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开示(2019)

──2019年8月16日讲于台北弘愿念佛会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净土宗台北弘愿念佛会“中元念佛报恩超度三永日”的第一天。也就是举办三天的中元超度,而且是专一念佛的超度。

世间超度的法门与方法,林林总总,非常的多,但在这当中,就是以念佛,全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最方便,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念佛,不一定要请法师来主持。不管出家在家、男众女众、有修行没修行、是善是恶,只要以虔诚之心念佛,都能够感应道交。所以,念佛超荐或者念佛祈福、念佛消灾,念佛所求任何事,是每一个人都能做的,而且很方便。

而且,也不一定要持经本、法本,不管认识字、不认识字也都可以念佛。因为,顶多就只有六个字,一个声音。如果拜忏,像《梁皇宝忏》就要一个星期,《水忏》也要一整天,而且要有法本,不认识字就没办法诵。

念佛不但任何人都可以念,同时也是任何时都可以念,不一定要在中元节、七月或者是祖先祭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可以念;早晚、时时都可以念。就像弘愿念佛会是天天念佛,长年无休。所以,是天天都在超荐,都在消灾,都在增福增慧,不必假借特定的日子,只是说环境氛围让我们这几天更感受祖先的恩,所以在心情上、心境上就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念佛也是处处都可以念,不一定在大殿、佛堂、道场。回到家里,在家里念佛,家里就是念佛堂,就是大雄宝殿,也就是弥陀宝殿。走在路上、坐在公车上,或骑车、开车、搭飞机、乘船,不论在什么地方念佛,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道场。

其实真正的道场,真正的弥陀宝殿,不在外面,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时时念佛,我们的心就是大雄宝殿,就是弥陀宝殿,因为每个当下,阿弥陀佛就住在我们的心中。

究实而言,一个念佛人,他全身心都跟阿弥陀佛结合在一起的,就净土宗的名词来说,叫做“机法一体”、“佛凡一体”。“机”指被救的众生,“法”指弥陀本身。念佛的众生跟阿弥陀佛一体不分开,念佛众生尽管贪瞋痴还没有断,尽管业障满身,每一天都还起烦恼,都还妄想杂念,可是这样不断烦恼的凡夫,却能够和阿弥陀佛和谐一起,永不分离,从现在一直到临终,一直到极乐世界,一直到成佛。

净土法门因为拥有这样的特殊性与超越性,所以净土法门统摄所有一切法门,超越所有一切法门。

因为念佛是任何因缘都可以念。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在动脑筋、思考事情,做任何事情也都可以念佛的。所以,以念佛要超度祖先,乃至超度所有一切无祀孤魂是最方便的。

大家今天在这里就是为了超度祖先、超度亲人,但是各位莲友,请问,我们需不需要被超度?(答:需要)当然,我们不是请别人来为我们超度,也不是临终或死后才来超度,是现在自己就为自己超度,自己为自己超度的方法就是念佛。

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超度,因为每一个人都还在六道轮回当中。之所以在六道轮回当中,是因为每一个人本质上都有贪瞋痴,所以不管做善做恶,都还是贪瞋痴,都还是六道轮回。只是做善,就轮回在三善道,所谓天、人、阿修罗;做恶,就轮回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

但是,人生一辈子检讨下来,可以说恶多善少。为什么?因为贪瞋痴都比较重,如果贪瞋痴不重,不会到这娑婆世界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之所以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因为有同样的性质、同样的频率,也就是贪瞋痴特别重。所以,检讨起来,我们是恶多善少。既然是恶多善少,这一辈子身而为人,下一辈子就未必能够也再生而为人。

因为这一辈子生而为人,是种种因缘的和合,这一辈子人的果报享受完了,那些因缘没有了,下一辈子要再当人往往是不可能的。况且,我们这一辈子所累积的,又是恶多善少,所以想来生再当人是很不容易的。至于生天,那根本不用妄想。

