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善导大师〈赞佛偈〉: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传统〈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传统〈赞佛偈〉是北宋择瑛法师所写的,这位法师名气不高,一般也不知道。择瑛法师这一首〈赞佛偈〉是根据什么所写的呢?完全是根据《观无量寿经》,前面六句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的“第九观”,后面两句是根据“九品”文段而来的。

《观经》言:

  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由《观经》此文,便知传统〈赞佛偈〉前面六句,都是在描述《观经》第九观(真身观)的内容,亦即把这一段经文浓缩为六句。这样的浓缩,方便持诵,可是就意义内涵来讲,并没有显出弥陀本愿的深度与广度。反观善导大师的〈赞佛偈〉,就有把这一段经文的功能力用,赞叹、宣说出来。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但其实谈起“净土宗”,不论在教理的架构或祖师的传承,只有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才具备宗派的条件。对于这样的见解,如果不了解教理,就不容易肯定;反之,如果了解教理,或者在佛学院有上过课的话就会肯定,必须属于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才堪称为纯正的净土宗。

因为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承接于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又承接于昙鸾大师,昙鸾大师则向上承接于龙树、天亲菩萨,而龙树、天亲菩萨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完全都是融会贯通净土三经,把净土三经的精华,全含摄在核心著作之《易行品》以及《往生论》中,所以龙树菩萨对净土法门最大的奉献就是《易行品》。至于天亲菩萨,虽然他专弘唯识,可是在净土法门却写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往生论》。接下来的昙鸾大师就是会通这两位菩萨的净土思想,写了一部《往生论注》,注解《往生论》,然后经过道绰禅师下传善导大师。善导大师二十几岁时就证入念佛三昧,自古以来,被公认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并且写了五部九卷的著作,把净土法门整个开宗立派所应具备的教理、架构统统呈现出来,所以净土法门到了善导大师是集大成者。

因此,就阐扬净土的历代祖师来讲,只有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是最专精、最纯粹的净土法门,可惜的是,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著作,在唐朝末年就从中国失散,只有《往生礼赞》被冰存在一部拜忏的本子里面,其他的著作都在中国消失了。善导大师的著作虽然在中国消失了,可是在日本却被完全保留着,而且长久以来,由于有法然上人依善导大师的思想,创建日本净土宗,因而善导大师的著作思想在日本源源不断的传承到现在,而且被发扬光大。

而中国的净土法门呢?唐朝末年之后,就没有善导大师这种思想、内涵了,所传承的大部分都是以天台宗的思想为主,像北宋时代的知礼大师或慈云大师,他们都是天台宗行人,他们是“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所以一方面讲止观,一方面也著作净土的文献;另外一位元照律师,是律、净双修的;还有明朝末年莲池大师写《阿弥陀经疏钞》,也是揉合天台、华严和禅宗的思想来注解《阿弥陀经》;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他的高着《阿弥陀经要解》,同样是以天台思想来注解《阿弥陀经》,这些大师们的思想著作长期影响后来的中国净土法门,但可惜完全看不出善导大师思想的影子,为什么?因为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著作,既然没有在中国传承、弘扬,所以他们也无从接触,也就流露不出那个思想来,结果所注解的都是掺和了圣道、自力、难行的成分,失却了净土法门他力、易行的特色。

在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当中,只有出生在唐朝的少康大师、法照大师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思想,所以法照也好,少康也好,他们的净土思想是跟善导大师一致的;以近代来讲,则只有民初的印光大师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思想。

也因此,自古以来净土宗的〈赞佛偈〉都用择瑛法师的。现在我们可以说福德因缘具足,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著作思想已经回归本国,除非没有接触到,不晓得它的殊胜、难得,既然知道了,尤其我们的法脉是善导大师的法脉,而我们这一位祖师另有更具深广度的〈赞佛偈〉,当然就要回归祖师,恭诵我们这个法脉的祖师所写的〈赞佛偈〉。

在共修或法会的时候唱诵善导大师这首〈赞佛偈〉,除了因为此偈属于我们这个法脉传承的祖师所作之外,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赞佛偈〉有它深广的涵义,这方面可以从文献来了解,能写出这样内涵的赞偈者,自古以来,除了善导大师之外,莲池大师也好,蕅益大师也好,其他祖师也好,都未能写出这样内涵的赞佛偈。

面对这样深广的内涵,一般而言,如果没有涉猎我们这个法门的教理,没有听闻解说的话,那也看不出来,所以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来跟大家研讨这一首〈赞佛偈〉 。为了让大家对这首〈赞佛偈〉的内涵,能够听闻之后仍然可以留在心中、留在手边温习,所以我就写了一份补充讲义。

