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五.下)

第二个显示的地方是在第九观的“真身观”。

“真身观”的经文有提到,阿弥陀佛有无量相好、无量光明,每一道光明都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经文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两句十六个字,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自己在显彰他摄取弘愿念佛的人。因为这里所谓的“念佛众生”,是指第十八愿的念佛众生。虽然经文短短两句十六个字,可是善导大师的解释文字很多,而且一开始善导大师就下一个断定,说: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阿弥陀佛普照十方的无碍光明,他是“唯摄念佛者”,唯一摄取救度念佛的人。如果不是念佛的人,就没有在阿弥陀佛摄取光明的当中,这是善导大师所下的断案。

善导大师进一步解释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三缘”的关系,念佛就与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有“亲缘”“近缘”和“增上缘”。同时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众行虽然是善,回向也可以往生,可是如果要跟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个念佛法门相比,根本不能比较,善导大师就引用例子说: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很多经典当中,都有谈到念佛的功德和功能。当然,如果论三藏十二部经当中,谈到跟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有关的经典大概有二百七十多部,几近占全部经典的三分之一。这里,善导大师就举出净土正依经典的三部经说: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说:

  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说:

  此《经》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所以这里就显现出,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唯在摄取弘愿念佛的众生。所以这一段经文也是“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的地方。

可能有人会有一个疑问,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光明都已经普照十方世界了,为什么不直接摄取任何十方世界被普照的众生,而偏心的只摄取念佛的众生?到底原因是什么呢?这有一个比较贴切的比喻。

譬如磁铁有吸力,凡是带有铁性的东西都会被磁铁吸引,所以如果有一颗大磁石,旁边的铁针立刻就会被吸过来;即使铁的成分不是百分之百,但只要有一点点铁性,就都会被吸过来,因为磁石的功能很强。可是如果是玻璃片、塑胶片、木片,那能不能被吸引?不能。同样的,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是平等性的,普照大地,普照万物,可是唯有念佛的人能与阿弥陀佛的悲心相感应,因为佛的悲心救度念佛的人,这是自然的功能。如果他没有念佛,就只是被遍照的光明所照耀,但是没有被摄取的光明所摄取。

这里,就分出光明有两种:一种是遍照的光明,一种是摄取的光明。遍照的光明是普遍性的照耀;摄取性的光明,除了普遍性的照耀当中,又有特别的功能,凡是念佛的人,就被这一种光明所摄取,这个叫作“摄取的光明”。

为什么要分这两种呢?因为不是每个人现在就都是念佛的根机。虽然现在不是每个人的根机都是念佛的根机,但是阿弥陀佛希望每一个根机都是念佛的,因此就先用光明来普照所有众生,慢慢调熟,希望机缘慢慢成熟而进入念佛的法门。

生生世世以来,我们如果没有机缘做人,阿弥陀佛就调摄我们,能够生而为人;没有遇到佛法,阿弥陀佛就调摄我们,让我们遇到佛法;我们遇到佛法却杂修杂行,阿弥陀佛就调摄我们,能够进入净土法门,之后才在他的摄取光明当中。就好像水果,接受太阳的照耀,由青转红,如果还没有成熟,水果还不能掉落下来,等到熟透了,自然就掉落下来了,即使不摘取也能够拿得到。

有一句话说“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慈虽广,难度无缘之人”。也就是说,上天普降甘霖,普润大地花草树木,可是这一棵树或这一株草如果没有根的话,那能够因雨水而得以滋润成长吗?就不能了。同样的,阿弥陀佛慈悲平等,广度众生,不加拣别,可是如果对方没有因缘来学佛、念佛,那就没办法救度他。所以,“因缘”很重要。

其实,一切万物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没有因缘,不可能有存在的。我们身体的存在,或家庭亲人的存在,社会国家的存在,乃至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因缘。当然,因缘最根本的就是每一个人的心,所以这个娑婆世界是聚合我们娑婆众生的心所显现出来的,这个叫作“共业所感”,是共同的业力所显现的,所以说“三界唯心所现”,三界是三界之中的所有众生,共同的心,共同的业力,所显现出来的。

