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解释善导大师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根本愿(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的取意文,并依据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乃至道绰大师的法语,以及《观经》跟《阿弥陀经》等经文,来做为佐证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指称名念佛──「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的念佛。
上次引用《阿弥陀经》「执持名号」的经文,来做为佐证「乃至十念」的念佛,在《阿弥陀经》中也是「称名念佛」。同时引用善导大师《法事赞》内的一首解释《阿弥陀经》核心经文的偈语,就是: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自古以来,净土法门的修学者,不论是出家、在家,都奉《阿弥陀经》为最重要而且作为每日课诵的经典,同时由古至今也有很多的高僧大德注解《阿弥陀经》。唐朝善导大师也就是我们的宗主,他的《法事赞》可以说是最早期注解《阿弥陀经》的其中之一,同时也由于善导大师传承于龙树、天亲、昙鸾、道绰,是隋唐时代的一位高僧,他所传承的这一个法脉,所注解的有关净土宗的经典,解释与内涵,可以说是最纯正的净土法门的解释。
其他的大德所解释的,可说大部份都是站在他们自己宗门的立场来作解释,所以就纯正上来讲就有不够,因此,如果要了解《阿弥陀经》的正确意义,就必须看善导大师的著作。
而《阿弥陀经》解释的著作就在《法事赞》,尤其是我们今天所要研讨的这一首偈: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对整部《阿弥陀经》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可说是其核心、宗旨的所在。这首偈对我们这个宗门是非常的重要,同时它的文字虽短,内涵却很深要,可以说是言简而意赅。所以我非常的喜欢,这首偈语在几个道场都曾经讲解过,可以说对这首偈语的讲解、探讨,是百讲而不厌的。
《阿弥陀经》首先简要的解释极乐世界为什么叫作极乐世界,而说: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也可以说是整个极乐世界、极乐净土的本质,极乐世界就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也因此,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来作为极乐世界这个净土的名称,显示出极乐世界完全是为了我们苦恼的众生而建设的,亦即救度苦恼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使苦恼的众生获得「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总之,「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两句、这八字,非常的好,意义非常的深广。
苦,有那些苦?根本上来讲有两个,就是「分段生死苦」跟「变易生死苦」。苦乐是相对的,没有这两个苦,就能够有这两个乐──离开分段生死的乐、离开变易生死的乐。
没有这两个苦,有了这两个乐,那是什么境界?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善导大师这首偈第一句就说:「极乐无为涅槃界」,因为没有这两种苦,有这两种乐的话,那就是超越了苦跟乐,达到清净的乐、究竟的乐。清净的乐、究竟的乐可以说是「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也就是说那种境界是不能够形容,同时也不能够想像,可说是离一切相、离分别相。
在《无量寿经》就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泥洹就是涅槃,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这个世界、这个国土,是等同涅槃的。只要一旦往生到了这个涅槃的世界,也就会随着国土的涅槃而进入涅槃,达到涅槃,所以经文接着说: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又说: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又说: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些都是涅槃的境界。能够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天亲菩萨依《无量寿经》的内涵而撰写《往生论》,《往生论》的每一首偈语都很优美,其中有两句说: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到了极乐世界就永远的、永恒的没有身体上的苦恼,也没有精神上的苦恼,离开了生、老、病、死的苦恼,离开了六道轮回的苦恼,甚至离开了刚刚所讲的变易生死的苦恼。而有了断除贪瞋痴之乐,断除见思二惑之乐,断除尘沙惑之乐,断除无明惑之乐,达到了佛的涅槃大乐。
所以「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永远的受乐,分分秒秒,没有间断。而且又说: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这是极乐世界最大的成就,因为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包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四弘誓愿」。极乐世界虽然清净庄严、超逾十方,若不合众生所需,不满众生所求所愿,便无所用。所以此句最重要,以其充份表现阿弥陀佛自利利他之功德的圆满。
