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解脱之因缘

——学习《无量寿经大意》心得(五)

佛教讲因缘果报,那么对于我们累世累劫轮回于六道,而今投生为人的苦难众生来说,想要发愿求佛道、离生死,又需要怎样的因缘与行因呢?

佛教的因果观是宇宙究竟实相的表达。不光是世间法有因有果,出世间法更是因果关系的终极体现。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我们凡夫世间所做之善能够作为我们出离尘世的因吗?根本不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阿罗汉出离生死也不需要多个人天往返。

我们凡夫为何永劫轮回无有出期?那是因为我们凡夫无法、无力修行,又没有遇到可以让我们出离生死的缘。没有出离之缘,也就不会有出离生死的行因,没有因,哪能有出离生死的果呢!

什么是凡夫出离生死的缘、出离生死的因呢?凡夫能够出离生死,唯一的外缘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出离生死的因则是毕其一生专念六字名号。没有其他杂缘,没有任何行持可以替代,也没有任何得果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个缘是佛缘,这个因是佛力之因。所以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长期以来,大量不正确的净土观念充斥世间,表现出的是凡夫的无知与骄慢,以及对佛力救度的错解。比如“多做善行往生才有把握”“凡夫要有清净心往生才有把握”“凡夫要多消业往生才有把握”“凡夫要严格持戒往生才有把握”等等,混淆了凡夫世间所做善恶之有漏行因与出世间的无漏行因,使得念佛人对于出离生死的因果认知思维混乱,导致凡夫将往生的行持与注意点放到了凡夫自我造作的外相上,以五浊恶世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机来看,对于愿生心的生起非常不利。这些都障碍了佛的大慈大悲对无法出离生死众生的救度,愚痴疑惑了佛智,人为淡化了佛力,从而导致了我们永劫轮回不出的结局。

为何《无量寿经》在称赞阿弥陀佛时,屡次以光明来向十方众生显示阿弥陀佛的无上功德呢?而阿弥陀佛又怎么以六字名号作为我们凡夫往生的缘呢?

我们看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佛说无量寿经》中有几句经言的表述,其一:“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句经文告诉我们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最尊第一的,其他诸佛的光明都无法相比。

其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这句经文告诉我们,如果有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也就是我们凡夫在世间闻其名号,那么贪瞋痴三垢将要消灭,触光柔软,生起向善之心。这不就是凡夫蒙光摄受所遇之缘吗!

如果在三恶道能够见到弥陀之光,这些恶道众生所受极苦也可以得到缓解,不会再现同样的苦恼。恶道众生寿数终了后而得到解脱,出离轮回。

其三:“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这句经文是说,如果有众生听闻阿弥陀佛光明威神功德,日夜以至诚心称说不断,则可以以其意愿,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里的经文为何说“日夜称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即可随意所愿而得生阿弥陀佛国呢?光明又怎么能够称说呢?

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也只有光明摄化十方众生,才能做到:“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善导大师无愧弥陀再来,将阿弥陀佛用光明名号摄化十方的大慈大悲、善巧方便、简单殊胜、无所遗漏、究竟的救度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六字名号就是光明之最,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就是奇妙的西方极乐国土,就是无上威神功德。这些在世间我们凡夫只能用语言来分别来表达,而之于弥陀则是圆融一体。所以,日夜至心不断称说弥陀功德就是称念名号,称念名号就是称说弥陀威神功德,就能随愿往生。

大师金言:“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这样结合起来,我们再看大师法语,是不是有融会贯通之感!

有阿弥陀佛,自然就有光明名号出现,光明名号的目的是要救度众生——光明为“缘”,名号为“因”,因缘和合,就能圆满救度十方众生。“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也叫作‘有声音的光明’。意思就是说,虽然名号就是光明,但是光明本身并没有声音,可是这句名号却是有声音,可以念出来听得到。它还可以写出来看得到,可以做佛牌来挂在胸前,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又是‘没有声音的名号’”。(引自《无量寿经大意》)

我们再看《佛学大辞典》对于光明名号的解释:“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无论是经文还是祖释,以至世间的词典解释,无不以光明和名号作为我们众生往生的外缘与行因。

根据上述论述,我们以《唯识学》理论简单梳理一下凡夫往生的因缘与行因之机理。

我们累世累劫都在六道轮回,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不分善恶地将我们所做之业通通放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作为种子存起来。这些诸业种子,在世间不同的外缘诱导下先后成熟,显现为我们今世的不同行为,而这种行为又成为了新的种子再次得到储藏。不同的外缘可以使相应的种子成为不同的业行之果。

上人在《无量寿经大意》中用了很多事例来比喻。比如同样是碳元素,在常温常压下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柔软的炭黑物质(如铅笔芯);而在高温高压下就变成了坚硬无比的金刚石,可切割硬度很高的玻璃:差异巨大。

同样是罪恶生死凡夫之内核,当遇到善法这个缘,阿赖耶识的善种子遇缘发芽,修人天之善,所得果报就是去天道为天人或者再投生为人。当遇到恶缘,阿赖耶识中的恶种子遇缘发芽,就成为了恶人,生恶道之趣。当我们今世得遇阿弥陀佛的光明之缘,我们阿赖耶识中过去世得弥陀第二十愿所摄受之种,今世便成熟了。我们开始了信受弥陀救度之旅,专称弥陀佛名之行,在佛力摄受加持下一定得佛道之果报。这就是唯识学的因果相顺理论。

善导大师为何说“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因为杂缘杂善是业力之缘,而不是佛缘。业力之缘所对应的行持一定是人天不可出离之法,修持不可出离之法其结果一定是六道轮回。由于因行的夹杂,存于阿赖耶识的种子则也是夹杂的。当我们执着自我之修行的骄慢,夹杂的种子更多是选择与内心相应的行因,接受的也是往生很难的邪说知见。又怎么会老实念佛而生起真正的愿生心呢!恐怕表现的更多是凡夫的心口不一。所以善导大师教导我们专一念佛不夹杂,一定是有其必然的道理的。我们不可自作主张,自以为聪明地去杂修杂行而耽误自我往生的大事。

当然,凡夫在世间的行持,还受制于正知正见的教导和自我智慧之纠错能力,不然就会陷于宿命论中。期望今生一定往生弥陀净土之众生,常闻出离之法而不断修正我们的行持,使之出离之行与出离之念相应,也是我们往生净土之助缘。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释尊已经把成佛的行持方法告诉了我们,这就是凡夫往生的唯一之因。南无阿弥陀佛。

佛成居士
二0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