虽然说“业由心造”,也是“业由心转”,谚云:“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一切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心。但是我们的心整个都是业力,以我们自己的力量要转变业力、脱出三界,改变三界的命,是不可能的。只有信受弥陀的救度,靠外来的力量才能改变,而且能够成佛,所以这外来的力量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在净土门讲念佛的“众生”叫作“机”,机器的“机”,机器能够运转就是靠外来的操作,没有外来的操作,这部机器就等于废物一样,没有作用。我们能够成为念佛的根机,也是种种的因缘来调熟我们,主要的当然是阿弥陀佛的操作。所以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又说:“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正因为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五乘(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都能平等的到极乐世界,同等的获得成佛的果报。可见对净土法门来讲,阿弥陀佛的缘是多么重要!

以上是讲阿弥陀佛显彰弘愿的第二个地方。

第三个地方就是九品生之中,“下品上生”所讲的,也是阿弥陀佛自己在显彰他的弘愿念佛的救度。经文是这么讲的: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
  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
  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意思就是说,有一个人,他做了种种的坏事,只差没有诽谤经典,除了这个以外,其他的坏事都做过了,认为做坏事不算什么,所以没有惭愧心。可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恶业显现,这个时候,遇到一个善知识来给他安慰,而且讲大乘经典的经名给他听,消他的业。这个人听到大乘经典的名字,就除去了千劫极重的恶业,但还无法让他离开六道轮回。所以这位善知识又进一步教导他,要他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对方就跟着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由于念佛的缘故,消除了他五十亿劫生死的罪业。这“五十亿劫”是表示他生生世世生死罪业的数目。这时候,阿弥陀佛的化身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出现,来到这个人的面前,而且赞叹他说:“善男子,因为你念佛的缘故,所有的罪已经消灭了,我来迎接你。”这些话说完,这个人就断气了,跟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是下品上生的内容。

这里所显现的是“化佛”来到面前,赞叹他,说他是善男子。论这一个人,一辈子都是做种种的恶业,可是佛却来赞叹他说“你是一个善男子”。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念佛。念佛是“善中之善”,善根中的大善,是“福中之福”,福报中的大福,所以就称他“善男子”。而且说因为你念佛的缘故,所以罪都消灭了。也就是说,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做了种种恶业,五戒也犯,十恶也做,无恶不做,无做不恶,这一些罪业遍满虚空。可是只要念佛,这一些遍满虚空的罪业当下就消除了。

所以念佛好像大火炬,我们遍满虚空的业力好像干草,干草遇到了烈火,很快就被烧尽。这是一种比喻。善导大师对这一段经文特别解释说:

  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
  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时候,只是赞叹他念佛就有消除所有罪业的功能,因此说我来迎接你,只赞叹这一点,其他的没有赞叹。善知识在这之前,已经预先为这个人讲十二部经的名字,在讲这十二部经名字当中,应该也会解释它的含义。为什么?因为一部经的重点,都显示在经的名字。善导大师说,佛只有赞叹念佛,没有赞叹其他,这就显示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或者是释迦牟尼佛讲这一些的心意,只是劝导正念称名,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如“二河白道喻”所讲的“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唯劝正念称名”,只有劝导我们正念称名。

往生义疾”,要往生极乐世界比较快,比较直接,比较容易,比较超越。

不同杂散之业”,杂善是与正业念佛不能相比的。念佛以外的十三种定观、三福散善,还有三学(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一些跟念佛不能相比,所以念佛是跟这一些杂善不一样。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是立即的,也就是说,这个人现在要断气了,现在念佛,现在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说他旷劫以来的罪业很多很重,即使现在念佛,也要等到几辈子之后才能够往生,不是的,现在就能够往生。