《阿弥陀经》把极乐世界这样的常恒、安乐,这样的清净、无垢,这样的无为、无漏,这样的微妙庄严、破暗满愿,介绍给我们之后,释迦牟尼佛就非常殷勤、切盼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导我们要愿生极乐世界,而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就只怕我们不愿往生,不怕我们十方众生统统往生。
涅槃、极乐既然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妙,我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去看看。其实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回归极乐家乡。那么方法呢?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面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得生,反面显示即是可以多善得生。意思是说必须要多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够得生彼国。释迦牟尼佛在此段经文中虽然没有说什么是「少善根福德」,但有将什么是「多善根福德」明确地显示而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自古以来很多大德注解《阿弥陀经》,注解到这几段经文的时候,就有不一样的解释。当然解释不可能会每一个人都一样,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意思,他所要讲的应该是一个明确的主旨,不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意思。善导大师就用这一首偈语来解释什么是少善不生,什么是多善得生。
就少善而言,什么是少善?善导大师就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这「少善根福德」,善导大师解释为「随缘杂善」;而「不可以得生彼国」,善导大师就用「恐难生」来作解释。
随缘杂善,「随」是随顺,「缘」是机缘,「杂善」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第十三章就说:
诸余杂行者,难生彼国,故云「随缘杂善恐难生」。
所以杂善也可以说是诸善、余善、众善、万善,也可以说是杂行、诸行、余行、众行、万行,名称虽然不一样,但都是显示:「就广义而言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概要言之就是《观经》所讲的定、散二善。」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也好,定、散二善也好,都是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讲的「随缘杂善」。
具体来讲,宋朝元照大师所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就解释说:
如来欲明持名功胜,先贬余善为少善根,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
元照大师将这一些归纳而说是少善根,同时又说:
少善根,非往生因。
又说:
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称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元照大师这一段是说:释迦牟尼佛为了显明持名功德的超胜,所以就预先贬劣余善。就余善而言,应该是很多,不过元照大师在这里只列出:布施、持戒、立寺(立寺就是建设寺院)
、造像(竖立佛像)
、礼诵(礼拜诵经)
、坐禅(参禅、打坐)
、忏念(拜忏或者是持咒、念余佛余咒)
以及苦行(苦行当然也很多)
等一切的福业。简而言之,所有的善,也就是持名以外的所有的杂行、杂善全部是少善根。
对于持戒、布施,甚至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谓的六度万行,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是应该做的,应该随缘、随份去修的,只是这些跟往生极乐世界是不相干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以这些为业因、为正因;不过是一个学佛的人应随缘、随份去做的内容。既然不是往生的正因,对往生而言就是少善根。易言之,如果不是作为往生来讲,就无所谓少善、不少善,也无所谓正行、杂行,自力、他力。
所以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就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往生的正因,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其它一切都不是正因,不是本愿之行,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关系;可是我们不能贬低,或者是轻视六度万行。就我们的身份以及职责所在,应该做的就必须要去做,所以在这里只是就往生的因、非因,而论往生的多善跟少善,不宜混淆不清。总结的说,除了念佛之外,所有的行持,对往生来讲都是少善根、少福德。
「随缘杂善恐难生」:如果众生个个随顺他的根机,或者是他所接触的缘,所修的诸善万行,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话,这是因果不相应的。《阿弥陀经》就说:「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善导大师解释说「恐难生」,恐就是恐虑,很深的顾虑,也就是恐怕不可能,其实是不可能往生。