有一句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又说:“一饮一啄,无非前定。”也就是说“你会投生在哪一个家庭,你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你有几个兄弟,兄弟姊妹是谁,你会不会结婚,跟谁结婚,有没有孩子,生几个孩子,是属什么,属老鼠、属牛、属虎,乃至你会出生在姓什么的家庭,这个都注定好好的。”总之,一辈子的成败得失、苦乐祸福、夭寿种种,刚出生就都已定下来了。所谓“落土时八字命”,你的八字是什么,你的命运轨则就是什么,这个就是“生死有命”。生跟死以及生死之间的种种,都有它固定的命,这个跑不掉的。一饮一啄,吃多少,穿多少,也注定好的。

然而这个注定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阎罗王所规划的,是我们自己前辈子、过去世所累积的,形成现在的一种结果。阎罗王有一本生死簿,记载我们这一辈子会出生在什么姓氏的家庭,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到哪一年会怎样去世,都注定好的,这就是阴间生死簿。

大家要晓得,阴间是有生死簿的,只是我们看不到。其实有关生死业报——就是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些因果报应,在佛法上都有讲,差别在于佛法只讲一个概略性的、大要性的。

阴间有生死簿,阳间也有生死簿,在哪里呢?在命理书里面。也就是说“八字、紫微斗数”或者是“铁板神数”。只是说会不会算,会不会看。如果能够算、能够看的人,单单看我们的八字(正确的八字),然后去找命书中相对应的条目,就可以把我们今生的命运一条一条的列出来,丝毫不差,百分之百,这个是很神奇的。

你出生在哪一个家庭,姓什么,它都是白纸黑字记载得清清楚楚的,没有模棱两可的。姓“杜”,他就记载你姓“杜”。你父亲属什么?属牛,就记载属牛;你母亲属什么?属龙,就记载属龙;有几个兄弟,排行老几,哥哥属什么,弟弟分别属什么,都清清楚楚。有几个姊妹,个个属什么,也记载得清清楚楚。本身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都记载清楚。几岁出家,几岁到日本留学,留学回来,就会改变、纠正向来不是很纯正的教理思想,这个都记载得很清楚。白纸黑字、斩钉截铁、铁口直断。

但是真能够算得准的,在台湾要找到一个也不容易;在外地,能够找上十个也不容易。至于一般算八字、紫微斗数,由于这方面非所专长,所以在这方面算不出来。

有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来讲一个故事。

1999年九月二十一日,台湾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一位林居士受过民间神明的某种训练而有阴阳眼。1999年九月二十一日那一天晚上,他到台中县大里的金巴黎社区去拜访朋友,他朋友就在这个社区的大楼上。他们很健谈,一面泡茶,一面聊天,一时兴起竟然聊到半夜一点多,才离开下楼。

到了楼下中庭正要出门而去,突然间看到城隍庙里面的七将军、八将军(民间所讲的七爷、八爷)带着将近二百位鬼神,浩浩荡荡,从外面要涌进金巴黎社区的大门。这些鬼神个个手中拿着刑具锁械,每一个人面容都很森严。

林居士心想,这一些鬼神将军只有在抓人或是保护人的时候才会出现,今天晚上一下子出现这么多,难道是会发生什么大事吗?他就想要看看到底将会发生什么,所以就偷偷躲到角落,想暗中观察个究竟。可是,他的动作被七将军的神目瞥见,七将军立即大声喝叱他说:“你躲什么?想看什么?这里没你的事,赶快回去睡觉!”林居士吓得拔腿就跑。

离开不到半个小时,就发生了大地震。金巴黎社区倒了四栋十一层楼的公寓大楼,死了七十六个人。加上住社区附近的人,死了四十几个人,整个社区统计起来就死了一百多人。林居士当天晚上所拜访的朋友,因为住在楼上,楼塌下来,所以也当场丧命。林居士事后才想到,时间还没到,可是七爷、八爷、鬼神就已经预先来到,布好阵线准备抓人了。

