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只“摆事实”,不“讲道理”的经典

《阿弥陀经》只讲事实真相,不谈玄妙理体。

《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它讲的是一个事实,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有这样一个世界,有一尊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为地等等。

就像我们到了净宗书院,有人在给我们介绍净宗书院的时候,只是陈述这个场地有讲堂、有图书室……而不是描述讲堂的庄严,或者其他的架构理论、质地如何,只是讲一个客观的事实真相,不含道理在其中。

《阿弥陀经》就是以佛的语言,把西方极乐净土给我们展示出来,以佛所了解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大众,它是一个事实的呈现,不谈玄妙理体。

所谓玄妙的道理,读《心经》的人最有体会了。《心经》只有二百六十字,很多人读了一辈子都读不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往往被这几句绕得头晕。

因为它是在讲理论,讲色、空的关系。要理解这些,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色,什么是空?如果对色、空不理解,就没办法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为它是围绕很多理论来讲的。

但是我们看《阿弥陀经》里面,有没有这些概念?没有!

《阿弥陀经》不讲空,也不讲色。即使讲极乐世界的色,也跟娑婆世间的色不一样。《阿弥陀经》只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黄金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这些很好理解,黄金铺大地,一片金光色。然后讲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无量寿;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六方诸佛都来赞叹,就结束了。

佛给我们一个事实真相的陈述,理论上讲得很少,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这个理论是用事相来体现的。

通途法门的理论观念,在《阿弥陀经》里面几乎没有。比如四谛法:苦、集、灭、道;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都没有讲。这是《阿弥陀经》的一个特点——只讲事实真相,不讲玄妙理论。

在心性方面,《阿弥陀经》里面只出现了两个“心”字,在往生正因文里:“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此外就没再提起。《金刚经》乃至其他经典在这方面就讲得很多,这就是经典的差异性。我们看经,要了解经典各自的特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