极乐世界是法藏菩萨以自身圣种性,也就是八到十地的高阶菩萨所发的愿、所修的行而成就的。所发的愿又是经过了五劫,那么漫长的时间,细细的观察二百一十亿的诸佛世界,选取这些世界当中最清净庄严美好的,又加上自己的智慧跟愿力,加上自己的超世愿在里面,所以其清净庄严是超越二百一十亿所有的净土,也可以说是清净之中的最清净,才规划出四十八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圆满了四十八大愿,之后才成就了所谓无为涅槃的极乐世界。
所以极乐世界是究竟清净、无垢、无为、无漏的微妙庄严,可说是阿弥陀佛的报土。报土就是佛本身自在受用,同时也给往生者同样的自在受用。所以极乐世界我们不往生则已,我们一旦往生的话,那么光明寿命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同得殊胜无上涅槃的境界。这一种境界是超越一切,刚刚讲是「离一切相」,没有形相,因此也「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思惟不到,没有所谓的分别、筹量、计度。那种境界《无量寿经》说: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禅宗所讲的: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所以是不可思议的「一真法界」,道绰大师所言的:
真如实相,第一义空。
那么要往生到这样的国土,就必须唯有依凭同样是阿弥陀佛全性起修、万德庄严的本愿名号,也就是《称赞净土经》所讲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才可以往生。
以我们凡夫自力、有为、有漏,也就是有烦恼、有污染所修的杂行杂善,乃至三贤、十圣、分证法身的圣者所修的种种行,是无法往生的。
「不可生」善导大师解释为「恐难生」是另有潜在涵意的,这方面接着会再说明。在《往生礼赞》就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也就是说如果专称弥陀佛名,所谓专就是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毕命为期,这样就十个人十个人往生,一百个人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一千个人往生,百千万亿如此专念,就百千万亿通通往生。善导大师在这里又说: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又说: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在这里所谓的「修杂不至心」,就「千中无一」,因为修杂行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关系,跟极乐世界也不能相应,所以是千中无一;但他如果能够至心的话,也就是「至心回向」,那么也就能够往生。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恐难生」:随缘杂善还是可以往生,只是难而不容易,杂善往生是困难的,除非你能够至心回向。
在这里显示还是可以往生啊。那么怎么样能够往生,就是靠回向。就像《无量寿经》第十九愿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然后「回向愿生极乐」,三辈也是一样;同时《观经》的九品也是回向往生的,也是随缘杂善而回向往生的。
善导大师《观经疏》就说: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也就是说就往生行来讲,归纳之则有两种,一种是正行,一种是杂行。可见除了念佛可以往生以外,杂行、杂善也可以往生。不过善导大师后面又说: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法然上人就依据善导大师这几句法语,而归纳出有「五种正行」与「五种杂行」。五种正行有五种的得,得就是获益。五种杂行就有五种的缺失。就是所谓的如果修正行,尤其是正定业的话,那么跟阿弥陀佛就非常的亲密,一体不离的亲密,同时也跟阿弥陀佛常在一起的亲近,可以说忆念阿弥陀佛是无有间断,所以不回向也能往生,因为本身就是往生的正因,可说是纯纯粹粹的净土之行。
如果是杂行的话,虽然也可以回向往生,但是跟阿弥陀佛不亲、不近,跟阿弥陀佛彼此之间就有间断,而且因为它不是纯粹的净土之行,是疏远的、疏离的、疏杂的,就有这一些缺失。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定善义第九观就说:
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也就是说杂善杂行不管修多修少,「但能回向,皆得往生。」只要能够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通通能够往生。但是善导大师又说: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也就是说虽然「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可是平生不能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不舍,要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不舍,就只有念佛的人,因为「唯摄念佛者」。
那么从以上这几段法语,可以看出这一句「随缘杂善恐难生」就含有好几种意义:
- 一、随自他意。
- 二、随自不生,随他得生。
- 三、随自回向亦可得生,然而甚难。
- 四、虽可得生,平生不蒙光摄。
- 五、生在胎宫,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 六、权实废立
(下文专复专即是)
。
一、随自他意。自指自己,他指弥陀。也就是说杂善是随众生自己的因缘,不是随弥陀的因缘,所以凡是随自己的因缘,不随弥陀的因缘的话,不管怎么修都是属于杂善。因为如果随弥陀的因缘的话,就只有一,没有二、三,不杂修,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念弥陀专复专」。