大家想想,这是不是生死有命?我们会认为地震或台风、水灾、火灾、空难、车难、海难之类的是横死,不是自然的,是意外的。可是,由这一件事,可以知道都各有因果,没有什么是意外横难的,都是注定的。我们觉得地震而死的那些人很冤枉,认为大楼如果盖得坚固一点,就能够防多少地震的力量,应该不至于楼倒人死。但其实,不管怎么样的预防,该死的时候就会死,这个就是因果业报。

这样讲起来也可以说是“宿命论”,佛陀说“定业难转”。但是,宿命论或定业难转是就一般人来讲的。就佛法来讲,佛法本来就是可以用来改运的,所以佛法是“造命论”。佛法一方面要人了解有善恶因果的报应,一方面也要我们去恶行善,趋吉避凶,不但改变原来不好的因(会导致不好的果),也改变相关的缘,这样果就会改变了。所以,就一般来讲是宿命论,但佛教是要改运,而且要创造新的命运。

我们念佛就是在改命,就是在创造新的命,改六道轮回的命,成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命,获得成佛的命。因此能够改运造命的,必定是学佛、念佛的人。因为如果没有学佛,就不知因果报应,当然也就不晓得要怎么去改命运了。

但即使学佛却不懂得念佛,要改命运也非常的困难。因为要改命运而不念佛,那就要修身养性,要行善积德。修身养性、行善积德到能够改运的,那是要有相当的修行、相当的善事,这是不容易的。佛陀说“定业难转”,指的就是这一点。

一般人要改比较困难,如果是念佛,那就容易了。一般学佛就是要常常忏悔、天天忏悔、天天发愿,也就是发露忏悔,改过迁善。那我们念佛可以说每一句都在忏悔,每一句都在发愿,每一句都是在赞叹佛、供养佛。所以念佛,每一句都能消我们的业、增我们的福、开我们的慧。

“生死有命”,修行要先懂得命,所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我们晓得凡夫众生的命,结果都是死,所以我们也会算命。每一个人他一定会死,不管你生在帝王家,或含着金汤匙出生,再怎么健康,都一定会死。只不过是死的时间不一定,但由于不一定,会让我们恐慌,所以我们随时随处不得不预先准备,准备一旦死了要到那里去。这是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先准备好,免得无常一到,手忙脚乱,导致在混乱当中,随业流转而去。

人一定会死,百分之百会死,而且死的时候,亲人对我们没有帮助,恩爱的夫妻、孝顺的儿女说:“哎呀!老伴或爸爸妈妈,我代替你病,我代替你死,我代替你轮回。”不可能的,无可相代。所以,死的时候亲人无法帮助。死的时候金钱无力帮助,死的时候自己的权位也丝毫没有帮助,死的时候无论你在世间拥有什么,都帮助不了你。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众生都是业随身,那个“业”有善业恶业,但往往都是恶多善少。念佛的人,也是业随身,只是我们的业不是恶业也不是善业,是净业——清净的业。能够脱离轮回的业,这个叫做“净业”。

中元节是道教的一种习俗,但是道教长期以来受佛教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也可以说,在中元的这一天乃至七月,民间都做普度法会。每一个道场,每一个庙宇都在普度,甚至处处普度,这证明受佛教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可以说是来源于佛教,怎么讲?这是有根据的。佛教有一本经,叫做《盂兰盆经》,由《盂兰盆经》演变为盂兰盆节,七月十五日就是盂兰盆节,同时也衍生盂兰盆斋,这一天做盂兰盆斋的法会。就这样不断演变出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度,乃至七月整个月天天普度。