以上是第三个显彰别意之弘愿的地方。

接下来,要再进一步解释“弘愿”。

“弘愿”是善导大师所提出的。如果只看善导大师对“弘愿”这两个字所作的解释,就会晓得,善导大师本人并没有提到《观无量寿经》哪个地方是指出彰显弘愿的经文。善导大师只有说“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然后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以这几句话来解释弘愿。

虽然善导大师没有明确指出《观经》之内这三处经文是阿弥陀佛亲自彰显弘愿的地方,但可以确定的是,善导大师认为这几个地方是在彰显弘愿。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弘愿就是如《大经》所讲的,由此可知,善导大师有他特别的主张,善导大师想要通过这样的解释,提出他对《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这两部经的看法。对比这两部经,可以明显的知道《无量寿经》本身就在宣讲阿弥陀佛本愿念佛的救度,也就是弘愿的法门,所以《无量寿经》可以说是“弘愿之经”,弘愿的经典。

以《观无量寿经》来讲,它整个经文表面上,都是在讲定善和散善,所以从表面上来讲,《观经》是“要门的经”,这是可以确信的。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如果深入考察探讨就会发现,《观无量寿经》刚刚提的这三个地方很明显是在彰显弘愿,彰显《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的内涵;而且正如前文提到的,《观经》在“流通分”当中,释迦牟尼佛也亲自开展弘愿的念佛,也就是: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从这一段经文也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也在彰显弘愿。如果不是,十三种定观很显然就是要门的定善,三福很显然就是要门的散善,跟念佛是不一样的。必须要有十三种定观才算定善,或者三福才算散善,可是这里只有说念佛。乃至一辈子没有行善的人,这样的人念佛也能离开六道,往生极乐成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观经》的最后,也是在彰显阿弥陀佛的弘愿。

从这几段经文可以看出,《观经》和《无量寿经》从表面上看不一样,从内涵看,却没有不一样,都是在弘扬弘愿念佛的法门,《观经》最后导归弘愿念佛,跟《无量寿经》的意旨、目的都一致。所以善导大师在“要弘二门判”就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善导大师才在这里大判(大要性的判别)这两部经,以《大经》当作弘愿的经,《观经》当作要门的经。

当然,如果从《观经》最后来讲,《观经》就不是要门的经,也是弘愿的经。所以一开始,善导大师说“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二尊”就是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这二尊各别的教法,二尊二教,最后是二尊一教,二尊同样一个目的在宣讲弘愿念佛法门。

在善导大师对于弘愿──也就是第十八愿,所做的解释当中,有的地方也没有完全提到念佛,譬如他在这个地方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只说到阿弥陀佛的愿力,没有谈到第十八愿的信心或念佛,这也是有一些特别的。

不过我们要了解,善导大师对弘愿,也就是对第十八愿解释的说法并不是完全都一样的。有时候是凸出众生对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的三心,说要具备有这三心;有时候单独强调十念,说只要念佛,“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强调行;有时候又通过“至心、信乐、欲生、十念”这信、愿、行来解释第十八愿。所以这个地方,善导大师这样解释并不奇怪。反而,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善导大师用不同的解释说法,他的意图是什么。

大体上来讲,可以认为,善导大师凸出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和“十念”,这是从众生的信仰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讲的;有时候强调阿弥陀佛的本愿,或者名号的救度,这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亦即,同样是阐扬第十八愿──也就是本愿、弘愿,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作解释。

接下来是“二尊一教”。

前面所讲的“二尊二教”,是将《观无量寿经》分为释迦教的“要门”,和弥陀教的“弘愿”。释迦牟尼佛是要通过要门来引导、调熟所有的众生,因为众生归纳起来,不是定的根机就是散的根机,以及定散之外的罪恶凡夫(没有修行的人),调引这些根机进入弘愿的念佛法门,是释迦牟尼佛开示要门教的目的。阿弥陀佛则是通过弘愿教显示救度众生在于他的愿力,这是属于“二尊二教”的范围。