没有专称弥陀佛名,就是没有随阿弥陀佛的缘,都是随凡夫自己的缘。自己遇到那一个法门,自己就学那个法门来作为往生的因;或者是自己宿世以来的根机,随宿世以来的根机去修学其他的法门,那么这也是随自,随自己的缘。随自己的缘所修的就是杂善,也是少善,也是自力,也是难行,不可往生。如果是随佛缘念弥陀,那就是多善,是他力、是易行,决定往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的结论就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缘佛愿力」也就是随顺佛的愿力,依靠佛的愿力。怎么样随顺,怎么样依靠,就是「十念的念佛」,也就是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的念佛」,这样便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也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两句法语都说随弥陀的缘,就是念他的名号,靠衪的愿力,是属于他力,也就是佛力,佛的愿力,佛的功德力,因此就容易能够往生。
这比喻我们到一间宝库去取宝物作为自己的家产,所取的宝物,除非是取这颗「摩尼宝珠」,不然的话,永远都是少,不是多。摩尼宝珠就是如意珠,本身是清净无垢不受污染,而且能够消除垢秽,能够变化众宝,也能够消除灾难,这就是摩尼宝珠。如果取任何其它宝物都有所不足,因为它们跟摩尼宝珠来讲、来比,都是少不是多。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是「念弥陀专复专」的话,那不只是多,也是大,也是胜,也是无上,正如印度话「摩诃」,「摩诃」有大、多、胜的涵意。
古来注解《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一句经文的注解都各不一样,同时都没有善导大师所解释的来得要简不繁。《阿弥陀经》所说:「善根福德因缘」这六个字,有的拆开来解释,「善根」是什么意思,「福德」又是什么意思,「因缘」又是什么意思。善导大师对这六字经文并不加以拆解,而是整句解释为「随缘杂善」,可说精要确当。随缘而修的善就是杂善,杂善必定是随自己的缘,不是随佛的缘。
如果以同本异译的《阿弥陀经》来对比的话,更可以显示出善导大师所作的解释是非常精要,非常确切的。在玄奘大师所译的阿弥陀经,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对于这一段的经文,玄奘大师翻译说:
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
「少善根福德因缘」七个字,玄奘大师只翻译为「少善根」三个字,简单讲就是「少善」,不能以少少的善,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也就是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与资粮。
如果就梵文本,也就是上一个世纪从尼泊尔所找到的两种版本的梵文《阿弥陀经》来看的话,一种版本是说:
不可唯以下劣的善为根本的。
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在这里说「不可唯以下劣的善为根本的。」另外一本梵文本说:
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国。
众生(愿往生的人)
是不能够以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所修行的任何善来往生的。所以无论从玄奘大师所翻译的,或者是两种梵文本所讲的,都跟善导大师所讲的、所解释的是一致的。也就是杂善:自己以自己所修的都是「杂善」,也都是「少善」。
我们可以比量得知。以五戒为因所得的果就是生而为人,这个就是「为人」的正因正果,若欲生天则善少而不能;如果以五戒的善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更不相应,更是少善而不是多善。如果以十善来讲,十善之因他的正果就是上生天界,要将之做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就太少了。以四禅八定的功德来讲,这个因只能获得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果,如果要做为往生的因,那就仍然同样不可能,因为他的善依旧是少而不是多。所以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所修的,梵文本的《阿弥陀经》就说「此世所做的善行,都是不足以往生极乐世界的。」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这是就「真实功德」跟「不实功德」来作比较,也就是就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有究竟跟没究竟,有漏跟无漏来作比较。我们人所修的五戒,或者生天所修的十善,人天的这个果报,是因也好,是果也好,都是颠倒的,都是虚伪的,不是真实的功德。
所谓颠倒,就是不真,不是真实的,所以叫做虚伪。譬如说我们做梦的时候,梦中的苦、乐,或者哭、笑,梦里面都不是真实的,可是如果一直作梦而不醒过来的话,我们就会把梦当作是真实的。如果把梦当作是真实的话,那就是颠倒。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在六道轮回当中,就好像大梦未醒,我们都一直觉得这个世间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实,所修的善、恶都把它当作是真实的。其实,不只所修的善业是颠倒、虚伪,即使是恶业,也是颠倒,也是虚伪的,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极乐世界是觉的世界、涅槃的世界,唯有随顺阿弥陀佛正觉的名号,领受正觉名号的功德,才能够往生阿弥陀佛涅槃的净土。