《盂兰盆经》是什么内容呢?现在约略跟大家做介绍,让大家晓得这个中元节的来源。

《盂兰盆经》说,当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他的大弟子目犍连已经断了烦恼,证了阿罗汉,因此有六种神通。他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就以天眼通来观看他的母亲究竟身在六道的那一道。他观看天道,母亲不在天道;观看阿修罗道,母亲不在阿修罗道;观看人道,母亲也不在人道。这个很自然的,因为目犍连尊者晓得他母亲在世的时候是不信因果,而且悭贪,只贪得而没有布施,甚至拿不应该拿的,用不应该用的;同时,不信因果,诽谤佛法,就是罪根很重。观看地狱时,幸好不在地狱,可是观看饿鬼道的时候,发现他的母亲正在饿鬼道受苦。

饿鬼的众生,由于业报的关系,所以是皮包骨,很瘦。同时长期以来没有东西可吃,甚至没有衣服可穿,受着饥寒之苦,而且肚子很大,脖子很细。肚子很大显示他需要东西,脖子很细显示任何东西他都吃不下,而且,在饿鬼道也没有东西可吃。

一看到这种情形,目犍连尊者就很悲伤,即刻在他的钵中放入很多的饭和佳肴,以神通显现在他的母亲面前。他母亲看到目犍连拿这些东西来给他,很高兴的立刻用左手把那些饭菜围着,怕其他人发现来抢夺,再以右手将饭拿到口中。可是这些饭啊!菜啊!到了嘴边,就立刻化成了火炭,根本就不能吃,也吃不下去,有等于没有,枉费了目犍连尊者一片孝心、苦心。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所有弟子当中神通第一的,可是他的神通也不能变化出美好的食物来让他母亲没有障碍的吃下去。面对他母亲的苦,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样的情境,让目犍连大叫,悲号啼泣,赶紧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禀告这一些经过。佛陀说:“汝母罪根深结。”也就是说罪业很深重,而且很坚硬,没办法改变,没办法消除。就像《地藏经》所讲的,我们的罪业“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所以佛陀告诉他,你母亲目前的情境“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只凭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目犍连尊者证得了阿罗汉果,又是神通第一,可是,面对他的母亲业报,就像一个毫无能力的凡夫一样,无可奈何。佛陀就说:“你即使再怎么样的孝顺,你悲泣的声音再怎么样的声动天地,天神啊!地神啊!邪魔啊!外道啊!道士啊!四天王神啊!虽然感动,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来帮助你。”可见人的业力,靠拜神祈福来消除小的灾难是可以的,至于大的灾难,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大三灾、每一个人生死轮回的灾难,拜神祈福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在这里讲的是要解救母亲,让母亲离开饿鬼道。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想出一个方法,释尊说:“其他方法都不可能,只有靠十方的僧众,靠所有出家修行人的威神之力,才可以解脱你母亲饿鬼的罪业。”

要怎么做呢?佛陀说,要在七月十五日那一天供僧。为什么呢?古印度在佛陀时代,佛陀规定出家众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当天就开始结夏安居,静住修行,住在精舍不外出托钵,专心精进修行三个月,一直到农历七月十五日圆满那一天。同时圆满那一天出家众会相聚,谈一谈他们这三个月修行的心得,还有彼此发露每一个人的过失。在过失这问题上,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彼此有什么过失,藉由互相表白,可以让彼此改进。

当然,彼此能互相说出对方的过失,只有真修行人才做得到,如果不是真的修行人,那是不可以的,一旦你说出他的过失,他就可能恨你一辈子。七月十五日那一天叫做“僧自恣日”,就是僧众自我表白过失,或者是请他人指出他的过失。也叫做“佛欢喜日”,因为弟子们修行有进展,佛当然就高兴了。所以七月十五日叫做“僧自恣日”,也叫做“佛欢喜日”。

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精进修行,出家众们的功德巍巍,因此,释尊教导目犍连尊者:“你利用这一天,备办物品供养这些僧众,这样,母亲就能够脱离饿鬼道,乃至七世的父母都能超度。现生的父母,也能够福乐百岁。”

