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晚我们继续谈:「缘佛愿力速成佛」。上次提到,这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的最后结论,也是《往生论注》最精华的部份,这部份昙鸾大师是以问答来解释「速得」之义。所谓速得是说: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很快速地成佛,也就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不论就往生也好,或就往生之后快速成佛也好,乃至从果向因,示现菩萨之身,来行普贤之德也好,全都是由于阿弥陀佛本愿之力,丝毫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如果是以我们的力量,那我们的往生就已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快速成佛呢?所以,昙鸾大师这个问答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指出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够快速成佛;另一个则指出这全是由于弥陀的本愿力,不是凡夫的自力。

昙鸾大师为了证明往生与往生之后的快速成佛,以及示现菩萨行普贤之德,全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而标举出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第一个愿就是第十八愿,第二个愿就是第十一愿。由于第十八愿使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也由于第十一愿使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能够即刻的证悟大般涅槃,也就是第十一愿所讲的「必至灭度」,也就是成佛。成佛之后又下降一级,显现菩萨之身,游历十方,来度脱无量众生,修诸普贤之德,这个就是第二十二愿。

我们今天晚上就从第二十二愿开始稍做解释,愿言:

  •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透过昙鸾大师的这个问答,可以清楚了解,我们现在所修习的这个净土法门具有「胜、易」的功能。「胜」就是殊胜,净土法门是殊胜的。为什么呢?以这三个愿来看,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必至灭度」(第十一愿)证入涅槃;而且证入涅槃,不必经过很久的时间,也不必经过菩萨的种种阶位,而是当下就「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第二十二愿),这就是殊胜。再来就是容易,我们只要依照第十八愿所讲的专称弥陀佛名,就能够「缘(乘)佛愿力」而往生弥陀净土。所以,我们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就是「胜易」,殊胜又容易。而一般的法门呢?如果是殊胜的话,往往不容易;如果是容易的话,又往往不殊胜。能够殊胜又容易,容易又殊胜的,就只有我们这个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所指出的这三个愿,都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愿。学净土法门的人,如果不了解善导流的思想,也就是不了解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之结论所阐发的这些教理、教义的话,那么,虽然他也是学净土法门,可是他不会觉得有法喜,因为他对自己能否往生不会觉得很稳定可靠,为什么呢?因为不了解善导流思想的话,一定是以其他圣道门的教理来解释净土门,导致误把易行道解释成难行之法;而善导流的思想,则都是以净土的教理来解释净土,能够阐释出净土门的易行特色,不但从教理来讲容易了解,从实践来讲也容易实行。所以,讲净土法门时,如果讲的道理很高深玄妙,深不可测,甚至于天马行空,遥不可及,不容易理解,不容易做得到的话,那表示他把净土法门说错了。

一般的学佛者若没有了解我们这个净土法门的教理,他所了解的大都是传统的净土,传统的净土是什么样的现象呢?就是所谓的「台净双修」或者是「禅净双修」,从唐朝末年,宋朝初年,一直到清朝末年之间,解释净土的往往都是天台宗的行人,他们以天台教理来解释净土,主张「台净双修」;不然就是以自己修禅的见地与功夫,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同时也以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的教理,也就是「禅净双修」。这样子的话,他所解释出来的,就不是纯正的净土,也不是纯粹的他力。所以,一定是带有自力,修其他的杂修杂行来回向往生。之所以如此,起因于他们以为往生极乐世界,那有这么容易,只要念佛就可以了?而且,要成佛,一般来讲,修到行不退之后,还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成佛。因此,即使往生了,也还要看你在世间所累积的功行,来决定你在那里的阶位高低,哪有说到了那里,就很快的成佛?这就是因为不了解我们这个净土法门的纯正胜易特色,而以一般的法门来评论净土法门,那真是完全错误了。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的最后提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以,我们这个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它的难以相信,并不是因为它高深玄妙,反而是因为它太简易又殊胜了,让我们瞠目结舌难以相信,真的是这样吗?正如印光大师所讲的「莫讶一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你不要瞪大眼睛,张大嘴巴这样的惊讶,每一称每一念的佛号,都具足超越十地阶位的功德、功能;当知当信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万德洪名,是囊括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的功德、功能,这个法门本来就是这么样的容易又殊胜。所以这个当然不是我们的力量,不是我们有什么德行智勇,而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昙鸾大师在这里,主要就是强调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因为有本愿力可靠,所以,我们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也因为是靠他的愿力,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会快速的证入涅槃,必至灭度。这全然不是我们在这里有什么功行,也不是我们到那里,还要修什么样的行,这完全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这就是第十一愿;即使是我们发心要到十方世界去度脱无量众生,也还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使然的,这就是第二十二愿。