善导大师这一首〈赞佛偈〉,前面三句也是从《观经》第九观(真身观)的经文而来的,而且是把这个经文浓缩包含在前面三句当中,更把经文的内涵、功能力用都发挥出来。传统的〈赞佛偈〉只有描述经文,可是经文的宗旨、功能力用、殊胜之处,却没有显现出来。为了帮助大家能够体会这一首〈赞佛偈〉殊胜的内涵与法味。我一方面带领大家念读讲义,一方面稍为解说:

 此偈含三经要义,三经正意,三佛本怀:唯在念佛往生,显明第十八愿之旨。

 当知三经一致,唯以专念得生为宗。

三经要义”,善导大师这首〈赞佛偈〉总共有八句,这八句的〈赞佛偈〉是涵盖净土宗的正依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的核心要义,也就是念佛。

三经正意”,三经主要在说什么?都显现在这一首偈子当中。

三佛本怀”,三佛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三佛的本怀在哪里?也显现在这一首偈子。

透过这一首偈子,让我们知道三经的正意、三佛的本怀,在于使众生专念弥陀佛名,必定往生弥陀净土。所以这一首偈子,显明三经的正意,同时也归根结源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尤其是其中的根本愿“第十八愿”。因为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与修行,就没有极乐世界,也没有弥陀名号,也没有我们的念佛往生,当然也没有释迦牟尼佛来宣扬这个法门,也就没有十方诸佛来证明这个法门,所以溯本归源,就是弥陀第十八愿。

当知三经一致,唯以专念得生为宗”,透过这一首〈赞佛偈〉,让我们了解净土三经的宗旨,并非各别不同,而是三经一致的。虽然释迦牟尼佛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徒众,从不同的角度讲这一个法门,可是并不是说这一部经跟那一部经的宗旨、目标、方法不一样,不是的,都是在讲同一件事,所以是“三经一致”的。

每一部经,概括来说都在讲两件事情,哪两件事呢?就是“目的”与“方法”。《阿弥陀经》很简短,一开始就在讲极乐世界多么的殊胜庄严,目的是为什么?就是让我们向往,成为我们所向往、所追求、所要去的地方。《阿弥陀经》的目的是这样,所以,一开始讲极乐世界,广说极乐世界的庄严,来让我们深生欣慕,如果极乐世界还有痛苦,还有轮回,还有烦恼,那我们不会向往;极乐世界是没有三恶道,没有六道轮回,没有生老病死,没有烦恼,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一旦到了那里,就能够显现出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具足四十八愿,谁不向往呢?但是向往归向往,境界那么殊胜,要到那里的方法如果困难不易做到的话,跟我们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可是,如果这么殊胜的地方,他也能去,我也能去的话,那就跟我们有绝对的关系了,这个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可是,要到极乐世界要怎么去呢?《阿弥陀经》接下来就讲往生的方法,就是“执持名号”。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要到极乐世界并不困难,很容易。当然,那样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涅槃的境界,少善根福德肯定不能到达,必须多善根多福德,然而一般凡夫哪有善根福德?何况要多善根、多福德。可是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所以他在五劫思惟当中,就为我们做好了完整的思惟,在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当中,已经为我们积植了能够到极乐世界多善根多福德的功德资粮,这些功德资粮在哪里?就在这一句佛号中。所以这一句六字名号,叫万德洪名,表示我们只要执持名号,就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必定能够到极乐世界。

总之,《小经》《大经》《观经》,都在讲什么?讲目的地是极乐世界,讲方法是执持名号,执持名号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正定业。所以三经都是一致的。

《观经》讲十三观,讲十三观做什么?我们又做不到,讲这些用意何在?虽然做不到,可是晓得极乐世界是这么庄严的话,就会向往;既然向往,那就告诉你,只要专念弥陀佛名就能够去。所以《观经》前面很长的经文,讲定善的十三观,让我们了解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而生起欣慕向往之心。因此善导大师说:“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最后讲执持名号,怎么执持名号呢?最后结论的经文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释迦牟尼佛要阿难尊者领受传下去的,不是观无量寿佛像,而是“持无量寿佛名”,这个就是“持名”。可是《观经》讲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并没有就为什么要执持名号做进一步的发挥,而是改在《阿弥陀经》中发挥,所以《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的结论经典。不过追根究底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专谈阿弥陀佛如何发愿,如何修行,所建设的极乐世界是怎样的庄严,他成佛的因果,和我们凡夫往生的因果,在《无量寿经》里面都有谈到。善导大师这一首〈赞佛偈〉就是把净土三经核心要义扼要的展现出来,所以这里说“当知三经一致,唯以专念得生为宗。”