佛陀如此教导目犍连尊者,用这样的方法来超度饿鬼道的母亲,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当天他的母亲就离开了饿鬼道,上生忉利天。

顺此因缘,佛陀就交待佛弟子,日后可以善用此殊胜时节,在每一年的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备办种种的物品,来供养佛、出家众,以之超度、祈福。因为备办的种种物品是放在盘子上,所以叫做“盂兰盆斋”。“盂兰盆斋”就是物品供养,或者是办消灾祈福超度的法会,就算是斋。

“盂兰”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是“倒悬”的意思。倒就是颠倒的倒,悬就是悬挂。也就是说,譬如一个人,被悬挂在空中,头下脚上,很辛苦。所以倒悬譬喻很辛苦、很痛苦。“盆”就表示解脱,因为用盆子或器具来装置种种供养品,来供养佛、出家众,就能够超度祖先。所以“盆”就是解救、解脱的意思。所以“盂兰盆”整个中文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悬之苦”,也就是解救、超度堕落三恶道的祖先的痛苦。

因为佛陀有说要年年的七月十五日,所以古代印度佛教昌盛的时代,几乎每一年的七月十五日都在办盂兰盆斋。因此盂兰盆斋在古印度那个时代,是很盛行的。佛教传到中国,经文翻译成中文,经过格义、理解而发扬、倡导之后,在中国地区,每年七月十五日,也都在做盂兰盆斋。

尤其是南北朝时代,南朝的梁武帝,他身为国王,统治百姓,而且他又是学佛的。他曾经短期出家三次,所以他率身示范、以身作则。到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这一天,通令全国做盂兰盆斋的法会,所以七月十五日,就自然形成一个节日叫盂兰盆节。刚好道教也有中元节,所以就结合在一起了,分不出是道还是佛。只是道家做道家的法会,佛教做佛教的法会。中元节的来源就是这样。

后来慢慢演变成从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底,天天都在做普度,而且处处做普度,同时扩大作法和超度的对象。也就是说,不只是盂兰盆斋的备办物品供养僧众,甚至是做种种的超荐法会来超荐这个大宇宙,所有无祀的孤魂——有人祭拜或没人祭拜的孤魂,乃至三恶道,甚至天界也要超度。因为扩大作法,扩大对象,因此就编造出《梁皇宝忏》,乃至放焰口或是《水忏》,更大的法会就是水陆法会。一般也有办《金刚忏》、《地藏忏》、或者做《三时系念》,这都是从盂兰盆斋、盂兰盆节演变出来的。

在1983年、1984年,在台北普门寺七月整个月,天天由我主法放焰口。就是七月一日开始每一天的下午二点,就准备上台,到了七点半才圆满结束下台。那个时候,晓得自己出家不久没有修行,而放焰口又非等闲之事,如果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善自控制妄想杂念的话,搞不好是会被鬼神打的。古代很多放焰口的主法人,就曾被鬼神捉弄、修理。为什么?因为放焰口一方面要专心唱诵,一方面要专心持咒,专心观想,同时要力求正确。定力不够的话,本来正当观想七粒米变成须弥山那么多,而且色、香、味俱全;可是突然间看到外面下着毛毛雨,想到自己在外面所晒的一件毛衣,结果观想的东西整个都是毛;甚至有的想到铁,结果整个食物都是铁屑,吃不下。在观想当中起了什么念头,那些东西就掺杂那个念头所想的东西在里面,结果所有食物全都无法入口了。那些野鬼或者饿鬼,好不容易遇到这个时间可以饱餐一顿,可是你这个主法者却不专心,让他们吃不到。因为他们忍受饥饿之苦已经很久了,甚至几十年几百年了,所以那些鬼神很愤怒,就会去报复你。这一类的事例,在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就有好几件。反过来说,主法者只要有清净心,具真诚心,也有定力,那多少都会有效果的。不过不容易,总不如念佛。念佛也不一定要出家,也不一定要功高德盛,念佛只要自己虔诚就可以了。

