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的“合作”

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度众生的方法有方便有真实。佛法功德有方便和真实之别,方便是暂时的、不究竟的利益;真实就是究竟的、圆满的功德。

观音菩萨“先以欲钩牵”

观世音菩萨是以方便为主,导归真实,所以是寻声救苦、随类化现。

让众生求子得子、求富贵得富贵、求官位得官位,这就是方便满众生的愿。先以方便度众生,最终的目的则是希望众生求往生,求涅槃,求成佛。

就像经典里所讲,“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观音菩萨是先满足众生的欲望,以此来牵引众生走入佛门,最终入佛智慧海。绝大部分人学佛就是这样走进来的——有欲望,有所求,然后来到佛门烧香、拜佛,求平安、求世间利益等。

观音菩萨的信仰在中国民间最为普及,反映了众生的普遍需求,最能体现观音菩萨方便度生的精神,同时也代表了佛法普遍利益众生的一面。

佛法有世间利益,有出世间利益。世间利益就是方便利益,也就是普通大众都有所求的利益。有些人,你劝他求往生,他不愿意;劝他求解脱成佛,他没准备没考虑。他考虑什么呢?要吃饭要生活。

很多人说:没饭吃怎么办,没工作怎么办?所以大多数人求的是世间利益。观音菩萨就“先以欲钩牵”,先满足众生的愿望,这就是观音菩萨最独特的地方,也代表整个佛法普利众生方便的地方。

佛为什么广开方便之门,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就是要随顺众生的根机,满众生不同的愿望。

众生各有所求,应不同的众生,讲不同的法门,显不同的利益,这是开显整个佛法的一个方向,叫“应机说法”。

但是,观音菩萨除了方便利生之外,还有真实的利益,“后令入佛智”,“入佛智”就是其真实利益。

先把所有众生吸引过来,最终导入佛的智慧。如果只求世间利益——求平安、消灾等,不能求佛的智慧,求究竟解脱,那就是前期方便,是初学阶段,还没有究竟走到学佛的道路上来,也还没有满观世音菩萨的心愿。

信仰观世音菩萨的人如果只停留在求世间利益,那是对观音菩萨还不够了解。观音菩萨是希望我们通过世间利益走向解脱成佛之道。两者兼顾,有方便有真实,不过以方便为主,因为众生所求多是方便利益故。

阿弥陀佛“后令入佛智”

反过来看阿弥陀佛,则是以真实为主,方便为辅。真实功德中,包含了一切方便利益。

所谓真实的利益,在《无量寿经》有讲:

  惠以众生,
  真实之利。

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讲六字名号的功德,是要惠赐给十方众生真实的功德大利。真实是什么呢?就是往生成佛。往生成佛的功德最真实,其他世间利益都是有漏功德,还要轮回,还要生死。只有往生西方之后,才不会生死,不会轮回,不会有烦恼。所以两种功德的性质不一样。

阿弥陀佛因中发愿,有两句话也讲到净土法门的真实功德包含了一切功德: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天亲菩萨《往生论》用一首偈子来说明: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这个功德大宝海就是真实功德,能令快速满足无上功德大宝,这就是佛的真实功德。所以阿弥陀佛给我们十方众生的功德是真实的、究竟的。

但在真实里面,也包含、摄受了方便。印光大师讲:

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念佛求往生的人,会不会消灾、会不会平安、会不会得到世间利益?自然会得到。所以念佛之人求往生,不求世间利益,自然也会得世间利益。为什么不用求世间利益呢?世间利益都是有漏的、有限的、短暂的,往生才是大利,往生才是真实利益,往生是无上功德。

所以,阿弥陀佛要凸显的就是往生大利,不是方便利益,是真实大利。当有了这一真实大利之后,安心念佛,也自然能得现世之方便利益,如消灾、保平安等等。

所以念佛一法有“现当二益”——现世利益和当来往生利益。这就是真实里面有方便,而方便里面没有真实。两者比较,真实功德是最究竟的、圆满的,是学佛终极追求的目标;方便利益是短暂的、一时的。

观音菩萨侧重在方便,阿弥陀佛侧重在真实,给众生的利益有大小之别,这就是两者不同的地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