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净土教理特色(下)

──2019年7月6日台北弘愿念佛会第六届志工研习开示

诸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南无阿弥陀佛

第一堂谈到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对《观无量寿经》所作的大意,也就是“要弘二门判”当中说到“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那在《观无量寿经》当中,安乐能人(阿弥陀佛)在哪个地方显彰别意之弘愿呢?当然后面有说“弘愿者,如《大经》说”,但是既然释迦牟尼佛在讲“定善”的时候阿弥陀佛有在当中显彰别意弘愿,应该在经文当中出现才对,这些地方是哪里呢?

“显彰”就是把不明显的显示出来,让人家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能够正确的看清楚,而不会模模糊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认识。在《观无量寿经》中显彰别意之弘愿的地方可说有三处:第一个地方在第七观“华座观”一开头的地方,而且是最指标性的。释迦牟尼佛说: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
  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释迦牟尼佛殷重地告诉阿难尊者及韦提希夫人,说“我要为妳講解消除苦恼的方法”,你们要把这个除苦恼法传播下去,不使它断绝。话一说完,阿弥陀佛突然带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显现在空中,韦提希夫人看到后,当下获得了信心而欢喜。

释迦牟尼佛讲十三种定观,从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一直讲到宝树观、宝楼观,进入第七观宝华观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讲除苦恼法呢?因为本来韦提希夫人是请求释迦牟尼佛为她讲解观想极乐世界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就随顺着韦提希夫人的请求,从日观、水观、地观……一直讲到第六观结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发现到韦提希夫人起了苦恼,同时也知道显扬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机缘已经到了。

为什么?韦提希夫人是一国的第一夫人,她在王宫当中享受着荣华富贵,未必晓得民间疾苦,也毫无修行的观念与经验,之所以要求生一个清净、安乐的地方,是因为她的儿子阿闍世太子叛逆篡位,甚至把他的父王关在七重大牢里面,而且又要杀害她,身为父母者,心中肯定非常痛苦。同时也认识到,这个世间是一个无常、造罪造业、彼此痛苦的地方,可以说在这场宫廷政变当中,让她深刻体会到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世间是无常、苦,最后终将成空,没有一个固定永远存在的。再恩爱的亲人、再富贵权势,只不过是一时的现象,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真实,而且都在造罪造业、受苦受难。所以韦提希夫人才请求释迦牟尼佛告诉她一个清净、光明、安乐,不会造恶,听不到恶声,见不到恶人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把全法界的净土显现给韦提希夫人选择,同时加持韦提希夫人,让韦提希夫人有智慧看到极乐世界的清净光明而选择极乐世界;韦提希夫人因此请求释迦牟尼佛教她思维极乐世界,观想极乐世界,以便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因此释迦牟尼佛才从散善三福,然后再从日想观、水想观……一直讲;韦提希夫人听释迦牟尼佛所讲,她深刻领悟到自己一点也做不到,不只入定观想做不到,即使三福当中的世间之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她也做不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更是做不来。所以一直听到第六观宝楼观结束之后,韦提希夫人绝望了,因为这些她一点​​都做不到,这样的话怎么到极乐世界?不能到极乐世界,就永远在这样的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中,跟恶人见面、常听到恶声、看到恶事,这样的苦恼逐渐的涌上心头。这一种苦恼,可以说是一种解脱的绝望。

释迦牟尼佛有他心通,了解韦提希夫人的苦恼──其实这个苦恼不只是韦提希夫人一个人的,也是所有众生的。佛陀出现世间,本来就是要救度所有众生当生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得到不生不灭的涅槃之乐;而能够达成这个目的的法门,就只有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救度,没有第二个法门。可是要讲出这样的一个法门,也必须等待机缘,不是随时面对任何人都能够讲的。假设对方不是那样的根机,时候未到,所讲的不但对方听不进去,反而会遭来对方的反驳,乃至诽谤。

所以释迦牟尼佛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开展三百余会的法座,目的就是在做基础教育,以便众生机缘成熟而开讲弥陀救度的法门。那机缘在这个时候到了,所以《观无量寿经》的经文就说,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露出微笑,为什么?因为内心欢喜,欢喜佛出世的本怀要完成了,要圆满了,要开展他本怀的法门了,所以才微笑。