我是在佛光山出家,在佛光山经过八年之后,加上放焰口的因缘,想到自己没有成就,自己未度怎么能够度人呢?因此在七十四年(1985)春天,就向大师请假,一个人到深山去静修。

因为七月分天天、处处都在超度,所以这一个月也被认为是鬼月,是诸事不吉祥的月,诸事不宜,因此动土、落成、开工、搬家、结婚等等庆喜之事,都避免在这一个月举行。其实不是的,反而这一个月,佛陀说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僧自恣日,是盂兰盆节,是盂兰盆斋;而且天天都在办法会,天天都在以孝顺的心、报恩的心在做法会。所以,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应该是孝亲节,七月这一个月应该是孝道月、报恩月。这一个月大家都在种福田,所以是福田月、功德月,所以这一个月是吉祥月。这一个月天天诵经、持咒、拜忏乃至念佛,这一个月天天都是吉祥天。

所以,时节没有好坏,一切唯心。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存着一颗善良的心。也就是一般讲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尤其是“百善孝为先”,对自己的父母好一点,巴结一点,体贴一点,这个都可以为自己带来福报的。

“超度”,何谓超度?“超”就是超越,“度”就是度脱。本来在地狱或饿鬼或畜生,要经过多久的时间才能离开地狱?离开地狱之后,或许还要到饿鬼道、畜生道受苦,不容易一下子就离开三恶道。所以我们办超度法会,就是要让他们当下就超越三恶道那种境界的种种痛苦,这就是“超”。“度”,就是让他到一个不苦而安乐的地方,也就是度脱。

超度,可以从四方面来讲:

一、能超,也就是主法者;

二、所超,所要超度的对象;

三、超法,超度的方法;

四、超处,能够超度到那里去。

以超度的方法来讲,就有圣道门的超度方法跟净土门的超度方法。圣道门涵盖着小乘、大乘,所以小乘也有超度的方法;刚刚讲的盂兰盆斋是通于小乘跟大乘的。大乘有显教跟密教,密教也有特殊的超度方法。显教大部分都是拜忏,比较普遍的忏就是《梁皇宝忏》,或是《水忏》,焰口或《三时系念》这一些也是。

这些一般顶多超度到天界的忉利天——欲界天的第二层天,第三天以上就不容易了。因为有一句话说“纯想则升,纯情则堕”。纯想纯情这是欲望,贪瞋痴的轻重,轻的话就往上升,往天界,没有欲望没有烦恼就出三界;纯情则堕,欲望重就堕落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我们众生大多是纯情的,所以顶多就到忉利天。第三天以上的夜摩天,他们欲望比较轻;到了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四禅八定,虽然贪瞋痴还没有断,但是降伏着。所以,超度顶多到忉利天。

《三时系念》三个时段都是诵《阿弥陀经》、念弥陀佛、然后拜啦,包括忏悔、供养、赞叹,每一段也都有几次的开示。可惜的是,《三时系念》所开示的都是禅的内容,没有强调弥陀的功德、念佛的利益和往生极乐的重要。虽然也念佛,也回向往生西方,但念佛的时间很短。就整个内容来讲,可以说因果不太吻合,因为开示的是禅的教理(因),你要他往生极乐世界(果),却没有那种鼓励强调;当然也有念佛,也有回向,但力量比较薄弱。

所以,内容来讲当然是《念佛超荐仪轨》直接、殊胜,因为《念佛超荐仪轨》的五段开示,每一段都在说明这一句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说明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说明弥陀慈悲的无限广大,说明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极乐世界的涅槃无为。所以,《念佛超荐仪轨》是最直接的。

圣道门的超度,就是拜忏,也就是刚刚讲的那一些忏法仪轨。

净土门则有自力修功德或自力念佛的回向,这就是自力回向,另一种比自力回向更方便殊胜的是他力念佛。这几个怎么分别呢?