 前三句属《观经》,依《观经》“第九真身观”之文而造句,正显《观经》正意,开阐二尊大悲心要之经文,善导〈定善义〉广举三缘及三经证文为释。

前面三句偈语是依《观经》而造的。第一句:“弥陀身色如金山”,就是依据《观经》第九观第一段的经文:“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而来。

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身”,就是“弥陀身色如金山”,这个金,就是阎浮檀的金,阎浮檀金是我们这个世间的黄金当中最殊胜的,一般的黄金如果放在阎浮檀金当中就失色没有光辉了。夜摩天是欲界天第三天,夜摩天的阎浮檀金不是我们人间的阎浮檀金,它是天金,阿弥陀佛佛身的金色,不只是比人间的阎浮檀金殊胜,也比天界的夜摩天阎浮檀金还要殊胜,而且殊胜无以伦比,是天金所不能比拟的,当然“阿弥陀佛身金色”、“弥陀身色如金山”,这个“金”用夜摩天阎浮檀金只是一种譬喻、形容,是根本不能比较的。

又,佛教所谓的金,或黄金,有清净、不变、高贵三义。

善导大师说:“弥陀身色如金山”,要用金山来形容弥陀的佛身,也有他很深的涵义。显示弥陀救度是平等无差别的(清净),永不改变的(不变),超越诸佛的(高贵)。

 《金光明经》言:“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

 《易行品》言:“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易行品》是龙树菩萨所写的,这一段文是龙树菩萨〈赞佛偈〉当中的第一首。善导大师这首〈赞佛偈〉第一句“弥陀身色如金山”是融合了《观经》《金光明经》《易行品》这些经论所造句的,所以是有它特殊的含意。

这一首偈主要的含意,是在下面这两句:

  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

这是依《观经》“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文所造句。

充满大宇宙的弥陀光明,有什么功能力用呢?善导大师阐释说:“唯有念佛蒙光摄”,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若不念佛即不蒙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显示光明与念佛,念佛与光明,相感相应,彼此一体不离,永在一起。“光明摄取念佛众生”,这一种容易又殊胜的功能力用,在善导大师这首〈赞佛偈〉第二句、第三句就有突显出来。所以善导大师是以前面二句“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来涵盖《观经》第九观的经文,以第三句“唯有念佛蒙光摄”来阐发《观经》经文所要讲的背后之义。

这三句之中,前面二句一般都可以造得出来,但是第三句一般就造不出来了,连想也不敢想。“唯有念佛蒙光摄”,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唯有念佛才蒙受光明摄取,背后的意义在说明,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即使阿弥陀佛的光明,再怎样的遍照十方世界,也跟阿弥陀佛在这一方面没有感应道交,没有蒙受弥陀光明的利益。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因为弥陀之体、名、光,三者一体。念其名即蒙其光照。因名与光一体之故。故善导大师说“光明名号”。若不念其光明之名号,即与其光明无关,自然不蒙其光照。有其因则有其果,无其因则无其果。

自古以来,很多人读诵、注解《观无量寿经》,却往往看不出经中所要彰显的这一层涵意,我们如果没有看到善导大师这一首〈赞佛偈〉,当然也就不晓得经文有存在这一种特殊的意涵。

另外,《观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一段文,也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结晶的地方。刚刚所讲的,《观无量寿经》的结论“流通文”并不是流通“观无量寿佛像”,而是流通“持无量寿佛名”,为什么?因为持名念佛能蒙受弥陀摄取不舍,如果不是持名念佛就不能蒙受摄取不舍。像这样重要的教理,如果没有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的话,谁有智慧能够阐扬出来?谁有这个胆气敢讲出来?历代祖师没有人敢讲这样的话,说“唯有念佛蒙光摄”。

 明阐专念弥陀,利益特别殊胜之要义、要处。

明阐”是清楚的显现。十方众生──不论在家、出家、男女、老幼、智愚、善恶,专念弥陀的利益与特别殊胜的要义、要处,都在这一首偈中显现了。

善导大师〈赞佛偈〉说: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

虽然弥陀光明遍照十方,可是“唯有念佛蒙光摄”,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光明摄取不舍。意思是说,只有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才摄取不舍,才蒙受弥陀佛光的利益;不念阿弥陀佛,念其他的佛也好,其他的咒也好,其他的经文也好,修其他的法门也好,统统不能蒙受弥陀光明的利益,什么利益呢?就是蒙佛“摄取不舍”。“唯有”这两个字是非常斩钉截铁、非常肯定的语句,不是不定或者是或然的。

