛愿生净土的人,更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扶贫救困、济世利人。世间有世间的生活,有家庭的生活、社会的生活、有人际的交往,这些都应该各尽其本分。

善导大师在解释《观无量寿经》时,有一段法语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也就是说,只要是专念佛,一百个一百个往生,一千个一千个往生;若是杂行杂修,一千个当中恐怕很难得有三、五个往生。这三段法语也都是有“废”、“立”的意涵。

《观无量寿经》跟《法华经》一样,有“施、开、废”三种意涵,所以接下来要讲《观经》的“施、开、废”三义。

第十八,《观经》“施、开、废”三义

所谓“施、开、废”就是:

一、为实施权,喻为为莲故花;

二、开权显实,喻为花开莲现;

三、废权立实,喻为花落莲成。

净土宗称为莲宗,即是以莲花代表净土宗的宗名。莲花,外层是花瓣,里面是莲蓬。莲花的生长过程分为花苞、花开、花落这三个阶段。如果详细研讨《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并且探讨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时节因缘,就晓得《观无量寿经》跟《法华经》一样,都有“从假入真”的“施、开、废”三义。

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时,用莲花成长过程的三个阶段比喻说明。《观经》开显的次第也同样可以用这三层比喻来说明。

一、为实施权(为莲故花)——〈正宗分〉定散二善

二、开权显实(花开莲现)——〈正宗分〉定散二善之中说念佛

三、废权立实(花落莲成)——〈流通分〉废定散二善而立念佛

第一、为实施权(为莲故花):《观经》〈正宗分〉「定散」二善之文。

“为实施权”也就是“为莲故花”。这是在《观经》〈正宗分〉所讲的“定善”跟“散善”。

“为实施权”,“实”是指“弘愿念佛”,“权”是指“定散二善”。为了弘愿的念佛法门,而先施设权假方便的定散二善的八万四千法门,这叫“为实施权”。

“为莲故华”。“莲”指莲子,“花”是指莲花瓣。为了结成莲蓬、收获莲子才长这朵莲花。首先长莲花,莲花外面有花叶、花瓣,花叶、花瓣包着莲子,目的不是为了莲花好看,而是为了收成里面的莲子,为了收获莲子(莲子才有效用),所以先有莲花瓣,这叫“为莲故花”。这时只能看见莲花苞,里面的莲蓬还看不到。莲花瓣是要废除的,但是现在一开就废,那将来哪有莲子收成呢?所以这时还不能废,莲花瓣得负起任务,把莲子包在里面。

在这部《观经》当中,“为莲故花”是怎样的情形呢?“莲”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弘愿—— “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就是指弘愿念佛的教法;“花”呢,花瓣很庄严,有保护作用,也有引导作用,是指什么呢?是指“要门”,也就是“定善”跟“散善”。从组织结构来说,《观经》的“序分”,特别是“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就是“为实施权,为莲故花”的发起因缘。

韦提希夫人请求释迦牟尼佛说:“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佛微笑了,为什么微笑呢?“好啊!你这么一问,开展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无差别的本愿救度法门的机缘已经来到了。”但是,还不能马上讲出来,而是说“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众譬就是“定善”跟“散善”,以定善、散善为譬喻、方便,目的是要逐渐引导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也就是弘愿念佛。

所以到了“正宗分”,就将“序分”中的“定善示观缘”展开为十三定观,“散善显行缘”展开为九品行业,从中显出阿弥陀佛平等救度的念佛法门,这叫“开权显实,花开莲现”。

也就是说,为了引导念佛(实),首先在《观经》的〈正宗分〉,讲十三种定观与三福九品(权),这个叫做“为实施权,为莲故花” 。

第二、开权显实(华开莲现):《观经》〈正宗分〉“定散”之中说“念佛”之文。

当权假方便开显出来的时候,同时也把真实一起显现,这就是“开权显实”,也就是“花开莲现”。莲花开了,里面的莲蓬就看到了。在这之前还不知道里面有莲蓬包在莲花瓣之中;等到莲花开的时候,莲蓬才出现。其实,花苞包起来的时候,莲蓬就在里面了,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来到这第二阶段,也就是“花开莲现”,莲花打开之后,莲蓬就呈现出来了。

“为莲故花”的时候,还是个花苞,莲子看不见,这代表前面所讲的“为实施权”,莲子代表成熟的果实、真实。为了这个真实教法,先施设权假方便,也就是讲定善、散善,这譬喻为莲花的花叶;讲念佛,就是里边的莲子。开始讲定善、散善,念佛还没有讲,大家看不见,不知道是讲念佛,好像被莲花包起来,里面的莲子没有显示出来,但目的是在里面莲子,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要讲念佛,但是一开始众生的根机还没有成熟,不能完全讲出来,所以叫“为莲故花”。

到这第二个阶段就“花开莲现”,莲花绽开了,莲子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当中讲到念佛了,比如定善第九观有一段经文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段经文是指弘愿念佛的功能利益。也就是虽然是讲定善的观佛,但把念佛安插进去了——莲子显示出来了。在散善里边也讲到念佛,如“称无量寿佛名”、“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花开莲现”。这个时候,观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莲花、莲子都显现出来了。

“花开莲现”就代表“开权显实”。把权巧方便的教法打开,显示出真实的教法。

这显示在哪里?是在〈正宗分〉当中,在讲“定善”跟“散善”的时候,也把念佛讲出来,这个叫做“开权显实”。

“开权显实”,也就是“花开莲现”的经文,是在哪里所讲的呢?