一、《三时系念》很显明的是自力功德来做回向的,它虽然有念佛但是不专,这就是自力回向。自力回向都必须主法者心清净,怎么心清净呢?他不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赚钱来做这场法会,完完全全就是要超度对方,一心一意要超度对方,没有其他心念;而且他必须有修行、有定力;这个法会的斋主也必须要有虔诚的心,同时全力的配合。这就是自力回向。

二、自力念佛回向,自力念佛就是他不杂修杂行,他也是专一念佛。可是他不晓得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也不晓得阿弥陀佛是主动、积极要来救度我们的,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预先为我们准备救度的功德,含摄在名号当中;当我们知道的时候,方知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当我们还没有开口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已经给我们了;当我们开口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领受到了。他因为不晓得这一些道理,所以他用念佛来祈求阿弥陀佛,以念佛来感动阿弥陀佛,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以念佛来回向给阿弥陀佛,以念佛来跟阿弥陀佛做条件交换,这就是自力念佛回向。

三、他力念佛,就是晓得阿弥陀佛是怎么样的一尊佛,然后随顺着阿弥陀佛,以这一种随顺的心来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他力念佛。他力念佛是心中专一,信受弥陀的救度,口中专一称念弥陀的名号。这样,每一声佛号,每一句佛号,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超度的地方,就是到极乐世界,这就是他力念佛的超度。

凡事如果有示现——事情的显现,一定有它的原理或道理。即使事情还没有显现,或不晓得有这一件事情,或要显明这一件事情的这个因缘果报,必须要有根据——就是讲它的理论。它的理论,往往都必须依据佛经。因为佛经是佛所说,而佛不是凡夫,不是普通人,他是证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所以佛所讲的话,都是真理的语言。有关念佛超度的理证,也就是经文根据,在那里呢?有一句话说,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念佛的注脚,六字名号的注脚。也就是说,这三藏十二部经,每一部经都是在解释念佛,都在解释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三藏十二部经,一代经教当中,纯粹讲阿弥陀佛救度的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其他连带讲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经典,有二百七十多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说法,几乎占了当中三分之一的经典。

有关《无量寿经》相同内容的经典有五部,其中有一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就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
  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是说,三恶道之中,不管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弥陀佛都要救度他们到极乐世界,让他们很快就成佛。这显示阿弥陀佛有慈悲的爱心,要救度三恶道众生,同时也有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力,能够令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乃至阿鼻地狱的众生,都当下离开三恶道而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这是白纸黑字经文的依据。

同时又说: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阿弥陀佛他时时刻刻、刹刹那那,都是以大慈大悲的心,没有离开大慈大悲的心,要救度阿鼻地狱的众生。众生所有的罪,最重的就是五逆罪(五逆谤法),他的果报就是阿鼻地狱。没有比这样的罪更重,也没有比这样的罪更深,也没有比这样的罪业更难救的。而阿弥陀佛有这样的爱心,也有这样的力量能够救度他。

所以在《无量寿经》就说:

  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意思就是说,这三恶道的众生,同受弥陀无碍光明所照,当下的痛苦就会消除,当下就会离开他的果报,而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地狱是由地狱众生他们自己业力所化生的,可以当下化生也可以当下化灭。饿鬼道有化生也有胎生,但是往往都是化生的多,而且果报说要转变也可以转变的。

就像目犍连的母亲,她当天就上生忉利天。又像《梁皇宝忏》,本来就是梁武帝为了要超度他的皇后郗氏。皇后郗氏在生的时候,不信因果,诽谤佛法,而且内心苛刻,常常痛打宫女。她很短命,三十几岁就去世了,去世后堕落成大蟒蛇之身,就向梁武帝托梦。梁武帝心中悲愍,就请他的国师志公和尚召集有道高僧,编写了《梁皇宝忏》来超度她,不久之后,皇后郗氏就来托梦梁武帝,说她已经超度,上生忉利天了。