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
「故使如来选要法」,「故」就是承接「随缘杂善恐难生」。「使」就是使得释迦牟尼佛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选要法」,阿弥陀佛所选的要法是什么?就是选择「本愿称名」。因为佛佛道同,因此,也使得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引导我们解脱轮回,往生极乐,也从八万四千诸善法门当中,选择本愿称名来教导、规范我们五浊恶世的「恶众生」。
称我们是恶众生,简单讲就是恶人,我们都会觉得好像有点不平。其实,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出生在这五浊恶世的众生,贪瞋痴都特别强盛,业障特别深重,《地藏经》就说:
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又说:
其心刚强,难调难伏。
所以我们如果反问我们自己,我们就会很谦柔的低下头来,自认自己是一个刚强、难调难伏的罪恶凡夫。给我们罪恶凡夫所教导的、所约定的法,这个是「要法」,为什么是要法?刚刚讲极乐世界是酬报法藏菩萨因地四十八大愿,以及兆载永劫积植菩萨的无量德行而成就的无为涅槃的净土,以我们一切凡夫乃至三乘的圣者所拥有的诸善的功德、因缘,是不能够往生。只可以以阿弥陀佛这一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本愿称名念佛,以这一个因才能够往生。因此,使得释迦牟尼佛也这样的跟阿弥陀佛来教导我们众生,就以本愿念佛,往生本愿所成就的净土。
选要法,「要法」是指这一句弥陀佛名,也就是本愿称名,不是《观经》所讲的定、散的要门。
同时,这个「要」也是专的意思,所谓「专也、求也、契也」。因为本愿的称名念佛,不是随缘杂善,如果随缘杂善的话,就不是本愿的称名念佛,也不是往生的正因。本愿的称名念佛既然合乎弥陀的愿、往生的正因,当然就可以让我们来专修,以这来求愿往生极乐世界,来契应弥陀本愿。所以释迦牟尼佛不选择诸善万行,而独选择专称弥陀佛名,唯有专称弥陀佛名是可以专修、可以求愿、可以契应的法门,所以说「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开示,对我们的教导,甚至是对我们的敕命。教念,「念」就是称名念佛,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在《观无量寿经》中,是以定善跟散善来引导归入专念弥陀名号,以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讲的话,就是阿弥陀佛的正觉名号,阿弥陀佛成正觉成就了什么?就是成就了这一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来做为十方众生往生的正因、正行、正定业。
在玄奘大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就说这一句名号是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而在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阿弥陀经》说这一句名号是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以光明来显示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弥陀光明,在《观经》里面就显明他的功能而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将《弥陀经》以及《观经》的这两句经文融合而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个「要法」也就是说,念弥陀专复专的念佛人都永远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
同时,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谓「法界藏身」,就是十方法界一切诸佛的功德,都完全具备在阿弥陀佛一佛当中,无有丝毫遗漏。所以只要专称弥陀一佛,等同具足的称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谓「举一全收,无欠无余」。
最能够贴切显示的就是这一首偈语:
阿字三世一切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这几段法语彻底的显示出「教念弥陀专复专」的这句弥陀名号的殊胜与超绝。
「专复专」大意有三:
- 一、显示二重废立。
- 二、显示一行、一心。
- 三、显示释迦牟尼佛的殷勤劝喻。
一、显示二重废立:
也就是杂正、助定的废立。教念弥陀专复专,第一个专就是要专于正行而舍杂行,舍杂行就是舍一切的八万四千法门做为往生的因,要专取五种正行为往生的因,这是第一重,第一个专的废立。第二重,也就是第二个专就是搁助行、专正定业,因为正行有五种,除了专称弥陀佛名之外的其它四种是为了助成专称弥陀佛名,如果能够专称弥陀佛名的话,即使没修其它正行,也已足够往生了,这是二重的杂正、助定的废立。
二、显示一行、一心:
专复专第一个专,是专于「专称弥陀佛名」的一行;第二个专是专于对「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一心。所以第一个专是专修一行;第二个专是成为一心,也就是成为专一行、一心的意思。专就是一,所以专既然是一的话就不是二,也就是说不要有二心,要一行、要一心,不要二行、三行的杂行,不要三心两意。总的来讲,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后永不变迁,变迁的话就是去修杂行了,那么对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信心随之也就变了。
同时,这个专也是「横超」的意思,超胜万法,横超生死大海,横超涅槃界,速成佛道,专就有这一些涵义。