一、定善中的第九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观经》当中很重要的经文。观佛成就之后,看见佛的光明是摄取念佛的人,即是从观佛引导向念佛,显示观佛为方便,念佛为真实;十三定观是权,一向专念是实,所谓开权显实、花开莲现,现出念佛。

二、定善中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三、散善之中的下品上生: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四、散善之中的下品上生:化佛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五、散善之中的下品中生: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六、散善之中的下品下生: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散善三观显明念佛的,是在这第十六观。下品之上、中、下三生单讲念佛,不讲其他,因为这下三品的众生都是造恶多端,极重罪人,毫无修持,直到临终才遇到佛法。对他们来说,定善、散善都不可能修持了,只有念佛法门可以救度他们,所谓“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所以单提念佛,也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九品往生当中的开权显实。

以上六段经文,就是《观经》〈正宗分〉“定散”之中说“念佛”之文,这正是“开权显实”的经文,也就是“花开莲现”的比喻。

第三、废权立实(华落莲成):《观经》〈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之文。

“废权立实”也就是“花落莲成”。莲花瓣打开之后,慢慢就凋谢了,最后莲子成熟,莲瓣完全脱落,就看不见花瓣了,独独将莲子显示出来,只看见莲子独立在那个地方,这就是“废权立实”,比喻为“花落莲成”。定善、散善的莲花瓣弃舍了,不讲了,不付嘱定善、散善,唯有把“持无量寿佛名”付嘱给阿难,这譬喻为“花落莲成”,到这个时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独立出来。

“花落莲成”就代表“废权立实”,莲子独立出来了,这就是真实教法。

这在哪一段经文呢?在《观无量寿经》〈流通分〉的“付嘱文”。“付嘱文”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只有流通“念佛”,也就是废舍了权假的“定善”跟“散善”,只取真实也就是“念佛”,相应于“花落莲成”。

《观经》流通分的经文可分为两段,一段是赞美念佛,一段是观念废立。

首先赞美念佛。经文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先赞叹念佛,念佛有两种的果报,也就是“现当二益”。现在被释迦牟尼佛称赞为“人中芬陀利华”,而且观世音、大势至两位等觉菩萨就是他的殊胜朋友。可以说平生业成的念佛人现在在这个娑婆世界就已等同跟等觉菩萨一样,到了极乐世界就要进入妙觉,也就是成佛,所以接下来就说“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一段经文也可以说是《观无量寿经》核心的经文。

念佛人现生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呢?是蒙受释迦牟尼佛的赞美,说他是“人中芬陀利华”,而且身分就跟等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等了,而未来就“当坐道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

释迦牟尼佛讲完了这一段经文,接下来就付嘱阿难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个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经文。

“正宗分”十六观说完,进入“流通分付嘱文”,世尊不付嘱定观,也不付嘱散善。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受持众戒等等都不付嘱,唯独提出“持无量寿佛名”的念佛,交代阿难: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句叫作一锤定音。“持是语”,不是持观无量寿佛,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么呢?是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把真实的教法显露出来,单提这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才是整部《观经》的心髓和精要,这才是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最后的落脚点——持名,持名念佛,执持名号。

到这个时候,要门的花瓣通通凋落,只留下弘愿的“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首先,暂时建立“念观两宗”,他说: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先建立两个宗,最后才作取舍废立,也就是依据: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而判定: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种解释也同样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施、开、废”的取舍废立。

如果以建筑来讲,做柱子要钉板模,往里面浇灌水泥,板模是方便,是要废的,既然是要废的,那干嘛还要钉板模?不钉板模就无法浇灌柱子,为了浇灌柱子,所以要钉板模。水泥浇进去,还要保养一段时间,水泥凝固成型,板模就要卸掉,也就是废了。“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这个作用。

也像登船,船很高,要架梯子,或离岸有距离,拿登船的桥栏板往上一放,才可以过去。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开始没有还不行;有了之后,也不能在桥上站着,要走过去上船;直到要开船了,这时栏板就收起来,不可能还放在那里。这中间有这个必然的次第关系。

定散二善的作用,也可依此来理解。

释迦牟尼佛用这样的次第来引导我们,从圣道门入净土门,在净土门里边,从杂行杂修而入专修念佛。我们懂得这样的道理,就不能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一片苦心,应该专修念佛。

释迦牟尼佛讲这一部《观经》,可谓煞费苦心,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佛的智慧,以这样的方便善巧来讲这部《观经》,次第引导,我们连弘愿的门都摸不着。

总之,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他的意思在哪里呢?不在定善、散善,而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意思是要我们十方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到结尾,就付嘱弥陀佛名给阿难。

以上是《观经》“施、开、废”三种意涵。

有关第十七、十八点《观经》的“宗体”以及“隐显废立”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要讲第十九点,也就是把前面所讲的《观经》之“要弘二门、念观两宗、隐显废立、从假入真”,整体做个归纳。
(待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