为什么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念其他就没有呢?对这个问题,善导大师特别在《观经疏》设立问答详细的解说,内容在《净土宗圣教集》614页的地方,也就是“善导〈定善义〉广举三缘及三经证文为释”。三缘即是“亲缘、近缘、增上缘”;三经即是《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以此三经的宗旨来做为解释,让我们晓得,喔!原来如此,唯有念佛蒙光摄,若不念佛就不能蒙光摄,弥陀光明唯摄念佛者,不摄其他杂修、杂行。

再者,透过这首〈赞佛偈〉,我们马上就晓得这个法门特殊的行法在哪里?就在“专称弥陀佛名”,无二亦无三。那有什么利益呢?利益非常殊胜,难以思议!就是永远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这个给我们安心、安稳、有希望。

一般人或许认为,要往生极乐世界哪有这么简单?那是佛的境界,一到极乐世界,三界六道永远断除;一到极乐世界,就进入正定聚、不退转。以自力修行的话,进入正定聚、不退转,起码要到达初住菩萨境界,极乐世界的不退转又是超越初住的位不退,超越十回向的行不退,超越初地的念不退(或说八地念不退),他的不退转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旦往生都是进入阿鞞跋致,而且进入一生补处,这样的殊胜,谁敢说他能去,谁都不敢妄想说我能够去,我能够拥有这样的身分以及好处。但是透过这一首〈赞佛偈〉,我们就晓得,不只高僧大德、上根利器的人,即使像我们一般凡夫俗子、一般根器顽劣业障种子,也都能够平等往生。

善导大师说“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光明有照也有摄,但是唯有摄取念佛众生,这“照”跟“摄”的通别是怎么样呢?请看:

照摄通别之异,就断句有二:

 1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2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观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的经文,一般有这二种断句,断句不同,意义就不同,所以意义也有二:

 1 照者广通念佛及诸行等机,摄唯局念佛。

第一段的断句涵意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任何一切众生,是广通于念佛的众生也好,或者观佛众生也好,或者修其他法门的众生也好,都平等的、普遍的给予佛光普照,所以说广通于任何根机。“摄,唯局念佛”,摄取不舍就只限于念佛的众生,没有念佛的众生,就无法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这个就是通、别。“通”,光明普照任何根机;“别”,只局限于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这是第一段断句的涵意。

 2照摄共唯念佛,不照余行者。

第二段断句涵意,弥陀光明所照的,以及所摄取不舍的,这两种功能统统只限于念佛众生,既不摄其他的行者,也不照其他的行者。所以这一段的经文,由于断句的不同,涵意也不同。

这两种断句都说得通,为什么?“照”的目的就是要“摄取不舍”,不是摄取不舍,那就不是照。从佛的平等慈悲来看的话,是普照一切众生,但就内涵来讲,只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样的话,就分出两种光明:

 色心二光──色光遍照以调熟;心光摄取而不舍,契佛心故。

色光”就是身上所发出来的光明。身上所发出的光明就是普照一切众生的光明,不分念佛、不念佛,且有调熟的功能。也就是说,众生根机有分初机与老参,初机肯定不了解这个法门的特色,还在于调熟的阶段,还没有成熟,还没能成为“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阿弥陀佛的佛光仍然普照着他,这种身上的光明,就是调熟的光明。

心光”是摄取不舍的光明。为什么说“心光摄取”呢?佛心是什么心呢?《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佛心相应,自然就蒙受心光的摄取,所以说“契佛心故”。接下来:

 色心不二,色心遍照,非各恒别,唯就机分。

身上的色光,以及心中的心光有不同吗?没有,色光和心光是一体的,是无二无别的,没有心光就没有色光,这个色光是从心光而来的,所以色光的遍照和心光的遍照,并非永远的各个不同。所以就佛的光明来讲,无所谓色光、心光,“唯就机分”,是只就根机的不同,才分出色光和心光。根机怎样的不同呢?如果是专修净土法门,专称弥陀佛名,不杂修杂行的,就是这个法门的正机,那就是色心两种光明,统统摄取不舍;如果不是专称弥陀佛名,就表示他还没有了解这个道理,还没有信受,还没有合乎这个法门的实践,就与这个法门的教理不相应。天亲菩萨说:“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昙鸾大师说:“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所以有没有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是就根机上来分的。

 佛心虽平等,根机有亲疏;本愿及三缘,唯摄取念佛。

佛心是平等的,不管这个众生有信无信、有念佛没念佛,阿弥陀佛都想要救他。可是佛心虽然平等,根机却有亲有疏,所谓“亲”就是他了解这个道理,相应这个法门,“疏”就表示他还没有了解这个法门的道理,还不相应这个法门。“本愿及三缘”,在《观经疏》〈定善义〉(《净土宗圣教集》614页),善导大师用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来解释为什么只有念佛才蒙受弥陀的摄取不舍。所谓“亲缘”就是: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这段“亲缘”的法语就像白话文,一看就懂,不用解释。如果不念佛,那跟阿弥陀佛就不亲了,怎么能够蒙受光明摄取不舍呢?再来是“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不管我们知不知道,或者有没有刻意想见佛,那都没关系,只要念佛,佛就应现在我们的眼前。可能有人会想:我看不到啊!那是因为我们还有烦恼障碍住,阿弥陀佛巴不得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可是虽然看不到,我们一念佛,阿弥陀佛就应声而现了。就像出生就瞎了眼的孩子,他看不到父母,父母会离开他吗?不会啊!这个孩子在恐惧的时候,叫一声“妈!”妈妈就立刻应声“我在这里”!