所以第七观开始,看似释迦牟尼佛突然间说“我要为妳講解出苦恼法”,其实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晓得韦提希夫人她绝望了、苦恼了;她的绝望苦恼也是属于众生的绝望苦恼,而这个绝望苦恼的解除就在于阿弥陀佛身上。所以当释迦牟尼佛跟阿难尊者以及韦提希夫人说“你们要专一、寂静地谛听,我现在要跟你们讲的是很重要的”。当讲了这一些话之后,似乎释迦牟尼佛就暂时隐避休息了,接下来主场就让给阿弥陀佛──此时,阿弥陀佛就出现在空中。韦提希夫人没有想到阿弥陀佛会出现,乍然一见,立刻五体投地感恩顶礼。显示“除苦恼法”,不在三福,不在十三种定观,不在其他任何宗派、任何经典,而是在阿弥陀佛本身。

所以《观经》第九观就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因为看到阿弥陀佛,就晓得阿弥陀佛的心。那佛心是什么呢?“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所谓佛心,就是以平等的慈悲、不讲条件的慈悲来普遍救度任何人。所以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就晓得弥陀救度的悲心,这个就是“见佛得喜”,看到了阿弥陀佛得到了信心欢喜、信心决定,也就是被阿弥陀佛救到了。这是在佛陀的时代,现在我们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这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

因为第十八愿已经成就了,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成佛之后是以这一句名号来救度众生,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统统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所以这一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愿”跟“行”所有功德的结晶,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充满弥陀的悲心,也充满弥陀的灵力。这句名号不只是白纸黑字六个字而已,不只是一个声音,他有眼睛,有耳朵,有心肝,有三明六通,所以我们听到了这一句名号的来龙去脉,晓得这一句名号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所完成的,是要救度我们十方众生的,所有离开六道轮回必须具备的功德,这一句名号都有;能够从离开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的所有功德,这一句名号都有;在极乐世界让我们断除烦恼、断除无明,进入佛的涅槃境界,这一句名号的功能也统统具足。听到了这些内容之后,就会“信心欢喜”,也就是获得救度。

所以“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闻其名号,欢喜踊跃”,就跟韦提希夫人一样被佛救度。

这是彰显弘愿的第一个地方。是阿弥陀佛主动显示的。

彰显弘愿的第二个地方是在第九观的一段经文: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阿弥陀佛所放出的光明遍满法界,不受任何障碍,目的就是要救度念佛的众生。

摄取”的意思就是救度、保护,平生保护我们,临终接引我们,让我们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成佛。“摄取”是古文,白话就是保护、救度的意思,这是弥陀佛名自然的功能,所以也是阿弥陀佛主动地显示弘愿。

彰显弘愿的第三个地方,是九品往生段“下品上生”的地方。

下品上生是一个造恶多端的人,如是因,如是果,这样的人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必定燃烧到他的面前,这时候他非常的惊怕、恐慌,可是因为宿世跟阿弥陀佛有结过佛缘,所以在他惊怕、恐慌的时候,遇到了善知识来为他讲解十二部的经名,让他除去了一千劫的大罪,但如此还不至于让他离开轮回;那个时候善知识就教他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下品上生的恶人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就断气了,当下就看到阿弥陀佛带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主动、欢喜地来迎接他,而且赞叹说:“善男子,因为你念佛的缘故,你的罪统统消灭了,我来迎接你到极乐世界。”

他只是念了一声佛,就消了生死之罪;他是一个平生作恶多端的人,毫无一件善事,可是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也赞叹他是善男子,可见真正的善就是念佛。这也是阿弥陀佛主动显示他弘广大愿的地方。

当然,释迦牟尼佛在“正宗分”的定善、散善当中也有谈到念佛,不过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并不是阿弥陀佛主动亲自显明的,所以那些就不是安乐能人显彰别意弘愿的地方。

有人可能会疑问说,既然释迦牟尼佛“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讲称名念佛就好,而绕了一大圈?既讲散善,又讲定善,可是最后却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那前面所讲的不就是多余的吗?