“二尊一教”就是比“二尊二教”更进一步显示,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同样以弘愿念佛作为宣讲《观经》的目的。从“华座观”来看,“二尊一教”的含义是从前面演绎而来的;也就是前面释迦牟尼佛说要讲“除苦恼法”,阿弥陀佛就显现,从这段释迦和弥陀互相唱双簧当中,就可以晓得二尊目的是一致的,是“二尊一教”的,所以善导大师就说:

  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意思是说,因为众生根机各个不同,因此使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为了配合不同的根机,所以有时候释迦牟尼佛出现说法,有时候释迦牟尼佛隐没,由阿弥陀佛显示说法。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要说“除苦恼法”的时候,好像自己隐没了,闭口不言;那个时候阿弥陀佛立即出现,显彰弘愿的法门。好像当下释迦牟尼佛不存在,改由阿弥陀佛担纲演这一部戏;等到阿弥陀佛隐没之后,释迦牟尼佛又再度登场说法,这叫作“隐显有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正由器朴之类万差”, “器朴”比喻众生根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有定善散善,有无定无散,有非定非散,所以才让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所谓“致使互为郢匠”。“郢匠”是古代的郢人与巧匠,比喻释迦与弥陀的慈悲智慧,能够善巧方便地引导救度任何机类的众生。

如此看来,释迦教之要门与弥陀教之弘愿,绝非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如前文所说的,释迦是通过要门调熟我等之根机,再由弥陀通过其弘愿施以救度。如果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考察,便可以发现释迦微笑之素怀,正是在于开示弘愿念佛之法(欣净缘:唯愿释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尔时释尊,即便微笑)。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的“序题门”,“要弘二门判”的后面做一个结论来开显“二尊一教”的悲心。善导大师说: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这段完整的经文,我们再来复习一遍。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说: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这个就是“二尊二教”的地方,释迦要门教与弥陀弘愿教。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这是要门教的内涵。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这是弘愿教的内涵。

以上显明“二尊二教”,要门教和弘愿教。可是最后善导大师又讲: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这一段法语就是显示“二尊一教”的地方。

也就是说,我们抬起头来静静的思维:释迦牟尼佛在这娑婆世界劝导我们,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阿弥陀佛就即刻远从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来到面前迎接我们,这个就是“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善导大师接着就说:“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呼唤我们,而且亲自来到我们面前迎接我们,又有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劝导发遣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怎么会不能往生呢?

《玄义分》前面的偈语就说“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首先是“二尊二教”,就是要门教和弘愿教,最后是“二尊一教”,就是废要门的定善和散善,而立弘愿的念佛,是有这一种含义的。

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也同样显示出这一种意涵。在“二河白道喻”中就分别将“二尊”比喻为东岸之人和西岸之人:

  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导说:你尽管决定的依照这一条道路前进,不要后退,这样就不会有堕落六道轮回的大灾难;如果你不往前进,停下来或往后退的话,就只有堕落一途,就没有解救的可能了。这是东岸的人所发出来劝导的声音。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西岸上也有人呼唤说:你只要一心一意的念佛,不要改变,这样我就能够保护你。你念佛我保护你,不要怕将来会堕落三恶道。

不过,如果没有念佛的话,跟阿弥陀佛就没有关系。

在东岸发遣的人表示是释迦牟尼佛;在西岸呼唤的人表示是阿弥陀佛。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个净土法门是呼唤的法门,释迦牟尼佛呼唤我们、发遣我们要往生,就像《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就有三次的劝导我们要往生,三次就是无量次。很明显的,阿弥陀佛也从极乐世界说你要“欲生我国”。所以整个净土法门就是“二尊一教”,这“一教”就是呼唤我们,保证我们念佛就必定往生。