所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能够被超度。当然,如果祖先堕落畜生道的话,能够当下超度吗?当下或许不能当下超度,临命终之后也能够让他解脱,或者是看彼此罪业或虔诚心或功德等等的比例,让他得到利益。总之,念佛就能够超度三恶道的,这就是经典的依据。

《华严经》也说: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佛身充满于法界”也就是说,佛的身心都是遍满整个虚空世界,等于都在每一个众生的面前。因为每一个众生,不管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的众生,都没有离开法界,所以都没有跟佛离开。他跟阿弥陀佛其实都是相处在一起的,只是频率不同,没能感应道交而已。

好像这个空中,充满了很多的磁场,电磁波。比如台视的电磁波在这里,华视、中视、第四台的电磁波也在空中,也在这里,手机电信的频率更多。这一些磁波都在自己面前,所以按台视,台视的萤幕就显现;按华视,华视的萤幕显现;按中视,中视的萤幕显现,第四台也是。所以“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他“随缘赴感”没有缺失,都是圆圆满满的。那么以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感我们,我们应阿弥陀佛;以我们来讲,我们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应我们。而且阿弥陀佛无障碍,不可能感应当中没有达到结果的。这就是“随缘赴感靡不周”。

“而恒处此菩提座”,对佛来讲,没有来跟去,没有内外,没有大小,也没有过去未来。因为整个时空法界对他来讲就是一个,就是在他的心中,所以是“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阿弥陀佛感我们,感动我们,阿弥陀佛怎么感动我们啊?阿弥陀佛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为我们具足无量德行,阿弥陀佛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把他的四十八愿的功德,兆载永劫所积植的功德,凝聚成为一个名号,主动将六字的功德大宝送给我们;阿弥陀佛说,他以他的光明名号来救度三恶道的我们的祖先,所以,就感动我们来念佛。那阿弥陀佛会不会应我们?(答:会)阿弥陀佛会答应我们,满我们愿。这个就是“随缘赴感”,就是“感应道交不思议”。

阿弥陀佛感我们,我们应阿弥陀佛。那我们念佛,我们信受阿弥陀佛,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窝不窝心?(答:窝心)感不感动?(答:感动)。既然感动,阿弥陀佛会不会不答应我们?(答:会)他就会答应我们。这个就是感应道交,彼此感应道交,这是《华严经》所讲的。

《华严经》所讲的经文,也是在为这六字名号做解释,为念佛做解释。这个就是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名号的注脚,都是念佛的注脚。“注”就是解释,注解的意思;“脚”就是脚本、内容。

《心地观经》也说:

  以其男女追胜福,有大光明照地狱;
  光中演说深妙法,见佛闻法当成佛。

“以其男女追胜福”,由于他的眷属,儿子女儿们把诵经、拜忏,尤其是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们的祖先。佛就会随着他的眷属的祈求,而放光明,普照地狱。同时,这个无形的光明还能够演说佛法,而且是深妙法,甚深微妙的法。所谓妙法,“妙”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什么不可思议啊?能够使不能的能,能够使死去的生,能够使凡夫转凡入圣,能够不断烦恼而得涅槃,能够往生极乐成佛。这就是“光中演说深妙法”的妙不可思议。

“见佛闻法”,看到光就看到佛,因为佛在那里?佛在无碍光中。佛在哪里?佛在这一句名号。佛在哪里?在你信佛的心中,念佛的心中。所以说“光中演说深妙法”,就会离开地狱,就会往生极乐,就会成就佛道。

总之这三天当中,希望大家特别以孝顺的心,感恩的心,真诚的心,专一念南无阿弥陀佛。祝愿大家,信佛念佛,祖先往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