有人批判我们这个净土法门说: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只有念佛而已,或者不是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没有这一回事;或者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还要继续修行,积功累德,才能进入菩萨的阶位,才能够往佛的境界逐步前进,没有那么容易的,没有那么快速的。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这么批判的话,我们也不必跟他有所辩论,为什么呢?因为,沟通必须要有一个平台,那如果彼此所理解的是不一样的,观念、信解不一样的话,那就没有沟通平台可言,论下去必定会引起争吵。

第十八愿、第十一愿与第二十二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我们往生是靠第十八愿,没有第十八愿我们不能往生。我们往生之后,能够快速成佛,是靠第十一愿,没有第十一愿,我们不能够快速成佛。我们往生之后,能够自在无碍的到十方世界,度脱无量众生,则是靠第二十二愿。所以,这三个愿跟我们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

没有第十八愿,我们就只有堕落三恶道继续轮回,不能够脱离三界,往生净土。如果没有第十一愿的话,我们往生净土之后,这要靠我们的修行,才能成佛。如果没有第二十二愿的话,我们也不能够自在无碍的到十方世界,广度无量众生。如此看来,这三个愿岂不是我们的生命吗?我们理解这三个愿,晓得这个法门,可以说是现成的,当生成就的,快速圆满的,岂不是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安慰而有法喜。

一般通途的净土法门所讲的就和我们不同了,他们认为,你虽然愿生极乐世界,而称念弥陀佛名,但是如果没有到达某一种的工夫,恐怕就难以往生;或者是临终病苦而没办法念佛,恐怕也不能往生;或者是临终昏迷而没办法念佛,恐怕也不能往生。如果抱着这一种观念的话,那一辈子都不能安心,因为对往生没有个肯定。反之,我们因已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就有法喜、有安慰,而且非常的感恩昙鸾大师跟我们做这样简明扼要的开示。

《庄严经》是《无量寿经》的另一部译本(同本异译),该经的第二十二愿译文是:「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文字多寡不一,但是文意大致相同。

我们往生净土与能够速成佛道,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们依弥陀的愿力,所以往生速成佛道。就往生成佛的这个愿来讲,昙鸾大师在这里指出是第十一愿,不过,第二十一愿也是成佛之愿,第二十一愿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每一个人都圆满的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人相是指成佛的相貌。《大阿弥陀经》就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成佛。」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跟佛一样都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且彼此多寡不增不减,都跟佛一样。

就第十一愿来讲是证入涅槃,就第二十一愿来讲,外相就是佛的相好光明,所以不论就内证来讲或从外相来讲,都是佛的境界。当然,三十二相是指应身佛的相好,三十二相跟八万四千相,跟无量相好光明是一体的,而应身佛不离法身佛,所以很显然的,第二十一愿也是指出证无上涅槃的愿。再者,证入佛果的话,必定也同时发起广度众生的大悲心,这也就是接着第二十二愿内容。所以,就愿的次序来讲,是有它的次第的,第二十一愿之后就接着第二十二愿。也由此可以晓得在前面第十一愿、第二十一愿都已经显示证入佛的无上涅槃的果位,那就可以知道第二十二愿是「从果向因」的「还相回向愿」。

在《往生论注》下卷第78页中提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回向给我们的功德有二种:一种是往相回向,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往相回向;另一种是还相回向,我们还来娑婆度众生,乃至前往十方世界,广度无量众生,这个称之还相回向。然而不论是往相或是还相,全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就是昙鸾大师在这里举出的第十八愿、第十一愿跟第二十二愿。往相之因就是第十八愿,往相之果亦即得无上涅槃妙果的就是第十一愿;发起还相大悲广度众生的就是第二十二愿。所以,往相、还相,是因、是果,都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可谓由往相之因,得无上妙果,而起大悲用。往还因果,皆乘佛力,三愿的证。