第三是“增上缘”,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有无碍的光明力用,所以能够有增上的强缘,让我们离开娑婆往生极乐,快速成佛,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念佛就能消除生生世世以来的罪业,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亲自率领清净大海众菩萨前来迎接,我们即使生生世世的障缘再怎么多,都无能障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这岂不是增上强缘吗?所以善导大师就以这三缘来解释为什么“唯有念佛蒙光摄”之理。

善导大师接着以比较的方式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对往生极乐世界来讲,其他法门虽然也是善事功德、殊胜法门,可是如果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来比的话,就一点都不能比了。为了证明这个道理,善导大师在这个地方就引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等净土三经来做证明。

刚才已经解释,三缘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亲缘、近缘、增上缘”,那“本愿”呢?善导大师就举出《无量寿经》而说:“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的,只有第十八愿,以第十八愿涵盖其他四十七愿,第十八愿就是本愿,所以善导大师就用三缘跟本愿的道理来解释亲疏。

念佛就是亲,就蒙弥陀摄取不舍,如果不是念佛,不是专修,就是疏,就没有蒙受摄取不舍,为什么?因为“本愿”“三缘”“摄取不舍”是一体的,互为因果的,一切来自于本愿,如果没有本愿,连阿弥陀佛这个名号都没有,何况亲缘、近缘、增上缘,所以三缘来自于本愿。因为有这三缘的功能力用,所以才摄取不舍,所以说本愿即三缘。因此,光明唯摄取念佛人。

 摄取光明如月,专念弥陀如水;
   摄取月光之影,恒宿专念之水。

阿弥陀佛的摄取光明如同天空中的月亮,众生专念弥陀名号,就好像地面上的水,天上有月亮,地面如果没有水,月亮的影子显现不出来,地上虽然有水,天上没有月亮,水中也没有月影。阿弥陀佛摄取光明就好像月亮,我们只要念佛,月亮的影子就能够映现在水中。那如果水收藏在家里,没有放在外面,或者这个水,用盖子盖起来,月亮能够映照进去吗?也不能映照进去。我们学佛者称为“机”,这个“机”就像机器,机器不能自动运作,要靠人操作才能动起来,学佛的根机也必须受教化,然后才有信心。信如手,有手才能取物,有信才会行持。

摄取月光之影,恒宿专念之水”,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光明,“恒宿”,永远都和念佛的众生不相舍离,好像月和水、水和月是一体而不离的。当然,如果不专念佛就表示这个水是盖起来的,一旦盖子打开,就表示他对这个法门的疑惑消除了,疑盖拿起来了,所以理明信深、愿切行专,道理了解了,就能够专于这个法门的行持。

 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
   弥陀众生,常相亲近,一体不离。

请问大家,阿弥陀佛有没有忆念众生?我们众生要不要忆念阿弥陀佛?做父母的有没有忆念儿女?做儿女的要不要忆念父母?如果能够这样相互忆念的话,弥陀跟众生、众生跟弥陀,就如同月与影、影与月一样常相亲近,而且是一体不离。月影跟水、水跟月影有没有离开?没有离开,它不是一体不二,可是却是一体不离,表示我们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们是一体的,虽然阿弥陀佛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万德庄严,而我们凡夫既没有证入三身、四智,也没有转识成智,是贪瞋痴业障具足,阿弥陀佛不是凡夫,凡夫不是阿弥陀佛,可是念佛众生却与阿弥陀佛一体不离,永不离开,等到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

 平生之时即已摄取,直至临终之最后仍然不舍。

“摄取不舍”是什么意思呢?是在平生的时候就已经摄取,也就是平生的时候就已在保护我们了,一直到临终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贯彻始终,摄取保护,没有舍离,所以说“摄取不舍”,这是从竖的来讲。从横的来讲,佛心平等,你是出家人,你念佛,阿弥陀佛摄取不舍;你是在家人,你念佛,阿弥陀佛也照样摄取不舍,不会因为出家在家而有不同;你是高僧,根机锐利,一念佛就心中清净,我们是凡夫俗子,烦恼业障深重,念佛还是妄想杂念纷飞,可是阿弥陀佛的摄取并没有不同,也没有差别,依然平等,所以说“平生之时即已摄取,直至临终仍然不舍”。