其实不是,这个是一个铺路的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这些铺路,就没办法继续往前。因为众生的根机、习性就是这样,一开始就能接受弥陀救度的这种根机其实并不多,都是要绕了一圈,自己去体验,碰撞一番,这也碰钉子,那也碰钉子,千门万法都走不通了,才晓得“门余大道”──八万四千法门之外有一个宏广大道,就是弥陀的弘愿救度。

  《观经疏.散善义》“五正行”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653页)

这一段文跟善导大师所解释的“流通付嘱文”是互相呼应的。

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里所讲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解释。

怎样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怎样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不管行住坐卧,不管时节久近,也就是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尽量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而念念不舍,这就是“正定之业”;“正定之业”就是指正因,直接的因。如是因,百分之百就得如是果,不会有偏差的。表示只要念佛,将来必定往生。

善导大师在这里有讲一个原因,就是“顺彼佛愿故”。也就是说,因为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跟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道交;那如果不是念佛,就不是顺彼佛愿,就没有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那就不是正定之业,就往生不定。

  《往生礼赞》说(意)︰“专修专念,百即百生;杂行杂修,千中三五。”(861页)

意思就是刚刚讲的,念念不舍的念佛,十个十个往生,一百个一百个往生。所谓“万修万人去”,是决定性,没有或然率,也没有不定的;那假设是杂行杂修的话,则“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这也显示专称弥陀佛名就是“正定之业”。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484页)

这是对第十八愿简明扼要的解释,同时也以第十八愿涵盖其他四十七愿。也就是说,其他四十七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指向第十八愿,要称我名号,要愿生我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615页)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这三段法语揭示净土三经同一宗旨,就是净土三经有一个共同中心: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也就是说,不只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都唯一在说明要专念弥陀名号就必定百分之百的往生,《观经》也是一样,不论是定善文中、散善文中,也是在唯一标示专念弥陀名号就百分之百往生。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观念法门》835页)

《无量寿经》有说到上辈、中辈、下辈,这是《无量寿经》以三辈来含盖九品乃至无量品的千差万别的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无论上中下,都要念佛,都要以念佛为唯一往生弥陀净土的正因。这无量种的根机,依他们各个根机、依他们各个岗位、身分去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这样的话,不论何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主动、欢喜的跟二大菩萨、清净海众来迎接他,统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往生礼赞》905页)

这是净土宗的“赞佛偈”,揭示净土三经的正义,三经正义即是:唯有专念弥陀佛名,必蒙弥陀光摄,必生弥陀净土,必证十地愿行,何以故?弥陀本愿故。也就是显明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光明都在专念弥陀名号当中,所以说“唯有念佛蒙光摄”、“专称名号至西方”、“十地愿行自然彰”。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法事赞》775页)

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报土的境界,报土当然也涵盖法身土。极乐世界既然是涅槃的境界,以我们凡夫所修行的定善、散善,或任何法门的修行都难以往生;也不是不能往生,而是要回向。但由于这一些法门很难,做得到才能回向,做不到怎么回向?所以说“恐难生”。因此释尊就为众生“选要法”,选择一个必定往生的方法。“要”就是扼要、正因的地方,就是教念弥陀、专念弥陀,唯一、无二、无杂。生命跟弥陀名号结成一体,这就是“专复专”,要一路专到底。

接下来,看第二个主题“众生观”。

 

二、众生观——九品皆凡,凡夫入报。

善导大师净土教理思想的另一基础,即是在于对众生的观点,这从五部九卷所流露的心境就可以很明白的看出来。

善导大师是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凡夫,是罪业生死凡夫,乃至是常没众生的凡夫。同时,进一步主张凡夫念佛往生弥陀报土,这就是“凡夫入报”。

第一个主题,是善导大师的“念佛观”,也就是“本愿称名”。

第二个主题,是善导大师的“众生观”,也就是“凡夫入报”。

这两个,是善导大师思想的核心,这两个拿掉其中一个,就没有善导大师的思想,也就没有善导大师的思想特色。“本愿称名”是善导大师尽他的生命在强调提倡的;“凡夫入报”也是善导大师声嘶力竭在纠正错误解释《观无量寿经》的地方。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是传承于道绰、昙鸾、龙树、天亲,乃至净土三经一贯的法脉,又加上他对教理的深入,以及自己的宗教修行的见证体验,同时又加上当时内外教界的背景所淬链出来的思想,这个思想其实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所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就是善导大师教理思想的核心、根本,也是特色的地方,是善导大师尽一辈子专一而积极在弘扬的。所以前面这两个主题──“念佛观”、“众生观”是善导大师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众生命脉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众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样的我们、这样的人,要怎么离开苦恼世界?要怎样往生弥陀报土?这些都是善导大师最根本要显明的。

这里有几段偈语: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456页)