接下来我们再稍为解释第二十二愿的愿文,大分三段:(一)标对象,也就是「他方国土诸菩萨众」。(二)明所愿,也就是从「究竟一生补处」,一直到「使立无上正真之道,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三)结誓约,也就是「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其中的第(二)明所愿也分为三段:一、必至补处,也就是「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两句。二、明自在所化,也就是「除其本愿」,到「使立无上正真之道」。三、明还相得益,也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列表于下:

他方佛土

愿文的第一句:「他方佛土」是指十方世界,也就是站在极乐世界,来看其他的世界,就是他方佛土,他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

诸菩萨众

「诸菩萨众」是指念佛的众生,总通凡圣,不论念佛的众生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善人还是恶人,在这里通称诸菩萨众。在《大乘义章》就说:「偏名大乘众生为菩萨」,也就是修学大乘法门的众生,即使还没超凡入圣,也称为菩萨。那可见如果是大乘行者,不管他是眼睛瞎、耳朵聋、缺手缺脚;或是见思未降,无明未破,都名为菩萨。《阿弥陀经》也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是说:「众生生者」而不说菩萨,表示念佛的众生,就是这里所说的诸菩萨众。同时刚刚也引用《庄严经》的经文,第一句就说:「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由这几部经论的法语,就可以看出这里所讲的「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就是指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之中的念佛众生而言,并不是说他是证入三贤位,或者是十地位的这种超凡入圣的大菩萨而言,是广括一切善恶凡夫,以及超凡入圣的圣人。

在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因为第十八愿是为了显示救度在生死流转之中的所有的众生,显示救度这样的众生为本,所以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那么到了第二十二愿就说:「他方佛土,诸菩萨众」,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他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因为,称名是「正定业」。所以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是「正定聚」的「不退菩萨」,因为必定往生。

所谓正定聚是跟不定聚相对比的,正定聚表示百分之百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定聚是指往生与否,尚未决定。那如果是邪定聚就表示不能往生,这并不是弥陀不救度他,而是他根本没有愿生之心,这是指即使学佛,可是没学净土法门的,站在净土法门而言,当然是属于净土法门的邪定聚,因为他没有学净土法门,当然就不是求往生净土。再推广来讲,佛门以外之人,也是属于邪定聚。不定聚就是指学一般净土法门而言的,因为学一般净土法门的,一定是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要门」,不是息虑凝心的定善,就是废恶修善的散善,然后回向往生极乐。不然的话,就是虽然专称弥陀佛名,可是不了解善导大师所讲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无形之中,就为自己设了种种的限制,以为必须这样才能够往生,必须那样往生才能够可靠,种种设限,自我障碍。这样的话,恐怕就会退转。

反之,如果是依据第十八愿而「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众生,即使他的寿命果报还没有尽,肉体还留在娑婆,也可说是正定聚的不退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必定往生,往生必定超凡入圣。所以,已不属于六道凡夫,也就是已非凡数摄,已经进入菩萨之群。因为,他一旦往生的话,就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并肩,而成为一生补处的菩萨。所以,《观无量寿经》就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在在都在说明依第十八愿「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众生,他就是正定聚不退转菩萨,再怎么样的无德无能,都不失这个正定聚不退菩萨的身份。了解到这个道理,我们是否感到庆幸?众答(庆幸!)可是,是否信得过?众答(信得过!)很好!如果信不过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但是,为什么会有人信不过?这是因为宿善不足之故,学佛必须要有宿善,宿善就是跟这个法的缘。所谓「诸佛慈悲,难度无缘之人」,如果你没有这个缘,当然你就不会来信佛。即使信佛学佛了,你跟净土没缘,当然你就不可能来学净土法门。听闻这个易行难信的法门,往往就自己先打个问号?不能够信受,这样就表示跟这个法门的缘没有那么深,这就是所谓的宿善不足。所以,学佛不管学那一个法门,都必须要有那一个法门的缘。

然而,宿善是可以培养的,佛法强调多闻薰习,即儒家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也就是多闻薰习,多接近的是这个法,多阅读的也都是这个法,这样就能够领受,就能够相信。俗语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没有水怎么会有月影呢?花草树木没有阳光,怎么会开花结果呢?俗语说「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我们来到水边,就能够看到水中的月影。同理,我们把花草树木移向有阳光的地方,就能够早开花结果。这也就是我们这一套书为什么出了这么多?反复的来讲解这个道理?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时常来学习这些教理,如能这样依教而行岂不是我们的宿善就能够快速的开发了呢?