专复专也是《阿弥陀经》「一心不乱」的涵义,所谓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专;不乱是不杂乱,不杂乱也是专,所以专复专是一心不乱。
以定跟散来讲的话,这里的一心不乱是无所谓定、散的一心,因为既然已是专念弥陀佛名,所以是不管定心也好、散心也好,都是往生的正定业。但如果要强论功夫上的一心的话,那么是属于定的一心还是散的一心呢?那当然就是散的一心。也就是说,我们即使念佛的时候依然有妄想杂念,但是我们都专一的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永不改变,叫做散的一心,这一心的念佛,不管定散,都可称为「念佛三昧」,因为是正定业,必定往生故。
三、显示释迦牟尼佛的殷勤劝喻:
释迦牟尼佛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我们念弥陀要专复专,要专而又专,你要专不要杂,说一次恐怕我们没有听进去,又说第二次、第三次,甚至N次。如经文所言之意:「若一日要专念,若二日也要专念,乃至若七日、若七年、若七十年,也都要尽形寿的专念弥陀佛名。」所以专复专就是一再的、不断的提示我们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不要二行、三行的杂行,不要三心两意。
还有专复专就是龙树菩萨在《易行品》所讲的: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能够专复专就是显示我们对于阿弥陀佛的恭敬信顺;如果不是专复专的话,就表示对阿弥陀佛不够恭敬、不够信顺,这是非常显然的;如果是真的恭敬、真的信顺的话,就会只有随顺佛意,不会随顺自意,也就不会转往随缘杂善。因此,能够专复专就是龙树菩萨所讲的「恭敬执持」、「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专复专也是所谓的三心、四修、五念当中的四修通通具备了,四修就是「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能够专复专就是恭敬而不余修杂行,同时,所谓誓毕此生无有退转而无间的念佛,因此,也是合乎长时修,所以专复专就是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
我们能够专复专的念佛,所谓的三心、四修、五念就通通包含了。三心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也就是《观经》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五念是天亲菩萨《往生论》的五念,以五正行来讲的话,五念就是五正行。所以不管三心、四修、五念,只要专复专的称名念佛就通通包含在里面了。因此三心、四修、五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专复专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首偈: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涵盖我们这个法门的目标、方法,教、理、行、果,与净土三经一论的扼要。所以,这一首偈语非常的好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把它背下来,要了解它的道理。
极乐无为涅槃界,涅槃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等觉-菩萨还不能够理解的境界,要进入这样的境界,方法是什么?如果是修八万四千法门就不能够进入;如果是专念弥陀佛名那就能够进入涅槃界。所以,善导大师有一句偈语说:
念佛即是涅槃门。
法照大师也说:
念佛成佛是真宗。
有一句话说:登门入室。登门才能够入室,你要入哪个房间,必须要登哪个门;你不登那个门,就不能入那个房间;甚至登错了门,就永远不能到达那个目的地。我们要入涅槃界,就必须走涅槃门,涅槃门就是念佛,所以说「念佛即是涅槃门」。那么其它的杂行、诸善能够入涅槃门吗?是涅槃门吗?那就不是。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面就把整个一代佛教判为两门而说: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从这一句法语就可以显示出要保证到达目的地的话,它的条件必须是易、容易,如果是易的话,那么就人人都能够到达;同时,是易、又是顺风,所以让大家有安乐的感受。如果不易而困难的话,就难以到达,就一定会退转;何况如果又是苦修苦行,那就更不能够普遍适合于所有的人。
如果是要在娑婆成佛,娑婆进入涅槃,那势必要发菩提心,广修六度万行;但如果是要在净土、极乐净土成佛,那就唯有发愿生心而专念弥陀佛名。因此,善导大师说要专念、专复专。
接下来请大家看讲义:
(讲义文)
三经一致,皆名「称名念佛」为往生正因,往生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也就是一直以来引用《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甚至引用传承的祖师的法语,来显示三经所讲的是同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所以说「三经一致」。
虽然《无量寿经》讲四十八大愿,其中有十九愿,有二十愿,也有三辈;《观经》讲十三定观与三福九品,但是这不是它的目的,它的真正目的是在导归第十八愿的本愿称名,所以都在显明称名念佛。称名念佛是往生的「正因」,正因跟非正因是相对的,正因就是决定能够往生,不是不定的,决定能够往生就是往生「正定业」,所谓正定业就是决定的业。如果不是决定的业就是「不定业」,而跟往生完全没有关系的业就是「邪定业」。
为什么「称名念佛」是往生的正因、是往生的正定业呢?因为就是「顺彼佛愿故」,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根本愿,不是随顺其他或者是随顺自己的杂修杂行。
这个讲题今天晚上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