这是《观经四帖疏》最前面“归三宝偈”的文句。善导大师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之后就写下了十四行的偈语,每一行四句,每一句五个字。“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是归三宝偈最前面两句。

善导大师呼唤道俗,所谓“道”就出家众,出家众包含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以及式叉摩那;“俗”就是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时众”,当时的大众。“道俗时众等”就涵盖那个时代的有修行、没修行,以及现在到未来,乃至法灭之后的众生统统包含在里面。

“各发无上心”,“无上心”是大乘法门的基本,如果不发无上心就不是大乘法门。“无上心”就是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有这个心,进一步行菩萨道,如果根机锐利,道业有进无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够成佛。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利根,道业又退了的话,成佛就遥遥无期。

所以,不管圣道门或净土门都要发无上心、成佛的心。菩提心归纳有二种:圣道门的菩提心与净土门的菩提心。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极乐世界的心,因此净土宗“回向偈”就说“同发菩提心”。所以,虽然名相一样,但是内涵不一样。

净土宗的菩提心不是自己发四弘誓愿,自己经过三学六度、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这样的。那是圣道门的自力难行道,我们即使有心也没办法做得到,所以我们就先到极乐世界,而刚好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断除烦恼、破除无明、进入佛的境界;进入佛的境界自然就会有佛的智慧、慈悲跟愿力,能够主动的下化众生。所以净土门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在于“愿生弥陀净土”。

所以这两句话当中,就显示出众生的根机。众生的根机都是罪业深重的烦恼凡夫,因此都必须接受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

下面又说:

  生死甚难厌,佛法甚难欣。

要我们这一种根机的众生厌离生死、欣慕佛法而修行,是不可能的。所以接下来就说: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

我们凡夫哪有金刚志?接受弥陀的救度的这种愿,就是“金刚志”。阿弥陀佛救度我们金刚不变,我们接受弥陀的救度心也不改变,这就是“金刚志”,因此善导大师接着就说“横超断四流”。这个法门是横超的,“断四流”就是断绝生死轮回。横超表示他力、佛力,佛力才能够横超。自力就是竖出,必须靠自己一层一层往上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离开三恶道;然后断八十一品思惑,断前面的九品思惑,离开欲界,然后一品一品断除,离开色界、无色界,才能完全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净土法门是横超的,以信受弥陀救度,就能不断烦恼而横超三界六道,直入弥陀报土而成佛,这就是“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从这里就可以更了解前面所讲的“各发无上心”就是接受弥陀救度,“愿入弥陀界”横超的法门。显示“道俗时众等”都是罪恶生死凡夫,不是贤善精进的根机。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一开始这两句,就已经显明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

  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457页)

  予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712页)

这都是以自己第一人称来说,而一即一切,也涵盖所有的众生都跟他一样。

“愚痴身”,一切的罪恶跟痛苦都是来自于愚痴,因此旷劫流转六道,到现在还没有出离。这显示他对自己清楚的认识。

学佛,要学什么呢?学晓得自己的“本来人”。以禅宗来讲,所谓“本来人”就是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来如如、不动不变,没有贪瞋痴,不会起恶念造恶事。可是我们的本来人是什么?就是愚痴,就是罪恶。善导大师说:

  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458页)

以一般圣道门都讲“心净国土净”,要在他的内心去寻找佛性,去成佛,去跨越烦恼、六道轮回。但其实是做不到的。

善导大师很明白清楚的开示我们说,由于“垢障”,“垢”就是贪瞋痴三毒,“障”就是业障,旷劫以来我们垢障很深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佛性没办法显露出来,没办法产生它的功用。

如果以圣道门来讲,必须显照净体,如果不显照净体的话就继续轮回。可是靠我们自己显照净体,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岂不是势必要继续轮回?幸好有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指出我们的本性,警戒说: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
  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645页)

不要外面显现是一个贤圣的根机,是一个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一个能够精进修行的人。因为显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虚假的。

这个看起来像是颠覆佛教的观念,因为佛教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般儒家要希贤希圣;而不管修什么法门也都要精进不懈怠,可是善导大师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法门不在于显现贤善精进?要认清自己是一个内怀虚假的人?

我们可以自省:自己是不是内怀虚假?