当然「易行难信」也是有的,不过一时信不来也没有关系,就先肯定它,然后依教奉行,持续的去温习,阅读思惟。如果说:「我信不来,如果不等我相信以后,我不可能依教奉行的」,那这样恐怕就要继续的轮回了。

经典上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佛光从现在就摄取,一直到我们临终时依然不舍。所谓摄取,摄就是平生之时就已保护我们,取就是临终的时候便接引我们。所以一个念佛人,从现在开始,阿弥陀佛都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将来要接引着我们到极乐世界。当然,也许有人也会反问:虽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即使我们信得来,那光明在那里?我们也没有看到。甚至于说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那我们念佛念这么久,也没有看到阿弥陀佛的影子,也没有听到有人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来跟我们讲一声,这样你能相信吗?我们没有看到,也没有经验,可是别人有看到,也有经验,那就表示这一件事情是存在的。如果我没有看见,身边的人也没有看见,那我们就去看书。因为,毕竟我们的学识、福报有限,跟这一方面的同参道友的接触也很有限,自古以来,不论古今中外,有关这一方面的经验事迹,他们记载下来的很多,我们只要多看、多思惟,以事以理,互相印证,自自然然,就能够相信。

在那情境下的这一种信,已经不是讲这个信不信的问题了,而是如实的领纳,如实的认定。所以经典一开始就说:「如是我闻」,「如是」这两个字就是所谓的证信,因为如是如实有这一种现象,有这个现象岂不是当下就可以肯定它。所以,这个信是就外在客观已存在的事物,自然地成为我们的信。既然是外在客观的事实,也就没有所谓信不信,因为不论你知道或不知道,你相信或不相信,它依然存在。所以,你如对这个法门能多闻薰习,自自然然,就不必去想信不信,也不勉强信不信,自自然然就会相信。这就是「理明信深」,理的本身就是信,对这个教理愈深入,愈彻底正确的了解,这个信就会愈深彻。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就是阿弥陀佛在这个愿当中所指的对象。接下来是说明这个愿的内容。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究竟」这两个字是决定性的意思,也是最高的意思。因为「一生补处」是菩萨的最高果位,因位的最高果位,所以用「究竟」来形容。往生弥陀净土,必定证入菩萨位阶之中 最高的「一生补处」的阶位,所以说「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来生我国」,「我国」是指弥陀净土,弥陀净土是怎么样的净土呢?就是第十一愿所讲的「必至灭度」的净土。因为这个净土是必至灭度的净土,是不往生则已,不论是谁,一旦往生的话,自自然然的就进入灭度的境界。由于这一个国土就是这样的国土,这一个国土就是自然有这样的功能,这就好像上生到天界,自然就有天人的相貌,有天人的光明,有天人的五种神通,也有天人的福报寿命,因为这是天界自然的功能。那如果堕落到地狱的话,就自自然然的会感受到刀山剑树、油汤火锅、割舌剖肠、断手断脚,因为地狱的功能就是如此。如果是下堕到畜牲道的话,如果出生为猪,就有猪的懒惰性情,喜欢吃馊饭馊汤,而且不喜欢干净,喜欢污秽。同理,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自自然然的有佛的相,有佛的好,有佛的光明,这些全都通通显现。这是自自然然的,不假造作,不假加行工夫。所以「来生我国」的「国」是第十一愿必至灭度之国。善导大师就用「极乐无为涅槃界」七个字来显示极乐世界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当然这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行所成就的。

《无量寿经》说: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前表白说「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也就是说,法藏菩萨自我表白,如果他成佛的话,他的佛土是宇宙十方佛土中第一优胜的国土。往生到这个国土的众生都很奇妙,都非常不可思议,超越殊胜。「道场超绝」,道场是成佛的地方,显示到了极乐世界,成佛超越十方佛土。「国如泥洹,而无等双」,国是依报,虽是依报,却如同正报一样,是涅槃的境界,而且这一种境界是无上的,所以说「而无等双」,无与伦比的。