那弥陀忆念众生,如果众生不忆念弥陀的话,能够摄取不舍,能够常相亲近、一体不离吗?不能。就好像父母忆念儿子,可是这个儿子如果没有把父母视为亲生父母,没有将自己视为父母的亲骨肉,认为我只不过是义子,这样的话,那种感情,那种心理状态,跟亲生的儿女、亲生的父母关系肯定不一样。

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想要往生,虽然有念佛,可是认为还要再另修其他法门来补助,才有把握往生,甚至误以为平常念佛要念到怎样的境界,临终时也要维持在怎样的境界才能够往生,如果执着要这样才能往生的话,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打自内心的忆念佛吗?不能。因为你把这亲生父母认为是外人,虽然他有爱心,可是在关系上,没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所以,净土宗讲“唯”、讲“专”,原因就在这里。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一对一,这样的话,就能够一体不离。就像女人就只有一个丈夫,如果有两个丈夫的话,该怎么办?而男人只有一个太太,就一对一,否则如果有三妻六妾,那将怎么办?我们跟弥陀,弥陀跟我们,也是一对一,弥陀忆念众生,众生也忆念弥陀,弥陀始终忆念众生摄取不舍,我们众生也始终忆念弥陀,也是念念不舍,而且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这叫做“唯有念佛蒙光摄”。

赞偈的下一句是“当知本愿最为强”,这是引用自《无量寿经》;接下来四句是,释迦牟尼佛的劝说、十方诸佛的证诚,也就是“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花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这是引用自《阿弥陀经》。这几句就将我们这个法门的因、果、方法、目的,还有境界,简洁扼要的显明出来。

所以这一首赞偈,给我们念佛人以及所有修行者最后的希望、最显耀的光明。不然一个修行者,在深山古刹、住山闭关修行一辈子,贪瞋痴依然存在,本具佛性一点也没有证悟,那这口气一断,依然三界六道轮回,怎么办?一般修学传统净土法门的人往往认为:要往生极乐世界,哪有那么简单?哪可能要念佛就能够去?如果这样想的话,天下的众生岂不都往生极乐世界了?但可惜,他并不知道事实确实是如此!为什么?因为背后有弥陀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弥陀的本愿之力。如果是以我们自己的力量往生,确实没有我们的分,我们何德何能?没有智慧、没有修行、没有德能;之所以能够往生,是只要我们念佛,自然有弥陀的愿力摄取不舍,所以看到这一首〈赞佛偈〉,给所有修行人,尤其是净土法门的人,莫大的安慰、安心与希望!

我们赞叹佛的智慧慈悲,赞叹佛的威神功德,如果不能把阿弥陀佛这样的功能力用显现出来的话,不只不是赞叹,甚至是在谤佛谤法,为什么?阿弥陀佛的悲心在哪里?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八个字比较深,一般人理解不来,基督教讲博爱,讲神爱世人,讲一个爱,叫爱心,佛有没有爱心?当然有!而且佛慈悲的深广度都超越博爱,超越世俗所讲的爱心。

佛如果不能救我们,表示他力量不足,佛如果有力量能够救我们而不救,表示他没有爱心,但是佛不但有爱心,而且有无尽的能力,不但有无尽的能力,而且有深广的爱心。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之佛,是寿命无量之佛,光明显现阿弥陀佛的智慧、威神的能力,寿命显现阿弥陀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的爱心,所以佛不只爱我们,不只有能力救我们,而且更把我们救离三界,同时救到涅槃的极乐世界。

能够这样的赞叹佛,才是真正的赞叹,不然如果说我们在赞叹佛,可是这尊佛不能救度我,可见这尊佛与我们的关系还有限度。而十方诸佛中,也只有阿弥陀佛的慈悲与力量能够平等救度十方众生,可是你没有赞叹出来,那就不是真的赞叹了。虽说“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可是独独漏了我,那这样是赞叹吗?十方诸佛的名号能够被尊称为万德洪名的,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尊佛,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贪瞋痴都特别深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贪瞋痴烦恼特别深重的众生,都投胎到娑婆世界来,因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比较难度,《悲华经》就说“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以如果有佛能够救度千佛所不能救的众生的话,岂不显现这尊佛超越于千佛?千佛就表示十方诸佛,因此《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赞叹阿弥陀佛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光明是智慧之相,智慧就是救度众生的能力,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之所以诸佛所不能及,是因为阿弥陀佛能够救度的,诸佛未必能够救度,诸佛不能够救度的,阿弥陀佛都能够救度,所以这一尊佛才称为南无阿弥陀佛,其他的佛不能。我们在赞叹阿弥陀佛,如果不能这样的赞叹,那就不是如实的赞叹,所以善导大师的这首〈赞佛偈〉,就是如实的在赞叹阿弥陀佛。