善导大师说:

  纵发清心,犹如画水。

我们即使有一刹那清净的心,但好像在水面上写字画画──水面上写字画画能成一个字体吗?不可能。

贪瞋邪伪,奸诈百端”,“贪”,喜欢顺境的就是贪;“瞋”,凡事违背我们心意,跟我们观点不一样,就会对立冲突,就会起瞋;“邪”,我们内心都有邪思邪念,不合乎正义正理;“伪”,我们都做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行;“奸”,我们内心都很奸巧;“诈”,说话欺骗他人;“百端”,这样的情况非常非常的多。

恶性难侵”,旷劫以来被这样不好的贪瞋邪伪习性薰染,这样的业习已经很坚固,难以消除,只有持续增长、膨胀,很难减少,何况根本断除。

事同蛇蝎”,当我们情绪起来的时候,充满着贪欲、瞋恨的恶性;内心虚假、奸诈、猜疑、忌妒、不平、不满、执拗、刚硬、傲慢、尖刻、凶狠、毒辣……这一些心性跟情绪永远没有断绝,难以停止,情绪一起,心如蛇蝎的狠毒。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我们都曾经有这样的起心动念。

像这样的人,外表显现贤善精进,可说是言行不一,内外不符的。所以,要我们认清自己。

善导大师说: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不犯法,就不会进监牢。这个三界的牢笼,这个燃烧的火宅,我们旷劫以来都在里面,为什么?因为烦恼深重又善根薄少。我们可以说全身上下、心里内外都是烦恼,除了烦恼,没有其他的。我们的心就好像黑炭,再怎么抹、怎么洗都洗不白。如果我们能够体认自己是这样的人,是世界上的恶人、罪人,而且是罪人中的罪魁,这样就能够获得弥陀的救度,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很少。

善导大师就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647页)

我们就是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所以旷劫以来直到今生今世还在流转。

有的人认为,虽然我旷劫以来流转,但这一辈子或许有希望出离,这一辈子没希望,下一辈子肯定有希望出离……。可是善导大师已经为我们下了一个定案:即使下辈子、下下辈子、永远的未来,也“无有出离之缘”。可见我们是三千世界当中第一的罪人、恶人,才这样的无有出离之缘。

而这样的众生,就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所以认清自己的根机,很重要、很可贵。

善导大师就进一步说“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针对的就是我们这一种众生,只要我们不怀疑、不踌躇、不顾虑,直接接受弥陀的救度,念他的名号,就是“乘彼愿力”,百分之百能够往生。

这个就是善导大师自己对自己,以及对所有众生的看法。这样的看法不是悲观,也不是故意要跟佛陀唱反调(佛陀说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偏偏安于罪恶众生),是为了显示救度的妙方──如果不认清自己有这么严重的病症,一颗灵丹妙药在这里,我们也不会愿意接受。

因为时间的关系,接下来的第三大段“佛身观”,第四大段“佛土观”,请大家带回去看。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讲义】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一、念佛观 二、众生观 三、佛身观 四、佛土观

一、念佛观——定善、散善、称名。

善导以《大经》核心教理解释《观》《小》二经的行门,并做要弘、正杂、助正的废立。《大经》核心教理即是第十八愿、愿成就文、流通文、愿成就偈。善导念佛观即是以第十八愿为本,导引圣道门自力难行的定散诸机,入净土门弘愿(本愿)念佛之一行。《观经疏.玄义分》说: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净土宗圣教集》459页)

《观经》“正宗分”并说观佛、念佛,而“流通分付嘱文”(709、710页)则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科判说︰“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其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三处弥陀主动彰显弘愿:一、华座观“住立空中”文;二、真身观“光明遍照”文;三、下品上生“化佛赞叹”文。

一、华座观“住立空中”(154、155页)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
  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160页)

二、真身观“光明遍照”文: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159页)

三、下品上生“化佛赞叹”文: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176页)

《观经疏.散善义》“五正行”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653页)

《往生礼赞》说(意)︰“专修专念,百即百生;杂行杂修,千中三五。”(861)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484页)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615页)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观念法门》835页)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905)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775)

二、众生观——九品皆凡,凡夫入报。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甚难欣。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456页)

  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457页)

  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712页)

  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458页)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645页)

  纵发清心,犹如画水。(496页)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往生礼赞》855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647页)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472页)

三、佛身观——阿弥陀佛是报佛

《观经疏.玄义分》(484页):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经》 (卷下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
  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四、佛土观——极乐世界是报土

《观经疏.玄义分》(487页):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观经疏.定善义》(606页):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什错,绝无少分相似也。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
  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