《无量寿经》又说:「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这几段经文,都是在显示极乐世界是这样的世界,所以才使一旦往生的众生,当下就能够证入无上涅槃的境界,同时也能够从这个大涅槃之中,发起大慈悲之心,到十方世界去修习普贤之德,广度无量众生。所以说「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是跟多生补处对比的,《宝网经》就说:「有二生补处,乃至千生补处」,那在这里既非千生,也非二生,而是一生,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再也没有生死轮回了,不但是六道的分段生死,或者是圣者的变易生死,都完全超越了,所以一生之中就能够进入补处的菩萨果位,而且是当下,不是经过长久时间,即所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就是不管我们在这里是怎样的身份,一旦往生就即时证入一生补处。

我们上次在法义班的时候,也有引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解释的「不虚作住持功德。」在这个地方,昙鸾大师则另引用第二十二愿来证明极乐世界的菩萨,是不必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不必经过初地、二地⋯⋯八地、九地、十地,当下就横超到了「等觉」。所以,昙鸾大师说:「彼国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又说:「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閰浮提一应化之道耳」,所以,我们这一个法门,是不可以其他的法门教理来解释的;如果是夹杂其他法门之教理的话,我们这个法门就不纯了。

但是,极乐世界这里所讲的「一生补处」,是跟一般自力修行而到达一生补处的那一种菩萨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昙鸾大师举出第二十二愿之前,先举出第十一愿,第十一愿是「必至灭度愿」,显示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其实是已经证入了涅槃,在这里的灭度就是涅槃,而且是大涅槃,大涅槃必具悲用,故降一等为菩萨,所以接下来举出第二十二愿,而说「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可见是从佛的果位,自然的下降一层,示现补处菩萨的身份。这并不是表示说他失去那一种佛的证量,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佛土,只有一尊佛,其他的即使他具有佛的功能力用,也要等这一尊佛灭度之后,他才接着补这个佛位,而成为佛,不然的话,都称为菩萨。那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即使证入涅槃了,还是称为菩萨,而不称为佛;若要称为佛的话,就要到其他的佛土去补这个果位。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要等阿弥陀佛涅槃,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过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也不是为名、为利,为地位、为权势,都没有那一种念头,所以即使广度众生,也没有度脱众生的想法;即使往生成佛,也没有我已往生、我已成佛的想法。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没有我们凡夫这一种烦恼的念头。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内证是佛,外相显现是菩萨,来行普贤之行。以果门来讲的话,是佛;以因门来讲的话,就名为菩萨。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所以,到了极乐世界,每个都是候补佛位的一生补处菩萨。但是,如果他原来就有悲愿,要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众生,那就不在此限。「除其本愿」在《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的成就文就说:「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昙鸾大师也就第二十二愿,以及这一愿的成就文,在《赞阿弥陀佛偈》说:「咸当一生补佛处,除其本愿大弘誓,普欲度脱诸众生。」在《庄严经》也这么说:「彼佛刹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诸菩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愿故,入生死界,作狮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随意,而作佛事。」可见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他有这个悲愿,要到十方世界去度脱众生,「核求其本」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启发我们的。譬如说我们在座各位都是净土行者,都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可是,我们是现在就有「到极乐世界,要快速的还来娑婆度众生,乃至前往十方,开化恒沙无量众生」吗?不一定有,但是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的心量就会开阔广大,我们的爱心就会当下提升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且,阿弥陀佛的佛力,能够使我们自在无碍的广度众生,这个就是第二十二愿的内容。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的「自在」就是自在无碍的意思,也就是「菩萨利物,任运大悲,如普门示现」。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是自自然然的,而且他的力量也是自在无碍的,就如同《法华经普门品》所讲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也就是说随对方的根器来应现,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一定成佛,当然就有三明六通,能够知道眼前这个众生,生生世世以来是造怎么样的罪业,也行过什么样的善,他是什么样的根机,现在应该显现什么样的方式来度脱他,就能够「随类应现,自在无碍」,就是刚刚《庄严经》所讲的「我令随意,而作佛事」。

  • 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这个都是在显现「自在所化」的功能,接着就是第二十三愿供养诸佛愿,然后第二十四愿供具如意愿,接续是第二十五愿说法如佛愿,还有是第二十六愿得那罗延愿,以上这四个愿可说都是从第二十二愿而开展出来的。

「为众生故」,佛法有小乘有大乘,学大乘的特色就是自度度他,而自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度他,所以,点点滴滴的修行,都是为了众生。如果以自力法门来讲的话,他要天天发四弘誓愿,不可以一时一刻忘记为众生的四弘誓愿,所以,《华严经》就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以我们来讲,净土法门也是大乘法门,所以,也是为了众生,因此,我们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念佛本身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不是只为自己拥有而已,进一步还要平等的,不论冤亲、有缘无缘,都要布施给他们,希望法界的有情众生,尤其是在恶道受苦的众生,都能获得念佛的功德而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念佛的每一句也都有「为众生故」的功德在。