现在再进一步探讨,到底释迦牟尼佛是在《观经》哪一个地方,像善导大师所讲的是在劝勉发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虽然根据“华座观”之的经文,看出了其中所蕴含之密意,但此时之释迦尚未明确开显弘愿,而只是闭口不言,将显示弘愿救度的法门让与弥陀而已。而且,当住立空中之弥陀隐没,释迦重开金口宣说华座观后,其所说之法也仍然是延续之前的定散诸行。那么,究竟是《观经》中的哪一部分在体现释迦之发遣呢?这个其实刚刚有谈到了,体现释迦发遣之经文其实是在《观经》最后的流通分。流通分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发遣。

虽然《观经》从一开始到最后,释迦牟尼都是讲定善和散善这二种要门,可是到了最后“流通分”的时候,他不流通定散的要门,却只有流通弘愿的念佛,只有劝导我们要“持无量寿佛名”,而不是要我们观无量寿佛像,或者修学三福九品。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最后流通地方所付嘱的是念佛,彻底翻转之前所讲的《观经》内涵,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对于《观经》,一般都会理解是在讲定善和散善,虽然定善、散善的经文当中多少也有牵涉到念佛,可是并不明显,而且也把它当作是散善的一种念佛。可是到了“流通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却将要门的定善、散善以及念佛的主次的关系完全翻转。也就是说,有关定散这些法门的种种内涵,到了这个地方戛然而止,改变了,不讲了,只讲“称名念佛”这一个法门。所以从这最后短短的付嘱文来看,会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释迦牟尼佛如果要讲念佛,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讲念佛,而是用很长的时间在讲要怎样行持散善三福,要怎样入定观想十三种定观;而到了最后,却将这些一扫而开,只讲念佛。这不仅令人惊讶,甚至也会有许多人由于不能理解而离开,就像《法华经》的情景。(《法华经》有五百增上慢比丘离开法华的法筵)

不管怎么讲,很明确的,定散要门到最后“流通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是舍掉的,而弘愿的念佛却是提起而交代的,这个就是“废立”的关系。所以《观经》和《法华经》一样有转折的过程。《法华经》有所谓“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这些废和立的过程,《观经》同样也有。

不过,我们如果再深一层的思考就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在这里通过付嘱而使它独立出来的念佛,也有可能不是弘愿的念佛,而是“正宗分”所讲的定心念佛或散心念佛,不一定是弘愿的念佛。也就是说,即使同样讲念佛,可是有自力的念佛,有自他二力的念佛,也有纯粹他力的念佛。到底“流通分”所讲的这个“念佛”,究竟是自力的念佛,或者他力的念佛?也就是说,是自力定散要门的念佛,还是非定非散的他力弘愿念佛?这也必须要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才能明白。善导大师是怎么解释的呢?

善导大师将显彰弘愿的经文,以及“流通分”的经文,彼此对照,认为“流通分”的持名念佛,是非定非散的他力弘愿的念佛,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把持名念佛这一法门付嘱给阿难尊者,让阿难尊者流通于后代的原因。善导大师解释说: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这在说明释迦牟尼佛要阿难流通念佛,一直到未来,不要断绝。

所以善导大师进一步又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也就是说,从前面经文一开始到现在,虽然释迦牟尼佛说了定和散这两个法门的利益,可是释迦牟尼佛的心意是在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经由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可见这里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和前面的定散两门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并不是定善的念佛,也不是散善的念佛,很明显的看出是非定非散的念佛,是超越定散的念佛。

由前面的解释就可以晓得,《观经》是“定散、念佛”相对。定散就是要门,念佛就是弘愿,这两个相对。也就是《观经》“正宗分”所讲的,是属于定和散的要门;“流通分”之付嘱名号,是独立出来的念佛。善导大师特别在“望佛本愿”之上,加一个“意”(意在),正是彰显弘愿之文的《大经》,也就是本愿,跟“流通分”互相对照,就晓得《观经》“流通分”所要显出的意涵是在于《大经》的本愿念佛,也就是弘愿的念佛。善导大师下的这一个结论,就显示这里的念佛,是非定非散的他力念佛。

自力“定的念佛”和“散的念佛”,及他力“非定非散的念佛”,到底是什么内涵呢?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次就讲到这里,下一次再显明这三种念佛。

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