 当知本愿最为强──此句属《大经》。

“强”有三义:

一、超诸佛。“我建超世愿”“发愿逾诸佛”,之所以超逾诸佛,主要在第十八愿。

二、增上缘。(弱因强缘:碳素成碳与钻之喻;水成冰块与液体之喻。念佛往生成佛,诵经或其他不能,如〈法华尼生为官妓〉。)

三、不受时与机所限。即便是法灭之时的众生念佛,也必定往生成佛。

 本愿与非本愿,名号与非名号,难行与易行。

本愿与非本愿”,因为有《无量寿经》里面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做为强缘,使得凡是念佛的众生,因为有第十八愿之故,就能够蒙受弥陀无碍光明的摄取不舍。缘有强缘、弱缘之别,第十八愿是强缘,强缘就是绝对的、百分之百的,毫无不定的、或然的,这就显现出本愿与非本愿之别。因为我们念佛相应于本愿,故能往生成佛,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门就不相应于本愿了,所以说“本愿与非本愿”的差别。

名号与非名号”,第十八愿所讲的只有“专称弥陀佛名”,没有讲三学六度,也没有讲其他法门。三学六度是以自己的力量修行所必须的过程,当然也都是功德,并不是说三学六度不好,而是说,它不是第十八愿,属他力救度的第十八愿只有讲念佛,没有讲三学六度,无二亦无三;《阿弥陀经》也只讲“执持弥陀名号”,也是无二亦无三;《观无量寿经》到最后,也是强调要“专持无量寿佛名”,不是观像,也不讲其他法门,所以我们就专念弥陀名号。由此可知,若不能蒙受弥陀摄取不舍,是因为他不是专念弥陀名号,这是“名号与非名号”的差别。

难行与易行”,净土法门之所以被称为易行道,易在那里?在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除了念佛法门以外,其他的修行都称为难行道,难在那里?三学六度万行,所有法门统统要修,可是,我们审视自己的根器,即使其中的一个法门,我们都做不到,所以说除了念弥陀佛名以外的所有法门,都是难行。由此可知,净土法门的特色在哪里?在“易行”,所以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觉得困难重重,就表示你修错或知见错了,因为不合乎易行这个原则。净土法门有一把秤子专门在秤是不是纯正的净土法门——合乎易行的就是纯正净土法门,不合乎易行的就不是纯正净土法门。

 何故唯摄──本愿故,光明名号故,名即法故。

唯摄”,唯摄还有哪些原因呢?“本愿故,光明名号故,名即法故。

因为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了,所以凡是念佛的人,自然就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为什么?因为这句佛号是光明名号。佛在《阿弥陀经》解释阿弥陀佛的意义的时候,就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在《观无量寿经》第九观,就有说明这个光明的功能力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原来遍照十方世界的无碍光明,它的作用就在于摄取念佛众生,一直到临终都不舍离。

 《小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往生礼赞》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这三段文中,第一段举出《小经》(阿弥陀经),说明弥陀名号的意义;第二段,《观经》的“光明遍照”之文,进一步举出弥陀名号的功能力用;第三段,善导大师把《小经》《观经》的经文融合解释,显出弥陀佛光的功能力用,显出只要念佛就能够有怎么样的殊胜利益,所以《往生礼赞》这一段文,跟前面两段经文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其中最突显的就是“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表示阿弥陀佛无处不在,“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表示阿弥陀佛无时不在。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功能力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阿弥陀佛存在的目的在哪里呢?阿弥陀佛张开佛眼,在寻找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众生在称念我的名号呢?凡是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就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竖起耳朵在倾听,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众生,在称念我名号呢?如果有的话,我要摄取不舍,所以说“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若没有念佛,跟阿弥陀佛当然就不相应,因为弥陀名号就是光明。反之,如果念佛就立即跟光明碰触到了,马上就跟光明结合到了,像月是有光的,我们如果是水,月影就能够在水中显现,我们如果不是水,月影怎么能够显现呢?