「披弘誓铠」的披就是穿在身上的意思,铠是铠甲,用铁片作成的战袍,古代将兵在战争时都穿这种铠甲,目的就是不受对方刀剑的伤害,所以铠甲表示坚固不受伤害。我们要救度众生,即四弘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无边的众生要救度他,岂是容易之事,所谓「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在这当中,有无量百千的艰难,如果誓愿不坚固的话,那一定会反悔退心,所以要坚固,不退、不悔,就要有好像战士披上铠甲,不受对方锐利刀剑的伤害的愿力,如《大经》「赞佛偈」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由此可知,入六道轮回之中,救度轮回中的众生,如果他没有那一种坚固不退的愿心的话,那一定会倒退的,但这必须是往生极乐世界后,才有可能真正的发这个四弘誓愿,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披上阿弥陀佛所加持的弘誓铠甲。

我们可以比较看看,现在四川地震死伤得那么严重,所需要的物资一定很多,那我们捐出了多少?我们为众生所做的,是有心无力呢?还是有力无心?还有,现在世间的疾病很多,相当多人急切需要人家捐肝捐肾,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两颗肾,如果他真正发下四弘誓愿的话,他现在就要去捐一颗肾,因为需要肾的人那么多,所以,天天在发这个四弘誓愿,那只是一种在嘴巴念念而已,其实并没有那一种真正愿心。当然,我们都还是凡夫,都还在学,再怎么样都难以做到,可是至少不能不存在心中,流露在口中,向佛来表达,祈祷佛能够加持我们,给我们爱心,给我们力量,给我们信心。这也显示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是往生净土的话,那就不难,而且能够自在所化。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这以下在说明普贤行之相,显示普贤之行的内涵。《无量寿经》指出普贤之相的,就是在这个愿的这几段经文。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这两句是先标示自利跟利他。积累德本是自利,度脱一切是利他,自利的本身是为了利他。「积累德本」的德是指六度万行的意思,六度波罗蜜,十度波罗蜜,还有无量行门,所谓「积功累德,以为因本」,一般的菩萨他要累积六度百千无量的功行,作为他成佛的正因,所以说「积功累德,以为因本」。当然在这里是指从极乐世界所出来的从果向因的菩萨,不是一般因地菩萨从因向果,要求佛果的过程,不过他是显现修普贤之德,所以,这两句是普贤之德的总相。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

这是在具说自利利他的内容,「游诸佛国」在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中,也是我们在法义班有讲到的,《往生论注》说: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不动而至,无前无后,一念遍至)。

由昙鸾大师的法语开示,我们晓得游诸佛国是不动而至,是无前无后,一念便至十方世界,这个部份大家如果看《往生论注》就能够了解。在这里所讲的修菩萨行,是一种无作妙行,因为他从极乐世界出来,本来就具有这一种报生三昧的神力,自自然然的,自在无碍的,不假作意的,就会这样子做,就如同昙鸾大师所讲的:「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所以「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可是都没有这种我在广度众生的念头。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在菩萨无量的德行当中,举出供养诸佛之行。供养诸佛之行就是遍尽一切的行法,为什么呢?因为佛的福德是圆满的,而且是十方世界无伦比的,再者供养诸佛必定会闻诸佛说法。供养是福德行,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福报供养佛的话,我们所得的福德是非常大的。闻法是智慧行,这样供养诸佛就获得了福德跟智慧,而福德跟智慧就涵盖了六度万行,所以,在这里就举出「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以涵盖一切行。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

游诸佛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化恒沙无量众生,刚刚《往生论注》的那一段法语接着就说:「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这就是在说明「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的内涵,「正真」是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也是正等正觉的意思,能够让无量的众生都安住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境界中。

在《无量寿经》上卷的最后有「华光出佛」这段经文,这段经文非常的好:「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所以这里所讲的「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就是「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以「华光出佛」这段经文,来对比第二十二愿的愿文,就可以知道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如同「华光出佛」所显现的,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象山弥陀共修会第54课,讲于2008年5月18日)

Scroll to top