透过这个讲义,大家应该能够肯定、欢喜的接受善导大师这一首赞偈,“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没有这样解说的话,我们即使看、唱,觉得白纸黑字平淡无味,我本身也是如此,如果我没有接触到这个法脉、这一些教理的话,我看这一首偈也不会完全的理解,甚至会排斥,到底对不对啊?也许写错了,因为自古以来的书籍,都是抄写,辗转相传,难免会有写错、脱漏的,就像一篇文章经过抄写几次之后,所谓“书经三写,乌焉成马”,乌和焉就写成马,或者乌马写成焉了,或许这首偈子有哪个地方写错,如果我们没有了解偈的内涵难免会这样想。然而透过解说还有引证,就晓得确实是如此,并没有错,让我们觉得往生有分了,有了希望与安慰。

唯有念佛就能够蒙受弥陀的光明摄取不舍,为什么?因为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他成佛了,所以愿愿都有他的力量,只要我们念佛,无形之中就相应了他的本愿力,坐上了他的本愿船。如果往生必须要假借各种修行功德的话,那我们就要担忧了,因为一检讨,我们没有一样够格,幸好只要念佛,而且也唯有念佛,这让我们觉得很庆幸,觉得这个法门既简单又殊胜。

传统〈赞佛偈〉:是北宋时期的择瑛法师写的。他要赞颂阿弥陀佛就只能根据经文,这本经这么写,那本经那么写,这里摘取,那里摘取,编成一篇文,赞扬一下就行了。他的赞偈前六句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相”,形象。

前六句只显示出阿弥陀佛的形象。后两句:“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这两句就是说,众生往生极乐界靠四十八愿,然后就有九品的高下。

传统〈赞佛偈〉只突出了一个“相”,若只在“相”上突出,就和我们没有一种互动的关系,感觉他是他,我是我,阿弥陀佛相好再庄严,功德再大,那是佛的,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说是“四十八愿度众生”,但哪一愿度我呀?是十八,或十九、二十呢?泛泛而谈令人难以取舍;而“九品咸令登彼岸”,更是存在着品位阶级。

善导〈赞佛偈〉: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所示现,他二十几岁就已经证得念佛三昧,能请阿弥陀佛亲自开示。所以善导大师称赞阿弥陀佛就像面对面一样。

了解善导大师的〈赞佛偈〉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很亲切,如共命之鸟,阿弥陀佛的功德是佛的也是我的。“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这给我们信心满满的,马上就到手的感觉。

善导〈赞佛偈〉的特色,以十点显示:

 1. 显示南无阿弥陀佛的“体相用”。

善导大师的〈赞佛偈〉,在“体相用”上面都有突出,而传统〈赞佛偈〉只突出了一个“相”字。

”,本愿为体。阿弥陀佛是本愿成就的佛,他的体就是本愿,所以说“当知本愿最为强”。成就佛中之王,光中极尊的体就是本愿。

”,遍照十方是相,这个择瑛法师也提到了。

”,“专称名号至西方”是用,专称弥陀佛名,自然能往生弥陀净土而成佛。所谓“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印光大师也说:“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体相用都有。

 2. 显示建立净土宗的教机行益。

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怎么能够证明呢?一个宗派的建立需要有四大要素:教、机、行、益。“”就是教法、教理;“”就是摄受的根机;“”就是行门,就是修行的方法;“”就是利益。

善导大师的〈赞佛偈〉教理是什么?本愿第十八愿为教,建立在十八愿的基础上,所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根柢就是第十八愿。机是十方众生;行是专称名号;利益是十地愿行自然彰,往生即成佛。教机行益四者具备,所以这八句话就把净土宗建立起来了。而择瑛法师的〈赞佛偈〉则没有这种功能与内涵。

 3. 显示确立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净土三部经。

净土宗的建立,需有正依经典,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即是净土三部经,《观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善导大师的〈赞佛偈〉也将净土三部经显示出来。

 4. 显示三经要义。

《阿弥陀经》要义是什么?是证诚经,所谓“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无量寿经》要义是什么?是本愿经,所谓“当知本愿最为强”。《无量寿经》宣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以第十八愿为核心愿、根本愿。故释尊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观经》要义是什么?是摄取经,所谓“唯有念佛蒙光摄”。如《观经》所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部经的要义都在善导大师的〈赞佛偈〉里面,能了解善导大师的〈赞佛偈〉,就能掌握净土宗大意,知道净土宗之目的与方法,也知道念佛的众生与救度的弥陀,生佛之间有机法一体不离的关系。而从传统的〈赞佛偈〉,则除了表达阿弥陀佛很庄严,功德很大,令人深生敬仰与赞叹之外,难以产生亲切一体的感觉。

 5. 显示三经正义。

三经皆以“专称弥陀佛名,蒙佛摄取不舍,必生弥陀净土,获得十地愿行”为其正义。(此之十地即是一生补处之意)

 6. 显示三佛本怀。

 7. 显示净土宗乃是大乘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8. 显示佛教之目的与方法。

 9. 显示修行人之目的与方法。

 10. 显示十方众生之目的与方法。

(摘自2008年5月10日“永和共修会”讲话,略有增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